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产品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优质酸奶的标准

优质酸奶的标准

优质酸奶的标准
1.酸奶原料:优质酸奶应选择新鲜、优质的牛奶作为主要原料,牛奶质量直接影响到酸奶的品质。

2.发酵剂:酸奶的发酵剂主要为乳酸菌,应选择种类丰富、菌
株活性好的乳酸菌,确保酸奶发酵质量和口感的稳定。

3.发酵时间:优质酸奶的发酵时间较长,可以达到充分发酵,
保持乳酸菌数量和活性的最佳状态。

4.产品口感:酸奶应具有光滑细腻的口感,不应出现颗粒状或
水分分离等现象,口感应该丰满醇厚,口感均衡。

5.保质期:优质酸奶的保质期一般较长,说明其在生产和加工
过程中采用了一定的技术手段,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6.无添加剂:优质酸奶应尽量避免添加色素、防腐剂及其他人
工添加剂,保持天然的酸奶风味。

7.营养价值:优质酸奶应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对人体有益。

8.合理的价格:优质酸奶的价格应该合理,符合市场行情,消
费者能够接受。

搅拌型酸奶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搅拌型酸奶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搅拌型酸奶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奶在贮存及销售过程中,特别是在常温下销售及贮存很容易出现胀包,酸奶由于产气菌主要是酵母菌与其它产气杂菌作用而产生气体,使酸奶变质的同时也使酸奶的包装气胀。

原因分析污染酸奶而使酸奶产气的产气菌主要是酵母菌和大肠杆菌,其污染途径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菌种被产气菌污染(主要是酵母菌污染);(2)、生产过程中酸奶被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污染;(3)、酸奶包装材料被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污染。

(4)、包材本身不合格使外界微生物侵入而造成的污染。

(5)杀菌不彻底有产气菌未杀死的污染。

(6)、生产工艺中杀菌机杀菌参数设定不正确而残留产气菌的污染。

(7)在灌装时破坏无菌环境使外界微生物侵入而造成的污染。

控制措施(1)、继代菌种在传代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环境卫生,确保无菌操作,可用一次性直接干粉菌种来解决继代菌种存在的一些避病;(2)、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点和一些清洗不到的死角。

如设备杀菌、发酵罐、酸奶缓冲罐、进出料管、灌装设备、配料设备等一定要清洗彻底,以后再进行杀菌,杀菌温度一般为90℃以上(设备出口温度)并且保证20—40分钟,杀菌效果的验证可采取涂抹试验来检验杀菌效果,生产环境用空降来检测空气中酵母菌是否超标,若超标可采取二氧化氯喷雾,乳酸薰蒸、空气过滤等措施来解决空气污染,采取空气降落法来检验空气中酵母、霉菌数,一般生产环境空气中酵母、霉菌数为≤50个/平板,另外严格控制人体卫生,进车间前一定要严格消毒,生产过程中经常对工作服、鞋及人手进行涂抹试验,确保人体卫生合格,加强车间环境、设备等方面的消毒、杀菌工作,确保大肠杆菌无论是在工序还是成品中的检验都是未检出的状态;(3)、包材在使用前涂抹方法检测微生物的数量,在生产时可用紫外线杀菌或双氧水灭菌等方法来控制,并且要严格控制好包材贮存的环境质量;(4)、也可采取在酸奶中添加一定量的抑制酶(抑制酵母和霉菌)来解决此问题;(5)、杀菌要彻底,酸奶中不能有颗粒物质存在,若有会影响杀菌的彻底性。

酸奶执行标准

酸奶执行标准

酸奶执行标准酸奶是一种以牛奶或其他乳制品为基础,经过发酵发酵、酸化处理后制成的乳制品。

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乳糖、维生素和矿物质,并且具有益生菌的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很多益处。

为了确保酸奶的质量和安全性,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需要有一套严格的执行标准。

一、原料选择标准1. 选用即将过期的牛奶或其他乳制品作为酸奶的乳基是不可接受的。

原料应为新鲜、高质量的牛奶或其他乳制品。

2. 原料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不得含有任何致病菌、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

二、生产工艺标准1. 酸奶的发酵和酸化过程应在恒定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确保菌群能够充分繁殖和酸化。

常用的发酵温度为40-45摄氏度,持续时间为4-6小时。

2. 发酵容器应洁净无菌,能够有效防止空气和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三、添加剂使用标准1. 酸奶中添加的食品添加剂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规定的使用范围,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使用量。

2. 添加剂应标明准确的含量和用途,并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使用和记录。

3. 不允许在酸奶中添加任何色素、香精和防腐剂等化学合成物。

四、质量控制标准1. 酸奶的外观应均匀细腻,无明显的沉淀和分层现象。

2. 乳酸菌的培养应达到标准要求,不能有有害菌群的污染。

3. 酸奶的口感应丰满,自然酸味适中,不应有酸涩或异味。

五、包装和贮存标准1. 酸奶的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包装的相关标准,保证产品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2. 包装过程应在洁净无菌的环境中进行,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3. 酸奶在贮存过程中应保持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避免阳光直射和氧气的接触,防止发酵过度和质量变坏。

4. 产品的储存期限和储存条件应明确标注在包装上,让消费者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和保存方法。

制定和执行酸奶的标准是保证酸奶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只有严格执行这些标准,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酸奶,并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乳制品。

监管部门应定期对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和抽检,对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酸奶行业的健康发展。

酸奶产品质量控制

酸奶产品质量控制

酸奶产品质量控制酸奶产品质量控制引言酸奶是一种受欢迎的乳制品,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为了确保酸奶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安全,生产商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介绍酸奶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技术。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酸奶产品质量控制对于生产商来说至关重要。

合格的酸奶产品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还能够保护品牌声誉和市场份额。

质量问题可能导致消费者不满意、产品召回以及法律纠纷,对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是保障酸奶产品质量的关键。

质量控制方法原材料选用酸奶产品的质量直接受原材料的影响,因此生产商需要选择优质的原材料。

这包括新鲜的牛奶、酸奶菌、糖和果酱等。

生产商应与可靠的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并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生产环境管理生产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对于酸奶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生产商应制定严格的清洁程序和卫生控制措施,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确保生产环境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防止微生物污染。

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过程是酸奶质量控制的关键步骤。

生产商应建立严格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个生产步骤的准确执行。

这包括原料加工、助剂添加、发酵控制、包装和贮存等。

生产商应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抽样检测,确保产品符合预设标准。

产品检测产品检测是确保酸奶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生产商应建立完善的产品检测体系,对成品进行常规的理化指标检测和微生物检测。

常用的产品检测方法包括pH值测定、凝胶强度测定、菌落总数测定等。

产品检测结果应记录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质量控制技术HACCP体系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是一种常用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质量控制技术。

酸奶生产商可以采用HACCP体系来识别和控制与酸奶产品质量和安全相关的潜在危害。

通过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和监测程序,HACCP体系可以有效防止质量问题。

追溯系统追溯系统是一种能够追踪和记录产品生产过程、原材料来源和销售渠道的质量控制技术。

酸奶产品质量控制

酸奶产品质量控制

酸奶产品质量控制酸奶产品质量控制一、引言本文档旨在确定酸奶产品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需求。

酸奶是一种受欢迎的乳制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与满意度。

因此,我们致力于保证酸奶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二、质量控制标准⒈原材料选择⑴确保原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⑵严格把关原材料的新鲜度和质量。

⑶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选择可靠的供应商,保证原材料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⒉生产过程控制⑴确定标准化的生产工艺流程,并在生产线上进行严格执行。

⑵设置合理的生产参数,包括温度、时间等,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⑶建立生产记录和检验记录,保留关键数据并实施严格的数据管理。

⒊产品质量检验⑴建立酸奶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包括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等。

⑵定期抽样并进行全面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⑶引入第三方实验室进行产品质量监测,确保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⒋包装和储存⑴确保产品包装符合相关标准,无任何安全隐患。

⑵设置适当的储存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等,防止产品质量的变化。

⑶追踪产品的库存情况,严禁过期产品的流通和销售。

⒌不良品处理⑴设立不良品处理流程,包括记录、分类和处理方式等。

⑵建立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对不良品原因进行分析,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三、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⒉酸奶产品生产记录表⒊酸奶产品不良品处理流程图四、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指与酸奶产品相关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法律法规,如《食品安全法》、《乳制品质量安全标准》等。

⒉新鲜度:指原材料的新鲜程度,包括新鲜度保持期限、运输条件等。

⒊理化指标:指酸奶产品的理化性质,如pH值、乳酸菌活性等。

⒋第三方实验室:指独立于酸奶生产企业的实验室,具备相关资质和技术能力,为酸奶产品提供质量检测和监测服务。

酸奶产品质量控制

酸奶产品质量控制

酸奶产品质量控制1. 引言酸奶是一种含有益生菌的乳制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

酸奶的质量控制对于生产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酸奶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

2.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生产高质量的酸奶是保证产品口感、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的关键。

质量控制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变量,确保每一批次的酸奶都符合既定的标准。

质量控制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通过监测器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产品质量指标,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避免产生不合格产品,减少资源和人力的浪费。

质量控制还能够增强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通过确保酸奶的品质始终如一,企业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

3. 质量控制方法3.1 原材料检验原材料是影响酸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原材料检验制度,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把控。

这包括对牛奶和活性菌种等原料进行外观、品质、营养成分等多方面的测试。

3.2 生产过程监控生产过程监控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企业可以通过监测酸奶的发酵温度、时间、PH值等参数来确保产品的品质。

还需要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不影响产品质量。

3.3 产品抽样检验产品抽样检验是质量控制的最终环节。

企业可以根据一定的抽样规则,对酸奶进行外观、口感、菌群指标、营养成分等方面的检验。

如果发现不合格产品,应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流入市场。

4.酸奶产品质量控制是生产企业的重要任务,对于保证产品的口感、营养价值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适当的质量控制方法,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产品竞争力。

只有不断强化质量控制,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影响乳品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方法

影响乳品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方法

影响乳品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方法一、引言乳制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营养来源之一,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

因此,控制乳制品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原料、生产工艺、储存条件等方面分析影响乳制品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

二、原料对乳制品质量的影响及控制方法1. 牛奶牛奶是生产各种乳制品的主要原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乳制品的品质。

牛奶中蛋白质、脂肪、糖类等成分含量以及微生物数量都会对乳制品质量产生影响。

(1)蛋白质:牛奶中蛋白质含量越高,其凝固性就越强,适合生产酸奶等酸性乳制品;反之,则适合生产低凝固性产品如液态奶。

(2)脂肪:牛奶中脂肪含量过高会导致沉淀不均匀,产品口感差;过低则会导致产品过于稀薄。

(3)糖类:牛奶中糖类含量过高会导致产品过于甜腻;过低则会影响产品口感。

(4)微生物:牛奶中的微生物数量越多,其贮存时间就越短,同时也会影响到产品的品质。

控制方法:① 选择新鲜、优质的原料;② 严格控制储存温度和时间;③ 对原料进行杀菌处理。

2. 奶粉奶粉是乳制品行业中重要的原料之一,其品质对后续加工产品的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奶粉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原料:奶粉的原料主要是牛奶,因此与牛奶相同,蛋白质、脂肪、糖类等成分含量以及微生物数量都会对奶粉品质产生影响。

(2)加工工艺:加工温度、时间等参数也会对奶粉品质产生影响。

(3)储存条件:储存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也会对奶粉品质产生影响。

控制方法:① 选择新鲜、优质的原料;② 控制加工温度和时间;③ 严格控制储存条件。

三、生产工艺对乳制品质量的影响及控制方法1. 加工温度加工温度是影响乳制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乳制品对加工温度的要求不同,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产品的口感、质地等产生影响。

控制方法:① 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加热温度;② 控制加热时间。

2. 加工时间加工时间也是影响乳制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长或过短都会对产品的口感、质地等产生影响。

凝固型酸奶质量控制措施

凝固型酸奶质量控制措施

2010.4质量安全酸奶作为发酵型乳制品,有很好的营养保健作用,其功效被世人所认可。

芬兰是酸奶消费最多的国家,人均年消费量达277kg。

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酸奶生产和消费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小城市及农村酸奶消费也已经起步。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进一步提升,酸奶消费在未来几年将成为奶业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消费者对酸奶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严格控制原料奶质量、卫生1.1 质量原料奶质量直接影响酸奶品质。

生产酸奶的原料奶必须来自正常饲养、无传染病和乳房炎的健康奶牛,要求乳汁新鲜,相对密度1.028~1.032,酸度在18°T以下,乳脂肪含量≥3.1%,无脂干物质不低于8.5%;具有牛奶正常色泽,为白色或稍带黄色,不含肉眼可见异物,不得有红色、绿色或其它异色;具有乳香味和微甜味,不能有苦、咸、涩的滋味和饲料、青贮、霉菌等异味。

原料奶中不得含有抗生素和防腐剂等阻碍因子,不得掺杂使假。

选用优质荷斯坦牛牛乳作为原料是最佳选择,西门塔尔牛及其改良牛牛乳和牦牛乳是生产酸奶的上等原料。

1.2 卫生原料奶的细菌数应达到使用Ⅰ级品标准,即按平皿计数法每毫升原料奶中细菌数不得超过5×105个。

原料奶生产必须在良好的工作条件下进行,即刷净牛体,挤奶前擦洗乳房;挤奶员洗净双手,保持个人卫生;洗净挤奶桶和容器,有条件时用蒸汽消毒,并尽量减少外界污染;挤奶时弃去前3把奶;牛舍环境卫生良好,无粉尘和异味,防止粪便污染牛体;挤出的奶用干净的纱布折叠成4~5层过滤,之后立即冷却至4℃保存;减少和冷藏运输过程中细菌的污染。

乳房炎会改变乳的化学组成,残留抗生素会破坏酸奶生产过程并损害人体健康,因此不得使用患乳房炎未治愈或使用抗生素后尚处于弃奶期的奶牛产的奶。

1.3 检测原料奶的质量应通过检测做出评价分析。

首先通过感官检验判定其气味、色泽、口感,其次进行理化检测,包括酒精试验、密度测定、乳脂测定、抗生素测定或发酵试验,测定细菌总数、耐热菌数、低温菌数、固形物的含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