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血型系统

合集下载

红细胞血型的名词解释

红细胞血型的名词解释

红细胞血型的名词解释红细胞血型是指人类红细胞表面存在的一种血型抗原差异,主要包括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这些血型抗原的存在与红细胞膜上特定的糖和蛋白质有关,不同的血型之间存在着互不相容的现象。

研究红细胞血型可以帮助医师进行输血配型,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

一、ABO血型系统的名词解释ABO血型系统是最早被发现和研究的血型系统,它由两种糖基化抗原A和B组成。

在红细胞表面,如果存在A抗原,则称为A型血;存在B抗原,则称为B型血;同时存在A和B抗原,则称为AB型血;如果红细胞表面没有A和B抗原,则称为O型血。

另外,还存在抗A和抗B两种血型抗体,分别存在于非对应的血型中。

这些抗体的存在导致了不同血型之间的互不相容,如A型血不可输给B型血,否则会引起输血反应。

ABO血型系统的遗传规律是由基因决定的。

基因有两个等位基因,即A和B。

A型血或B型血都是由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所决定,而O型血则由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决定。

如果一个人的基因表现为AO或BO,则表现为A型或B型血,而AA、BB或AB则表现为AB型血。

OO型血则意味着它没有A和B两种抗原的基因。

二、Rh血型系统的名词解释Rh血型系统是指红细胞膜上存在的Rh抗原。

如果红细胞膜上有Rh抗原,则称为Rh阳性;如果没有,则称为Rh阴性。

Rh血型系统的命名源于一种猴类抗原,是在20世纪40年代被发现的。

Rh血型的互不相容主要是指Rh阴性个体对Rh阳性血液产生的免疫反应。

Rh血型也是由基因决定的,有两个等位基因,即Rh阳性和Rh阴性。

如果一个人的基因表现为Rh阳性,则表现为Rh阳性血型,否则为Rh阴性血型。

在Rh血型中,Rh阴性血型的个体在输血中更容易引发免疫反应,因为它们会抗体抗原反应产生抗Rh抗体。

三、其他血型系统的名词解释除了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还存在其他多个血型系统,如Kell、MNS、Duffy和Kidd等系统。

这些血型系统的遗传规律和存在的抗原及抗体不同于ABO和Rh血型系统。

RH血型

RH血型

8种染色体任意两种相互结合,遗传型有36种,如下:
遗传型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3、Rh多肽
结构相似,10个外显子,编码417个AA RHD基因 RHCE基因
RhD多肽
RhCE多肽
结构相似,417个AA残基, 12个跨膜结构域,6个细胞外环
RhD抗原
RhC/c抗原 RhE/e抗原
Rh抗原位点就位于这6个环上,N末端和C末端均在 胞浆内,因此Rh多肽可分为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三 部分。
抗e + + + + + + + + + + + +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CdE/CdE
二、Rh血型癿抗原
1、组成 Rh抗原是由多个亚单位组成癿1个复合 体,复合体核心由2个Rh和2个RhAG亚单 位形成癿四聚体组成,辅助性癿CD47糖蛋 白、LW糖蛋白、Duffy糖蛋白和血型糖蛋白 B等通过非共价键不四聚体相连,以共分子 癿形式存在。
2、基因结构 Rh血型抗原由位于1号染色体短臂 1P34.3-1P36.1上2个紧密连锁高度同源癿 RHD和RHCE基因编码。

Rh血型名词解释

Rh血型名词解释

Rh血型名词解释Rh血型是一种人类血型系统,与ABO血型系统不同,Rh血型主要关注红细胞表面的微小抗原,即Rh抗原。

Rh血型系统由Rh血型抗原的存在与否来区分人类的血型,其命名来源于获得最初发现该抗原的猴子——鸡鸣猴(Rhesus monkey)。

Rh抗原属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红细胞的表面,由D抗原和C、c、E、e等表位组成。

根据D抗原的有无,我们将人类血型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两类。

Rh阳性指红细胞表面有D抗原的情况,约占全球人口的85%,被称为正常血型,常表示为Rh+。

而Rh阴性则指红细胞表面无D抗原,仅存在其他Rh抗原位点(如C、c、E、e等),大约占全球人口的15%,被称为稀有血型,通常表示为Rh-。

Rh血型的重要性在于它对血液输血和妊娠产生的影响。

根据Rh血型免疫原性的特点,Rh阴性个体在接受过Rh阳性血液输注后,可能会产生抗Rh抗体。

这些抗体可以跨越胎盘屏障,引起一种称为Rh血型不合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如果Rh阴性的孕妇怀孕胎儿的Rh血型为阳性,母体的抗Rh抗体可能会攻击胎儿的红细胞,导致胎儿溶血性疾病。

因此,孕妇一旦出现Rh阳性和Rh阴性的不合,通常需要采取预防性措施。

此外,Rh血型也影响血液输血的选择。

一般来说,Rh阴性的血液可以输给Rh阳性血型的接受者,而Rh阳性的血液则不能输给Rh阴性血型的接受者,以防止产生抗Rh抗体。

根据现实情况,输血时要考虑Rh血型匹配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以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Rh血型是人类的一种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表面的Rh抗原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

Rh血型与血液输血和妊娠有关,对于Rh阴性个体来说,接受Rh阳性血液输注可能产生抗Rh抗体,而孕妇如果与胎儿的Rh血型不合,可能导致溶血性疾病。

因此,在医疗实践中,对于Rh血型的识别和配对非常重要。

Rh血型系统

Rh血型系统

Rh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Rhesus monkeys),意为恒河猴血型系统,是人类的一种血型系统,有阴性与阳性之分。

大部分人都为阳性,Rh阴性者不能接受RH阳性者血液,因为RH阳性血液中的抗原将刺激RH阴性人体产生RH抗体。

如果再次输入RH阳性血液,即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

但是,RH阳性者可以接受RH阴性者的血液。

Rh系统可能是红细胞血型中最复杂的一个系统,其重要性仅次于ABO系统。

一、血型分类Rh阴阳性根据Rh因子的有无可以区分Rh阴性和Rh阳性两种血型,这种血型系统成为Rh血型系统。

Rh是恒河猴(Rhesus Macacus)外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

兰德斯坦纳等科学家在1940年做动物实验时,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质,故而命名的。

凡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上有Rh凝集原者,为Rh阳性。

反之为阴性。

这样就使已发现的红细胞A、B、O及AB四种主要血型的人,又都分别一分为二地被划分为Rh阳性和阴性两种。

随着对Rh血型的不断研究,认为Rh血型系统可能是红细胞血型中最为复杂的一个血型系。

Rh血型的发现,对更加科学地指导输血工作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诊断和维护母婴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Rh阳性血型在我国汉族及大多数民族人中约占99.7%,个别少数民族约为90%。

在国外的一些民族中,Rh阳性血型的人约为85%,其中在欧美白种人中,Rh阴性血型人约占15% RH阴性者不能接受RH阳性者血液,因为RH阳性血液中的抗原将刺激RH阴性人体产生RH抗体。

如果再次输入RH阳性血液,即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

但是,RH阳性者可以接受RH阴性者的血液。

备注:输血时,RH和ABO血型都要检验人类红细胞血型由多达二十多种的血型系统组成,ABO和Rh血型是与人类输血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血型系统。

当一个人的红细胞上存在一种D血型物质(抗原)时,则称为Rh阳性,用Rh(+)表示;当缺乏D抗原时即为Rh阴性,用Rh(-)表示。

血型系统-Rh资料(1)

血型系统-Rh资料(1)

血型系统-Rh资料(1)Rh血型系统是指人体血液中一个特殊抗原的存在,它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应答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Rh血型的研究为血液病学和免疫学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以下为Rh血型系统的相关资料。

1. Rh血型的基本概念Rh抗原是一种存在于红细胞表面的蛋白质。

Rh血型系统按照其抗原的存在可以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两种类型。

Rh阳性指红细胞表面有Rh抗原,约占世界人口85%,Rh阴性指红细胞表面无Rh抗原,约占世界人口15%。

2. Rh血型的转化Rh阴性的人如果与Rh阳性的人发生配对,对胎儿有可能造成不良影响。

因为母体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将胎儿的Rh抗原视为入侵者,发动攻击。

这种反应会阻止胎儿在母体内发育,严重时可能导致流产、死胎或新生儿溶血病。

因此,对于Rh阴性的孕妇,需要进行Rh免疫球蛋白注射,防止胎儿患上溶血病。

3. Rh血型的疾病Rh血型的变异与血液相关疾病有关,例如溶血性疾病等。

溶血性疾病是指母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胎儿的红细胞,使得胎儿的红细胞被破坏,导致重要器官的受损。

其治疗方法主要为Rh免疫球蛋白注射、换血和输液等。

4. Rh血型的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Rh血型检测方法有两种:直接试验和间接试验。

直接试验是指以患者的红细胞为试验材料,加入ABO抗体和Rh抗体,以发现红细胞表面的抗原。

而间接试验则是用患者的血清或血浆中的抗体作为试验材料,加入已知血型的红细胞,以发现抗体类型。

综上所述,Rh血型系统的研究对于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应当提高对Rh血型的重视,加强对Rh血型的检测和治疗,以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Rh血型鉴定完整版ppt课件

Rh血型鉴定完整版ppt课件
漏加或错加定型试剂 观察结果时摇动用力过度,摇散弱凝集。 试剂血清保存不当引起变质
㈣.RH血型的临床意义: 1.与输血关系: Rh-第一次接受Rh+血液→不溶血,产生抗体
Rh-第二次接受Rh+血液→产生大量的抗体,溶血
2.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孕妇血浆中如有Rh抗体, 妊娠Rh血型不配合胎儿时,其中IgG类的Rh抗体可以通 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13
2 .Rh血型鉴定可能出现假阳性的原因
• • • • • •
受检细胞直抗阳性
高蛋白试剂引起缗钱状凝集 纤维蛋白造成的凝块 定型试剂中存在的其它抗体 多凝集细胞造成的假阳性 鉴定器材和试剂血清被污染
医学全在线网站
3.Rh血型鉴定可能出现假阴性的原因
• • • •
受检细胞悬液浓度太高,与试剂血清比例失调。
凝集

病人 血清
病人 2%RBC
病人 + 献血员 血清 2%RBC
病人 + 献血员 2%RBC 血清
献血员 献血员 2%RBC 血清
室温5min后 1000-2000 rpm ×1-2min 观察。
无凝集 无凝集
18
【报告方式】
1.如两管均无凝集,则报告: 病人XX(X型)血清+献血者XX(X型)红细胞 有或无凝集溶血 病人XX(X型)红细胞+献血者XX(X型)血清 有或无凝集溶血
Rh血型的遗传学说及命名
Rh--Hr命名法(Wiener学说) CDE命名法(Fisher--Race学说) 数字命名法
二.Rh血型系统
㈠.Rh抗原
医学全在线网站
① Rh抗原有40多种,
② Rh抗原的发育 Rh抗原是胎儿早期就充分发育并维持整个一生,脐带血或 新生儿的红细胞Rh血型与成人一样强。 ③ 与临床关系最密切:D、E、C、c、e 5种,D的抗原性最强。 抗原强弱次序为 D>E > C> c>e

Rh血型系统

Rh血型系统
此法可以检出能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几乎所有规 则与不规则抗体。
如果玻片法或试管法检测Rh(-),需用间接抗球蛋 白法再检测,如仍为(-),则为Rh(-)。
Rh(-)者的血可以输给Rh(+)者。
Rh(-)者第一次输血或未妊娠过,可能无抗D,在 无Rh(-)血时,可输给Rh(+)血,但只能输一次, 需告诫第二次只能输Rh(-)血。
Rh 血型系统
1939年,Levine与Stetso报告一例溶血反应:一孕妇 发生死胎,产后输其丈夫的血,ABO相同血型,输 血后发生急性溶血反应,并从其血中分离出抗其夫 红细胞的抗体。
1940年,Landsteiner及Wiener用恒河猴(Rhesus monkey)红细胞免疫家兔,得到一种抗体,可以与 85%的人红细胞反应,故认为该抗体与前述产生溶 血的抗体是同一种,因而命名为Rh抗体。
酶介质法
木瓜酶或菠萝蛋白酶可以破坏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 使红细胞膜失去电荷,缩小细胞间的距离。
酶还可部分改变红细胞表面结构,使某些隐蔽的抗原 得以暴露,增强凝集性,有利于不完全抗体的检出。
抗人球蛋白试验
又称Coombs试验 直接法:用抗球蛋白抗体直接检查受检红细胞是否已
被不完全抗体致敏。
Rh 血型鉴定
常规只用抗D血清检测有无D抗原 Rh 抗体属于IgG,在盐水介质中不能与红细胞发生
凝集,常用以下方法: 低离子强度盐水试验 酶介质法 抗人球蛋白法 凝聚胺法
低离子强度盐水试验
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可减少红细胞外围的离子云, 促进IgG分子在两个红细胞之间搭桥,使之结合。
当离子强度由0.17降至0.03时,可提高抗D与D阳性红 细胞结合率。
组织相容性抗原(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在 组织移植过程中,引起移植物排斥反应的抗原。分为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和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r型抗体名词解释

r型抗体名词解释

r型抗体名词解释
R型抗体是指在Rh血型系统中产生的抗体。

Rh血型系统是由
Rh抗原决定的一种血型系统,人体内有Rh阳性和Rh阴性两种类型。

当Rh阴性的个体接受了Rh阳性的血液或胎儿的血液时,他们的免
疫系统可能会产生抗体来攻击Rh阳性的红细胞,这种抗体就是R型
抗体。

在妊娠期间,如果母亲是Rh阴性而胎儿是Rh阳性,母体的
免疫系统可能会产生R型抗体攻击胎儿的红细胞,导致溶血性疾病。

因此,在产前护理中,医生会检测母亲的Rh血型,如果是Rh阴性
并且胎儿的父亲是Rh阳性,母亲可能会接受Rh免疫球蛋白注射,
以预防产生R型抗体。

R型抗体的产生可能会对输血和妊娠产生重
要影响,因此在临床医学中需要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D抗原
常见的几种表型红细胞其抗原的量可以从 1.0×104--3.3×104
剂量效应 从基因型上来说,纯合子比杂合子要强。例如
cDe/cDe比cDe/cde要强 D抗原在C抗原存在时减弱 常见表型D抗原含量强弱大致为:
ccDEE > CcDEe >CCDee>ccDEe>CcDee
弱D抗原 (weak D或Du )
Rh血型抗原
临床上重要的抗原为D、C、c、E、e 根据5种主要抗原,可有18种Rh表型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红细胞上D抗原与正常D抗原无性质上的差 别,但是数量很少。
抗原数为2×102~1×104 在中国汉族人中约占0.04%,约为Rh阴性
者的1/10。
由于红细胞上的D抗原较少,weakD抗原不 能与盐水抗体(IgM)凝集,只能通过与不 完全抗体的结合用抗球蛋白试验检出。
Del
一些非常弱的D型抗原,只能通过吸收放散 试验(如三氯乙烯和三氯甲烷放散法)检测 出来
5、Rh血型抗体
Rh血型的免疫原性强度可能仅次于ABO血 型,其中以D抗原最强,其次为E、c、C、e。
绝大部分Rh抗体为免疫抗体,但少部分可 能为自然发生的抗体,如抗E、抗CW。
D抗原的表达
D抗原的表达有量的变化和质的变化
量的变化可以表现在抗原性的强弱上
而质的变化则由抗原表位数目的减少引起
D抗原在不同RBC上表达强度的不均一性 D→弱D→DEL
D抗原的分类
D (正常D抗原) 弱D(weak D) 不完全D(partial D) 不完全弱D 增强性D(elevated D)
在香港的中国人中,约有30%的D阴性者为 Del型,国内也有报道得出相同的比例,日 本人中为10%。
不完全D抗原(部分D)
与正常D抗原相比缺失了部分的抗原表位 抗原数量基本正常
弱D与不完全D
D抗原的分子结构剖面图
有不完全D抗原的人被免疫后可以产生针对 缺失抗原表位的抗体,引起输血反应和新
RhD基因缺失:无D抗原 RhD基因改变:D蛋白失活 RHD-CE-D融合基因:无D抗原产生
4、D抗原
D抗原位于RHD基因编码的D多肽链上,用 单克隆抗体已确定至少有30种的抗原表位。
D抗原的发生频率
高加索人约为85%,黑人为92%,亚洲人 和土著美国人为99%以上,在我国汉族人 中大约为99.6%。
Rh血型抗原的生化特性
疏水性蛋白 Rh多肽中碳水化合物成份少 Rh多肽是红细胞细胞膜骨架形必要组成部
分 细胞膜中胆固醇/磷脂的比率将影响Rh抗原
的活性
3、Rh血型的遗传
编码RH血型抗原的是两个高度同源性基因 RHD基因和RHCE基因。RHD基因编码D抗 原,RHCE基因编码Cc/Ee抗原。
Rh血型系统
1、Rh血型的发现
ABO血型虽然相同,但某些输血个例仍然产生严重 的输血反应。
1939年,Levine等发现一名分娩死胎的产妇血清能 够与约80%的其它ABO同型个体发生凝集反应。
1940年Landsteiner和Wiener发现Rh抗体。他们在 用恒河猴红细胞免疫家兔时,发现产生的抗体不但 可以与恒河猴红细胞发生凝集,还可以与85%的人 的红细胞凝集。从而以猴子Rhesus 的前两个字母 命名,将与之反应的红细胞称为Rh阳性,不凝集者 为Rh阴性。
4、其它Rh抗原
C、c、E、e 复合抗原:如CD、ce、Ce、cE。 Cw抗原:等位基因位于C位点。 G抗原:与抗CD血清发生反应。
4、其它Rh抗原
Rh血型各表型的分布 频率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0.457 0.335 0.068 0.090 0.013 0.032 0.003 0.002 0
Rh血型的命名法
Fisher-Race CDE 命名法 Rh-Hr命名法 数字命名法
Rh表型的三种不同命名法
Rh-hr命
CDE
名法
命名法
R1
DCe
R2
DcE
R0
Dce
RZ
DCE
r
dce
r’
dCe
数字 命名法
Rh:1,2,-3,4,5
Rh:1,-2,3,4,5
Rh:1,-2,3,4,5
Rh:1, 2, 3, -4, -5
Rh:-1,-2,3,4,5
Rh:-1,2,-3,4,5
Rh血型系统
Rh血型抗原为器官血型,只存在于红细胞 膜中,不存在于其他组织细胞膜、体液和分 泌液中。
在胎儿早期就已开始出现,在出生时就已经 发育良好
其中D抗原抗原性很强,D抗原阴性个体输 入D阳性血或怀孕接触D抗原,70~80%的 个体会产生抗-D。
2、Rh血型系统
是最复杂的血型系统,其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 统
ISBT已确定Rh血型系统中共有57个血型抗原 其中主要的抗原D、C、c、E、e分别表示为RH1、
RH2、RH3、RH4、RH5或004001、004002、 004003、004004、004005。 G抗原、Cw抗原、Rh缺失型、Rh无效型等 其他的抗原中包括了这五个抗原之间的复合体以及 弱表达等等。
不完全D
缺失或突变
缺失
不一致 性

阳性/阴
正常D、弱D与不完全D
增强型D
其抗原数量可为7.5×104~2.0×105 -D-型(C、c、E、e抗原缺失,Rh缺失型)
及其相应的复合物 该型的红细胞能与IgG类的不完全抗体在盐
水中直接凝集
Rh null型
红细胞膜上完全没有Rh抗原 个体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血及贫血 口型红细胞增多。
其中的DVI抗原性极弱,该血型患者或孕妇 被免疫很容易产生抗D,故要求用对其不识 别的单克隆抗体来做血型抗D试剂,将其视 为阴性对病人较为安全。
不完全弱D抗原
缺失部分抗原表位同时抗原数量减少
弱D与不完全D
RhD基因 D抗原表位 抗D反应性 免疫产生抗D
弱D 基本无变化 正常 一致变弱 不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