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优质课课件--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合集下载
最新市优质课课件--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讲课讲稿

市优质课课件--物质跨膜 运输的实例
生活现象
1.当我们咸的东西吃多的时候比较容易口渴 2.腌制的咸菜会变软变干 3.盐碱地中的植物长势萎蔫
学习目标
1.描述半透膜的特征,理解渗透作用发生的 条件。
2. 说出动物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 失水。
3. 理解水的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 4.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 要观察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对材料有哪些要 求? 有细胞壁(植物细胞); 有中央液泡(颜色为深色); 活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 蔗糖浓度是不是越高越好?
不是。浓度越高会引起植物过度失水而死亡
4、进行实验:
滴加清水
滴加蔗糖 溶液
细胞吸水 液泡变大
正常状态下
细胞失水 不作任 液泡缩小 何处理
预期实验的结果
由于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 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而蔗糖分子则不能通 过,因此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植物 细胞失水,液泡会缩小;在清水中植物细 胞吸水,液泡又会变大。
质壁分离:植物细胞因为失水收缩,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的现象。
质壁分离复原: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 胞因吸水膨胀,恢复为原来的状态。
• A.C因浓度相同,水分子移动外于平衡状态
• B. 水分子由葡萄糖溶液向蔗糖溶液中移动比 由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中移动的多
• C. 水分子总的移动趋势是由蔗糖溶液向葡萄 糖溶液中移动
• D. 水分子不移动
• 【变式训练】把体积与质量百分比浓度相同的葡 萄糖和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 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如下图),一段时间后液面 的情况是( )
思考:质壁分离时,细胞壁和细胞膜
之间充满的是什么? 蔗糖溶液
生活现象
1.当我们咸的东西吃多的时候比较容易口渴 2.腌制的咸菜会变软变干 3.盐碱地中的植物长势萎蔫
学习目标
1.描述半透膜的特征,理解渗透作用发生的 条件。
2. 说出动物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 失水。
3. 理解水的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 4.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 要观察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对材料有哪些要 求? 有细胞壁(植物细胞); 有中央液泡(颜色为深色); 活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 蔗糖浓度是不是越高越好?
不是。浓度越高会引起植物过度失水而死亡
4、进行实验:
滴加清水
滴加蔗糖 溶液
细胞吸水 液泡变大
正常状态下
细胞失水 不作任 液泡缩小 何处理
预期实验的结果
由于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 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而蔗糖分子则不能通 过,因此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植物 细胞失水,液泡会缩小;在清水中植物细 胞吸水,液泡又会变大。
质壁分离:植物细胞因为失水收缩,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的现象。
质壁分离复原: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 胞因吸水膨胀,恢复为原来的状态。
• A.C因浓度相同,水分子移动外于平衡状态
• B. 水分子由葡萄糖溶液向蔗糖溶液中移动比 由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中移动的多
• C. 水分子总的移动趋势是由蔗糖溶液向葡萄 糖溶液中移动
• D. 水分子不移动
• 【变式训练】把体积与质量百分比浓度相同的葡 萄糖和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 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如下图),一段时间后液面 的情况是( )
思考:质壁分离时,细胞壁和细胞膜
之间充满的是什么? 蔗糖溶液
苏教版教学课件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淮阴师院附中 王丽娟)市优课获奖课件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淮阴师院附中
王丽娟
失水皱缩
吸水膨胀
常态红细胞
?
一、渗透装置
渗透作用装置
1、漏斗内液面为什么会升 高? 2、漏斗管内的液面会无限 上 升吗? 水分子相 3、如果烧杯中也是同样浓度 对含量 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少
4、用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 管内液面还会升高吗? 半透膜: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 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 如:玻璃纸
2、利用高浓度盐水(NaCl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 是( D) A、盐水中的Cl-有杀菌防腐的作用 B、盐水中的Na+不利于细菌的生活 C、盐水是中性的,不适于细菌的生活 D、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内的水分渗出而死亡
3、a、b、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a细胞液浓度> b 细胞液浓度> c细胞液浓度,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水 分在三者之间关系的是(C )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 选择透过性膜,这是活细胞的
一个重要特征。
(水分子可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
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
能通过)
思维训练:
1、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变得枯萎发黄,俗称 “烧苗”。其原因是( B) 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 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 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 D、根系被肥料分解释放的热能烧毁
多
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具有半透膜 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
在渗透作用中,水分是从水分子相对 多 (多、 少)的一侧,向水分子相对 少 (多、少)的一侧 运输,顺着相对含量梯度进行的。
红细胞是否具备渗透作用条件?
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C 正常状态 A 吸水胀破 B 失水皱缩 思考: 1、分别在什么条件下,会出现图示现象? 2、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大分子有机物能够透过 细胞膜吗? 3、红细胞吸水一定会吸水涨破吗?红细胞吸水或 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条件?aa来自bAc a
淮阴师院附中
王丽娟
失水皱缩
吸水膨胀
常态红细胞
?
一、渗透装置
渗透作用装置
1、漏斗内液面为什么会升 高? 2、漏斗管内的液面会无限 上 升吗? 水分子相 3、如果烧杯中也是同样浓度 对含量 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少
4、用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 管内液面还会升高吗? 半透膜: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 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 如:玻璃纸
2、利用高浓度盐水(NaCl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 是( D) A、盐水中的Cl-有杀菌防腐的作用 B、盐水中的Na+不利于细菌的生活 C、盐水是中性的,不适于细菌的生活 D、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内的水分渗出而死亡
3、a、b、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a细胞液浓度> b 细胞液浓度> c细胞液浓度,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水 分在三者之间关系的是(C )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 选择透过性膜,这是活细胞的
一个重要特征。
(水分子可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
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
能通过)
思维训练:
1、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变得枯萎发黄,俗称 “烧苗”。其原因是( B) 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 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 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 D、根系被肥料分解释放的热能烧毁
多
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具有半透膜 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
在渗透作用中,水分是从水分子相对 多 (多、 少)的一侧,向水分子相对 少 (多、少)的一侧 运输,顺着相对含量梯度进行的。
红细胞是否具备渗透作用条件?
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C 正常状态 A 吸水胀破 B 失水皱缩 思考: 1、分别在什么条件下,会出现图示现象? 2、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大分子有机物能够透过 细胞膜吗? 3、红细胞吸水一定会吸水涨破吗?红细胞吸水或 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条件?aa来自bAc a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C、盐水是中性的,不适于细菌的生活
D、由于渗入作用使细菌细胞内的水分 渗出而死亡
半透膜:
能够让小分子物质通过, 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
一类多孔性薄膜的总称。
back
小结:
1、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 2、渗入吸水是成熟植物细胞吸水的重要方式。 3、在渗入作用中,
水分是从溶液浓度__高___的一侧 向溶液浓度__低____的一侧运输。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
四、其它物质的跨膜运输
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取 有差别吗?
水稻培养液中里的Ca2+和 Mg2+浓度为什么会增高?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
• • 植物 • 细胞
原生质层:相称于半透膜 细胞液:含有一定的浓度 细胞壁:全透性
思考:
1、质壁分离时,
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充满着什 么液体?
三、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应用 (1)证明原生质层相称于一层半透膜 (2)证明细胞壁的伸缩性不大于原生 质层的伸缩性 (3)判断植物细胞的死活 (4)测定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5)食品防腐解决(高浓度的盐、糖、
渗分入系析统实装验置(现半象透膜)
21、若漏用斗纱 管布 内替 液代 面玻为璃什纸么,会漏升斗高管?内液面会升高吗?
3、若将清水换成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 漏斗管内液面还会升高吗? .
渗入作用
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 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称为渗入作用
条件
半透膜 膜两侧的溶液含有浓度差
C
a bc
D
3、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变得枯萎发
黄,俗称“烧苗”。其因素是(B )
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取的养分过多 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 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 D、根系被肥料分解释放的热能烧毁
D、由于渗入作用使细菌细胞内的水分 渗出而死亡
半透膜:
能够让小分子物质通过, 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
一类多孔性薄膜的总称。
back
小结:
1、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 2、渗入吸水是成熟植物细胞吸水的重要方式。 3、在渗入作用中,
水分是从溶液浓度__高___的一侧 向溶液浓度__低____的一侧运输。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
四、其它物质的跨膜运输
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取 有差别吗?
水稻培养液中里的Ca2+和 Mg2+浓度为什么会增高?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
• • 植物 • 细胞
原生质层:相称于半透膜 细胞液:含有一定的浓度 细胞壁:全透性
思考:
1、质壁分离时,
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充满着什 么液体?
三、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应用 (1)证明原生质层相称于一层半透膜 (2)证明细胞壁的伸缩性不大于原生 质层的伸缩性 (3)判断植物细胞的死活 (4)测定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5)食品防腐解决(高浓度的盐、糖、
渗分入系析统实装验置(现半象透膜)
21、若漏用斗纱 管布 内替 液代 面玻为璃什纸么,会漏升斗高管?内液面会升高吗?
3、若将清水换成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 漏斗管内液面还会升高吗? .
渗入作用
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 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称为渗入作用
条件
半透膜 膜两侧的溶液含有浓度差
C
a bc
D
3、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变得枯萎发
黄,俗称“烧苗”。其因素是(B )
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取的养分过多 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 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 D、根系被肥料分解释放的热能烧毁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优质教学课件

大于
细胞质浓度 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
等于
细胞质浓度 保持原状态
动物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 透膜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
水
细
(全透性)
胞壁 细胞 细膜 胞
伸缩性 弱
原生质液质 层泡膜细 胞 液探究主题:植物细胞吸水和失 水
1.提出问题:细胞什么条件下吸水和失水?
2.作出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_。
(3)假设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作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浓度溶液中
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的质壁分离的复原过程,发
现 该细胞形状的顺序将如上B图所A示的从C
→→
。
(4) ) 图中①处充满的是外界溶__液_ _ _ _ ,三个细胞中最有可能先死亡的C 是 __
____ 。
进一步探 究
1、如果滴加的是 0.8g/ml 的蔗糖溶液,实验结果 会有什么不同?
2、如果滴加浓度稍高的硝酸钾,实验结果会有什 么不同呢?
3 、根尖分Th区细胞也能发Th质壁分离吗 ?
变
结论清植水物
逐渐恢 细 胞复的原原来Th质
层
原 Th 质 层 相恢当 于复一原层来半
透
基 本
膜
大小
位置
不
习题巩 固1 、 (2016 天津 ) 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
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
B 述正确的是
A. 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 5 倍目镜更换为 10 倍目 镜 B. 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 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D. 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
基
细胞质浓度 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
等于
细胞质浓度 保持原状态
动物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 透膜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
水
细
(全透性)
胞壁 细胞 细膜 胞
伸缩性 弱
原生质液质 层泡膜细 胞 液探究主题:植物细胞吸水和失 水
1.提出问题:细胞什么条件下吸水和失水?
2.作出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_。
(3)假设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作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浓度溶液中
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的质壁分离的复原过程,发
现 该细胞形状的顺序将如上B图所A示的从C
→→
。
(4) ) 图中①处充满的是外界溶__液_ _ _ _ ,三个细胞中最有可能先死亡的C 是 __
____ 。
进一步探 究
1、如果滴加的是 0.8g/ml 的蔗糖溶液,实验结果 会有什么不同?
2、如果滴加浓度稍高的硝酸钾,实验结果会有什 么不同呢?
3 、根尖分Th区细胞也能发Th质壁分离吗 ?
变
结论清植水物
逐渐恢 细 胞复的原原来Th质
层
原 Th 质 层 相恢当 于复一原层来半
透
基 本
膜
大小
位置
不
习题巩 固1 、 (2016 天津 ) 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
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
B 述正确的是
A. 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 5 倍目镜更换为 10 倍目 镜 B. 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 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D. 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
基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壁分离是活细胞 ②在高倍镜下观察,若发觉细
胞质流动,则表明细胞是活 ③将某细菌与水绵
一起制成暂时装片,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 若发
现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则说明细菌为死细
胞 ④洋葱根尖经解离后,若发觉细胞被龙胆紫溶
液染上了色,则表明根尖细胞在解离前已死亡
A.①
B.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③中所用细菌有可能是厌氧菌,所以远离产
B
第42页
感悟高考
2. (山东理综)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 运输两种方式,以下表述正确是 A.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经过方式a运输 B. 与方式a相关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 方式b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相关 D. 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转运速率都有影响
a
被
C
转
b
运
速
率
江苏省震泽中学张 华民整理
第1页
完成《打基础》部分
第2页
考点一 渗透系统组成及应用
一、渗透作用的原理
1.渗透系 统必备 条件: 一是含 有半透 膜,二 是被半 透膜隔 开双方 均为液 体,且 有浓度 差。
第3页
渗透装置图示:
思索: 1.渗透作用发生和生活中“水总是往低处流”矛盾 吗? 2.在到达渗透平衡后,如图所表示页面差△h,则 S1=S2吗?
都允许水分子自由经过, 而不允许大分子物质经过。
第23页
2.关于选择透过性膜与半透膜关系, 正确说法
是
(
)C
①含有半透性必定含有选择透过性
②含有选择透过性必定含有半透性
③活生物膜才含有选择透过性
④只有活生物膜才含有半透性
A.①③
B.①④
高中生物《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优质教学课件

酵母菌 米曲菌
51.00 48.55
2.41 38.66 28.16
细胞对于物质的吸收普 遍 具有选择性
从以上实例可以总结出:
1 、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
相对含量梯
度 的2 、
其他
物
质的
跨膜
运
并 输都
不
是这样
, 这 取 决 于 细 胞 T h命 活 动 的 选需择要性。
3 、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是有
的。
请完善以下概念图:
一、渗透作用模拟实
验
渗透装
置
蔗糖 分 子4
蔗糖 2
溶
液
5
水
玻璃纸 3
分
( 半透
子
膜)
清1 水
一、渗透作用模拟实验
【思 考】 1 .漏斗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在单因位为时水间分内子,从从烧烧杯杯中中扩扩散散到 斗内。 到 漏漏斗中的水分子数量比较多 2 .。水分子只能从烧杯中扩散到漏斗中吗? (友情提醒)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 过不 是 的 , 水 分 子 既 可 以 从 烧 杯 中 扩 散 到 漏 斗 中 , 也 从 漏能斗 中 扩 散 到 烧 杯 中 , 只 不 过 , 在 单 位 时 间 内 , 从 烧 杯 中扩散到漏斗中的水分子数量比较多。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 例
1 、细胞的边界是什么?植物细胞的边界为 什 么不 是细胞壁?
2 、物质进出细胞会不会受到这个边界的限制? 3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什么? 4 、不同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一样吗?
你们想知道水分是怎样通过细胞膜进出 细 胞的吗?其它物质又是怎样进出细胞的呢 ?
1 . 通 过 分 析 “渗 透 作 用 的 模 拟 实 验 ”,让 学 生 学 会 对 实验结果和实验装置作出合理的分析与判断。 2. 学会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分析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3.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加 深对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的理解 4. 通过让学生分析碘离子等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 ,培养分析图表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ppt55说课优秀课件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学情分析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半透膜的特点,分析渗透现象发生的原理; (2)辨别原生质层的组成,解释细胞发生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3)进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练习
1、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主要包 括 (B ) A、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B、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C、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D、细胞壁、液泡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2)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培养质疑、求实、 创新 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2)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尊重他人。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度 ——细胞失水皱缩
10%的盐水中
外界溶液浓度 等于 细胞质浓度 ——细胞吸水与失水动态平衡
保持原状态
0.9%生理盐水中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动报批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制止、汇报并处理各类违纪行为或突发事件。
细胞膜 液泡膜 原生质层 细胞质
液泡
细胞核 细胞壁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学情分析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半透膜的特点,分析渗透现象发生的原理; (2)辨别原生质层的组成,解释细胞发生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3)进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练习
1、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主要包 括 (B ) A、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B、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C、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D、细胞壁、液泡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2)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培养质疑、求实、 创新 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2)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尊重他人。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度 ——细胞失水皱缩
10%的盐水中
外界溶液浓度 等于 细胞质浓度 ——细胞吸水与失水动态平衡
保持原状态
0.9%生理盐水中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动报批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制止、汇报并处理各类违纪行为或突发事件。
细胞膜 液泡膜 原生质层 细胞质
液泡
细胞核 细胞壁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课件

类比推理
细胞内溶液 细胞膜
如果将装置 中的漏斗换 成动物细胞, 还会不会发 生渗透作用 呢?
动物细胞也能渗透吸水,细胞膜相当于 半透膜 。
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外界溶液﹤细胞质浓度:动物细胞吸水膨胀 2、外界溶液﹥细胞质浓度:动物细胞失水皱缩 3、外界溶液﹦细胞质浓度:水分进出动态平衡
探究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2、条件
浓度差(特指物质的量浓度)
3、方向:低浓度溶液→高浓度溶液
一、渗透作用总结:
概念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
渗
透膜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透 条件 有半透膜
作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
(特指物质的量浓度)
用
低浓度溶液
方向: 水分子多
有半透膜
高浓度溶液 水分子少
(水分子进出是顺相对浓度梯度的)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内因:
细胞壁的伸缩性 <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细胞 渗透 失水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3.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 ⑴原因
⑵表现
宏观:坚挺→萎蔫 液泡:大→小
微观 细胞液颜色:浅→深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特别提醒 ⑴实验成功的关键 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实验材料的选择,必须选择有大液泡并有颜色的植物细胞, 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⑵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中水分子移动是双向的,结
央液泡会变大,细胞膨胀。
进行实验 (按预定方案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表达与交流 (总结,写实验报告并适当交流)
(2) 实验过程:
(3) 实验现象:
0.3g/ml的蔗 糖溶液处理
清水处理
(4) 实验现象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B) A.蔗糖分子通过细胞壁 B.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C.蛋白质分子通过核膜 D.钙离子通过细胞膜
2. 甜菜块根细胞的液泡中有花青素,使块根变为红色。 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在蒸馏水中,水无明显的颜色变化。 但用盐酸处理这些根后,则能使水变红。其原因是 ( ) C A.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 B.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D.细胞壁被盐酸破坏
• 总结: • 1.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 • 2.无机盐的跨膜运输并不都顺相对含量的梯 度。 • 3.水稻和番茄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 4.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可以逆浓度梯度 从血液中吸收碘。 • 5.不同微生物对不同矿物质的吸收表现出较 大的差异。
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 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回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吗?)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设计方案、预期结果…) (按预定方案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表达与交流
(总结,写实验报告并适当交流)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失水
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
归纳总结
• 1、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而 是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的。 • 2、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水分子 能通过的 细胞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
不能通过的 :其他离子、小分子(蔗糖)、大分子 3、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
【当堂巩固】
思考:如果换成植物细胞会如何?植物细胞吸水
和失水与动物一样吗?什么结构充当半透膜呢?
1 细胞壁 2 细胞膜
3 细胞质 4 液泡膜 5 细胞液
6 细胞核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思考讨论:
1.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 泡的体积占百分九十以上, 那么这个细胞中的液体环境 主要与谁有关?
2.液泡中的水到达细胞外依 次穿越的结构是什么?外界 溶液中的水进入细胞液依次 穿越的结构又是什么?
[来源:学科网ZXXK]
半透膜: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 子物质不能通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
问题探讨
(1)玻璃纸是一种半透膜,在此实 验中 水分子可以通 过,而 蔗糖分子 不能通过。 (2)单位体积内烧杯清水中的水分子 数比漏斗蔗糖溶液中水分子数 多 。 (3)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 颈漏斗的水分子数 多 (多,少)于 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 (4)液面升高的原因是什么呢? 单位时间内由清水进入蔗糖溶液的水分子数多。
细胞液 1
类比学习
?
原 生 质 层
液泡膜 2 细胞质 3 细胞膜 4
5 细胞壁 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是全透性
清水
水分进出细胞要经过原生质层;原生质 层是否相当于半透膜?
1、提出问题:
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吗?
2、作出假设: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3、设计实验:
将植物细胞浸润在较高浓度的蔗糖 溶液中,观察大小的变化;再浸润在清 水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 由于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 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而蔗糖分子则不能通 过,因此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植物 细胞失水,液泡会缩小;在清水中植物细 胞吸水,液泡又会变大。
【探究】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半透膜也 是允许一些物质能通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通 过也有选择性,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它们的相同点是都可以使小分子通过而大分子不 能通过,不同的是只要分子比半透膜的孔径小, 就能通过半透膜;而对选择透过性膜来说,即便 是小分子,只要不是细胞所要选择吸收的,也不 能通过。选择透过性膜一定是半透膜,半透膜不 一定是选择透过性膜。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活
3.a、b、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a细胞液 浓度> b细胞液浓度> c细胞液浓度,如图所 示,能正确表示水分在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C)
a a b b c c
A
B
a
a
b
c
C
b
c
D
4.将一块新鲜马铃薯切成5块,放在一定浓度的蔗糖 溶液中,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果如下表, 则马铃薯的细胞液浓度大约为 B g/ml。 • A.0.05—0.10 B.0.10-0.15 • C.0.15-0.20 D.0.20-0.25 蔗糖浓 0.05 度g/ml 0.10 0.15 0.20 0.25
3.原因:亲水性物质(蛋白质﹥淀粉﹥纤维素)
4.举例:干种子、茎形成层、根尖分生区
阅读课本63—64页资料分析
思考讨论 • 1.水稻培养液里的Ca2+和Mg2+浓度为什么 会增高? • 2.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有差异吗? • 3.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 他物质的跨膜运输也是这样吗? • 4.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有选择性吗?如果有, 这中选择性有普遍性吗?
B (4)如果将C细胞置于清水中,则该细胞最终将处于图中____________ 细胞
的状态。 (5)在做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过程中,图中各细胞状态依次出现的 顺序是
BCA
(用A、B、C 顺序表示)。
小于
细胞质浓度 细胞吸水膨胀
大于
细胞质浓度 细胞失水皱缩
等于
细胞质浓度 保持原状态
思考讨论: • 1.红细胞的细胞质具有一定浓度吗? • 2.根据现象判断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什么 膜? • 3.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吸 水而涨破吗? • 4.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
一个动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装置
(1)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细胞质具有一定的浓度,只要细胞质与外界溶液具 有浓度差就会发生渗透作用。 (3)水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进出红细胞的。 当细胞内溶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膨胀
当细胞内溶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皱缩
当细胞内溶液浓度 =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形态不变
预期实验的结果
质壁分离:植物细胞因为失水收缩,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的现象。
质壁分离复原: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 胞因吸水膨胀,恢复为原来的状态。
• 要观察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对材料有哪些要 求? 有细胞壁(植物细胞); 有中央液泡(颜色为深色);
活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 蔗糖浓度是不是越高越好?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吸水
小结: 1.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 (1)具有大液泡 (2)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3)具有细胞壁(全透性) (4)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具有浓度差 2.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3.某些物质的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如硝酸钾溶 液、尿素溶液、乙二醇溶液等)原因是溶质分子可 以通过主动运输或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液。
质壁分 不发生 不发生 刚发生 发生 离情况
发生
5.下图是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同一个洋葱鳞茎的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
验药品有清水、30%蔗糖溶液,分析回答:
质壁分离状态,① 处ຫໍສະໝຸດ 满了___________________ 蔗糖溶液 (1)图中A细胞处于
原生质层 (2)图中②、③、④共同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 。 A _细胞图。 (3)图中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高、颜色最深的是_______
一是具有半透膜; 二是半透膜两侧的 溶液具有浓度差。
深化拓展
思考:10%的葡萄糖溶液与10%的蔗糖溶液哪个 浓度大? 由公式C=n/V=m/MV,可知:因为二者的质量相同 (m),蔗糖的摩尔质量(M)比葡萄糖的大,同时 二者体积一样,所以可知葡萄糖溶液的浓度比蔗 糖溶液的浓度大。
例:把体积相同的10%的葡萄糖溶液和10%的 蔗糖溶液用半透膜(葡糖糖和蔗糖都不能通过 该半透膜)隔开,其水分子运动的特点是( ) • A. 因浓度相同,水分子移动外于平衡状态 C • B. 水分子由葡萄糖溶液向蔗糖溶液中移动比 由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中移动的多 • C. 水分子总的移动趋势是由蔗糖溶液向葡萄 糖溶液中移动 • D. 水分子不移动
不是。浓度越高会引起植物过度失水而死亡
4、进行实验:
滴加清水
滴加蔗糖
溶液
细胞吸水 液泡变大 细胞失水 不作任 液泡缩小 何处理 对照组
正常状态下
思考:质壁分离时,细胞壁和细胞膜 之间充满的是什么? 蔗糖溶液
实验现象:
中央液 泡大小 蔗糖 溶液 清水
变 小 逐渐恢复 原来大小
原生质层 的位置
原生质层脱 离细胞壁
• 【变式训练】把体积与质量百分比浓度相同的葡 萄糖和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 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如下图),一段时间后液面 的情况是( )
D
A.甲高于乙 C. 乙高于甲
B.先甲低于乙,后乙低于甲 D.先甲高于乙,后乙高于甲
(一)、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 大小
基本 不变 基本 不变
原生质层恢 复原来位置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较高浓度溶液中细胞失水,液泡 变小;在低浓度溶液中细胞吸水,液泡 变大。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成熟的 植物细胞靠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
6、表达和交流:
将本组探究的问题、过程、结果和 结论与其它小组交流,听取他们的质疑 并进行解释。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生活现象
1.当我们咸的东西吃多的时候比较容易口渴 2.腌制的咸菜会变软变干 3.盐碱地中的植物长势萎蔫
学习目标
1.描述半透膜的特征,理解渗透作用发生的 条件。 2. 说出动物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 失水。 3. 理解水的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 4.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 甜菜块根细胞的液泡中有花青素,使块根变为红色。 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在蒸馏水中,水无明显的颜色变化。 但用盐酸处理这些根后,则能使水变红。其原因是 ( ) C A.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 B.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D.细胞壁被盐酸破坏
• 总结: • 1.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 • 2.无机盐的跨膜运输并不都顺相对含量的梯 度。 • 3.水稻和番茄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 4.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可以逆浓度梯度 从血液中吸收碘。 • 5.不同微生物对不同矿物质的吸收表现出较 大的差异。
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 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回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吗?)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设计方案、预期结果…) (按预定方案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表达与交流
(总结,写实验报告并适当交流)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失水
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
归纳总结
• 1、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而 是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的。 • 2、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水分子 能通过的 细胞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
不能通过的 :其他离子、小分子(蔗糖)、大分子 3、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
【当堂巩固】
思考:如果换成植物细胞会如何?植物细胞吸水
和失水与动物一样吗?什么结构充当半透膜呢?
1 细胞壁 2 细胞膜
3 细胞质 4 液泡膜 5 细胞液
6 细胞核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思考讨论:
1.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 泡的体积占百分九十以上, 那么这个细胞中的液体环境 主要与谁有关?
2.液泡中的水到达细胞外依 次穿越的结构是什么?外界 溶液中的水进入细胞液依次 穿越的结构又是什么?
[来源:学科网ZXXK]
半透膜: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 子物质不能通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
问题探讨
(1)玻璃纸是一种半透膜,在此实 验中 水分子可以通 过,而 蔗糖分子 不能通过。 (2)单位体积内烧杯清水中的水分子 数比漏斗蔗糖溶液中水分子数 多 。 (3)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 颈漏斗的水分子数 多 (多,少)于 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 (4)液面升高的原因是什么呢? 单位时间内由清水进入蔗糖溶液的水分子数多。
细胞液 1
类比学习
?
原 生 质 层
液泡膜 2 细胞质 3 细胞膜 4
5 细胞壁 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是全透性
清水
水分进出细胞要经过原生质层;原生质 层是否相当于半透膜?
1、提出问题:
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吗?
2、作出假设: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3、设计实验:
将植物细胞浸润在较高浓度的蔗糖 溶液中,观察大小的变化;再浸润在清 水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 由于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 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而蔗糖分子则不能通 过,因此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植物 细胞失水,液泡会缩小;在清水中植物细 胞吸水,液泡又会变大。
【探究】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半透膜也 是允许一些物质能通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通 过也有选择性,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它们的相同点是都可以使小分子通过而大分子不 能通过,不同的是只要分子比半透膜的孔径小, 就能通过半透膜;而对选择透过性膜来说,即便 是小分子,只要不是细胞所要选择吸收的,也不 能通过。选择透过性膜一定是半透膜,半透膜不 一定是选择透过性膜。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活
3.a、b、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a细胞液 浓度> b细胞液浓度> c细胞液浓度,如图所 示,能正确表示水分在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C)
a a b b c c
A
B
a
a
b
c
C
b
c
D
4.将一块新鲜马铃薯切成5块,放在一定浓度的蔗糖 溶液中,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果如下表, 则马铃薯的细胞液浓度大约为 B g/ml。 • A.0.05—0.10 B.0.10-0.15 • C.0.15-0.20 D.0.20-0.25 蔗糖浓 0.05 度g/ml 0.10 0.15 0.20 0.25
3.原因:亲水性物质(蛋白质﹥淀粉﹥纤维素)
4.举例:干种子、茎形成层、根尖分生区
阅读课本63—64页资料分析
思考讨论 • 1.水稻培养液里的Ca2+和Mg2+浓度为什么 会增高? • 2.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有差异吗? • 3.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 他物质的跨膜运输也是这样吗? • 4.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有选择性吗?如果有, 这中选择性有普遍性吗?
B (4)如果将C细胞置于清水中,则该细胞最终将处于图中____________ 细胞
的状态。 (5)在做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过程中,图中各细胞状态依次出现的 顺序是
BCA
(用A、B、C 顺序表示)。
小于
细胞质浓度 细胞吸水膨胀
大于
细胞质浓度 细胞失水皱缩
等于
细胞质浓度 保持原状态
思考讨论: • 1.红细胞的细胞质具有一定浓度吗? • 2.根据现象判断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什么 膜? • 3.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吸 水而涨破吗? • 4.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
一个动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装置
(1)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细胞质具有一定的浓度,只要细胞质与外界溶液具 有浓度差就会发生渗透作用。 (3)水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进出红细胞的。 当细胞内溶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膨胀
当细胞内溶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皱缩
当细胞内溶液浓度 =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形态不变
预期实验的结果
质壁分离:植物细胞因为失水收缩,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的现象。
质壁分离复原: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 胞因吸水膨胀,恢复为原来的状态。
• 要观察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对材料有哪些要 求? 有细胞壁(植物细胞); 有中央液泡(颜色为深色);
活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 蔗糖浓度是不是越高越好?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吸水
小结: 1.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 (1)具有大液泡 (2)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3)具有细胞壁(全透性) (4)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具有浓度差 2.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3.某些物质的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如硝酸钾溶 液、尿素溶液、乙二醇溶液等)原因是溶质分子可 以通过主动运输或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液。
质壁分 不发生 不发生 刚发生 发生 离情况
发生
5.下图是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同一个洋葱鳞茎的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
验药品有清水、30%蔗糖溶液,分析回答:
质壁分离状态,① 处ຫໍສະໝຸດ 满了___________________ 蔗糖溶液 (1)图中A细胞处于
原生质层 (2)图中②、③、④共同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 。 A _细胞图。 (3)图中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高、颜色最深的是_______
一是具有半透膜; 二是半透膜两侧的 溶液具有浓度差。
深化拓展
思考:10%的葡萄糖溶液与10%的蔗糖溶液哪个 浓度大? 由公式C=n/V=m/MV,可知:因为二者的质量相同 (m),蔗糖的摩尔质量(M)比葡萄糖的大,同时 二者体积一样,所以可知葡萄糖溶液的浓度比蔗 糖溶液的浓度大。
例:把体积相同的10%的葡萄糖溶液和10%的 蔗糖溶液用半透膜(葡糖糖和蔗糖都不能通过 该半透膜)隔开,其水分子运动的特点是( ) • A. 因浓度相同,水分子移动外于平衡状态 C • B. 水分子由葡萄糖溶液向蔗糖溶液中移动比 由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中移动的多 • C. 水分子总的移动趋势是由蔗糖溶液向葡萄 糖溶液中移动 • D. 水分子不移动
不是。浓度越高会引起植物过度失水而死亡
4、进行实验:
滴加清水
滴加蔗糖
溶液
细胞吸水 液泡变大 细胞失水 不作任 液泡缩小 何处理 对照组
正常状态下
思考:质壁分离时,细胞壁和细胞膜 之间充满的是什么? 蔗糖溶液
实验现象:
中央液 泡大小 蔗糖 溶液 清水
变 小 逐渐恢复 原来大小
原生质层 的位置
原生质层脱 离细胞壁
• 【变式训练】把体积与质量百分比浓度相同的葡 萄糖和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 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如下图),一段时间后液面 的情况是( )
D
A.甲高于乙 C. 乙高于甲
B.先甲低于乙,后乙低于甲 D.先甲高于乙,后乙高于甲
(一)、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 大小
基本 不变 基本 不变
原生质层恢 复原来位置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较高浓度溶液中细胞失水,液泡 变小;在低浓度溶液中细胞吸水,液泡 变大。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成熟的 植物细胞靠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
6、表达和交流:
将本组探究的问题、过程、结果和 结论与其它小组交流,听取他们的质疑 并进行解释。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生活现象
1.当我们咸的东西吃多的时候比较容易口渴 2.腌制的咸菜会变软变干 3.盐碱地中的植物长势萎蔫
学习目标
1.描述半透膜的特征,理解渗透作用发生的 条件。 2. 说出动物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 失水。 3. 理解水的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 4.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