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方法研究
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研究

、
律情感。
一
般 来 说 ,广 义 的 教 育 者 指 的 是 有 意 识 地 形 成 或 改 善 他
人 思 想 品德 的主 体 。 就不 仅 包 括学 校 里 的德 育 教 师 , 包 括 这 还
其 他 任 课 教 师 、 长 、 友 等 , 就学 校 而 言 , 育 者 更 侧 重 于 家 亲 但 教 其 狭 义 的教 育 者 指 的是 全 体 教 师 。对 教 育 者 而 言 。观 念 的 转 换 、 识 的更 新 、 法 的 改 善 都 不 能 取 代 其 人 格 魅 力 带 给 学 生 知 方 的说 服 力 和 感 染 力 。 因 此 。 培 育 的准 备 阶段 , 育 者 必 须 树 在 教 立“ 教重于言教” 身 的意 识 。 过 提 升 他们 的德 育意 识 、 育 责 通 德 任能 力 、 德 素 质 、 理 素 质 和 道德 权 威 影 响 受 教 育者 。 道 心 1 育 者要 有较 高的 德 育 意 识 。德 育 意 识 是 不 断 由 低 水 . 教 平 向 高水 平 发 展 的 .教 育 者 应 该 注 重 自身 德 育 个 性 的 主 体 意 识 的 培养 。一 个 有 德 育 个 性 的教 育 者 会 给 受 教 育 者 留下 更 深 刻 的 印 象 . 育 者 是 用 个 性 化 的 德育 风 格 融 入 德育 活 动 中 。 教 对 受 教 育 者进 行 多样 化 的 、 移 默 化 的 引 导 。 就 需要 教 育 者 在 潜 这 展科 技 、服务 社 会 。 中小 型 企 业 对 高 层 次 大 学 人 才 吸 引 力 很 小 , 高 职 高 专 院 校 而 言 。 养 的人 才 重 要 去 向就 是 服 务 当地 对 培 社 会 经 济 发展 的 , 时 , 为高 等 院 校 的 一 部 分 , 职 高 专 理 同 作 高 应 在 地 方 科技 发展 中发 挥 科 研 带 头 的作 用 。 近些 年 。 高职 高 专 院 校 和 中 小 型企 业 都 在 积极 努 力 地 解 决 更 好 合 作 ,共 同培 养 人才的问题 。 比如 实 践 基 地 建 设 、 师 和学 生 顶 岗实 习等 工 作 教 也 取 得 了 很 大成 效 。本 文认 为高 职高 专 还 能从 以下 几 个 方 面 对 中 小 企 业信 息化 建 设 提 供 支 持 。 1 强 交 流 . 高 中小 型 企 业 对信 息 化 建设 的认 识 。实践 . 增 提 证 明 , 算 机 和 网络 已经 深 入 我 们 的工 作 和 生 活 中 , 为不 可 计 成 或 缺 的一 部 分 , 行 各 业 的信 息 化 建 设 是 大 势 所 趋 , 仅 是 信 各 仅 息 化 建 设 方 案 和进 程有 所差 异 。 中小 型企 业 要 保 证 科 学 持 续 发 展 .完 善 的 企业 信 息 化建 设 将 为管 理 和 经 营提 供 极 大 的帮 助 。 职 高 专 应 主 动 联 系 当地 中小 型 企 业 , 立 长 期 交 流 合作 高 建 关 系 ,通 过 具 体 案 例 向企 业 管 理 层 传 输 信 息 化 建 设 的 必 要 性 , 高 企 业 认 识 , 助 企 业 制 订 科 学 的信 息 化 建 设 方 案 , 提 帮 明 确 目标 。 2高职 高专 加 强 对 专 业 信 息 技 术 人 才 的培 养 。社 会 和高 . 校 近 年 提 倡 复 合 型 人 才 的 培 养 和 需求 , 实 践 证 明 , 但 真正 的 复 合 型 人 才 很 难 培 养 , 果 培 养不 到位 , 合 型 人 才 可 能 就 是对 如 复 几 个 方 面 都 懂 一 点 , 都 不 精 深 的技 术 人 员 , 法 发 挥 有 效 的 但 无 作 用 。所 以企 业 要 强 化 对 “ 才 ” 需 求 : 业 管 理 的专 才 , 专 的 企 营 销 的专 才 . 息化 建 设 的专 才等 . 挥 整 个 专 业 团 队 的 合 力 推 信 发 动 企 业 发 展 。 中小 型 企 业 信 息化 建 设 有 了规 划 之 后 . 养 的 在 培 专业 信 息 技 术 人 才 多 数 才 能 补 充 到 企 业I 团 队 中 。解 决 企 业 T 对 信 息 技 术 人 才 的 需 求 问题 。 3企 业 走 进 高职 高 专 . 动 寻 求提 高科 学管 理 的 方 法 。中 . 主 小 型 企 业 也 要 积 极 联 系 高 职 高 专 院 校 .充 分 吸 收 高 校 在 企 业 科 学 管 理 方 面 的 先 进 理 念 .建 立 企 业 自身 的 科 学 规 范 的 管 理 制度 , 明确 部 门分 工 和 权责 , 是 信 息 化 建 设 的 坚 实 基 础 。只 这
大学生情感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情感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大学生的情感状况,不仅关系到其本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民族的伟大复兴。
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本文拟通过对情感教育内涵的阐述,分析当前大学情感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并探讨加强高校情感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情感教育问题对策一、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内涵情感教育作为高校教育过程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精神饱满地学习和生活,在学习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在成长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具体来说,大学生情感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尊重并满足大学生的情感需要,深入学生内心了解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心灵和情感方面的问题;二是根据大学生情感的特性,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真正把个人情感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相联系;三是帮助大学生积累良好的知觉经验,制约来自外界的负面刺激,形成良好的情感。
另外在情感教育中还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以及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等。
二、当前大学生情感教育中面临的问题高等教育应该以培养大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目标,但在当前的大学教育过程中,不同程度上存在片面强调“理智教育”而忽视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现象,从而造成了大学生情感的“荒漠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忽视了大学生的情感需要。
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视了大学生特殊的情感需要,认识不到大学生强烈的主体独立意向。
而大学生的情感需要如不能满足,就会引起他们消极、失望的情感体验,阻碍自身对教育的接受。
2.忽视了对大学生的情感培养和升华。
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多偏重实用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
目前高校的情感教育主要着眼于“小情、小爱”,忽视了情感的升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探析

期 ” 。 三、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当代 大学生 的情 感状况不 仅关 系到其 自身的身心健 康和全 面发 展, 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 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是交流情感 、 润化思想的过程 , 情感教育作为有机组成部分应 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 我们应该探寻情感教育的最优途径 , 给当前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到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情感及情 感教育 的含义 所谓情感 , 是由一定 的客观事物所引起的意识的波动性和感染性 , 是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 的体验 ,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而产 生的。 情感是人们学 习和工作的动力 , 对人 的认识和行 动起着调节支配
一
大学生在情感上 已表现 出稳定性 、 理智性 和复杂性等特点 , 但是大 学生在心理上特别在社会性方 面还远没有成熟 , 往往也存在消极 、 不健 康 的情感表现 ,这会对 大学 生身心 的发展 产生极 大障碍 , 不仅危害个 人, 也影响社会。为此, 必须进一步加 强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的情感
教育 。
、
作用 。
情感教育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 ,根据学生情感发展规律和现 代社会对人的情感 素养提 出的要求 , 目的 、 有 有计划地对学生的情感系 统地施加各种积极 的影响 , 促进其情感机能和能力的发展 , 培养其积极 的心态和 良好的情感 品质 的教育。 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 , 作 情感 教育要求教育者遵循一定 的教育原则 , 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 , 发展他 们的自 我情感调控 能力 , 促使他们对学习 、 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 的情感体验 , 培育他们健康高 尚的情感情操 , 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
大学生情感教育

大学生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学生的态度、情感、信念、情绪和价值观等方面,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幸福。
大学生情感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包括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管理、社会适应能力、情绪管理、挫折应对等。
大学生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幸福。
情感教育不仅学生的知识技能,还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管理、社会适应能力、情绪管理、挫折应对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个人幸福感。
大学生情感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情感教育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过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情感教育还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处理学习中的压力和挫折,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大学生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情感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同时,情感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交能力,为未来的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目前,大学生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国内外高校的热点问题之一。
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和活动,如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
但是,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现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大学生情感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目前,许多高校开设的情感教育课程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同时,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也较为单一,缺乏实用性和趣味性。
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
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课程都是由辅导员或班主任来担任教学任务,他们可能缺乏专业的情感教育知识和经验,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情感问题。
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
许多学生对情感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和支持。
同时,一些高校也缺乏对情感教育的重视和推广,导致学生对情感教育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不高。
为了提高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效果和质量,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善情感教育的课程设置。
大学生恋爱中的情感教育如何培养积极的情感表达能力

大学生恋爱中的情感教育如何培养积极的情感表达能力恋爱是每个大学生都会经历的一段美好时光。
在这段时光中,情感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的情感表达能力,使恋爱关系更加健康和稳定。
首先,情感教育应该始于家庭。
家庭是一个人情感世界的起点,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具有深远的影响。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学习情感表达的楷模和引导者,他们要以身作则,用爱和理解来引导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家庭中,可以鼓励孩子们通过交流和沟通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让他们建立起积极的情感表达方式。
其次,学校也是培养积极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场所。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情感教育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起积极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和恋爱关系。
此外,媒体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当今社会,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深远,它可以传递积极的情感教育理念,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各种渠道,媒体可以向大学生传递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引导他们更好地处理恋爱中的情感问题,避免产生冲突和误解。
最后,社会也应该重视大学生恋爱中的情感教育,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情感表达空间。
社会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恋爱心理辅导活动和讲座,为大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让他们在恋爱中更加自信和成熟。
同时,社会也应该鼓励大学生多参与社交活动,拓展社交圈子,培养出更加积极阳光的情感表达能力。
总之,大学生恋爱中的情感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起积极的情感表达能力,使恋爱更加美好和稳定。
家庭、学校、媒体和社会都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不同层面的帮助和支持,共同致力于培养更加健康积极的情感表达能力,为大学生的恋爱关系增添更多的幸福色彩。
愿每个大学生都能在恋爱中学会珍惜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情感教育与情商培养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情感教育与情商培养恋爱是每个大学生都会经历的一段人生阶段,它不仅涉及到个体的感情寄托,也关系到人际交往、自我认知、情绪管理等多个方面。
因此,在大学生的恋爱观中,情感教育与情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情感教育和情商培养两个角度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的相关问题。
一、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指通过对情感的理解、处理和表达的学习,培养个体健康情感的能力。
在大学生恋爱观中,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情感,理智对待恋爱。
在大学生群体中,情感常常较为激烈,容易陷入盲目追求与情绪化的波动中。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到恋爱是需要理智选择和坚持的,而非盲目跟风或者消极逃避的行为。
其次,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健康、平等的感情关系。
在恋爱过程中,双方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尤为重要。
通过情感教育,大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倾听对方的需要和想法,如何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从而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和支持的恋爱关系。
最后,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恋爱中的挫折和冲突。
在恋爱中,双方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矛盾,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问题成为了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大学生需要学会以积极、合理的方式应对挫折与冲突,培养自己的情感智慧,从而保持恋爱关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情商培养情商是指情感智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包括情绪感知、情绪理解、情绪应用和情绪管理四个方面。
在大学生恋爱观中,情商的培养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情商培养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他人的情感诉求。
通过情商的提升,大学生可以更加敏锐地察觉到他人情感的变化,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恰当的反应,进一步促进恋爱关系的良好发展。
其次,情商培养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并有效应对恋爱中的压力与困境。
大学生在恋爱中常常面临情绪波动和挑战,如何掌握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情绪,对于恋爱关系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当代大学生情感特征及其教育方法

I 情感 教 育 是 一种 “ ) 以人 为本 ” 的教 育 。在 思
1 情 感教 育 的 内涵及 特 点
所谓情 感教育 , 是指教 育者通 过情感交 流 , 发 触 学生 积极 的情感体 验 , 调动 自我教 育的主动 性 , 促使 他们在 相互信 赖 、 此 尊重 的情感 心 理 基础 上 进行 彼
h at y. e h l
1
神
: l g t d t f au e fe o in l u a in e u a in o e c e su e ;etr o m t a e ct ; n s o d o d c t a m ̄h d ol o
当代大 学生是 一个特殊 群体 , 感丰 富 , 情 求知 欲
收 稿 日期 :0 0 1 -7 2 1 .20
想政 治教育 过程 中 , 情感 教育 注重 以人 为本 , 以学生
为本 , 关注学 生 的情 绪 、 情感 以及 信念 , 每 个学 生 把
视为具 有独 特情感 心理 的个 体 。情感教 育强调 尊重
个体 、 尊重个 性 , 重 学生 的不 同需 要 , 重学 生 在 尊 尊 学 习 、 活过 程 中的独 特 情感 心 理 , 此 同时 , 学 生 与 对
o l esud n s f ei d v lpm e t t pe t o w ad t r efa il e c ngm eh si m o in le uc to o gl c l g t e t e l e eo e ng n , hepa rpu sf r r h e e sbe ta hi t od e to a n d a in t i de
关 键 词 : 学 生 ; 感 特 征 ; 育 方 法 大 情 教 中 图 分类 号 : 61 G 4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23 2 1 )10 9 -3 17 -44(0 1 0 -040
理工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一、道德情感教育的认知,理解道德情感教育,作为德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内涵而言,它不是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观念,强调以感受体验为基础,以情感态度的养成为表征,以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彼此促进为发展过程,以情感性道德人格为目标。
它关注德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促使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以完成道德观念的内化和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道德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各种力量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
如何提高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如今衡量人才的标准,不仅在于人才是否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在于人才是否具有完善的个性、良好的伦理道德、现代观念意识、高度的人文修养等诸方面的和协发展。
加强道德情感教育对人才成长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是培养面向未来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道德情感教育的具体表现主要有四个特征:第一,体验。
道德情感教育强调在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第二,兴趣。
道德情感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第三,成功。
道德情感教育要创造条件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成功的体验,促进其自信心的发展,从而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评价,产生积极的“自我接纳”,第四,创造。
一是情感教育没有统一的模式和固定的程式可以遵循,他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在情感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二是指情感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创造性素质。
三、当前理工科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现状1.以自我为中心,道德认知不强。
目前的大学生基本都市独生子女,从小学的果堂迈入大的校门,—直部生活在知识的海洋,接受良好教育,所以,他们的知识知能力是较强的。
另—方面,校园毕竟不是社会,导致他们胜活阕历浅,社会经验不丰富,虽然大多数的大学生在道德在民认识层面上是积极的,但在道德队知e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方法研究
[摘要]情感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施情感教育是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
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与挑战力的人才,培养人格完整、情智双馨的人才,为切实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开辟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情感教育方法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杀人、残害动物事件屡见不鲜,更多的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与关注,由于当前高等学校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们情感以及道德水平的滑坡,缺乏意志与毅力,没有同情心与责任感等,因此,针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问题,应采取有利可行的措施,对大学生情感问题的重视以及关心,找到更合理的方法来开展教育工作。
一、快乐学习法
快乐教学法决不是嘻嘻哈哈的教学,而是自觉自愿地学,高高兴兴地学,主动积极地学,生动活泼地学,满怀信心地学。
快乐学习的理论依据愉快教学是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为依据,从情感入手,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或模式。
实施快乐学习法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优化课堂结构
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
要提高教学质量,其关键就是要优化课堂结构,选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的一个失误,是漠视学生个性情感的健康发展,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淡化教学的实践性。
不是把学生当做课堂教学中的生动活泼的学习主人,而堪称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口袋。
事实上,思想政治课的实质决定了它能够深刻影响学生成长的心路历程。
教师应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变成师生之间对话讨论型教学方式。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当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就会对书本感到亲切,乐于与书本交朋友;心情不好,就会见书生厌。
良好的情绪就是适度紧张。
学习的最佳效果实在紧张度及不太高也不太低,保持在适度水平的时候取得的。
所以,学生在学习中要是自己的情绪成为一股沁在的学习动力,激发出强烈的学习欲,是自己的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以提高学习效果。
单人的情绪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处在理想状态。
当心绪不佳时,可采用转移法、自我暗示法、动作转化法、兴奋法、环境缓冲法等等进行调控。
教师要真诚的去爱学生,能体谅和宽容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要以热情诚恳的态度关怀他们,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并转化成为学习动力。
(三)创设良好新颖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快乐教学法提供有效的物质条件。
如建立班级图书角,使用灵巧的小黑板、录音机、幻灯机,准备和教材配套
的挂图、软片、录音像带等,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
课外倡导学生多读书报、听广播、看电视、玩游戏、种花草。
另外,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教学效果。
二、心灵沟通法
教师的情感是通过语言,借助声音来表达的。
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只有真正的把爱投放到学生身上,他们可以体会出爱的力量,也可以达到心灵的震撼。
尊重学生,用心去沟通。
尊重是相互的行为体现,只有用心去尊重学生,学生才能真正的尊重教师。
因而,对于当前大学生的情感教育问题,应该更加重视用心去交流、沟通,做到彼此尊重,教师只有尊重学生, 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嘲讽、奚落学生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师生关系更加疏远。
尊重教师是每一个学生最起码的行为,同样,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也是教师师德的具体
体现。
三、情景交融法
(一)以智育情
情感与认识是相互促进的。
学生的道德情感是以道德情感为基础的,没有一定的认识,就不可能产生情感;相反,没有对事物产生情感,也不可能深刻的认识事物,如果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没有产生感情,他们也不会认真学习这门理论。
进行情感教学要做到以智育情,就使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以便加强学生对德育理论的倾
向性、深刻性和稳定性,做到以理智支配情感。
(二)以意育情
情感激励意志,意志调控情感。
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以便使其主动地调控自己的情感。
学生要真正成为情感的主人,只提高认识还不够,还必须有克服困难的意志,追求成功与胜利。
(三)以情育情
情感具有传递感染的规律,它可以是时间的扩散,也可以使空间的扩散。
进行情感教学就要变情感的自行扩散为自觉扩散,以情育情。
教师要以身作则,善于调控自己的情感,力求用高尚的情感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另外,要培养学生自制力,以便他们能自觉的调控自己的感情,力求避免不健康的情感影响集体和别人。
(四)以境育情
情感具有受所处情景制约的规律,任何情感活动都与情景有关,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具有综合的作用。
在情感教学中应当重视以境育情,在授课中要尽力给学生创造引起情感的情境。
首先,要利用教材内容创造感情情景;另外,要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个愉快活泼、乐观向上的高尚的情感气氛,使学生精神振奋,努力进取。
四、个别谈心法
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个别谈心的方法。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越来越突出,针对于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不同,采取的方法也
是不同的,个别谈心法是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情感交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谈心,可以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及时有效的掌握它们的思想波动,在谈心的过程中,态度一定要诚恳,推心置腹,言辞谦逊,就事论事,不要高谈阔论,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情、理、行三者结合起来。
五、倾听心声、旁敲侧击法
旁敲侧击,也就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对问题不直接表明意见而隐晦的表达出来。
当问题刚刚出现苗头时,为了及时提醒、警告某人不继续犯错误,我们常常采取不直接点名的间接批评方式。
这就是旁敲侧击法。
旁敲侧击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经常运用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有时比正面严厉批评的效果更好,既防患于未然,把矛盾、问题、错误消灭了在萌芽状态,又充分体现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此种方法往往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以诚相待、倾注爱心法
美国作家艾默生曾经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尊重是爱的具体表现,也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
当前高校大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独立思考能力的群体,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他们也会因为受到尊重而乐于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自觉接受教育者的教育。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尊重大学生,以礼相待,必然会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使他们自觉接受教育。
而架起两者的桥梁则是”真诚”。
只有真诚,才能打开心灵的窗口,才能拨动教育对象的心弦,才能促进教育对象思想的转化,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七、注重语言艺术的运用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离不开语言的传递,语言是师生表达情感最常见的途径之一,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能够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密切师生之间的联系,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
大学生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学生们的思想动态的了解,更多的是通过语言的表达,情感的传递而取得一定的效果。
在语言的运用方面,应做到声情并茂,语音、语调方面要柔和,态度要真诚,达到一种寓情于景,寄情于境的状态。
结语
当前大学生的情感教育问题应在教育界引起高度重视,根据学生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顺利、有效率的开展。
而在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可以充分的调动当代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完善他们的人格,提升他们的素质,是教育过程中的有效途径。
高校在对待教育教学上的态度大都是过多的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灌输,重视智商的发展而忽视了情商的发展,实践一次次的证明,情商重于智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情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应当引起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真正的做到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大方向。
徐特立曾经说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收获,要有好收获,必须耕耘的好。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以真诚面对每一个学生,只有真诚的不计较得失的耕耘,洒下富有激情的种子,才能长出健康、积极向上的秧苗。
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关系到大学生对现代社会的适应;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
因此,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关注和重视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邹霞.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情感教育[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10).
[2]杨彩丽.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12).
[3]赵庆东,韩静.教师如何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j].新课
程,2007(8).
[4]赵祖明.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情感教育[j].云南电业,2003,(8).
[5]马素芬.试谈情感教育[j].保山师专学报,1998,(12).
[6]刘运喜.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论研究[j].管理教
育,2008(12).
(作者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