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工艺设备
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

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第1条: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场址设置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2.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污染或对周围环境污染不超过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和现行标准允许的范围。
3.应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4.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
5.应有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第2条:填埋场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必须有充分的填埋容量和较长的使用期,填埋容量必须达到设计量,使用期至少六年。
2.应有一定的施工设备,如汽车、布料机、装载机、推土机、碾压机等。
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应按填埋工程量、作业实际需要而定。
3.能在全天候条件下运行。
4.不会受洪水、滑坡等威胁。
5.不引起空气、水和噪声污染,不危害公共卫生。
6.技术工艺简单而科学,填埋工程处理垃圾的成本低。
第3条:填埋场应设在以下地区:1.交通方便,运距较短。
2.征地费用少,施工方便。
3.充分利用天然的洼地、沟壑、峡谷、废坑等。
4.人口密度低、土地利用价值低、地下水利用的可能性低。
5.不会引起群众不满,不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6.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下方,距人畜居栖点800m以外。
7.远离水源。
一般设在地下水水流向的下游地区。
第4条:填埋场不应设在以下地区:1.专用水源蓄水层与地下水补给区。
2.洪泛区。
3.淤泥区。
4.居民密集居住区。
5.距公共场所或人畜供水点800m以内的地区。
6.直接与航道相通的地区。
7.地下水水面与坑底距离2m以内者。
8.活动的坍塌地带、地震区、断层区、地下蕴矿区、灰岩坑及溶岩洞区。
9.珍贵动植物栖息养殖区和国家大自然保护区。
10.公园、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考古学、历史学和生物学研究考察区。
11.军事要地、基地,军工基地和国家保密地区。
第5条:填埋场选址必须事先进行调查,在掌握以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1.地形、地貌。
2.地层结构、岩石性及地质构造。
3.地下水水位深度、走向及利用情况。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实施方案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实施方案是为了保证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正常运行,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填埋效率。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实施方案:一、组织管理1. 建立专门的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管理部门,负责填埋场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
2. 设立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设备维修、技术支持、培训等工作。
二、入场管理1. 对进场的生活垃圾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垃圾符合填埋要求。
2. 控制垃圾入场量,避免超量填埋。
三、工艺控制1. 遵循生活垃圾填埋工艺流程,确保填埋过程顺利进行。
2. 定期检查填埋场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监测填埋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填埋厚度、垃圾含水率、气体浓度等,确保填埋效果。
四、环境保护1. 严格执行环保法规,确保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2. 定期对填埋场进行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环境问题。
3. 采取措施防止垃圾渗滤液、填埋气体等污染物的泄漏和扩散。
五、安全管理1.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2. 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3. 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六、人员培训1. 定期组织运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培训内容包括生活垃圾填埋工艺、设备操作与维护、安全知识等。
七、记录与报告1. 建立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管理记录,保存运行、维护、监测等数据。
2. 定期向相关部门报告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运行情况、设备状况等。
总之,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实施方案应涵盖组织管理、入场管理、工艺控制、环境保护、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记录与报告等方面,确保填埋场的正常运行和环境安全。
同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生活垃圾填埋场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1、工艺设计原则1.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1.2设备选型采用通用产品,运行稳定可靠、效率高、管理方便、维修维护工作量小、价格适中。
1.3根据设计进水水质和回用水质要求,所选废水处理工艺力求技术先进成熟、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妥可靠、高效节能、经济合理,减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
1.4平面布置力求在便于施工、便于安装和便于维修的前提下,使各处理构筑物尽量集中,节约用地,扩大绿化面积。
1.5妥善处理和处置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砂和污泥,避免造成污染。
1.6设计中尽量选用低噪声的动力设备,并适当采取消声、减振措施,防止二次污染。
1.7为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行费用,减少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改善工人操作条件。
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1.8废水处理构筑物按半地下式进行设计,力求减少厂区土方量。
1.9尽量减少废水提升高度和提升次数,以节约能源。
1.10对于平面尺寸大、池深高的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建筑物建于地上,均采用砖混结构,与周围主体环境相匹配。
2、工程规模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对象为杂排水,包括生活污水和厨房洗涤污水。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统计结果,杂排水日排水量约为120m3/d,污水排放量及排放水质稳定。
本工程污水处理设计规模为120m3/d。
本工程采用24小时工作制。
3、废水处理工艺方案3.1水质特性分析根据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要求,废水具有以下特征:污水中可滤残渣含量较高,这些残渣若不经处理直接进入生化处理系统,会在生化系统中积累而占据大量池容,使池容不断减少最终导致系统完全失效。
同时,污水中油脂含量也不容忽视,去除对生物处理过程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减小生物反应的负荷,改善生物反应的条件,对生物系统正常运行,降低运行费用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生活污水是粪便和洗涤污水为主,主要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施工技术要求

1.12.3 施工技术要求1.12.3.1 填埋场地基与防渗1. 填埋场必须进行防渗处理。
防止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同时还应防止地下水进入填埋区。
2. 天然粘土类衬里及改性粘土类衬里的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10-7cm/s,且场底及四壁衬里厚度不应小于2m。
3. 在填埋库区底部及四壁铺设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作为防渗衬里时,膜厚度不应小于1.5mm,并应符合填埋场防渗的材料性能和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4. 人工防渗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1) 人工合成衬里的防渗系统应采用复合衬里防渗系统,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的防渗系统也可采用单层衬里防渗系统,在特殊地质和环境要求非常高的地区,库区底部应采用双层衬里防渗系统。
(2) 复合衬里应按下列结构铺设:1) 库区底部复合衬里结构(图1-32)。
基础,地下水导流层,厚度应大于30cm;膜下防渗保护层,粘土厚度应大于100cm,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10-7cm/s;HDPE土工膜;膜上保护层;渗沥液导流层,厚度应大于或等于30cm;土工织物层。
2) 库区边坡复合衬里结构(图1-33)。
基础,地下水导流层,厚度应大于30cm;膜下防渗保护层,粘土厚度应大于75cm,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10-7cm/s;HDPE土工膜;膜上保护层;渗沥液导流与缓冲层。
(3) 单层衬里应按下列结构铺设:1) 库区底部单层衬里结构(图1-34)。
基础,地下水导流层,厚度应大于30cm;膜下保护层,粘土厚度应大于100cm,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10-5cm/s;HDPE土工膜;膜上保护层;渗沥液导流层,厚度应大于30cm;土工织物层。
2) 库区边坡单层衬里结构(图1-35)。
基础,地下水导流层,厚度应大于30cm;膜下保护层,粘土厚度应大于75cm,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10-5cm/s;HDPE土工膜;膜上保护层;渗沥液导流与缓冲层。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艺设计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艺设计
一、填埋场总体概况
1、填埋场位于经济发达的X市Y地区,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农村IA类环境的填埋区位于周边,临近村庄,距X市市中心20千米,距机场8千米,能便捷设施管理,有利于日后投用。
2、填埋场分为A区和B区,A区用于填埋生活垃圾,B区用于填埋工业废弃物,整个填埋场面积约1.5万平方米,地势较为平坦,合理布局,可分为4种区域,分别是进厂门区、运输通道A区、生活垃圾填埋区、机械作业区。
二、工艺设计
1、进厂门区:该区域设置有收费台,可根据重量分类交费,一般分为普通和非普通两种交费方式,收费台前面设置废弃物投放桶或投放点,其后进行重量分类,对重量低于50千克的生活垃圾及废弃物进行抽取处理,重量大于50千克的生活垃圾及废弃物进行直接填埋处理。
2、运输通道A区:该区域设置有一定的停车位,可以方便车辆驶入填埋区,其中设置有叉车道、自动封闭道闸,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另外设置有防雨棚,保证投放物品的处理。
3、生活垃圾填埋区:该区域根据不同类垃圾,放置不同的输送机和运输设备,由输送机将垃圾输送至指定的位置。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工艺设备

填埋到顶面标高时,覆盖封顶的黏土厚0.5~0.7m,再加0.2到0.7的耕植土,并做成中间高四面低的坡状,压实后进行绿化。
1.3填埋主要设备
1.2填埋作业
填埋作业方法有很多种分别为平面作业法、斜坡作业法、沟填法;填埋垃圾从单元压实开始,向外向上堆放。一个单元的高度通常为2~3m。工作面的长度随填埋场的长度和作业尺度的大小不同而变化。工作面是在给定的时间内垃圾放置、压实等的工作面积。单元宽度一般为3~9m,取决于填埋场的设计和容量。
(1)定点倾卸
(3)压实作业
推铺和压实是城市卫生作业的一道重要的工序。通过增加填埋场的填埋量,延长作业单元区及整个填埋场的使用年限;通过压实,可以减少沉降和空隙,降低废弃物冲走的可能性或使废弃物在雨天暴露得过多,减少每天的日覆盖量,从而减少挖土工作量,减少渗滤水和填埋气体的迁徙;提供一个坚实的作业面。
(4)限时覆盖
通过控制垃圾运输车倾倒垃圾的位置,可以使垃圾推铺、压实和覆盖作业变得更有规划,也更加有序。如果运输车通过以前的填埋区,则这个区域将被压的更实。
比较合适的作业方式是计划当天所需的作业区域,然后就地挖出覆盖材料,在第一天处置完毕后随即覆盖,第二天如此往复开辟新的作业区。在正常作业不受大的干扰下,作业面积应当尽量减小。
建设卫生填埋场,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以保障设备顺利运行并尽可能降低成本与填埋工艺一直。填埋作业,对垃圾而言主要是推铺、压实。对土方工程而言,是每个单元设施前的准备,覆盖土准备和覆盖作业,场地挖掘和土方平衡等工程。对填埋后的再利用主要是堆肥和有机制作,可用于完成这些工作设备包括履带拖拉机、推土机、压实机、挖土机、破碎机、吊车抓土机等。
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工艺及设备

利用 向活性污泥生化池 投加药剂 ,实现对悬浮态和
胶态 污染物 的絮凝 ,以及利用微生 物对溶解态污染物的
S <6 mg L; H60 .。 S 0 / p .-90 复合厌氧反应器 : 行温度 同化增殖 ,使不 同形态有机污染物迅速从液相转变成固 运 3 E-3  ̄ 体积有机 负荷 ( O 2 2 g m d 氨 相 ,提高处理效率与处理负荷 。 3 8 C; C D) ~1k / 。
1 0 0 g/ 2 0m L;N H3 mN 1 0 5 0~ 3 0 m g/L; 5 0 0 0 SS 0 0~
主要技术 内容
一 / ; H58 .。 0 0 mg L p .-86 出水水质 ( 排放标准) 一级 :
COD<l O / BOD<3 mg L; O mg L; 0 / NH3 -N<1mg 5 /L;
括 :厌氧生化反应、吹脱脱氮和兼氧/ 好氧生化反应 ,属 点环境保 护实用技术 ( 类 )。 B 渗滤液二级处理过程 , “ ”段为膜法深度处理 。 l
二 、技 术 关键
企业联 系电话 :0 — 8 6 7 1 1 6 4 4 4 0
()复合厌氧反应器承担 了渗滤液处理 8%以上 的 1 0
有机负荷 ,减轻 了后续工段的负荷量 ,为 吹脱脱氮 、氧 化沟生物脱 氮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 。 ()采用吹脱与 2 生物脱氮两级联合脱氮 ,脱氮效率达9 %以上 ,脱氮不受 9
季节、气候影响。 ( )采用混凝气浮 ,破坏胶体 ,彻底 3
解决了超滤膜污染及恢复的问题。 ( )纳滤机组去除难 4 以生化降解的有机物,承担的有机负荷低 ( 系统有机负荷 的22 .%~3 0 .%)、操作压力低 ( 0~5×1 a 4 1 X 0P )、 污染程度低 ,与高压反渗透 ( T R D - O或RO)相 比,使 用寿命 长,设备运行费用低 ,投资成本低。 由浙江省环境保 护科学设计研 究院开发的AC ( B 均
生活垃圾场建设概况.

生活垃圾处理场规模和工艺概况一、建设规模:1、总容积为258万立方米2、年垃圾填埋场处理起始规模约为209t/a3、服务期垃圾处理总量为264万t4、考虑覆土在内所需总库容量为256万立方米5、垃圾日平均处理量为233吨6、填埋场约服务年限为27年二、工程概算:1、总投资为8544.46万元2、工程费用为6948.77万元3、工程其他费用为1198.1万元4、基本预备费用为359.59万元5、铺底流动资金为38万元6、工程分期建设,一期工程投资41440.36万元,二期工程投资2739.5217、填埋场B区(1253.93万元)渗滤液处理二期(646.65万元)垃圾转运站二期(838.93万元)三、服务范围与人口:1、2007年全县面积1392平方公里,总人口30.87万,2、县城非农业人口8.5万人,人均日产垃圾量为0.9公斤/人•日,城区人口增长率为3%。
服务期内非农业人口垃圾处理总量为134万吨3、全县农业人口22.97万人,按农业增长率0.8%计,单人日生产量0.5㎏/d。
2010年。
服务期内农业人口垃圾处理总量为130万吨。
四、运输距离:1、距县城中心约为18km,进场公路为767米五、填埋工艺: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采用改良型厌氧卫生填埋工艺六、填埋设备:1、摊铺设备:2台THS200C型履带式推土机2、碾压设备:国产自行式单钢轮振动压实机1台(工作重量25t,功率174kw)3、取土设备: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4、喷药和洒水设备:喷药车1辆,规格为2000L。
洒水车1辆,规格为4000L5、其他设备:移动式围网(3.0mX6.0m )50块。
七、渗滤液处理规模及运行费用:1、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平均产生量,经过调节后确定规模为:一期100t/d,二期增加100 t/d。
2、渗滤液处理工艺采用两级DTRO。
3、两级DTRO工艺投资估算:设备费用636万元,土建费用40.05万元,安装、调试费20万元,设计费20万元,合计716.05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填埋工艺流程
垃圾填埋场的工艺总体上服从“三化”(既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本设计垃圾由陆地进入填埋场,经地衡量称量计量,再按规定的速度、线路运至填埋作业单元,进行卸料、推平、压实并覆盖,最终完成填埋作业。其中推铺由堆土机操作,压实由垃圾压实机完成。每天填埋作业操作结束后及时进行终场覆盖,以利于填埋场地的生态恢复和终场利用。
通过控制垃圾运输车倾倒垃圾的位置,可以使垃圾推铺、压实和覆盖作业变得更有规划,也更加有序。如果运输车通过以前的填埋区,则这个区域将被压的更实。
比较合适的作业方式是计划当天所需的作业区域,然后就地挖出覆盖材料,在第一天处置完毕后随即覆盖,第二天如此往复开辟新的作业区。在正常作业不受大的干扰下,作业面积应当尽量减小。
②适时覆盖
适时覆盖和日覆盖有同样的作用,但有时使垃圾的暴露时间加长的缺点。适时覆盖也用于运输通道的临时表面。它的最小压实厚度为30cm。
③终场覆盖
终场覆盖的厚度一般不小于60cm。厚度覆盖材料和压实厚度都必须遵守设计和作业计划。为减少土壤的渗透性,除上面的几十厘米外,所有的覆盖土都需要压实。最终覆盖土上面加些表土,在覆盖同时进行播种提高肥力和调节pH值。
建设卫生填埋场,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以保障设备顺利运行并尽可能降低成本与填埋工艺一直。填埋作业,对垃圾而言主要是推铺、压实。对土方工程而言,是每个单元设施前的准备,覆盖土准备和覆盖作业,场地挖掘和土方平衡等工程。对填埋后的再利用主要是堆肥和有机制作,可用于完成这些工作设备包括履带拖拉机、推土机、压实机、挖土机、破碎机、吊车抓土机等。
1~2
1~2
1~2
1~2
<200
1~2
1~2
1~2
1~2
注:1.卫生填埋机械使用率不低于65%。
2.不是用压实机的,可两倍数量搭配推土机
为了使填埋场日常规范化,标准化,填埋场应配备完整的机械设备。下表列出了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中列出的主要大型机械设备配置土机
压实机
挖掘机
装载机
>1200
2~3台
2~3台
2台
2~3台
500~1200
2
2
2
2
200~500
(2)推铺
推铺使得作业面积不断扩张和向外延伸的一种操作方法。垃圾可以沿斜面被推铺并压实称为斜面作业。这种操作有利于场地区域减少渗滤水的收集量,并防止其在作业区内堆积。卫生填埋有许多彼此相邻的单元,每个单元的高度有作业区间距离而定,通常认为合适的高度为2.5m,但也从在堆高为4.5m以上的情况。
为形成具有最小损害的填埋点并取得令人满意的土地恢复标准: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应超过300,压实机在不超过0.5m厚的层面上操作,以达到最佳的压实效果。并且最初的压实层厚度不应超过2.5m。工作面每天应铺一层至少15cm厚的覆盖材料,以确保整洁的外观,以利于雨水的排出。
覆盖前应对垃圾进行推平、铺均和碾压。每次堆置推平后垃圾层厚度为0.6~0.7m,再用垃圾压实机反复压实,其压实厚度不小于0.8t/m3。然后按此层次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等等。
填埋到顶面标高时,覆盖封顶的黏土厚0.5~0.7m,再加0.2到0.7的耕植土,并做成中间高四面低的坡状,压实后进行绿化。
1.3填埋主要设备
(3)压实作业
推铺和压实是城市卫生作业的一道重要的工序。通过增加填埋场的填埋量,延长作业单元区及整个填埋场的使用年限;通过压实,可以减少沉降和空隙,降低废弃物冲走的可能性或使废弃物在雨天暴露得过多,减少每天的日覆盖量,从而减少挖土工作量,减少渗滤水和填埋气体的迁徙;提供一个坚实的作业面。
(4)限时覆盖
填埋场采用的工艺流程如下:垃圾的运送、垃圾的分选、垃圾的填埋和覆土、垃圾的回收和利用,此外还有垃圾的渗滤液的处理、填埋场气体的导排等等。
填埋场工艺流程图形象地描绘了垃圾的整个处理过程,垃圾的转化与运送过程,能够将垃圾处理过程形象的以流水作业体现出来,整个过程对于后续设计和理解埋下了伏笔.
表1.1生活垃圾填埋典型工艺流程图
①日覆盖
日覆盖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疾病、垃圾飞扬、臭味和渗滤液,同时还可控制压实。在进行覆盖前要把垃圾直接压实,这样形成平坦的垃圾面,便于覆盖及有关运行。为达到这个目的,至少要保证每日的覆盖厚度不小于15cm。在填埋区扩展延伸时,顶部和斜坡也要覆盖,以防止垃圾到处飞扬。一般情况下,每个作业面在一天工作结束时都应及时覆盖。
1.2填埋作业
填埋作业方法有很多种分别为平面作业法、斜坡作业法、沟填法;填埋垃圾从单元压实开始,向外向上堆放。一个单元的高度通常为2~3m。工作面的长度随填埋场的长度和作业尺度的大小不同而变化。工作面是在给定的时间内垃圾放置、压实等的工作面积。单元宽度一般为3~9m,取决于填埋场的设计和容量。
(1)定点倾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