[古诗文阅读]《明史_归有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东园翁家传归有光阅读答案翻译

东园翁家传归有光阅读答案翻译东园翁家传归有光阅读答案翻译(明)归有光东园翁马勖者,字文远,长洲甫里人。
翁蚤孤,事其母甚谨,出入必告。
初好内典,有卖饧者劝令读儒书,遂通诗、易、史传。
洪武中,凉国公①得罪,尸于市。
翁时游京师,哀之,往观叹焉,几为逻卒所缚。
大理寺少卿胡,巡抚苏州,翁为乡老。
胡卿对众有谑语,翁谏,以为非大人在上者所宜,胡卿乃谢之。
邑民虞宗蛮,以豪皆簿录。
时巡抚无行院,居瑞光寺,胡卿雅善其僧,僧特为宗蛮请。
胡卿曰:“当问马者。
”胡卿重翁,不名而呼其姓也。
僧乃私许翁百金。
翁起便旋,摇其首。
僧以为少也,益之千金,翁竟不许,遂没宗蛮家。
他郡送囚至,皆已论死,翁知有冤,不及白,意常恨之。
临安关吏苛留人,翁从胡卿入,抗言之,关吏诛死。
胡卿养鹤,市儿不知,击死之,逮及其父母。
翁以市儿为家僮,携之入见。
胡卿乃以死鹤予市儿。
尝为胡卿规建书院,即今巡抚行院治所也。
翁虽以乡老时时从胡卿,而好读书,筑精舍于眠牛泾,远近来贺,至以囷②贮菜。
郡别驾张大猷登拜于堂,扁之曰东园,故甫里至今称东园翁云。
翁与征士周谷宾,鄱阳令赵宗文交善,皆甫里人。
谷宾,姚少师荐至京师,以跛辞归。
宗文,洪武间举人材,辞以母老;永乐三年,翰林典籍梁用行荐为鄱阳令,尝为翁作翠云朵歌。
翠云朵者,东园石也。
翁三子,望、企、行。
望子,曰永、昴、杲。
望尝相其三子,曰:“伯有钱而无权;仲蚕眼,有钱;季鹅行鸭步,当以万计。
”其后皆如其言。
杲为杨氏赘婿,不为舅所礼。
夫妇空手不持一钱而出。
卒自奋,积赀巨万。
马氏盖兴于成化间,后诸子皆能继其业,遂甲于甫里,为长洲著姓。
诸孙淮,以太学生调官海南。
还,七十余,好学不倦。
瀚,太学生,好尚文雅。
用拯为诸生,通史学。
曾孙致远,南京乡贡进士。
赞曰:余论东园翁,悉载用拯之词,盖以为其家传不得而略焉。
用拯,余女弟夫也。
余闻吴故有大理卿熊巡抚,类以没人产为事,吴民冤痛。
今马氏书谓“熊”为“胡”,误也。
以之酷,东园翁事之,观死鹤事,其所匡救岂少哉?是必有阴德,宜其子孙之盛也。
归有光《章永州家传》阅读答案及译文优秀5篇

归有光《章永州家传》阅读答案及译文优秀5篇君姓章氏,讳棨,字宗肃,世为海虞人。
君为人孝友,入县学,以德行为博士所称举。
尝从乡先生都御史陈公游,后中南京乡试,入南太学。
是时增城湛公、高陵吕公居留都,开门讲道,学者云集。
君两游其门。
屡上春官①,不第。
选调单县知县。
单濒河,而地洼下。
每岁桃花水发,河南人夜过河,盗决隄防,民患苦之。
君至,适盗决者水将泛,率丁夫伐木增桩,昼夜捍御,卒以无虞。
少年为胥卒,趋走县庭,候伺短长,规为不法。
或以为言,君曰:“是于我无显迹,不宜预逆之。
”抚以恩信,皆感激思为用。
山东盗贼,多逃入单县界中,单人为囊橐,积不能得。
于是诸少司成公家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篇一司成公家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司成公家传[明]侯方域叔父司成公,讳恪,字若木。
年二十四登第,不肯仕,更读书为诗赋。
三岁而方相国从哲贤之,以为翰林院庶吉士,然立朝论议,终不肯苟同方相国。
天启间,公为编修,而宦者魏忠贤窃政,日杀僇士大夫不附己者。
公心重杨涟,而与缪昌期友。
涟指忠贤二十四罪,条上之,天子不能用,反为忠贤所害,昌期亦坐死。
寻有言忠贤二十四罪章者,故昌期趣公代具稿,忠贤大怒,坐曲室中,深念欲杀公。
而其假子金吾将军田尔耕,顾素知公,进曰:“是人颇以诗赋谬名公卿间,而能书米芾书,翁必无意曲赦之耶!”忠贤仰视罘罳,日影移晷,不语。
良久,乃顾谓尔耕:“儿试为我招之!”尔耕退,诣公,话故旧,因佯言:“我之游魏翁者,欲为士大夫地也,非得已者。
”公大悦,呼酒与饮,辄慷慨指当世事,尔耕默不得语。
居数日,又诣公,则益为款言,伺公嬉笑饮酒酣,乃促膝附公耳言:“公且以杨、缪故,重得罪。
我为公画计,某月日乃吾魏翁诞辰,公自为诗书之。
”言未得竟,公大怒,推案起,酒羹覆尔耕衣上淋漓,尔耕低头渐恧,已而乃大发怒去。
适南乐魏广微者,亦忠贤之假子也,以大学士掌贡举,而公为其下校官。
广微心嗛公,公所荐取士郑友玄、宋玫,辄有意摧抑之,以语挟公。
《东园翁家传 归有光》阅读答案

东园翁家传 (明)归有光东园翁马勖者,字文远,长洲甫里人。
翁蚤孤,事其母甚谨,出入必告。
初好内典,有卖饧者劝令读儒书,遂通诗、易、史传。
洪武中,凉国公①得罪,尸于市。
翁时游京师,衷之,往观叹焉,几为逻卒所缚。
大理寺少卿胡槩,巡抚苏州,翁为乡老。
胡卿对众有谑语,翁谏,以为非大人在上者所宜,胡卿乃谢之。
邑民虞宗蛮,以豪皆簿录。
时巡抚无行院,居瑞光寺,胡卿雅善其僧,僧特为宗蛮请。
胡卿曰:“当问马者。
”胡卿重翁,不名而呼其姓也。
僧乃私许翁百金。
翁起便旋,摇其首。
僧以为少也,益之千金,翁竟不许,遂没宗蛮家。
他郡送囚至,皆已论死,翁知有冤,不及白,意常恨之。
临安关吏苛留人,翁从胡卿入,抗言之,关吏诛死。
胡卿养鹤,市儿不知,击死之,逮及其父母。
翁以市儿为家僮,携之入见。
胡卿乃以死鹤予市儿。
尝为胡卿规建书院,即今巡抚行院治所也。
翁虽以乡老时时从胡卿,而好读书,筑精舍于眠牛泾,远近来贺,至以囷②贮菜。
郡别驾张大猷登拜于堂,扁之曰东园,故甫里至今称东园翁云。
翁与征士周谷宾,鄱阳令赵宗文交善,皆甫里人。
谷宾,姚少师荐至京师,以跛辞归,宗文,洪武间举人材,辞以母老;永乐三年,翰林典籍梁用行荐为鄱阳令,尝为翁作翠云朵歌。
翠云朵者,东园石也。
翁三子,望、企、行。
望子,曰永、昴、杲。
望尝相其三子,日:“伯有钱而无权;仲蚕眼,有钱;季鹅行鸭步,当以万计。
”其后皆如其言。
杲为杨氏赘婿,不为舅所礼。
夫妇空手不持一钱而出。
卒自奋,积赀巨万。
马氏盖兴于成化间,后诸子皆能继其业,遂甲于甫里,为长洲著姓。
诸孙淮,以太学生调官海南。
还,七十余,好学不倦。
瀚,太学生,好尚文雅。
用拯为诸生,通史学。
曾孙致远,南京乡贡进士。
赞曰:余论东园翁,悉载用拯之词,盖以为其家传不得而略焉。
用拯,余女弟夫也。
余闻吴故有大理卿熊槩巡抚,类以没人产为事,吴民冤痛。
今马氏书谓“熊”为“胡”,误也。
以槩之酷,东园翁事之,观死鹤事,其所匡救岂少哉?是必有阴德,宜其子孙之盛也。
文言文阅读训练:归有光《杏花书屋记》(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归有光《杏花书屋记》(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杏花书屋记(明)归有光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①所构读书之室也。
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
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
公指其后隙地谓孺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
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
如是数年,始获安居。
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
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
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
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
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
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馀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
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
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
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翁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
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
(有删改)材料二:周广,字克之,昆山人。
历知莆田、吉水二县。
正德中,以治最征授御史,疏陈数事,略言:唐庄宗与伶官戏狎,一夫夜呼,仓皇出走。
臣谓宜遣逐乐工,不得籍之禁内,乃所以放郑声也。
陛下何不慎选宗室之贤者,置诸左右,诸义儿、养子俱夺其名爵,乃所以远佞人也。
宁②见疏大怒,传旨谪广东怀远驿丞。
宁使人遮道刺广。
广知之,易姓名,变服,潜行四百余里乃免。
世宗即位,复故官。
嘉靖二年举治行卓异,擢福建按察使。
镇守中官以百金馈,广贮之库,将劾之,中官惧,谢罪,自是不敢挠。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七》,有删改)[注]①周孺允:周广(玉岩公)的儿子,太仓(今属江苏)人。
2017.4答案以及翻译

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
九岁就能写文章,不到二十岁,《五经》、《三史》等书全已通晓,拜本地魏校作老师。
嘉靖十九年考取举人,以后考了八年进士都没有中。
迁居嘉定安亭江边,读书讲学。
学生常达几百人,都称他震川先生。
嘉靖四十四年,归有光才考取进士,授官长兴知县。
他用古代的一套政教理论和做法来进行治理。
每次审理案件,把妇女儿童领到案前,说着尖细的吴语,断完案,把人打发走,不写判决书。
上级的命令不切实际,就束之高阁,不去执行。
与上司有所争执,就径自照自己的意思办。
大官们大多不喜欢他,就调他去作顺德通判,专管马政。
明代,进士作县令没有晋升副职的。
因此,调任通判名为提升,实际上是很重的贬谪。
隆庆四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平素与有光交好,引荐他作南京太仆丞,掌管内阁制敕房,编撰《世宗实录》,死在任上。
归有光作古文,以经术为本,喜欢太史公的《史记》,参透其中的神理。
当时王世贞为文坛盟主,有光尽力和他分庭抗礼,把他看作狂妄而平庸的大人物。
世贞心里很不痛快,但以后也对有光佩服得五体投地,给他写赞语说:“一千年才出了你这样的人才,来继承韩愈、欧阳修的古文传统,我哪里是走的另一条路,只是自伤长久以来没有什么成就啊!”他就是这样推崇归有光。
归有光在特种经学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卓然成为经学大师,后来的德清县胡友信和他齐名,世人并称他们为“归、胡”。
注:本传以归有光的才学和胆识为主展开叙述,不论是为官,还是为文,都突出了他有主见的特点。
第1段写他读书成长和讲学的情况;第2段写他为官的经历;第3段写他在古文方面的作为;第4段写他在经学研究方面的地位和影响。
项脊生说:巴蜀地方有个名叫清的寡妇,她继承了丈夫留下的朱砂矿,采矿获利为天下第一,后来秦始皇筑“女怀清台”纪念她。
刘备与曹操争夺天下,诸葛亮出身陇中由务农出而建立勋业。
当这两个人还待在不为人所知的偏僻角落时,世人又怎么能知道他们呢?我今天居住在这破旧的小屋里,却自得其乐,以为有奇景异致。
文言文归有光《上徐阁老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六、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徐阁老书①[明]归有光四月十四日,进士归有光谨再拜献书少师相公阁下。
有光幸生明公之乡,相望不过百里。
自少已知向仰,而无由得一接其声光。
庚子之岁,举于南都,而所试之文,乃得达于左右。
顾称赏之不置,时有获侍而与闻之者,辄相告,以为幸矣:“子之见知于当世之巨公长者如此!”自后数试于礼部,遇明公之亲知,未尝不传道其语以为宠。
有光之试,又辄不利,退而归耕于野。
以为古之人有生同世而不相知者矣,有知之而异世者矣。
不知者恨其同世,知之者恨其异世。
今获与明公同世,而又知之。
而明公方在日月之际,有光之蹇拙蔽翳,无复自振,以为今已矣,无以望明公之门矣,是同世而有异世之感也。
往岁,海虞瞿内翰见访,以为“子之不遇不足忧,即徐公当国,子之进有日矣”。
今幸而适明公之当国,又幸随多士之末,而自获举以来,几又二月,不一望明公之辉光。
此有光之所以食不甘味、寝不成寐者也。
有光尝读《易》,观消长变更之际,虽圣人不能无惧。
而汉、唐、宋之君子,每履其际,其气不能不动,其色不能不形,而天下不能无惊以疑。
盖以少不顺而激为大变者,有之矣。
今明公处之宴然,而风俗世道为之潜易,如寒暑雨旸之至而人不觉。
此古之大臣之所难也。
又尝读史,见汉文帝疏贾谊之少,而问冯唐之老;光武下冯衍之赋,而隆桓荣之经。
两汉风俗治体,超轶后代,实在于此。
今明公于科举之际,稍示意向,而海内枯槁之士,已于于焉乐观明公之化矣。
于此之时,稍有蕴抱,谁不欲争自濯磨以自致于明公?不肯没没而已也!况有光被知于数十年之前者乎?今兹辄有干于阁人者,独以数十年之知,而不一见于明公;明公以数十年之知其人,而不见其一来,其亦不能无怪也。
昔曾舍人巩②《上范资政书》云:士之愿附于门下者多矣使巩不自别王其间固非巩之志亦阁下之所贱也有光素慕巩者故不量其不能如巩而欲学巩之自别焉。
平生颇有所撰述,去家时,不及襄汇成编。
橐中得杂稿十九首,谨以为贽。
明公试览其文,知其非求于世者也。
顾隐君传(归有光)阅读答案附翻译

顾隐君传(归有光)阅读答案附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顾隐君传(归有光)阅读答案附翻译顾隐君传(明)归有光隐君讳启明,字时显,世居昆山之七浦塘,今为太仓人。
归有光《章永州家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归有光《章永州家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一:《沧浪亭记 (明) 归有光》阅读答案(附翻译) 沧浪亭记(明) 归有光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
迨淮南纳土①,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
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
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
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
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
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鏐因乱攘窃②,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注]①纳土:指吴越灭亡,淮南的土地归于宋国。
②攘窃:指窃取帝位。
16.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环:环绕B.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易:改变C. 迨淮南纳土迨:到,等到D. 极一时之盛极:完全1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即苏子美沧浪之地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B. 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C. 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 钱鏐因乱攘窃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18. 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
(2分)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19.翻译下列句子。
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
(2分)译文:参考答案:16.D(极:尽)17. D(A之:结构助词“的”/到、往;B乃:却,表转折关系/ 于是,就;C于:在,介词/被)18. 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错一处扣0.5分)19.吴越王的外戚孙承佑也在它的旁边建造园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阅读]《明史·归有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古诗文阅读]《明史·归有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
归有光传
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
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校。
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①不第。
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
谈道。
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
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
用古教化为治。
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②作吴语,断讫遣去,不具狱。
大吏令不便,辄寝阁不行。
有所击断③,直
行己意。
大吏多恶之。
调顺德通判,专辖马政。
隆庆四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
雅知有光,引为南京大仆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卒官。
有光为古文,原本经术,好《太史公书》,得其神理。
时王世贞主盟文坛,有光力相抵排,目为妄庸巨子。
世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为之赞曰:“千载
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自伤。
”其推重如此。
有光制举义④,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
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
(节选自《明史·归有光传》)
【注释】①春官:即六部之一的礼部,礼部在春天主持进士考试。
②刺刺:
多言的样子。
③击断,即争执。
④制举义,特指经学研究。
5.对加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听讼:听取诉讼
B.断讫遣去,不具狱具狱:抓进监狱
C.有光力相抵排抵排:分庭抗礼
D.目为妄庸巨子目为:眼睛看见
6.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大吏多恶之/他日汝当用之
B.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
C.引为南京大仆丞/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D.久而自伤/某所,而母立于兹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有光制举义/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
B.有光制举义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
C.有光制举义/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
D.有光制举义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归有光九岁就能写文章,不到二十岁通晓了“五经”“三史”等书,嘉
靖十九年考取举
人后又考了八次都没有中进士,便迁居嘉定安亭江边,边读书边讲学。
B.归有光任长兴知县时,一意按自己的见解处事,大官们大多不喜欢他,
后来把他调作
顺德通判,专管马政,实际上是贬谪。
C.王世贞为文坛盟主,尽管归有光曾公开攻击他,把他看作徒有虚名的人。
可世贞还是
推崇归有光,称赞他:“千年才出了你这样的人才,来继承韩愈、欧阳修的
古文传统……”
D.归有光在特种经学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卓然成为经学大师,世人将“归、胡”并称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 分)
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雅知有光,引为南京大仆丞。
(4 分)
⑵世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
(3 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归有光“行己意”的两个事例。
(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3分)
答案:
5.C(A.应为“审理案件”。
B.犯以今义释古义的错误,“狱”不是“监狱”,“具狱”应是定案,形成案卷。
参看《曹刿论战》的“小大之狱”句。
D.应为“视作”。
)
6.D(第一个“而”连词表修饰,不译;第二个代词,“你的”。
A项两个都是代词,前为“他”,后为“它”。
B项都是代词,指某一范围内的全体,相当于“众”。
C项都是动词,前译为“担当”,后译为“成为”,“是”。
)
7.C
8.C(“攻击他”“徒有虚名”等词与文章的内容不符,“推崇归有光”
也是后来的事。
这里不是在称赞王世贞的人品,而是借他来个反衬归有光的才华。
)
9.(1)①大学士高拱、赵贞吉平素了解有光有才,推荐他为南京大仆丞。
②世贞很不满,但此后也从内心对有光佩服得五体投地。
(2)①用古教化为治。
②断讫遣去,不具狱。
③辄寝阁不行(用一个得1分,两个得3分)
【参考译文】
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今属江苏)人。
九岁就能写文章,不到二十岁,“五经”、“三史”等书全已通晓,拜同乡魏校作老师。
嘉靖十九年(1540)考取举人,以后考了八次进士都没有中。
迁居嘉定安亭江边,读书讲学。
学生常达几百人,都称他震川先生。
嘉靖四十四年(1565),归有光才考取进士,授官长兴(今浙江湖州)知县。
他用古代的一套政教理论和做法来进行治理。
每次审理案件,把妇女儿童领到案前,他满口江苏口音,断完案,把罪犯遣归,不写判决书。
上级的命令不切实际,就束之高阁,不去执行。
与上司有所争执,就径自照自己的意思办。
大官们大多
不喜欢他,就调他去作顺德(今属广东)通判,专管马政。
隆庆四年(1570),大学士高拱、赵贞吉平素与有光交好,引荐他作南京太仆丞,掌管内阁制敕房,
编撰《世宗实录》,死在任上。
归有光作古文,以经术为本,喜欢太史公的《史记》,参透其中的神理。
当时王世贞为文坛盟主,有光尽力和他分庭抗礼,把他看作狂亡而平庸的大人物。
世贞心里很不痛快,但以后也对有光佩服得五体投地,给他写赞语说:“千年才出了你这样的人才,来继承韩愈、欧阳修的古文传统,我哪里是走的另一条路,
只是自伤长久以来没有什么成就啊!”他就是这样推崇归有光。
归有光在特种经学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卓然成为经学大师,后来的德清县胡友信和他齐名,世人并称他们为“归、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