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合集下载

糯米粉米粉检验规程

糯米粉米粉检验规程

糯米粉米粉检验规程1、参考标准:DB41/T 482-2006《白糯米粉》、GB 1354-2009《大米》2、感官指标项 目指标要求出厂第三方自检色泽 洁白有光泽√√√ 气味 具有糯米粉固有的气味,无异味 口感有磁性,无砂齿包 装封口严密,防潮材质;外包装描述清楚,且一定要有“QS ”标识;无破损运输车辆卫生状况车辆为专用封闭式,车辆内部的结构应平整,车内整洁√3、理化及微生物指标项目指标检验方法出厂 第三方自检优级品合格品水分≤13.5GB/T 5497√ √√灰分(以干基计),% ≤0.40 GB/T 5505 √√细度(100目通过率)≥99.5 GB/T 12096 √√含砂量,%g ≤0.02 GB/T 5508 √磁性金属物,g/kg ≤0.003 GB/T 5509 √酸度,碱液ml/10g ≤1.0 GB/T 5517 √√粘度(峰值),8.0%(干物质计),700cmg,BU ≥750 DB41/T 482√√镉(mg/kg) ≤0.1 GB/T 5009.15√铅(Pb)(mg/kg) ≤0.2 GB/T 5009.12√汞(Hg)(mg/kg) ≤0.02 GB/T 5009.17√无机砷(以As计) (mg/kg) ≤0.15 GB/T 5009.11√菌落总数,cfu/g ≤30000 GB/T 4789.2 √大肠菌群,MPN/100g≤30 GB/T 4789.3 √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不得检出GB/T 4789.4√。

煎炸、裹粉产品技术标准2022年

煎炸、裹粉产品技术标准2022年

煎炸、裹粉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煎炸、裹粉的分类、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淀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红薯淀粉、豌豆淀粉、西米淀粉、山药淀粉、紫薯淀粉、绿豆淀粉、蚕豆淀粉、菱角淀粉、藕淀粉、荸荠淀粉、糯米淀粉、葛根淀粉、蕨根淀粉、菊芋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玉米粉、大米粉、小米粉、糯米粉、荞麦粉、莜麦粉、高粱粉、藕粉、红薯全粉、马铃薯粉、燕麦粉、黑麦粉、青稞粉、藜麦粉、山药粉、紫薯粉、豌豆粉、大豆粉、绿豆粉、蚕豆粉、谷朊粉、黑芝麻粉、薏仁粉、芋头粉、红豆粉、芸豆粉、食用盐、葡萄糖、白砂糖、牛肉粉调味料、谷氨酸钠(味精)、5′-呈味核苷酸二钠、果蔬粉(南瓜粉、胡萝卜粉、菠菜粉、番茄粉、魔芋粉、菱角粉、菊芋粉、紫苏粉中的一种或几种)、香辛料(小茴香、八角、花椒、白胡椒、黑胡椒、孜然、辣椒、甘草、肉豆蔻、桂皮、丁香、月桂叶、薄荷叶、肉桂、芥末、芹菜、蒜、姜、洋葱中的一种或几种)、碳酸氢钠、碳酸钙、磷酸氢钙、磷酸氢二铵、焦磷酸二氢二钠、磷酸二氢钙、磷酸三钙、聚丙烯酸钠、卡拉胶、瓜尔胶、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酵母粉、酪蛋白酸钠、海藻酸钠、硫酸钙、三聚磷酸钠、柠檬酸、柠檬酸钠、蔗糖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β-胡萝卜素、麦芽糊精、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经混合、包装加工而成的非即食煎炸、裹粉。

按照用途不同分为:肉类专用煎炸裹粉、蔬菜类专用煎炸裹粉、食用菌类煎炸裹粉。

2要求2.1原辅料要求2.1.1小麦粉应符合 GB/T 1355 和 GB 2715 的规定。

2.1.2小麦淀粉应符合 GB/T 8883 和 GB 31637 的规定。

2.1.3马铃薯淀粉应符合 GB/T 8884 和 GB 31637 的规定。

2.1.4玉米淀粉应符合 GB/T 8885 和GB 31637 的规定。

2.1.5红薯淀粉、紫薯淀粉应符合 GB/T 34321 和GB 31637 的规定。

粉丝、粉条等淀粉及其制品相关标准汇总

粉丝、粉条等淀粉及其制品相关标准汇总
GB/T 34321-2017 食用甘薯淀粉
GB/T 38572-2020 食用豌豆淀粉
GB/T 23587-2009 粉条
GB/T 25733-2010 藕粉
GB/T 19048-2008 地理标志产品 龙口粉丝
GB/T 19852-2008 地理标志产品 卢龙粉丝
GB/T 38573-2020 预糊化淀粉
GB 5009.1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1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
GB 5009.17-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 5009.2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
GB 5009.3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GB/T 15683-2008 大米 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GB/T 20194-2018 动物饲料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旋光法
KJ 201909 食品中硼酸的快速检测 姜黄素比色法
BJS 201903 食品中二苯乙烯类阴离子型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LS/T 6137-2020 米粉条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
NY/T 11-1985 谷物籽粒粗淀粉测定法
NY/T 737-2003 木薯淀粉加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NY 2091-2011 木薯淀粉初加工机械 安全技术要求
NY/T 2261-2012 木薯淀粉初加工机械 碎解机 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NY/T 2264-2012 木薯淀粉初加工机械 离心筛 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QB/T 4279-2011 大米粉碎调浆一体机
GB/T 15684-2015 谷物碾磨制品 脂肪酸值的测定
GB/T 20380.1-2006 淀粉及其制品 重金属含量 第1部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砷含量

标准文本-河南食品安全标准信息服务

标准文本-河南食品安全标准信息服务

前言本标准按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附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河南大树食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王丽军、程春霞、卓涛。

方便冲调谷物制品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方便冲调谷物制品的分类、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黄豆、红豆、红小豆、赤小豆、黑豆、黑绿豆、绿豆、豌豆、扁豆、白扁豆、蚕豆仁、白芸豆、红芸豆、豇豆、荷兰豆、四季豆、龙豆、青豆、鹰嘴豆、大米、红米、紫米、黑米、糙米、高粱米、玉米粒、玉米粉、玉米糁、薏米仁、小米、小麦、黑小麦、小麦仁、大麦、藜麦米、粳米、糯米、糯米粉、血糯米、燕麦、黑燕麦、甜荞麦、苦荞麦、黑荞麦、青稞米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水,添加马铃薯全粉、红薯粉、魔芋粉、魔芋、藕粉、葛根粉、山药片、香芋、黑花生仁、花生仁、核桃仁、白芝麻、黑芝麻、榛子仁、松子仁、腰果、夏威夷果、碧根果、开心果仁、甜杏仁、苦杏仁、葵花仁、板栗、熟制南瓜仁、熟制亚麻籽、巴旦木仁、银耳、黑木耳、平菇、香菇、金针菇、花菇、茶树菇、杏鲍菇、白玉菇、鸡腿菇、羊肚菌、灰树花、双孢蘑菇、猴头菇、竹荪、榛蘑、甜菜根(汁)粉、南瓜粉、豆角粉、青椒粉、胡萝卜粉、白萝卜粉、芹菜粉、丝瓜粉、西兰花粉、白菜粉、菠菜粉、西红柿粉、黄瓜粉、包菜粉、黄秋葵粉、韭菜粉、冬瓜粉、西瓜粉、木瓜粉、樱桃粉、草莓粉、石榴粉、苹果粉、猕猴桃粉、大枣粉、椰子粉、椰浆粉、龙眼肉粉、蓝莓粉、薄荷粉、柠檬粉、橙子粉、蔓越莓粉、椰子片、葡萄干、红提干、青提干、红枣片、草莓干、樱桃干、猕猴桃干、芒果干、菠萝干、圣女果干、香蕉片、哈密瓜粒、蔓越莓干、黑加仑干、苹果干、蓝莓干、菠萝蜜干、金桔干、海苔、海藻粉、海带粉、紫菜粉、松花粉、油菜花粉、玉米花粉、向日葵花粉、紫云英花粉、荞麦花粉、芝麻花粉、高梁花粉、蜂花粉、桂花、茉莉花、刀豆、山楂、白芷、白果、龙眼肉、百合、沙棘、肉桂、决明子、芡实、乌梅、佛手、鸡内金、金银花、干姜、山奈、草果、阿胶、茯苓、枣(大枣、酸枣、黑枣)、栀子、胖大海、益智仁、郁李仁、砂仁、桑葚、桑叶、莲子、荷叶、菊花、紫苏籽、葛根、槐米、槐花、蒲公英、玉竹、陈皮、覆盆子、甘草、罗汉果、枸杞、火麻仁、玉米须、凤丹牡丹花、玫瑰花(重瓣红玫瑰)、杜仲雄花、辣木叶、玛咖粉、人参(人工种植5 年以下)、牛蒡根、菊粉、茶树花、雨生红球藻、奇亚籽、蛹虫草、圆苞车前子壳、苦瓜、大麦苗、磷脂酰丝氨酸、库拉索芦荟凝胶、大豆肽粉、大米肽粉、核桃肽粉、苦瓜肽粉、玉米低聚肽、绿豆肽粉、豌豆肽粉、小麦低聚肽粉、芝麻肽粉、花生肽粉、阿胶肽粉、清蛋白多肽粉、乳清肽粉、牡蛎肽粉、乌鸡肽粉、鱼胶原蛋白肽粉、骨胶原肽粉、鸡肉肽、牛骨髓肽粉、人参肽、牛骨胶原蛋白肽粉、海洋鱼低聚肽粉、山药肽、乳肽、火麻仁低聚肽粉、鸡内金低聚肽粉、藜麦米低聚肽粉、山药低聚肽粉、小米低聚肽粉、弹性蛋白肽、浓缩牛奶蛋白、分离乳清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浓缩蛋白、大米蛋白、小麦蛋白粉、豌豆蛋白粉、豆浆粉、火麻蛋白、鼠李糖乳杆菌、嗜热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瑞士乳杆菌、长双歧杆菌、发酵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罗伊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酸乳球菌,苹果酵素粉、蓝莓酵素粉、青梅酵素粉、乌梅酵素粉、芒果酵素粉、菠萝酵素粉、凤梨酵素粉、果蔬酵素粉、益生酵素粉、青汁酵素粉、奶昔酵素粉、麦芽糊精、乳粉、植脂末(葡萄糖浆、氢化植物油、乳粉、酪蛋白酸钠、磷酸氢二钾、二氧化硅)、酸奶粉、中链甘油三酯(MCT)、亚麻籽速溶粉(亚麻籽油、麦芽糊精、麦芽糖浆、乳清蛋白粉、酪蛋白酸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硬脂酰乳酸钠、蔗糖脂肪酸酯、磷酸氢二钾、二氧化硅)、亚麻籽水溶粉(亚麻籽油、麦芽糊精、麦芽糖浆、乳清蛋白粉、酪蛋白酸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硬脂酰乳酸钠、蔗糖脂肪酸酯、磷酸氢二钾、二氧化硅)、抹茶粉、红茶粉、绿茶粉、咖啡粉、白砂糖、黑糖、红糖、冰糖、蜂蜜、乳糖、食用葡萄糖、海藻糖、结晶果糖、木糖醇、酵母β-葡聚糖、低聚异麦芽糖、水苏糖、赤藓糖醇、低聚木糖、大豆低聚糖、棉籽低聚糖、抗性糊精、大豆膳食纤维粉、食用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经粉碎或不粉碎、熟制(或不熟制)、混合或不混合、干燥或不干燥、包装等工艺生产的颗粒状或片状或粉末状,供冲调直接食用或作为食品原料的制品。

方便面米菜肴制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方便面米菜肴制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方便面米菜肴制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方便面米菜肴制品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大米、糯米、小米、黑米、小麦粉、燕麦中的一种或数种为原料(米饭或米皮或面皮或粥),以蔬菜(西蓝花、白菜花、圆白菜、菜心、芹菜、南瓜、黄瓜、土豆、红薯、胡萝卜、番茄、茄子、荷兰豆、紫菜头、洋葱、辣椒、香菜、笋、藕、百合)、黄豆芽、梅干菜、畜禽肉及制品(鸡、鸭、鹅、猪、牛肉、腊肉、腊肠)、鱼、虾、贝类、海带、食用菌(木耳、香菇、金针菇、银耳、杏鲍菇)、水果(梨、枸杞)魔芋、鸡蛋、松花蛋、豆制品(豆豉、豆腐、腐竹、豆皮、豆结扣、鱼豆腐、千页豆腐)、海鲜酱、豉味复合调味酱、香辛料(罂粟种子除外)、香草、大豆油、菜籽油、色拉油、芝麻油、食用盐、白砂糖、冰糖、绵白糖、麦芽糖、葡萄糖、味精、酱油、生抽、鲜味汁、OK酸甜调味汁、卤汁、卤水汁、食醋、腐乳、蚝油、海鲜粉调味料、洋葱粉、咖喱、清酒、蜂蜜、黑椒汁、调味料酒、花生酱、芝麻、黄豆、红豆、绿豆、花生、陈皮、莲子、红枣、葡萄干、干玫瑰花、黄栀子、干桂花、玫瑰茄、面筋、面包糠、食用淀粉、豆瓣酱、鸡汁调味料、鸡粉调味料中的数种为辅料(菜肴),芝士粉、牛奶,大蒜、大葱、生姜、番茄酱、芝麻酱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碳酸氢钠、羧甲基纤维素、瓜尔胶,经筛选、粉碎、清洗、调理、熟制(蒸、卤、煮、煎、炒、炖)速冷、组合包装、冷藏工艺制成方便面米菜肴制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317白砂糖GB1352大豆GB/T1354大米GB/T1355小麦粉GB/T1445绵白糖GB/T1532花生GB/T1535大豆油GB/T1536菜籽油GB188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GB1886.23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GB270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鲜(冻)畜、禽产品GB27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面筋制品GB27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豆制品GB27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味精GB27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GB27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酱腌菜GB27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粮食GB2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酿造酱GB272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熟肉制品GB273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腌腊肉制品GB273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鲜、冻动物性水产品GB274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蛋与蛋制品GB275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酒及其配制酒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789.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GB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T4789.36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检验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500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500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镉的测定GB5009.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5009.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GB5009.2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测定GB5009.1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铬的测定GB5009.19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指示性多氯联苯含量的测定GB5009.22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GB54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干酪GB/T5461食用盐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835干制红枣GB70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菌及其制品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233芝麻油GB/T8883食用小麦淀粉GB/T8884马铃薯淀粉GB/T8885食用玉米淀粉GB/T8967谷氨酸钠(味精)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9687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9959.2分割鲜、冻猪瘦肉GB/T10461小豆GB/T10462绿豆GB/T10650鲜梨GB/T11761芝麻GB1310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49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GB1520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淀粉糖GB/T15691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GB16325干果食品卫生标准GB/T16869鲜、冻禽产品GB/T17238鲜、冻分割牛肉GB/T17756色拉油通用技术条件GB/T11766小米GB/T14215番茄酱罐头GB18006.1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GB/T18186酿造酱油GB/T18187酿造食醋GB/T18672枸杞GB19640麦片类卫生标准GB/T20554海带GB/T20880食用葡萄糖GB/T20883麦芽糖GB21725天然香辛料分类GB/T21999蚝油GB22556豆芽卫生标准GB2519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灭菌乳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40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瓜尔胶GB2992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GB/T30383生姜GB/T32733香草NY/T494魔芋粉NY/T705无核葡萄干NY/T832黑米NY/T1504莲子QB/T1173单晶体冰糖QB/T1733.4花生酱SC/T3102鲜、冻带鱼SB/T10170腐乳SB/T10337配制食醋SB/T10415鸡粉调味料SB/T10439酱腌菜SB/T10458鸡汁调味料SB/T10485海鲜粉调味料SB/T10614熟制花生(仁)LS/T3220芝麻酱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123号令《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药食同源目录2017》农业部2002年235号公告《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津市场监管食产[2015]100号《冷链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3分类根据主食不同分为:米皮制品、米饭(菜肴)制品、面皮制品、粥类制品。

糕点预拌粉 审查细则

糕点预拌粉 审查细则

2、对出场的产品逐批出厂检验,并保存检验报告2
年,样品保留至保质期。
记录、报告以及接受火炬手的处理意见和审批手续等内容; 3、采购制度应保证原料、辅料应付和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

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规定;

1、员工应穿着符合要求的工衣,并配备帽子和工作鞋

2、指定区域使用的工衣和工作鞋不能在指定区域以外的
地方穿着。


产品防护制度应规定:
1、有效防止生产加工中产品的污染、损坏或变质的制
等)。
2、直接用于生产加工的设备、设施及用具均应采用无毒、无害、耐腐 蚀、易清洗消毒的材料制成。
1、必备生产设备包括:a、混合设备;b、包装设备(封口机、包装机 等)。 2、直接用于生产加工的设备、设施及用具均应采用无毒、无害、耐腐 蚀、易清洗消毒的材料制成。

1、有原辅料供应商评价办法;
2、进货验收制度要包含对进场的主要原材料进行验证、检验、
度;

2、确保采购的不合格原辅料、加工中发现的风险因素、 出厂检验发现的不安全食品等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3、企业应主动收集企业内部发现的和国家发布的与企 业相行检验。出厂检验合格的产
品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备案有限的 企业标
准,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
糕点预拌粉
以小麦粉、食用淀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盐、白砂
糖、增稠剂、食用香精等辅料,经配料、混合、搅拌等工艺加工而成
的,用于糕点制作的预混拌粉。主要产品包括蛋糕预拌粉、面包预拌 粉、松饼预拌粉等
原料验收→拆包(脱外包)→内包装的清洁→称量→杀菌→ 预混→混料→包装
1、企业厂房选址和设计、内部建筑结构、辅助生产设施应当符合国家

糯米粉制作工艺分类,水分含量标准,水分测定对生产加工的影响

糯米粉制作工艺分类,水分含量标准,水分测定对生产加工的影响

糯米粉制作工艺分类,水分含量标准,水分测定对生产加工的影响糯米粉是由糯米磨制而成,其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r、烟酸、钙、磷等各种营养,可以起到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是一种十分健康的食品。

一、糯米粉质量标准1.峰值黏度:1级≥600BU,2级≥400BU,3级≥200BU,4级〈200BU2.糊化温度:1级≤65℃,2级≤65℃,3级≤66℃,4级〉66℃3.灰分:1、2级≤0.4%,3、4级≤0.6%4.细度:1、2级≥99%,3、4级≥95%5.白度:1、2级≥88%,3、4级≥86%6.斑点/(个/cm2):1、2级≤4%,3、4级≤6%7.直链淀粉含量≤4%8.含砂量≤0.02%9.磁性金属物含量≤0.003(g/kg)二、糯米粉的制作工艺分类制作糯米粉的方法主要是有2种,包含熟制和水磨。

1.水磨糯米粉,其最:为主要是的特点是制作中间不对糯米加热。

其制作过程是:对糯米进行浸泡,然后磨碎成粉,利用筛子来排除杂质,再进行第2次磨碎,将糯米生产加工成优良的糯米粉。

将磨制的糯米粉进行烘干,从而得到最后产品。

2.熟制的糯米粉又被称作澄粉,即将糯米压磨成粉,将面粉中的面筋进行提取,然后将水粉进行沉淀,将沉淀而得的粉料晒干后进行碾磨成粉。

三、糯米粉水分含量标准糯米粉水分含量≤14%四、水分含量测定对生产加工的影响:由于熟制糯米粉保存困难,难以批量生产。

所以目前我们常见的是水磨糯米粉,在加工的过程中,糯米在水中浸泡,充分吸水,然后可进行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等处理方法。

最终将糯米粉控制水分含量在14%以内,可防止糯米粉受霉菌、酵母等微生物的侵染引起的腐败和变质。

五、糯米粉水分含量测定方法:1.烘干法2.快速水分测定法。

DBS41 007-2015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水磨白糯米粉

DBS41 007-2015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水磨白糯米粉

DBS41 007-2015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水磨白糯米粉食品安全地点标准水磨白糯米粉2015-01-04公布2015-05-01实施2010-××-××公布2010-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布前言本标准代替DB 41/T 482-2006《白糯米粉》。

本标准与DB 41/T 482-2006相比,要紧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名称;——修改了范畴;——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删除了灰分、细度、含砂量、磁性金属物、酸度、白度、斑点、粘度的术语定义;——增加了峰值粘度的术语定义;——增加了原料生产用水的指标要求;——增加了性状、味道、杂质的指标要求;——修改了白度、峰值粘度的指标要求;——增加了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农药残留限量的指标要求;——删除了卫生指标、微生物指标的要求;——删除了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附录A。

食品安全地点标准水磨白糯米粉范畴本标准适用于水磨白糯米粉。

术语和定义2.1水磨白糯米粉以白糯米为原料,经浸泡、水磨、压滤、烘干等工艺加工而成的食品。

2.2 峰值粘度在规定条件下,用粘度仪测定粉状试样,在加热、糊化、升温过程中显现最大粘度时的粘度值,以BU表示。

技术要求3.1 原料要求原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

3.2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3.3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4.4 污染物限量和真菌毒素限量4.4.1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 2762的规定。

4.4.2 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 2761的规定。

4.5 农药残留限量农药残留量应符合GB 2763及国家有关规定和公告。

4.6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4.6.1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

4.6.2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和GB 14880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糯米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糯米粉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糯米为原料,加入水,不添加任何辅料和食品添加剂,经过清洗、浸泡、沥水、碾磨、筛选、包装工序加工而成的糯米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1354大米
GB2715粮食卫生标准
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500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5507粮油检验粉类粗细度测定
GB/T5508粮油检验粉类粮食含砂量测定
GB/T5509粮油检验粉类磁性金属物测定
GB/T5510粮油检验粮食、油料脂肪酸值测定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9687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96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22427.5淀粉细度测定
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3要求
3.1原辅料要求
3.1.1糯米:应符合GB1354和GB2715的规定。

3.1.2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以上原辅料还应符合GB2761、GB2762、GB2763的规定。

3.2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要求
外观形态均匀,具有该产品应有的色泽
气味具有糯米粉固有的气味,无异味
杂质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杂质
3.3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
水分,%≤35.0
灰分(干基),%≤0.5
细度(80目通过率),%≥90
含砂量,%≤0.02
磁性金属物,g/kg≤0.003
脂肪酸值(干基)(以KOH计),mg/100g≤80
总砷(As),mg/kg≤0.5
铅(Pb),mg/kg≤0.16
净含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4食品添加剂的要求
3.4.1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3.4.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2760的规定。

3.5真实性要求
产品中不得添加非食用物质。

3.6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应符合GB14881的规定。

4试验方法
4.1感官检验
将样品放入白瓷盘中,在自然光下,用肉眼观察其色泽,组织形态及杂质,嗅其气味。

4.2理化指标
4.2.1水分
按GB5009.3规定的方法测定。

4.2.2灰分
按GB5009.4规定的方法测定。

4.2.3细度
按GB/T22427.5规定的方法测定。

4.2.4含砂量
按GB/T5508规定的方法测定。

4.2.5磁性金属物
按GB/T5509规定的方法测定。

4.2.6脂肪酸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