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客至》《石头城》《长亭送别》 情境默写及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选修)第一单元一、白居易《长恨歌》1.《长恨歌》中“,。
,。
”从黄昏到黎明,集中描写了唐玄宗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
2.《长恨歌》中表现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迷恋已经引起公愤的句子是:“,。
”3.《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是:,。
4. 文中描写杨贵妃天生丽质(貌美)的句子是:,。
5.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两个表示情愿相爱永不变心的诗句,这两个诗句是,。
6. 表现贵妃对玄宗绵绵不尽的相思的句子是:7..渲染出凄凉情景的句子是:,。
二、屈原《湘夫人》1.《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
”。
2.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就是化用《湘夫人》中的““,。
”两句诗。
3.“,。
”两句诗表现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执着。
4.“,。
”写湘君把外衣抛到江中去,把单衣丢在澧水旁。
是希望湘夫人能知道他曾经来过。
5.《湘夫人》中运用比兴手法写湘君不敢对湘夫人表白心迹的句子是:,。
6.《湘夫人》中,湘君抛弃湘夫人的赠礼,显现出绝望情绪的句子是:,。
三、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1.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2.李白的《行路难》用比喻手法表达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的两句诗是“,。
”3. 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4.《拟行路难》(其四)中表现作者极度矛盾和忍辱负重的句子:,。
5.《拟行路难》(其四)中的“,。
”以浅近的比喻说明复杂的现实内容。
6.“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四、杜甫《蜀相》1.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
”2.《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扬州慢》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扬州慢》理解性默写(带答案)《扬州慢》理解性默写1.《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
2.《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的痛心疾首的诗句是:,,。
3.《扬州慢》中渲染凄凉气氛并暗示敌骑威胁尚未消的诗句是:,,。
4.《扬州慢》中写杜郎再有才智也会吃惊今日扬州之荒凉的诗句是:,。
5.《扬州慢》中描写杜牧无法用优美诗句抒发对扬州深情的诗句是:,,。
6.《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情形的诗句是:,。
7.《扬州慢》中含蓄地点出扬州昔盛今衰景象的诗句是:,。
8.《扬州慢》的“,,”三句,作者从听觉和触觉两个角度把角声的凄凉和天气的寒冷联系在一起,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9.“月”在古代诗文中是经常被描写到的形象,如姜夔《扬州慢》中的“,,”。
10.《扬州慢》描写诗人向往历史名城,于是下马驻足望扬州的诗句是:,,。
11.《扬州慢》中的“,”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忙反荒凉衰败。
12.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色;姜夔的《扬州慢》中说“,,”,写出了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
13.《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的痛心疾首的诗句是:,,。
14.姜夔《扬州慢》中,诗人借景抒情,用“,,”来渲染扬州城经过战争的破坏后,变得凄凉、衰败、空寂。
15.《扬州慢》中,点明历史上的扬州是人们向往的佳地的诗句是:,。
16.姜夔《扬州慢》中的“,,”,在物是人非中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17.《扬州慢》中,“,”两句写昔日扬州的繁华街道,用以反衬眼前荒凉的景象。
18.《扬州慢》中,“,,”诗句写人们说起那场战争,至今还觉得心有余悸和刻骨痛恨。
19. 《扬州慢》中,“,,”诗句写日落黄昏,凄厉的号角声又四处响起,回荡在扬州城孤寂的上空,也回荡在词人惨淡的心灵间。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情景默写梳理

期末情景默写梳理临沂第七中学语文组《扬州慢》1.《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
2.《扬州慢》中既写杜郎才智又写扬州荒凉的诗句是“,”。
3.《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情形的诗句是“,”。
1.《临安春雨初霁》中“,”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
2.《临安春雨初霁》中“,”两句采用一个独具匠心的比喻,感叹世态人情浇薄,同时诗人自问为什么过客居寂寞无聊的生活。
3.《临安春雨初霁》中“,”两句,表面上看是写诗人写书品茗极闲适恬静的生活,实际暗含诗人有志难为的无限的感慨和牢骚。
4.《临安春雨初霁》中用来描写诗人因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以自嘲的句子是“,”。
《书愤》1.《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2.《书愤》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
3.《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
4.《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
5.《书愤》同是歌咏诸葛亮,杜甫《蜀相》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注重他的丰功伟绩;陆游《书愤》中的“,”注重他的精神品格。
6.《书愤》中描述陆游青壮年时期的战斗生活的句子是:“,”。
《苏幕遮》1.《苏幕遮》当中,荷花触动诗人思乡之情,描写荷花的句子“,,”对荷花的传神描写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为写荷之绝唱。
2.《苏幕遮》中“,”以虚构的梦景作结,虽虚而实,变幻莫测。
3.周邦彦的《苏幕遮》中,得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构图精髓的句子是:“,。
”4.《苏幕遮》中的“,”两句,把小鸟清脆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表现的活灵活现。
《虞美人》1.李煜的《虞美人》中,运用想象手法,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句子是“,”。
2.李煜的《虞美人》中,用设问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作为亡国之君的愁绪的缠绵不断的句子是“?”。
高中语文40篇诗词曲背诵篇目全文及情景式默写(含答案)

高中语文40篇诗词曲背诵篇目全文及情景式默写(含答案)1.静女《诗经·邶风》静女其姝(shū),俟(sì)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chí)蹰(chú)。
静女其娈(luán),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wěi),说(yuè)怿女(rǔ)美。
自牧归(kuì)荑,洵美且异。
匪(易误写为“非”)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情景默写】1.《静女》中,用细节描写男主人公在赴约时因见不到女主人公而十分焦急的句子是“”,对于女主人公赠送的“有炜”的彤管,男主人公“”。
2.《静女》给我们塑造了一位美貌的女子的形象,对于女子的美貌,诗中有两处毫不吝啬地进行了赞美,这两处分别是“”和“”。
3.在《静女》中,对“洵美且异”的荑草,男主人认为“,”。
答案1.搔首踟蹰说怿女美2.静女其姝静女其娈3.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2.无衣《诗经·秦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zé)。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jǐ),与子偕(易误写为“协”)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情景默写】1.关于《无衣》这首诗,陈继揆《读诗臆补》说:“开口便有吞吐六国之气,其笔锋凌厉。
”一句“”,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引得无数将士同声响应,“”“”“”。
2.《无衣》这首诗反映了秦地人民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响应“”的号召,且“,与子同仇”,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3.《无衣》的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使人想象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
4.《无衣》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语意是递进发展的,如,“与子同仇”,侧重表达同仇敌忾的情绪,而“”则是行动的开始,“”则指将士们奔赴前线共同杀敌。
答案1.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2.王于兴师修我戈矛3.修我矛戟修我甲兵4.与子偕作与子偕行3.氓(méng) 《诗经》氓之蚩蚩(chīchī),抱布贸丝。
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扬州慢》理解性默写

《扬州慢》理解性默写教师版班级:姓名:等级:1.姜夔的《扬州慢》中,写扬州城雪后天晴一望无际的野麦的萧条景象的句子是:“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2.姜夔的《扬州慢》中描写诗人向往历史名城,于是下马驻足望扬州的诗句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3.姜夔的《扬州慢》中点明历史上的扬州是人们向往的佳地的诗句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4.《扬州慢》中开头三句“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点明扬州昔日名满国中的繁华景象,以及自己对传闻中扬州的深情向往。
5.姜夔的《扬州慢》中,“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三句描写词人下马停留的地方是历史上令人神往之处。
6.姜夔在《扬州慢》中,《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7.姜夔的《扬州慢》中,含蓄地点出扬州昔盛今衰景象的诗句是:“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8.姜夔的《扬州慢》中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忙反荒凉衰败。
9.《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两句虚实对比,突出了扬州城的凄凉景象。
10.姜夔《扬州慢》中用对比手法借扬州街道写出盛衰之感的句子是:“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11.姜變《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两句,描写词人经过扬州城时所见的荒凉之景,表达了词人深沉的黍离之悲。
12.好的诗文往往表现在情景交融上。
姜夔《扬州慢》用“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写战后萧条之景。
13.《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两句写昔日扬州的繁华街道,用以反衬眼前荒凉的景象。
14.在姜夔的《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两句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长满荠菜和野麦,失落之情溢于言表。
15.《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16.《扬州慢》中,“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诗句写人们说起那场战争,至今还觉得心有余悸和刻骨痛恨。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情景式默写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情景式名句默写《长恨歌》1.《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原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用夸张的手法写杨贵妃,嫣然一笑,百般娇媚,六宫他人皆无色的句子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湘夫人》3.《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愁情的诗句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拟行路难》4.“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酌酒似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5.李白《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蜀相》6.(2007湖北卷)贾谊《过秦论》“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极言秦始皇的功业;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飞灰湮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用雄泪满襟”,抒发了壮志未酬的遗憾;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
7.《蜀相》中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8.《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9.《蜀相》中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书愤》10.(2010”(屈原《离骚》)”(陶渊明《归园田居》)。
”李清照”11.《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2.《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3.《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14.《咏怀八十二首(其一)》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的诗句是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扬州慢》文意理解及情景式默写

《扬州慢》文意理解及情景式默写一.文意理解1.原文填空淮左名都,竹西()处,解()()()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麦青青。
自胡马()()去后,()()()(),()厌言兵。
渐黄昏,()()吹寒,都在空城。
杜()()(),算而今,重到()惊。
纵()()词工,青楼梦好,难()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2.文本分析(1)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译文: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城市,它有着风光美丽的竹西园林。
解下马鞍在这稍微停留。
放眼当年被杜牧称为春风十里的扬州城,郊野远望到处都是荠菜麦子。
词人写昔日的扬州与今日的扬州,虚实结合,今昔对比,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反衬今日“尽荠麦青青”的荒芜萧条景象。
(2)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译文:自从金胡兵马进犯江南以后,扬州城荒废了的池苑楼台、幸存的高低树木,至今还不愿说起旧日带来的灾难。
这三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词人将废池、乔木这些没有知觉的事物人格化,它们是十五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它们“犹厌言兵”,更何况当地的人民呢?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战争的极端痛恨。
(3)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译文:黄昏时分,凄怆的号角声在空荡荡的城池上响起,吹得人心头掠过阵阵寒意。
“黄昏”“清角”“空城”等意象组合在一起渲染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气氛,也衬托出作者此刻沉痛的心境。
(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译文:当年那样赞美扬州的杜牧,要是看到如今的残破景象,也一定会感到吃惊的。
由上片尾句的“空”引出“惊”,富有才情的杜牧也“难赋深情”,反衬现实的扬州凄清荒凉,令人心痛!(1)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纵使杜牧能极为工巧地描绘扬州的妙龄少女和青楼之梦,也难以表达对扬州遭劫的悲痛之情。
借用典故,感慨扬州面目全非,繁华不再。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情景式默写(附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情景式默写(选修)诗歌第一单元一、白居易《长恨歌》1.《长恨歌》中“ , 。
,。
”从黄昏到黎明,集中描写了唐玄宗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
2.《长恨歌》中表现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迷恋已经引起公愤的句子是:“,3.《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4.文中描写杨贵妃天生丽质(貌美)的句子是: , 。
5.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两个表示情愿相爱永不变心的诗句,这两个诗句6.表现贵妃对玄宗绵绵不尽的相思的句子是:7.1.染出凄凉情景的句子是: , 。
二、屈原《湘夫人》1.《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 。
2.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就是化用《湘夫人》中的“ “, 。
”两句诗。
3. “, 。
”两句诗表现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执着。
4. “, 。
”写湘君把外衣抛到江中去,把单衣丢在澧水旁。
是希望湘夫人能知道他曾经来过。
5.《湘夫人》中运用比兴手法写湘君不敢对湘夫人表白心迹的句子是:,6.《湘夫人》中,湘君抛弃湘夫人的赠礼,显现出绝望情绪的句子是:三、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1.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
”2.李白的《行路难》用比喻手法表达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的两句诗是3.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4.《拟行路难》(其四)中表现作者极度矛盾和忍辱负重的句子:5.《拟行路难》(其四)中的“, 。
”以浅近的比喻说明复杂的现实内容。
6.“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
”四、杜甫《蜀相》1.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2.《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3.《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的两句诗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慢》情境默写及答案
1.《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
2.《扬州慢》中既写杜郎才智又写扬州荒凉的诗句是“,”。
3.《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情形的诗句是“,”。
4.《扬州慢》中渲染凄凉气氛并暗示敌骑威胁尚未消的诗句是“,”。
5.《扬州慢》中描写眼前波荡月冷的夜景的诗句是“,”。
【参考答案】
1.是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2.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3.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4.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5.波心荡冷月无声
《长亭送别》情境默写及答案
1.《长亭送别》中“,”二句描写景物一高一低,由范仲淹《苏幕遮》中“碧云天,黄叶地”化用而来。
2.《长亭送别》中“,”两句先暗中写离别的具体时间,然后借景抒情一问一答,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离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
【参考答案】
1.碧云天黄花地
2.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石头城》情境默写及答案
1.《石头城》中直接描写昔日都城繁华不再,渲染出悲凉的氛围的两句诗是:
“,”。
2.《石头城》中以“明月”为意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物是人非,今非昔比之感的两句诗是:“,”。
【参考答案】
1.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2.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