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版)

合集下载

储罐检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三篇)

储罐检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三篇)

储罐检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储罐的安全运行,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环境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储罐的日常检验工作,包括静态检验、动态检验、设备维护检修期间的检验等。

第三条储罐检验工作主要包括储罐壁厚测量、焊缝检测、金相分析、磁粉探伤、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涡流探伤等技术操作。

第四条所有从事储罐检验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资质证书和经验,并严格按照本规程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第五条所有检验设备和仪器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第六条上级领导单位必须对储罐检验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储罐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七条储罐检验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任何违章操作和个人行为。

第二章储罐壁厚测量技术操作规程第八条储罐壁厚测量是储罐检验中的重要环节,用于检测储罐的磨损程度和残余壁厚,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修补或更换。

第九条储罐壁厚测量必须在空罐状态下进行,储罐内必须完全排空,并严禁进行任何焊接和热操作。

第十条储罐壁厚测量可以采用超声波测量方法或放射性测量方法,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使用各种测量设备和仪器,并具备相关的资质证书。

第十一条储罐壁厚测量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每个测量点必须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第十二条储罐壁厚测量结果必须在测量后及时记录,并进行比对分析,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修补或更换。

第三章焊缝检测技术操作规程第十三条焊缝检测主要用于检测储罐的焊接质量和缺陷情况,包括焊缝的裂纹、气孔、夹渣等。

第十四条焊缝检测可以采用目视检测、磁粉探伤、涡流探伤、超声波探伤等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第十五条焊缝检测必须在焊缝表面进行,操作人员必须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六条焊缝检测结果必须在检测后及时记录,并进行比对分析,确定焊缝的质量和修补情况。

第四章金相分析技术操作规程第十七条金相分析是用于分析储罐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成分的方法,通过分析金相图像来评估材料的性能和可靠性。

储罐检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2篇)

储罐检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2篇)

储罐检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一、引言储罐作为重要的储存设备,对于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为确保储罐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性,制定了本操作规程,以规范储罐检验的安全技术操作。

二、储罐检验前准备1. 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储罐检验前的准备工作,并确保相关人员具备必要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2. 进行安全交底,明确储罐检验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置措施;3. 检查储罐周边环境,清除杂物、防止火源,并确保通风良好;4. 检查储罐本体是否存在渗漏、变形、腐蚀等异常情况,并记录相关信息;5. 准备必要的安全装备和工具,确保其完好并满足检验需求。

三、储罐检验操作步骤1. 制定详细的检验计划,包括检验内容、方法和时限,并组织相应人员进行执行;2. 开始检验前,对储罐进行严格隔离,确保检验区域不受外部因素干扰;3. 根据检验计划,依次进行外观检查、内部检查和检测设备运行状态检查;4. 外观检查时,注意储罐是否存在渗漏、变形、裂纹等表面异常情况,并记录相关观察结果;5. 内部检查时,依照工艺要求和安全标准,检查储罐内部结构、涂层、焊缝等情况,并记录检查结果;6. 检测设备运行状态检查时,对液位、压力、温度等参数进行测量,并确保监测设备正常运行;7. 检验过程中,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8. 检验结束后,对储罐进行清洁、防锈处理,并进行相应的维护保养。

四、储罐检验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储罐检验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确保人身安全;2. 检验过程中,严禁吸烟、使用明火等可能引发火灾的行为;3. 检验现场应保持干燥,并通过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4. 检验人员必须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5. 在进行内部检查时,必须采取安全可靠的下井装置,并设置安全警示标识;6. 检验过程中,严禁随意加压或改动储罐内部设备,以免引发意外事故;7. 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报告,停止检验活动,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8. 检验完毕后,必须对检验现场进行清理,保持环境整洁并防止二次污染。

储罐检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储罐检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储罐检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前言储罐作为一种重要的容器设备,承载着各类液体或气体的储存和输送任务。

储罐检验是确保储罐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保证检验操作的安全性,特制定本储罐检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储罐检验前准备工作(1) 检查工作区域,确认没有明火、易燃物品等,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2) 确认检验人员装备齐全,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3) 检查检验设备及工具,确保操作工具完好并进行必要的校验。

(4) 结合检验对象,制定详细的检验计划,包括检验内容、要求及时间等。

2. 储罐检验操作流程(1) 清洁储罐表面及附属设施,确保检验对象无杂质和污垢。

(2) 进行外观检查,并记录检验对象的尺寸、形状和表面情况等。

(3) 基于已知条件和经验,进行结构检测,包括壁厚测量、裂纹检测等。

(4) 对储罐内部进行检测,包括测量液位、温度、压力等参数。

(5) 进行非破坏性检测,如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等。

(6) 制定储罐检验报告,记录检验过程、结果和建议等。

(7) 根据检验报告的结果,进行必要的维修、更换或改进等工作。

3. 储罐检验安全注意事项(1) 在检验过程中,严禁吸烟及使用明火。

(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遵守检验操作的步骤和方法。

(3) 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4) 在进行化学检测时,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5)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相关知识和技术,能够正确使用检验设备和工具。

(6) 储罐检验过程中,严禁随意停电或断气。

(7) 如果发生危险情况或意外事件,立即停止检验操作,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四、总结储罐检验的安全性是确保储罐运行的重要环节,本技术操作规程旨在保障检验人员的安全,规范化储罐检验的操作流程。

遵守这些操作规程,可有效提高储罐检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确保储罐安全运行。

在实际操作中,检验人员必须时刻关注安全事项,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实现储罐检验的目标。

(完整版)LNG储罐安全操作规程

(完整版)LNG储罐安全操作规程

LNG储罐安全操作规程1.1.1储罐操作工艺指标1)最高工作压力:1.0MPa2)最低工作温度:-196℃1.1.2储罐进液操作程序1.1.2.1准备工作1)操作人员的要求:操作人员应经过安全教育和操作技术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人员在作业时应佩戴必要的劳保用品及工作服2)试压要求3)设备投用前都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压力试验。

4)试压气体应为干燥氮气,其含氧量不大于3%,水分露点不大于-25℃,且不得有油污。

5)吹除置换要求:吹除置换是保证设备正式充装液体安全的保证措施,应先用含氧量不大于3%的氮气吹除,同时保证无油污,水分露点不大于-25℃。

然后再用LNG置换至液体纯度为至,方可允许充装液体。

6)预冷:试压合格后,需用液氮进行预冷,以确保设备的低温运行可靠性:储罐在首次使用前必须用氮气进行吹扫及预冷。

最大吹扫压力应相当于最大工作压力的50%,或者低于这个压力。

1.1.2.2储罐首次进液操作1)打开上、下进液阀同时充装,同时打开液体充满溢流口阀,排放储罐内的气体,直至有LNG的气体排出时,立即关闭充满溢流口阀;2)充装至储罐的50%以上容积时,应关闭下进液阀;3)当充装到储罐容积的85%时,应关闭上进液阀,并停止充装5分钟,使筒内液面静,然后打开上进液阀继续充装,直到有液体从充满溢流阀流出时,立即关闭充满溢流口阀,停止充装及关闭上进液阀;4)在开始充液时,应拧松液位计两端的接头,完全打开液位显示液相阀和液位显示气相阀,检查排放的气流中是否含有水份。

如有水份,应继续排放,直到无水份时停止排放。

并将液位计两端的接头拧紧,并关闭平衡阀,使液位计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1.2.3储罐补充进液操作程序1)储罐在首次正式充装后,进行再充装时,储罐内的气相压力尽可能减低。

2)上、下同时充装,当液位表显示约50%满时,应关闭下进液阀,当充装到储罐容积的85%时,应关闭上进液阀,并停止充装5分钟,以使筒内液面镇静,然后打开上进液阀继续充装,直到有液体从溢流阀排出时,关闭溢流阀停止充装,同时关闭上进液阀。

储罐、计量槽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储罐、计量槽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储罐、计量槽安全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储罐、计量槽的安全运行,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储罐、计量槽的操作人员,包括储罐、计量槽的日常运行、维护和检修等操作。

第三条安全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禁止违章操作。

3. 停车手续和停车前质量测量应符合标准。

4.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检查、试验和维修记录,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需要有人员负责监督整个操作过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确保安全。

第二章储罐操作规程第四条上班前准备工作储罐操作人员在上班前应进行如下准备工作:1. 检查储罐周围的安全情况,排除潜在的危险因素。

2. 准备必要的操作工具和设备。

3. 确认储罐操作区域和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整洁。

4. 核对相关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检修记录。

第五条储罐操作流程1. 操作前,应检查储罐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检查储罐液位计的准确性。

2. 需要进行装液、放液操作时,应确保泄压、排液渠道畅通。

3.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4. 操作人员必须按操作规程准确操作,禁止违章操作。

5. 严禁私自操作储罐的液位计、阀门等设备。

6.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并停止操作。

7. 操作结束后,应对操作区域进行清理和整理,保证储罐的安全。

第六条操作安全措施1. 操作人员应时刻关注储罐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2. 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如防止闪火操作,禁止与机械设备发生碰撞等。

3. 液位计读数发生异常时,应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上级。

4. 储罐周围必须保持清晰的标识,以防止其他人员误入并造成事故。

5. 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泄漏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操作,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第三章计量槽操作规程第七条上班前准备工作计量槽操作人员在上班前应进行如下准备工作:1. 检查计量槽周围的安全情况,排除潜在的危险因素。

储罐安全操作规程完整

储罐安全操作规程完整

储罐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1 规范罐区管理与操作,降低物料损耗,保证库区安全运做;2 本公司原料油罐区及溶剂油罐区的所有油罐都是设计温度小于90℃的常压地上立式圆筒形金属储罐,相关管理与操作必须按照本规程进行,第二章具体操作储罐的主要操作及一般使用规定包括:油罐首次投用、收发料、清洗罐、倒罐、扫线收料。

1 投用前验收及检查;1.1 新建或进行大修理的油罐,需经沉水试压,验收合格,完成工程验收移交手续;1.2 油罐验收要求所有附件齐全好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现场技术状态完好;1.3 安全附件经过检定,包括呼吸阀、阻火器、泡沫发生器等,检定记录或合格证完备,设计图纸完整、设备档案建立健全;专业知识分享1.4 油罐容积经过法定计量部门标定,具有容积表及检定证书;1.5 库区辅助配套设施完善,安全消防环境保护系统、竣工投产,验收合格;2 收发物料操作;2.1 储运工程师编制作业计划书,经生产准备部经理复核、经过经理审核批准后传递到操作室;班长将作业指导书及相关信息传递给相关操作岗位,确保各岗位充分正确理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2.2 班长下达工作指令,库区计量工作人员根据作业指令,完成相应罐的前尺的计量检测工作,并做详细的记录,填写相关作业单据。

及时开通流程,发现问题及时反馈;2.3 巡检人员检查收发料罐、阀门、管线等设备有无异常,确认无误;2.4 流程正确开通后,通知班长或(其他相关单位),2.5 班长通知装置中控,下达收发料指令;2.5.1 收料作业,液面淹没进料管口前,流速低于1m/s;2.5.2 内浮顶罐收料,浮盘起浮前,进油流速小于1m/s秒;2.5.3 收料高度不能超过安全高度;专业知识分享2.6 作业中检查2.6.1 作业过程中,库区操作人员要及时掌握液面动态,与班长相关方面及时沟通,控制收发料速度,确保安全运行;2.6.2 浮盘在低位(1.5-2.2米左右)升降时,库区操作工在罐边监控,注意是否有异常响声,适当控制阀门开度,防止出现卡盘故障;当储罐新投入使用或经过清罐后第一次进料时,应检查人孔是否有渗漏。

储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储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储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前言储罐是工业生产中储存重要化学品的设备,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储罐涉及许多危险因素,因此进行储罐安全技术操作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保障工业生产中的安全和稳定,本文列举了储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和遵守。

二、储罐操作规程1. 储罐安装储罐在安装前必须要经过仔细地检验和测量,其基础要求扎实平整。

一旦储罐安装完成后,还需要对其进行试压和压力测试。

如发现有储罐墙壁破损、连接件脱落或管道渗漏等情况,必须及时整改。

2. 储罐填料为了防止储罐在贮存化学品时出现自燃、自爆的情况,填料以多孔材料为主,比如说玻璃纤维、陶粒等。

散装填料必须保证粒径和密度均匀,整齐排列,不允许成堆、堆积过高。

同时还要注意减少多余的填料使用,避免带入储存的化学品中。

3. 储罐检查每天对储罐进行检查,特别是对液位、温度、阀门开启情况、密封件状态等重要元素,做好相关记录和标记,随时注意控制系统作业情况。

如发现问题,需要及时处理。

4. 储罐维护为保证储罐的稳定运作,需要进行周期性维护。

清洗时要保护储罐内皮的完整性,切勿损坏内壳。

储罐表面清洗时要防止划痕,注意避免强碱性或强酸性溶液的使用。

5. 储罐加热储罐加热前必须确认其内部不存在燃点、爆点较低的危险物品,严禁热油加热水、水加热溶剂等操作。

加热时应注意操作人员的安全和现场的温度控制。

6. 储罐倒料在将化学品倾倒到储罐中时,应尽可能降低波浪的幅度。

严禁从储罐顶部倾倒,以免发生溅落、雾化或液滴飞溅造成危害。

7. 储罐排放在储罐排放时,必须确认排除浮层和污染源蒸汽确实已排放出去,整个操作要进行前后对比和记录。

排放过程中要逐渐放缓,防止油水混合物溢出堆积。

三、储罐安全预防为保障储罐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需要进行储罐的安全预防措施。

包括:•为储罐各个部位设置护栏和安全标志,做好现场隔离措施;•做好消防器材的设置和维护,以防并发症;•做好现场排风和通风设备的运作,避免误吸或中毒;•确认储罐的保温、温度控制等条件的运作正常,以免损害装填物、泄露化学物质。

储罐安全操作规程(3篇)

储罐安全操作规程(3篇)

储罐安全操作规程储罐是用来储存各种液体或气体的设备,为了确保储罐的安全运营,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操作规程:1. 装载操作规程1.1 在进行装载操作前,必须检查储罐的密封性,确保没有漏气或渗漏现象。

1.2 装载时必须戴上防护用具,如安全帽、安全眼镜、防滑鞋等。

1.3 必须使用规定的装载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1.4 在装载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液位,防止过量装载导致储罐溢出或压力过高。

1.5 装载完成后必须关闭装载设备,并检查密封性是否良好。

2. 卸载操作规程2.1 在进行卸载操作前,必须将储罐与卸载设备连接良好,并确保密封性无问题。

2.2 卸载时必须戴上防护用具,并确保操作环境没有明火或易燃物。

2.3 卸载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防止危险气体积聚。

2.4 必须严格控制卸载速度,防止液位过低或卸载过快导致储罐坍塌或爆炸。

2.5 卸载完毕后必须关闭卸载设备,并做好设备检查及维护。

3. 检修与维护操作规程3.1 储罐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进行定期检修,并记录检修情况。

3.2 检修前必须确保储罐内没有残留液体或气体,并做好通风处理。

3.3 检修时必须使用符合规定的安全工具,并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

3.4 检修期间必须对储罐的结构、管道、阀门等进行全面检查,并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部件。

3.5 检修完毕后必须封闭储罐,并进行密封性测试,确保没有漏气或渗漏现象。

4. 应急处理操作规程4.1 应急情况下必须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并启动紧急停车措施。

4.2 应急处理时必须按照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操作,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完整。

4.3 应急处理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4.4 应急处理结束后必须进行事故记录和事故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 管理及培训规程5.1 储罐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包括定期检查、记录、维护等工作。

5.2 管理人员必须定期组织储罐操作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技能和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
版)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02
储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版)
①储罐区的运行管理人员,应经培训考试合格,每班不能少于两人,且在2h内都应有人值班。

②不得同时向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储罐进液,一般也不允许两台储罐同时出液。

③每小时至少对罐区巡视检查一次,检查内容包括校对液面高度,核对压力表指示值,检查安全阀铅封是否完好,检查设备和管道有无“跑、冒、滴、漏”等,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④发现液面计或压力表失灵,安全阀铅封损坏等异常情况,均应进行妥善处理,否则不得进行进液或出液作业。

⑤发现罐体有裂纹漏气,应立即采取倒罐措施。

⑥在储罐进液或出液作业时,运行人员必须在现场监视。

若发现液位超过最高允许警戒标记,应及时查明原因后予以排除。

⑦罐区内的液相管、气相管、热力管、排污管、水管、空气管等,应按规定涂成不同颜色以示区别;在各种阀门上应统一编号挂牌,以防误操作。

⑧对罐区的避雷设施,每年都要进行全面检查。

遇雷雨天气,不应到储罐的顶部和底部检查。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