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的基本功动作要领
小学体育田径动作要领大全

小学体育田径动作要领大全1.自然跑要领:双腿轻松、自然交替向前慢跑,落地轻柔,双手自然握拳,双臂屈肘前后自然摆动,躯干正直稍前倾,抬头,眼向前看,呼吸自然,注意力集中在调整队伍上。
练习方法:轻松自然的慢跑,要求队伍整齐、安静2.直线跑要领:向后蹬地要有力,向前摆腿方向正,幅度大,髋膝放松,落地轻柔,两臂屈肘前后自然摆动,躯干正直稍前倾,抬头,眼向前看,呼吸自然,注意力应集中在调节动作上练习游戏:把两条白线之间的跑道比喻成一座桥,桥边上就是河,学生只能在自己的桥上跑,不然就会掉进水里,用此游戏来组织小组比赛。
3.50米跑要领:采用自然站立式起跑,起跑后俩脚用力快速充分后蹬,摆动腿积极摆动,髋部前送,俩臂以肩为轴积极前后摆动,放松而有力;上下肢协调配合,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
练习方法:运用比赛的方法激起学生的斗志。
4.走(变换图形)要领:步幅大而均匀,摆腿方向正,落地轻柔,两脚跟内侧在一条直线上,脚尖稍向外,头正,颈直,眼向前看,躯干正直,自然挺胸,肩膀放松,两臂以肩为轴,前后自然摆动。
与下肢配合协调,注意力集中。
练习方法:轻松自然的走,要求队伍整齐、安静,走出不同的形状(圆形、S形、长方形......)5.立定跳远要领:首先要预摆,两脚左右自然站立,不要并拢,最好与肩同宽。
然后双手向前摆起,两腿保持伸直状态。
然后两手尽量往后摆,身体降低重心,两腿向下弯曲。
两脚用力往前蹬地,同时两臂稍微弯曲往上摆动,整个人向前上方腾空跳起,并充分展体。
落地时,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然后落地缓冲。
时机必须缓冲好。
练习方法:立定跳远三步曲法:1预摆2后摆3起跳,教学生按口令来练习。
6.站立式起跑田径运动径赛起跑方式之一。
适用于中长跑、初学者及少年儿童。
听到“各就位”口令后,运发动走近起跑线,两脚前后开立,较有力的腿放在后面,两腿屈膝,上体略前倾,重心移至前腿,异侧臂在前,同侧臂在后维持身体平衡。
跑步行进与立定动作要领归纳口诀

跑步行进与立定动作要领归纳口诀
跑步是锻炼身体最经常使用的方式之一,跑步、立定跳等动作要领也不能忽略,要营造有效、健康的操作。
下面就跑步行进和立定动作要领归纳口诀。
跑步口诀:脚尖跑,踩地轻,全腿协作,抬膝尖。
臀部抬起,人蹲起,重心前移,腿快弯曲。
立定跳的口诀:头抬高跳,抱胸立定,身体落地,部份压定。
全身后仰,膝弯抵地,有力跃起,脚跟抬高。
跑步行进要做好双腿全身协调的动作,平稳地跑,保持身体自然的姿态,肩部放松,手不颤抖,颈部抬起,眼睛先行,步伐要轻快,脚掌的触地点要比较轻,脚尖向前踩,内脚跟离地等动作一定要融会贯通,尽量保持稳定的节奏、形成节奏感。
立定跳的动作要求头抬高跳,保持身体端正,抱胸,两臂伸直,腰部挺直,双腿同时仰升离地,落地要及时急停,不能把身体重心往前推,然后收敛双腿,双膝弯抵地,有力跃起,并在落地时双脚跟抬高。
跑步行进和立定动作的要领是:跑步口诀:脚尖跑,踩地轻,全腿协作,抬膝尖;立定跳的口诀:头抬高跳,抱胸立定,身体落地,部份压定。
要做到上述动作,运动员除了要掌握这些口诀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运动技术和训练,以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总而言之,跑步和立定动作只要遵循上述口诀,就能让运动员更好地享受跑步的快乐。
六年级下册体育奔跑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体育奔跑知识点体育奔跑知识点在六年级下册体育课中,奔跑是一项重要的训练内容。
通过奔跑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肌肉协调性、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
本文将介绍六年级下册体育奔跑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奔跑技巧。
一、热身准备在进行奔跑训练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热身准备。
热身的目的是为了预防运动伤害,提高身体的温度和肌肉的柔软度。
常见的热身动作包括腿部拉伸、臂部摆动、腰部扭转等。
热身时间一般为10到15分钟。
二、正确的奔跑姿势1. 头部:保持头部正直,并向前方看。
避免低头或抬头奔跑,这样可以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平衡。
2. 身体:保持身体挺直,背部放松,肩部放低并向后拉,腹部收紧。
这样有利于提高奔跑效率和减少身体的摆动。
3. 手臂:手臂呈90度弯曲,自然地摆动。
手臂的摆动应与腿部的动作有节奏地协调。
4. 腿部:腿部的动作要有力却不要过分用力。
腿部的运动应该从大腿开始,通过小腿的运动向前推进,然后迅速收回。
三、奔跑的呼吸技巧在奔跑过程中,正确的呼吸技巧对于提高奔跑效果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呼吸技巧:1. 深呼吸:在开始奔跑前,进行几次深呼吸来充分供氧,保持良好的氧气循环。
2. 节奏呼吸:在奔跑过程中,采用固定的呼吸节奏来帮助稳定奔跑速度。
常见的呼吸节奏是每跑两步吸气,每跑两步呼气。
3. 腹式呼吸:奔跑中应采用腹式呼吸,即吸气时腹部膨胀,呼气时腹部收缩。
这种呼吸方式可以使吸入的氧气更充分,提高奔跑的耐力。
四、奔跑的训练方法1. 短距离冲刺:进行一些100米或200米的短距离冲刺训练,可以提高速度和爆发力。
2. 长距离耐力训练:进行一些1500米或3000米的长距离耐力训练,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和体力。
3. 障碍跑:设置一些障碍物,进行障碍跑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 跳跃训练:进行一些跳远或跳高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爆发力和弹跳能力。
五、奔跑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奔跑训练时,学生要注意以下几点:1. 避免过度训练:合理安排训练计划,避免过度运动导致的运动伤害。
简述奔跑步的动作要领

奔跑步的动作要领
一、腿部动作
腿部动作是奔跑步的核心,主要包括蹬地和摆腿两个部分。
在蹬地时,要用前脚掌着地,膝关节充分伸展,髋关节和腿部肌肉发力,推动身体向前移动。
同时,要注意腿部动作的协调性,保证身体的平衡。
二、手臂动作
手臂动作对于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在奔跑时,手臂应该自然弯曲,前后摆动,与腿部动作保持协调。
手臂的摆动可以增加步幅和步频,提高奔跑的速度和效率。
三、腾空
腾空是奔跑步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指身体离开地面的瞬间。
在腾空时,要充分利用腿部和躯干的肌肉力量,使身体尽可能地远离地面。
同时,要注意身体的姿势和平衡,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四、着地缓冲
着地缓冲是奔跑步中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对于防止受伤和保持速度非常重要。
在着地时,要用前脚掌着地,膝关节微屈,减缓冲击力。
同时,要注意身体的姿势和重心的位置,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
五、呼吸节奏
呼吸节奏是影响奔跑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奔跑时,要保持深呼吸的状态,用鼻子吸气、嘴巴呼气,保持一定的呼吸频率和深度。
在加速或爬坡时,要适当增加呼吸的深度和频率,以保持身体的氧气供应。
体育基本跑步姿势

体育基本跑步姿势在体育运动中,跑步被广泛认为是一种简单且流行的运动方式。
无论是健身还是参加比赛,正确的跑步姿势对于确保身体的健康和提高跑步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体育运动中的基本跑步姿势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跑步。
一、正立姿势跑步的第一个基本姿势是正立姿势。
在开始跑步之前,确保你的身体保持笔直且放松。
站立时,提起胸部和下颚,收紧核心肌群,维持身体的平衡。
同时,肩膀放松且向下放置,挺直腰杆,使双脚离地时能够保持稳定,减少能量的浪费。
二、手臂摆动跑步时,手臂起到平衡身体和增加动力的作用。
将手臂弯曲成约90度的角度,保持轻松的状态,但不要过度用力。
手臂的运动应该是自然摆动,挥动幅度不要过大,大致保持与身体成90度的状态。
通过正确的手臂摆动,可以提高跑步效率和稳定性。
三、脚步着地脚步着地姿势直接影响到跑步的稳定性和减震性。
正确的脚步着地应该是中脚着地,即用脚掌的中间部位着地。
这样可以减少对脚部和关节的冲击,减少受伤的风险。
同时,将脚掌轻轻地离开地面,使每一步都充满力量和能量。
四、呼吸方式合理的呼吸方式对于长时间的跑步至关重要。
通常,跑步时应采用深呼吸,即通过鼻子吸气,嘴巴呼气。
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帮助增加氧气的摄取和释放二氧化碳,提高身体的耐力和稳定性。
同时,注意掌握呼吸和步伐的节奏,保持跑步的节奏和平衡。
五、核心肌群的参与跑步不仅仅是腿部的运动,还需要全身肌肉的协调运动。
核心肌群的参与对于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和提高运动效果至关重要。
核心肌群包括腹肌、背部和臀部等肌群。
通过练习核心肌群的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姿势和力量,减少受伤的风险。
六、迈步幅度和步频在跑步中,迈步幅度和步频是需要平衡的关键因素。
迈步幅度是指每一步的跨度,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迈出的步数。
迈步幅度过大会增加对关节的冲击,迈步幅度过小又会增加能量的消耗。
步频过快会让跑步变得吃力,步频过慢则会降低效率。
因此,每个人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迈步幅度和步频。
跑步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跑步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跑步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有氧运动,它可以帮助人们增加心肺功能、减少体重、改善心理健康等。
想要更好地进行跑步,合理的跑步姿势和技巧非常关键。
下面是跑步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1.正确的姿势:-头部:保持头部竖直,目光前方。
-背部:胸部挺直,保持挺拔的姿势。
-手臂:手臂弯曲约90度,自然地摆动。
-肩膀:放松的状态,避免肩膀过度紧张。
-膝盖:膝盖弯曲约90度,每一步都要抬高膝盖。
-脚步:着地时用前脚掌先着地,然后整个脚掌触地,最后推进。
2.呼吸:-深呼吸:跑步时要通过鼻子深呼吸,让氧气充分进入肺部。
-有规律的呼吸:每三到四步进行一次呼吸,帮助身体的协调。
3.节奏与速度:-跑步节奏:根据个人的体力和状况,选择一个适合的步频和步幅,保持稳定的节奏。
-加速与减速: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地加速或减速,但要保持节奏稳定。
4.腹肌的运用:-腹部的力量:运动时保持腹部肌肉的紧张,它有助于提高核心力量,保持身体的稳定性。
5.注意脚步的落地方式和弹跳:-前脚掌着地:在体前位置用前脚掌首先着地,然后整个脚掌触地,最后用脚尖推进向前。
-脚步的弹跳:在落地时要保持膝盖的弯曲状态并且用力推开,帮助提供推动力,减少能量浪费。
6.腿部的运动:-膝盖的抬起:在抬腿时要保持膝盖的抬高,增加步幅和步频。
-自然地摆臂:手臂的自然摆动可以帮助身体保持平衡,并提供额外的动力。
7.肩膀的放松:-肩膀的放松:在跑步过程中,肩膀要保持舒展放松的状态,不要过度紧张,以免产生额外的疲劳。
8.正确的加强训练:-逐渐增加里程:在跑步中逐渐增加跑步的里程,帮助身体适应跑步的负担。
-间隔训练:跑步中可以使用间隔训练的方式,交替进行快速和缓慢的跑步,以提高耐力。
9.正确的拉伸:-拉伸运动前后进行:在跑步前后进行拉伸运动,有助于放松肌肉群,减少受伤的风险。
总结而言,跑步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包括正确的姿势、呼吸方法、节奏与速度掌控、腹肌的运用、脚步的落地方式和弹跳、腿部的运动、肩膀的放松、正确的加强训练以及适当的拉伸。
短跑跑步的技巧和姿势

短跑跑步的技巧和姿势短跑是一项速度和力量结合的田径项目,其中技巧和正确的姿势对于跑者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短跑跑步的技巧和姿势,帮助你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起始姿势:在短跑项目中,起始姿势是至关重要的。
在开始比赛之前,你应该确保准备充分,站在起跑线上,身体稍微向前倾斜,重心放在前脚掌上。
手臂放松自然,手掌贴在起跑线上。
保持稳定且放松的姿势,等待发令枪响。
2.加速:起跑后,你需要尽快达到最大速度。
通过蹬地产生力量,迅速将身体向前推进。
将重心转移到前腿上,腰部和臀部的肌肉要保持放松并发力,以产生更大的加速度。
同时,要保持深呼吸,以增加氧气供应。
3.步幅:短跑的步幅是关键之一、在加速期间,每一步都应该尽可能大而有力,但不应该太过用力而影响速度和平衡。
选择适当的步幅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利用动力和速度。
4.步频:除了步幅外,步频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步频是指每分钟步伐的次数。
在短跑中,步频应该保持高速和稳定。
通过迅速挥动大腿和小腿,控制步幅和步频的平衡,可以有效提高速度和节省能量。
5.呼吸:呼吸对于维持良好的体能和运动表现至关重要。
在短跑中,通过深呼吸和出气,可以帮助你摄取更多氧气,减少乳酸的堆积,并提供足够的能量。
在加速期间,每隔几步进行一次深呼吸,以保持稳定的呼吸节奏。
6.臂部动作:在短跑中,上半身的姿势和臂部的动作非常重要。
保持上身挺直,肩膀放松,胳膊成90度弯曲,手肘保持锐角。
臂部的摆动应该和腿部的步伐相协调,用手臂的力量帮助推进身体。
了解如何正确利用臂部动作可以提高速度和稳定性。
7.跑道选择:在短跑比赛中,正确选择跑道可以对整体表现产生重大影响。
通常,内侧的跑道相对较短,弯道较急,需要更大的力量来保持速度。
相反,外侧的跑道长度较长,弯道较缓,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控制节奏。
根据个人的跑步风格和身体条件,选择合适的跑道是至关重要的。
8.锻炼和训练:除了正确的姿势和技巧,锻炼和训练也是提高短跑水平的关键。
短跑的技术要领

短跑的技术要领短跑是田径项目中最短的赛跑项目之一,通常包括60米、100米、200米和400米四个距离。
在短跑中,技术要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技术要领,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短跑的技术要领。
一、起跑姿势短跑起跑是短跑比赛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好的起跑姿势可以为跑步提供良好的动力和加速度。
正确的起跑姿势包括下列几个要点:1. 初始姿势——趴在起跑器上,双手放在器前方,双脚放在起跑器后方,与肩同宽,手掌与肩同高,身体重心在臀部和肩膀之间。
2. 起跑动作——腿部开始发力,向前迅速推进,同时上半身也跟随向前俯冲,手臂向前插入,握地后立即向后推出,形成加速的力量。
3. 膝盖角度——做贴地膝的动作,即双腿开展,膝盖下压,与肩同高。
4. 视线和呼吸——头部始终向前,注视着你即将要跑的路线,呼吸平稳自然,保持放松。
二、加速状态加速状态是短跑比赛的关键环节,也是能否赢得比赛的关键所在。
在加速状态下,跑步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身体姿势——在加速的过程中,膝盖应该高抬,身体前倾,头部稍向上抬。
2. 动作节奏——到达加速环节,跑步者需要不断加快步伐,腾空时间缩短,踏击地面的频率和力量也要加强。
3. 动作力量——腿部应该保持强有力的挑战,大腿前侧的肌肉要通过踢地的动作提供动力,腿部运动的快慢和力量大小应该具有灵敏的感知和调节能力。
三、终点冲刺终点冲刺是短跑最终的决胜点,跑步者在终点冲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身体姿势——在终点冲刺时,需要保持身体前倾,并保持小跑的速度。
2. 动作频率——做快速的半步跑动作,一次踢地后再次加速拉长步子,加速跑过终点。
3. 动作强度——在终点冲刺时需要爆发腾空的动力,最大限度地利用前置脚踝能量,将这股能量转化为加速。
总之,短跑技术要领的掌握可以给跑步者带来良好的效果。
跑步者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反复的实践来逐渐提高,并不断地调整姿势和技术,以更好地应对短跑比赛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小步跑
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肩放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2.髋、膝、踝关节放松迈步时膝向前摆出髋稍有转动。
3.当摆腿的膝向前摆动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扒地式着地着地时膝关节伸直足
跟提起踝关节有弹性。
主要作用:
1.体会足前掌着地。
2.体会踝关节放松和交替用力。
3.体会肩臂放松及摆臂技术。
4.体会髋、膝、踝放松及摆腿技术。
5.发展速率。
教法要点;
1.做小步跑时要求前后摆臂幅度从小到大、节奏从慢到快。
2.摆腿时膝向前摆到半高抬腿的程度。
3.练习原地摆臂技术可与小步跑结合起来。
“小步跑大摆臂”不仅发展全身协调能力并可发展
速率。
二、高抬腿跑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
2.大腿积极向前上摆到水平并稍稍带动同侧髋向前大小腿尽量折叠脚跟接近臀部。
3.在抬腿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直腿足前掌着地重心要提起用踝关节缓冲。
主要作
用:1.发展高抬大腿的能力。
2.发展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
3.发展腰髋肌群的力量和腿部力量。
4.提高踝关节的力量及缓冲技巧。
5.低支撑的高抬腿跑、发展髋、踝关节的柔韧性及力量是
踝踞式起跑的辅助练习。
教法要点:
1.先学会小步跑逐渐加大摆腿幅度然后过渡到高抬腿跑。
2.先学会高抬腿跑、逐渐加大向前摆动幅度及跑速转化为“前进式高抬腿跑”。
由于加大了向
前的摆幅和速度躯干适度扭转使髋向前增大步长增大两大腿的夹角着地腿的膝关节可稍有弯
屈接近于平跑技术。
三、后蹬跑
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自然摆动。
2.摆动腿积极向前上方摆出由干躯干扭转同侧髋带动大腿充分前送。
3.在摆腿的同时另一腿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着地膝、踝关节缓冲迅速转入后蹬。
4.后蹬时摆腿送髋动作在先膝踝蹬伸在后腾空阶段重心向前性好腾空时要放松两腿交替频率
要快。
主要作用:
1.体会积极着地技术与后蹬、摆腿、送髋技术。
2.发展腿部力量和掌握膝、踝关节的缓冲技巧。
3.提高后蹬能力加大步长。
教法要点:
后蹬要迅速当髋膝踝三关节蹬直或接近蹬直时立即放松切勿在蹬直后仍保持僵直这样做多了会影响摆腿的技术破坏节奏。
四、后踢小腿跑
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2.足前掌着地离地时足前掌用力扒地离地后小腿顺势向后踢与大腿折叠膝关节放松足跟接近臀部。
主要作用:
1.体会扒地技术。
2.体会膝踝关节放松和大小腿折叠技术。
3.发展大腿后群肌肉力量。
教法要点:
1.后踢腿跑容易造成上体前倾对上体过分前倾的儿童少年不宜多做后踢腿跑否则会影响抬腿技术。
2.足前掌着地时膝要有一定高度否则容易产生制动着地缓冲技术不好的学生不宜多做。
五、折叠腿跑
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
2.后蹬结束立即向前上方抬大腿和收小腿膝关节放松大小腿充分折叠边折叠边向前摆动。
3.在摆腿折叠前摆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着地膝关节缓冲。
主要作用:
1.体会折叠摆腿技术。
2.发展膝关节的灵活性。
3.发展大腿后群肌肉力量。
教法要点:
1.折叠是为摆动服务的折叠及时、充分是摆好腿的基础。
2.折叠跑是小步跑到高抬腿之间的过渡动作是小车轮跑的开始阶段可以单独练习也可以与其它专门统习结合起来运用。
六.小车轮跑
动作要领:
1.前三点要领同折叠腿跑。
2.加大大腿的幅度当大腿摆到一定程度时小腿随惯性向前摆出随着大腿积极下压小腿主动做扒地式的动作用足前掌扒地式着地。
主要作用:
1.体会摆腿的折叠技术。
2.体会足着地技术。
3.发展膝关节的灵活性。
4.发展腰髋肌肉力量及腿部力量。
教法要点:
1.先从小步跑过渡到折叠腿跑然后逐渐加大摆腿幅度折叠动作要充分。
2.膝关节必须充分放松小腿才能随惯性摆出着地前踝关节也必须放松。
七、大车轮跑
动作要领:
1.要点同高抬腿跑。
2.摆动大腿抬到水平小腿随惯性向上方摆出然后随着摆动大腿的积极下压小腿积极向下刨扒
着地时膝关节可以稍有弯屈上体可以稍有后仰特别是做的距离比较长时。
用踝关节缓冲有扒
地动作。
主要作用:1.发展高抬大腿的能力。
2.发展积极刨地的能力。
3.发展腰髋肌群的力量。
教法要点:
1.在小车轮跑和高抬腿跑的基础上加大摆抬大腿的幅度。
2.抬腿的幅度大了可能上体稍有后仰属正常现象可以用于纠正上体过分前倾的错误。
3.这个专门练习是全身用力强度较大对一些基本技术不稳定比较紧张的运动员不宜多做如要
做时动作幅度应逐渐加大距离不宜过长以免动作变形。
运用专门练习要注意以下几个特点:
1.放松的特点:做任何一个专门练习都要体现放松在放松中体会局部技术要领掌握局部技术。
2.大幅度的特点:要突出所夸大的某一部分动作主要逐渐增加幅度增加难度。
3.快速的特点:专门练习的节奏是加速的切忌用不快不慢的匀速练习要逐步提高节奏。
4.向前的特点:前三个特点都要以向前性为转移。
摆臂、摆腿、后蹬技术都要对总重心的向前
效果有利。
5.过渡特点:专门练习与平跑交替进行时中间有一段过渡阶段在过渡阶段中既要表现出专门练
习的特点又要有平跑的特点因此专门练习要与平跑交替进行各个专门练习之间要交替进行用
各种不同速度交替进行。
总之要想在教学和训练中事半功倍必须把专门练习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