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整机测试标准
手机成品出货检验标准

目录1 目的………………………………………………………………Page 12 范围………………………………………………………………Page 1-Page 33 检验条件及外观判定……………………………………………Page 34 整机抽样计划:…………………………………………………Page 45 检验内容:………………………………………………………Page 4-Page 126 包装检测:………………………………………………………Page 127. 功能测试:………………………………………………………Page 13- Page 148. 备注:……………………………………………………………Page 14- Page 151 目的本成品检验指导书旨在描述手机成品的外观检验标准及产品验收相关要求,以作为我司及外协厂成品手机产品验收的依据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我司和客户的质量要求。
2 范围本检验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所有成品手机项目产品的整机检验。
2.1 外观等级面定义:2.1.1 特级面(A面):指L CD 显示区及L ens,要求有最佳的外观质量。
2.1.2 一级面(B面):手机前表面(除L CD、Lens 外),键盘。
2.1.3 二级面(C面):手机侧面,后表面 .2.1.4 三级面(D面):正常使用中看不到的表面。
(如:在更换手机壳或电池时才可看到的表面)2.2 顺差与逆差:2.2.1 顺差: 在正常使用时,正视使用面所看到的段差.2.2.2 逆差: 在正常使用时,正视使用面所看不到的段差.2.3 缺陷定义:2.3.1 塑料件不良缺陷定义点缺陷: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尺寸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准。
异色点:在塑料件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气泡:由于原料未充分干燥,造成成型后产品内部有缩孔。
多胶点:因模具方面的损伤而造成产品表面有细小的塑胶凸起。
缩水: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手机整机检验标准V1.0

1.0 目的此标准规定了手机成品品质接收标准,保证手机外观、功能符合设计要求,确保产品出货品质。
2.0适用范围适用于XX品牌所有手机产品的质量评估与出货检验。
3.0 定义3.1抽样标准:GB/T2828.1-2003,正常抽检水平,一次抽样, II级。
3.2允收水准: Min: AQL=1.5 Maj AQL=0.65 Critical AQL=03.3缺陷定义:Critical(严重缺陷):产品存在对使用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有安全隐患的不良。
Major(主要缺陷):产品不能满足预定的功能或严重影响该产品的使用性能或可能导致客户退机的外观等缺陷。
Minor(次要缺陷):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仅导致审美降级的不良。
4.0 职责4.1 QE工程师按照本文件进行检验。
4.2 MQE工程师负责品质问题的判定与分析。
4.3 如有重大品质问题或异常情况出现,MQE工程师应向品质经理报告,由品质经理作出决策。
4.4 MQE或品质经理负责对本标准的更改或更新。
5.0程序5.1外观标准5.1.1检查方法与条件:观察距离:距眼睛30~40cm处. 观察角度: 45-90度,并旋转手机.观察时间:5-10秒以内光线:正常亮灯5.1.2区域划分:AA面:手机显示信息的重要区域,如主屏镜片的透明区,LCD的显示区域。
A面:暴露在外,用户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可以直接看见的表面,如键盘正面,面壳正面、底壳及电池盖正面,翻盖的正反两面。
这些区域不允许有任何可能导致普通客户拒绝购买这种产品的明显缺陷。
B面:暴露在外,正常使用时并不直接看到的次要表面,如面、底壳侧面,翻盖及翻盖转轴侧面,侧按键表面。
这些区域允许有一些次要缺陷,但不会导致客户拒绝购买这种产品的轻微缺陷。
C面:使用过程看不到,只有在拆卸电池或SIM卡时可以看到的内表面,如被电池盖住的面,电池盖的内表面。
5.1.3 外观缺陷标准:线状缺陷点状缺陷装配间隙与断差标准部件通用外观标准5.2 功能检测5.2.1 装入SIM 卡、T卡、电池,开机过程中确认有无开机铃声,检查开机画面是否正常,是否有屏幕闪的现象。
整机测试标准——

15 吊带孔耐力 检验吊带孔结构强度 试验
寿命测试
1、手机插卡插电池开机; 2)按5转/分钟的频率,50cm高度,做旋转500转。第300/400/450/500转检验 。 3)每次检验外观和功能;第500次进行射频检验、拆机检验结构。
1)带电池不开机,放入-25℃的试验箱内放置2小时; 2)取出后检验功能、外观,进行1米跌落试验; 3)LCD>2.4寸跌落高度改为0.8M。 1)测试机插卡装电池待机状态; 2)垂直方向以25kg的力对手机正面及左侧面或右侧面(根据结构选)挤压 1000次;频率为30次/分; 1)测试机装卡装电池待机状态; 2)上下两端侧各夹住15mm,对其施加相应的扭矩(手机在关机状态下承受的 数值为手机厚度的0.08倍,厚度单位为mm,力度最大不超过2N.m,最小不小于 0.5N.m,顺逆扭曲交错500次,频率为30次/分; 拉住吊绳的尾端,静力5kg,持续10秒,然后再以每秒2圈的速度甩动60次(吊 绳穿上后长度10-15cm)
21
I/O充电口 插拔试验
电器对相关器件的影 响 检验充电器、耳机、 数据线与手机的匹配
示。 3)每500次检验手机功能,最后500次每100次检验功能; 4)耳机和充电器二合一则寿命≥3000次;如不共用,则耳机插拔寿命寿命≥ 2000次;充电器插拔寿命≥2000次;
22
USB塞插拔
检验USB塞与手机I/O 口的配合及USB塞的使
整机测试标准
试验室环境: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RH,大气压力:86—106KPa
环境测试
序号 测试项目
测试目的
测试方法
1 低温存储
检验手机在低温环境 条件下贮存的适应性
1) 测试机不包装、不带电池 。试验箱内任意2部机之间留有间隙。 2)试验箱内温度按≤3℃/min的速率达到-40±2℃开始计时,持续48小时。 3)放置2h,检查被测样机;
安卓智能手机整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深圳卓普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手机整机可靠性测试标准编制:徐海审核:陈善根批准:李建军文件编号: WI-QA-001发布日期:2012.6.27文件信息1. 部门审批/日期:2. 修订记录文件发放目录0.短语和参考文献 (5)0.1缩略语 (5)0.2术语和定义 (5)0.3参考文献 (5)1.目的 (6)2.编制依据 (6)3.适用范围 (6)4.术语,定义 (6)5.职责描述 (6)6.可靠性测试(ART)标准 (7)6.1加速寿命测试(Accelerated Life Test) (7)6.1.1室温下功能测试(Functional Test) (7)6.1.2跌落测试(Drop Test) (7)6.1.3温度冲击测试(Thermal Shock) (7)6.1.4湿热测试(Humidity Test) (7)6.1.5振动测试(Vibration Test) (8)6.1.6静电测试(ESD Test) (8)6.2气候适应性测试(Climatic Stress Test) (9)6.2.1室温下参数测试(Parametric Test) (9)6.2.2高温/低温工作测试(Parametric Test) (9)6.2.3湿热测试(Parametric Test)...............................................................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4高温/低温存储功能测试(Functional Test) (9)6.2.5灰尘测试(Dust Test) (10)6.2.6盐雾测试(Salt Fog Test) (10)6.3结构耐久测试(Mechanical Endurance Test) (10)6.3.1侧键测试(Side Key Test) (10)6.3.2充电器插拔测试(Charger Test) (10)6.3.3电池/电池盖拆装测试(Battery/Battery Cover Test) (11)6.3.4耳机插拔测试(Headset Test) (11)6.3.5SD卡/SIM卡插拔测试(SD Card Test) (11)6.3.6水滴实验(针对电容屏) (12)6.3.7喇叭寿命测试(Speaker life test) (12)6.3.8马达寿命测试(Vibration durability test) (12)6.4表面装饰测试(Decorative Surface Test) (12)6.4.1外壳表面处理测试 (12)6.4.2TP表面硬度测试(TP Hardness Test) (14)6.4.3钢球冲击测试(Ball Drop Test) (14)6.5特殊条件测试(Special Stress Test) (15)6.5.1扭曲测试(Twist Test) (15)6.5.2软压测试(Press Test) (15)6.5.3 硬压测试 (15)6.5.4 循环跌落测试(Micro-drop Test) (16)6.5.5滚筒跌落测试(Free Fall Test) (16)6.6其他测试(Other Test) (16)6.6.1螺母测试(Nut Test) (16)6.6.2I/O接口试验 (16)6.6.3耳机插口强力插入测试(Earphone Connector Evaluation Test) (17)6.6.4保护盖(耳机塞、I/O接口塞、RF塞、螺丝塞等)测试 (17)6.6.5TP/LENS 测试(TP/Lens Test) (18)6.6.6 水煮试验 (18)7.最终检验 (19)0.短语和参考文献0.1缩略语无0.2术语和定义ART:Accelerated Reliability Test(可靠性实验)0.3参考文献1.目的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整机可靠性测试规范讲解

整机可靠性测试规范版本 2.02011-07-16拟订:郝福亮批准:汪乐辉版本修订状态版本状态日期修订人修订位置和原因1.0 2011-01-04 郝福亮原始版本2.0 2011-07-16 郝福亮修订导线摇摆测试标准一.环境适应性测试测试目的: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对产品进行性能测试测试数量:直板机10PCS 翻/滑盖 12PCS测试流程:1.1.低温存储(Fuctional Test)◆测试环境:-40度◆手机数量及状态:5台(翻翻盖/滑盖 6台)◆测试目的:低温应用性功能测试◆试验方法:不装电池将手机放入温度实验箱内的架子上。
按平均值不大于1℃/min的变化速度逐步降温到-40℃,温度稳定后持续48小时,取出并放置2小时恢复至常温。
然后进行结构功能和电性能检查。
对于翻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合上翻盖,一半样品打开翻盖;对于滑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滑开到上限位置(盒盖为3PCS,开盖为3PCS,后续环境实验样品数相同)试验标准:手机的射频性能指标满足要求,所有功能正常(包括按键/侧键手感、滑/翻盖手感、触摸屏手机需检查触摸功能、带TV功能手机检查TV视频播放功能),外壳无变形;实验前/后确认按键导光效果、LCM显示效果等是否有变异。
注:若手机RF测试头不外露,则不进行RF点测试,更改为测试天线耦合性能1.2低温工作◆测试环境:-15℃◆手机数量及状态:5台(翻/滑盖6台)先关机再开机◆测试目的:低温应用性能测试◆试验方法:将手机电池充满电,插入SIM卡及T卡,手机处于关机状态,放入温度实验箱内的架子上,按平均值不大于1℃/min的变化速度逐步降温到-15度,温度稳定后手机开始开机工作。
在此环境下前3个小时,每1小时进行与外部手机进行通话测试,每次通话5分钟(双卡手机需要测试移动、联通两种卡不同组合状态的通话:移动+移动;联通+移动;联通+联通;开卡1锁卡2,开卡2锁卡1.PVT 后只做移动+联通(双开)最后一个小时进行电性能参数和功能检查(包括手机按键/侧键手感,电池盖拉拔力,滑/翻盖手感,长时间摄像,触摸屏手机还需要测试触摸功能是否正常、带TV功能手机检查TV视频播放功能)。
手机成品机外观检验标准

深圳市X X X X有限公司检验标准手机成品机外观检验标准前言2016-7-5发布 2016-7-5实施手机成品机外观检验标准1 范围为规范品质部对手机成品机外观检验标准判定的一致性,制定本标准,以此作为本公司品质部FQC、OQC对手机成品机外观检验判定的依据。
2 抽样计划在交货方提供的合格产品中按GB/T 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中一次正常抽样方案进行抽样,合格质量水平(AQL)及检查水平(II)规定见下表:3取样方法和标准判定条件3.1 抽样方法FQC在线检验,每个交货批随机抽取样本检验;OQC线外检验,在每天每机型的任一交货批中随机抽取20个样本检验;3.2 标准判定条件3.2.1 照明条件:40W日光灯管;3.2.2 距离与角度:a)手机在灯管下方中线面上,距灯管100cm,两者连线与垂直线夹角小于45°的范围内;b)手机在人正前下方,手机距人眼30cm,两者连线与垂直线夹角在30°至60°之间移动;c)正常检验:手机检视面与垂直线成45°角,手机以检视面横轴或纵轴为轴±15°内旋转;d)反光检验:手机检视面与垂直线成45°角,手机以检视面横轴或纵轴为轴±15至±45°内旋转;e)时间:单独部位10±5s,整机30±5s;f)人员:裸视或矫正视力1.0以上,无色盲、色弱、散光。
4常规检验4.2 使用符号的定义4.3 判定标准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判定标准检验仪器缺陷类型1.AA面外观目视比较1)显示屏白点、亮点、亮斑,、黑点、彩点,开机可见φ≤0.15mm,d≥1cm,N≤2,开机不可见按镜片黑白点标准2)镜片白点、黑点, 0.10mm≤φ≤0.15mm, N≤1;φ<0.10mm,允许3个(数量往上包含,即最多可允许同时存在1个0.10mm≤φ≤0.15mm加上2个φ<0.10mm的黑、白点,后面的数量规则相同)3)触摸屏镜片白点、黑点,φ≤0.2mm, N≤2, d≥5cm4)凹点、凸点(包含压点、颗粒),0.10mm≤φ≤0.15mm, N≤1;φ<0.10mm, N≤35)视窗边缘异物、毛丝, L≤1.5mm,W≤0.05mm, N≤1;非视窗边缘区域不允许毛丝6)表层划伤,正常可见,L≤1.5mm,W≤0.03mm,N≤1;反光才可见 L≤3mm,W≤0.05mm,N≤13.2寸以上触屏镜片标准:W≤0.03mm无论长度忽略不计,N≤3,不可聚集0.03≤W≤0.05,L≤6mm,N≤2菲霖CCCCCCCCCCCCC N d ΦL W H S含义数量距离直径长度宽度高度面积单位个/条/处cm(厘米) mm(毫米) mm(毫米) mm(毫米) mm(毫米) mm2(平方毫米)5 异常问题作业处理方法1)原则上标准之内的故障机可以直接下机,如果员工发现某些故障在标准之内但很明显,可以截出给QE判定,如没有截出员工也无需承担责任。
整机硬件检验规范

整机硬件检验规范1.制定目的:测试检验研发、试产量产各个阶段中的手机的整机电性能,规定测试方法,建立判定标准,为产品检验通用性判定依据。
2.适用范围: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手机整机硬件电性能检验。
3.权责单位:本检验规范由工程部制定,事业部总经理核准后发行;制定之规范,如有修改时,须经原制定单位同意后修改之。
4.参考文件:《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设备技术规范》YDN 055-1997《数字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第2阶段)移动台(MS)一致性要求:部分1:一致性要求》EN 300 607-1(GSM 11.9-1)《9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设备技术指标及测试方法》YD/T884-1996《900/1800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第一部分移动台及其辅助设备》YD932-2000《900/1800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技术要求:移动台》YD/T 1214-2002《900/1800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 设备测试方法:移动台》YD/T 1215-2002《GSM手机可靠性试验规范》Q/ZX D 23.001–20015.检验仪器设备:GSM综测仪(CMU200,CMD55,Agilent8960E)、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计算机、音频分析仪、静电发生器、平板天线耦合器、屏蔽箱、环境可靠性试验箱等6.检验标准:1.《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设备技术规范》YDN 055-19972.《900/1800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第一部分移动台及其辅助设备》YD932-20003.《GSM手机可靠性试验规范》Q/ZX D 23.00-20017.缩略语ARFCN 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 绝对射频频道号BER Bit Error Rate 比特差错率,误码率GSM Global System Mobile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MS Mobile Station 移动台RLR Receiver Loudness Rating 接收响度评定值SIM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用户识别模块SLR Send Loudness Rating 发送响度评定值STMR Side Tone Masking Rating 侧音掩蔽评定值TDMA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时分多址接入8、测试条件:8.1 正常测试条件:温度:+15 ℃~ +35 ℃相对湿度:20 % to 75 %标称电压:4.0V8.2 极限测试条件:极限温度和极限电压如下表所示:*可根据具体产品规格而定8.3 振动测试条件:自由振动的条件参数如下表:8.4 射频测试条件:8.5 电磁兼容测试条件:请参照YD 932-20029、检验内容9.1基带性能:参考标准:产品规格书9.1.1 开关机电压及低压告警电压使用假电池将手机连接稳压电源上,开机后逐步降低电压,直至手机发出低压告警,记下告警电压值;继续降低电压,直至手机自动关机,记下关机电压值;自动关机后再逐步升高电压,直至手机能够开机,记下开机时的电压值。
华为手机整机检验标准.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文件类型:检验标准文件页码:第1页,共14页文件标题:成品手机整机检验标准1 目的此标准规定了手机成品品质接收标准,保证手机外观、标识、包装及一般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确保产品品质。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手机产品在代工厂或自行生产的制程质量评估与出货抽样检验。
3 参考文件3.1 各款手机的ID图及相关文件;3.2 各款手机的MD产品装配图及类似相关文件。
3.3 GB/T2828.1-2003 逐批检查技术抽样程序及抽样表4 定义4.1 Cri,Critical Defect,致命缺陷:对产品使用者人身与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4.2 Maj,Major Defect,主要缺陷:制品单位的性能不能满足该产品预定的功能或严重影响该产品正常使用性能或可导致客户退机的外观等缺陷;4.3 Min,Minor Defect,次要缺陷:对产品外观产生轻微影响的缺陷;4.4 Acc,Acceptable Defect,可接受缺陷:可以接受的缺陷,在产品制程质量评估时使用,在产品出货抽样检验中仅供参考;4.5 封样,Golden Sample,也称为样板:由设计部门或品管部门或销售部签名认可的、用于确认和鉴别各种订制结构件来料批量供货质量的样品;一般可分为标准样板和/或上限样板、下限样板(上/下限样板一般需征求销售部意见)、结构样板等。
5 抽样计划与接受标准及产品外观检查方式和条件:5.1 抽样计划:按照国标GB/T2828.1-2003 (或等同标准),正常抽检水平,一次抽样,II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文件类型:检验标准文件页码:第2页,共14页文件标题:成品手机整机检验标准5.2 接受标准:AQL(Cri:0,Maj:0.65,Min:1.5)5.3 产品外观检查方式和条件:5.3.1 环境亮度:在距离检测部分50cm处用一个照明亮度值为800LUX以上的照明系通模拟日光。
5.3.2 检查方式和角度:目视,视线与被检查物表面角度在15-90度范围内旋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简介 (2)1.1目的 (2)1.2适用范围 (2)1.3责任 (2)2手册内容 (2)2.1测试项目 (2)2.1.1电性能测试 (2)2.1.2ESD测试 (2)2.1.3软件功能测试 (2)2.1.4用户试用 (2)2.1.5场地测试 (2)2.1.6环境测试 (3)2.1.7寿命测试 (3)2.1.8机械强度测试 (3)2.1.9包装成品测验 (3)2.1.10其它测试 (3)2.1.11附件(旅充、座充、电池、耳机)测试 (3)3测试标准 (4)3.1电性能测试标准 (4)3.2功能/软件测试 (4)3.3用户试用 (4)3.4场地测试 (4)3.5ESD静电测试 (4)3.6环境测试 (5)3.7寿命测试 (6)3.8机械强度测试 (7)3.9其它测试 (7)3.10包装成品测试 (8)1 简介1.1 目的制定整机中试过程中的测试标准。
1.2 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中试过程中的整机。
1.3 责任中试工程师、品质工程师。
2 手册内容2.1测试项目2.1.1电性能测试按照GSM规范和移动电话相关标准,测试手机的各项重要电性能指标;2.1.2ESD测试测试手机在静电环境中的性能;2.1.3软件功能测试测试用户手册规定的各项功能,以及模拟软件的极端使用条件,测试软件的性能;2.1.4 用户试用验证移动电话在移动网络上能否正常使用,互联互通,功能设计、人机界面等是否达到设计和用户使用的要求,分为普通用户试用和专业用户试用;2.1.5 场地测试在各地网络环境,实地测试手机的功能及网络兼容性;2.1.6环境测试模拟手机使用的各种恶劣环境,测试其性能是否达到要求;主要包括高/低温试验、湿热试验、盐雾试验、温度冲击试验及灰尘实验等。
2.1.7寿命测试测试各易损部件的工作寿命是否达到规格要求;主要包括背光、振子、电池、振铃、按键测试、耳机插拔试验、受话器寿命试验、耳塞拉拔试验、旅充插拔试验、座充接触片可靠性及旅充连接线的缠绕实验;2.1.8 机械强度测试测试手机机械结构的强度以及关键部件的抗磨损性;主要包含振动测试、跌落测试、冲击测试、翻盖强度、硬度测试及耐磨测试等。
2.1.9 包装成品测验对包装好的待出货的成品进行可靠性测试,主要包含:高低温实验、随机振动和自由跌落。
2.1.10 其它测试主要包括:铃声测试、时钟维持测试、最长待机时间、最长通话时间、待机电流、关机电流、最小/最大工作电压、最大工作电流、开机电压、关机电压、电池与旅充通配测试、充电温升测试和误操作试验。
2.1.11 附件(旅充、座充、电池、耳机)测试见电池测试手册(RDT-000-002),旅行充电器测试手册(RDT-000-003)耳机测试手册(RDT-000-004)座充充电器测试手册(RDT-000-005)3 测试标准3.1电性能测试标准依据GSM规范、移动电话相关标准和待测手机技术手册作为标准,来测试手机的电性能,并将结果记录在《射频参数测试记录表》中。
所需手机数为6部,三部有线测试,三部耦合测试。
3.2功能/软件测试根据用户手册的内容,详细测试手机的各项功能;以及人为使手机软件的负荷最大化(如使电话本、短消息信箱全部填满,闹钟全部设置等),然后测试软件的性能是否达到要求。
所需手机数最少为4部。
3.3 用户试用由不同用户对手机进行试用,模拟不同消费者的习惯差异,测试手机所存在的结构、硬件、软件方面的缺陷;所需手机数为30部(其中普通用户试用20部,专业用户试用10部)。
3.4 场地测试手机场地测试是在用户试用所出现严重缺陷改善的基础上考察手机在各地区不同网络情况环境下的实地使用情况,避免手机上市后出现与某些地区网络不兼容。
所需手机数最少为20部。
3.5ESD静电测试手机在接充电器和不接充电器的情况下,分别在待机和通话状态时对手机进行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测试,其中:接触放电为±4KV,对裸露的金属件(如导电装饰圈、装饰牌不同的位置)、水平耦合板、垂直耦合板连续放电各10次后对地放电,要求:通话不中断,数据不丢失,屏幕不闪黑,应无黑屏,黑条等;接触放电每点至少放电10次以上。
空气放电±8KV,对翻盖底壳/面壳、大小LCD四周、接缝、受话器、免提接口、I/O口、主机按键及主机底壳等处连续放电10次以上, LCD显示和通话状况应良好,应无数据丢失和通话中断。
完成后作好记录。
所需手机数为5部。
测试条件参考标准:1. GB/T 15844.2-1995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
2. GSM制手持式移动电话机通用规范(报批稿)3. YD/T 1215-2002 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一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限业务设备测试方法:移动台4. GB/T 15844.3-1995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可靠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5. 数字移动手机进网检测报告6. YD/T 965-1998 电信终端设备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7. YD 1032-2000 900/1800MHz TDMA数字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第一部分:移动台及其辅助设备8. GB/T 17626.2 1998 idt IEC-61000-4-2 199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9. YD/T 998.1-1999 移动通信手持机用锂离子电源及充电器锂离子电源10. YD/T 998.2-1999 移动通信手持机用锂离子电源及充电器充电器实验室环境要求:环境温度: +15~ +35℃相对湿度: 20%~75% ,ESD实验室湿度必须为30%~60%大气压力: 86~106kPa除非有特殊要求,试验样品进行环境试验时,一般按下表规定顺序进行:手机测试按加严条件进行,手机合格的最低要求测试条件必须高于标准测试条件。
3.6环境测试序号测试项目测试条件/标准数量注意事项1 低温储存试验标准测试:T=-30±3︒C,试验时间4小时回温2H后检测功能和电性能。
加严测试:实验时间为12小时。
3试验中手机带电池处于断电状态。
2 低温工作试验T=-10±3︒C,试验时间2小时。
加严测试:T=-10±3︒C,试验时间为4小时,测试过程中观察信号指示并进行拨打测试,测试完毕立即检测功能和电性能。
T=-20±3︒C,试验时间8小时,测试过程中观察信号指示并进行拨打测试,测试完毕立即检测功能和电性能。
3测试中手机要能正确指示信号并可正常建立和保持呼叫连接。
可直接加严到-20︒C进行测试。
3 高温储存试验T=65±2︒C,试验时间4小时,回温2H后检测功能和电性能。
加严测试:实验时间为12小时。
3试验中手机带电池处于断电状态4 高温工作试验T=55±2︒C,试验时间2小时。
加严测试:实验时间为8小时,测试过程中观察信号指示并进行拨打测试,测试完毕立即检测功能和电性能。
3试验中手机处于待机状态,试验持续时间到后,立即进行功能测试(55︒ C)。
5 温度冲击试验将移动电话机在低温贮存温度-30℃和高温贮存温度65℃各放置2h,中间转换时间不超过5min。
循环3次。
时间满后回温2H后检测功能和电性能。
加严测试:循环12次3试验中手机处于机头状态(即不带电池)6 恒定湿热试验T=40±2︒C,RH=93±3%,试验时间24小时。
测试过程中观察信号指示并进行拨打测试,时间到后立即进行功能测试后检测功能和电性能。
加严测试:实验时间为48小时。
3试验中手机处于待机状态,且手机翻盖处于打开状态(使大LCD也处于工作状态),7 湿热循环试验从室温以不大于1C/MIN速度变到4 0︒C,RH:93±3%,保持1H;再以不大于1C/MIN速度变到-10︒C,保持1H;循环10次。
加严测试:循环20次。
循环期满,回温2H后检测功能和电性能。
3 试验中手机处于待机状态8 盐雾试验用氯化钠含量为5±1%的盐溶液;温度在35︒C时,喷雾后的收集液,PH值为6.5~7.2。
允许用稀释后的化学纯盐酸或氢氧化钠调整PH值。
试验有效空间温度为35︒C;连续喷雾的试验时间为24H;持续期满后在箱内恢复到正常大气条件,稳定后保持2H后检测功能和电性能。
3试验中手机处于关机状态,手机拿出来后用纯净水将其壳表面擦拭干净,并放入55︒C高温箱中0.5H烘干后测试。
9 灰尘实验采用吸尘器中的100CC的灰尘,放入塑料袋中,然后放入手机,摇动1分钟,然后查检手机的外观及按键的性能等后检测功能。
3 试验中手机处于关机状态。
3.7 寿命测试序号测试项目测试条件/标准数量注意事项1 机械按键寿命试验以40~60次/分钟的速度,不小于0.6N的力度均匀按键,应能达到15万次以上,每2万次检查1次。
功能应正常。
2 手机处在关机状态2电池插拔试验插入SIM卡再装上电池,然后取下电池再装上,累计2000次以上。
每插拔100次开机检查一次,手机功能应正常。
53SIM卡插拔试验插入SIM卡再取出,累计1000次以上。
每插拔100次开机检查一次,手机不能有不识卡现象,测试完毕手机功能应正常。
54 耳机插拔试验将耳机垂直插入耳机孔后,再垂直拔出,如此反复,累计3000次以上。
功能应正常。
55 I/O口插拔试验插入充电器再拔下,累计3000次以上。
功能应正常。
5 手机处于待机状态6 翻盖寿命试验以40~60次/分钟的速度翻动翻盖,来回为1次,要求翻盖达到最大转动位置。
每3000次检查1次。
要求翻盖最少测试5万次。
功能应正常。
3 手机处于待机状态7 EL背光寿命试验将试验样机设置成EL背光常亮状态,试验时间不少于48小时,功能应正常。
58 LED指示灯寿命试验将试验样机设置成指示灯常亮状态,试验时间不少于72小时,功能应正常。
59 振铃寿命试验将试验样机设置成长时间振铃状态,试验时间不少于72小时,功能应正常。
510 马达振动寿命将试验样机设置成长时间振动状态,试验时间不少于72H,功能应正常。
511 耳塞拉拔试验3kg拉力,拉伸1分钟,正常拉拔2000次,耳塞应完好。
512 旅充连接线的缠绕实验将旅充的连接线缠绕在旅充体上,反复1000次,实验完成后查检其外观和性能。
应无异常。
513 座充接触片可靠性将手机以4S/次的频率反复放到座充上,重复1000次后,检查座充的功能及接触片的变形程度。
应无异常。
53.8 机械强度测试序号测试项目测试条件/标准数量注意事项1 人手拍翻盖测试在开机的状态下,以15次/分的速度手拍翻盖,实验次数3000次,检查有无掉电、掉网、死机等现象,电池有无失去电压或扣位松动等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