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命题
学校期末考核命题组卷规范

学校期末考核命题组卷规范(试行)课程考核命题是学校考务工作的核心环节,是考试成败的关键。
为保证学校课程考核命题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命题质量,特制订本规范:一、命题组卷的组织1、所有课程的考核命题组卷由课程教研组负责、教务处检查。
教师应根据教学安排,依照本规范的要求,组织命题组卷。
2、命题组卷人必须是从事教学工作、有较强业务能力的任课教师。
全校性公共课程应成立课程命题组,课程命题组长担任,合理安排教师。
3、课程考核命题组卷须经课程教研组长审查签名认可。
二、命题的总体原则所有课程考核的命题组卷均应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考核大纲》进行,命题范围应覆盖本学期讲授的全部内容。
试题应保持适当的难易比例和题量,以考核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
三、命题组卷的基本要求1、内容要求:命题点要广泛而不失重点,各章均应命题,重点章的各节要考虑命题。
2、题量要求:我校期末课程考核的基本时量为90分钟,命题人应掌握好试卷题量,题量应以大多数学生在90分钟内完成为准。
若出现课程开考后半小时即有1/3的学生答完,则认定该课程试卷命题题量不足,命题教师记教学事故一次(命题小组命题的,教研组长记教学事故一次)。
3、难易要求:命题组卷要综合考虑试题所涉及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注意主观题与客观题的比例,难度应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试题的难易比例不低于2:8,要保证80%以上的学生能达到合格水平。
4、题型要求:根据课程的特点,应尽可能采用多种适宜题型。
一般情况下试卷题型不少于四种。
5、每份试卷应同时制订出相应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6、预计考试效果要求:①成绩呈正态分布;②保证80%以上的学生能通过。
7、相关内容的处理:每份试卷的题型和每大题中的小题应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每份试卷中的试题不得有相互提示答案的现象。
每门课程应组配平行的A、B两份试卷。
两份试卷在内容、结构、题型上应基本一致。
初中期末考试命题比赛活动方案

初中期末考试命题比赛活动方案背景和目的本方案旨在组织一场初中期末考试命题比赛,以提升学生的研究成绩和思维能力。
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培养他们的解题技巧和创新思维。
同时,这也是一次对教师教学质量和课程的检验。
活动内容1. 比赛时间:安排在期末考试前一周的周末,为期一天。
2. 参赛人员:初中各年级的学生均可参加。
每个年级选派若干名代表参赛。
3. 比赛形式:- 阶段一:分组答题。
根据年级进行分组,由小组内的学生共同解答一套试卷,考察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题速度。
- 阶段二:个人答题。
根据前一阶段的表现,选取每个年级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个人答题,考察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题能力。
- 阶段三:决赛。
根据个人答题阶段的成绩,选取每个年级成绩最好的学生进行决赛。
决赛环节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题目或讨论题,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
4. 比赛奖励:根据整体表现和个人成绩,对团体和个人进行奖励表彰。
例如,可以设立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等。
活动准备1. 考题编写:组织一支由优秀教师组成的编题小组,根据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编写适当难度的试题。
2. 场地和设备准备:确保比赛场地宽敞明亮,提供充足的座位和桌子。
同时准备投影仪、计时器等设备,以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3. 工作人员:安排足够的工作人员负责组织、监督和考务工作,确保比赛的正常进行。
活动实施1. 宣传:提前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比赛的目的、形式和参与方式,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2. 报名:设立报名通道,通过学校教务平台或纸质报名表的方式,进行学生的报名。
3. 分组和选拔:根据报名情况,组织分组答题阶段,并根据表现选出个人答题和决赛的参赛学生。
4. 比赛流程:根据预定的比赛流程和时间安排,按时进行分组答题、个人答题和决赛。
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同时提供必要的监考和辅导。
5. 奖励表彰:根据比赛结果,组织颁奖仪式,对团体和个人进行奖励表彰,激励学生的研究动力和研究成果。
期末考试命题总结

期末考试命题总结一、引言期末考试是对学生全学期学习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验,命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到考试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对期末考试命题进行总结,包括考试命题的原则、方法和常见问题等方面。
二、考试命题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期末考试命题应覆盖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既要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也要涉及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运用。
2.逻辑性原则考试命题应符合教材的逻辑结构,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各个题目之间要有一定的衔接和联系。
3.实用性原则考试命题应体现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要和学生实际生活和实际工作相结合。
4.客观性原则命题应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不设置模棱两可的题目,要有唯一准确的答案。
5.自主性原则考试命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不仅仅追求答案的准确性,还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三、考试命题的方法1.选择题选择题是一种效率较高的考试命题方法,可以快速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但是要注意选择题的选项设计,不能出现明显错误的选项,同时要避免出现歧义的问题。
2.填空题填空题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但是填空题要设计合适的空数和空难度,空位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逻辑关系。
3.简答题简答题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回答问题,能够全面展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简答题的命题要注意问题的具体性,不要过于笼统和宽泛。
4.计算题计算题可以检验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计算题的命题要注意难度的把握,避免过于复杂和繁琐的计算过程。
五、考试命题的常见问题1.命题不全面有些考试命题只针对某些知识点或章节进行考察,忽视了其他重要的内容,导致考试结果失真。
2.题目设计不合理有些考试题目设计模糊、不准确,让学生感到困惑,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3.命题偏向有些题目明显偏向某一特定的观点或者学习态度,给了一方太大的便利,损害了考试的公平性。
4.难易度不平衡有些命题难度过大,学生难以完成,有些命题难度过低,学生难以显示自己的水平,都不能很好地评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物理期末命题意图总结

物理期末命题意图总结在物理学的学习过程中,期末考试是一个重要的评估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机会。
教师们会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出题,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物理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就一些常见的物理期末考试命题意图进行总结,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检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在物理学的学习中,掌握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期末考试中通常会出现一些与基本概念相关的题目,以检验学生是否对这些概念有清晰的理解。
例如,考题可能会给出一系列物理学术语,并要求学生从中选择出与给定现象相关的概念。
这类题目旨在考察学生对物理学术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解决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好物理学概念的定义和用法,理解好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考察对物理学原理的掌握物理学原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期末考试中通常会出现一些需要学生应用物理学原理求解问题的题目。
例如,考题可能给出一个复杂的力学或电动力学问题,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物理学原理进行分析和解答。
这类题目旨在考察学生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解决这类题目要求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学原理,掌握好其应用的方法和技巧。
三、要求学生熟练运用实验方法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期末考试中通常会出现一些需要学生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和处理实验数据的题目。
例如,考题可能给出一个实验方案并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并分析数据,推导出实验结果。
这类题目旨在考察学生对实验设计的掌握和实验结果的处理能力。
解决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实验操作的经验,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数据处理能力。
四、加强对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物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与化学、生物学、数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期末考试中通常会出现一些需要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题目。
例如,考题可能给出一个涉及物理、数学和化学的综合问题,并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和解答。
小学期末考试六年级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2
容易 0.57
理解
符号意识 数感
3
容易 0.63
掌握
数感 几何直观
1
数与运算
分数除以分数的计 算方法
2 容易 0.54 掌握 运算能力
数与运算
整数除以分数的计 算方法
1 容易 0.5
掌握 运算能力
图形的认识与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
测量
方法及单位换算。
2 容易 0.56 掌握
量感
图形的认识与 长方体的表面积计
小学期末考试六年级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知识模块
二级主题
知识点
三级主题
满分 难度 预测 分值 归类 难度
能力 目标
学科素养
数与运算
整数、小数、分数 四则混合运算(1. 口算2.脱式计算。 3.解方程)
26 容易 0.8
掌握 运算能力
数与运算
除法,分数,比, 百分数之间的联系 。
4 容易 0.5
掌握
符号意识 数感
图形的认识与 测量
体积与容积单位。
2
较容 易
0.55
掌握
量感
图形的认识与 测量
单位之间的进率。
2
较容 易
0.5
掌握
量感
数与运算
分量占单位“1”的 百分之几,求百分 率
1
较容 易0.5ຫໍສະໝຸດ 理解运算能力 几何直观
数与运算 数与运算
使学生认识化简比 的依据是比的基本 性质。
借助直观图形,理 解分数乘法的含义 。
5 较难 0.3
量感 了解 推理意识
创新意识
数与运算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 几和几分之几的实 际问题
5
教易 0.75
关于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及试卷管理规定

关于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及试卷管理规定一、命题的基本原则1.所有课程的考试命题内容和难易程度,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大体分为四部分:(1)基本概念(约占40分)。
(2)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约占50分)。
(3)具有比较灵活和一定难度的综合性分析或计算题(约占10分)。
2.由于我校采取阶段测验,故考试课内容的覆盖率应占本学期所讲授内容的80%以上。
3.考试命题应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主,深度和广度适当,严禁出偏题、怪题,需要进行繁琐的数学推导题一般不出(数学课除外)。
4.命题可采用多种形式,防止单一的问答或计算,各门课可根据内容的不同,采用填空、判断、选择、画图、实际操作、问答、计算等多种试题形式。
根据课程性质,也可采用笔试、口试相结合的方法。
5.命题要准确、易懂,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试结果应符合正态分布。
6.一般情况下不给学生出复习提纲或指定复习题,应引导学生全面复习,掌握“三基”内容,加强综合性练习。
但学生基础差时可灵活掌握。
7.试卷须经命题教师试做,教师做题的时间控制在学生考试时间的l/2以内。
二、试卷管理规定1.期末考试课程由任课教师同时拟定A、B两套试卷,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并录入磁盘上交教务科,组成试卷库。
(试题库内容可根据学生情况变化而修改。
)2.同一教学大纲、进度相同的课程原则上采用同一试卷。
但个别班基础差需另出题,须经教研组长同意,教务科长批准。
3.试卷由教研组长或专业教研部长审批,并按规定时间提前上交教务科,专业教研部长及教务科负责人均有权让老师对试题进行修改或重新命题。
4.试卷印出后由教务科登记封存,考前15分钟由监考教师到教务科领取。
三、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科负责具体实施。
小学数学期末试卷命题目标

一、总体目标本次小学数学期末试卷的命题目标是全面考察学生对本学期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考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具体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考察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方面的内容。
(2)考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如通过实际情境解决数学问题、进行数学探究等。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2)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试卷结构1. 题型分布本次试卷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应用题和操作题等。
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解答题和应用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分值分布本次试卷总分为100分,其中:(1)基础知识部分:选择题20分,填空题30分,共50分。
(2)能力培养部分:解答题20分,应用题20分,操作题10分,共50分。
四、试卷特点1. 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确保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 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试题设计新颖,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试卷难度适中,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5.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本次小学数学期末试卷的命题目标是为了全面考察学生对本学期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期末考试命题的要求

关于期末考试命题的要求各系、各任课教师:考试试卷和成绩评定是衡量教学水平、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学校“412”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加强考试管理,进一步做好课程考试命题工作,使学院的考试工作更具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现将有关命题、阅卷和成绩评定的要求重申如下,请各位教师遵照执行:1、命题的组织:所有课程都必须严格按照学校规定,实行教考分离;由两名以上的教师担任的课程号相同的课程必须统一教材、统一命题,严禁出现不同的试卷。
2、命题的要求:考试的命题要充分体现教学的目的,应能覆盖课程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
试题的难度要恰当,难易搭配要合理;份量要适中,要注意点面结合,突出重点;题型力求多样化,考试内容注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一般学生能在90分钟左右完成答卷。
试题措词要严谨明确,避免引起多义、歧义或误解等情况。
同一份试卷中不应当出现有重复的内容。
一般不得有不加任何改动直接选用近三年已在同类考试中用过的试题。
各套卷的难易度应当一致。
(可在命题前征求任课教师的意见,在命题过程中直到考试结束前,不得与任课教师讨论试题内容或向任何人提供有关试题的信息。
)命题人应仔细校对题目,给出标准答案、每道大题和小题的得分及评分细则,总分一律按100分计算。
3、试卷格式的要求:试卷用A4纸印制。
每门课程需按标准格式制作,格式附后交四份试卷到教学科(AB卷为期末考试用卷,C卷为备用卷、D卷为返校考试用卷)。
每份试卷都应该写明本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称、任课教师姓名(由几个教师任课的须写出几个教师的姓名)、适用专业等、并注明开卷或闭卷或半开卷。
4、交题时间的要求:每学期各门课程的试卷必须在13周周三前提交教学科,然后经过专家审阅、教学院长签字后一式两份交学校教务处,由教务处任选一份作为考试用题(另一份作为补考、缓考用卷)。
对凡因晚交试卷或者试卷不符要求而耽误了试卷印制时间最终影响考试的,学校将追究其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哪个数大约是8的3倍
A:23.7
B:24.7
C:
4、四则运算的意义。
5、量与计量 、代数初步知识。
单位换算:长度、面积、体积(容积) 时间:1年=12 月 大月、小月、2月 填空: 3厘米=( )米 4.05公顷=( )平方米 3.2米=( )米( )厘米 5千克80克=( )千克=( 选择:选择单位
)
7、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认识、计算、平移、旋转、方向与位置。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认识:
平面图形特征: 选择题-------有2个角不相等,有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选( )
高:
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梯形,只有(
圆柱( )条高,圆锥( )条高
)不变。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内角和180°
基本计算
4、看图计算1题,
平面图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不规则图形
旋转而得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
五、操作题(2题---8分)
1、画对称轴、对称图形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 2、给两个点画平行四边形
3.根据给定的方位确定其它的方位和物体的位置, 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表示;会使用路 线图(包括比例尺的应用);会根据要求作图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
计算+答语
1、口算:10题---10分 2、脱式计算:4题----12分
3、解方程1题,解比例1题,共6分
4、看图计算1题,4分
1、口算:(整、小、分、百分数) 要求---不能写两个“=”,不能在上面约分
2、脱式计算:
能简算的要简算,简算那步要体现 不能一步得出结果 3、解方程1题,解比例1题,(百分数参与计算) 内项之积=外项之积 那步必须有
期末考试命题
要求:
1、方框内答题(书写清楚、工整) 2、卷子不能折叠 3、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 4、作图题:先用铅笔画 确定准确后用黑色签字笔画上,(不 能改了),颜色要比方框粗线
一、填空题(16题---16分) 二、判断题(5题---5分) 三、选择题(10题---10分)
共计31分
1.数的读写、略写、改写。
2.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如平均数、可能性、统计图表。 求平均数: 计算(数据总和÷数据总个数)
统计图的作用:根据生活中的需要选( )统计图
根据统计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
)%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
可能性:数的组成,奇数、偶数
3.负数,整、小、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性质、互化、大小比较 负数:
正、反比例判断题:
单价一定,总价与数量成反比例( ) 圆柱侧面积100平方米,直径和高成反比例( )
9、观பைடு நூலகம்规律、解决问题。
数字的规律,+ - × ÷ 平方
图形的拼摆规律
10、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
符号、推理、分类、函数
经验的积累
10个阿拉伯数字
四、计算题(17题---32分)
数据小,常规计算
六、解决问题(7题---29分)
1、综合应用数的意义、数的运算性质和方法。
2、分数、百分数、代数知识(包括方程)。 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 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对应量÷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
一块田地,改良技术后比原来增产20%后产 量为600kg,原来的产量是多少?
3、数学与生活。
整、小、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性质:
分数、百分数的解决问题:含糖率,成活率
互化:
(
)÷30=3÷5=
12
36 = 5
=(
)
用小数表示
12÷( )=
16
=( )︰(
) =( ) % =0.125
大小比较:用估的方法--------选择2个 选择与1或1/2更接近的数
公园平均每周210~300人去参观,4周一共去的人数( ) A:750~1100 B:870~1290 C:850~1190
)克
选择节日
方程:
用字母表示:
列方程、方程的意义:
选择题:根据题目的意思,选择正确的方程
粮食方面:
鸡兔同笼:
6、倍数与因数、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
要求:2、5、3倍数的特征,10以内的质数, 奇+奇=偶,偶+偶=偶, 奇+偶=奇
选择题:一个多位数6位数,个位是.......,这个数是(
一个无盖的长方体容器,长6m,宽4m,高10m, 求容器的占地面积( ),求表面积( ), 体积( )
平移、旋转、方向与位置。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3个横着的正方形,侧面看是2 个横着的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最少有( )个 正方体 组成,做多有( )个正方体组成。
8、比和比例的概念、比例尺、正、反比例。
4、比例(包括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5、平面或立体图形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可能是联系实际生活的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
看图计算考了,这里就不考
6、行程问题
从家到学校1500米,去和回来速度比为5:7, 去花掉14分钟,回来少用几分钟?
7、统计图表。(近视人数)
可能不考扇形统计图,考折线、条形,不画图 回答问题:1、分析、判断、预测 2、求平均数、 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