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基础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基础
1. 数字逻辑
•布尔代数
•组合逻辑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
•状态机
2. CMOS 技术
•CMOS 器件的结构和特性•MOS 晶体管的开关特性•CMOS 逻辑门
•CMOS 存储器
3.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流程
•系统规范
•架构设计
•逻辑设计
•物理设计
•验证和测试
4.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门级优化
•多级逻辑优化
•可编程逻辑器件 (FPGA)
5.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时钟和复位电路
•触发器和锁存器
•同步和异步时序电路
6. 存储器设计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SRAM)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RAM) •只读存储器 (ROM)
•闪存
7. 芯片设计中的布局和布线
•布局约束和规则•布线算法
•时序和功耗优化8. 验证和测试
•功能验证
•时序验证
•制造测试
9. 数字集成电路应用•微处理器和单片机•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系统
•嵌入式系统
其他重要概念:
•数制转换
•可靠性和容错性•EDA 工具
•低功耗设计
•可制造性设计。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s,简称DICs)是指由非线性、反馈、可变性等数字函数组成的数字电路元件的集合体。
数字集成电路主要是用于实现电子计算机的核心器件,如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控制器等。
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电路设计和逻辑设计。
电路设计主要涉及电路拓扑、电路元件的选取和电路参数的优化等。
逻辑设计主要涉及逻辑门、时序电路和寄存器等的设计和布局。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第一步是功能规格的确定。
在功能规格中,需要明确该电路的输入、输出和功能,并确定相应的电路参数和限制条件。
其次是逻辑设计。
逻辑设计是将功能规格转化为逻辑门和时序电路的集合,以满足功能需求。
逻辑设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组合逻辑设计和时序逻辑设计。
组合逻辑设计是指根据输入信号的逻辑函数,用逻辑门构成功能块;时序逻辑设计是指根据输入信号的时间变化关系,用时序电路实现功能块。
第三步是电路设计。
电路设计是将逻辑设计转化为具体的电路拓扑和电路元件的选取。
电路设计的目标是尽量降低电路的功耗和面积,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是电路布局和布线。
电路布局是指确定电路元件的放置位置和布线通道的位置。
电路布局的目标是尽量减少电路元件之间的互相干扰,提高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布线是指在电路布局基础上,确定电路元件之间的连线路径。
布线的目标是尽量减少电路的延迟时间和功耗,提高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总而言之,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功能规格、逻辑设计、电路设计和布局布线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出合理的设计和优化,才能得到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的数字集成电路。
浅谈对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原理与使用之我见

浅谈对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原理与使用之我见数字集成电路是由数字电子器件组成的集成电路,它能够实现数字信号的处理和控制。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数字集成电路已经成为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原理和使用是电子工程师们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
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原理包括逻辑门电路的设计和布线、时序电路的设计和布线、存储电路的设计和布线等。
逻辑门电路是数字集成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由与门、或门、非门等逻辑电路组成。
时序电路是为了控制数字信号的时序而设计的,它包括时钟和触发器等电路。
存储电路是为了存储数据而设计的,它包括寄存器和存储器等电路。
通过合理地设计和布线,可以实现数字信号的处理和控制。
数字集成电路的使用包括原型设计、仿真实验和系统设计。
原型设计是为了验证电路的设计和功能,通过制作原型电路板,并进行电路测试和调试,可以验证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仿真实验是为了模拟电路的工作情况,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电路的仿真实验,可以预测电路的性能和功能。
系统设计是为了将电路应用到实际的系统中,通过将电路与其他模块进行连接和控制,可以实现系统的完整功能。
我认为对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原理和使用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
首先是对数字电子器件的理解和掌握,包括逻辑门电路、时序电路和存储电路等的原理和使用。
其次是对电子设计软件的熟练掌握,包括电路设计软件和仿真软件等的使用。
再次是对电子电路的实际操作和调试经验的积累,通过实际的电路制作和调试过程,可以加深对电路设计和使用的理解。
最后是对电路的性能和功能的评估和优化,通过对电路的性能和功能进行评估和优化,可以改进电路的设计和使用。
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原理和使用是电子工程师们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
通过对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原理和使用的理解和掌握,可以为实际的电子设备设计和制造提供有力的支持。
希望我的浅谈对于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原理和使用有所帮助。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法、流程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法、流程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是指将数字电路功能进行逻辑设计、电路设计和物理布局设计,最终实现数字电路在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实现。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包括:1.设计需求分析:对于待设计的数字电路,首先需要了解设计需求。
明确电路所需的功能、性能指标、工作条件等,以确定电路设计的目标和约束条件。
2.逻辑设计:通过使用硬件描述语言(HDL)或者可视化设计工具,设计数字电路的功能逻辑。
在逻辑设计中,使用逻辑门、寄存器、计数器、状态机等基本逻辑单元,以及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的方法,实现所需功能。
3.电路设计:根据逻辑设计的结果,进行电路级设计。
包括选择和设计适当的电路模型、搭建电路拓扑、设计功耗、提高抗噪声性能等。
在电路设计中,需要考虑电源电压、电路延迟、功耗、抗干扰性能等因素。
4.物理布局设计:根据电路设计的结果,进行芯片级物理布局设计。
将电路中的逻辑单元和电路模块进行排布,设计电路的物理连接,并确定芯片的尺寸、引脚位置等。
物理布局设计需要考虑电路的功耗、面积、信号干扰等因素。
5.时序分析:对于复杂的数字电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时序分析,以确保电路在各种工作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时序分析包括时钟分析、延迟分析、时序约束等。
6.仿真验证:在设计完成后,通过仿真验证电路的功能和性能。
使用仿真工具对电路进行功能仿真、逻辑仿真和时序仿真,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7.物理设计:在完成电路设计和仿真验证后,进行物理设计,包括版图设计、布线、进行负载和信号完整性分析,以及完成设计规则检查。
8.集成电路硅掩模制作:根据物理设计结果,生成集成电路的掩模文件。
掩模文件是制造集成电路所需的制作工艺图。
9.集成电路制造:根据掩模文件进行集成电路的制造。
制造过程包括光刻、蚀刻、沉积、离子注入等工艺。
10.设计验证和测试:在集成电路制造完成后,进行设计验证和测试,确保电路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流程可以总结为需求分析、逻辑设计、电路设计、物理布局设计、时序分析、仿真验证、物理设计、硅掩模制作、集成电路制造、设计验证和测试等步骤。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摘要:
本实验旨在设计一个数字集成电路,实现特定功能。
本报告将介绍实验目的、背景和理论知识、设计方法、实验步骤、结果分析和讨论以及实验总结。
1.实验目的:
设计一个数字集成电路,实现特定功能,并通过实验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2.背景和理论知识:
简要介绍数字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介绍与本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逻辑门、布尔代数、时序电路等。
3.设计方法:
本部分将详细介绍实验中采用的设计方法,包括采用的逻辑门类型、布尔代数的转换方法、时序电路的设计方法等。
4.实验步骤: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实验的具体步骤,包括电路图的绘制、器件的选择和布局、逻辑设计的步骤、时序电路的设计方法、电路的仿真等。
5.结果分析和讨论:
本部分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比较设计与实际结果的差异,分析可能的原因,并讨论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6.实验总结:
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经验,评估实验的结果和设计的可行性,并提出对未来工作的展望和建议。
通过对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实验的详细介绍和分析,本报告旨在提供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帮助读者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并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电子电路设计中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电子电路设计中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法数字集成电路(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DIC)设计方法在电子电路设计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数字集成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计算机、通信设备、消费电子产品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并讨论其特点与应用。
一、全定制设计方法全定制设计方法是一种基于传统工艺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它通过精确地定义电路的每个元件参数,将电路设计为完全定制化的形式。
在全定制设计方法中,设计师需要手动绘制电路原理图,并进行详细的手工布局和连线。
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设计自由度,可以满足各种特定应用的需求。
然而,全定制设计方法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与时间,成本较高,因此更适用于小批量、高性能的电路设计。
二、半定制设计方法半定制设计方法是介于全定制设计和可编程门阵列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方法。
在半定制设计方法中,设计师通过使用逻辑门库和标准元件库,将电路的逻辑功能和部分布局进行自定义,而其他部分则采用标准单元的形式。
这种方法兼具了全定制设计的灵活性和可编程门阵列设计的高效性,能够在满足设计需求的同时,有效地减少设计时间与成本。
半定制设计方法广泛应用于中小规模、低功耗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三、可编程门阵列(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PGA)设计方法可编程门阵列设计方法是一种基于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在可编程门阵列设计方法中,设计师通过在FPGA上进行逻辑配置,将电路设计实现为可编程的形式。
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重构性,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设计需求。
然而,相比于全定制设计和半定制设计方法,可编程门阵列设计方法在性能和功耗上存在一定的折中。
可编程门阵列设计方法主要应用于中小规模、低功耗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以及快速原型验证与系统开发。
四、可重构计算机设计方法可重构计算机设计方法是一种基于可重构计算机架构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工艺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工艺数字集成电路(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 DIC)是由数以百万计的晶体管组成的集成电路。
它以数字信号作为输入和输出,并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
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工艺是保证其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就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工艺进行探讨。
一、数字集成电路设计1.1 逻辑电路设计逻辑电路设计是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基础。
通过逻辑门电路的组合和连接,实现指定的逻辑功能。
常见的逻辑门包括与门、或门、非门等。
在逻辑电路设计中,需要根据特定的功能要求,选择适当的逻辑门类型,并采用正确的连接方式,以满足设计要求。
1.2 数字电路设计数字电路设计是在逻辑电路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涉及到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的设计。
组合电路是指根据输入信号的不同组合,产生特定的输出信号。
时序电路是指根据时钟信号的不同变化,产生特定的输出信号。
在数字电路设计中,需要考虑电路的延迟、功耗、面积等因素,以获得最佳的设计结果。
1.3 仿真与验证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过程中,进行仿真和验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对设计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可以评估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验证阶段则是通过实际测试,验证设计电路的功能和性能是否与预期一致。
只有通过充分的仿真和验证,才能确保设计电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二、数字集成电路制造工艺2.1 掩膜制造工艺数字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是指通过光刻、蒸镀等工艺步骤,将设计好的电路图案转移到硅片上。
其中,掩膜制造是最关键的一步。
掩膜制造过程包括芯片层次设计、掩膜版制造和CD(Critical Dimension)测量等环节。
通过精确的掩膜制造工艺,可以确保电路的精度和一致性。
2.2 清洗与刻蚀工艺清洗与刻蚀工艺是数字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在芯片制造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清洗和刻蚀,以去除不必要的物质和形成所需的结构。
清洗工艺主要用于去除污染物和残留物,而刻蚀工艺则用于形成电路的结构和通道。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pdf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一、引言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是一个广泛且深入的领域,它涉及到多种基本元素和复杂系统的设计。
本文将深入探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主要方面,包括逻辑门设计、触发器设计、寄存器设计、计数器设计、移位器设计、比较器设计、译码器设计、编码器设计、存储器设计和数字系统集成。
二、逻辑门设计逻辑门是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单元,用于实现逻辑运算。
常见的逻辑门包括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和或非门等。
在设计逻辑门时,需要考虑门的输入和输出电压阈值,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避免误操作。
三、触发器设计触发器是数字电路中用于存储二进制数的元件。
它有两个稳定状态,可以存储一位二进制数。
常见的触发器包括RS触发器、D触发器和JK触发器等。
在设计触发器时,需要考虑其工作原理和特性,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实现预期的功能。
四、寄存器设计寄存器是数字电路中用于存储多位二进制数的元件。
它由多个触发器组成,可以存储一组二进制数。
常见的寄存器包括移位寄存器和同步寄存器等。
在设计寄存器时,需要考虑其结构和时序特性,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实现预期的功能。
五、计数器设计计数器是数字电路中用于对事件进行计数的元件。
它可以对输入信号的脉冲个数进行计数,并输出计数值。
常见的计数器包括二进制计数器和十进制计数器等。
在设计计数器时,需要考虑其工作原理和特性,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实现预期的功能。
六、移位器设计移位器是数字电路中用于对二进制数进行移位的元件。
它可以对输入信号进行位移操作,并输出移位后的结果。
常见的移位器包括循环移位器和算术移位器等。
在设计移位器时,需要考虑其工作原理和特性,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实现预期的功能。
七、比较器设计比较器是数字电路中用于比较两个二进制数的元件。
它可以比较两个数的值,并输出比较结果。
常见的比较器包括并行比较器和串行比较器等。
在设计比较器时,需要考虑其工作原理和特性,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实现预期的功能。
八、译码器设计译码器是数字电路中用于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元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徐太龙
18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产业分工
自1958年集成电路发明后,为适应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集成电
路产业分工经历了三次变革。 1. 20世纪70年代, 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集成器件制 造商)在IC市场中充当主要角色,集成电路设计只作为附属部门而存在,
测试各环节之间的关联性、协同性要求也就越高。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徐太龙
20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的重要性
集成电路无处不在,它在诸多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集成电 路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它不仅能创造高于自身几十倍的产值, 还能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又是信息社会的基础,没有它就没有 实现信息化的关键部件;国防上,现代武器装备得靠它,关系国家 安全的芯片也得靠它;集成电路还带动了一批高新技术的发展,进 而点燃了新技术革命的火炬。
24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本章重点内容
• • • • 集成电路的概念 集成电路的衡量指标 集成电路的分类 摩尔定律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徐太龙
25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第2讲 PN结
内容来自 冯军、谢嘉奎主编《电子线路-线性 部分》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徐太龙
26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寸呢?特征尺寸通常是指集成电路中
半导体器件的最小尺度,如MOS晶体 管的栅极长度。特征尺寸是衡量集成 电路制造和设计水平的重要尺度,特
征尺寸越小,那么芯片的集成度越高、
速度越快、性能越好。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徐太龙
14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摩尔定律
Intel公司的 创始人之一摩尔(Moore)早在1965年就预测了集成电路 迅速发展的趋势,提出集成度随时间指数增长的规律。 1975年又进一步预测了未来的发展,指出集成度大约是每 18个月翻 一番的增长规律,或集成度每三年4倍的增长规律就是世界上公认的摩尔 定律。 摩尔分析了集成电路迅速发展的原因: 特征尺寸不断缩小,大约每三年缩小 2 倍; 芯片面积不断增大,大约每三年增大1.5倍; 器件和电路结构的不断改进。
集成度(数字MOS集成电路) <100 102~103 103~105 105~107
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
巨大规模集成电路(GLSI)
107~109
>109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徐太龙
16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的分类
按电路功能分
按电路功能分,集成电路可分为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以及数模混合集 成电路。 数字集成电路是对数字信号进行运算和处理的集成电路,目前大多数集成电路都 是数字集成电路,如CPU(微处理器)、存储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等。 模拟集成电路处理的是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如运算放大器(用于放大信号)、 模拟滤波器等。 数模混合集成电路既包含数字电路又包含模拟电路,典型的有ADC(模数转换 器,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及DAC(数模转换器,用于将数字信号转
10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微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就是使电子元器件和电子设备微小型化的技术,其核心
是集成电路。因此,微电子技术通常也被称为集成电路技术。
微电子技术的兴起和迅猛发展促进和推动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微电子技术,就没有 今天的信息社会。微电子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基础。此外,微电子技术还 促进了生物工程、海洋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徐太龙
21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的重要性
硅片战胜钢铁
在总结 1991 年海湾战争的经验教训时,一位美 国将军曾精辟地说过一句话:“硅片战胜了钢铁”。 集成电路的战略地位作用更加突出地表现在对 当代国民经济的贡献上,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要远 远超过钢铁行业。 过去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以钢铁产量为主要标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徐太龙
19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产业分工
3. 20世纪90年代,集成电路产业分工向高度专业化转化成为一种趋势,开始形
成了设计业( Fabless)、制造业( Foundry )、封装业、测试业独立成行的局面。 如今,IDM由于其高额利润仍占有集成电路产业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但随着集成 电路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分工将日益细化,集成电路产品设计与制造、封装、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徐太龙
15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的分类
按集成度分
按照集成度分,集成电路可分为小规模集成电路、中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 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甚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巨大规模集成电路。
名称 小规模集成电路(SSI) 中规模集成电路(MSI) 大规模集成电路(LSI)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
5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与我们的生活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徐太龙
6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与我们的生活
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埃 尼克(ENIAC,数字积分计算机)。占地 167平方米,重量达30吨,耗电160千瓦
笔记本电脑
是什么引起如此巨大的变化呢? 微电子技术也被称为集成电路技术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徐太龙
12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
•1947年12月晶体管的发明;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巴丁和布拉顿制作出第一只点接触型 半导体晶体管,观测到放大现象。 •1948年1月肖克莱又提出了结型双极型晶体管的理论,并于1951年制作出结型晶体管。 •1958年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基比尔在半导体锗衬底上形成台面双极晶体管和电阻等 元器件,并用超声波焊接的方法将这些元器件通过金丝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小型电子 电路。1959年2月申请专利,命名为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 •1959年7月美国仙童半导体公司的诺伊斯提出用淀积在二氧化硅膜上的导电膜作为元 器件之间的连线,解决了集成电路中的互连问题,为利用平面工艺批量制作单片集成 电路奠定了基础。
•1960年仙童公司利用平面工艺制作出第一个单片集成电路系列,命名为“微逻辑”
(Micrologic)。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徐太龙
13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的衡量
人们通常用集成度来衡量集成电路的规模。那么
什么是集成度呢?集成度就是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中包
含元器件的数目。芯片集成度越高,其中包含的元器 件数目就越多,其规模就越大,芯片往往能够实现更 加复杂的电路和系统功能。 人们通常用特征尺寸来衡量集成 电路的制造工艺水平。什么是特征尺
志,而今代替钢铁的是微电子技术。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徐太龙
22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的重要性
集成电路-信息社会的基础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类正在步入信息社会,而集成电路是 信息社会的基础。信息社会的大脑是计算机,没有计算机,信息就无法储存 和处理。信息社会的神经是通信,没有通信,信息就不可能传递。但无论是 计算机还是通信,都离不开集成电路,它是计算机和通信发展、空前普及的 共同基础。 社会信息化的程度取决于对信息的掌握、处理能力和应用程度,而集成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徐太龙
3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先修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 •《数字电路逻辑设计》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徐太龙
4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第1讲 概述
内容来自前述教材和网站: /AMuseum/ic/index.html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徐太龙
电路可以将信息处理、存储、传输等在小小的芯片中完成。芯片的“智慧”
和使用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社会的水平。目前,集成电路在高速发展 的同时,已经渗透到信息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如工农业生产、国防装备以及 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徐太龙
23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的重要性
集成电路与现代国防
在现代战争中,争夺“制电磁权” 的电子战和信息优势的信息战直接关系到 战争的成败。而电子战和信息战所使用的 装备系统都依赖于集成电路。小小的硅片 就像神奇的魔术师一般,经它“点沙成金” 后,武器装备便插上了现代化的翅膀,使
其多能化、自动化、数字化和高速化,在
现代化战争中大显身手。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徐太龙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徐太龙
11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 IC)就是通过一系列特定的加工工艺,将晶体管等有源 器件(简称器件)以及电阻、电容等无源器件(简称元件),按照一定的电路互连关系, “集成”在一块半导体晶片上,封装在一个外壳内,执行特定的电路或系统功能。集成电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徐太龙
7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主要内容
半导体 基本知识
半导体器件 物理基础
组合门电路 时序门电路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设计方法学
数字信号处理 的FPGA实现
8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徐太龙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主要内容
• 数字集成电路入门 介绍CMOS器件和制造工艺;介绍CMOS反相器和基本门;介绍延 时、噪声和功耗;时序逻辑电路;存储器件;设计方法学。
已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集成电路。 双极型集成电路中晶体管有两种载流子(电子和空穴)参与导电。最常用的双极型晶 体管集成电路是TTL(晶体管-晶体管逻辑)集成电路,这种集成电路具有速度快、负 载驱动能力强等特点,在模拟集成电路以及高速集成电路中有着广泛应用。 此外,集成电路还可以按照制造材料或者应用领域来进行分类。例如砷化镓微波单片 集成电路、磷化铟光电集成电路、碳化硅集成电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