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的错误用法

合集下载

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和典型错误

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和典型错误

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和典型错误1.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

例:她是从四叔家里出去就成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2.倒装句问号一律在句末。

例:怎么啦?你。

(问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问号。

)3.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例:我不知道他去车站接谁?(问号改为句号。

)4.句中没有逗号不能用分号。

例: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两个分号都改为逗号。

)5.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

“和”类连词一般用在只有两项的并列词语之间或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例: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是该旅游区四大亮点。

(“云海”后面的顿号取消。

)6.有两个层次的并列词语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以区分层次。

例: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爆炸”后面的顿号改为逗号。

)7.以下几种情况不用顿号:(1)相连数字表示约数、概数中间不用加顿号。

例:你的年龄大概是十六、七岁。

(改为“十六七岁”。

)(2)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唱戏呀、写字呀、养花呀,他都很喜欢。

(顿号都改为逗号。

)(3)集合词语之间不能用顿号。

例:港、澳、台同胞(取消顿号)。

8.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

例:本市文坛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冒号应去掉,或改为破折号)9.引号的使用需要注意:引号的用法(1)引号的用法有:表示直接引用、表示强调、表示特定称谓、表示讽刺与否定。

直接引用,必须加引号,其他用法可以加也可以不加。

(2)要判断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3)独立引用引号内的点号不省略,非独立引用引语最后一个点好省略,问号、叹号除外。

常见的标点符号误用情况

常见的标点符号误用情况

常见的标点符号误用情况一、顿号误用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容易出现下列误用现象。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点拨】这儿“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点拨】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

不能缺顿号。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点拨】“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

另如,“工农兵”“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

4.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

【点拨】“中学生、广西”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5.分句之间误用顿号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点拨】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该用逗号。

动宾短语并列时同此,如“他常来这里下棋、品茶、听书”也错。

6.语气词后误用顿号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点拨】名词加了“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7.连词前面误用顿号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辰溪红船、以及沅陵黄船。

二、逗号误用1.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我校是……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点拨】此句中“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教师队伍”都是动词“有”的宾语,也无层次上的大小,所以它们之间用顿号即可。

2.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点拨】“白天”前应该用分号,因为该句三个分句却是两层意思,不如此显示不出层次。

当然,层次间关系除并列外,也可能是承接、转折、因果。

3.在话语人的最后误用逗号李三问:“去哪里?”“操场!”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蒙。

常见标点符号错误用法示例

常见标点符号错误用法示例

常见标点符号错误用法示例(一)问号的运用1.在一个句子中用了疑问代词但全句是陈述语气的,句末不用问号。

例: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怎么建?那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1994年全国高考题)解析:该句中虽有两个疑问词“怎么”但都在谓语动词“关心”的统领之下,整个句子表达的并不是疑问语气,而是陈述语气。

所以,该句第一处问号应改为逗号,第二处问号应用句号。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要用逗号。

例: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解析: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因为只有一问。

3.问话中含有称呼语的,无论称呼语是在前还是在后,问号用在句末。

例:怎么了?你。

解析:这是称呼语在后的倒装句,问号应置于句末,前置谓语“怎么了”之后改用逗号。

(二)引号的运用1.加引范围不清。

例: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94全国)解析:此句俗话应为“礼多人不怪”,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

第二个冒号去掉,后一个单引号移到“怪”字后;改后的后半句为“……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2.后引号与句末标点的位置关系:A、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B、如果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其他标点。

例:罗伯特·舒曼说:“一磅铁只值几文钱,可是经过锤炼,就可以制成几千根钟表发条,价值累万”。

因此他劝告人们“要好好利用天赋给你的一磅铁。

解析:第一个句号移到引号内(引文独立),第二个句号移到引号外(引文不独立)。

(三)顿号的运用1.表示约数的两个数字中间不能用顿号。

例如: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1995年全国高考题)2.并列词语中又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中的停顿用逗号,内部小并列中的停顿用顿号。

例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标点符号使用举例

标点符号使用举例

标点符号使用举例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几个问题一、顿号误用1、注意不用顿号的情况(1)并列各项都带有语气词“啊”“啦”等,口语中停顿比较大,就用逗号。

例①: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例②: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例③:月季呀,玫瑰呀,米兰呀……五彩缤纷,争奇斗艳。

顿号都改为逗号。

(2)表示概数的地方。

例如:?十五六岁?不能写成?十五、六岁?;?四五月间?不能写成?四、五月间?。

约数之间不用顿号。

小心不是约数而是序数或标号。

下面的例子少用了顿号。

例①:一二三班的同学向后退,四五六班的同学向前走。

(当然,加顿号的前提是我们假定共有六个班,分别是一、二、三、四、五、六班。

如果只有两个班,班号分别为一二三和四五六,那就另当别说)类似的句子还有:例②: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二、三部分是主体部分。

顿号不可去。

例③:第三四组的同学下午体检。

三四之间加顿号。

(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就不能在连词前再加顿号。

例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和”前面没有顿号)。

有时该用“和”,不宜用顿号。

例如:我们要行动起来,坚决反对轻视、滥用标点符号的不良习惯。

其实,在书面语中没有问题,如果要读出来,那就可能使人误解为“轻视滥用标点符号”,改顿号为连词“和”似乎更好。

当然,下面的例子顿号使用也不符合习惯。

例如:王丹阳同学非常喜欢书法和绘画、唱歌。

习惯上,并列词语前面用顿号,后面用连词。

(4)并列词语作谓语、作补语,其间的停顿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例①:中国人民勤劳,善良,智慧,勇敢,坚强。

逗号不能用顿号。

例②:这个省今年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后两个逗号不能用顿号。

例③: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逗号,最好不用顿号。

有时也用。

如2004年浙江卷C项(5)较长(长的标准是什么?鬼才知道)的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常见10种标点符号错误用法

常见10种标点符号错误用法

常见10种标点符号错误用法标点符号是公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公文起草者最容易忽视的部分。

本文归纳了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10种情况:常见错误一:多个书名号或引号并列时使用顿号分隔例1: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必读书目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也可以看一些带拼音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

(错误)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必读书目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也可以看一些带拼音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

(正确)例2:公安部门要切实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

(错误)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

(正确)解析: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常见错误二:在标示数值和起止年限时使用连接号不规范例3:陈某某大学本科四年(2004-2008年),毕业后成功就业。

(错误)陈某某大学本科四年(2004—2008),毕业后成功就业。

(正确)例4: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

(错误)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

(正确)解析:标示时间、地域的起止一般用一字线(占一个字符位置),标示数值范围起止一般用浪纹线。

常见错误三:在并列分句中使用句号后再使用分号例5:一是养老保险安置。

对进入企业工作的失地农民要同企业员工一样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二是医疗保险安置。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错误)一是养老保险安置。

对进入企业工作的失地农民要同企业员工一样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是医疗保险安置。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正确)解析:分项列举的各项或多项已包含句号时,各项的末尾不能再用分号。

常见错误四:同一形式的括号套用例6:围绕政府半年工作开展回头看,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科学谋划下半年工作。

引号的误用与纠正

引号的误用与纠正

引号的误用与纠正引号是我们书写中常用的标点符号之一,它的作用是表示引述、括注、特指用语或示意用语等。

然而,在实际写作中,由于对引号的使用理解不够准确或不规范,容易出现误用的情况。

本文将就引号的误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纠正方法。

【引子】引号是一种标点符号,用于标示直接引用他人的原话或者特殊用法。

正确使用引号可以准确传达信息,但误用引号则会引起读者产生误解。

下面将对引号的误用情况进行具体讨论,并提供相应纠正方法。

【误用一:打算用引号代替强调】在写作过程中,很多人会错误地使用引号进行强调,认为引号能够突出某一词语或短语的重要性。

然而,这种用法是错误的。

正确的强调方式是使用斜体或加粗来突出词语或短语,而非引号。

例如:错误用法:这个产品很“高科技”。

纠正方法:这个产品很高科技。

【误用二:将普通词语加引号】有时候,在文中我们会使用一些普通的词语,但是错误地将其加上引号。

这样做实际上会削弱这些词语的含义,使其看起来没有真正的意义。

例如:错误用法:这家咖啡店的咖啡非常“美味”。

纠正方法:这家咖啡店的咖啡非常美味。

【误用三:对称引号使用不当】对称引号是指英文书写中的双引号“ ”或单引号‘ ’。

在中文写作中,我们一般使用直角引号「」或『』来表示引用。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很多人将对称引号和直角引号混用,造成了错误的引用格式。

例如:错误用法:他说:“我喜欢你。

”纠正方法:他说:「我喜欢你。

」【纠正方法】为了纠正引号的误用,我们应该:1. 明确引号的功能:引号的作用是引述、括注、特指用语或示意用语等,而非用于强调普通词语。

2. 使用正确的强调方式:使用斜体或加粗来强调词语或短语,而非引号。

3. 区分对称引号和直角引号:在中文写作中,使用直角引号「」或『』表示引用。

【总结】引号的误用很常见,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使用方法,就能避免这类错误。

在写作过程中,应该明确引号的功能和作用范围,避免将其用于不适合的情况。

同时,我们还需要区分并正确使用对称引号和直角引号。

标点符号错误用法

标点符号错误用法

标点符号的错误用法常见标点符号错误用法示例:一、顿号1、概数用顿号概数是表示大概的数目,有时拿数词连用来表示,如三五个、七八十人等。

因为表示约数,所以概数中间不需要停顿。

因此,如果加上顿号,就是错误的。

如: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三四里”是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的距离数目。

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

因为概数之间不需要停顿,一加上顿号,便成了“三”和“四”的并列,这就不符合表达的原意。

2、缩写的集合词用顿号一些词语,如父母、中小学生、干群、干警等是一些缩写的表示集合群体意义的词语,它们之间结构紧密,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如:这次“实战演习”的成功,与广大的指、战员的积极参与和努力是分不开的。

“指战员”是一个集合词,“指”是指导员,“战”指战士。

“指战员”中间不能用顿号隔开。

3、连词前用顿号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

这类连词一般用在只有两项的并列词语之间或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如:这种真率与坦白,本身就很能引起读者的好感、关切、和共鸣。

连词“和”连接“共鸣”和“关切”,表示并列,而再加上顿号就多余了,应该删去顿号。

另外,还要注意不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如“或者”“甚至”“以至”“但是”“而且”等,均不能用顿号。

可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如:大院里五十多岁、甚至六十多岁的老年人也参加了植树活动。

再如:不论是刻画自己、或者描叙人世,他都毫不隐蔽地融进自己的个性,灌入自己的热情。

“甚至”“或者”是连词,不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

“甚至”表示更进一步,删去“五十多岁、甚至六十多岁”中间的顿号;“或者”表选择,把“或者”前面的顿号,改为逗号。

4、并列谓语、补语用顿号并列词语或短语作谓语、作补语,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如:你要不断学习、进步、工作。

再如:这篇小说写得真实、动人。

标点符号易错用法大全

标点符号易错用法大全

标点符号易错用法大全一、逗号(,)的易错用法:1. 在句子中,主语和谓语之间不需要加逗号。

例如: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

(错误)2. 在句子中,状语从句前后都要加逗号。

例如:如果你不努力学习,你将无法取得好成绩。

(错误)3. 在列举时,不同元素之间需要用逗号隔开。

例如:我喜欢苹果,橙子,香蕉和草莓。

(错误)4. 在连词“和”、“或”、“但”等前面不需要加逗号。

例如:我喜欢读书和打篮球。

(错误)5. 在直接引语前后都需要加上引号。

例如:他对我说:“加油!”(错误)二、句号(。

)的易错用法:1. 句子结尾处需要使用句号。

例如:今天天气很好。

2. 在省略句中,句末省略号要使用三个句号。

例如:知识就像一片海洋……(错误)3. 句号与其他标点符号之间不应有空格。

例如:明天见。

三、问号(?)与感叹号(!)的易错用法:1. 在句子中,句末需要使用问号或感叹号来表示疑问或感叹。

例如:你去过中国吗?(错误)你真棒!(错误)2. 在使用感叹号时,句子要表达强烈的感情或强调。

例如:快看,外面下雪了!四、引号的易错用法:1. 引号用于引述别人的话或表达特定含义的词语。

例如:他说:“我爱你。

”(错误)2. 中文中引号使用全角引号:“ ”。

例如:他说:“我想学习编程。

”五、括号的易错用法:1. 括号内的内容应与主句有紧密的联系,并且不应使整个句子无法理解。

例如:我(一个喜欢画画的人),经常参加绘画比赛。

六、分号(;)的易错用法:1. 使用分号可以分隔列举的内容。

例如:我爱学习;我喜欢读书;我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

以上是一些常见标点符号的易错用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够使文章更加准确清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符号的错误用法
常见标点符号错误用法示例:
一、顿号
1、概数用顿号
概数是表示大概的数目,有时拿数词连用来表示,如三五个、七八十人等。

因为表示约数,所以概数中间不需要停顿。

因此,如果加上顿号,就是错误的。

如: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三四里”是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的距离数目。

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

因为概数之间不需要停顿,一加上顿号,便成了“三”和“四”的并列,这就不符合表达的原意。

2、缩写的集合词用顿号
一些词语,如父母、中小学生、干群、干警等是一些缩写的表示集合群体意义的词语,它们之间结构紧密,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如:这次“实战演习”的成功,与广大的指、战员的积极参与和努力是分不开的。

“指战员”是一个集合词,“指”是指导员,“战”指战士。

“指战员”中间不能用顿号隔开。

3、连词前用顿号
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

这类连词一般用在只有两项的并列词语之间或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如:这种真率与坦白,本身就很能引起读者的好感、关切、和共鸣。

连词“和”连接“共鸣”和“关切”,表示并列,而再加上顿号就多余了,应该删去顿号。

另外,还要注意不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如“或者”“甚至”“以至”“但是”“而且”等,均不能用顿号。

可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如:大院里五十多岁、甚至六十多岁的老年人也参加了植树活动。

再如:不论是刻画自己、或者描叙人世,他都毫不隐蔽地融进自己的个性,灌入自己的热情。

“甚至”“或者”是连词,不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

“甚至”表示更进一步,删去“五十多岁、甚至六十多岁”中间的顿号;“或者”表选择,把“或者”前面的顿号,改为逗号。

4、并列谓语、补语用顿号
并列词语或短语作谓语、作补语,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如:你要不断学习、进步、工作。

再如:这篇小说写得真实、动人。

“学习、进步、工作”和“真实、动人”分别作谓语、补语,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5、分句间用顿号
分句间的停顿时间较长,并列成分之间各自成句,各自表达自己的意义,所以应用逗号,不能用顿号。

如: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并列的分句,因此,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6、并列成分不同层次间用顿号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因为不在一个层次上,所以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

如: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 是一个层次,“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又是一个层次。

不同曾册间用顿号,造成脉络不清。

大的并列层次间应用逗号。

二、分号
7、分句间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都是句内点号,但是停顿时间有长短之分,不能乱了次序。

停顿先用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

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如:辽宁官员谈“死虎事件”中不能上山救虎三点原因:其一是经验不足;其二是没有专业捕兽队伍;其三是捕兽枪支不够。

“三点原因”之间没有逗号,并且停顿较小,不能用分号,应用逗号。

8、单句排比用分号
如: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气呵成,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三、问号
9、无疑问处用问号
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代词,但是并没有疑问。

这时,就不能用问号。

如:写什么景?怎么写景?为什么写景?是我们阅读分析散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写什么景?怎么写景?为什么写景?”虽然有疑问代词“什么”“怎么”“为什么”,但是它是整个句子的主语,三个短语没有疑问,是表达了一个陈述语气,不能用问号。

10、倒装疑问句中问号前置
有的疑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问号应放在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如:“怎么啦?你。

”我看到他在呕吐就吃惊地喊。

“怎么啦?你”是一个倒装句,“你”是这个句子的主语,问号放在“你”后面,才能准确表达出句子的疑问语气。

11、选择疑问句中问号前置
选择疑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分句,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分句之间用逗号。

如: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这是一个选择问句,两个分句之间应用逗号,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

四、冒号
12、冒号后揭示范围不清
冒号的揭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

如: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从句子表面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

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

冒号不能管到句末,因此,或将冒号改为逗号,或将逗号改为句号,放到下括号内。

13、句中“说”后用冒号
“某某说”出现在一段引语的中间,这个“某某说”之后不能用冒号,而只能用逗号。

如:“你瞧,多美啊,” 她低声喃喃地说:“可惜碎了。


引语中间插入“某某说”,这“说”后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

因为冒号是用来提示下文的,如果用了冒号,前面的话便没有着落了。

14、冒号中再用冒号
在一个句子中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就会眉目不清,脉络不明。

如:昨天开校会,校长宣布:学校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岗位工资制,二是岗位聘任制。

“宣布”后面有冒号,“措施”后面又有冒号。

在同一个句子中使用了两个冒号,致使句子脉络不清,两个冒号有一个应改为逗号。

15、短暂停顿用冒号
同位语中间只需短暂停顿,可不必用标点符号。

如果想使用标点符号,只应
使用破折号来表示短暂停顿。

如:全市十大杰出青年:李洋、张杰、朱军等在一起畅谈创业理想。

“全市十大杰出青年”与“李洋、张杰、朱军等”是同位主语,中间只需短暂停顿,不必用标点符号。

五、省略号
16、省略号后用“等等”
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所以省略号表示并列列举时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

如:他看着大地渐渐地从黑夜中醒来,在阳光的照耀下,森林、田野、山峦、河流、湖泊……等,显现着越来越绚丽的色彩和磅礴的生命力。

“森林、田野、山峦、河流、湖泊……等”是一组并列列举,省略号就表示“等”,所以省略号和“等”保留其一。

六、引号
17、引文独立成句时句末点号外用
如果引文独立成句,句子就应该保留引文的句末标点符号,即句末点号放在引号的里面。

如: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句中贾岛的两句诗是完整的,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内。

七、句号
18、引文不完整或是一个成分时句末点号内用
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成为作用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但是,要注意问号和感叹号仍保留在后引号内。

如: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只是句中的宾语部分,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外。

一般来说,前面用了冒号,便是提示下面的引文是独立成句的。

19、句内括号句末点号保留
句内括号只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注释语如果有标点,那么最末一个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应省去。

如: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

)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括号中的内容“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是对句子主语“中国猿人”的注释,属于句内括号,括号内句末句号应去掉。

20、句外括号句末点号省去
句末括号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注释语如果有标点,可照样不动。

如: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

(其实文学
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括号内的内容是对整个句子的注释,括号内的句末点号应保留,在句末加上句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