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高三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期末总复习教案

高中语文期末总复习教案在制定总复习教案时,首先要确保教案的针对性和全面性。
高中语文涵盖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默写、作文等多个方面,因此教案需要围绕这些核心内容进行设计。
文言文阅读是高中语文的重点之一。
在复习这一部分时,教案应包括对常见文言虚词的归纳总结、典型句式的解析,以及不同文体的阅读策略。
例如,通过精选的篇章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如何快速捕捉文中的关键信息,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并能够对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
现代文阅读则更侧重于文章结构的理解和语篇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案中应包含对不同类型文章结构的认识,如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并通过实例讲解如何捕捉中心论点、梳理文章脉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本,形成自己的见解。
古诗文默写部分,教案要结合教学大纲,精选必背诗文,制定合理的背诵计划。
可以通过分组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记忆效率。
教案还应包括对诗文中难点词汇和句子的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含义,从而更好地记忆。
作文能力的提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总复习教案中应包含对不同作文题型的写作技巧讲解,如材料作文、议论文、记叙文等。
通过分析优秀范文,提炼写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构思、如何布局、如何精炼语言。
同时,鼓励学生多写作、多修改,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除了上述内容,总复习教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因此教案中可以设置一些选修模块,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差异化的复习材料和练习题。
这样既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跟上进度,又能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复习。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5篇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5篇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1《红楼梦》1分析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及其性格特点,学习在比较中塑造人物的方法。
2理解“抄检”这一重大事件在整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是大观园、贾府及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3认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及必定走向崩溃的历史趋向。
1.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2.理解“抄检”在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采用“阅读评点式”教学。
因课文较长,所以必需给学生充分“自主阅读”的时间;又由于《红楼梦》的“网状结构”,前后关联,交叉贯穿,严密有机,没有哪一章节可以完全从书中独立出来而不牵连四周筋络(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楼梦》是难以节选的),所以学习本文(即第74回)应适当联系第73回、第75回、第77回、第92回等与课文前后有关联的情节内容,辅以精要的评点分析,帮忙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及课文在全书中的作用。
媒体设计课前可以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的片头音乐,把学生带入《红楼梦》那特有的惆怅感人的氛围之中。
结课时再播放电视剧《抄检大观园》的情节、画面,与课文比较学习,以加深理解。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空前的,到目前为止也是绝后的文学奇迹,毛泽东把它与中国古代“四大创造”相提并论。
《红楼梦》问世二百多年来,人们对它阅读、探究的热忱经久不衰。
今天我们学习在全书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个章节,也是情节发展中的一个大事件、大波澜——《抄检大观园》。
(解说:此导语旨在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和重视,以及对《红楼梦》的阅读兴趣。
)二、解题课文选自《红楼梦》第74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抄检”,搜查并没收,是课文“文眼”所在,包含“抄检的起因”“谁抄检谁”“抄检什么”“抄检过程”“抄检结果”等问题。
“大观园”是曹雪芹融中国南北园林艺术之大成,在书中设计制造出的一座精美绝伦的园林艺术形象,是《红楼梦》里众多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是一片寄寓作家美好抱负、较少封建礼教束缚浸染的净土,是女孩子们(包括宝玉)栖息、成长的一方绿洲和乐园,是人间的桃园仙境。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1一、散文的定义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
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
随着写作学科的进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这是我们考试中所使用的概念。
二、散文的分类散文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与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
1.记叙散文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
记叙散文叙事较完整,写人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景物倾注的情感。
这类散文与短篇小说相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
就叙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化,而小说对叙事的要求要较散文高得多;另外,散文在叙事的时候需要饱蘸情感,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体现出来,不须明确抒发。
就写人而言,小说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是虚构出来的。
而散文中的人物则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进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
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叙事中倾注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
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
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另外,这类散文中还有一种偏重于描写景物的游记性散文。
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景色、风俗民情、名胜古迹都属记游范围。
游记散文最主要的特点是: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必须完全真实,不允许夸饰和虚构;但又不是照相似的实录,而是融情于物,达到情景交融。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文言文、现代文阅读、作文等核心知识点。
2.提升学生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二、教学重点1.文言文阅读技巧与解题策略。
2.现代文阅读理解与分析。
3.作文构思与表达。
三、教学难点1.文言文实词、虚词的辨析与运用。
2.现代文阅读中的信息筛选与整合。
3.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文言文阅读1.导入同学们,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掌握好文言文阅读技巧,对于我们理解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一下文言文阅读。
2.复习知识点(1)文言文实词、虚词的辨析与运用。
(2)文言文句式与句法。
(3)文言文阅读技巧。
3.实战演练(1)选取一篇经典文言文,让学生独立完成阅读理解题。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修辞手法等。
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复习了文言文阅读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实战演练,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希望大家在课后加强练习,熟练掌握解题技巧。
第二课时:现代文阅读1.导入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考查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思维品质。
下面我们来复习现代文阅读。
2.复习知识点(1)现代文阅读理解题型的分类。
(2)快速阅读与精读的方法。
(3)信息筛选与整合的技巧。
3.实战演练(1)选取一篇现代文,让学生独立完成阅读理解题。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主旨、论证方法等。
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复习了现代文阅读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实战演练,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做题,积累经验。
第三课时:作文1.导入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写好作文对于提高语文成绩至关重要。
我们来复习作文。
2.复习知识点(1)作文构思的方法。
(2)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3)作文修改与润色的技巧。
3.实战演练(1)给出一个作文题目,让学生现场构思并写作。
(2)教师选取几篇学生作文进行点评。
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复习了作文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实战演练,提高了写作能力。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修辞(修辞方法)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修辞(修辞方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修辞方法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几种常见的修辞方法,并能够在阅读或写作中运用;3.培养学生对修辞方法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修辞方法的概念和几种常见的修辞方法。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优美的句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栖霞山上有古松千株,碧波壶中荡丰年”、“庐山谣带上一摊蓑衣冷清”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句子有何特点。
2.讲解(15分钟)(1)引出修辞方法的概念,解释为修辞手段和技巧,用以美化语言、增加语言的感染力和表达力。
(2)介绍几种常见的修辞方法:1)比喻:用一个事物描绘另一个事物来形象地表达某种意义或情感。
2)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使读者产生共鸣。
3)夸张:夸大事物的特点或形容程度,以引起读者注意。
4)排比:使用相似的词语或句子进行连续的修辞,以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5)反问:用疑问的方式表达陈述句的意思,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6)比较:通过比较来突出一种事物的某种特点。
7)对比:通过对比强调事物或观点的差异。
8)借代:用某个事物来代表某个概念或观点。
9)设问: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
(3)通过示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修辞方法。
3.运用(20分钟)(1)出示几段文字,让学生分析其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以及达到了什么效果。
(2)请学生找出自己所读过的文章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并分析作者为什么使用这些修辞方法。
4.巩固(10分钟)采用小组赛的形式,出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方法来写句子。
比赛结束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5.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问学生对修辞方法的理解和感受。
四、课后作业:1.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各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和运用场景;2.查找并收集几个修辞方法的例子,进行分析。
五、板书设计:修辞方法-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反问- 比较- 对比- 借代- 设问。
高中语文复习教案模板

高中语文复习教案模板教学目标确立清晰的教学目标是制定教案的第一步。
在高中语文复习过程中,教学目标应围绕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素养、写作技巧和语言运用能力等几个维度展开。
具体到每一次复习课,目标需进一步细化为掌握特定知识点、技能点或解决某一学习难题。
教材分析透彻分析教材内容是高效复习的关键。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历年高考真题,提炼出重点篇章、核心知识点和难点问题。
在此基础上,将教材内容划分为若干模块,如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训练等,并针对每个模块设定具体的复习策略。
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提升复习效果至关重要。
在高中语文复习中,可以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例如,在讲解文学作品时,通过讲授法明确作品背景及作者信息;在分析文章时,利用讨论法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其批判性思考能力。
学习活动设计设计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是吸引学生参与复习的重要环节。
活动设计应注重互动性和实践性,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考试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能锻炼其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作业与评价合理的作业布置和及时的评价反馈对巩固复习成果至关重要。
作业应覆盖课堂所学知识点,并适当拓展,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价则应客观公正,既要指出学生的进步,也要提出建设性的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每次复习课后,教师需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本次课程的得失,以便不断优化教案设计。
反思内容包括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通过这一过程,教师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进度。
高三级部各科一轮复习课型模式

高三级部各科一轮复习课型模式高三级部各科一轮复课型模式——语文组——复课课堂模式一轮课本文言文复一、课前5分钟活动:1、活动内容:①检查上节课所复的内容。
(理由:有效督促其复效果)②检查每日积累的字音、字形、词语、名句等。
(理由:对于字词名句等的积累适合分散记忆)③评价:表扬和批评,并对以后的表现提出要求。
(理由:通过评价,激励先进,鞭策后进)④对易错点重新巩固。
(语文是弱科,知识点零碎,不要指望学生在课下会用多少时间复语文)二、处理上节课布置的书面作文:1、总体评价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表扬和批评,并提出新要求。
(理由:意在告诉学生老师对作业是很认真的,让他们对作业不敢懈怠;同时,让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好惯)2、结合批改记录,有针对性的讲解易错点。
(理由:突出难点,减少干扰,同时节省时间)3、小组之间相互解决非共性的疑难问题,教师巡回,以随时解疑告难。
(理由:非共性问题若在班里统一讲,会浪费太多时间)4、给学生1-2分钟整理、巩固。
(理由:若放到课下,学生可能就不复,不巩固了)三、复新篇目:1、宣布复篇目,并明示目标(理由:努力达成目标是学生复的动力):①了解作者作品。
②掌握重点词句。
③处理随堂训练。
2、实施复:①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并边读、边画、边记忆重点信息,之后老师提问。
(理由:这是复的非重点信息,但不能放弃,它对学生理解文本的知人论世,前进学生思想认识程度,积累作文素材均大有裨益)②给学生点示文章中的重点,让学生用笔圈画。
(理由:学生并不知道哪是重点,而高考时主要是考察对重点信息的解读本领)③给学生10—15分钟读文本,通评全文,重点记忆所画的重点信息,教师巡回解疑。
(理由:复时既要全面,又要突破重点)④简单提问,并作评价。
(理由:提问主要是起督促复、提高复效率的作用;而评价是为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⑤做随堂训练,让2—3逻辑学生到黑板上做。
(理由:一是为了强化对重点信息的复,二是为了解决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做在黑板上的作为示范批改,直观有效)⑥处理随堂训练:间接对黑板上的内容进行批改,并采点赋分。
高三语文教学计划精选5篇

高三语文教学计划精选5篇你知道高三语文教学计划怎么写吗?高三是中学生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为了让学生在这个阶段成绩有所突破,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应该制定好教学计划。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高三语文教学计划,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高三语文教学计划1一、学情分析本人所教高三(_)、(_)班是学校的普通班,大部分学生成绩不太理想,语文基础较差,最令人尴尬的是部分学生根本不把语文学科当成一回事,普遍都有轻视语文的思想,极少在自学时间学习语文,更无暇顾及课外的阅读,故而造成阅读水平提高不快,知识面窄,思路阻塞,文章空洞。
二、教学设想1、研究考试大纲,加强学习。
认真研究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并将近十年的高考语文试题认真做了一遍,试图从中寻找一些考试规律,准确把握高考动态,并且及时加以落实。
2、狠抓专项复习,夯实基础。
第一轮复习主要进行专项复习,夯实基础。
3、落实培优补差工作,分层教学。
根据不同学情,采用了“区别对待,分层施教,全民参与”的教学方法。
4、落实问题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要抓住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授课有明确的目的性,突出实效性。
三、具体的措施及注意问题以最节省的时间换取最高效率,是我们的愿望。
1、复习以学年时间安排的内容为主线,将按照高考试卷结构分模块复习。
本学期完成第一阶段具体如下:①先古诗文,先课内再课外,先基础再拓展拔高;②论述类文章专项阅读练习和选读类文本专项练习;③基础知识语言应用专项练习。
2、为学生精心挑选出质量较高的训练题,争取举一反三,提高效率。
3、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规律、解题规律、解题方法,特别是梳理知识点进行单项训练时,老师切忌只是宣读答案的机器,点评练习,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主要实际问题,并将出题者的意图、目的、惯用的手法告诉学生,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教会学生解题方法,4、语文靠的是积累,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半夕的事,必须持之以恒而学生在繁忙的学生中总是忽视语文,为在课外争得时间,把部分训练题、部分作文、放在课外完成,教师要严加检查,务必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抽出时间来学习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型:高三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课题:找特征,定句读——文言文断句专题复习【考点分析】新课标要求通过文言断句理解浅易的文言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节课属于2017考试大纲语文高考内容“古代诗文阅读”之“理解文本内容(包括断句、翻译),主要是强化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提高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学情分析】高三学生对文言文的断句已形成一定的语感,但基本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文言断句的方法和步骤缺少整体的把握和理性的认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初步熟悉文言断句方法,明确文言断句步骤。
二、方法与过程:运用归纳、交流、探究等方法学习文言断句的方法和步骤。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言断句方法与步骤的探究,学习、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修养。
【教学重点】初步明确文言断句的步骤,文言文断句方法的归纳与运用。
【教学难点】归纳并运用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技巧。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归纳、个人展示、迁移巩固。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多媒体展示):曾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很微薄。
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
但恐怕口说无凭,教书先生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富翁根据自己主观愿望,理解为“”,便欣然签字。
哪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
二、明确断句步骤(多媒体展示):第一步:读文段,通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三、做例题,找“特征”(多媒体展示)。
用斜线(/)给下列课文中文言句子断句。
例1: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次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例2: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例3: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例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例5: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例6: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例7: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设计意图:列出教材中的典型例句,先让学生完成断句,再让学生从这些句子中寻找可帮助断句的“特征”,从而探究文言文断句的规律方法,最后归纳规律中的特殊现象,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四、分组讨论,总结“特征”,归纳文言文断句技巧。
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7个例句,找出断句的依据或句子“特征”,把总结的文言断句技巧写在学案上。
讨论完毕后,请三个组选出代表到黑板上写出对应句子的断句技巧。
五、学生展示。
师:请你根据黑板上写出的断句技巧,并结合相关句子进行解说,说一说你是如何总结出这一技巧的。
设计意图:好的课堂是老师上着上着就不见了,这两个环节的设计是凸显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广泛参与,自己总结、小组补充、个人展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勇于展示表达的勇气。
六、根据学生总结,多媒体展示文言文断句的技巧规律。
归纳: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例2)在文言文中,名词(或代词)常作主语、宾语,主语前和宾语后一般要断开,介宾短语一般在句末。
因此找出句中出现的几个名词或代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常见代词有:予、吾、余(表示“我”),尔、汝(女)、若、公、卿、君(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
2.察对话,定句读(例1)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白”“语”“谓”“道”“对”等表说话的动词作为标志进行断句。
如“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3.借虚词,定句读(例3)古人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文言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
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应该断句的地方。
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位置和作用。
句首发语词:夫、盖、其、至若、若夫、唯、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其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耶(邪)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后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何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于是等,在其前面一般要断开。
4.辨修辞,定句读(例4、例5)古人写文章很讲究修辞技巧,有的讲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有的讲究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在断句时可利用这些修辞现象。
如顶真句“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如对偶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等。
(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5.辨句式,定句读(例6)文言文中的判断句、被动句、固定结构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
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如“为、乃、即、则”等表判断关系的词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为”等固定句式,这些句式上的特点都可以成为我们断句的好帮手。
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6.依总分,定句读(例7)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结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如“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此句先总说“益者三乐”“损者三乐”,接下来再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是很明显的总分结构,据此就可断句了。
根据学生的总结讲解,教师适当补充,有重点地讲解“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借虚词定句读”、“辨句式定句读”这三个规律技巧,多媒体展示相关知识,突出教学重点。
设计意图:教师在补充断句技巧时,6个技巧不必面面俱到,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和难易程度,教师重点补充讲解“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借虚词定句读”、“辨句式定句读”这三个文言文断句技巧,多媒体补充展示相关知识,突出教学重难点。
七、小试身手,练一练。
(多媒体展示题目)1.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司马。
(找出句中出现的几个名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2.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曰犬马最难孰最易曰鬼魅最易何为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睹之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人皆未见之故易也3.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4.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指用一条腿的膝盖顶住)5.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6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师:请同学们运用我们总结的断句步骤和技巧独立完成以上六个句子,然后说说自己的答案,并说明你这么断句的依据。
(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展示答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总结的文言文断句方法技巧,完成上面课外文言文句子的断句,在练习中不断强化断句技巧,学会知识迁移,灵活运用上述规律方法。
八、高考试题,测一测。
(多媒体展示题目和答案)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C.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田无丝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同苏拭奏/贬蕲州安置/D.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2.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
吴氏提携鞠养,甚有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呈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综合运用上述总结的文言文断句技巧和方法的意识,培养其整体把握文意、灵活运用断句方法的能力。
九、课堂小结:今天课堂总结的这些断句的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是多管其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
当然方法毕竟是方法,最主要的还是修炼内功,多阅读浅显文言文,培养文言文语感,整体把握文意,再灵活运用断句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板书设计:多媒体展示1、找名代,定句读。
(在它们前后往往要断句)2、借虚词,定句读。
(注意句首和句末虚词)3、察对话、定句读。
(紧抓“曰、云、谓、对”)4、据修辞,定句断。
(注意对偶、排比、顶真)5、依总分,定句读。
(或总分,或并列,注意前后呼应,形式对应)6、辨句式,定句读。
(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忌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