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土的分类
公路所用土的分类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适用于各类公路工程的地基土、路基土及其它路用土的基本工程性质试验。
土的分类漂石块石卵石小块石砾角砾砂粉土粘土混合土(粗、细粒土合称)有机质土(一)巨粒土漂石,为冲洪积成因,圆形或亚圆形。
按其含量细分为漂石、漂石夹土、漂石质土。
漂石:粒径>20cm者超过总质量的75%漂石夹土:粒径>20cm者占总质量的50%~75%漂石质土:粒径>20cm者占总质量的15%~50%。
应按粗粒土或细粒土的相应规定定名。
块石与漂石的不同,在于其形状。
块石为棱角状或次棱角状。
也可细分为块石、块石夹土、块石质土。
卵石:圆形或亚圆形。
按其含量细分为卵石、卵石夹土、卵石质土。
卵石与漂石的区别唯粒径大小而已。
(漂石之界限为20cm,卵石之界限为2cm)类似地,小块石也分为小块石、小块石夹土、小块石质土。
(二)粗粒土〔定义〕试样中巨粒组土粒质量不大于总质量的15%,且巨粒组与粗粒土土粒质量之和大于总质量50%的土。
粗粒土分为砾类土、砂类土二种。
砾类土按其中细粒土(粒径界限0.075mm)的含量(F)的不同分为以下3种:砾:大于2mm者超过50%,且F≤5%含细粒土砾:大于2mm者超过50%,且5%<F≤15%细粒土质砾:大于2mm者超过50%,且且15%<F≤50%类似地,砂类土(粒径大于2mm者≤50%,粒径大于0.075mm者>50%)亦分为砂、含细粒土砂、细粒土质砂。
砂:F≤5%含细粒土砂:5%<F≤15%细粒土质砂:15%<F≤50%(二)细粒土(粒径小于0.075mm者>50%)细粒土新老土名对照表。
路基土的分类

1路基土的分类?及土的工程性质土依据上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和土中有机质存在的情况,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四类,特殊土主要包括黄土、膨胀土、红粘土和盐渍土。
巨粒土(包括漂石和卵石)有很高的强度和稳定性,是良好的填筑路基的材料。
砂性土,集配适宜强度和稳定性都满足要求,是理想的路基填筑材料。
粉性土,容易造成冻胀翻浆等路基病害,如果用它填筑路基则必须采用改良措施,加强排水,采取隔离水等措施。
粘性土,干燥时坚硬,施工时不易破碎,浸湿后长期保持水分,不易挥发,因而承载能力小,因此粘性土在适当含水量的情况下,充分压实和设置良好的排水设施修筑而成的路基也能获得稳定。
重粘土,工程性质和粘性土相似,重粘土不透水,粘聚力特强,塑性很大,干燥时很坚硬,施工时难以挖掘与破碎,因此不能做路基的填筑材料。
总之,土作为路基的建筑材料,砂性土最优,粘性土次之,粉性土属于不良材料,重粘土为不良的路基土,还有一些特殊土,根据其特殊的性质在筑路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我国公路区划的划分原则。
1.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2.地表气候区划羌异性的原则3.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义有主导作用的原则3什么是潮湿系数?年降雨量R与年蒸发量Z之比,K=R/Z4什么是冻胀与翻浆?积聚的水冻结后体积增大,使路基降赵而造成面层开裂,即冻胀现象。
交通繁重的地区,经重车反复作用,路基路面结构会产生较大的变形,严重时,路基土以泥浆的形式从胀裂的路面缝隙冒出,形成了翻浆。
5路基的干湿类型分那几种?如何划分?路基按其干湿状态不同,分为四类: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
四种干湿类型以分界稠度Wc1、wc2和wc3来划分,干燥wc>wc1 中湿:wc1>=wc>wc2 潮湿:wc2>=wc>wc3 过湿:wc<=wc36什么叫路基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Za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6Z与路基十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M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仪为1/10—1/5时,该深度2a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不良土质路基的分类

不良土质路基的分类
1. 塑性土路基:指具有较高塑性指数的土体,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变形和较弱的抗剪强度,容易发生沉降和变形。
常见的塑性土包括黏土、软土等。
2. 粉土路基:指颗粒细小、含有较高细颗粒含量的土壤,容易形成易液化的状态。
粉土路基通常具有较弱的抗压强度和较大的易液化风险。
3. 砂土路基:指颗粒较粗的土壤,主要由砂粒组成。
砂土路基具有较好的排水性能,但抗剪强度较弱,容易发生差异沉降和侧移。
4. 淤泥路基:指含有较高有机质和水分的软黏土,具有较差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淤泥路基容易发生液化、流失和沉降。
5. 碎石土路基:指由较大的石块和砾石混合而成的土壤,通常用于承载能力要求较高的路段。
碎石土路基具有较好的排水性和抗剪强度,但易产生表面沉积物和颗粒分选现象。
不同类型的不良土质路基对路基工程的设计和加固方法有不同的要求,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公路工程材料类别

公路工程材料类别
1.基础材料
基础材料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路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起
着关键作用。
常见的基础材料包括:
-石料:用于路基填料和路基垫层,主要有碎石、砂石、细砂等。
-粉土:用于路基填料和路基垫层,是一种细颗粒的土壤材料。
-土工布:用于增加路基的抗拉性能、增强土壤的稳定性,可以降低
表土的沉积和提高排水能力。
-水泥:用于碎石胶结、增加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砂浆和混凝土:用于路基垫层和基础层,提高路基的强度和耐久性。
2.路面材料
路面材料直接暴露在交通荷载下,承受重压和磨损,因此需要具备耐
久性和抗磨性能。
常见的路面材料包括:
-沥青:用于沥青路面的面层和基层,可以提供良好的水密性和耐久性。
-水泥混凝土:用于路面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和承
载能力。
-矿渣混凝土:用于部分公路的路面和基层,具有耐久性和高承载能力。
-聚合物改性沥青:用于改善沥青路面的抗老化性能和减少裂缝的产生。
3.辅助材料
辅助材料是公路工程中用于增强路基和路面性能,提高工程质量的材料。
常见的辅助材料包括:
-反膨胀剂:用于减少土壤膨胀和收缩的影响,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风沙降尘剂:用于减少风沙对公路的侵蚀,提高能见度和交通安全。
-路面维修材料:用于公路维修和补充路面材料,包括补漆、填充料等。
-防滑材料:用于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总之,公路工程材料涉及基础材料、路面材料和辅助材料等多个类别,不同材料在公路工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共同保障公路的安全和耐久性。
1路基土的分类

1路基土的分类: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特殊土。
2根据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划分为冻土、湿润、干湿过渡、湿热、潮暖和高寒7个大区,Ⅰ北部多年冻土区、Ⅱ东部温润季冻区、Ⅲ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Ⅳ东南湿热区、Ⅴ西南潮暖去、Ⅵ西北干旱区、Ⅶ青藏高寒区。
二级区划是每个级区内,再以潮湿系数为依据分6个等级,过湿、中湿、润湿、润干、中干、过干,还结合各大区的地理、气候特征、地貌类型将全国分33个二级区和19个二级副区。
三级区划是二级区划的具体化,划分方法两种:一种以水热、地理和地貌为依据,另一种以地表、水文和土质为依据,由各省自治区自由划定。
公路自然区划原则: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3、路基干湿类型:干燥、中湿、潮湿、过湿;划分方法:平均分界稠度(土的含水率与土的液限之差与土的塑限和液限之差的比值)和路基临界高度(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4.路面结构分层:面层、基层、垫层;面层: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p平力和冲击力,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砾)石混合料、砂砾或碎石掺土或不掺土的混合料以及块料;基层: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将力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中去,各种混合料(石灰、水泥或沥青)稳定土或稳定碎(砾)石、贫水泥混凝土、天然砂砾、各种碎石或砾石、片石、块石或圆石,各种工业废渣(煤渣、粉煤灰、矿渣石灰渣)和土、砂、石所组成的混合料;垫层: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以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受土基水温状况变化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将基层传下的车辆荷载应力加以扩散,以减小土基产生的应力和变形,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中,影响基层结构的性能松散粒料(砂、砾石、炉渣)、水泥或石灰稳定土。
5、路基等级划分:高级(水泥、沥青混凝土、厂拌沥青碎石、整齐石块或条石)、次高级(沥青贯入碎(砾)石、路拌沥青碎(砾)石、沥青表面处治、半整齐石块)、中级(泥结或级配碎(砾)石、水结碎石、不整齐石块、其他粒料)、低级(各种粒料或当地材料改善土、炉渣土、砾石土、砂砾土)。
第2章 路基土的特性及设计参数

2.1 路基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
2.1.1 路基土的分类 (1) 巨粒土
巨粒组(粒径大于60mm )质量少于或等于总质量15%的 土,可扣除巨粒,按粗粒土或细粒土的相应规定分类定名。
2.1 路基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
10 0
累积曲线
d60
d30
d10
粒径(mm)
2.1 路基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
2.1.1 路基土的分类
土的塑性指标
液限
土从流动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的界限 含水率,用WL表示。
塑限
土由可塑状态转变为半固体状态的界 限含水率,WP表示。
塑性 指数
液限与塑限的差值,IP=WL -WP
液性指数:
IL
W WP WL WP
2.3 路基水温状况及干湿类型
2.3.3 路基土的基质吸力与饱和度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路基存在四种干湿状态:干燥、中湿、潮湿、过湿。
路基干湿类型的划分指标:
平均稠度:
c
L L P
缺点: 对于塑性指数为零或接近于零的土组,土的平均稠
度不能全面反应路基的工作状态。
图1土基中沿深度的应力分布
令 则 土基自重引起的压应力: 土基中任一点受到的竖向压应力:
2.2 路基的力学强度特性
2.2.2 路基工作区 在路基某一深度Za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
路基土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 1/10~1/5时,该深度Za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该深度Za随车辆荷载增大而增大,随路面的强度和厚 度的增加而减小。
土石质分类

请问各位:1、路基土石方工程中的软石、次坚石、坚石和桩基工程中的软石、次坚石、坚石是一样的吗?2、它们各自的分类标准是否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指标分类?好像定额比较模糊;3、可以简单地理解:桩基础钻孔中全风化岩石为土,强风化为软石、微风化为次坚石、弱风化为坚石吗?4、岩石分类IV、III类分别为路基工程中的哪一类?不好意思,问的比较凌乱,请各位高手指点!土的工程分类及性质一、土的工程分类在建筑施工中,按照开挖的难易程度,土可分为八类:一类土(松软土)、二类土(普通土)、三类土(坚土)、四类土(砂砾坚土)、五类土(软石)、六类土(次坚石)、七类土(坚石)、八类土(特坚石)。
一至四类为土,五至八类为岩石。
二、土的工程性质1、土的密度(1)土的天然密度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土的天然密度。
(2)土的干密度单位体积中土的固体颗粒的质量称为土的干密度。
注:土的干密度越大,表示土越密实。
工程上把土的干密度作为评定土体密实程度的标准,以控制基坑底压实及填土工程的压实质量。
2、土的含水量土的含水量?是土中水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注:土的干湿程度用含水量表示。
5%以下称干土、5%—30%称潮湿土、30%以上称湿土。
含水量越大,土就越湿,对施工越不利。
3、土的可松性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大,以后虽经回填压实,其体积仍不能恢复原状,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
土的可松性程度用可松性系数表示。
4、土的渗透性土的渗透性指水流通过土中孔隙的难易程度,水在单位时间内穿透土层的能力称为渗透系数,用?表示,单位为?。
注:土的渗透性大小取决于不同的土质。
地下水的流动以及在土中的渗透速度都与土的渗透性有关。
主要用土的松性系数来判断:在建筑施工中,按照开挖的难易程度,土可分为八类:一类土(松软土)、二类土(普通土)、三类土(坚土)、四类土(砂砾坚土)、五类土(软石)、六类土(次坚石)、七类土(坚石)、八类土(特坚石)。
土的工程分类及野外鉴别

漂石夹土(BSI) 卵石夹土(CbSI)
漂石粒>50% 漂石粒≤50%
漂(卵)石质土 巨粒含量 15%~50%
b.粗粒土
漂石质土(SIB) 卵石质土(SICb)
漂石粒>卵石粒 漂石粒<卵石粒
土中粗粒含量多于50%,属于粗粒土。其中,砾粒组质量
多于总质量5%的为砾类土;砾粒组质量小于或等于总质
卵石 碎石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棱角形为主
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 含量超过全重50%
圆砾 角砾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棱角形为主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 含量超过全重50%
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第2页/共12页
b.砂土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的土, 且塑性指数不大于1的土
第3页/共12页
c.细粒土
塑性指数IP﹥1的土
土的名称 粘土 亚粘土 粉土
塑性指数
IP>17 10<IP≤17 1<IP≤10
粘性土的分类:
按沉积年代分为:老粘性土(Q3及以前沉积的粘性 土);一般粘性土(Q4(文化期以前)沉积的粘性 土);新近沉积粘性土(文化期以来沉积的粘性土)
d.人工填土
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堆积物称为人工填土。物质 成分较杂乱,均匀性较差。
第11页/共12页
感谢您的观看(低)液限粉土 砾粒﹥砂粒
25%﹤粗粒组≤50%
砾粒﹤砂粒
MHG(MLG) MHS(MLS)
粘 高(低)液限粘土
CH
质 粗粒组≤25%
CL
土 含砾(砂)高(低)液限粘土 砾粒﹥砂粒
25%﹤粗粒组≤50%
砾粒﹤砂粒
CHG(CLG) CHS(C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