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血型系统DEL型的免疫特性与输血研究
RhD阴性Du和Del检测及临床意义

312ChinJHemorh.2007;17(2)RhD阴性Du和Del检测及临床意义翟菊萍,王雪明,邵惠江,奚为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江苏苏州215006)摘要:目的探讨初筛为RhD阴性样本中D”及Del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初筛RhD,用抗人球蛋白试验(AHG)检测D”,应用三氯甲烷,三氯乙烯吸收放散法检测Del。
结果在100例RhD阴性中经AHG实验确认为Du型者l例(1%),吸收放散试验确认Del型者8例(8%)。
结论D”、Del型血清学筛选容易漏检为RhD阴性,为了临床输血安全,经常规血清学检测RhD阴性者,应当再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及吸收放散实验检测是否为Du及Del。
关键词:Rh血型;D“;Del;吸收放散试验中图法分类号:R45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81X(2007)02—312—021939年,Levine和Stetson发现了人类Rh血型系统,研究证明该系统是临床最重要的血型系统之一,也是人类23个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复杂最富有多态性的系统,该系统抗原抗体不匹配能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I】,新生儿溶血病在临床上发病率仅次于由ABO血型抗体引起的溶血性疾病,但由它引起的溶血病病情比由ABO血型抗体引起的溶血病病情更加严重冈,D抗原在Rh系统中免疫原性最强,有文献报道,RhD阴性个体输人1个单位(200mL)RhD阳性血液后,产生同种抗体的概率为50%一75%t3棚,因此人们对Rh血型D抗原的研究倍加重视,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2005年10月~2006年06月苏大附一院门诊、住院病人及苏州市红十字血站献血员,均经常规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后初筛的RhD阴性者共100例。
1.2材料单克隆抗D血清(IgM+IgG)购自德国BiotestAG公司。
“0”型RhD阳性试剂红细胞:随机取已知RhD阳性“0”型红细胞3份,洗涤3次后配成5%红细胞悬液。
Rh弱D、Del的检测及意义

Rh弱D、Del的检测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初筛为Rh(D)阴性样本中弱D、Del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初筛Rh(D)血型,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弱D,用吸收放散试验检测Del,用PCR-SSP 法检测样本RhD基因8个外显子结构。
结果: 常规血清学初筛Rh(D)阴性60例中经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确认为弱D4例,占6.67%;56例Rh(D)阴性标本经吸收放散试验后确认13例为Del,占21.67%;对其中2例弱D和5例Del标本的D基因8个外显子检测都完整存在,排除了弱D、Del的10例Rh(D)阴性标本其基因检测有完全缺失和部分缺失两种可能。
结论: 为了临床输血安全,常规血清学检测Rh(D)阴性者,应当再用抗人球蛋白试验或吸收放散试验检测是否为弱D或Del。
【关键词】 Rh血型吸收放散试验 D抗原弱D DelRh血型在临床输血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为复杂、最具多态性的系统。
D抗原抗体与输血的关系仅次于ABO 血型,50%~75% Rh(D)阴性人接受Rh(D)阳性的血可能产生抗-D,导致免疫性输血反应。
为了减少输血反应,正确检定Rh(D)阴性个体显得非常重要,现将我们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2006年1月-2007年4月在本院用单克隆抗-D检测为Rh(D)阴性的60例样本。
1.2 试剂和仪器1.2.1 RhD试剂:A、B2种人源抗-D血清,由本科提供,抗-D 效价为1:256和1:128;a、b、c三种单克隆(IgM+IgG)抗-D分别为加拿大Dominion公司(批号为NDMG04203)、德国Biotest公司(批号为1210905)和法国DIAGAST公司(批号为410000)产品,由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2.2 DNA制备:用TakaRa(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扩增RhD基因2~7、9、10共8对外显子。
RhD(-)无亲缘关系献血者Du和Del变异型分布调查

L a b Me d C l i n , J a n u a r y 2 0 1 5 , Vo 1 . 1 2 , No . 2
・
・ 2 1 1 ・
临床 研 究 ・
Rh D( 一) 无 亲缘 关 系献 血 者 Du和 De l 变 异 型 分 布 调 查
刘文国 , 郭 长义 , 宋 雪冬 , 宋任 浩 ( 1 . 河 北省廊 坊 市第 四人 民 医院检 验 科
试验 , 凝 集 者 判 为 Du ; 未凝 集者 用单克 隆 I g M 抗一 D试 剂 及 单
克隆 I g G 抗一 D试剂作 乙醚吸 收放散 试验, 凝 集 者 确 定 为
De l 型。
1 .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1 2年 5 月至 2 0 1 4年 5月 河 北 省血 液
2 结
Rh D 抗 原 对 输 血 的 影 响 仅 次 于 AB O抗原 , 具有重 要 的l 临
C 、 抗一 E、 抗一 e 和 抗 球 蛋 白试 剂 ( 北京金豪制药有 限公司) 。2 9 9 1 型 血 细胞 洗 涤 机 ( 美 国 Ga mb r o公 司 ) 、 8 0 — 2型 离 心 沉 淀 器 ( 上
3 2 7例 标 本 中 , 检 出 Du 2 0例 ,占 6 . 1 2 , De l型 5 1例 , 占 1 5 . 5 9 , 确 证 Rh D( 一) 2 5 6例 , 占 7 8 . 2 9 。 确 证 Rh D
( 一) 献血者 中 c c e e表 现 型 最 多 , 占 4 8 . 3 2 , 其 次是 C c e e , 占2 3 . 5 5 ; D u型 中 c c E e占 3 . 9 8 , 其 次是 C c e e , 占
Rh血型系统

如果父母双方都是Rh阴性血型,那么他们的孩子也将是Rh阴性血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会有患Rh疾病的 风险,母亲在分娩后也不需要注射Rh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即使父亲是Rh阳性血型,他也可能携带Rh阴性血型基 因,那么孩子有50%的几率遗传Rh阴性血型。由于还缺少检测胎儿Rh血型的完整保险方式,因此,即便孩子在出 生后被发现是Rh阴性血型,Rh阴性血型的孕妇也应在28周时注射Rh免疫球蛋白。当然,如果孩子被发现是Rh阳性 血型,孕妇产后也应当注射Rh免疫球蛋白!
人群中大多人都是Rh阳性血型,具备Rh抗原,是红细胞名义的一种遗传性蛋白量。美国大约有15%的白种人 和7%的美籍非洲人没有Rh抗原,也就是Rh阴性血型。Rh阴性血型的人自身不会有任何健康问题,然而如果一个妇 女是Rh阴性血型,就有分娩Rh溶血病婴儿的风险。
预防
为了预防Rh溶血病,Rh阴性血型妇女的所有孩子都应在出生时作一个Rh血型检测。所有怀有Rh阳性血型孩子 的Rh阴性血型母亲应在分娩后72小时注射一种杂血液Rh免疫球蛋白,这可以预防95%以上的Rh阴性血型妇女的致 敏。然而一些研讨显示,大约有2%的孕妇在分娩前就已经发生了致敏。因而从防备早期致敏考虑,可以在孕28周 和分娩后给孕妇注射Rh免疫球蛋白。Rh阴性血型的妇女在天然流产、异位妊娠、人工流产或输入Rh阳性血后都应 该注射Rh免疫球蛋白。此外,在进走了羊膜腔穿刺术和胎儿绒毛膜活检术后也应注射Rh免疫球蛋皂。
血液中另一主要特色是恒河因子,恒河因子(Rhesus Factor)也被读作Rh抗原、Rh因子,因与恒河猴红血 球上的抗原雷同得名,最始于1940年被发现。每集体的红血球上只可能有或没有Rh因子,通常会与ABO联合起来, 写的时候置在ABO血型后面。当中O+型是最常见。
Rh弱D、Del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探讨

液, 可能产 生抗 一D导 致 免疫 性 输 血 反应 。因此 , 正 血 液生 物 医药 有 限责 任 公 司 , 京 金 豪 制 药 有 限公 北 确 检定 R ( 阴性 个 体 , 除 R h D) 排 h弱 D、 e 的个体 , 司 ,it t ,g 抗 一C、 一c 抗 一E、 一e试 剂 Dl Boe ) IM s 抗 、 抗 建立 真正 的 R ( 阴性 献 血 者 库 尤 显 重要 。现将 ( h D) 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 公司) 三氯 甲烷 ( , 成 我们 的检测 结果报 道如 下 : 都正 达 化学 试剂有 限公 司 ) 三 氯 乙烯 ( 东 光 华 化 , 广
社 。0 2 110 2 0 : 8 .
参 考 文 献
、
[ ] 胡亚美 , 1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 学[ . M]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 人 [] 崇 2 梅, 邬贻萍. 多抗甲素对反复 呼吸道感染患儿 的临床疗效
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 临床医学 , 0 1 :0- 1 J. 2 0( )4 4 . 0 [ ] 段朝 晖 , 3 黄嘉凌 , 罗晓红 , 严 重急性呼 吸综 合症患 者康复期 等. T淋巴细胞 亚群变 化的 临床应 用分析 [ ] 中华传 染病 杂志 , J.
《 海南 医学) 0 o年第 2 卷第 l 期 21 1 6
HANA D C LJ R A I N ME I A OU N L
V 1 1 o 1 A g s 2 1 o 2 . 6 u u t 0 0 . N
补 导 肺 炎时 T细胞亚 群分 布 异 常 , 因为 B细 胞 表达 和 分 转 化延 迟 , 体系 统表达 下 降 , 致 体液 免疫 功 能 紊
( 西壮族 自治 区血液 中心 , 西 广 广
Rh(D)阴性无偿献血者Rh表型及Del检测结果与分析

Rh(D)阴性无偿献血者Rh表型及Del检测结果与分析吴学忠;吕蓉;李素萍;於娟;王超;赵阳;蒋菲菲;魏家余;裴丽玲【摘要】目的明确Rh(D)阴性无偿献血者Rh表型及Del型的分布情况,充分掌握Rh(D)阴性献血者资料,为临床需求提供保障.方法采用盐水介质试管凝集法进行Rh(D)初筛,初筛阴性标本再用抗球蛋白法进行Rh(D)阴性确证试验.用生理盐水介质试管凝集法将Rh(D)确证实验阴性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ABO血型和Rh表型检测.采用吸收放散试验对Rh(D)确证阴性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Del型检测.结果筛检并确证1451份Rh(D)阴性无偿献血者,ABO血型分类结果包括A型449份、B型384份、AB型146份、O型472份.性别分类结果包括男性842份、女性609份.Rh(D)检测结果中40份弱D、395份Del阳性、1016份Del阴性.Rh表型中29份CcdEe型、439份Ccdee型、93份CCdee型、778份ccdee型、99份ccdEe型、5份ccdEE型、1份CcdEE型、2份CCdEE型、1份CCd--型、3份--dee型、1份--dEe型.结论本血站具有丰富的Rh(D)阴性无偿献血者,基本满足临床需求;对Rh(D)阴性献血者标本进一步开展Rh表型和Del检测,掌握Rh(D)阴性供血者信息资料,有助于保障Rh(D)阴性受血者的输血安全.【期刊名称】《临床输血与检验》【年(卷),期】2019(021)001【总页数】3页(P48-50)【关键词】Rh(D)阴性献血者;弱D;D放散型(Del);输血安全【作者】吴学忠;吕蓉;李素萍;於娟;王超;赵阳;蒋菲菲;魏家余;裴丽玲【作者单位】230031 合肥,安徽省血液中心/合肥市中心血站;230031 合肥,安徽省血液中心/合肥市中心血站;230031 合肥,安徽省血液中心/合肥市中心血站;230031 合肥,安徽省血液中心/合肥市中心血站;230031 合肥,安徽省血液中心/合肥市中心血站;230031 合肥,安徽省血液中心/合肥市中心血站;230031 合肥,安徽省血液中心/合肥市中心血站;230031 合肥,安徽省血液中心/合肥市中心血站;230031 合肥,安徽省血液中心/合肥市中心血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7.1+1临床实际工作中,给Rh(D)阴性受血者提供输血,临床医师普遍申请选择Rh (D)阴性血液[1-3],因此,临床对Rh(D)阴性及不同Rh表型的血液有一定的需求。
Rh血型系统类抗体在临床输血中的检测与研究

甘肃医药2019年38卷第6期Gansu Medical Journal ,2019,Vol.38,No.6Rh 血型系统内多数抗体是因为妊娠或是输血等相关免疫过程而导致的,个别Rh 血型系统内相关抗体是因为自身免疫系统出现紊乱导致的Rh 血型系统类抗体,比如,抗-D 抗体、抗-C 抗体、抗-c 抗体、抗-E 抗体、抗-e 抗体等,抗-e 是最常见的Rh 血型系统类抗体[1]。
近几年来,临床输血过程中,Rh 血型的抗原不合的输血内的E 抗原、C 抗原不合的免疫概率高于D 抗原、c 抗原、e 抗原,体现Rh 系统相关抗原不合的输血出现抗-E 抗体、抗-C 抗体的概率比较高。
所以,除RhD 抗原相关配合性的输血外,抗-E 抗体、抗-C 抗体也是目前输血导致的比较常见的同种免疫抗体,需要加强关注[2]。
研究和评价将Rh 血型系统类抗体用在临床输血中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本医院输血科5例患者的12份血液样本,予以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23~54岁,年龄(35.64±4.53)岁。
1.2纳入标准①患者都存在特征性的自身免疫性相关溶血性贫血疾病;②血液样本经由临床常规的交叉配血内主侧凝集试验、次侧凝集试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呈现出强阳性结果或是ABO 血型检测后鉴定存在正反定型不相符;③血液样本均是疑难交叉配血的样本和ABO 血型正反定型均不符合的样本。
1.3方法采取盐水方法、抗球蛋白方法和微柱凝胶方法对5例患者血液样本开展不规则抗体的筛选以及鉴定。
由于5例患者的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相关试验呈现出强阳性,表明5例患者红细胞均包被自身抗体,采取抗血清予以血型血清学检测相关结果并不可靠,所以采取PCR-SSP 法对Rh D 、C 、c 、E 、e 基因型进行测定,对红细胞血型予以鉴定。
筛选对应抗体所相对应的抗原阴性的红细胞开展血液相容性的配合试验,选取相容性最大的血液对患者开展临床输血。
免疫血液学-RH血型与其他血型(二)

在本节中,我们将继续探讨免疫血液学的主题,重点讨论RH血型与其他血型 之间的关系和区别,以及这些血型在输血和器官移植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免疫血液学简介
免疫血液学研究血液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不同血型之间的相互作 用和反应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血液在人体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血型的分类与原理
ABO血型系统
根据人类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特征,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RH血型系统
除了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通过对Rh抗原的检测,将血型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
血型的原理
血型的形成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基因的组合决定了个体的血型。
RH血型的定义和特点
• RH血型定义为具有Rh抗原的个体,分为Rh阳性;没有Rh抗原的个体分 为Rh阴性。
RH血型与其他血型的关系和区别
1 ABO和RH血型的关系 2 RH血型与其他血型的 3 血型反应和输血
ABO和RH血型彼此独立,
区别
血型之间的不兼容可能在
通过基因的遗传方式来决
RH血型是根据Rh抗原的有
输血时导致血液凝结和其
定一个人的血型。
无进行分类,而其他血型
他副作用。
系统根据不同的抗原特征
和基因变异进行分类。
RH血型的重要性和应用
• 血型的不同在输血和器官移植中具有重要意义,避免免疫反应和排斥反应。 • 了解个体的血型信息可以进行更安全和有效的医疗操作和治疗。 • 研究血型的多样性和分布可以帮助解决血液供应和输血需求之间的匹配问题。
Hale Waihona Puke RH血型的传递和影响因素1
基因传递
RH血型的遗传方式分为显性和隐性,父母的血型决定了子女的血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h血型系统DEL型的免疫特性与输血研究
【中图分类号】r4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010-0045-01
del作为一种d变异体,del抗原有可能诱发抗d免疫,如何通过准确的基因分型建立1个真正的rh阴性供者库(目前的rh阴性血型包括del型)和分子鉴定各种d突变体成为输血医学的新热点。
现将rh血型系统的del型研究进展与输血的关系论述如下。
1 rhd血型变异体概述
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特别是在rhd基因被克隆后,在全世界已发现了许多d变异体,比如弱d、部分d和del等。
这些d变异体由氨基酸突变、缺失、插入或rhd/rhce置换产生。
它们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生频率不同,且具有临床意义。
del型在不同民族中表型频率差别较大,在中国汉族rh阴性人群中,其比例高达26%左右。
1.1 del分子机制:实际上,在目前已观察到的6种del mrna转录本中,它们都有1个正常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种含不同数目氨基酸且有不同c末端的蛋白。
其中,del9与正常rhd mrna最相似,它含有1个1 389bp长度的核苷酸,并编码463个氨基酸残基。
这种蛋白比正常的rhd蛋白(417个氨基酸)多46个氨基酸,且从384位密码子后就与rhd不同。
在正常rhd蛋白中,384位之后的氨基酸是主要的转移膜和细胞内区域[1]。
del中的6个同分异构体都缺少外显子9,且外显子9末端的1227g>a突变实际上影响了转录本的mrna 的拼接。
同时,仅在del型中可以检测到含有1个rhd内含子7序
列片断的转录本del9+170和del89+170。
1.2del相关单倍型已经证实了ce单倍型对弱d表型的抑制作用,因为当出现dccee或dccee表型时,弱d型单个红细胞上的抗原密度会显著下降至500个以下。
因此,可以推断rhdel与ce单倍型有关,这种单倍型可能抑制了d抗原的表达。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简单测定rhc(+)表型和进行rhd1227a分析来检测rhd阴性个体中的rhdel型。
1.3del等位基因目前已发现的del等位基因
有:rhd(ivs1+1g>a)、rhd(ivs3+1g>a)、rhd(ivs5~38del4)、
rhd(m295i)、rhd(del ex9)、rhd1227a(k409k)、rhd(x418l)和
rhd(del ex8)。
这些等位基因中,rhd(del ex9)和rhd(ivs538del4)涉及多个核苷酸的变化。
rhd(del ex9)缺失了包括全部第9外显子在内的1 013bp碱基。
rhd(ivs538del4)缺失内含子5第38位起的4个碱基。
rhd(del ex8)缺失了包括部分内含子7、外显子8和内含子8在内的995bp碱基。
其它del等位基因均是由1个核苷酸突变所引起的,作用机理包括:错义突变、剪并连接位点突变、阅读框移动。
由此引起的氨基酸替换多见于d蛋白的穿膜区和膜内结构域。
2del的免疫特性
del是一种极弱的d变异体,即使用1种敏感的间接抗球蛋白试验进行抗d定型时也为d阴性。
del红细胞上d抗原的表达如此之少,以至于在血清学方法中,仅能通过吸收放散试验检测到。
与正常
的d抗原相比,一般del表型的d抗原表位数目不变,但d抗原分子数量明显下降。
至于为何del红细胞上d位点表达减少,邵超鹏等[2]在试验中发现,del个体中观察到的rhd1227a等位基因,其碱基突变为无义突变,但由于1227a为rhd基因第9外显子3’端最后1位碱基,可能影响mrna 的正常拼接而形成短mrna,或者这一突变影响mrna 的拼接效率,导致并非所有未成熟mrna 均可形成正常成熟的rhd mrna,使rhd 基因的表达效率降低,这在一定程度解释了del 个体d 抗原表位数目不变,但抗原分子数量明显减少的原因。
3del与输血
del作为一种特殊的rhd变异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步骤比较繁琐,并且del抗原的意义不甚明确。
根据许多国家的输血指南,del表型个体的红细胞与真正d阴性没有差别,因此作为“d阴性”输给d阴性受血者。
尽管del红细胞上的d抗原,比能引起输血相关抗d
的最弱d变异体弱d2型上的抗原(450个/细胞)要少得多,但已有因输注del型红细胞而产生抗d免疫的报道,与此相关的del等位基因是rhd(k409k)、rhd(ivs538del4)和rhd(ivs3+1g>a),而并非所有的del等位基因。
根据免疫学的基本原理,若del红细胞膜表达完整的d抗原,del个体将可能不被d抗原免疫产生同种免疫反应,即del患者可以输注rh阳性红细胞,del女性妊娠rh阳性胎儿将可能不会面临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风险。
但是,由于常规定型方法的局限性,绝大多数的del表型被误认为d阴性。
所以,del个体发生抗d同种免疫可能并非罕见。
相反,可能是由于不认识del
表型而已。
由于del表型在中国人rhd阴性人群中比率较高[3],通过对其分子机制及抗原表达的研究以确立del表型相关的输血策略,对我国临床输血意义重大。
揭示del表型的遗传背景及基因多态性,设计相应的pcr试验准确而高效地检测del表型,是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daniels g. human blood groups[m]. 2nd ed.
oxford:blackwell science,2002,195~274
[2] 邵超鹏,legler tj. rhd放散型相关的等位基因的鉴定[j].中华免疫学杂志,2003,9(19):631~633
[3] yang yf, wang yh, chen jc, et al. prevalence of rhd 1227a and hybrid rhesus box in the general chinese population[j]. transl res,2007,149(1):31~36
作者单位:158300 黑龙江省密山市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