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科中药制剂研究计划和实施情况

合集下载

肛肠科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8篇

肛肠科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8篇

肛肠科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8篇篇1在过去的一年里,肛肠科全体工作人员在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以及兄弟科室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下,通过本科室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本年度的工作任务。

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1. 业务开展情况在过去的一年里,肛肠科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拓宽业务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科室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学术活动,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同时,肛肠科还开展了多项新业务、新技术,如:PPH术、RPH术、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等,这些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不仅提高了科室的业务水平,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2. 医疗质量情况肛肠科始终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有效避免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同时,肛肠科还加强了与患者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并根据患者的反馈不断改进医疗服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3. 科研教学情况肛肠科注重科研和教学工作,积极申请科研项目,开展科研课题研究。

同时,肛肠科还承担了多个院校的医学教学工作,为培养医学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肛肠科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例如:科室人员结构不合理,梯队建设不完善;部分医护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沟通技巧欠缺;科研成果转化不够理想等。

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三、工作计划1. 加强科室建设和人才培养肛肠科将继续加强科室建设,完善梯队建设,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科室整体水平。

同时,肛肠科还将继续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2.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肛肠科将继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同时,肛肠科还将继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并根据患者的反馈不断改进医疗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2024年黄连膏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临床观察》范文

《2024年黄连膏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临床观察》范文

《黄连膏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临床观察》篇一一、引言混合痔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临床治疗多采用外剥内扎术。

术后恢复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术后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黄连膏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生肌敛疮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术后创面的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黄连膏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肛肠科收治的混合痔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

其中,实验组患者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使用黄连膏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2. 治疗方法实验组: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清洁创面后涂抹黄连膏,每日2-3次。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清洁创面、换药等。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三、结果1. 创面愈合时间实验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疼痛程度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且疼痛持续时间较短。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实验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3. 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如创面感染、水肿等。

四、讨论黄连膏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应用的临床观察显示,使用黄连膏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较短,疼痛程度较轻,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这可能与黄连膏的清热解毒、生肌敛疮等功效有关。

黄连膏中的主要成分黄连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够抑制创面感染,同时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

此外,黄连膏还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结论综上所述,黄连膏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应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通过涂抹黄连膏,可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因此,建议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常规使用黄连膏进行治疗,以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及生活质量。

制定专科中药制剂研究计划并实施

制定专科中药制剂研究计划并实施

制定专科中药制剂研究计划并实施一、研究背景随着中医药的国际认可和市场需求的提升,专科中药制剂的研究和开发成为重要的任务。

专科中药制剂是指从繁多的中药材中,选择几味相关的中药,根据特定的疾病证候和临床应用要求,通过适当的制剂方法和工艺,制成安全可靠、易于使用的制剂产品。

二、研究目标1.研究不同专科中药制剂的适应症和临床应用范围;2.探索专科中药制剂的制剂原则,包括药材组方、加工方法、制剂工艺等;3.研究专科中药制剂的药效成分和药理作用;4.评估专科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

三、研究内容1.选择一种专科中药进行研究,如肝病专科中药;2.系统地搜集和整理已有的临床应用经验和文献资料;3.进行临床观察和研究,确定该专科中药的适应症和疗效;4.鉴定并筛选药材,制定药材组方;5.研究药材的加工方法,包括炮制、提取等;6.设计专科中药制剂的制剂工艺,如水剂、丸、散等;7.进行质量控制研究,包括化学成分分析、指纹图谱研究等;8.进行安全性评价,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等实验研究。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整理已有的专科中药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文献;2.临床观察法:选择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研究;3.药材鉴定法:采用现代药学技术对药材进行鉴定;4.药材组方制定法:根据临床应用和药材特性制定药材组方;5.药材加工方法研究法:通过炮制、提取等方法进行药材加工研究;6.制剂工艺研究法:通过水剂、丸、散等制剂工艺的研究,制定专科中药制剂;7.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和指纹图谱研究等,进行专科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8.安全性评价方法: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等实验研究,评估专科中药制剂的安全性。

五、研究计划实施1.第一年:收集并整理相关文献,进行专科中药的背景调研和临床观察;2.第二年:进行药材鉴定和药材组方制定;3.第三年:研究专科中药制剂的加工方法和制剂工艺;4.第四年:进行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5.第五年: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学术交流和推广应用。

肛肠科发展计划和年度总结

肛肠科发展计划和年度总结

肛肠科发展计划和年度总结肛肠科发展计划和年度总结肛肠科发展计划近年来,我院积极倡导科技兴院,十分重视医院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抓好人才培养,推动重点专科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医院建设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肛肠科作为汝城县中医院特色专科,拥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及诊疗设备,在县内及周边县市享有较高的声誉。

为了使专科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制度本发展规划。

1、2022年2022年,每年派出一名经验丰富,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人员赴上级肛肠专科医院进修。

2、每年参加各种肛肠科的学术交流会或学习班,并扩大肛肠科的技术队伍。

3、2022年2022年,专科设备的添置,比如:肛门测压仪、冲洗治疗仪、微波治疗仪等,为开展各种难度专科医疗服务提供可靠地保证。

4、2022年新医院整体搬迁后,我们将对肛肠科病房合理配置,,营造舒适、优雅的就医环境。

5、为进一步体现中医特色,大力开发中医肝肠科的经验之方。

逐步形成有中医特色的制剂,最终实现“微损伤、痛苦少、疗程短、高疗效”的目标。

6、便秘发病率高,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慢传输型便秘和出口梗阻型便秘及型便秘进行规范治疗。

7、保持原有的已开展的优势病种,开展新病种的治疗,如对肛肠肿瘤的研究注重早期治疗,强化整体意思,开展为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8、对有条件的内痔患者,尽量采用PPHC(痔上粘膜环切术)PRH(内痔套扎术)等微创治疗方法,减轻患者的疼痛,缩短病程。

工作总结2022年至今,肛肠科在院领导和其他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与关心下,在各科室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超额完成了各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作出如下工作总结:一、较好的完成了各项经济指标、经济效益有所提高,门诊及住院人次逐年增加。

二、科室管理方面:1、医疗管理。

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抓医疗水平及医疗服务质量,对每一位就诊患者认真负责,明确诊断,精心治疗,合理用药,开科以来未发生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

肛肠病中医特色疗法研究

肛肠病中医特色疗法研究

肛肠病中医特色疗法研究肛肠疾病主要发生在肛周、大肠等部位。

中医药学是我们国家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而对肛肠病的记载在《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等书籍中就可以见到。

传统中医学从预防、医治、防复发“等基础理论出发,通过让患者改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再配合适当的运动等方法预防肛肠病的发生。

采用中医药方法对肛肠疾病患者治疗,可切实缓解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并减轻患者的痛苦。

本人根据自身实际的工作经验,结合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

以肛肠病中医特色疗法研究为主题,通过中医药学、针灸疗法、中药熏洗疗法、外用擦拭剂以及传承与创新等方面进行阐述。

肛肠疾病一般来讲,分为肛肠良性疾病和肛肠恶性疾病两大类,而肛肠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痔疮,肛裂,肛周脓肿,肛瘘等症状。

通常肛肠疾病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种:早期药物的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治疗的方法就比较多了,为单纯治疗、联合治疗等。

①中医药学的运用:有关研究表明,维持患者的阴阳为平衡的状态,可以促使患者经络、气血通畅,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

并且还有相关研究人员表示,采用止痛神汤、止痛软便汤,以及银芍冲剂等对肛肠疾病患者实行治疗,不但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水肿症状,还可以提高患者创面的愈合速度。

在病初期时,要以汗、下、清等消法为主并兼顾化瘀托毒;病中期时要以以补气血、调脾胃为主。

当前,中成药通过不断的创新、完善,使中成药获得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肛肠疾病患者术后产生疼痛症状,和气血不通、湿邪有紧密的联系,使用银芍冲剂治疗,可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如果肛肠疾病患者手术后出现大便出血等现象,则可视情况给予龙血竭胶囊口服或口服消痔汤,临床效果显著。

此外,中草药如乙字合麻杏石甘汤、补阳还五汤等可以降低肛缘水肿;补中益气丸、活血化瘀方、止痛如神汤等对缓解疼痛有效。

②针灸疗法的运用:针灸穴位防治痔病历史悠久,针灸以经络为主,在《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有:“痔漏之疾亦可针,二白穴从掌后寻。

痔疮中药治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

痔疮中药治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

痔疮中药治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痔疮中药治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自古以来,痔疮就一直折磨着人类。

我国人民对痔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夏商时期,当时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痔病”的记载。

由于一些现代原因又直接或间接使痔疮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患病率几乎达到60%。

痔病的治疗方法有多种,而中药作为非手术治疗中有效而方便的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篇主要介绍近年来痔疮的中药治疗进展。

l.内治法内治法以中药内服为主,一般剂型为汤剂、丸剂和片剂。

针对不同的症状,可分为活血化瘀法、清热法、补中益气法等。

1.1活血化瘀法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痔病的发病有静脉曲张、血管增生、括约肌功能下降、肛管狭窄等原因,无不与中医气血有关。

共同之处是都认为痔核是血液瘀滞导致微循环障碍所致。

选用活血化瘀药可改善血管渗透性,加强血液循环和扩张血管,增加纤维蛋白溶解,使肿消瘀散而奏效。

魏照洲认为治疗痔疮,应以虚实为纲,祛瘀为本,辨证施治,配合运用疏风、清热、祛湿、补气、活血、养阴等法,标本兼治,即获良效。

临床研究中朱晓秋用自拟的祛瘀止痛汤加味对72例患有内痔嵌顿和血栓外痔的患者进行治疗,其基本方剂组成为红花、桃仁、秦艽、元胡、乳香、没药等14味中药,根据临床症状随症加减药物,总有效率97.2%;对照组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总有效率为80%。

1.2滑热法用寒凉的药物,使热毒得以清解即为清法,清法是临床治疗痔疮最为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用于疾病的早期或体质较为精壮者。

中医认为痔疮系肛门不洁,外感邪毒,或湿热内蕴下注肛门,所以此治疗理念以清热泻火、凉血、除湿、润燥为要。

陈红锦等研究了龙脑消痔露治疗痔疮肿痛的抗炎镇痛机理,龙脑消痔露主要成分为田螺、冰片、甘油。

田螺性寒,入膀胱、大肠、胃经。

冰片性苦,凉,人心、肺经。

两药合用有清热利水消肿止痛败毒之功。

实验结果表明,龙脑消痔露对二甲苯所致鼠耳炎症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延长热刺激所致小鼠的痛觉反应时间,提高痛觉反应百分率,降低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制定专科中药制剂研究计划并实施

制定专科中药制剂研究计划并实施

制定专科中药制剂研究计划并实施1. 引言中药制剂是以中药材为基础,经过加工和制备而成的药品,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和健康保健领域。

本文档旨在制定并实施一项专科中药制剂的研究计划,以推动中药制剂的创新和发展。

2. 研究目标本研究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开发一种具有良好疗效和安全性的专科中药制剂,以满足特定疾病的治疗需求。

具体目标如下:•确定研究对象:选择特定疾病的相关中药材作为研究对象,例如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确定药物性质:对研究对象中药材进行药理学和药物活性研究,明确其药物性质、药效及可能的副作用。

•设计制剂方案:根据研究对象的药物性质和治疗需求,设计符合规范和标准的制剂方案。

•进行临床研究:通过实施临床试验,评估制剂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

•提供研究结果:最终形成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将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3. 研究方法3.1 研究对象的选择根据特定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需求,在已有文献和研究基础上,选择相关中药材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3.2 药物性质的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中药材的药理学研究,了解其化学成分、药效、药理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特点,为制剂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3.3 制剂方案的设计根据研究对象的药物性质和治疗需求,设计制剂的配方、剂型和制备工艺。

同时,进行质量控制和标准制定,确保制剂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4 临床研究的实施制定临床试验方案,选择适当的试验设计和样本规模。

通过试验评估制剂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收集并分析试验数据,获取相关指标和结果。

3.5 结果整理和报告撰写根据临床研究结果,对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和总结。

撰写一份详尽的研究报告,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同时,对研究结果进行解读和讨论,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4. 时间安排本研究计划的实施预计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

根据每个阶段的工作量和任务安排,制定了以下时间安排表:阶段时间安排研究对象选择第1个月药物性质研究第2-4个月制剂方案设计第5-7个月临床研究实施第8-12个月结果整理报告第13-15个月总结和展望第16个月文档撰写第17-18个月审核和修改第19-20个月最终报告第21个月5. 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计划的实施和结果的整理,预期可以获得以下成果:•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肛肠科中药制剂研究计划和实施情况

肛肠科中药制剂研究计划和实施情况

肛肠科中药制剂研究计划和实施情况东海县中医院肛肠科是连云港市中医重点专科,经过近二十余年的临床和科学研究,制订和优化了中医药治疗肛肠病的诊疗方案。

并且研制出多个院内制剂,在治疗专科专病方面形成独特优势,方便了病人,提高了疗效。

根据临床的需要,要继续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提高临床疗效,在现有品种的基础上,研究出更多更好的中药制剂。

现有中药制剂有:硝矾洗剂、柏香膏和黄连膏。

一、硝矾洗剂方药组成与制法:芒硝300g、白矾150g、硼砂150g、冰片30g。

上药混和碾为细末,密闭保存备用。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润燥软坚、防腐止痛。

用于各种痔疮的术前及术后坐浴。

用法:大便后坐浴,每次用硝矾洗剂30g,放入坐浴盆中,冲入开水1000ml左右,使散剂溶化。

坐浴前温开水洗净肛门部,先坐盆上热气熏蒸,待水温降至40o C以下后坐浴,若创口附近有水肿者,宜用手指轻轻按摩,每次坐浴时间为30min左右,早晚各一次。

二、加味黄连膏方药组成与制法:黄连180g、当归300g、生地600g、姜黄180g、乳香90g、没药90g、冰片30g、麻油6000g、黄蜡1500g。

将乳香、没药、冰片分别研为细粉另放,黄连、当归、生地、姜黄分别打碎,放入麻油内,浸泡3天,倒入锅内慢火熬至微枯,捞除残渣、过滤。

乳香、没药细粉兑入,搅匀化尽,再加黄蜡(夏季多加,冬季少加)、冰片入油内熔化,倾入容器中。

容器中事先准备好大小不等的纱布条,制成油纱条后备用。

功能与主治:清热润燥、解毒消肿、止痛生肌、活血祛腐。

用于肛肠科术后创面换药及引流,加速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用法:术后创面即压迫黄连膏油纱条,病人每日大便后硝矾洗剂坐浴,根据创口大小深浅而分别取适当大小的黄连油纱条,内痔结扎外痔切除术者油纱条纳入肛内及敷于肛缘外创面。

肛瘘切除术换药时油纱条一定要敷到创口底部,并超出内口以上,但不能过紧,以利于引流及创口肉芽生长。

肛裂扩切术者与肛瘘基本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肛肠科中药制剂研究计划和实施情况
东海县中医院肛肠科是连云港市中医重点专科,经过近二十余年的临床和科学研究,制订和优化了中医药治疗肛肠病的诊疗方案。

并且研制出多个院内制剂,在治疗专科专病方面形成独特优势,方便了病人,提高了疗效。

根据临床的需要,要继续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提高临床疗效,在现有品种的基础上,研究出更多更好的中药制剂。

现有中药制剂有:硝矾洗剂、柏香膏和黄连膏。

一、硝矾洗剂
方药组成与制法:芒硝300g、白矾150g、硼砂150g、冰片30g。

上药混和碾为细末,密闭保存备用。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润燥软坚、防腐止痛。

用于各种痔疮的术前及术后坐浴。

用法:大便后坐浴,每次用硝矾洗剂30g,放入坐浴盆中,冲入开水1000ml 左右,使散剂溶化。

坐浴前温开水洗净肛门部,先坐盆上热气熏蒸,待水温降至40o C以下后坐浴,若创口附近有水肿者,宜用手指轻轻按摩,每次坐浴时间为30min左右,早晚各一次。

二、加味黄连膏
方药组成与制法:黄连180g、当归300g、生地600g、姜黄180g、乳香90g、没药90g、冰片30g、麻油6000g、黄蜡1500g。

将乳香、没药、冰片分别研为细粉另放,黄连、当归、生地、姜黄分别打碎,放入麻油内,浸泡3天,倒入锅内慢火熬至微枯,捞除残渣、过滤。

乳香、没药细粉兑入,搅匀化尽,再加黄蜡(夏季多加,冬季少加)、冰片入油内熔化,倾入容器中。

容器中事先准备好大小不等的纱布条,制成油纱条后备用。

功能与主治:清热润燥、解毒消肿、止痛生肌、活血祛腐。

用于肛肠科术后创面换药及引流,加速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用法:术后创面即压迫黄连膏油纱条,病人每日大便后硝矾洗剂坐浴,根据创口大小深浅而分别取适当大小的黄连油纱条,内痔结扎外痔切除术者油纱条纳入肛内及敷于肛缘外创面。

肛瘘切除术换药时油纱条一定要敷到创口底部,并超
出内口以上,但不能过紧,以利于引流及创口肉芽生长。

肛裂扩切术者与肛瘘基本相同。

肛门脓肿根治术最初几天可用油纱条蘸少许九一丹,以祛腐解毒,使腐肉除尽,肉芽顺利生长。

血栓摘除术油纱条敷于创面即可。

术后病人一般不使用其他外用药物,每天换药一次,直至创面愈合。

三、柏香膏
柏香膏组成:黄柏300g、乳香90g、黄芩150g、黄连90g、没药90g,麻油6000g。

将乳香、没药研为细粉。

、黄柏、乳香、黄芩和黄连分别切碎。

放入麻油内,浸泡3天,倒入锅内慢火熬微枯,至油呈现紫红色时,捞除残渣、过滤。

将乳香、没药的细粉兑入,搅匀化尽,再加白醋(夏季多加、冬季少加)入油内溶化,倾入容器中。

容器中事先准备好大小不等的纱布条,制成油纱条后备用。

功能与主治:解毒消肿、止痛生肌、活血祛腐。

用于肛肠科术后创面换药及引流,加速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用法:根据病人创口大小深浅而分别取适当大小的油纱条,内痔结扎外痔切除术者油纱条纳入肛内及敷于肛缘外创面。

肛瘘切除术换药时油纱条一定要敷于创口底部。

肛裂扩切术者与肛瘘基本相同。

肛门脓肿根治术最初几天可用油纱条蘸少许九一丹,以祛腐解毒,使腐肉除尽,肉芽顺利生长。

血栓摘除术油纱条敷于创面即可。

术后病人一般不使用其他外用药物,每天换药一次,直至创面愈合。

通过这些年的临床临床应用,上述中药传统方药,疗效肯定,但限于有关规定,只能科内应用。

今后的研究重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药制剂肛肠科术后止痛。

2、中药制剂肛肠科术后预防尿潴留。

3、中药制剂肛肠科术后预防创口水肿。

4、中药制剂治疗顽固性便秘。

5、中药制剂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