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体诗词写作入门

合集下载

旧体诗词写作入门

旧体诗词写作入门

聂绀弩也说:我觉得旧诗可爱的地方也正如此。 若即若离,可解不可解。说能道出作者心情,却距 离很远;说不能道出,气氛情调却基本相近。有时 心里想说的话,凑不成一句;有时由于格调声韵之 类的要求,却自来一两句连自己也想不到的好句。 这都比散文和白话诗更迷人。
一谈到古典诗词,很多人都认为格律森严,是阳春 白雪,这其实是一个误区。诗词的格律是死东西,不比 数理化公式复杂,就是稍有文化基础的老年大学学员,通 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也都能掌握一般的诗词格律。
一切文学艺术,都是现实生活的映象,都带有时代的色彩。 我们今人学习写诗填词,要做到古而不死、新而不俗。用现代 的语言,写现代的生活,这样的诗词才会有生命力。 我们学习写作旧体诗词,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
旧瓶装新酒
旧瓶指的是旧体诗词的格律调式。 新酒指的是新语言新内容。
《沁园春· 雪》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毛泽东诗词 以对传统诗词形式的巧妙继承和革新,颇为完美地表现了丰富而又 崭新的内容。上阕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描绘了一幅辽阔的北国雪景 图,更隐喻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全景。下阕以改天换地的豪情,展开 了一幅壮丽的中华历史长卷,更暗含了建设国家的全盘大计。纵横 几万里,上下数千年,时空交织而又浑然一体。 然而,从发表之日起,这首词就受到了诸多恶意的攻击,引发 了旷日持久的争论:有人说它有帝王思想、君主气象;有人说它夸 张自吹、离题万里;有人说它比喻不当、缺乏转折;有人说它词意 稀疏、平铺直叙;甚至有人说它是模拟之作、旁人代笔……断章取 义且流于名义,竟视金玉如砖石。 《沁园春·雪》让我们领略了一种绝美,这是真正的指点江山, 这是真正的激扬文字,这是真正的神来之笔!这是诗中极品,只能 梦中偶得,绝非刻意雕琢;这是千古绝唱,源于灵感喷发,可遇而 不可求。试问中华诗词的巅峰在哪里?李白的《将进酒》可比作昆 仑,苏轼的《水调歌头》可喻为太行,而《沁园春·雪》就是当之 无愧的珠穆朗玛!

旧体诗词的写作浅谈

旧体诗词的写作浅谈

旧体诗词的写作浅谈一些旧体诗词爱好者希望能够自己创作诗词,但是苦于不得诗词创作的要领。

其实诗词优劣在于意境,没有意境就算不得什么诗词。

格律诗词,当然有它的韵律美,但那只是为诗词作者提供的一个特有舞台。

诗词作者写出的诗词,格律再严谨,没有意境就没人喜欢,甚至可以说算不得什么诗词。

但写格律诗词,就要讲求格律,随意写而不遵循格律就不叫格律诗词,或者不是好的格律诗词。

写格律诗词的人,他们不觉得格律是一种束缚,反而他们善于运用格律,来增强诗词的特殊的美。

关键在于掌握格律和善于运用格律。

无论是自由体的现代新诗,还是格律诗词,都要有意境。

没有意境,就算不得诗。

什么是意境,这就有见仁见智的不同说法了。

描写风景也好,抒发感情也好,表达意见也好,都可以写出好的意境。

意境是比字的表面更深层次的思想感情。

如果说诗要立意,是必要的。

但所立的意是什么,只要感人就可以了。

这是诗人的自由。

写诗填词,和书法绘画是相通的。

在写之前必须有个腹稿,就是“意在笔先”。

也就是说先想好要写什么,总体的立意是什么,如何去表现。

比如在确立主题后,要决定写长的,还是短的;再考虑选什么调式。

这都在于诗人自己的考虑。

写诗填词,总得让读者知道写的是什么。

就要有个总体的思路。

然后,诗词也要有起、承、转、合。

对这方面的问题是诗人自己的发挥。

如唐朝高适的送别绝句:十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诗写得太精彩了。

诗的主题十分清楚,是送行。

前两句是写送行是的景色:漫天的黄云,纷纷的大雪,飒飒的北风,在严寒中的飞雁。

在这样凄凉的景色下,作者在送朋友离去。

仅有这两句并非惊人之笔。

但第三句一转,就开始打动读者,结句使读者为之一惊。

这两句,将这首诗,上升为惊人的杰作!这诗,绝非一般的诗人能写得出来的。

此诗的精彩,全在一转、一合。

我们从此诗可以学到如何铺垫,而有如何转和合。

在写绝句时,关键几乎都是一转一合。

这是写好诗的“难点”。

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学习旧体诗基本格律的三要素

学习旧体诗基本格律的三要素

学习旧体诗基本格律的三要素韩志清旧体诗的格律十分严谨,尤其是律诗、绝句等近体诗(这里重点讲近体诗),必须符合以下三个要素:1、诗的韵格:(1)什么叫韵?韵是诗歌音乐美的基本条件,是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论古体诗、近体诗,都要求押韵,没有韵就不能成为诗,可以说这是诗区别于其它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志。

押韵:就是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更多的字,配置于诗的一定位置(每联的对句即双句句尾),使之产生一种同声效应,声音回环之美。

如:“窗前明月光……霜。

……月,……乡”。

押韵的目的,是利用韵增加诗的和谐和美感,使人读之顺口,听之悦耳,记之容易。

(2)韵的由来,古代写诗就讲究用韵,近体诗(唐诗)兴起以来,更加严格,并开始照韵书押韵。

最早的韵书见于三国时期魏国李登的《声类》十卷(后失传),以及晋代左静的《韵集》六卷等。

现存最早的韵书是北宋初年陈彭年的《广韵》和由此修订的《集韵》,韵部206个。

南宋平水人刘渊把前人206个韵部归并为107个,元代阴时夫又把107个归为106个,这就是后人常用的“平水韵”,流传至今700余年。

为适应读者、诗人的需要,1965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根据国家汉语拼音方案,以《中华新韵》为基础,出版了《诗韵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将平水韵106个韵部简化为18个。

即:一麻(a)、二波(o)、三歌(e)、四皆(ie)、五支(zi)、六儿(er)、七齐(i)、八微(ui)、九开(ai)、十模(uo)、十一鱼(ü)、十二侯(ou)、十三豪(ao)、十四寒(an)、十五痕(en)、十六唐(ang)、十七庚(eng)、十八东(ong)。

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对《诗韵新编》进行修订重印,增添了“通押”的内容,相当于把18个韵减少为13个,近似于十三辙。

(3)如何押韵?如何用韵,可自选,从宽可用十八韵或十三辙(即新声韵),从严可用平水韵(106个)。

根据诗词格律要求和实践体会,为了便于自己记忆,我把押韵的方法归纳为以下四句话:逢双押韵,韵押平声,韵在句尾,一韵到底。

诗词写作初级教程(零基础学写诗)

诗词写作初级教程(零基础学写诗)

诗词写作初级教程(零基础学写诗)诗词写作初级教程(零基础学写诗)第一讲诗韵我们不妨借助汉语拼音来说明什么是诗词中所谓的韵。

其实,韵就是汉语拼音的韵母。

如果两个以上(含两个)的字,韵母及声调相同,它们就是一个韵部的。

同一个韵部的字,称作同韵字。

比如旁、忙、狼三个字,虽然声母不同,但韵母都是ang ,而且都读第二声,因此在现代汉语里,它们是同韵字。

在汉语拚音中,a 、e 、o 的前面可能还有i ,u 、ü,如ia,ua,uai ,iao ,ian ,uan ,üan,iang,uang,ie,üe ,iong,ueng 等,这种i ,u ,ü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

比如羊、亡,它们的韵母分别是iang、uang,比旁忙狼多了i 、u这样的韵头,但在现代汉语里,它们和旁忙狼都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用来押韵。

所谓押韵,就是把两个以上(含两个)同韵的字放在同一首诗的不同句的句尾位臵上。

因为古诗押韵,总是在句尾位臵,所以又叫“韵脚”。

我们来看一些古诗押韵的例子:【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在这首诗里,晓、鸟、少三个字,它们的韵母分别是iao、iao、ao,而且都是第三声,除了有无i这个韵头的差别外,没有任何不同。

晓、鸟、少,这三个字,便是这首诗的韵脚。

它们的现代汉语读音,韵母和声调相同。

我们再看另一首唐人的诗【江南曲】李益嫁与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用普通话来念,韵脚字期qi和儿er的韵母,一个是i,一个是er,不是同韵字。

但在唐代,这两个字却在同一个韵母。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汉字读音,存在古今音的不同。

同一个字,普通话的读音,未必就是古人的读音。

这首诗,若由广东人来念,还是押韵的。

我们要牢牢记住汉字读音有古今音的区别。

我们现在有各种汉语字典,用拼音对汉字注音。

古代则有韵书,按照韵部收字。

古代常用韵书有《广韵》《集韵》等。

旧体诗词创作

旧体诗词创作

旧体诗词创作
旧体诗词创作是一种追寻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

它源于古代中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旧体诗词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艺术风格,展示了古人的文化智慧和审美观念。

旧体诗词创作的核心是运用古代诗词的形式和格律,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含蓄的意境,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创作旧体诗词需要对古代文学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并能够运用其中的技巧和表达手法。

旧体诗词创作不仅要求诗人有扎实的文学功底,还需要有灵感和创新力。

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可以借鉴古代诗人的作品,但也要注重个性化和创新,使作品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旧体诗词创作可以表达各种情感和主题,如爱情、自然、人生哲理等。

它既可以抒发内心的情感,也可以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

无论是描绘美丽的山水风景,还是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旧体诗词都能够通过独特的韵律和意象,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旧体诗词创作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通过创作旧体诗词,可以增强诗人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对美的敏感和欣赏能力。

同时,也能够培养人们对于语言和文学的热爱,使诗词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旧体诗词创作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活动。

它通过传统诗词的形式和格律,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和审美观念。

同时,它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有助于人们增强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

因此,在当代社会中,推广和发展旧体诗词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旧体诗词格律入门

旧体诗词格律入门

随意春芳歇,
平平○仄 仄平
王孙自可留。

平起平收,首句用韵
没蕃故人 张籍
平平○仄 仄平
前年戍月支,
○仄 仄仄平平
城下没全师。
○仄 仄平平仄
蕃汉断消息,
平平○仄 仄平
死生长别离。
○平 平平仄仄
无人收废帐,
6
○仄 仄仄平平 ○仄 仄平平仄 平平○仄 仄平
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 天涯哭此时。

仄起仄收,首句不用韵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 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 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 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 空向秋波哭逝川。

平起仄收,首句不用韵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平 平○仄 仄平平仄
去年花里逢君别,
○仄 仄平平○仄 仄平
今日花开又一年。
○仄 仄○平 平平仄仄
世事茫茫难自料,
旧体诗词格律入门
文/凇水浮云
一、诗的分类
诗可分为“现代诗”与“旧体诗”两大类。 现代诗又称为“新体新”,产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旧体诗是与新体诗相对而言的。 旧体诗又分为“古体诗”与“近体诗”,近体诗又称为“格律诗”,因为“格律”形成 于唐代,因此唐人称当时符合格律的诗为近体诗,以前那些不符合格律的诗(如楚辞、汉乐 府诗等)为古体诗,被称之为“古风”,我们至今一直延用这种叫法。 格律诗,又分为五言、七言和四句八句。四句的称为“绝句”,八句的称为“律诗”。 这样又可分出: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五言律诗(简称“五 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符合格律的诗,称为“格律诗”。词,不存在“格律词”一说,如果填词,必须符合词 谱的要求。 词,形成于隋唐(当时称为“诗余”或“长短句”),兴于宋代,这是在诗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所以说,诗是词的基础,不懂写诗,就根本不能谈上填词。 诗里最难学习和掌握的就是“近体诗(格律诗)”,但最美之处也隐藏在这里。

旧体诗词写作 (6)

旧体诗词写作 (6)

八声甘州词牌简介八声甘州,唐玄宗时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是唐边塞曲,因以边塞地甘州为名。

《八声甘州》是从大曲《甘州》截取一段改制的。

因全词前后片共八韵,故名八声,慢词。

与《甘州遍》之曲破,《甘州子》之令词不同。

《词谱》以柳永词为正体。

九十七字,前片四十六字,后片五十一字,前后片各九句四平韵。

亦有在起句增一韵的。

前片起句、第三句,后片第二句、第四句,多用领句字。

另有九十五字、九十六字、九十八字体,是变格。

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

词牌一名甘州,《西域记》云:“龟兹国土制曲,《伊州》《甘州》《梁州》等曲翻入中国。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韵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韵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仄⊙平⊙仄,⊙仄仄平平(韵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仄⊙平仄,⊙仄平平(韵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仄⊙平⊙仄,⊙仄仄平平(韵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导读这是柳永的雅词。

宋代赵令畤《侯鲭录》卷七引苏轼语:"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

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柳永是较早把游子羁旅情怀纳入词中的人。

这首词写游子情怀。

陈廷焯称此词为“古今杰构” (《词则·大雅集》)。

王国维更以此与苏轼《水调歌头》媲美,认为此二作皆"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

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

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

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垠。

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无与伦比。

《古体诗词写作入门》,古体诗词爱好者的助手

《古体诗词写作入门》,古体诗词爱好者的助手

《古体诗词写作入门》,古体诗词爱好者的助手古体诗,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中国,是诗的国度。

是诗歌培养了我们的审美情趣,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精神境界,净化了我们的灵魂。

我和许多古体诗词爱好者一样,总梦想能走进古体诗词那博大精深的神秘宫殿,去学习探索中国古文化的渊博知识。

下面我把我学习古体诗词入门的感悟介绍给大家,给那些还没有入门的古体诗词爱好者起到一点提示。

会作古体诗词的朋友就别再往下看了,浪费你的时间尤可,更怕你见到我的浅陋之说,坏了你的好心情。

一、了解诗体古体诗,按其起源、体式、语言、结构等的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诗、词、曲三大类。

现在人们习惯称按律、韵创作的诗词为古体诗词。

古体诗按其每句的字数可以分为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

在唐代完成的一种讲究音律、平仄、粘对、对仗的严谨格律的规范诗体,称格律诗,它以五、七言律诗为代表,此外还包括律绝和排律。

就是我们现在经常所作的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和排律诗体。

二、诗韵起源与应用1、关于《平水韵》:隋朝的陆法言著《切韵》;被唐朝稍修改后称《唐韵》;宋朝在《唐韵》基础上又颁诏修韵,主要是增字加注,改称《广韵》。

宋末金代,官方对《广韵》又作了一些修订,使之进一步完善。

修订后的韵书最初刊行于'平水'(今山西临汾市)这个地方,世称《平水韵》,'平水韵'一词始见于金王文郁《平水新刊礼部韵略》,也就是明清以后一般所说的'诗韵',一直延续下来。

就是我们今天经常讲的《平水韵》。

平水韵把汉字列为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共五大部分。

其中的上平声、下平声,都是平声,并没有什么实质区别,只不过因为平声字多,书中分为上、下两卷来写罢了。

每个声类都包含若干个韵目。

上平声15韵,下平声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韵目按次序排列,有固定的序号,共106个韵目。

2、关于《押韵》:作诗要押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B. 仄仄平平仄仄平
D. 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A. 平平仄仄平平仄 ○ B. 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首 句 仄 起 仄 收
○ C.○ 仄仄平平平仄仄
D. 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A.○ 平平仄仄平平仄 ○ B. 仄仄平平仄仄平 ○ ○

首 句 平 起 平 收
○ D.○ 平平仄仄仄平平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颔联
○○ ○ ○ ○ ○ D.○ 平平仄仄仄平平 ○ △ A.○ 平平仄仄平平仄 ○ B.○ 仄仄平平仄仄平 ○ △ C.○ 仄仄平平平仄仄 ○ D.○ 平平仄仄仄平平 ○ △
韵脚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对
仗 沉舟侧畔千帆过, 句 · ·
绝句
古 近体诗 典 (格律诗、今体诗) 诗 ( 歌 按
(四句)
五言绝句(五绝) 七言绝句(七绝)
五言律诗(五律) (八句) 七言律诗(七律) 排律(十句以 格 五言排律 上,又称长律) 律 七言排律 诗 ( 单调 词(诗余、 字 小令(58字以内) 按 双调 上段称“上 词 阕(上片)” 长短句) 数 中调(59—90字) 段 数 分 长调(91字以上) 分 三叠 下段称“下 ) ) 四叠 阕(下片)” 曲(指作为诗体 小令,如《天净沙〃秋思》 的“散曲”) 套数,如《般涉调〃高祖还乡》 律诗
(二)近体诗的格律
近体诗也叫今体 诗,是相对于古体 诗而言的格律诗。 近体诗在南北朝的 齐梁时期就已发端, 到唐初成熟。
格律,指旧体诗词在字数、 句数以及押韵、平仄、对仗等方 面的格式和规律。
1.字分平仄(平声字、仄声字)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阴平 阳平
] ]
——————————
平声 —平 上声
去声 入声
诗的第二、三、四句都是承接第一句而来,没有
什么转、合。 此诗流传于南宋末年,反映当时老百姓流离失所, 无家可归的景况。
清代诗人郑板桥,在一个下雪天路过一家酒店,想歇息一会儿, 适逢几个秀才正在饮酒赋诗。他们看郑板桥气度不凡,就请他喝酒 御寒,并洋洋自得地向郑板桥炫耀自己的诗作。郑板桥听了直摇头, 觉得没有一首值得称道的。于是,秀才们要郑板桥作一首。 郑板 桥凝视纷纷扬扬的雪片,脱口而出:“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 七八片。” 语音未落,几个秀才便窃窃私语:这人只会数数,哪 里会作诗。 郑板桥接着吟道:“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芦花皆不 见。”秀才们听了这末句,都惊叹不已,连连称妙。待要打听郑板 桥的姓名,他已飘然而去。
旧体诗词写作入门
品读颈联“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 旧醅”中“无”和“只”两字,体会蕴涵 的情感。
格律诗,语言凝炼情韵优美,富有意境,它 是文学瑰宝,它造成的艺术美感,是其它文体望尘 莫及的。
柏杨因而推崇备至:格律诗有着最凝炼的语言, 最神秘的文字组织,最动人心魄的感情结晶,它是 文学中的最高造诣。

·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 ·

·
首句平起平收入韵式
D.○ 平平仄仄仄平平 ○ 七言律诗的 基本句型 A.○ 平平仄仄平平仄 ○ B.○ 仄仄平平仄仄平 ○ B.○ 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C.○ 仄仄平平平仄仄 ○
D.○ 平平仄仄仄平平 ○

A.○ 平平仄仄平平仄 ○
2.C型句(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不能为“仄”,D型句(平 平仄仄仄平平)的第五字不能为“平”,否则末尾就会变成“仄仄 仄”或”平平平“,这种情况叫做“三连仄” 、 “三连平”—— 必须避免出现。
5.组合规则
( 1 ) “对”的规则:同一联中上下句 (出句和对句)之间平仄相对。
若出句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 ” 则对句为 “仄仄平平仄仄平 ” 若出句为“仄仄平平平仄仄 ” 则对句为“平平仄仄仄平平 ” 相对
相对
(2) “粘”的规则:相邻两联之间,上联对句 第二字与下联出句第二字平仄一致。
春望 (杜甫)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下列诗歌中,哪些是古体诗(五古、七古)? 哪些是近体诗(五绝、七绝,五律、七律)?
悯 农 宿建德江
孟浩然静夜思李白源自嫦娥李商隐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成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聂绀弩也说:我觉得旧诗可爱的地方也正如此。 若即若离,可解不可解。说能道出作者心情,却距 离很远;说不能道出,气氛情调却基本相近。有时 心里想说的话,凑不成一句;有时由于格调声韵之 类的要求,却自来一两句连自己也想不到的好句。 这都比散文和白话诗更迷人。
一谈到古典诗词,很多人都认为格律森严,是阳春 白雪,这其实是一个误区。诗词的格律是死东西,不比 数理化公式复杂,就是稍有文化基础的老年大学学员,通 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也都能掌握一般的诗词格律。
塞下曲(其三)
卢纶
起—先写乌云遮天的夜晚,天边惊起 了一群大雁 承—承接上句,说天边惊起大雁, 原来是单于趁月黑的夜晚逃走 转—另起一层,说将军想率领骑兵追逐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合—点出将士的英勇善战
※起承转合变式:辞意连贯,但有所变化。
月亮弯弯照九州, (起) 几家欢乐几家愁? (承) 几家夫妇同罗帐? (承) 几个飘零在外头? (承)
二、旧体诗词写作入门
——从绝句开始
学写诗,尤其是学写旧体诗词,须从绝句开 始。因为它只有四句,很简单,易学、易记、易 背,且不一定要对仗。
(一)律体绝句相关知识
绝句,有古体和近体之 分,古体绝句称古绝,律体 绝句称律绝。
1.近体诗 绝句的格律 律绝是截取律 ②截取 诗的一半,又叫 前半首 “截句”。截取首 尾两联的比较多, 如:
C. 平平平仄仄 ○
D. 平平仄仄仄平平 ○ ○
D. 仄仄仄平平 ○
平,表示本”平“可”仄“;仄,表示本”仄“可“平”。 ○ ○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平仄,也可用符号来表示。 如:平平仄平平 ○
也可表示为:--ㄧ--
七言律诗的
基本句型
A. 平平仄仄平平仄 ○ ○
用互联网流行的符号, 可以表示为:
早发白帝城
李白 ③截取 后半首
首句平起平收入韵式
D.○ 平平仄仄仄平平 ○ B.○ 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C.○ 仄仄平平平仄仄 ○
D.○ 平平仄仄仄平平 ○

A.○ 平平仄仄平平仄 ○
B.○ 仄仄平平仄仄平 ○ C.○ 仄仄平平平仄仄 ○ D.○ 平平仄仄仄平平 ○



① 截 取 首 尾 ④截 两 取中 联 间两 联
B.○ 仄仄平平仄仄平 ○ C.○ 仄仄平平平仄仄 ○ D.○ 平平仄仄仄平平 ○



C.○ 仄仄平平平仄仄 ○
D.○ 平平仄仄仄平平 ○


延伸训练:
如何分辨古体诗和近体诗?
当古体诗与近体诗在字数、句数一致, 如都是五字(或七字)一句,四句(或八句) 一首时,怎样分辨它们呢?
(1)看押韵:近体诗押平声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偶句必须押韵,不能换韵;古体诗押韵不限平仄,可句 句押韵,也可隔句押韵,可以换韵。 (2)看是否遵守“对”和“粘”的规则(近体诗相 邻两联中,前一联对句第二字与后一联出句第二字平仄 相同)。 (3)看对仗: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是对仗 句。

去声
入派三声

上声

2.近体诗的押韵
(1)一般是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2)押平声韵; (3)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3.近体诗的节奏
一般以两个音节(两个汉字)为一个单位,剩下的一个音节 可以自成一个单位。 (1)七言诗的节奏单位一般为“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 如: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
相粘 相粘 相粘
6.近体诗平仄格式推导示例
根据近体诗押韵的规定以及基本句型的 组合规则(”对“的规则和”粘“的规则) 可以推导出七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 删去七言律诗格式每句的前两字,就可 以得到五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
首句平起仄收不入韵式 首联 出句 A.平平仄仄平平仄 “对” 对句 B.仄仄平平仄仄平 △ “粘” 出句 C.仄仄平平平仄仄 对句 出句 颈联 尾联 对句 出句 对句
一.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
(一)古典诗歌的分类
四言诗 五言诗 古体诗(古 七言诗 诗、古风) 杂言诗
“诗经”、“楚辞”、“汉乐府”、“南北朝 乐府”等,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白居 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的 “歌”“行” “吟”“引”,都是古体诗的一种形式。
一切文学艺术,都是现实生活的映象,都带有时代的色彩。 我们今人学习写诗填词,要做到古而不死、新而不俗。用现代 的语言,写现代的生活,这样的诗词才会有生命力。 我们学习写作旧体诗词,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
旧瓶装新酒
旧瓶指的是旧体诗词的格律调式。 新酒指的是新语言新内容。
《沁园春· 雪》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毛泽东诗词 以对传统诗词形式的巧妙继承和革新,颇为完美地表现了丰富而又 崭新的内容。上阕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描绘了一幅辽阔的北国雪景 图,更隐喻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全景。下阕以改天换地的豪情,展开 了一幅壮丽的中华历史长卷,更暗含了建设国家的全盘大计。纵横 几万里,上下数千年,时空交织而又浑然一体。 然而,从发表之日起,这首词就受到了诸多恶意的攻击,引发 了旷日持久的争论:有人说它有帝王思想、君主气象;有人说它夸 张自吹、离题万里;有人说它比喻不当、缺乏转折;有人说它词意 稀疏、平铺直叙;甚至有人说它是模拟之作、旁人代笔……断章取 义且流于名义,竟视金玉如砖石。 《沁园春·雪》让我们领略了一种绝美,这是真正的指点江山, 这是真正的激扬文字,这是真正的神来之笔!这是诗中极品,只能 梦中偶得,绝非刻意雕琢;这是千古绝唱,源于灵感喷发,可遇而 不可求。试问中华诗词的巅峰在哪里?李白的《将进酒》可比作昆 仑,苏轼的《水调歌头》可喻为太行,而《沁园春·雪》就是当之 无愧的珠穆朗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