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学前儿童的注意
第三章学前儿童生理发育特点及其保育要点

幼儿眼的特点:
1、眼球前后径短,呈生理性远视,有人统计,新生 儿95%为远视眼,8岁以后眼球发育较快,9—10 岁,儿童从远视眼变为正视眼。
2、晶状体弹性好,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弹性下 降,幼儿晶状性的调节能力较成人好。
3、玻璃体透明度大,视力敏锐,视物清晰。 4、幼儿辨色能力较差,但3岁时能辨认红、黄、兰、
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生理特点及其保育要点
一、什么是神经系统 组成: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功能:它的快速反应,帮助人体及时完成功能。是
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最重要的系统,也是人意识形 成、认识世界、思考问、解决问题的构造,它的 功能的完成通过传导冲动,反对活动来实现。
二、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 (一)脑发育非常迅速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不均衡 (三)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 (四)植物性神经发育不完善
• 血液循环系统是一个 密闭的、连续的管道
系统,它包括心脏、
血管和血液三个
主要部分。
•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 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 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 液循环。
血管的分类及主要特点
动脉
动脉管壁厚、弹性强、血液流 速快。分布在身体内较深部位。
静脉
静脉管壁薄、弹性较小、血液流 速慢。分布在身体内浅表部位。
吸收:经消化的食 物成分通过消化管壁进 入到血液循环的过程。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等
二、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 (一)口腔 (二)食道 (三)胃 (四)肠 (五)肝脏 (六)胰腺
口腔中最主要的器官是牙齿,除此之外,还有 许多其他辅助结构,舌、腺体(唾液腺)、咬肌 等,使它们共同完成着:吸吮、咀嚼、吞咽、辨 味、初步消化食物,辅助发音功能
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

整理课件
16
第三章 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二)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活动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及幼儿的自身状态都有关
系。 注意的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注意:
◆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注意:
1.活动开始时,运用多种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的注意转移到当前活 动中来。
2.活动中,运用语言指导让幼儿明确活动的目的,主动转移注意。
3.引导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能帮助发展其注意转移的能力 。
整理课件
18
第三章 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
(四)注意的分配与幼儿的活动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集中到两种或两种以上
第一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三)婴儿注意的发展 1. 1-3个月
(1)偏好复杂的刺激物多于简单刺激物 (2)偏好曲线多于直线 (3)偏好不规则的图形多于规则的图形 (4)偏好轮廓密度大的图形多于密度小的图形 (5)偏好具有同一中心的刺激物多于无同一中心的刺激物 (6)偏好对称的刺激物多于不对称刺激物 (7)偏好熟悉的刺激物 (8)偏好新奇的刺激物
整理课件
10
整理课件
11
整理课件
12
第三章 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三、幼儿注意的发展
(一)幼儿无意注意的发展
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2.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 无意注意的原因 3.幼儿的无意注意随年龄增长不断稳定和深入
第三章 答案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习题和答案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
B.鲜明性和选择性C.清晰性和指向性D.清晰性和集中性2.“聚精会神”“仔细”主要描绘的是注意的什么特点( )。
A.指向性B.集中性C.清晰性D.鲜明性3.注意使学前儿童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反应不一,总是舍弃一些信息。
这是注意的( )功能。
A.调节B.整合C.维持D.选择4.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 )。
A.不变B.扩大C.缩小D.以上都有可能5学前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学前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现象是( )。
A.注意B.想象C.需要D.思维6.注意使学前儿童的游戏、学习等活动顺利进行,这是注意的( )功能。
A.整合B.维持C.调节D.选择7.注意使学前儿童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为应对外来刺激做出相应准备,从而适应环境,这是注意的( )功能。
A.调节B.整合C.维持D.选择8.3~6 岁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是( )。
A.无意注意占优势B.有意注意占优势C.注意的发展不受语言支配D.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均衡发展9.天空中过往飞机的轰鸣引起学前儿童的注意,这是( )。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两者均有D.选择性注意10.学前儿童不受窗外其他孩子玩耍的笑声吸引,努力控制自己,专心做功课,这是( )。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两者均有D.选择性注意11.学前儿童从事一项活动能够善始善终,说明他的注意具有很好的( )。
A.广度B.稳定性C.分配能力D.范围12.学前儿童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学前儿童注意的( )较差。
A.广度B.稳定性C.分配能力D.范围13.注意是感知觉的( )。
A.开端 B.条件 C.发展 D.目的二、填空题1.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和(集中)是它的两个特点。
2. (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的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是不自主的、被动的注意。
(幼儿学前教育) 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开展第一节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开展中的作用——注意的内涵及特点教学目标:了解注意的内涵及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教学重点:将概念与生活现象相联系教学难点: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教学时数: 1 学时作业:解释注意的内涵,并举例幼儿的注意现象。
教学反思:注意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生活中的专门多现象都能够用注意理论来解释,因此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假设能够提早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其观看收集有关注意的现象素材并运用在课堂小组讨论当中的话,教学效果会更佳。
教学设计本节内容方案用3学时完成。
注意的内涵及特点1学时,注意的品质1学时,注意在儿童心理开展中的作用1学时。
注意的内涵及特点故事导入:引入背景知识小故事一:王羲之吃墨小故事二:陈景润撞柱子说对不起【考虑】:他们什么缘故会出现如此的行为?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哪儿?回忆一下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说明:利用例子是学生能够将概念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概念,假设学生能够举出例子并结合下面的概念解释进行说明,那说明学生差不多掌握了概念的内涵。
1.注意是什么?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人在客观环境中,时刻会接触到各种事物,但人的心理在同一时刻不可能去清晰地反映所有接触到的事物,而只能有选择的反映其中的事物。
【举例】:注意好比黑夜里的一束光,照亮你想要见到的事物;2.注意的全然特征:〔1〕指向性: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些现象而离开其余对象;指向性表现为对出现在同一时刻的许多刺激的选择;【举例】:在一群向你走来的人群中,你看到了自己的室友而忽略了其他不认识的人——你的注意指向了他〔熟悉的个体〕。
〔2〕集中性: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集中性表现为对干扰刺激的抑制。
【举例】:〔结合图片说明〕幼儿看动画片太入神,没注意到小狗在叼他的食物。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开展第一节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开展中的作用——注意的品质教学目标:了解注意的品质内涵掌握推断个体注意好坏的方法教学重点:注意的四个品质教学难点:注意的稳定性和注意的起伏的区别注意的转移和注意分散的区别教学时数: 1 学时作业:1.注意的品质包括哪些方面?2.引起注意转移和引起注意分散的因素是否相类似,什么缘故?3.培养幼儿注意的品质,能够从哪些方面入手?教学反思:注意品质反映着个体注意的好坏,学习本学时的内容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注意品质的内涵、包括哪几个方面,更加需要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来培养幼儿的注意。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和注意

幼儿中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 梯形
幼儿晚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 梯形、在成人的帮助下可以认识菱形、平行四边形、 椭圆
3.大小知觉的发展趋势: 3.1大小知觉的发展特点
6个月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 2岁半至3岁孩子,已能按语言指示拿出大皮球或者小皮球 3岁以后,判断大小的精确度有所提高 3.2大小知觉的发展趋势 2岁半—3岁是孩子判别平面图形大小能力急剧发展的阶段 4—5岁幼儿在判别立体实物的大小时,要借助触摸才能确定 6—7岁幼儿借助于经验可以单凭视觉判定立体实物的大小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知识经验 、受语言指导的影响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 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 、形状恒常、亮度(明度)恒常、颜色恒常。
(1)形状恒常性: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 ,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我们知 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变化。
感觉种类
绝对感觉阈限
视觉
看到晴朗夜空下30英尺外的一支烛光
听觉
安静环境下听到20英尺以外表的滴答声
味觉 嗅觉 触觉
可尝出两加仑水中加入1茶匙糖的甜味 闻到散布于3居室一滴香水的气味 感觉从1厘米高处落到脸颊上蜜蜂的翅膀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
感觉
视觉 听觉 味觉 嗅觉 肤觉
内部感觉
运动觉 平衡觉 机体觉
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以 及深度知觉等。
(1)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依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来进行的。人对物体形状
的知觉具有相当稳定的恒常性。只要你以前对某种物体比较熟 悉,无论从什么角度去知觉它,都不容易出现差错。
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

• 3. 注意品质的发展 • 1)注意的广度 • 指在同一时间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的多少。把握的注
意对象数量越多,注意的范围就越大。 • 2)注意的稳定性 • 指注意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时间长短。时间
越长,注意越稳定。 • 3)注意的转移 • 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换
• 一、注意的概述 • (一)什么是注意 • 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 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 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心理活动都选取了某种
刺激,而忽略了另一些刺激。例如老师让我们注意 幼儿的面部表情,我们对幼儿的面部表情变化的反 映会很清晰,但是对于幼儿穿的什么样子的鞋子或 裤子,反映就很模糊。 • 集中性是指把心理活动专注于某一事物。如当幼儿 专心看木偶戏时,对周围人们的声音、活动全然不 知。
• 2)深度知觉的发展 • 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辨别。
幼儿深度知觉具体表现为,一是他们只能对熟悉的物体 或场地区分出 远近,对于比较远的距离则不能正确认 识;二是幼儿对透视原理还不能很好把握,不懂得 近 物大而清晰、远物小而模糊等感知距离的视觉信号。
第6章
虚拟仪器信号分析 与处理
• 中班幼儿在正确教育的影响下,有意注意得到发展。 在适宜条件下,注意集中的时间可达到10 分钟左右。
• 大班幼儿在适宜条件下,注意集中的时间可延长到 15 分钟。
• 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的刺激,特别是在成 人的要求下发展,在活动中完成的。教师应帮助幼 儿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产生有意注意的动机, 同时用语言组织幼儿的有意注意。
• (二)幼儿注意的发展 • 1. 无意注意的发展 • 小班幼儿的无意注意占明显优势,新异、强烈,以及活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1
分心
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
2
粗心
建立明确的规则和时间表,帮助学前儿童保持关注。
3
焦虑
使用放松和情绪调节技巧,帮助学前儿童减轻焦虑情绪。
评估学前儿童注意力发展的工具
1 观察法
通过观察学前儿童的注意 力表现,评估他们的注意 力发展。
2 问卷调查
向家长和教师提供问卷, 了解学前儿童的注意力状 况。
生理因素
大脑结构和神经递质等生理 因素在注意力发展中扮演重 要角色。
培养学前儿童注意力的方法
正念训练
通过正念练习,教导学前儿童如 何集中注意力和提高自控能力。
户外游戏
引导学前儿童参与户外游戏,帮 助他们锻炼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拼图游戏
鼓励学前儿童玩拼图游戏,促进 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
常见注意力问题及解决方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 三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注意力是学前儿童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它对学习、情绪调节和社交能力等 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注意力的定义和重要性
注意力是指个体对特定刺激的心理过程,它决定了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关注程 度和集中能力。良好的注意力有助于学前儿童提高学习效果和适应社会环境。
特别注意力阶段的发展
3 认知测试
使用认知测试工具,测量 学前儿童的注意力能力。
总结和重点
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发展是重要的心理学话题。了解注意力的定义、发展阶段、 影响因素以及培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支意力集中在多个目标
上,并持续一段时间。
3
选择注意
学前儿童逐渐能够选择特定细节并将其 排除在注意力之外。
维持注意
学前儿童能够保持对目标的注意力,即 使有干扰也能继续集中。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基本概念。
理解注意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
掌握观察和评估儿童注意力发展的方法。
1.2 教学内容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定义和特点。
儿童注意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观察和评估儿童注意力的方法。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注意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员分享对儿童注意力的观察和经验。
案例分析法:提供具体案例,让学员分析和讨论儿童注意力的表现和评估方法。
第二章: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2.1 教学目标了解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注意力的表现。
2.2 教学内容儿童注意力的阶段发展: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选择性注意。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注意力的特点:新生儿、婴儿、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讲授法:讲解儿童注意力的阶段发展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
观察法:让学员观察儿童注意力的表现,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第三章:儿童注意力发展的影响因素3.1 教学目标了解影响儿童注意力发展的因素。
掌握如何创造有利于儿童注意力发展的环境。
3.2 教学内容遗传因素对儿童注意力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儿童注意力的影响: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交环境。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注意力的影响。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员分享如何创造有利于儿童注意力发展的环境的方法和经验。
第四章:观察和评估儿童注意力4.1 教学目标掌握观察和评估儿童注意力的方法。
学会如何记录和分析儿童注意力的表现。
4.2 教学内容观察儿童注意力的方法: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
评估儿童注意力的工具:注意力评估量表和观察记录表。
如何记录和分析儿童注意力的表现:观察记录的格式和分析方法。
讲授法:讲解观察和评估儿童注意力的方法。
实践操作法:让学员进行观察和记录儿童注意力的实践操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第五章:促进儿童注意力发展的策略5.1 教学目标掌握促进儿童注意力发展的策略。
学会如何设计和实施注意力训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