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7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方式

考点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渗透作用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动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2)现象

①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吸水膨胀。

②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失水皱缩。

③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形态正常。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原理和现象:

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特别提醒

(1)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成熟的含有中央大液泡的植物细胞,并且液泡中有颜色便于观察;动物细胞无细胞壁,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

(2)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质壁分离时,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充满的是外界溶液。

(3)蔗糖溶液浓度不能过高(如0.5 g/mL),否则会因为失水过多而死亡。

(4)如果用可穿膜的物质(尿素、脂肪酸、甘油、乙二醇、KNO3等)溶液实验时,会出现质壁分离并自动复原(因为细胞失水质壁分离的同时,会通过自由扩散或主动运输吸收该类物质;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时,细胞开始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5)细胞液浓度越大,细胞吸水能力越强(细胞随着质壁分离的进

行,吸水能力不断增强)。部分植物为抵抗外界高浓度的不良环境,细胞会通过增加细胞液浓度,从而增加吸水能力。

(6)当植物吸水时,由于外面有细胞壁,不会因吸水而涨破。

拓展辨析

原生质:a.泛指细胞内的全部生命物质,不包括细胞壁;

b.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其主要成分为核酸、蛋白质和脂类;

c.动物细胞可以看作一团原生质。

细胞质:指细胞中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全部物质。

原生质层: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可看作一层半透膜。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2.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由细胞膜和液泡膜组成。(×)

3.发生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既不可看作没有水分子移动也不可看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 4.将动物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不能发生渗透作用。(×)

5.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6.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细胞膜与液泡膜之间的液体均为外界溶液。(×)

(必修1P60图4-1改编)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 ℃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C)

A.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解析:将人的红细胞放入 4 ℃蒸馏水中,红细胞会因大量蒸馏水进入而破裂;红细胞膜是脂溶性的;人的红细胞没有液泡;因低温时分子运动减慢而导致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

常见渗透装置图分析

(1)图1中,若S1溶液的浓度大于S2溶液的浓度,则单位时间内由S2→S1的水分子数多于S1→S2,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上升;若S1溶液的浓度小于S2溶液的浓度,则情况相反,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下降。

(2)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图2所示的液面差Δh,则S1溶液的浓度仍大于S2溶液的浓度。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压强,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

●考向突破1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1.(2020·广西南宁三中高三开学考试)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开始时,U形管两侧液面相等,图中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若U形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当液面停止上升时,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一定是相等的

B.若U形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则实验现象为高浓度一侧的液面上升

C.若U形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葡萄糖溶液,则实验现象为高浓度一侧液面先上升,随后另一侧液面上升,最后两侧液面持平D.若U形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当液面停止上升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

解析:由题干可知,实验开始时,U形管两侧液面等高,当U 形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时,水分子从低浓度一侧流向高浓度一侧的较多,即高浓度一侧的液面上升,低浓度一侧的液面下降,直至液面不再变化,此时半透膜两侧浓度差产生的渗透压力与液面差产生的压力达到平衡,所以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不会相等,A错误,B正确;当液面停止上升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若U形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葡萄糖溶液,开始时水分子总体表现为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因此高浓度一侧液面先上升,但随着葡萄糖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低浓度一侧,最后两侧液面会持平,C正确。

2.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

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

解析:甲的浓度变小说明细胞失水,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乙的浓度不变说明乙的浓度与细胞液浓度相等,丙的浓度变大说明细胞吸水,丙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故实验前,浓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A错误;乙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液的浓度和乙的浓度相等,B错误;水分子的移动属于自由扩散,C错误;渗透作用是由于水分子的移动引起的,D正确。

3.(2020·湖北咸宁二中模拟)半透膜对淀粉和葡萄糖的通透性不同(如图Ⅰ),预测图Ⅱ(开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相平)的实验结果最可能的是(D)

A.图甲中水柱a将持续上升

B.图甲中水柱a将保持不变

C.图乙中水柱b将保持不变

D.图乙中水柱b将先上升后下降

解析:因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故图甲中的水柱a上升到最大高度后将静止;因葡萄糖可以透过半透膜,故图乙漏斗内液体先表现吸水,水柱b上升,因葡萄糖的外渗,最终扩散平衡时内外葡萄糖浓度相等,即内外液面相平。

技巧点拨

渗透方向及浓度大小的判断

(1)判断溶剂渗透的总方向

①若半透膜两侧是同种溶液,根据质量浓度或物质的量浓度判定。

②若半透膜两侧是不同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才能体现溶质或溶剂分子数的多少,如半透膜两侧为质量分数相同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则葡萄糖溶液一侧单位体积中葡萄糖分子数多(水分子数少),水分子由蔗糖溶液一侧通过半透膜向葡萄糖溶液一侧扩散。

(2)判断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大小

若渗透平衡后,半透膜两侧液面仍存在液面差,则半透膜两侧溶液就存在浓度差,液面差越大,浓度差就越大,且液面高的一侧溶液浓度高。

●考向突破2细胞失水和吸水

4.(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有关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叙述,错误的是(BC)

A.水分子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

B.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低时,哺乳动物红细胞失水皱缩

C.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低时,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吸水涨破

D.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解析:水分子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质)浓度,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质)浓度,细胞吸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般会因持续吸水而涨破;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不会吸水涨破;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都相同,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5.某实验小组在室温条件下,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某溶液中,测得细胞液浓度与该溶液浓度的比值(P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B)

A.该溶液可以是一定浓度的KCl溶液

B.细胞在t1时刻开始从外界溶液中吸收溶质

C.t1~t2时间段内,液泡体积有所增大

D.若降低温度,则t1~t2时间段会变长

解析:据图分析,细胞液浓度与该溶液浓度的比值(P值)随时间的变化逐渐增大,最后趋于稳定,即细胞液浓度不断增加,且最后是细胞外液的3倍,说明在该溶液中细胞先不断失水,后溶质分子进入液泡,导致细胞液浓度高于该溶液,因此该溶液可以是一定浓度的KCl溶液,A正确;细胞在t1时刻之前就已经开始从外界溶液中吸收溶质,B错误;t1~t2时间段内,细胞液浓度大于该溶液,则细胞吸水导致液泡体积有所增大,C正确;若降低温度,该溶液中的溶质分子进入细胞的速度会降低,则t1~t2时间段会变长,D正确。

6.如图为渗透平衡时的装置(糖类不能通过半透膜),烧杯的液面高度为a,漏斗的液面高度为b,液面差m=b-a。在此基础上继续实验,以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观测指标,正确的是(D)

A.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平衡时m将增大

B.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分子,则平衡时m不变

C.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酶,则平衡时m不变

D.达到新的平衡时,水分子进出半透膜的速率相等

解析: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渗透压降低,吸水能力减弱,则平衡时m将减小;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分子和蔗糖酶,渗透压增大,则平衡时m值将增大;达到新的平衡时,水分子进出半透膜的速率相等,液面不再升高。

技巧点拨

细胞吸水、失水的判断方法

(1)通过比较细胞外溶液和细胞液的浓度大小来判断。当细胞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细胞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

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外溶液与细胞液的浓度相等时,细胞失水量和吸水量相等,处于动态平衡。

(2)根据重量或长度变化(如萝卜条)来判定。若重量增加或长度变长,则吸水;反之则失水。

考点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1)填写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特点:

甲: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

乙: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

丙: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能量。

丁:a为胞吞,b为胞吐;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能量,同时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2)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

特别提醒

(1)归纳记忆同一物质的不同运输方式

①葡萄糖????? 进入红细胞:协助扩散 ?????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

②Na +:进入神经细胞:协助扩散,靠离子通道。

运出神经细胞:主动运输,Na +—K +泵。

③K +:进入神经细胞:主动运输,Na +—K +泵。

运出神经细胞:协助扩散,靠离子通道。

(2)关于物质运输的易错点

①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不一定都是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如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外排)作用。

②生物大分子不一定都是以胞吞、胞吐方式运输的,如RNA 和蛋白质可通过核孔出入细胞核。

③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并不一定就是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也消耗能量。

④小分子跨膜运输体现了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胞吞和胞吐体现了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⑤大分子胞吞、胞吐过程中穿过的生物膜层数为0层。

2.影响物质跨膜运输因素的模型分析

(1)浓度差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

浓度差主要影响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自由扩散中,浓度差越大,运输速率越大;协助扩散中,浓度差达到一定程度后运输速率不再继续增加,原因是受载体数量的限制。

(2)载体数量对跨膜运输的影响

载体蛋白主要影响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载体蛋白数量越多,运输速率越大。自由扩散不受载体蛋白数量的影响。

(3)氧气含量对跨膜运输的影响

通过影响细胞的呼吸进而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

①P点时,无氧呼吸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②PQ段:随着氧气含量的增加,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越多,主动运输的速率也越大。

③Q点以后:当氧气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受载体蛋白数量以及其他的因素限制,运输速率不再增加。

(4)温度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顺浓度梯度运输的都是自由扩散,逆浓度梯度运输的都是主动运输。(×)

2.被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的运输。(√)

3.胞吐过程充分体现了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专一性。(×) 4.细胞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5.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

6.同一种物质进出不同细胞时,运输方式可能不同。(√) 7.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扩散只能单向进行。(×)

(必修1P73“与社会的联系”改编)囊性纤维病是细胞中某种蛋白质结构异常,影响了Na+和Cl-的跨膜运输,这一事例说明这种结构蛋白属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也反映了细胞膜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是通过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来实现的。

依据模式图确认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1)图2、4、5中物质运输方式依次为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2)写出下列影响物质出入细胞的因素所对应的图。

①图中仅受“浓度差”制约的为图1、图2。

②加入蛋白酶处理会受影响的是图3、图4、图5。

③加入呼吸酶抑制剂处理,会受影响的是图4、图5。

(3)神经递质的释放应符合上图中哪种模式?该运输方式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图5。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等。

●考向突破1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

1.(2020·河北唐山质检)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B)

A.协助扩散比自由扩散转运速率大

B.温度降低不影响甘油和脂肪酸进出细胞的速率

C.主动运输通常使被转运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加大

D.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解析:协助扩散需要膜蛋白的帮助,比自由扩散的速率要快几个数量级,A正确;甘油和脂肪酸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低温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甘油和脂肪酸进出细胞的速率,B错误;主动运输为逆浓度梯度进行,所以可使被转运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加大,C正确;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通过细胞膜,例如神经递质,D正确。

2.(2020·河北百校联盟一联)物质跨膜运输分为甲、乙两大类,①②③④四小类,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D)

A.图中甲和乙分别指的是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B.图中物质a、b、c均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

C.图中跨膜运输类型③可表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D.图中跨膜运输类型④可表示钠离子运入神经细胞

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类型①应为自由扩散,而甲又包括类型①②③,可见甲应为被动运输,乙为主动运输,A正确;被动运输,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向为顺浓度梯度,B正确;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介导),C正确;神经细胞内钠离子浓度低于细胞外钠离子浓度,可见钠离子运入神经细胞是顺浓度梯度,即协助扩散,而类型④为主动运输,D错误。

3.(2020·四川石室中学模拟)甲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乙图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C)

A.甲图中a表示自由扩散,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B.甲图中b曲线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限制因素是载体的数量C.乙图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乙图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解析:甲图中a曲线随着被转运物质浓度的增加转运速率不断增大,故a表示自由扩散,b曲线开始时随着被转运物质浓度的增加,转运速率增大,但转运速率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不再改变,说明需要载体的协助,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A正确;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限制因素为载体的数量,B正确;乙图中的胞吐和胞吞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错误;主动运输、胞吐和胞吞都需要消耗ATP,D正确。

整合提升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方法

(1)根据分子的大小、是否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进行判断

(2)根据物质运输方向判断: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3)根据物质运输达到平衡时的浓度判断:若达到平衡时细胞内外仍存在浓度差,则是主动运输,因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达到平衡时内外浓度相等。

●考向突破2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及实验探究

4.(2020·山东济南平阴一中高三模拟)氰化物是一种剧毒物质,其通过抑制[H]与O2的结合,使得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气而陷入内窒息。如图为研究植物根尖吸收钾离子的相关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D)

A.通过实验甲可以判断植物根尖细胞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

B.实验甲中,4 h后氧气消耗速率下降是因为细胞外K+浓度降低

C.实验乙中,4 h后吸收K+的能量可能来自无氧呼吸

D.实验乙加入氰化物后,细胞对氧气的吸收速率不变

解析:由实验甲可知,加入KCl后,氧气的消耗速率增加,说

明植物根尖细胞吸收K+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项正确;实验甲中,4 h后氧气消耗速率下降是因为细胞外K+浓度降低,细胞吸收K+的量减少,B项正确;实验乙中,4 h 后组织细胞吸收K+的速率不再降低,说明此时细胞已经不能利用氧气,其吸收K+的能量可能来自无氧呼吸,C项正确;氰化物能抑制[H]与O2的结合,因此实验乙加入氰化物后,细胞对氧气的吸收速率下降,D项错误。

5.(2020·河北邯郸摸底)肝细胞和细菌都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葡萄糖,其中细菌协助葡萄糖运输的载体蛋白为GLUT1,肝细胞协助葡萄糖运输的载体蛋白为GLUT2,其运输的速率和葡萄糖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C)

A.GLUT1对葡萄糖的亲和力比GLUT2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大

B.葡萄糖能以相同的方式进入红细胞和肝细胞

C.两种载体蛋白都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

D.载体蛋白的存在能显著提高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

解析:GLUT1对葡萄糖的转运速率比GLUT2对葡萄糖的转运速率快,因此,GLUT1对葡萄糖的亲和力比GLUT2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大;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肝细胞的方式均为协助扩散;细菌细胞中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比较三条曲线,脂双层运输葡萄糖的速率较其他两个都慢,说明载体蛋白的存在能显著提高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

6.(不定项选择题)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解析:温度为17 ℃条件下,氮气(缺氧)环境中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量比氧气环境中低,说明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吸收该离子,同时说明幼根吸收该离子为主动运输,A项正确、D项错误;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仍需要消耗ATP,此时幼根消耗的ATP是无氧呼吸产生的,C项错误;空气中培养,温度为17 ℃时,离子吸收量明显高于3 ℃时,可知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有关,B项错误。

实验5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1.实验原理

(2)观察指标: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细胞大小。

2.实验步骤

3.现象与结论

1.细胞能否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判断方法

(1)从细胞角度分析

①死细胞、动物细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②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2)从溶液角度分析

①在一定浓度(溶质不能透过膜)的溶液中只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现象(只有用清水或低渗溶液处理,方可复原)。

②在一定浓度的溶液(如KNO3、甘油等)中因为溶质可透过膜进入细胞,使细胞液浓度增大,可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现象。

③在较高浓度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因过度失水而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④在过高浓度的溶液中或使用1 mol/L的醋酸溶液,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因为细胞死亡失去选择透过性。

2.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拓展应用

(1)判断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3)比较不同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4)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

●考向突破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1.(2020·湖南长沙调研)下列有关“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B)

A.在步骤C中只需滴加1滴蔗糖溶液

B.整个实验现象的观察应在低倍镜下

C.步骤A具体操作过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步骤F观察实验结果和步骤D相比,液泡颜色变深

解析:在步骤C引流操作中需滴加多滴蔗糖溶液,用吸水纸在对侧吸引,A错误;在高倍镜下引流易污染镜头,该实验全程应在低倍镜下观察,B正确;步骤A制片时不需要进行解离、染色,C错误;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液泡吸水,颜色变浅,D错误。

2.(2020·河南安阳一模)某研究小组用5种植物材料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在相同的放大倍数下,记录视野中的细胞数目,然后滴加蔗糖溶液,记录从滴加蔗糖溶液到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平均时间,绘制成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练习题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练 习题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计时双基练(七)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1.关于细胞膜和液泡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 B.细胞膜和液泡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C.细胞吸水或失水取决于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差 D.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解析细胞膜和液泡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某些小分子物质可以以跨膜运输的方式通过细胞膜,其他小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膜,A项错误。 答案A 2.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某同学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实验试剂有滴加了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蒸馏水等。如图是某同学根据光学显微镜所观察到的图像绘制而成的。下列对图和有关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图绘制正确,处于该状态的细胞依然保持活性 B.该图所示细胞一定正在发生质壁分离,1内液体为红色 C.除图中5以外,其他细胞成分均属于原生质层的范畴 D.若将该图所示细胞放于清水中,预测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解析本题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为背景,考查细胞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线粒体、高尔基体等亚显微结构,A错误;该图所示细胞也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错误;原生质层仅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而细胞核不属于原生质层的范畴,C错误;红墨水未进入细胞质,说明该细胞依然保持活性,将其置于低渗溶液中将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 正确。

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习题及答案

细胞生物学章节习题-第五章 一、选择题 1、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需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的一项是(C )。 A. 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B. 红细胞保钾排钠 C. 腺细胞分泌的酶排出细胞 D. 小肠对Ca、P的吸收 2、母鼠抗体从血液上皮细胞进入母乳,或者乳鼠的肠上皮细胞将抗体摄入体内,都涉及将胞吞和胞吐作用相结合。这种跨膜转运方式称为(B )。 A. 吞噬作用 B. 跨细胞转运 C. 协同转运 D. 胞吞作用 3、既能执行主动运输,又能执行被动运输的膜转运蛋白是(A )。 A. 载体蛋白 B. 通道蛋白 C. 孔蛋白 D. ABC转运蛋白 4、动物细胞对葡萄糖或氨基酸等有机物的吸收依靠(B )。 A.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B. Na+-K+泵工作行程的Na+电化学梯度驱动 C. Na+-K+泵工作行程的K+电化学梯度驱动 D. H+-ATPase行程的H+电化学梯度驱动 5、有关动物细胞胞内体膜或溶酶体膜上的V型质子泵的描述,错误的是(B)。 A. V型质子泵利用ATP水解供能从细胞质基质中逆H+电化学梯度将H+泵入细胞器 B. V型质子泵利用ATP水解供能从细胞器中逆H+电化学梯度将H+泵入细胞质基质 C. V型质子泵可以维持细胞质基质pH中性 D. V型质子泵有利于维持胞内体或溶酶体的pH酸性 6、流感病毒进入细胞的方式为(C )。 A. 吞噬作用 B. 胞膜窖蛋白依赖的胞吞作用 C.网格蛋白依赖的胞吞作用 D. 大型胞饮作用 7、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后(D)。 A. 将通过夸细胞转运到细胞的另一侧发挥作用 B. 受体返回质膜,而表皮生长因子进入溶酶体降解 C. 表皮生长因子被活化,刺激细胞生长 D. 进入溶酶体被降解,从而导致细胞信号转导活性下降 8、一种带电荷的小分子物质,其胞外浓度比细胞内浓度高。那么,该物质进入细胞的可能方式为(A )。 A. 被动运输 B. 简单扩散 C. 主动运输 D.以上都错 9、对P型泵描述正确的是(D )。 A. 位于液泡膜上 B. 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上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习题精选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 A.细胞质和细胞壁分离 B.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 C.细胞质和液泡膜分离 D.细胞质和细胞膜分离 2.成熟区的外层细胞不断吸收水分到根内部的导管中去,水分由外向内逐层渗过各层细胞,从而导致各层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A.逐层降低 B.逐层升高 C.不变 D.取决于土壤液浓度 3.用0.3g/mL的蔗糖溶液浸泡下列细胞,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是()。 A.根尖分生区细胞 B.根尖成熟区细胞 C.干燥的种子细胞 D.茎的形成层细胞 4.除哪项外,下列其余各项都可以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加以鉴定?()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B.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亲水性依次递减 C.能进行渗透吸水 D.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大小 5.将n块(n>5)质量、体积相同并去皮的马铃薯块茎分别放在不同的质量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5min后,测定马铃薯块茎的质量,并根据测定结果制成直角坐标图。在图4-1中,你认为能表示本实验结果的是()。 图4-1 6.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其中加有少量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苔藓细胞的状态如图4-2所示。此时,部位①和②的颜色分别是()。 A.①无色、②绿色 B.①红色、②绿色 C.①红色、②无色 D.①红色、②红色 图4-2 7.酵母菌培养基中,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原因是()。 A.失水影响其生活 B.碳源太丰富 C.改变了酵母菌的pH D.葡萄糖不是酵母菌的原料

8.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A.氧分子通过细胞壁 B.葡萄糖分子通过细胞膜 K通过原生质层 D.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C. 9.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溶液中能够成一个渗透系统,主要原因是()。 A.液泡膜内外溶液有浓度差 B.细胞内原生质层可看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C.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D.水分可以自由出入细胞 10.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是()。 A.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B.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C.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大,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 D.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小,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大 11.用蔗糖浸渍冬瓜,能使冬瓜变甜,这是因为()。 A.蔗糖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 B.蔗糖分子分解为葡萄糖分子进入细胞 C.蔗糖分子进入细胞间隙 D.细胞脱水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蔗糖分子进入细胞 12.若向日葵的某种细胞间隙的液体浓度为A,细胞浓浓度为B,细胞质基质的浓度为C,则当它因缺水而萎蔫时,三者之间的浓度关系为()。 A.A>B>C B.A>C>B C.B>C>A D.B>A>C 13.在干旱地区正常生长的一棵植物,从理论上推测,其体内哪一部位的细胞细胞液浓度最低()。 A.根毛区细胞 B.叶肉细胞 C.导管细胞 D.茎的皮层细胞 14.将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中,其吸水力的变化应当是()。 A.由大到小 B.由小到大 C.吸水力不变 D.吸水力等于0 15.下表表示某一洋葱表皮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变化的实验记录,该实 A.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测定细胞液浓度为0.25g/mL左右 C.验证原生质具有选择透过性 D.证实细胞是有生命的 16.根毛细胞的原生质层是指()。 A.细胞壁、细胞膜和液泡膜 B.细胞膜、细胞质和液泡膜 C.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D.细胞膜、原生质和液泡膜 17.下列有关生物膜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细胞内组成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的膜 B.在细胞内所有细胞器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C.在细胞内特指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以及细胞膜 D.在细胞内组成细胞器的膜以及细胞膜、核膜的统称

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7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方式 考点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渗透作用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动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2)现象 ①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吸水膨胀。 ②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失水皱缩。 ③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形态正常。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原理和现象: 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特别提醒 (1)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成熟的含有中央大液泡的植物细胞,并且液泡中有颜色便于观察;动物细胞无细胞壁,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 (2)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质壁分离时,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充满的是外界溶液。 (3)蔗糖溶液浓度不能过高(如0.5 g/mL),否则会因为失水过多而死亡。 (4)如果用可穿膜的物质(尿素、脂肪酸、甘油、乙二醇、KNO3等)溶液实验时,会出现质壁分离并自动复原(因为细胞失水质壁分离的同时,会通过自由扩散或主动运输吸收该类物质;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时,细胞开始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5)细胞液浓度越大,细胞吸水能力越强(细胞随着质壁分离的进

行,吸水能力不断增强)。部分植物为抵抗外界高浓度的不良环境,细胞会通过增加细胞液浓度,从而增加吸水能力。 (6)当植物吸水时,由于外面有细胞壁,不会因吸水而涨破。 拓展辨析 原生质:a.泛指细胞内的全部生命物质,不包括细胞壁; b.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其主要成分为核酸、蛋白质和脂类; c.动物细胞可以看作一团原生质。 细胞质:指细胞中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全部物质。 原生质层: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可看作一层半透膜。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2.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由细胞膜和液泡膜组成。(×) 3.发生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既不可看作没有水分子移动也不可看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 4.将动物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不能发生渗透作用。(×) 5.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6.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细胞膜与液泡膜之间的液体均为外界溶液。(×) (必修1P60图4-1改编)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 ℃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C)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练习题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选择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之所以用已经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是因为这样的细胞具有() 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 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 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 D.大而醒目的液泡 解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条件:植物细胞必须是活细胞;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必须有浓度差;植物细胞必须有大的液泡,最好细胞液中带有色素,这样便于观察。已经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就能很好地满足这些条件。 答案:D 2.一个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它的吸水能力、液泡逐渐() A.减小、增大 B.增大、减小 C.不变、增大 D.等于0、减小 解析:一个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其液泡吸水,细胞液浓度逐渐降低,其吸水能力逐渐减小,液泡逐渐增大。 答案:A 3.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核膜等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B.水分子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 C.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 D.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 解析:生物膜都是主要由脂质、蛋白质构成,都具有选择透过性。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被选择的一些离子、小分子也可以通过;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水分子进出细胞,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 答案:C 4.以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滴加质量浓度为0.3 g·mL-1的蔗糖溶液比质量浓度为0.2 g·mL-1的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 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解析: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基本条件:半透膜和其两侧溶液的浓度差,而且浓度差越大,渗透速度越快。高浓度的NaCl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能引起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 答案:D 5.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装片中的材料浸润在质量分数为8%的HCl溶液中,然后再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解离液,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适当高于细胞液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能观察到细胞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有正常生理功能 解析: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操作和结果。实验过程中不需要对装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HCl溶液处理,A项错。用适当高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处理时,能观察到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而且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复原。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说明细胞因过度失水而死亡。 答案:C

第6讲物质的跨膜运输

第6讲物质的跨膜运输 考纲、考情——知考向核心素养——提考能 最新考纲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 2.实验:(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 膜的透性; (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和复原。 生命 观念 物质与能量观:理解细胞内的物 质运输与能量供应的关系 全国卷考情2018·全国卷Ⅱ(2)、2017·全国 卷Ⅱ(4)、 2016·全国卷Ⅰ(2)、2015·全国 卷Ⅱ(1)、 2015·全国卷Ⅱ(3)、2014·全国 卷Ⅰ(4)、 2013·全国卷Ⅰ(3) 科学 思维 归纳与演绎:分析不同物质跨膜 运输实例,归纳物质跨膜运输的 类型和特点 科学 探究 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分析、模拟 细胞膜透性实验、分析植物细胞 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实 验 考点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渗透作用 (1)概念: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过程。 (2)渗透作用产生的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2.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②现象 a.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吸水膨胀。

b.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失水皱缩。 c.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水分进出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成熟植物细胞为例) ①条件:成熟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 ②原理 (3)现象 a.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植物细胞就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b.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入清水中,此时细胞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清水,植物细胞就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3.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 ①不同植物对同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 ②同种植物对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也有差异。 (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对碘的吸收是逆(填“逆”或“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3)不同微生物对不同矿物质的吸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验证渗透作用发生条件的一组实验装置,请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第3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知识点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渗透作用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知识点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巧记细胞吸水和失水的“一、二、三”

2.一个实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3.辨析有关渗透作用的“三”个易错点 (1)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如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其质量浓度相等,但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小,故水分子可通过半透膜由10%蔗糖溶液向10%葡萄糖溶液移动。 (2)水分子双向移动,最终结果是由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的水分子数较多。 (3)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既不可看作没有水分子移动,也不可看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 4.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 (1)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载体蛋白;不需能量。 (2)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载体蛋白;不需能量。 (3)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需能量。 5.必记物质运输的三个“不一定” (1)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不一定都是跨膜运输,如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作用。 (2)生物大分子不一定都是以胞吞、胞吐方式运输的,如RNA和蛋白质可通过核孔出入细胞核。 (3)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并不一定就是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也消耗能量。 6.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四个条件 (1)具有细胞壁,如动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2)具有大液泡,如根尖分生区细胞可以观察有丝分裂,但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 (3)必须是活细胞,无论质壁分离还是质壁分离复原,细胞都必须是活的。 (4)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习 题及答案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细胞生物学章节习题-第五章 一、选择题 1、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需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的一项是(C )。 A. 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B. 红细胞保钾排钠 C. 腺细胞分泌的酶排出细胞 D. 小肠对Ca、P的吸收 2、母鼠抗体从血液上皮细胞进入母乳,或者乳鼠的肠上皮细胞将抗体摄入体内,都涉及将胞吞和胞吐作用相结合。这种跨膜转运方式称为(B )。 A. 吞噬作用 B. 跨细胞转运 C. 协同转运 D. 胞吞作用 3、既能执行主动运输,又能执行被动运输的膜转运蛋白是(A )。 A. 载体蛋白 B. 通道蛋白 C. 孔蛋白 D. ABC转运蛋白 4、动物细胞对葡萄糖或氨基酸等有机物的吸收依靠(B )。 A.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B. Na+-K+泵工作行程的Na+电化学梯度驱动 C. Na+-K+泵工作行程的K+电化学梯度驱动 D. H+-ATPase行程的H+电化学梯度驱动 5、有关动物细胞胞内体膜或溶酶体膜上的V型质子泵的描述,错误的是 ( B)。 A. V型质子泵利用ATP水解供能从细胞质基质中逆H+电化学梯度将H+泵入细胞器 B. V型质子泵利用ATP水解供能从细胞器中逆H+电化学梯度将H+泵入细胞质基质 C. V型质子泵可以维持细胞质基质pH中性

D. V型质子泵有利于维持胞内体或溶酶体的pH酸性 6、流感病毒进入细胞的方式为(C )。 A. 吞噬作用 B. 胞膜窖蛋白依赖的胞吞作用 C.网格蛋白依赖的胞吞作用 D. 大型胞饮作用 7、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后( D)。 A. 将通过夸细胞转运到细胞的另一侧发挥作用 B. 受体返回质膜,而表皮生长因子进入溶酶体降解 C. 表皮生长因子被活化,刺激细胞生长 D. 进入溶酶体被降解,从而导致细胞信号转导活性下降 8、一种带电荷的小分子物质,其胞外浓度比细胞内浓度高。那么,该物质进入细胞的可能方式为(A )。 A. 被动运输 B. 简单扩散 C. 主动运输 D.以上都错 9、对P型泵描述正确的是(D )。 A. 位于液泡膜上 B. 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上 C. 其ATP结合位点位于质膜外侧 D. 水解ATP使自身形成磷酸化的中间体 二、填空题 1、质膜中参与物质运输的P型泵在物质运输中有两个特点:其一是水解ATP 功能,其二是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作用。 2、离子通道有两个显著的特征:离子选择和门控性。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运城中学冯建宇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的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4章第1节的内容。这一节主要介绍的是以水和无机盐的跨膜运输为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其中的“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是全书的第一个“探究”活动,通过这项探究活动,学生可以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等环节得到一定的体验和感悟,从而为学习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一定的基础。本节课既与前面学习过的组成细胞的分子和细胞的基本结构等内容相联系,同是又为即将学习的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奠定了基础,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说出渗透作用的概念及发生条件; ②说出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与失水; ③举例说明动物细胞膜和植物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④概述水的跨膜运输方向与水浓度的关系。 (2)、能力目标 ①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②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参与课堂学习,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②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①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②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难点: ①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②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 4、课时安排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2课时完成,为了适应教学实际,我把渗透作用、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及“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作为第一课时,探究实验方案的实施及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实例作为第二课时。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做过或见过这样的实验:泡在盐水中的萝卜条会软缩,泡在清水中的萝卜条会更加硬挺。学生也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做菜馅时加入一些盐,蔬菜中的水分会大量渗出;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等,这些生活经验对学习本节内容都有帮助。而本节内容需要学生从微观水平上理解细胞吸水、失水的过程,理解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内容本身较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物质通过细胞质膜地转运主要有种途径: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和胞吞与胞吐作用. 膜转运蛋白与物质地跨膜运输 脂双层地不透性和膜转运蛋白 细胞内外地离子差别分布主要由两种机制调控:一套特殊地膜转运蛋白地活性,质膜本身地脂双层所具有地疏水性特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膜转运蛋白分类载体蛋白通道蛋白.两者区别:以不同地方式辨别溶质,即决定运输某些溶质不运输另外地溶质.通道蛋白根据溶质大小和电荷进行辨别;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载体蛋白上结合部位相适合地溶质分子通过,载体蛋白每次转运都发生自身构象地转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载体蛋白及其功能 有特异性结合部位,可与特异性底物结合,具有高度选择性,通常只转运一种类型地分子;转运过程具有饱和动力学特征;既可被底物类似物竞争性抑制,又可被某种抑制剂非竞争性抑制以及对有依赖性.载体蛋白也叫通透酶,与酶不同地是,它对转运地溶质分子不作共价修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通道蛋白及其功能 形成跨膜地离子选择性通道.对离子地选择性依赖于离子通道地直径和形状,通道内衬带电荷氨基酸地分布,所以它介导地被动运输不需要与溶质分子结合,只有大小和电荷适宜地离子才能通过.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与载体蛋白相比,离子通道地特征极高地转运速率,离子通道没有饱和值,在很高地离子浓度下通过地离子量没有最大值,非连续性开放,是门控地,即离子通道地活性由通道开或关两种构象所调节,受控于适当地细胞信号.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根据信号地不同,离子通道分为: 电压门通道:带电荷地蛋白结构域会随跨膜电位梯度地改变发生相应地位移,从而使离子通道开启或关闭. 配体门通道:细胞内外地某些小分子配体与通道蛋白结合引起通道蛋白构想地改变,使离子通道开启或关闭. 应力激活通道:通道蛋白感应应力而改变构象,开启通道形成离子流,产生电信号.(例子:内耳听觉毛细胞).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离子通道决定了细胞质膜对于特定离子地通透性,与离子泵(如酶)一起,调节细胞内地离子浓度和跨膜电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和方式知识点

第7讲物质跨膜运输实例和方式 一、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方式: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概念: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2、必备条件 ①具有半透膜; ②半透膜两侧的溶液之间具有浓度差。 3、概念辨析 1、原理 ①: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②:浓度差:细胞质与外界溶液(人: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

2、现象 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失水皱缩 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吸水膨胀 ③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浓度水分进出动态平衡 注:细胞内外浓度差(物质的量浓度差) 三、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成熟的植物细胞就是一个渗透系统 四、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分析及应用 1、原理 ①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②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能渗透吸水和失水。 ③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得多。 2、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流程 略 3、结果与分析 (1)质壁分离 现象:液泡体积(变小);液泡颜色(变深);细胞大小基本不变 内因:原生质层收缩性大于细胞壁。 条件、外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植物渗透失水,体积缩小。 ⑵质壁分离复原 现象:液泡体积(变大);液泡颜色(变浅),细胞大小基本不变。 条件、外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会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4、易错警示 略 5、判断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时的规律 (1).从细胞角度分析: ①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才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死细胞、动物细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2).从溶液角度分析: ①在溶质可穿膜的溶液中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现象。 ②在溶质不能穿膜的溶液中细胞只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不能自动复原。 ③在高浓度溶液中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会因过度失水而死亡不再复原。 6、质壁分离实验的拓展应用 略 五、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第二单元第7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讲义

第7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考纲明细]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 2.实验:(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课前自主检测 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 1.玻璃纸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透过它,而蔗糖分子则不能。(P60—问题探讨)(×) 2.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P61—正文)(√) 3.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P61—探究实验)(√) 4.红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多少取决于红细胞内外浓度的差值。(P61—思考与讨论)(√) 5.吃比较咸的食物,口腔和唇的黏膜有渴的感觉。(P61—与生活联系)(×) 6.将成熟植物细胞浸润在质量浓度为0.5 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再放入清水中可以复原。(P62—探究实验)(×) 7.植物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水分子和溶解在水里的物质能够自由通过。(P63—相关信息)(×) 8.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P64—正文)(√) 9.不同的饮料浓度不同,浓度低的饮料可以用来补充体内水分。(P64—与社会联系)(√) 10.轮作是农业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农民在同一块田地里长期种植同种作物,对土壤肥力有利。(P64—拓展题)(×) 11.除了水、氧、二氧化碳外,甘油、乙醇、苯等物质也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P70—相关信息)(√) 12.人体的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红细胞。这是细胞的主动运输作用,有利于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P72—思考)(×) 13.囊性纤维病是细胞中某些蛋白质结构异常导致的。(P73—与社会联系)(√) 14.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有关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物质运输速率,如低温会使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下降。(P73—拓展题)(√) (2018·全国卷Ⅰ)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答案 A 解析植物根细胞从土壤中能吸收无机盐,但无机盐需以离子形式存在,所以N2不能被直接吸收利用,A错误;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农田适时松土能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为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提供更多的能量,因此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B正确;土壤中微生物可以分解植物秸秆中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对渗透作用现象的观察,阐明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推导渗透作用的概念;说出水分子跨膜运输的特点;举例说明动物细胞膜和植物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由“问题探讨”入手,从“扩散”迁移到“渗透”,理解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感受科学的严谨性;设计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体验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 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动物细胞膜和植物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解决方法:(1)通过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渗透现象。归纳总结渗透作用的概念、条件、原理、结果,指出半透膜的特性。(2)通过分析水分进出红细胞的状况,总结出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3)通过相关探究实验的设计,理解植物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教学难点】 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 解决方法:(1)通过名人名言使学生认识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有关知识现象深入思考,提出相关问题,开展合作学习,利用小组活动讨论确定有价值的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渗透作用的相关flash动画、大宝SOD蜜广告视频、红细胞在显微镜下吸水与失水的实拍视频 【教学方法】学生观察、讨论、合作探究与教师讲述和启发引导相结合。 【教学过程】 课前分组:4人一组。 创设情境激趣,诱发探究心理: 视频播放:大宝SOD蜜广告。 过渡:看完广告后,大家有没有买大宝的冲动?SOD是什么呢?我利用百度搜索了一下,网络告诉我(投影展示):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源于生命体的活性物质,能消除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对人体不断地补充SOD具有抗衰老的特殊效果。 大宝SOD 蜜,内含丰富的SOD 活性物质,并加入人参、黄芪等天然植物的有效成分,它极易被皮肤吸收,并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能不断地对皮肤补充SOD 活性物,并能有效地防止角质层水分的散失。经常使用大宝SOD蜜,能延缓皮肤衰老,快速渗透,深入滋润,全家适用,四季皆宜。令您皮肤白皙,容颜娇美,青春永驻。

2019版苏教版高考生物创新一轮复习:第2单元 第7讲 物质的跨膜运输

第7讲物质的跨膜运输 [最新考纲]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2.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考点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5年4考) 1.渗透作用 (1)概念: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过程,是自由扩散的一种形式。(2)渗透作用产生的条件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成熟植物细胞为例) (1)条件:成熟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 (2)原理 (3)现象 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失水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3.验证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渗透系统与渗透作用的原理 1.(2017·湖南中部名校二模)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实验开 始时长颈漏斗内外液面平齐,记为零液面。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变化趋势为() 解析掌握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半透膜和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水分子扩散的方向(顺浓度梯度扩散)和扩散的速率是解题的关键。仔细观察图示,长颈漏斗内为蔗糖溶液,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将上升,由于实验初始阶段半透膜内外溶液浓度差较大,液面上升速率较大。 答案 B 2.(2018·河南豫北精英赛一联,3)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开始时,U形管两侧液面相等,图中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U形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当液面停止上升时,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一定是相等的 B.若U形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则实验现象为高浓度一侧的液面上升 C.若U形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葡萄糖溶液,则实验现象为高浓度一侧液面先上升,随后另一侧液面上升,最后两侧液面持平 D.若U形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当液面停止上升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解析由题干可知,实验开始时,U形管两侧液面等高,当U形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时,水分子从低浓度一侧流向高浓度一侧的较多,即高浓度一侧的液面上升,低浓度一侧的液面下降,直至液面不再变化,此时半透膜两侧浓度差产生的渗透压力与液面差产生的压力达到平衡,所以半透膜两侧溶液浓

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三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 3.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学习重点】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学习难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灵活运用。 【课堂自主学习】 使用说明:①依据学习目标进行预习,完成以下内容②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以备讨论 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 (1)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2)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3)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成熟的植物细胞结构 ①细胞壁:,即水分子和溶解在水里的物质都能够自由通过。 ②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液泡内的 ③原生质层组成:、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特性: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一层。 (2)原理和现象 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会发生现象。 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3)探究 ①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 →→。 ②原理: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当小于的浓度时,细胞失水,中央液泡体积会________,细胞皱缩;当小于的浓度时,细胞吸水,中央液泡体积会________,细胞膨胀。 ③质壁分离 内因:原生质层具有。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因而会出现和___________分离的现象。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④质壁分离复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吸水后,液泡和原生质层恢复原状,称为质壁分离复原。 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实例 (1)水稻吸收多,吸收较少,番茄吸收较多,吸收较少。(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碘的含量明显血液中碘的含量。 (3)不同微生物对不同的吸收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2.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 (1)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的。 (2)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 3.结论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膜。 【课堂预习自测】1.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A.水分子通过细胞壁 B.葡萄糖分子通过细胞膜 C.K+离子通过原生质层 D.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2.将晡乳动物的红细胞分别浸入下列a、 b、c 三个不同浓度溶液的烧杯内,一段时 间后,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a、b、c溶 液浓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a>b>c B.a>c>b C.a<b<c D.a<c<b 3.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干种子细胞 C.洋葱分生区的细胞 D.洋葱表皮细胞4.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过程中,与细胞壁分离的是()A.细胞核 B.原生质层 C.细胞质 D.液泡膜 5.盐碱地栽种植物,其出苗率和成活率均较低,原因是()A.土壤溶液pH太小 B.土壤中缺肥 C.土壤溶液的浓度高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D.土壤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6.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 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 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 D.根系被肥料分解释放的热能烧毁7.利用高浓度盐水(NaCl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是()A.盐水中的Cl_有杀菌防腐的作用 B. 盐水中的Na+ 不利于细菌的生活 C.盐水是中性的,不适于细菌的生活 D. 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内的水分渗出而死亡【课堂合作探究】 使用说明:①将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同桌交流,用红笔做好标记。 ②小组交流, 总结本组内的看法和观点,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和点评。 ③按照互动要求,及时思考,展示到位,认真点评。 问题探讨1、感受扩散与渗透 (一)(感受生活中的实例)花香的飘散;蔗糖的溶解等。 1、水分进出细胞与上述实例有何不同? 2、这与细胞膜的作用有什么关系呢? (二)模拟生物学实验————渗透作用: 要求分析教材P60渗透装置示意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何为半透膜?装置中的半透膜可用哪些材料制取?( ) ②漏斗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试说明原因。液面会持续上升吗? ③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④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对比观察、讨论,总结: ①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时强化训练:第二单元 第7讲 物质的跨膜运输

第7讲物质的跨膜运输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题号 1.细胞的吸水与失水1,2,13,15 3,5,6,7,8,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9,10,11,12,14 3.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4,13 一、选择题 1.如图为平衡时的渗透装置,烧杯的液面高度为a,漏斗的液面高度为b,液面差m=b-a。在此基础上继续实验,以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观测指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则平衡时m增大 B.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平衡时m将减小 C.若向漏斗中滴入适量等浓度的蔗糖溶液,则平衡时m不变 D.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平衡时m将增大 解析: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由于渗透作用液面会继续上升,上升的时候将漏斗内的溶液稀释,渗透压下降,因此m减小;向漏斗中滴入清水,漏斗内的浓度降低,渗透压下降,m将减小;注入了和开始等浓度的蔗糖溶液,实际上此时漏斗中的蔗糖溶液浓度增大了,因

此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漏斗中的水分子增加,m升高;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a增大,b也增大,但b的增加值小于a的增加值,m减小。 2.(2019·山东青岛检测)将甲、乙两种植物的块茎切成形状、大小相同的细条,分别置于质量浓度为0.3 g/mL蔗糖溶液中,绘制的失水量曲线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与图相关细胞的原生质层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缩 B.由图推知甲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乙植物细胞液浓度 C.4 min时细胞液的渗透压大于外界溶液的渗透压 D.8 min时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达到平衡 解析:甲、乙两种植物的块茎切成形状、大小相同的细条,分别置于质量浓度为0.3 g/mL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失水,因此细胞的原生质层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缩;由图看出甲细胞失水较多,因此推知甲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乙植物细胞液浓度;4 min时,细胞仍在失水,因此4 min 时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外界溶液的渗透压;8 min时失水量不再变化,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达到平衡。 3.(2018·河南豫北豫南名校联考)图中甲和乙反映物质进出细胞的两大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和方式-知识点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和方式-知识点

第7讲物质跨膜运输实例和方式 一、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方式: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概念: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2、必备条件 ①具有半透膜; ②半透膜两侧的溶液之间具有浓度差。 3、概念辨析 渗透作用扩散作用 区别 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 半透膜的扩散 物质从相对含量多的地方到相对含量 少的地方的自由运动物质水等溶剂分子溶剂、溶质分子及气体分子 是否 穿膜 需穿过半透膜与半透膜无关方向低浓度溶液→高浓度溶液分子密度高→分子密度低 联系渗透作用是扩散作用的一种特殊方式 半透膜选择透过性膜 概念允许一部分物质通过,不允许另 一部分物质通过的多孔性膜 根据生命活动的需要,决定物质分子 是否通过的生物膜 特点①允许小分子物质通过 ②不具生物活性 ①具选择透过性 ②具生物活性 透过原理半透膜上孔径大小控制物质出入生物膜上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 项目吸胀吸水渗透吸水 条件细胞内未形成中央大液泡细胞内具有中央大液泡 原理细胞中的亲水性物质吸水(蛋白 质、淀粉等) 渗透作用 实例干种子和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

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原理 ①: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②:浓度差:细胞质与外界溶液(人: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 2、现象 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失水皱缩 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吸水膨胀 ③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浓度水分进出动态平衡注:细胞内外浓度差(物质的量浓度差) 三、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成熟的植物细胞就是一个渗透系统 四、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分析及应用 1、原理 ①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②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能渗透吸水和失水。 ③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得多。 2、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流程 略

高考生物7物质跨膜运输及其实例(真题)及答案

高考生物7物质跨膜运输及其实例(真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第7讲 1.(2018·上海高考)葡萄糖穿越细胞膜进入红细胞的运输速度存在一个饱和值,该值的大小取决于() A.细胞内的氧浓度B.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数量 C.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D.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差值 解析:选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的协助,故其运输速度的饱和值取决于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 2.(2018·上海高考)紫色洋葱的外表皮细胞能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下列条件中属于发生该现象必要条件的是() A.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B.细胞膜外侧有识别水分子的受体 C.液泡中有紫色的水溶性色素D.水分子不能穿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 解析:选A质壁分离依据的原理是渗透作用,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是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内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3.(2018·浙江高考)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 细胞内浓度(mmol·L-1)细胞外浓度(mmol·L-1) K+ Na+ A.K+ 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解析:选D由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内的K+浓度高于细胞外,K+经离子通道以易化扩散的方式排出细胞;细胞内Na+浓度低于细胞外,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以主动转运的方式排出细胞。 4.(2018·福建高考)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 结果NaCl茉莉酸 ①+-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②++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③--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注:“ 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