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数学试卷命题说明
(完整版)小学数学试卷命题技巧

小学数学如何依据课标精神科学命题,全面反馈教学效果路莹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
因此,促进评价改革,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1、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我们应以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改变以往过分强调课程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和“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理念,力争让考试成为学生和教师的一次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改进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评价方式等与课程改革同步发展。
2、命题原则命题应坚持以下原则:(1)面向全体,注重“双基”。
(2)灵活开放,注重创新。
(3)联系实际,注重应用。
(4)“三维结合”,注重发展。
3、试题的主要特点和考查目的(1)试题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数学课程标准》中,将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分成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部分,其中知识与技能放在了首位。
因为只有通过知识与技能这个载体,才能培养学生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因此,期末试题以体现“双基”的基本题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
对于基本运算能力,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没有运算繁琐的计算题。
目的不是让学生机械记忆和模仿,而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则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2)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社会实践,体现数学的现实性。
《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所以,试题编制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实际问题和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体现数学的现实性,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2023年秋季学期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2023年秋季学期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一、总体评价
本次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卷设计合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效评估了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试卷内容分析
试题分布
试卷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比较、加减法、图形等基础知识。
题目设计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具体分析
数的认识:学生对数字的识别和基本概念掌握较好,但在一些涉及位数和顺序的题目中出错率较高。
数的比较: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比较大小,但在涉及加减法比较的题目中出错率较高。
加减法:整体而言,学生对加减法运算掌握得较为熟练,但在处理进位和退位问题时仍需加强练习。
图形:学生对于基础图形的识别和分类表现出较好的理解,但在关于图形特征和属性的题目上出错率较高。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答题认真,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
但也有
部分学生出现疏忽大意的情况,例如不按要求答题、漏题等。
同时,一些学生表现出对题目理解能力较弱的情况,需加强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
三、教学建议
根据此次质量检测的试卷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强化基础知识的训练,特别是涉及位数和顺序的理解以及加减法进位和退位的运算。
(二)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意图。
(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避免因疏忽大意而导致的错误。
(四)个性化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练习,特别是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一年级上数学期末测试命题方案答案及双项细目表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命题方案一、准备阶段1、布置本组成员了解本册教材,熟悉本册总目标及各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2、确定试卷题型及分值,按各单元所占课时数的比例来确定单元内容的分值。
本册教材共61课时,除去总复习活动课9课时,共有52课时。
第一单元是数一数共1课时,按比例所占卷面分值约为2分。
第二单元比一比共2课时,按比例所占卷面分值约为4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共10课时,按比例所占卷面分值约为20分。
第四、五单元分别是认识物体和图形与分类,共5课时,按比例所占卷面分值约为10分。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共18课时,按比例所占卷面分值约为36分。
第七单元11 —20各数的认识,共4课时,按比例所占卷面分值约为8分。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共2课时,按比例所占卷面分值约为4分。
第九单元使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共10课时,按比例所占卷面分值约为20分。
3、明确各单元考核的知识点(1)第一单元主要考察学生对数数的方法的掌握情况。
(2)第二单元主要考察学生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3)第三单元主要考察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并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4)第四单元主要考察学生对通过拼、摆、画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使学生直观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5)第五单元主要考察学生能够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6)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使学生会数、会读、会写6到10的数,会比较他们的大小,进一步认识〉、v、=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使学生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并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7)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小学数学命题说明范本.doc

小学数学命题说明2016.04
一、试卷性质:
命题试卷对象为小学六年级毕业生,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二、命题范围:
以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二学段内容为要求,可参考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知识点。
三、试卷结构及分值:
全卷满分为100分,题型应形式多样、新颖,可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操作题、解决实际问题等。
四、试卷难度:
试卷分基础题、综合题、发展题,按7:2:1的比例命题,试卷难度系数控制在0.82左右。
五、相关要求:
1、命题应体现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做到科学、准确、规范,术语表达正确,图表清晰明了。
2、试题力求原创,原则题或改编题比例不低于60%,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发展性,满足学生的差异性。
3、试题应兼顾知识技能考查和思维能力考查,注重体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对知识的应用意识和思维能力,不出可能引起争议的试题。
4、试卷正文采用小4号宋体,字母和数字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编辑。
5、统计图等应使用word线条图绘制,尽可能不使用扫描图。
一年级上数学期末测试命题方案答案及双项细目表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命题方案一、准备阶段1、布置本组成员了解本册教材,熟悉本册总目标及各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2、确定试卷题型及分值,按各单元所占课时数的比例来确定单元内容的分值。
本册教材共61课时,除去总复习活动课9课时,共有52课时。
第一单元是数一数共1课时,按比例所占卷面分值约为2分。
第二单元比一比共2课时,按比例所占卷面分值约为4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共10课时,按比例所占卷面分值约为20分。
第四、五单元分别是认识物体和图形与分类,共5课时,按比例所占卷面分值约为10分。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共18课时,按比例所占卷面分值约为36分。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共4课时,按比例所占卷面分值约为8分。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共2课时,按比例所占卷面分值约为4分。
第九单元使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共10课时,按比例所占卷面分值约为20分。
3、明确各单元考核的知识点。
(1)第一单元主要考察学生对数数的方法的掌握情况。
(2)第二单元主要考察学生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3)第三单元主要考察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并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4)第四单元主要考察学生对通过拼、摆、画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使学生直观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5)第五单元主要考察学生能够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6)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使学生会数、会读、会写6到10的数,会比较他们的大小,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使学生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并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7)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说明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说明一、试卷结构1. 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总计20分。
2. 填空题:共5题,每题2分,总计10分。
3. 计算题:共5题,每题4分,总计20分。
4. 应用题:共3题,每题10分,总计30分。
二、命题原则1. 紧扣教材,注重基础。
2. 题型多样,覆盖面广。
3. 难易适度,注重区分度。
4. 鼓励创新,培养思维能力。
三、命题内容1. 选择题:考查基本概念和运算。
2. 填空题:考查基础知识点和简单运算。
3. 计算题:考查四则运算和基本数学技能。
4. 应用题:考查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题型示例1. 选择题: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3B. 5C. 8D. 72. 填空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平方厘米。
3. 计算题:计算下列各题的和:(1) 23 + 45(2) 56 - 39(3) 48 × 2(5) 87 - 23 + 564. 应用题:小华有36个苹果,他给了小明8个,自己又吃了5个,还剩多少个苹果?五、答题要求1. 选择题: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涂黑所选答案。
2. 填空题:在题干中的空白处填写答案。
3. 计算题: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4. 应用题:在答题卡上写出解题过程和答案。
六、评分标准1.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2分,选错或不选不得分。
2. 填空题:每题答案正确得2分,答案错误或不填不得分。
3. 计算题:每题计算过程正确得2分,结果正确得2分,共4分。
4. 应用题:每题解题过程正确得6分,答案正确得4分,共10分。
七、注意事项1.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试卷上作答无效。
2. 考生必须使用规定的笔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3. 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超时作答无效。
八、试卷样题1. 选择题:以下哪个分数的分母最小?A. 1/2B. 2/3C. 3/4D. 4/52. 填空题:一个数的5倍是25,这个数是____。
最新一二年级上学期口算达标标准

一年级(上)数学口算命题要求和检测标准根据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的编排要求和我校学生特点,制定如下标准:(一)口算命题的范围、范例和比重1.10以内的加减法,占50%。
2.20以内不进位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占20%。
3.20以内进位加法,占30%。
4.检测试卷总题量为100道,以直接写出得数为主,有少量在括号内填数的习题和二步计算题(排在最后),试卷命题时,各部分打乱编排。
5.检测的时间为5分钟,不包括写名字的时间。
(二)对学生的达标要求1.达标成绩为正确道数是80道。
2.优秀成绩为正确道数是90道。
(三)考试与教学要求1.每学期最后一个月进行检测;2.统计每个班级的平均成绩、达标率、优秀率;3.教师要加强口算教学和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4.学生做题时要依次做,漏做、不做、或估意做错倒扣分。
九龙湖中心学校教导处二年级(上)数学口算命题要求和检测标准根据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的编排要求和我校学生特点,制定如下标准:(一)口算命题的范围、范例和比重1.100以内的加减法。
占40%。
(二位数加减二位数进位控制在10%以下)2.表内乘法。
占60%。
3.检测试卷总题量为100道,以直接写出得数为主,有少量二步计算习题(连加、连减、加减、乘加、乘减)和在括号内填数的习题。
(排在最后),试卷命题时,各部分打乱编排。
4.检测的时间为5分钟,不包括写名字的时间。
(二)对学生的达标要求1.达标成绩为正确道数是80道。
2.优秀成绩为正确道数是90道。
(三)考试与教学要求1.每学期最后一个月进行检测;2.统计每个班级的平均成绩、达标率、优秀率;3.教师要加强口算教学和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4.学生做题时要依次做,漏做、不做、或估意做错倒扣分。
九龙湖中心学校教导处【1】Shop assistant: Good morning! (1)______Mrs Watson: Yes. ( 2 )______ I think I wear size six.Shop assistant: The white gloves are on this side. Let’s see … (3)______- Theseare very nice, and they are easy to wash, too.;Mrs Watson: Oh, I’ll try them on. Hmmm … they seem to fit. (4) ______-Shop assistant: Five dollars and twenty centsMrs Watson: All right. ( 5)______ Here’s six dollars.Shop assistant: OK. Here’s your change.Mrs Watson: Thank you.A. What can I do for you?B. Here’s a size six.C.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D. I’ll take them.E. I am looking for a pair of white gloves.F. Can I help you?G. How much are they?【2】A: Hello! ( 1 )_________B: Yes, what is it?A: (2 )______ Could I use your bike again?B: Certainly. ( 3 )________ - Has your bike broken again?A: No, I've lost my key to the bike.B: I see (4)______A: About four o'clock.B: OK. Here is the key ( 5 )______A: Thank you. Bye!A:What happened? B. Is there anyone at home? C: I'm sorry to trouble you. D. I hope everything goes well.E: Be sure to be there on time. F. What's the time? G: Nice to meet you.【3】A: What can I do for you, Sir?B: ( 1) ____________A: For yourself? These are all for young people, ( 2 ) ______B:I like the blue one.A: (3 ) ____________B: Thank you. (4 ) ____________-A: One hundred yuan.B: Oh, it costs too much,A: ( 5)____________ It is cheaper. It is only fifty yuan.B:OK. I'll take it. Thank you.A. I want to buy a hat for myself.B. How much is it?C. What colour do you want?D. What about this one?E: What size do you want? F. OK. Here you are. G. It' s beautiful, isn't it?。
小学数学命题说明

小学数学命题说明篇一:小学数学毕业考试试卷的命题说明小学毕业考试试题命制与解说一、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评价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小学数学毕业考试不是选拔考试,是对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学习数学情况的一种评价,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评价。
因此,我们的试题要具备这样几个特点:(一)、试卷形式新颖,集人文性、趣味性,知识性、文化性为一体;(二)、满足差异性,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三)、体现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四)、强调综合性;(五)、突出应用意识,体现时代特征;(六)、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七)、降低运算的复杂性、技巧性和熟练程度。
二、具体解说(一)、试卷形式新颖,集人文性、趣味性,知识性、文化性为一体;请介绍一下你自己吧:我出生于()年,这一年的2月()天,我的体重是(),我的身高是(),我卧室的面积是()。
据有关专家调查研究得知:90年代后出生的人智力发育较好,你也属于这个范畴,好好做题吧,加油!这道题不仅紧贴学生生活实际,给学生以亲切感,而且形式上关心考生心理,人文意识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题目呈现的方式多样化,如文字、符号、图形、表格、情节、资料等,增强了试题的趣味性。
考试的机会也是学生学习的机会,因此在命题时注重了知识性。
例如: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截止2000年7月1日零时,我国人口已达到1295330000人,这个数读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2004年6月8日“金星凌日”是从13:12开始,到19:19结束,这一“百年不遇”的罕见天象从开始到结束共经历了()时()分。
判断题:从成语“九死一生”的字面意思可知:死的可能性为90%,生的可能性为10%。
这道题就很好的把语文中的成语渗透在考查学生百分数的意义之中,增添了试题的文化性。
(二)、满足差异性,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标理念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试卷命题说明
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说明
一、命题依据: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目前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科版)为命题依据.
命题范围:
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内容.测查的内容是《数学(低段)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识记、理解、分析、运用的相关内容.
命题原则:
(一)、注重数学内容的基础性,强化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作为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的基础,在小学数学试卷中无疑要占绝对大的份量. 但在编拟试卷时,对单纯的再现性、记忆性的基础则尽量少考或不考,对数学“双基”的评价则更多关注学生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二)、注重数学内容的生活性,强化对学生应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 在命题改革实践中我们重视《课标》基本理念的实施,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意选择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中的素材,精心设计试题,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究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路,扩大视野,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注重试题形式的多样性、开放性,强化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探索能力的评价.
数学命题要促进学生发展,命题形式就应富有创意. 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策略就是突破传统数学命题纯文字叙述的枯燥藩篱,而换之以图像、表格、对话、等丰富的形式加以呈现,把对数学知识的检测建立在生动有趣的新颖形式上,使数学命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
发展载体. 这样命题有收、有放,体现了命题形式的多样化、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开放的思维活动,能综合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有利于不同水平学生展开思维,有利于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推理、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内容、形式的人文性,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考试评价改革的真正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制定了数学课程目标,由“关注知识、技能”转向“关注学生发展”. 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我们在试卷命题时重视把数学性和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评价功能. 首先试题内容突出基础性和人文性,同时命题力求富有生活气息,充满人文教育性,注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多数学生拿到数学试卷时不再那么紧张,能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完成测试,同时形成一定的数学情感.
试卷结构:
二|命题的设计: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数学在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能力与应用等方面的要求,共设计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口算题、统计和解决问题等七大题.本次命题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又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填空题30分,选择题12分,判断题5分,口算题12分,比较大小8分,图形和统计题11分,应用和解决问题22分,总分100分.
三、考试形式:笔试.
四、考试时间:80分钟.
五、试卷满分值:100分
六、难易程度:
整卷难度适中基本比例为:7:2:1,即较容易的题占70%,中等难度题占20%,较难题占10%.其中,计算技能部分占35%左右,解决问题占30%左右,概念占10%左右,数学基本素质及综合运用占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