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层水平段井眼轨迹控制难点分析与施工对策
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及解决对策

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及解决对策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平井钻井技术已经成为了油田开发中的重要手段。
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技术是指在水平井中进行超过1000米长的水平井段钻井,是目前油田开发中的主要技术之一。
长水平段水平井的钻井技术难点主要体现在井段控制、井斜角度控制、井眼质量控制等方面。
本文将深入探讨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技术的难点及解决对策。
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中,井段控制是非常困难的一个技术难点。
由于地层条件多变,尤其是复杂井下地质条件,使得井段控制会面临很大的挑战。
在实际作业中,往往会出现井段弯曲、扭转不良、偏心孔等情况,导致井眼质量下降,甚至造成设备损坏和作业中断。
针对井段控制难点,需要从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两方面来进行解决。
在技术手段上,可以通过引入新型井下控制设备,提高井眼质量控制精度;在管理手段上,可以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施工操作水平和监督力度。
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二:井斜角度控制在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中,井斜角度控制是一项重要的技术难点。
井斜角度的控制直接影响到井段的水平延伸长度和产能效果。
由于复杂的地层条件和多变的井下地质情况,使得井斜角度的控制难度较大。
在实际作业中,往往会出现井斜角度控制不精准,导致井段走向偏离目标位置,降低了整体的产能和开采效果。
针对井斜角度控制难点,需要加强井下控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通过引入先进的井下导向技术和控制设备,提高井斜角度控制的精准度和可靠性;加强施工中对井斜角度的实时监控和调整,及时发现并解决井斜角度控制不良的问题。
针对井眼质量控制难点,需要引入先进的井下测量和控制技术,提高井眼质量的检测和控制水平;加强井下施工作业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作业水平和质量控制意识,确保井眼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分析

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分析水平井钻井技术是一种在地下水平方向进行开采的钻井技术,主要用于增加油气井的开采面积和提高采收率。
水平井钻井技术也存在一些难点,需要寻找对策来克服。
水平井钻井技术的难点之一是井眼质量控制。
由于水平井的钻井过程中,井眼受到复杂地质条件和工程参数的影响,很容易出现井眼偏斜、横向位移过大等问题,导致钻井难度增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合理设计井眼轨迹。
在进行水平井钻井前,需要充分了解目标油层的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井眼轨迹,并结合井口参数进行钻具、液体等工程参数的优化设计,减少对井眼的不良影响。
2.优化钻井工艺。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在水平井钻井的不同阶段,可采取不同的钻具、液体、压裂等技术工艺,以提高钻井质量和效率。
水平井钻井技术还存在高温、高压的技术难点。
水平井钻井常常用于深层油气开采,由于地下温度和地层压力的增加,井口温度和压力会显著升高,对钻井设备和人员安全带来隐患。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选用适应高温、高压环境的钻具和液体。
需要选择能够承受高温、高压的材料和工艺设备,以提高钻井设备的耐温、耐压性能。
2.加强井口安全防护。
在进行水平井钻井作业之前,需要对井口进行安全性评估,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加强井口装置和监控设备,确保井口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1.选用适当的固井材料和技术。
固井是保障井眼完整性和井壁稳定性的关键环节,需要选用适合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的固井材料,并进行良好的固井设计和施工。
2.强化井壁稳定性控制。
通过优化水平井钻井参数,合理控制地层压力和流体压力,加强井筒支撑和井眼稳定措施,提高井壁的稳定性。
水平井钻井技术虽然具有很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井眼质量控制、高温高压及井壁稳定性控制等难题。
通过合理设计井眼轨迹、优化钻井工艺,选用适应高温、高压环境的钻具和液体,加强井口安全防护,选择适当的固井材料和技术,强化井壁稳定性控制等对策,可以有效解决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提高钻井质量和效率。
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分析

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分析一、技术难点1. 复杂地质条件水平井钻井面临的首要难点是复杂的地质条件。
水平井钻井常常需要穿越多种不同类型的岩层,包括致密砂岩、泥质岩、页岩等,这些地层的物性差异较大,导致井筒稳定性难以保障。
地质条件的变化也给井筒定向和测斜带来了困难,增加了钻井作业的风险和难度。
2. 钻井液环境水平井钻井中,钻井液的选择和使用对于钻井作业至关重要。
由于井底压力和水平段井深的特殊性,需要使用高密度和高性能的钻井液,以维持井壁稳定和减小地层损害。
如何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选择合适的钻井液,尤其是在需要兼顾井壁稳定和岩心保护的情况下,依然是一个技术难题。
3. 完井工艺难题水平井的完井工艺也是一个技术难点。
水平井的完井需要对井筒进行小口径射孔处理,难度较大,而且射孔质量关系到井下工作效率和油气开采效果。
尤其对于非常规油气田的水平井,更需要在完井工艺上进行创新和突破。
4. 油气井产能下降对于已经投产的水平井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油气产能逐渐下降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产能下降主要由井筒堵塞、油气藏压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如何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已经投产的水平井,保持其长期的生产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难点。
二、对策分析1. 技术创新面对水平井钻井中的各项技术难题,最重要的对策是技术创新。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应该加强地质勘探和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选用适宜的钻具和工艺。
针对钻井液环境的问题,应该加强对高性能钻井液的研究和开发,在选液、性能优化和循环处理等方面下功夫。
在完井工艺方面,需要加强对小口径射孔技术的研究和改进,提高射孔质量和效率。
2. 多学科交叉解决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
地质学、钻井工程、油气藏工程等不同学科的专家需要共同参与解决问题,对于复杂的地质条件,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3. 资源整合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解决需要各方资源的整合。
在钻井液环境选择和使用上,需要钻井液生产厂家、油田服务公司和科研机构等不同资源的整合,通过共同合作,解决技术难题。
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分析

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分析一、引言水平井钻井技术是油气田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通过水平井钻井可以增加油气井的有效产能,提高油气采收率。
水平井钻井技术也面临着一些难点和问题,如井眼质量控制、水平段钻进速度和稳定性、钻井液循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针对水平井钻井技术的难点和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的对策措施,以确保水平井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分析1. 井眼质量控制难点在水平井钻井作业中,井眼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井下工具的进出和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但是由于地层条件复杂、井眼直径小、倾斜度大等因素的影响,井眼的变形和破损现象较为常见,导致井眼质量控制成为水平井钻井的难点之一。
2. 水平段钻进速度和稳定性难点水平井的水平段长度通常较长,而且在实际施工中地层条件复杂、地质构造多变、井眼尺寸小等因素的影响下,水平段的钻进速度和稳定性难以保障,钻进作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3. 钻井液循环难点在水平井钻进过程中,钻井液的循环对井下钻具的冲刷清洗和冷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水平井井眼条件的限制,井下结构和设备的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下,钻井液循环难度较大,常常出现井下循环效果不佳、泥浆溢出等难题。
三、难点对策分析1. 井眼质量控制对策针对井眼质量控制难点,应加强对井眼的检测和评价,采用先进的测井技术和地质勘探手段,降低井眼的倾斜度和阻力,确保井眼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水平段钻进速度和稳定性对策针对水平段钻进速度和稳定性难点,应合理设计钻井方案、选择适当的钻井工艺和井下钻具,降低钻具的摩擦阻力和回旋力矩,改善井下工作环境,提高钻进速度和稳定性。
3. 钻井液循环对策针对钻井液循环难点,应优化钻井液配方、加强泥浆处理和过滤,提高泥浆性能和稳定性,加强对钻井液性能的监测和控制,确保钻井液循环的顺利进行和效果优良。
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难点与解决办法

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难点与解决办法1. 引言1.1 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难点与解决办法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水平井录井技术成为了油田勘探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实际的录井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各种技术难点。
针对这些难点,我们需要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以确保录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难点一:井眼复杂性水平井井眼复杂,地层情况多变,给录井操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解决方法可以通过优化录井工艺,提高录井设备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及加强录井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水平。
难点二:录井精度要求高水平井的录井精度要求很高,一旦误差过大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录井技术和设备,以及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来提高录井精度。
难点三:录井设备选择水平井录井设备种类繁多,选择合适的设备对于确保录井作业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定制化设备,提高设备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来解决这一难点。
录井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可能会导致录井结果的不准确性。
应该加强录井技术的规范化培训,统一录井操作流程,确保技术水平的统一性。
难点五:安全隐患水平井录井作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健全安全体系,确保录井作业的安全进行。
在面对这些录井技术难点时,我们可以通过提升录井技术水平、加强录井设备研发,以及建立规范化的录井作业标准来解决问题,确保水平井录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2. 正文2.1 难点一:井眼复杂性水平井的井眼复杂性是制约录井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水平井的井眼经常会出现非常复杂的地质构造和裂缝,这就给录井作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井眼复杂性会增加录井作业的难度,导致录井精度下降,影响采油效果。
复杂的井眼结构容易导致录井工具受阻或损坏,进而影响整个录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由于水平井的井眼一般都比较长,且弯曲度较大,所以录井工具在进入井眼时容易受到较大的挤压力和摩擦力,这也会增加录井作业的难度。
针对井眼复杂性带来的难点,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解决办法来提高录井的效率和精度。
可以在录井前开展详细的地质勘查工作,了解井眼的地质特征和构造,以便选择合适的录井工艺和工具。
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及改进

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及改进随着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油气资源储藏于平面延伸的地层中,因此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技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传统的平行垂直井钻井中,是通过直接从垂直孔钻取石油的,而水平井钻井则是在一个规定的范围内,以极低的角度向目标层位钻井,因此钻井参数的精确控制对采集石油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讨论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技术的难点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技术难点1. 控制井眼轨迹控制井眼轨迹是钻井技术中最为棘手的难题之一。
在水平段水平井的钻井过程中,井眼的轨迹控制对石油勘探的成功至关重要。
井眼轨迹的正确控制将提高井眼的存储容量并降低井眼的风险系数,同时还可以降低钻井成本。
当前的井眼轨迹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测井数据识别、历史井眼轨迹学习以及数字控制系统。
通过测井数据识别,可以确定地层的性质,以从而获得控制井眼轨迹的方向;通过对已有的历史井眼轨迹学习,并根据学习结果来执行井眼轨迹控制;数字控制系统可以实时记录井眼轨迹并反馈给钻井人员以及地质勘探工程师,以期在钻井过程中及时地调整井眼轨迹。
2. 改进钻井液体系传统的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液在其应对越来越高的钻井压力和液位时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
为了确保钻井的顺利进行,改进的钻井液体系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流动性、影响性和密度控制。
传统的钻井液常使用泥浆或粉体配制,新的钻井液体系可以使用硅烷体系或聚合物标准体系,来提供更好的流动性和润滑性。
3. 提高钻头工具的效率在水平段水平井的钻井过程中,钻头工具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的钻头工具对于高强度岩石的钻石的使用效效率很低且费用高;新颖的钻头工具可以采用超声波工艺或者其他新技术以提高钻头工具切削和抗磨损性能。
改进措施1. 先进的钻井工艺技术现代的数字化钻井技术、定向钻井技术和三维地震技术能够很好地支持水平段水平井钻井的成功展开。
采用GPS导航技术、E-Log仪器和移动测井等先进仪器设备可以实现精确井眼轨迹控制和高质量的钻井结果。
水平井地质导向的难点及技术对策探究

水平井地质导向的难点及技术对策探究水平井是一种在地下水平方向钻探的石油勘探技术,由于其在地层开采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和开采领域。
在水平井地质导向方面存在着一些难点和挑战,需要通过技术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水平井地质导向的难点1. 地质构造复杂多变水平井的勘探与开发往往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地层中褶皱、断裂等地质构造对水平井的布置和导向产生重大影响,导致水平井的导向难度增加。
2. 水平段地层识别困难由于水平井在地层中以水平方向进行钻探,导致地层特征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难以准确识别,可能会出现地层预测不准确、井位偏差较大等问题。
3. 钻井误差难以避免水平井在钻探过程中,钻井误差难以避免,导致井位偏离设计轨迹,从而影响油层的采收率和生产效率。
二、技术对策探究1. 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利用先进的地震勘探技术、地震井间插值技术等手段,对地下构造进行高精度测量和分析,以提供更准确的地质构造图,为水平井的导向提供重要依据。
2. 精准的地层识别技术应用先进的地层识别技术,如地震成像技术、测井资料解释技术等,能够准确识别地层中的油气储集体,并为水平井的布置和导向提供重要依据。
3. 精密的导向钻井技术通过应用全方位导向测井技术、导向测斜井技术等,可以实时监测井孔位置、方向和偏差,确保水平井的钻井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 智能化的钻井设备在水平井导向钻井过程中,应用智能化的钻井设备和系统,如自动定向钻井系统、实时动态测斜系统等,可以提高钻井的精度和效率,减少钻井误差。
5. 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利用先进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如地下水压力监测技术、岩性识别技术等,可以及时获取地下环境的变化情况,对水平井的导向和钻井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确保水平井的导向和采收效果。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尤其是地质勘探、导向钻井、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方面的技术的应用,水平井地质导向的难点已经有了较好的解决策略,可以为水平井的安全高效导向提供技术支持。
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难点与解决办法

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难点与解决办法水平井是一种在地下水平方向钻进的油气开采井,是一种重要的油气开采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油气的采收率,降低钻井成本,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
水平井钻井技术也面临着诸多的难点和挑战,需要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本文将就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难点与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一、难点分析1.1 钻井井眼质量控制难度大水平井的井眼在水平井段通常需要控制在较小范围内,以保证井眼尺寸和形状的稳定性。
然而由于地层条件的复杂性以及水平井在钻进过程中的弯曲特点,导致控制井眼质量难度大。
1.2 地层构造复杂,易引发井眼塌陷水平井常常需要在复杂的地层条件下进行钻井,地层的不均匀性和变化性给井眼稳定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井眼塌陷的风险大大增加。
水平井需要在地下进行方向钻井,需要保证钻井井眼的方向和角度,难度较大。
1.4 钻井液循环困难水平井的井眼长且弯曲,钻井液的循环难度增加,容易导致井眼清洁不彻底,影响后续的井筒壁完井。
二、解决办法2.1 优化钻井工艺,加强质量控制在钻井过程中,应该采用先进的钻井设备和技术,对井眼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钻井参数和工艺,加强对井眼质量的控制。
需要加强对井眼稳定性的分析和预测,合理选择井眼稳定性好的地层进行钻井,尽量减小地层变化对井眼稳定性的影响。
2.2 加强地层工程学研究,有效防治井眼塌陷在进行水平井钻井前,应该充分了解地层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制定合理的井眼支护方案,并在钻井过程中加强地层情况的监测和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治井眼塌陷的发生,减小井眼稳定性问题的风险。
2.3 采用先进的方向钻井技术在进行水平井方向钻井时,可以采用先进的测量和控制技术,实现更加精确的井眼方向和角度控制,例如采用惯性导航系统、地质柱状成像技术等,来提高钻井的准确性和效率。
2.4 优化钻井液配方,改进循环系统在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可以采用低密度、低粘度、高性能的钻井液,以减小循环阻力,提高钻井液的循环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杂地层水平段井眼轨迹控制难点分析与施工对策
作者:薛友强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15期
摘要:水平段井眼轨迹控制难点主要是设计造斜井段和稳斜井段。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入,动用储量逐步转向深层、复杂断层、零散富集区发展,开发难度越来越大,水平井和定向井技术随之快速发展。
本文探讨了水平井现场施工中井身剖面、井斜调整、靶点设置、摩阻、粘卡以及地层保护等关键技术。
通过严格优选钻进参数、合理的采用复合钻进,频繁的短起下作业以及对钻井液性能的及时调整和维护,实现了提高钻井速度,减少成本,提高了钻井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水平井;钻进参数;井身剖面;对策
前言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入,动用储量逐步转向深层、复杂断层、零散富集区发展,开发难度越来越大,水平井和定向井技术随之快速发展。
依据垂直剖面图也可以定义为水平位移大于或等于垂深两倍的水平井或定向井。
水平井与直井对比具有明显优势。
一是开发复杂断块油藏,可以钻遇多个目的层,钻遇厚度远远大于直井,节约了钻井成本和布井数量;二是开发海上油田,尤其是近海油田,优势更为明显,节约大量投资和海底设备;三是可以不过多受环保要求限制,有效控制地下储量。
1水平井常规技术
1.1井眼轨迹
水平段井眼轨迹控制难点主要是设计造斜井段和稳斜井段。
水平段轨迹的控制直接影响了水平段合理位置。
水平段延伸,造成导向工具钻压难以传递,摩阻增加,轨迹控制难度加大,加上钻遇岩层的复杂性,轨迹控制难度更大。
一般采取措施有(1)优化钻具组合。
优选“钻头+ 单弯螺杆动力钻具+ 欠尺寸扶正器+ 无磁钻具+MWD”的单弯柔性倒装钻具组合,有助于加压、造斜和井眼轨迹控制。
(2)摩阻扭矩计算,采取软件计算调整钻进参数。
(3)造斜点的选择。
选取岩层稳定、储层发育相对较好,容易实现快速造斜。
造斜井段采取圆弧形,减少摩阻扭矩。
(4)随钻随测。
利用MWD 随时监测井眼轨迹,实时监控底部钻具组合与地层岩性的关系,调整滑动钻进与复合钻进的时间和比例,控制井眼轨迹。
1.2井身剖面
大位移井井身剖面不能超過钻柱扭矩最大值,能尽量增大延伸距离,降低摩阻和扭矩,减少套管磨损,改进管材和钻柱组合、测量下入能力。
井身剖面设计有三种类型:(1)悬链线剖面。
特点是钻柱与井壁间的接触力等于0,低扭矩。
缺点是井身剖面壁井眼轨道长,需要修正井身剖面。
(2)增斜-稳斜剖面。
井身剖面造斜率较低(
1.3钻头要求
大位移井钻头必须具有轴承使用周期长,良好的保径能力、掌背耐磨损和密封高温下不容易失效。
大位移井一般采取复合钻井技术,设计实际转速200r/min以上,钻具组合在钻头围绕轴线旋转的同时,类似做行星运动,使用用1.5°单弯螺杆,钻头牙掌和偏磨牙轮损坏严重,一般常用1°、1.25°两个级别的单弯螺杆。
影响钻头造斜重要的参数是弯角和弯矩,同时影响钻头的受力,弯角偏移过大,侧向振动较大,损坏井眼尺寸扩大和螺杆钻具。
钻头每转动一周,就会打乱齿圈的破碎环带,井底破碎出现不均匀和不充分,容易磨穿牙轮齿槽较薄的壳体部位,导致钻头失效。
复合钻具在做行星运动的同时,钻具偏向下井壁形成环空,发生岩屑床堆积和滑移,造成钻头背锥、齿圈轮体和掌背磨损、冲蚀而减小钻速。
在水平段和斜井段,钻头在钻具自重作用下,造成井壁侧压增大,增加侧切作用后,在大井斜的环境下,产生摩擦热导致密封失效;由钻头的受力情况可知,钻头受到井壁较大支撑力,牙轮出现偏转,造成牙轮与牙掌的间隙过大,泥浆中的固体成分进入密封空间划伤密封圈,密封失效。
再就是牙轮偏转造成牙轮与牙掌轴颈的摩擦由面摩擦变为线摩擦,油膜损坏,轴承失效。
2 应用实例
油田某井井口方位 1°距离156m,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鼻状构造带断块,设计井斜深3460.43 m,垂深2833m。
实际完钻斜深3420.00m,垂深2841.47 m,水平段长289.01m,水平位移750.87 m。
井深结构:一开:Φ444.5 mm*404 m 表层套管:Φ339.7 mm×401.64m.二开:Φ215.9 mm×3420.00 m 油层套管(含筛管):Φ139.7 mm×3388.11m
3 施工难点
定向段造斜率要求高且井眼扩大率小,滑动钻进拖压严重;该井设计油层2.5m,实际钻进时A靶油层仅为92cm,为寻找油层,反复调整井斜(甲方做出6次调整井斜),造成井眼曲率增大,送钻困难;斜井段岩屑床堆积,造成携砂困难;托压时上提下放活动钻具,造斜率偏低,井斜稍有滞后,增加滑动钻进增斜,难以保证井眼轨迹圆滑;水平井水平段存在的共性问题,一是摩阻增大,二是粘卡,长时间静止很容易粘卡;裸眼段长,地层复杂,“上糊下掉”现象突出。
在水平段施工中,首先要严格控制失水,同时在保护油气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钻井液密度,防止井壁掉块大量产生。
4施工问题处理
4.1 首先送钻,水平井施工中,一般采用的是“切菜式”送钻,少送勤送,一次送钻一小截,送钻时,观察好灵敏针,送钻不增钻压,保持持续送钻,同时观察工具面变化,保证好定向所需要的工具面。
4.2 脱压造成的后果是滑动送钻钻压只增不回,同时工具面不发生变化,本井解决措施上提出一个单根,滑动钻进到井底,脱压严重,需要复合钻划眼修复井眼。
4.3 更换钻具组合,容易造成定向困难,尤其是下入地质导向仪器,因为钻具的刚度和柔性发生变化。
需要划眼来调整,计算好井深,甩掉2-3个单根,开泵划至井底,多划几遍能保证好划眼效果,在井斜角大于60°之后,需要采用倒置钻具组合,把加重钻杆放在井斜角较小井段或直井段。
4.4为保证井眼曲率圆滑,必须减少滑动钻进的次数和井深,尽量保持复合钻,在增斜段,不能大段滑动钻进,每个单根采用滑动钻+复合钻结合,在岩性软,钻时较快的井段,适当的滑动钻进增井斜,这样节约定向消耗的大量时间。
同时结合设计,在前期施工中,欠井斜施工,避免在后期复合钻增井斜太快,还需要滑动钻进回扣井斜,影响钻井进度。
同样在水平段施工中,本井采用单弯后+扩大器的稳斜钻具组合,减少了滑动钻进,增加复合钻,保证了井眼圆滑。
4.5 定期搞好短起下,本井井斜大于45°后每300米左右短起下一次,进入水平段每100-150米左右短起下一次,以破坏岩屑床并将岩屑带出。
接单根每打完一个单根,划2遍井眼后方可测斜,提泵上提摩阻还是很大,继续划,直到上提没有问题,才能接单根。
参考文献:
[1]朱全塔. 孤平1 井超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技术[J].石油钻探技术,2016,33(6):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