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国枣树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鼓励和支持枣农成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提 高生产组织化程度。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枣树生产先进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 理经验,推动我国枣树生产水平的提升。
05
我国枣树生产的前景展望 与挑战
加强政策扶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家应加大对枣树生产的 扶持力度,提供专项资金 和优惠政策,鼓励枣农扩 大生产规模。
完善法规标准
建立健全枣树生产的法规 和行业标准,明确生产规 范和产品质量标准。
加强监管力度
各级政府应加强对枣树生 产的监管力度,建立质量 安全监管体系,确保产品 质量安全。
产业发展的方向与前景展望
优化产业结构
总结词
提升果实品质,增加产量,适应市场需求
详细描述
通过选择优良品种,如具有高产量、优良品质、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点的品种, 能够提高枣树生产的效益。同时,采用现代育种技术,如基因工程等,可进一步 改良品种,提高其适应性、产量和品质。
栽培管理技术提升
总结词
提高枣树生长环境的质量,促进养分吸收,提高产量和品质
《我国枣树生产中存在的主 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3-11-01
目 录
• 我国枣树生产现状及主要问题 • 提升枣树产量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 枣树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 • 枣树生产的政策环境及改善建议 • 我国枣树生产的前景展望与挑战
01
我国枣树生产现状及主要 问题
生产现状概述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枣树生产 国,枣树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
详细描述
通过改进栽培管理技术,如合理施肥、浇水、修剪等,可改 善枣树的生长环境,促进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同时,采用现 代化的农业机械和技术,如智能灌溉、精准施肥等,能够进 一步提高枣树的生产效益。
大荔设施冬枣生产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奄北园艺
专 题综述
大荔设施冬枣 生产 存在 问题 与改进建 议
郭文侠
陕 西 大 荔县 地 处 关 中平 原 东 部 , 属 暖 温 带半 干 旱 大 陆性 季 风 气 候 ,适 宜 冬 枣 生 长 。 从 2 0 0 5年 开 始, 该县开始引进示 范大棚冬枣避雨栽 培 , 有 效 解 决 了冬 枣 成 熟 期 遇 雨裂 果 的 问 题 。2 0 0 7年 又 从 山 东沾 化 引 进 冬 枣设 施 促 早 栽 培 技术 进 行 试 验 推 广 ,
2 0 0倍 液 , 以 破 坏 虫 体 表 面 的蜡 质 介 壳 , 使 其 失 水
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寄生蜂有双带花角蚜小蜂 【 A z o t u s p e r s p e c i o s u s 7 0 %艾 美 乐 ( 吡虫啉) 水分散粒剂 6 0 0 0  ̄ 8 0 0 0倍 液
4 ) 采 果 后 至 落 叶前 ( 8 — 9月) 。采果后 , 抓住 7 月 中 下 旬 第 2代 卵 孵 化 期 和 8月 份 第 2代 若 虫 期 防治 。 可选 用 4 8 % 乐斯本 ( 毒死蜱 ) 乳油 1 5 0 0倍
液、 2 4 %亩 旺 特 悬 浮 剂 4 0 0 0倍 液 等 药 剂 喷 洒 2 - 3 次 。对 桑 盾蚧 密 集 成群 的树 体 或 枝 条 , 可先 喷洒 洗 衣粉 l 0 o - 2 0 0倍 液 , 待稍干后再喷洒农药 , 以 增 强
( G i r a u l t ) 】 等。
5 综 合 防 治技 术
1 ) 休 眠期 ( 1 0月 至 翌 年 2月) 。 刮 刷粗 老 翘 皮 , 清 除在 其 上 越冬 的介 壳 虫 虫 体 ; 结 合 冬 春 修 剪 精 细
枣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枣疯 病 是枣 树 的一种 毁灭 性病 害 。 由于在 引种 时对 该 病 危 害 的严 重 性认 识 不 足 , 之 缺 加
乏 严格 的苗 木 检 疫环 节 和 措 施 , 引进 枣 品种 在
果病都 对 枣树造 成较 严重 的危 害 。
i 7 重 保 果 轻 疏 果 , 果 过 多 影 响 果 品 质 量 . 结
间全 部感 染枣 疯病 , 训沉 痛 。 教
I 3 选 园址 不合 理 , 园效果 不佳 . 建
一
些 新植 枣树 的地 区 , 在选 择建 园地 址 时 ,
没 有 充 分 考 虑 枣 树 根 系 对 土 壤 立 地 条 件 的要
次, 在选 择 品种 时应注 意考 察市 场 , 以市场 为导 向, 选择 市 场 畅销 对 路 与 相对 稳 定 的品 种 。再
之一 。 i 5 环 剥 技 术 应 用 不 当 , 成 树 体 早 衰 . 造
环 剥是 提 高枣树 坐果 率 的主要 栽培技 术措
施 之~ , 简便 易 行 , 果 又 好 , 众 乐 意 接 受 。 效 群
些 新 植枣 区在 引 进 枣 树 品 种 时 , 只注 意
但 是 , 多枣农 由于应用 环剥技 术不 当 , 剥程 很 环 度 过重 或 时期不 适 , 造成树 体整 体或 局部早 衰 , 使 树体 有 效结果 寿命 缩短 。
I 6 病 虫 害控 制 不力 , . 影响 正常 生长和 结果 近年来 , 由于农 民用药 不科 学 , 加之病 虫 的 抗 药 性 增 强 和变 异 , 树 主要 病 虫 害也 在发 生 枣 着 变化 。如原来 为非 主要 害虫 枣瘿 蚊 已成 为危 害枣树 正 常结果 的 主要害 虫 。另外 , 干腐病 、 缩
我国枣树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加强对枣农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农 民增收致富。
产业融合与多功能拓展
结合乡村旅游、文化教育等,开发枣园的多功能,推动农村一二三 产业融合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
以上是对我国枣树生产的概述。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国枣树产 业也面临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以促进我国枣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02
我国枣树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 题
病虫害防治问题
病虫害种类多
枣树生长过程中会遭受多种病虫 害的侵袭,如枣蚜、枣步曲、炭 疽病等,对枣树的生长和产量造
技术进步
近年来,我国在枣树栽培、病虫害 防治、加工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 进展,提高了枣果的产量和质量。
枣树的经济价值
01
02
03
食用价值
枣果富含营养,口感鲜美 ,深受消费者喜爱,具有 很高的食用价值。
药用价值
在中药材中,枣果被认为 具有滋补养颜、益气补血 的功效,因此也广泛用于 医药制造。
加工产品
• 国内外市场需求: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枣果作为健 康食品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
•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枣树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 素,需要加大防治力度。
• 农业生产成本上升:随着劳动力、农资等成本的上升 ,枣树生产的经济效益受到挤压。
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枣树产业的价值
种植技术创新
枣果可用于制作枣泥、枣 酱、枣酒等多种加工品, 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的种类 和附加值。
枣树的种植分布
北方地区:河北、山东、陕西等北方省份是我国枣树的主要种植区,这 些地区气候适宜,土壤条件良好,适宜枣树的生长。
枣树栽培应注意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2021年第08期现代园艺枣树栽培应注意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乔玉霞,尹魁林(滨州市沾化区下洼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滨州256803)摘要:在枣树栽培过程中选择优良品种,采用更加科学的措施完成后续的养护工作,对枣树果品质量及产量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升农村的经济效益,相关专业服务部门就要针对如今枣树栽培的相关情况,进一步优化枣树栽培管理措施,确保枣农能采用更好的方式提升枣果产量与质量,最终获得自身应得的成果。
探究了枣树栽培的有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善意见。
关键词:枣树栽培;意义;问题;改善措施随着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重视度提升,农村地区的居民要抓住机遇,及时采取各种措施提升自身的劳动效益。
枣树是如今山东地区经济效益较高的栽培果树种类之一,在枣树栽培过程中,枣农需要应用枣树栽培技术知识,在确保枣树自然生长的基础上,采取各种人为措施调整枣树,提升枣树的产量及果品质量,帮助枣农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1]。
在应用枣树栽培技术过程,枣农要严格控制枣树的生长环境及施肥灭虫等工作,确保枣树的正常生长,减少虫害等问题的发生几率。
1优化枣树栽培技术的作用及意义优化枣树栽培技术对枣树种植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质量优化方式,在枣树的栽培过程中应用相关技术,能确保枣树在自然环境基础上更好地生长,对我国枣业的进一步发展及提升枣农经济效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枣树栽培技术不止是枣树栽培时期的内容,枣树的选苗、收获过程也包括在枣树栽培技术中[2]。
在选取枣树栽植苗木时,尽量选择与当地立地条件适应度较高的幼苗,确保幼苗的成活率,降低由于幼苗成活率不足造成的损失。
在幼苗栽种工作结束后,枣农要对幼树展开养护工作,通过采用深层的养护措施,减少幼树营养不良及虫害问题的出现概率,保障枣树的健康生长,为优质高效栽培创造良好的基础。
2枣树栽培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2.1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枣树品种我国的枣树品种较多,目前已有800多种,枣农要选择能适应本地环境的枣树品种,如果当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不能满足枣树品种的生长需求,枣树的正常生长及果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3]。
我国红枣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果农之友2020.2产业发展我国红枣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苏彩霞,郭凯勋,刘晓红(新郑市红枣科学研究院河南新郑451100)枣属鼠李科枣属植物,枣树原产我国黄河中下游,已有7000多年的栽培利用历史,与桃、杏、李、栗并称为古代“五果”,是我国第一大干果树种和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果树之一。
我国有超过世界98%的红枣种植面积和产量,并占有世界近100%的红枣贸易额。
1我国红枣产业的现状1.1枣树分布、种植面积和红枣产量1.1.1枣树分布枣树是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栽培果树之一,北起内蒙,南至两广,西至新疆,东到沿海各省,除黑龙江、西藏之外,北纬19°~43°、东经76°~124°的各个省份均有分布,其垂直分布在华北和西北的个别地区可达1300~1800米,在低纬度的云贵高原可达2000米。
1.1.2枣树种植面积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里,枣树发展速度很快,发展速度最快的是新疆,从二十年前的少量栽培上升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其次是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和河南五省。
在过去的10年里,红枣产业更是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从2009年到2018年,我国枣树种植面积增长了70%。
1.1.3红枣产量目前全国红枣产量最高的省份是新疆,据2017年统计数据看,新疆红枣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8%,其次是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和河南五省。
从2009年到2018年,我国红枣产量快速增长,平均年增长速度约为10%,2018年的产量比2009年翻了一番。
1.2品种结构《中国果树志·枣卷》上记载的红枣有700多种,但主栽品种只有几个,目前产量最高的是灰枣、骏枣、冬枣、金丝小枣,其次是滩枣、板枣、狗头枣、内黄大枣、壶瓶枣、圆铃枣、鸡心枣等。
传统上按大小分,可以分为大枣和小枣两类,以大枣为代表的有灰枣和骏枣,以小枣为代表的有金丝小枣;依用途分可分为制干品种、鲜食品种和兼用品种3类,在众多的红枣品种中,大多数为制干品种,鲜食品种和兼用品种的种类很少,冬枣是最常见的鲜食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鲜食枣品种。
河北省枣树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Ke od : hns jb ;dsae n sc p ss rv ninmes rs He eP o ic yw rsC iee uue i ssadi et et;peet aue ; bi rv e j e n o n
枣树 原产 于我 国 , 品种 繁多 , 河北 省 乡土 树 其 是 种 。枣树 具有 抗 干旱 、 盐 碱 、 瘠 薄 等 特 点 , 合 耐 耐 适
第 2卷 8
第 2期
经
济
林
研
究
Vo_ 8 No 2 l2 .
21 0 0年 6月
No nwo d Fo e t Re e c o r s sar h
J r 2 1 uL 0 0
河 北 省 枣 树 生 产 中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及 对 策
邵学 红 王振 亮 , , 李庆 国。
P o l n o nemesrsi r d cino zp u e r be a dcu tr au e np o u t f i h s u u ms o Zi jj b
M ili b iPr v n e l n He e o i c
SHAO eh n Xu o g ,W ANG e -in ,LIQig g o - Zh n l g a n u。
d s a e n wo s e i s o n e t p s s ie s s a d t p ce f i s c e t ”,n mey wi h b o m ie s ,f u t s rn i e s ,f ut c a k n ie s , a l t r o d s a e r i h ik d s a e r i r c ig d s a e c C t r i o s i i p n i ( n e ) a d Eu o h r a a y n i r d a S me c u t r a u e fs lc i g d s a e yro h n u v di e n s Re t r n r p e a b t n e ss Ca a i. o o n e me s r s o e e t ie s - l n r ss a tv re is e in l a in a d lr e s ae c lia i n o mp o e a ite ,i t g a e o t o f d s a e n e it n a it ,r g o a i t n a g c l u tv t fi r v d v r i s n e r t d c n r lo ie s s a d e z o - o e i s c e t we e p tf r r . n e tp s s r u o wa d
我国枣树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和管理措施的改进,我国枣树产量和产值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然而,气候变化和病虫害问题对枣树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可能导 致减产或品质下降,从而影响经济效益。
02
我国枣树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 题
品种单一,品质低下
总结词
我国枣树品种资源丰富,但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较为单一,且品质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总结词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枣树生产效益,是解决我国枣 树生产中存在问题的关键。
详细描述
加强枣树品种选育和改良,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推广 先进的枣树栽培技术,如合理密植、科学施肥、节水灌 溉等,提高枣园的产量和效益;加强枣树病虫害防治技 枣树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市场
总结词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市场,是提升我国枣树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要途径。
详细描述
积极参与国际枣树产业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枣树生产技术和经验;加强与国际枣树产业组织和企业的 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我国枣树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我国枣果出口规模 和市场份额;注重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提升我国枣果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枣树品种结构
总结词
品种结构单一,缺乏特色品种和优质品种。
详细描述
目前,我国枣树品种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以普通红枣品种为主,缺乏具有特色 风味、高附加值和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这可能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降低市 场竞争力,同时也限制了枣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枣树产量与产值
总结词
产量和产值逐年增长,但受气候变化和病虫害影响较大。
详细描述
积极推广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如合理密植 、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 ,提高枣树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加强技术 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枣农的科技素质和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枣树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排行榜收藏打印发给朋友举报发布者:admin热度13票浏览29次【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时间:2011年1月25日18:22一、缺乏创新品种我国枣树品种尽管很多,有700个以上,但均为历史上遗留的品种或通过优中选优选出来的品种,还没有一个品种是通过人工杂交,或经化学、物理诱变创新出来的。
对策:应当加大育种力度,通过杂交育种、物理化学诱变育种、分子辅助育种、太空育种等各种途径加快枣树育种步伐,早日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或专用品种。
二、主栽品种类型混杂我国绝大多数枣主栽品种都是乡土品种,品种内类型很多,良莠不齐,生产上株间差异大,造成果实大小、果形不一,品质参差不齐,商品价值低。
对策:加大优中选优力度,选育出优良类型,通过快速繁育苗木和高接换头等方法,解决品种混杂问题,提高果品质量和商品价值。
三、引种混乱,对品种区域化研究不够前几年在市场的拉动和退耕还林政策引导下,我国枣树发展迅速,枣树面积迅速扩大,但苗木品种混杂,盲目引种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产量低,品质差,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对策:我国枣树品种区域化问题一直没有进行过系统研究,目前我们缺乏这方面的数据和资料。
应联合攻关,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于有发展前途的优良品种优先进行区域化试验,从而实现“适地适栽”,提高效益。
四、对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不够目前我们在枣树上制定了一些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枣树无公害的生产,但对于这些技术的研究还很不够,一些技术不够先进有效,或实用性差,一些技术指标不够明确,难以操作。
对策:根据对枣生产无公害或绿色食品的要求,进行无公害生产相关技术的研究,总结出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用途(鲜食和制干等)枣无公害生产配套技术。
五、一些病虫害发生严重(一)铁皮病(缩果病)的发生与防治枣铁皮病,又名缩果病、黑腐病,俗称雾焯、雾燎头、干腰、黑腰、铁焦等,是一种严重危害枣树的果实病害。
该病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内蒙、广西等许多地方发生。
每年因该病导致产量损失30%~80%,有的地方甚至出现绝收。
1.危害症状该病在果实白熟期开始出现症状,初期在枣果中部至肩部出现水浸状黄褐色不规则病斑,病斑不断扩大,并向果肉纵深处发展,病部果肉变为黄褐色,味变苦。
果实发病后易脱落,失去食用价值。
该病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发病迅速,常表现为突发性和爆发性,特别是在果实白熟期至成熟期之间遇雨或大雾后的3 ~5天内,病情突然加重,病果率迅速增加。
2.病原为三种真菌:① 细交链孢 Alternari a alternata (Fr)Keissler;② 毁灭茎点霉Phoma destructiva Plowr;③ 壳梭孢属一种真菌Fusicoccum sp.。
其中以Phoma sp.数量最多。
这三种真菌可单独,也可两两和三种混合侵染而导致发病。
3.铁皮病的发病规律(1)越冬场所为1、2年生枝条及多年生枣枝、枣股、树皮、落果、落吊、落叶等。
(2)侵染时期三种病原真菌除侵染果实外,还侵染枣叶、花和枣吊枝,但在枣叶、花和枣吊茎上不表现症状。
4月下旬在幼叶、5月下旬在枣花、7月中旬在幼果上均可首次分离到 Alternaria alternata (Fr.) Keissler;6月下旬在枣花、7月中旬在幼果可首次分离到Phoma destructiva Plowr.; 8月上旬仅在枣果上首次分离到Fusicoccum sp。
三种病原菌对枣吊枝、枣叶、枣花和枣果的侵染看不到明显高峰。
铁皮病为单侵染病害,没有再侵染。
4.防治技术(1)搞好果园卫生在秋、冬季清理落叶、落果、落吊,将其集中烧毁,并在早春刮树皮,以减少初侵染来源。
(2)早春刮树皮,集中烧毁(3)刮完树皮后,在萌芽前喷3 ~5波美度石硫合剂(4)自6月中下旬开始,每隔10~15天喷一次广谱性杀菌剂。
注意事项:喷药时期要严格把握,喷药质量要高。
(二)裂果的发生与防治裂果是枣生产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
一般年份裂果浆烂率达15%左右,成熟期多雨的年份,高达50%—80%。
,易裂果品种一般年份裂果率在50%—70%,严重年份达95%以上。
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1.枣裂果的原因枣果在接近成熟时含糖量增高,渗透势降低,吸水能力强,吸水后膨压增加,果实开裂。
影响枣裂果的因素主要有:品种、果实糖、激素、矿质元素含量、果皮厚度和韧性、降雨量、栽培管理等。
2.防止方法(1)选择抗裂品种不同枣品种抗裂能力不同。
极易裂品种有:壶瓶枣、无头枣、北京尜尜枣、金丝小枣、婆枣、骏枣、梨枣等。
易裂品种有:灵宝大枣、赞皇大枣、圆铃枣、灰枣、相枣等。
中裂品种有:俊枣、晋枣、婆婆枣、北京泡泡枣、灌阳长枣等。
抗裂品种有:长红、柳林木枣、水枣、束鹿婆枣、连县木枣、湖南康头枣、小算盘等。
目前多数抗裂性强的品种综合品质较差,应当加强抗裂品种的选育,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抗裂品种。
(2)从幼果期开始喷钙:0.2%—0.3%的硝酸钙或氯化钙,每隔15天喷一次(3)喷激素和生长调剂:喷20-40mg/kg赤霉素、10mg/kgNAA等(4)在生长季干旱时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土壤湿度变化小可以降低裂果率。
长时间干旱突然降雨导致裂果严重。
(三)枣疯病的发生与防治1.病原:类菌质体2.传播途径:通过昆虫,也可通过嫁接、根蘖或扦插等方法繁殖传播。
中国拟菱纹叶蝉、橙带拟纹叶蝉等叶蝉是该病自然传播媒介。
3.防止方法:(1)检疫:严禁从病株上采接穗、插条和刨取根蘖苗;严禁枣疯病苗进入枣区。
(2)及时刨除病株(山区同时要刨除酸枣病株),并烧毁。
或夏季采用大扒皮方法,把树干上的树皮扒光,使病株死亡,可绝根蘖后患。
(3)药剂防治:通过输液方法输入“去疯1号”。
(4)在6月~8月份用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1000倍液~1500倍液,喷严树冠及周围杂草,消灭媒介昆虫,预防传毒。
(四)绿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1.危害主要危害幼叶、花、果、枣吊等器官。
枣树萌芽时便危害幼叶,幼叶上出现枯死小斑点,随着叶片生长,枯死斑扩大变成小孔,叶片象筛子一样,出现很多小孔。
花蕾、花和幼果受害便脱落,造成落花落蕾落果。
严重时没有产量。
2.生活习性一年发生4-5代。
以卵在杂草、树皮缝中越冬。
枣树萌芽越冬代卵孵化的若虫危害幼叶,5月上、中旬为危害盛期。
第二代至第四代危害分别大致在6月上中旬、7月中旬、8月中旬。
3.防治方法:(1)在萌芽前3-5波美度喷石硫合剂,在萌芽后喷2000-2500倍高效氯氰菊酯,1000-2000倍乐斯本等杀虫剂。
要掌握喷药时间,最好在早晚喷药,以提高防治效果。
(2)树干上涂抹无公害粘虫胶。
(五)冬枣果实黑点病的发生与防治1.症状该病在果实迅速膨大期(7月初)开始发病,先在果实表面出现溃疡状斑点,大多呈圆形或近圆形。
多数斑点直径约1-2mm,大的直径在3mm以上。
大多数病果上有数个斑点,多者达十几个。
有的斑点相互连接形成更大的病斑。
病斑中央有一小孔,向外分泌白色粘状物。
随着果实的生长,病斑不再继续扩大,病斑部变褐、变黑、变成一个黑疔。
后期有的黑疔表面出现干裂。
在果实采收时,部分小黑疔脱落,果实表面留一伤疤,影响果实外观。
大部分病果黑斑不脱落,降低了果实的商品价值,甚至完全失去食用价值。
2.病原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细交链孢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和仁果茎点霉(Phoma)。
3.防治方法(1)主要为伤口侵入,防治绿盲蝽象是防治该病的关键。
(2)喷“菌立灭”、代森锰锌等杀菌剂或其他广谱性杀菌剂。
六、果实品质下降严重1.果实品质下降的表现(1)制干红枣:含糖量低,果肉薄,弹性差,果实颜色发黄,无光泽。
(2)鲜食枣:果实含糖量低,果皮增厚,口味谈,果皮粗糙,无光亮,口感不好。
2.果实品质下降的原因(1)开甲:尤其是制干红枣品质下降原因与开甲密切相关。
(2)采收过早:制干红枣和鲜食枣都存在早采现象。
(3)激素使用量太大。
(4)缺乏科学肥水管理。
盲目施肥现象严重,肥料施用量,施用时期,肥料配比不合理。
3.解决方法(1)适时采收(2)开甲后加强土肥水管理,干制红枣产区可以不开甲,采用其他保花保果措施。
(3)采用营养诊断施肥技术,科学进行配方施肥,推广先进的肥水管理技术。
(4)控制激素用量。
七、幼树结果晚不丰产这几年枣树发展很快,幼树面积迅速增加。
幼树不结果或不丰产现象突出。
1.原因(1)一是苗木质量差,栽植技术不当,管理不善,造成栽后当年生长不良。
(2)二是栽后不重视管理,在枣树下间作农作物,不给枣树留足够的营养带,使得枣树连续几年都长不起来,枝量不够,谈何丰产。
(3)三是整形修剪方法不当,造成枝条太多,树冠郁闭,坐不住果。
对于密植园枣树,树形可整成小冠分层性或开心形。
最好是开心形。
生产上很多枣树不修剪,放任生长,成了扫著状。
尤其是有的枣农施肥灌水过量,枣树生长很旺,枝条很多,抹芽、摘心、拉枝等夏季修剪措施又跟不上,树冠枝稠叶密。
(4)四是没有采用保花保果措施或措施采用不当。
幼树不开甲,不喷赤霉素,难以丰产。
(5)病虫防治不及时。
主要有枣瘿蚊、食芽象甲、绿盲蝽象、红蜘蛛等害虫。
八、幼树冻害问题近几年枣树连续发生几次冻害,给枣树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1.发生原因:(1)冬季温度变化剧烈,短时间内下降幅度大。
(2)幼树生长太快,组织不充实。
这与管理不当有关,一是氮肥施用太多,施用时期太晚,枣树不能及时停长,组织不充实,抗冻能力下降。
二是枣园地下间作物影响枣树光照,枣树生长不良。
(3)三是立地条件差,管理粗放,生长衰弱,抗冻能力差。
2.防止方法(1)后期要控制肥水,通过摘心控制枝条生长。
(2)防治病虫害,保护叶片,使树体健壮(3)入冬前浇好防冻水(4)培月牙土埂:在树北面距树60cm,堆50cm高的月牙形土埝。
(5)树干涂白或全树涂防冻液(6)埋土防寒:将树弯到全部埋住或埋干,在特别寒冷的地方,树体露土部分全部冻死,第二年从死的部分截干,重新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