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运动性判定

合集下载

沙门氏菌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实验六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验一、概述:1.沙门氏菌的形态特征: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短杆菌,无芽孢,一般无荚膜,周身鞭毛,运动力强,具菌毛。

2.沙门氏菌需氧或兼性,10-42℃都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 为6.8-7.8。

3.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为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污染肉类食物的几率很高。

冷冻对沙门氏菌无杀灭作用,即使在-25℃低温仍可存活10个月左右。

意义:沙门氏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

在世界各国各类细菌性的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常居前列。

因此,沙门氏菌的检测是各国检验机构对多种进出口食品的必检项目之一。

二、操作步骤:1.前增菌——第一步使食物样品在含有营养的非选择性培养基中增菌,使受损伤的沙门氏菌细胞恢复到稳定的生理状态。

2.选择性增菌——在含选择性抑制剂的促生长培养基中间,样品进一步增菌的一个步骤。

此培养基允许沙门氏菌持续增殖,同时阻止大多数其他细菌的增殖。

3.选择性平板分离——这一步采用固体选择性培养基,抑制非沙门氏菌的生长,提供肉眼可见的疑似沙门氏菌纯菌落的识别。

4.生化鉴定——排除大多数非沙门氏菌,提供了沙门氏菌培养物菌属的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5.血清学技术——对沙门氏菌属培养物进行血清学分型鉴定,确定菌型。

主要沙门氏菌有2000多个血清型,可先用多价血清鉴定,再用单因子血清鉴定,先有常见菌型的血清鉴定,再用不常见菌型的血清鉴定。

三、实验过程:1.前增菌将样品鸡蛋壳用灭菌棉签查拭蛋壳后,将棉签上部剪掉,下部放入前增菌培养基BPW中,5个棉签放入150mL前增液中,将制备好的预增菌液于37℃培养8-18h。

(样品液变浑浊即可)2.选择性增菌轻轻摇动培养过的样品混合物,移取4mL前增菌液转种于40mL TTB选择性增菌液内,于42 ℃±1 ℃培养18h-24h。

如果菌株生长过慢(TTB 培养基需现配现用,每组制备40ml增菌液,需加入816uL的碘液后再加入前增液)。

几种常见的鱼类致病菌及其培养鉴定方法

几种常见的鱼类致病菌及其培养鉴定方法

1.迟缓爱德华氏菌特征:迟缓爱德华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病原菌,短杆菌,大小多在(0.5~1)μm×(1-3)μm,无荚膜,亦不形成芽孢,为周毛菌,能运动。

生长温度范围为15-42℃,最适为37℃,适宜pH值范围为5.5-9.0。

但以pH7.2较好,耐食盐浓度为0-4%,培养:该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25℃培养24,能形成圆形隆起灰白色湿润并带有光泽呈等在15SS 琼脂、2.(2-3)um,为小直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荚膜,不形成芽孢,兼性厌氧,25℃时有动力,在37℃时无动力。

菌落大小为0.5mm左右,圆形光滑、边缘整齐、稍隆起。

由鲇鱼爱德华氏菌所引起的鱼类爱德华氏菌病主要是鲇鱼肠道败血症。

该病有季节性,常发生于春季和秋季,鳙等可被感染发病,病鱼在咽部及口腔附近出现皮肤出血或淤血、鳃色变淡、突眼症状,解剖可见肾脏和脾脏肿胀,肝脏出血且有坏死灶,腹膜内有血性腹水。

培养:鲇鱼爱德华氏菌除为该属细菌中难养的。

在培养基平板上生长较缓慢常需培养约48h才能形成直径1-2mm圆形光滑边缘整齐稍隆起的无色小菌落;二是尽管爱德华氏菌的生化特性都是以37℃培养为明显,但鲇鱼爱德华氏菌则更喜欢较低的温度其最适一般为25-30℃,在37℃时生长缓慢或完全不能生长,尤其是运动力只有在约28℃时才能表现出来且是微弱的。

弧菌属特征:河流弧菌属于弧菌属,菌体大小为(0.5-0.8)μm×(1.8-2.5)μm,为革兰氏阴性、直或弧状短杆菌,无芽孢,无荚膜,以极生单鞭毛(有鞘膜)运动,单个或成双相连(有时3~4个排列成短链),亦可呈多形性,细菌运动呈活泼的穿梭状。

该菌在弧菌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呈黄色、黏稠、光滑、圆形、边缘整齐,直径1-1.5mm。

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特点基本同上,置4℃起、不透明的浅灰黄白色。

嗜水气单胞菌寄主广泛,可引起大宗淡水鱼等发生相应的细菌性败血症,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地区最广、损失最大。

细菌形态理化鉴定

细菌形态理化鉴定

细菌形态理化鉴定1形态学特征1.1菌落形态培养到24h后观察平板上单菌落形状、大小、颜色与突起特征。

1.2细胞形态光学显微镜观察菌体的形态、大小、运动性等。

1.3革兰氏染色取无油迹的干净载玻片,滴上一滴无菌蒸馏水,用接种环挑取少许菌苔,于水滴边缘轻轻涂几下。

自然风干,在火焰上通过几次,固定涂片。

滴加结晶紫液,染1min,用水冲净结晶紫液。

滴加碘液冲净残水,并覆盖约lmin。

用水冲去碘液,将片上的水甩干。

滴加95%乙醇液脱色约20-30s,并立即用水冲净乙醇。

用番红液染l-2min。

用水洗净番红,风干,用显微镜油镜观察涂片。

1.4芽孢染色取培养24h左右的菌体涂片、干燥、固定。

滴加3-5滴孔雀绿染液于已固定的涂片上。

用木夹夹住载玻片在火焰上加热,使染液冒蒸汽但勿使沸腾,切忌使染液蒸干,必要时可添加少许染液。

加热时间从冒蒸汽时开始计时约4-5min。

倾去染液,待载玻片冷却后水洗至孔雀绿不再褪色为止。

用蕃红水溶液复染lmin,水洗。

待干燥后,置油镜观察,芽孢呈绿色,菌体呈红色。

1.5荚膜染色按常规取菌涂片,空气中自然干燥。

用1%的结晶紫水溶液染色2min。

以20%的硫酸铜水溶液冲洗,用吸水纸吸干残液。

干后用油镜观察。

菌体染成深紫色,菌体周围的荚膜呈淡紫色。

2生理生化特性实验1、尿素酶(Urease)试验有些细菌能产生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产生2个分子的氨,使培养基变为碱性,酚红呈粉红色。

尿素酶不是诱导酶,因为不论底物尿素是否存在,细菌均能合成此酶。

其活性最适pH为7.0。

试验方法:挑取18~24h待试菌培养物大量接种于液体培养基管中,摇均,于36±1℃培养10,60和120min,分别观察结果。

或涂布并穿刺接种于琼脂斜面,不要到达底部,留底部作变色对照。

培养2,4和24h 分别观察结果,如阴性应继续培养至4天,作最终判定,变为粉红色为阳性。

培养基配制方法:蛋白胨:1 g ;NaCl:5 g ;KH2PO4 :2 g ;葡萄糖1 g ;琼脂:15 g;酚红:0.012g;蒸馏水1000 ml。

微生物分类与特征

微生物分类与特征

微生物分类与特征微生物是一类直径小于0.1毫米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如土壤、水体、空气甚至人体内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的分类主要包括形态分类、生理分类和遗传分类等,下面将详细介绍微生物的分类与特征。

一、细菌细菌是一类无细胞核的原核生物,形态多样,可根据细胞形态和结构进行分类。

按细胞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等。

1.1球菌球菌是一类呈球状的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球菌的特点是细胞形态规则,细胞分裂后常以群体形式存在于空气、水体和地表等环境中。

1.2杆菌杆菌是一类形态为细长杆状的细菌,如大肠杆菌、炭疽杆菌等。

杆菌的特点是细胞大小均匀,可进行旋转运动,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水体等环境中。

1.3螺旋菌螺旋菌是一类形态为螺旋状的细菌,如螺旋体、珠螺菌等。

螺旋菌的特点是细胞弯曲呈螺旋形,可进行蠕动运动,多分布于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中。

除了形态分类,细菌还可根据生理特征进行分类,如革兰氏染色反应、需氧性等。

革兰氏染色反应可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主要根据菌体结构的差异进行区分。

需氧性可将细菌分为需氧菌、厌氧菌和嗜氧菌等,主要根据细菌对氧气需求的多少进行区分。

二、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有细胞核的生物体,如霉菌、酵母菌等。

真菌的特点是具有菌丝体结构,可通过孢子繁殖。

2.1霉菌霉菌是一类多支链菌丝构成的真菌,如黑曲霉、白曲霉等。

霉菌的特点是菌丝体生长迅速,可以分泌大量酶类,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植物体表面等环境中。

2.2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酵母菌的特点是细胞独立,可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广泛存在于空气和发酵食品等环境中。

三、病毒病毒是一类具有遗传物质但无完整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只能寄生于其他细胞内进行繁殖。

病毒的特点是核酸核心和蛋白质外壳,寄生于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

病毒可依据它们的核酸类型来分类,主要有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这主要取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类型。

细菌的鞭毛染色及活细菌的运动性观察

细菌的鞭毛染色及活细菌的运动性观察

细菌的鞭毛染色及活细菌的运动性观察摘要采用硝酸银染色法对苏云金芽孢杆菌与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鞭毛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菌体形态和鞭毛的长短、数量、着生位置,得到清晰的染色结果。

并采用压滴法观察细菌的运动性。

关键词细菌;鞭毛;硝酸银染色法;压滴法1 前言鞭毛是某些细菌表面细长弯曲的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和特殊构造。

细菌鞭毛的长短、数量和生长位置是鉴别菌种的一个重要的形态学指标,也是细菌重要的抗原物质与致病因素。

根据鞭毛的特征,可将有动力细菌分为单端极鞭毛菌、单端丛鞭毛菌、周鞭毛菌、侧鞭毛菌。

细菌的鞭毛非常纤细,直径一般在20nm左右,用电镜才能观察。

但是,如采用特殊的染色法,则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也能看到它。

鞭毛染色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染色前先经媒染剂处理,媒染剂吸附在鞭毛上,使鞭毛加粗,然后再进行染色,便可达到普通光学显微镜的辨析范围以内。

常用的媒染剂由丹宁酸和氯化高铁或钾明矾等配制而成。

鞭毛染色一直被提倡作为革兰阴性非发菌的鉴别手段之一,先后出现了Leifsen法、镀银法、Ryu 氏法等多种鞭毛染色的方法。

鞭毛细长透明,其宽度在普通光学显微镜波长检验范围之外,所以不易观察。

采用鞭毛染色法虽能观察到鞭毛的形态、着生位置和数目,但此法既费时又麻烦。

如果仅须了解某菌是否有鞭毛,可采用压滴法直接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查活细菌是否具有运动能力,以此来判断细菌是否有鞭毛。

此法较快速、简便。

2 材料与方法2.1材料2.1.1菌种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铜绿假单细胞菌(P.Aeruginosa)2.1.2染色液和试剂硝酸银染色液、香柏油、二甲苯、0.01%美兰水溶液。

2.1.3仪器及其他载玻片、擦镜纸、吸水纸、记号笔、镊子、接种环,显微镜。

2.2方法2.2.1硝酸银染色法1)清洗玻片选择光滑无裂痕的玻片,置洗衣粉过滤液中(洗衣粉煮沸后用滤纸过滤,以除去粗颗粒),煮沸20min。

取出用清水冲洗,沥干水后,置95%乙醇中浸泡,用时取出在火焰上烧去酒精。

兽医化验员理论复习题和答案

兽医化验员理论复习题和答案

兽医化验员理论复习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类用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数百倍、千倍乃至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抗原:凡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14:抗原性:包括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

免疫原性是指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反应原性是指抗原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的特性。

3.细胞壁:细胞壁是细菌细胞最外面的一层膜,紧贴在细胞之外。

4.凝集反应:颗粒型抗原与相应抗体血清混合后,在电解质参与下,经过一定时间,抗原抗体凝集聚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团块,这种现象就称为凝集反应。

5.干扰素: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增值的一类活性蛋白质。

6.传代细胞系:来源于肿瘤细胞或细胞株传代过程中变异的细胞系,能在体外无限期地传代。

7.体液免疫:B细胞产生抗体来达到保护目的的免疫机制。

8.蛋白质:不同氨基酸以肽键相连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的生物大分子物质。

9.人工被动免疫:给动物注射免疫血清,康复动物血清或卵黄抗体。

11.兽医微生物学:是兽医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及与人类、自然界相互关系的科学。

12.空斑形成单位(PFU):又称蚀斑形成单位,是计量病毒的一种单位,但是只限于用在产生空斑能力的病毒。

13.免疫系统: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和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17.特异性免疫:是动物机体在生活过成中接受抗原物质刺激而获得的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

18.包涵体:这是病毒在细胞内增值后,在细胞浆或细胞核内形成的。

通过染色后能用光学显微镜看到的一种特殊结构。

19.核酸20.卵盖:卵的盖状结构,位于卵的一端,幼虫孵化时被顶开。

21.TCID5022.细胞免疫 :23.沉淀反应:是指可溶性抗原与其相应的抗体相遇后,在电解质的参与下,抗原抗体结合形成白色絮状沉淀,这种现象称为沉淀反应。

26.芽孢:27.病毒基因重配28.人畜共患病:29感染:病原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侵入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并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的过程就称之为感染或传染。

气单胞菌属 AeromonasKluyver and van Niel的检验

气单胞菌属 AeromonasKluyver and van Niel的检验

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Kluyver and van Niel的检验 气单胞菌可分为运动性(motile)或嗜温性(mesophilic)及非运动性或嗜冷性两大类,前者以嗜水气单菌为代表,包括温和、豚鼠、凡隆、舒伯特、简达及易损气单胞菌等,其致病作用无明显区别。

临床意义:气单胞菌为水中常居菌可引起哺乳动物(如人、鸟类等)和冷血动物(如鲑、鱼、蛇等)的感染在人类主要引起肠道内感染和肠道外感染气单胞菌常引起5岁以下儿童和成人的肠道内感染,是夏季腹泻的常见病原菌之一,其主要的致病物质为溶血毒素和细胞毒素等。

肠道外感染主要为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与外伤后伤口接触污染的水有关。

2、形态及培养特性•G-,从直杆菌到接近球状。

单个,成对或短链。

•通常以一根极生鞭毛运动(固体培养幼龄时具周生鞭毛)。

兼性厌氧。

•具呼吸和发酵两种代谢类型。

•最适生长温度22-28℃;多数种可在37℃生长,其它种最高生长温度38-41℃,最低0-5℃,pH5.5-9.0。

气单胞菌形态特征:•革兰阴性短杆菌,有时呈球状绝大多数有极端单鞭动力阳性•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可以生长,形成灰白色、光滑、湿润、凸起,2mm大小的菌落,在TCBS培养基上不生长。

在0°c-45°c范围内均可以生长,根据生长温度的不同,可分为嗜冷菌(37°c以上不生长)和嗜温菌(10°c-42°c之间生长)两大类。

嗜水和杀鲑气单胞菌与霍乱弧菌一样,存在所谓活的非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VBNC)状态,实际上是一种休眠状态,其菌体缩小成球状,耐低温及不良环境,常规培养不生长。

温度回升且获得生长所需的营养条件时,细菌回复到正常状态,重新具有致病力。

3、生化性状•对葡萄糖和其他糖类能产酸,常产气。

氧化酶和触酶阳性。

通常精氨酸水解酶阳性,鸟氨酸脱羧酶和苯丙氨酸脱氨酶阴性,尿酶阴性。

八年级生物细菌知识点写在书上

八年级生物细菌知识点写在书上

八年级生物细菌知识点写在书上在生物学中,细菌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处处存在,甚至在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中也有可能存在。

对于初中生而言,了解细菌是十分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谈论八年级生物细菌知识点写在书上,让您学习如何有效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细菌的形态细菌具有多样性形态,其中最常见的形态有以下三种:1. 球形细菌:球形细菌也被称为球菌,它们的外形和大小像红血球。

2. 杆菌:杆菌是一种长而细的成熟细胞,其直径约为1微米,长度为数微米至50微米不等。

杆菌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3. 螺旋形细菌:螺旋形细菌是一种具有螺旋状的细胞形态,可能平滑或螺旋状。

二、细菌繁殖细菌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繁殖:一种是有性繁殖,一种是无性繁殖。

1. 有性繁殖:细菌有一个称为“菌丝”的组织,菌丝可以定期释放出小孢子,孢子需要特殊环境来发芽和生长。

通过这种方式,细菌可以变成完全不同的形态,这有助于生存。

2.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通过单细胞分裂实现的,它可以快速地扩大细菌的数量。

三、细菌的功能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包括:1. 细菌对环境的分解和降解:细菌可以分解和降解有机废料,包括死去的植物和动物,这对环境的清洁和健康非常重要。

2. 协助消化:细菌在消化系统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消化酸橙、大豆等食物,有利于人体健康。

3. 生产药物:一些细菌可以分泌抗生素、酶等有益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有重要的医疗价值。

四、细菌感染有一些细菌会感染人体并引起疾病。

一些常见的病原细菌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如果您感到不适或发现细菌感染的症状,请立即就医治疗。

结论通过对八年级生物细菌知识点的学习,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种微生物的形态、生殖方式、功能及潜在威胁等方面。

希望本文可以对初中生物学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的运动性判定
说一个大家可能有兴趣的话题,在微生物怎么去判断细菌是否有运动性,判断细菌的运动性又有什么作用
首先我们可以直接观察细菌的运动,拿一个载玻片,上面滴一滴菌悬液,盖上盖玻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区分开分子运动和细菌运动,细菌可以从一个地方游到其它地方,分子运动只是左右摆动,分子运动并不是可以“看见分子在运动”,而是分子在推动着微小的可见颗粒在左右摆动;在检测标准中,采用半固体动力试验,就是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用接种针刺一下,没有鞭毛的细菌,不会走太远,只在穿刺的地方生长,有鞭毛的细菌,向四周扩散生长,培养基会显得混浊。

当我们去检测一株菌的时候,已经知道这株菌的很多特性,比如这株菌是否有鞭毛,如果有鞭毛存在,细菌就可以运动,还有很多,比如产酸,产气,革兰氏阳性还是阴性,对胆盐是否敏感,可以利用什么糖类等等,其实生化试验就是来判断这些方面,通过细菌特性来卡,判断这株菌是否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