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听蜀僧濬弹琴》原文、译注、艺术特色及阅读练习

合集下载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全诗译文及赏析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全诗译文及赏析

听蜀僧浚弹琴唐·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释1.蜀僧浚:四川和尚法名为浚。

2.绿绮:本为琴名,汉代司马相如有一琴名为绿绮,这里指名贵的琴。

峨嵋:山名,在四川省,以风景秀丽著称。

3.挥手:指弹琴的动作。

嵇康《琴赋》:“伯牙挥手,钟期听声。

”万壑松:比喻琴声如深谷松涛一样铿锵有力。

4.客:诗人自指。

洗流水:象被流水洗过一般畅快、愉悦。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

”郭亚注:“霜降则钟鸡,故言知也。

”此处指音乐终止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钟声融合在一起。

译文蜀地的僧浚怀抱着珍贵的绿绮琴,他来自故乡的峨嵋山峰。

为我挥手一弹,如同听到了千山万壑的松声。

高山流水呵!我心若流水洗过般畅快,余音袅袅,汇入了薄暮时寺庙的钟鸣。

不觉时,青山已笼罩在暮色中,灰暗的秋云布满了天空。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听琴的五言律诗。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首二句引出弹琴者。

“绿绮”,琴名。

西汉蜀人司马相如曾有绿绮一张,这里借指琴的名贵,同时,也暗示琴师来历之大、技艺之高。

蜀僧怀抱绿绮,自峨眉山迢迢而来,又为蜀人李白弹奏,何等有情趣!寥寥十个字,便将琴师潇洒的风姿以及诗人对同乡的钦敬之意显露无遗。

“一挥手”,写弹琴的优雅举动;“万壑松”,写琴音的美妙声响。

“客心洗流水”,表现诗人听琴宛若被流水冲洗一样的愉悦心境,暗用“高山流水”的典故。

《列子·汤问》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这里,诗人意欲借此表明:蜀僧弹得好,自己听得来,两人通过琴音达到了心灵的勾通和志趣的拍合。

“遗响入霜钟”,进一步描写琴音的余响汇入山寺钟鸣声中构成的高远境界。

“霜钟”二字,巧妙地点明时令,与末句“秋云”相照应,从而借寒秋的寥廓空间更深一层地表现琴音余响的艺术效果。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原文及赏析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原文及赏析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原文及赏析《听蜀僧濬弹琴》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以李白独特的艺术视角,赞美了蜀地音乐家濬弹琴的神奇才华。

诗中通过描写琴音的变化和濬的琴技,展现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艺术追求的推崇。

下面将逐句解读原文,并进行赏析。

听蜀僧濬弹琴崔颢作,周昉校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首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表现了蜀地僧人濬的背景。

蜀地指的是今天的四川地区,被称为“天府之国”。

濬抱着一把绿绮琴,从峨眉山下向西游走而来。

这里运用了绿绮琴作为诗歌形象的手法,表达了琴曲的美妙。

第二句“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将诗人对濬的赞美和敬佩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只要濬挥动手指,好似听到千万山壑的松林,给人以宏大而悠扬的感受。

通过对琴声的比喻,使读者感受到了濬琴技的高超和音乐的魅力。

云峰发脚声,洞庭有归舫。

江流宛转绕,月影悠悠照。

第三句“云峰发脚声,洞庭有归舫。

”以山的形象描绘琴音的发声。

云峰从琴弦上发出声音,给人以清脆响亮之感。

而洞庭则象征着美妙的琴音有如一艘船,在洞庭湖上穿梭来回,给人以悠扬的感觉。

第四句“江流宛转绕,月影悠悠照。

”通过描绘江水的流动和月光的倒映,进一步增加了诗歌的意境。

江水蜿蜒曲折,而月光则如同水面上的波澜,照耀着整个景色。

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诗歌的情感和画面感融为一体。

虚弱更关情,抚景伤柔肠。

明月不可得,照我逐情长。

第五句“虚弱更关情,抚景伤柔肠。

”通过对自身情感的表达,表明了诗人内心的动情和伤感。

虚弱的情感能更加触动人的情感,而抚摸景物则使痛苦更加深刻。

这里展示了诗人深情的一面。

最后一句“明月不可得,照我逐情长。

”通过对明月难以把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那种强烈情感的渴望,也强调了诗人个人情感的追求。

明月象征着美好和渴望的对象,但又难以达到。

由此,更加突显出诗人内心对情感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蜀地音乐家濬弹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唐诗赏析-《听蜀僧濬弹琴》原文翻译及练习题

唐诗赏析-《听蜀僧濬弹琴》原文翻译及练习题

《听蜀僧濬弹琴》原文翻译及练习题'《听蜀僧濬弹琴》全诗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明快畅达,风韵健爽,在赞美琴声美妙的同时,也寓有知音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听蜀僧濬弹琴的古诗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唐代: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蜀僧怀抱着绿绮琴,来自遥远的峨眉山。

为我随意挥手一弹,如同听到万壑松声。

余音袅袅,汇入霜天钟声,我心清静,如经流水洗过。

不知不觉,暮色笼罩青山,秋云黯淡,布满黄昏天空。

一(1)这首诗写听琴,并没有着重写弹奏技巧和琴声,而是把重点放在描写______ , 从__面表现音乐的高妙。

(2)颈联两处使用典故,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点明自已也是通晓音律之人,“霜钟”的传说点明物候时令,此外,这两处的用典还有更深层的寓意是______ ________。

(3) 李白这首诗写听琴,运用了这一典故。

该诗表现音乐的高妙并不是直接写琴声,而是从。

(4)联系诗中所写的典故和最后一联所写的形象,简要说说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5)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6)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案⑴(4分)听者(或;作者自己)的惑受上;(2分) 侧(2分)⑵(2分)作者具有济苍生的抱负,也期待着同样能得到人生的知音(意思对即可)(3)俞伯牙和钟子期侧面重点描写听者的惑受(4)诗人具有济苍生的抱负,也期待着同样能得到人生的知音;诗人在结尾以“碧山暮”、“秋云暗”一方面写出了听琴时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另一方面也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愁情。

(5)“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

“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

(6)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②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二1.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听弹琴原文翻译及赏析(8篇)

听弹琴原文翻译及赏析(8篇)

听弹琴原文翻译及赏析(8篇)听弹琴原文翻译及赏析(8篇)听弹琴原文翻译及赏析1听蜀僧濬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古诗简介《听蜀僧濬弹琴》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表现音乐的诗作。

此诗写听蜀地一位和尚弹琴技艺之高妙,极写琴声之入神。

首联写和尚来自故乡四川,表达对他的倾慕;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作比,令人感到琴声之不凡;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时日将尽,反衬琴声之高妙诱人。

全诗一气呵成,势如行云流水,明快畅达,风韵健爽,在赞美琴声美妙的同时,也寓有知音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

翻译/译文蜀僧濬怀抱一张绿绮琴,他是来自西面的峨眉峰。

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我仿佛听到万壑松涛风。

我的心灵像被流水洗涤,余音缭绕和着秋天霜钟。

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秋云也似乎暗淡了几重。

注释⑴蜀僧濬:即蜀地的僧人名濬的。

有人认为“蜀僧濬”即李白集中《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中的仲濬公。

⑵绿绮(qǐ):琴名。

晋傅玄《琴赋序》:“楚王有琴曰绕梁,司马相如有绿绮,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

”诗中以绿绮形容蜀僧濬的琴很名贵。

⑶峨眉:山名,在四川省峨眉县。

⑷一:助词,用以加强语气。

挥手:这里指弹琴。

⑸万壑(hè)松:指万壑松声。

这是以万壑松声比喻琴声。

琴曲有《风入松》。

壑:山谷。

这句是说,听了蜀僧濬的琴声好像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⑹“客心”句:意思是说,听了蜀僧濬弹的美妙琴声,客中郁结的情怀,像经过流水洗了一样感到轻快。

客:诗人自称。

流水:《列子·汤问》:“伯牙鼓瑟,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峨峨然若泰山;’志在流水,曰:‘洋洋乎若江河。

’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

”这句诗中的“流水”,语意双关,既是对僧濬琴声的实指,又暗用了伯牙善弹的典故。

⑺余响:指琴的余音。

霜钟:指钟声。

⑻“碧山”句:意思是说,因为听得入神,不知不觉天就黑下来了。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原文及赏析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原文及赏析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原文及赏析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原文及赏析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原文及赏析1听蜀僧浚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唐代: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译文蜀僧怀抱着绿绮琴,来自遥远的峨眉山。

为我随意挥手一弹,如同听到万壑松声。

余音袅袅,汇入霜天钟声,我心清静,如经流水洗过。

不知不觉,暮色笼罩青山,秋云黯淡,布满黄昏天空。

注释蜀僧浚:即蜀地的僧人名浚的。

有人认为“蜀僧浚”即李白集中《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中的仲浚公。

绿绮(qǐ):琴名。

诗中以绿绮形容蜀僧浚的琴很名贵。

峨眉:山名,在四川省峨眉县。

一:助词,用以加强语气。

挥手:这里指弹琴。

万壑(hè)松:指万壑松声。

这是以万壑松声比喻琴声。

琴曲有《风入松》。

壑:山谷。

这句是说,听了蜀僧浚的琴声好像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客:诗人自称。

流水:语意双关,既是对僧浚琴声的实指,又暗用了伯牙善弹的典故。

余响:指琴的余音。

霜钟:指钟声。

“碧山”句:意思是说,因为听得入神,不知不觉天就黑下来了。

秋云:秋天的云彩。

暗几重:意即更加昏暗了,把上句“暮”字意伸足。

鉴赏这首五律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浚的和尚弹琴。

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说明这位琴师是从四川峨眉山下来的。

李白是在四川长大的,四川绮丽的山水培育了他的壮阔胸怀,激发了他的艺术想象。

峨眉山月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他的诗里。

他对故乡一直很怀恋,对于来自故乡的琴师当然也格外感到亲切。

所以诗一开头就说明弹琴的人是自己的同乡。

“绿绮”本是琴名,汉代司马相如有一张琴,名叫绿绮,这里用来泛指名贵的琴。

司马相如是蜀人,这里用“绿绮”更切合蜀地僧人。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与敬佩。

二三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

“挥手”是弹琴的动作。

嵇康《琴赋》:“伯牙挥手,钟期听声。

”“挥手”二字就是出自这里的。

听蜀僧濬弹琴诗歌翻译及鉴赏

听蜀僧濬弹琴诗歌翻译及鉴赏

听蜀僧濬弹琴诗歌翻译及鉴赏《听蜀僧濬弹琴》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表现音乐的诗作,此诗写听蜀地一位和尚弹琴技艺之高妙,极写琴声之入神,在赞美琴声美妙的同时,也寓有知音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听蜀僧濬弹琴诗歌翻译及鉴赏,希望大家喜欢。

听蜀僧濬弹琴诗歌原文: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听蜀僧濬弹琴诗歌翻译:蜀僧濬怀抱一张绿绮琴,他是来自西面的峨眉峰。

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我好像听到万壑松涛风。

我的心灵像被流水洗涤,余音缭绕和着秋天霜钟。

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秋云也似乎暗淡了几重。

注释⑴蜀僧濬:即蜀地的僧人名濬的。

有人认为“蜀僧濬”即李白集中《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中的仲濬公。

⑵绿绮:琴名。

晋傅玄《琴赋序》:“楚王有琴曰绕梁,司马相如如有绿绮,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

”司马相如是蜀人,这里用“绿绮”更切合蜀地僧人。

⑶峨眉:山名,在四川省峨眉县。

⑷一:助词,用以加强语气。

挥手:这里指弹琴。

嵇康《琴赋》:“伯牙挥手,钟期听声。

”⑸万壑松:指万壑松声。

这是以万壑松声比喻琴声。

琴曲有《风入松》。

壑:山谷。

这句是说,听了蜀僧濬的琴声好像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⑹“客心”句:意思是说,听了蜀僧濬弹的美妙琴声,客中郁结的情怀,像经过流水洗了一样感到轻快。

客:诗人自称。

流水:《列子·汤问》:“伯牙鼓瑟,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峨峨然若泰山;’志在流水,曰:‘洋洋乎若江河。

’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

”这句诗中的“流水”,语意双关,既是对僧濬琴声的实指,又暗用了伯牙善弹的典故。

⑺余响:指琴的余音。

霜钟:指钟声。

《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

”郭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这句诗是说琴音与钟声交响,也兼寓有知音的意思。

⑻“碧山”句:意思是说,因为听得入神,不知不觉天就黑下来了。

⑼秋云:秋天的云彩。

暗几重:意即更加昏暗了,把上句“暮”字意伸足。

听蜀僧濬弹琴听蜀僧浚弹琴原文、翻译、赏析

听蜀僧濬弹琴听蜀僧浚弹琴原文、翻译、赏析

听蜀僧濬弹琴听蜀僧浚弹琴原文、翻译、赏析听蜀僧濬弹琴/听蜀僧浚弹琴原文、翻译、赏析听蜀僧濬弹琴/听蜀僧浚弹琴原文、翻译、赏析1原文:听蜀僧濬弹琴/听蜀僧浚弹琴朝代:唐朝作者: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译文及注释:译文蜀僧濬怀抱一张绿绮琴,他是来自西面的峨眉峰。

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我好像听到万壑松涛风。

我的心灵像被流水洗涤,余音缭绕和着秋天霜钟。

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秋云也似乎暗淡了几重。

注释⑴蜀僧濬:即蜀地的僧人名濬的。

有人认为“蜀僧濬”即李白集中《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中的仲濬公。

⑵绿绮:琴名。

晋傅玄《琴赋序》:“楚王有琴曰绕梁,司马相如如有绿绮,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

”司马相如是蜀人,这里用“绿绮”更切合蜀地僧人。

⑶峨眉:山名,在四川省峨眉县。

⑷一:助词,用以加强语气。

挥手:这里指弹琴。

嵇康《琴赋》:“伯牙挥手,钟期听声。

”⑸万壑松:指万壑松声。

这是以万壑松声比喻琴声。

琴曲有《风入松》。

壑:山谷。

这句是说,听了蜀僧濬的琴声好像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⑹“客心”句:意思是说,听了蜀僧濬弹的美妙琴声,客中郁结的情怀,像经过流水洗了一样感到轻快。

客:诗人自称。

流水:《列子·汤问》:“伯牙鼓瑟,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峨峨然若泰山;’志在流水,曰:‘洋洋乎若江河。

’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

”这句诗中的“流水”,语意双关,既是对僧濬琴声的实指,又暗用了伯牙善弹的典故。

⑺余响:指琴的余音。

霜钟:指钟声。

《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

”郭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这句诗是说琴音与钟声交响,也兼寓有知音的意思。

⑻“碧山”句:意思是说,因为听得入神,不知不觉天就黑下来了。

⑼秋云:秋天的云彩。

暗几重:意即更加昏暗了,把上句“暮”字意伸足。

赏析:这首五律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弹琴。

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全文及赏析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全文及赏析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全文及赏析《听蜀僧濬弹琴》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表现音乐的诗作。

此诗写听蜀地一位和尚弹琴技艺之高妙,极写琴声之入神。

首联写和尚来自故乡四川,表达对他的倾慕;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作比,令人感到琴声之不凡;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时日将尽,反衬琴声之高妙诱人。

全诗一气呵成,势如行云流水,明快畅达,风韵健爽,在赞美琴声美妙的同时,也寓有知音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

《听蜀僧浚弹琴》作者: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解】:1、绿绮:琴名。

晋傅玄《琴赋序》:“司马相如有绿绮。

”相如是蜀人,弹者是蜀僧,故以绿绮切之。

2、一:加强语气的助词。

3、挥手:指弹琴。

4、流水:相传春秋时钟子期能听出伯牙琴中的曲意,时而是志在高山,时而是志在流水,伯牙乃许为知音。

见《列子·汤问篇》。

这句是说,客中的情怀,听了“高山流水”的曲意,为之一洗。

5、霜钟:指钟声,《山海经》:丰山“有九种焉,是知霜鸣”。

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入霜钟:余音与钟声交流,兼喻入知音者之耳。

【韵译】:四川僧人抱弹名琴绿绮,他是来自巴蜀的峨嵋峰。

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好象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高山流水音调一洗情怀,袅袅余音融入秋天霜钟。

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秋去也似乎暗淡了几重!【评析】:此诗是写听蜀地一位和尚弹琴,极写琴声之入神。

开头两句,写他来自故乡四川,表达对他的倾慕。

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作比,令人感到琴声之不凡。

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时日将尽,反衬弹琴之高妙诱人。

全诗一气呵成,势如行云流水,明快畅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听蜀僧濬弹琴》原文、译注、艺术特色及阅读练习
本文在原文注释和保留韵式的精译的基础上,对该诗歌从不同角度描写美妙琴声的独特艺术手法详加分析,文后附有相关练习和参考答案。

原文与注释
听蜀僧濬弹琴1
蜀僧抱绿绮2,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3。

客心洗流水4,余响入霜钟5。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6。

1.濬(jùn):同“浚”,蜀地僧人的名字。

2.绿绮(qǐ):琴名。

传说司马相如的琴叫做绿绮,这里形容蜀僧濬的琴很名
贵。

3.万壑(hè)松:形容琴声如无数山谷中的松涛声。

4.流水:暗用了伯牙善弹的典故:《列子·汤问》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
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


后世遂用高山流水喻知音或知己。

“客心”句谓琴心优美如流水,一洗诗人客中郁结的情怀。

5.余响:余音。

“霜钟”出于《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
知霜鸣。

”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霜钟”点明时令,与下面“秋云暗几重”照应。

“余响入霜钟”:指弹琴终止以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

这句诗写琴音与钟声交响,也暗含“知音”的意思。

6.暗几重:更加昏暗。

译文与赏析
蜀僧濬怀抱“绿绮”般的名琴,从西面峨眉峰下来。

他为我挥手拨动琴弦,仿佛听到无数山谷松涛澎湃。

我的心像被流水洗过,余音缭绕和着钟声传到天外。

不知不觉青山已披上暮色,高空中又布满了重重雾霭。

李白在五律诗《听蜀僧濬弹琴》中,表现一位名叫濬的蜀僧所弹的琴声时手法独特,他没有从正面描写琴声的优美、恢弘和醇美,而是从侧面描写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

首联写和尚是从四川峨眉山下来的,表达对他的倾慕以及对乡音的亲近感受,并且通过“绿绮”的用典暗示即将听到的琴声的非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