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测试题库含答案
高二数学高中数学综合库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高中数学综合库试题答案及解析1.函数在处的导数等于()A.2B.3C.4D.5【答案】C【解析】解:2.若命题p: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q: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A.B.C.D.【答案】D【解析】略3.函数在区间上的图像如图所示,则n可能是()A.1B.2C.3D.4【答案】A【解析】略4.一个物体的运动方程为其中的单位是米,的单位是秒,那么物体在秒末的瞬时速度是()A.米/秒B.米/秒C.米/秒D.米/秒【答案】C【解析】5.设过点的直线分别与轴的正半轴和轴的正半轴交于、两点,点与点关于轴对称,为坐标原点,若,且,则点的轨迹方程是()A.B.C.D.【答案】D【解析】略6.已知向量若则实数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略7.与曲线共焦点,而与曲线共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为A.B.C.D.【答案】C【解析】略8.已知抛物线与双曲线有相同的焦点,点是两曲线的一个交点,且轴,若为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则的倾斜角所在的区间可能是:()A.B.C.D.【答案】D【解析】略9.为双曲线的右支上一点,分别是圆和上的点,则的最大值为()A.B.C.D.【答案】D【解析】略10.已知,,若向区域上随机投一点,则点落入区域的概率为( )A.B.C.D.【答案】D【解析】略11.已知抛物线C:过点。
(1)求抛物线的方程;(2)是否存在平行于OA(O为原点)的直线L,与抛物线C有公共点,且直线OA与L的距离等于?若存在,求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解:(1)将代入得,所以,抛物线的方程(2)假设存在直线L,设其方程为:由得因为直线L与抛物线有公共点,所以得又因为直线OA与L的距离等于可得得所以存在直线L,方程为:【解析】略12.(12分)在四棱锥中,平面PAD⊥平面ABCD, AB=AD,∠BAD=60°,E、F 分别是AP、AD的中点求证:(1)直线EF∥平面PCD;(2)平面BEF⊥平面PAD【答案】略【解析】略13.一个总体的60个个体的编号为0,1,2,…,59,现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请根据编号按被6除余3的方法,取足样本,则抽取的样本号码是______________.【答案】3,9,15,21,27,33,39,45,51,57【解析】略14.(本题满分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1,-2)、B(2,3)、C(-2,-1)。
高二数学考试卷(附解答)

高二数学考试卷(附解答)高二数学考试卷(附解答)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若函数f(x) = 2x + 1是单调递增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 a > -1B. a ≤ -1C. a > 1D. a ≤ 1解答:A. a > -12.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5项和为35,公差为3,首项为:A. 5B. 10C. 15D. 20解答:B. 103. 若复数z满足|z - 1| = |z + 1|,则z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A. 实轴B. 虚轴C. 第一象限D. 第二象限解答:B. 虚轴4. 设函数g(x) = x^3 - 3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g(x)在(-∞, 0)上单调递增B. g(x)在(0, +∞)上单调递减C. g(x)的极小值点为x = 0D. g(x)的极大值点为x = 0解答:C. g(x)的极小值点为x = 05. 若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为直线l,且直线l与直线a平行,则直线a与平面α的关系为:A. 在平面α内B. 平行于平面αC. 与平面α相交D. 在平面α的延长线上解答:B. 平行于平面α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已知等比数列的前3项分别为2,4,__,则该数列的公比为______。
解答:8,22. 函数f(x) = x^2 - 4x + 3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个数为______。
解答:33. 若矩阵A的行列式为2,则矩阵A的逆矩阵的元素满足______。
解答:元素乘以-1/2后与原矩阵对应元素相等4. 设平面α与平面β的夹角为θ,则sinθ等于______。
解答:平面α与平面β的法向量夹角的余弦值5. 已知三角形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且cosA = 1/2,则三角形ABC的形状为______。
解答: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10分)已知函数f(x) = x^2 - 4x + 3,求f(x)的最小值及取得最小值的x值。
高二数学试题大全

高二数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是()A.3B.4C.6D.8【答案】C【解析】略2.已知函数(1)求的单调递减区间;(2)若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20,求它在该区间上的最小值。
【答案】解:(1)----------------------------------------------------------------1分令,解得,----------------------------------3分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5分(2)因为所以------------------------------------------------7分又因为上,所以在上单调递增,而在区间上单调递减,所以分别是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所以,解得。
------------------10分故,,------------------11分即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7. ----------------------------12【解析】略3.数列满足,(k为常数),则称数列是等比和数列,k称为公比和。
已知数列是以3为公比和的等比和数列,其中则_______【答案】【解析】略4.一校办服装厂花费2万元购买某品牌运动装的生产与销售权.根据以往经验,每生产1百套这种品牌运动装的成本为1万元,每生产(百套)的销售额(万元)满足:(1)该服装厂生产750套此种品牌运动装可获得利润多少万元?(2)该服装厂生产多少套此种品牌运动装利润最大?此时,利润是多少万元?【答案】解:(1),所以,生产750套此种品牌运动装可获得利润万元…………………………………4分(2)由题意,每生产(百件)该品牌运动装的成本函数,所以,利润函数…6分当时,,故当时,的最大值为.…9分当时,,故当时,的最大值为.…13分所以,生产600件该品牌运动装利润最大是3.7万元…………14分【解析】略5.(本题12分)已知函数的图象过点P(0,2),且在点M(-1,f(-1))处的切线方程为.(Ⅰ)求函数的解析式;(Ⅱ)求函数的单调区间.【答案】(Ⅰ)由的图象经过P(0,2),知d=2,所以……………………1分由在处的切线方程是,知……………………3分……………………5分故所求的解析式是……………………6分(Ⅱ)解得……………………8分当当……………………10分故内是增函数,在内是减函数……………………12分,【解析】略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右图,求该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答案】解:由图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圆锥,……..(2分)它的底面半径为3,母线长为5,高为4,……..(4分)则它的表面积为:,……..(7分)它的体积为:.……..(10分)【解析】略7.已知圆与抛物线(p>0)的准线相切,则p= .【答案】2【解析】略8.已知点在椭圆上,则().点不在椭圆上. 点不在椭圆上.点在椭圆上.无法判断点、、是否在椭圆上【答案】C【解析】略9.4张软盘与5张光盘的价格之和不小于20元,而6张软盘与3张光盘的价格之和不大于24元,则买3张软盘与9张光盘至少需要元.【答案】22【解析】略10.已知,且则= .【答案】【解析】略11.若方程表示焦点在轴上的双曲线,则满足的条件是().A.且B.且C.且D.且【答案】C【解析】略12.【答案】A【解析】略13.若,其中,记函数①若图像中相邻两条对称轴间的距离不小于,求的取值范围;②若的最小正周期为,且当时,的最大值是,求的解析式,并说明如何由的图像变换得到的图像。
高二数学试卷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数学试卷练习题及答案高二数学试卷练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A B C D2.下列方程中表示相同曲线的是( )A ,B ,C ,D ,3.已知椭圆的焦点为和,点在椭圆上,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A B C D4.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的渐近线方程为( )A B C D5.与圆及圆都外切的圆的圆心在( )A 一个椭圆上B 双曲线的一支上C 一条抛物线D 一个圆上6.点在双曲线上,且的焦距为4,则它的离心率为A 2B 4C D7.已知是抛物线的焦点,是该抛物线上的两点,且,则线段的中点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 )A 1B 2C 3D 48.过点且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有( )A 1条B 2条C 3条D 无数条9.设是双曲线的两个焦点,点在双曲线上,且,则点到轴的距离为( )A B 3 C D10.以下四个关于圆锥曲线的命题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曲线与曲线有相同的焦点;②方程的两根可分别作为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③过椭圆的右焦点作动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是椭圆的左焦点,则的周长不为定值。
④过抛物线的焦点作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则使它们的横坐标之和等于5的直线有且只有两条。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1.若点和点分别为椭圆的中心和左焦点,点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则的最大值为( )A 18B 24C 28D 3212.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为,,是抛物线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过线段的中点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则的最大值,是( )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点在抛物线的准线上,抛物线的焦点为_____,则直线的斜率为。
14.过双曲线左焦点的直线交双曲线的左支于两点,为其右焦点_____,则的值为_____15.直三棱柱中,分别是的中点,_____,则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
高二数学试题及答案

高二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的是:A. $y=x^2$B. $y=\sqrt{x}$C. $y=\sin x$D. $y=\cos x$2. 已知函数$f(x)=x^3-3x^2+2x+1$,其在区间$[-2,2]$上的最大值为:A. 3B. 5C. 7D. 93. 若$a$,$b$为等差数列的前两项,$c$,$d$为等比数列的前两项,且$a+b=c+d$,$ab=cd$,则$a$,$b$,$c$,$d$的大小关系为:A. $a<b<c<d$B. $a<c<b<d$C. $c<d<a<b$D. $c<d<b<a$4. 已知一个圆的半径为$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则圆上到直线距离最大的点到直线的距离为:A. $r-d$B. $r+d$C. $\sqrt{r^2-d^2}$D. $2r-d$5.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_n$,若$S_5=20$,$S_7=35$,则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A. 2B. 3C. 4D. 56. 直线$y=kx+b$与圆$x^2+y^2=1$相交于不同的两点,若$k>0$,$b>0$,则$k+b$的取值范围是:A. $(0,1)$B. $(1,2)$C. $(2,3)$D. $(3,4)$7. 已知函数$f(x)=\frac{1}{x}+\frac{1}{1-x}$,则$f(x)$的最小值为:A. 3B. 4C. 5D. 68. 一个等差数列的前5项和为50,前10项和为200,该等差数列的前15项和为:A. 450B. 500C. 550D. 6009. 已知点$A(-1,0)$,点$B(1,0)$,点$C$在圆$x^2+y^2=1$上,若$\triangle ABC$的面积最大,则点$C$的坐标为:A. $(0,1)$B. $(0,-1)$C. $(\frac{1}{2}, \frac{\sqrt{3}}{2})$D. $(-\frac{1}{2}, -\frac{\sqrt{3}}{2})$10. 已知函数$f(x)=\sin x+\cos x$,则$f(\frac{\pi}{3})+f(\frac{\pi}{4})+f(\frac{\pi}{6})$的值为:A. $\sqrt{2}$B. $\sqrt{3}$C. $\sqrt{6}$D. 2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若$a_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且$a_1=2$,$a_4=16$,则$q$的值为________。
高二数学试题大全

高二数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已知关于的方程C:.(1)若方程表示圆,求的取值范围;(2)若圆与直线:相交于两点,且=,求的值.【答案】解:(1)方程C可化为………………2分显然时方程C表示圆。
………………4分(2)圆的方程化为圆心 C(1,2),半径…6分则圆心C(1,2)到直线l:x+2y-4=0的距离为………………………………………………8分,有解得m=4 …………10分【解析】略2.函数在区间上的图像如图所示,则n可能是()A.1B.2C.3D.4【答案】A【解析】略3.曲线上的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是()A.B.C.D.0【答案】A【解析】略4.直线经过P(2,1),Q(m∈R)两点,那么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A.[0,π)B.[0,]∪[,π)C.[0,]D.[0,]∪(,π)【答案】D【解析】略5.设,分别是椭圆E:+=1(0﹤b﹤1)的左、右焦点,过的直线与E相交于A、B 两点,且,,成等差数列。
(1)求;(2)若直线的斜率为1,求b的值。
【答案】(1)由椭圆定义知又 (4)(2)L的方程式为y=x+c,其中设,则A,B 两点坐标满足方程组 (6)化简得则 (8)因为直线AB的斜率为1,所以即 . (10)则解得.【解析】略6.给出下列命题:①已知,则;②为空间四点,若不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那么共面;③已知,则与任何向量都不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④若共线,则所在直线或者平行或者重合.正确的结论为()【答案】①②④)【解析】略7.设x,y满足约束条件,若目标函数z ="ax" + by(a > 0 ,b > 0)的最大值为12 ,则的最小值为A.B.C.D.4【答案】A【解析】略8.已知,则().A. B. C. D.A. B. C. D.【答案】C【解析】略9.如图,在△ABC中,AB=AC,∠C=720,⊙O过A、B两点且与BC相切于点B,与AC交于点D,连结BD,若BC=,则AC=【答案】2【解析】略10.(本小题满分12分)某中心接到其正东、正西、正北方向三个观测点的报告:正西、正北两个观测点同时听到了一声巨响,正东观测点听到的时间比其他两观测点晚4s. 已知各观测点到该中心的距离都是1020m. 试确定该巨响发生的位置.(假定当时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m/ s :相关各点均在同一平面上).【答案】巨响发生在接报中心的西偏北45°距中心处。
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共3套)

B .C .D .8.若 S = ⎰ 2 x 2dx , S = ⎰ 2 dx, S = ⎰ 2 e x d x ,则 S , S , S 的大小关系为( )1 x 1 1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 Z = 10i3 + i,则 Z 的共轭复数为( )A . -1 + 3iB . -1 - 3iC .1+ 3iD .1- 3i2.6 把椅子摆成一排,3 人随机就座,任何两人不相邻的坐法种数为( )A .144B .120C .72D .24v v v v3.已知 a = (1- t,2 t - 1,0), b = (2, t, t ), 则 b - a 的 最小值是( )A . 5B . 6C . 2D . 3uuuv uuuv uuuv v4.已知正三棱锥 P - ABC 的外接球 O 的半径为1 ,且满足OA + OB + OC = 0, 则正三棱锥的体积为()A .344 2 45.已知函数 f ( x ) = - x, 且a < b < 1,则 ( )e x A .f (a) = f (b )B . f (a) < f (b )C . f (a) > f (b )D . f (a),f (b )大小关系不能确定6.若随机变量 X ~ B(n, p ), 且 E( X ) = 6, D( X ) = 3,则P( X = 1) 的值为()A . 3 2-2B . 2-4C . 3 2-10D . 2-8作检验的产品件数为()A.6B.7C.8D.91123123A.S<S<S123B.S<S<S213C.S<S<S231D.S<S<S3211A . n + 1B . 2nC .D . n 2 + n + 112.设点 P 在曲线 y = e x 上,点 Q 在曲线 y = ln(2 x) 上,则 PQ 的最小值为()13.已知复数 z = (i 是虚数单位) ,则 z = __________;15.二项式 (x- )8的展开式中,x 2 y 2的系数为 __________; 16.已知 f (n ) = 1 + + + … + (n ∈ N * ), 经计算得f (4) > 2, f (8) > , f (16) > 3 ,f (32) > , 则有__________(填上合情推理得到的式子).17.已知曲线 C 的极坐标方程是 ρ = 2cos(θ + ) ,以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 x,9.平面内有 n 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 f (n) 个区域,则 f (n) 的表达式为()n 2 + n + 2 210.设m 为正整数,( x + y)2m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 a ,( x + y)2m +1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 b .若13a = 7b ,则 m = ( )A .5B .6C .7D .811.已知一系列样本点 ( x , y ) (i = 1,2,3, … , n) 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y = 2 x + a, 若样本点 (r,1)与(1,s) ii的残差相同,则有( ) A . r = s B . s = 2r C . s = -2r + 3 D . s = 2r + 112A .1- ln2B . 2(1 - ln 2)C .1+ ln2D . 2(1 + ln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5i1 + 2i14.直线 2 ρcos θ = 1 与圆 ρ = 2cos θ 相交的弦长为__________;y y x1 1 1 52 3 n 27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17 小题 10 分, 18-22 题每小题 12 分,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π 3轴的正半轴,且取相等的单位长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 l 的参数方程是⎧⎪ x = -1 - t, ⎨⎪⎩ y = 2 + 3t(t 是参数) 设点 P(-1,2) .(Ⅰ)将曲线 C 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将直线 l 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Ⅱ)设直线 l 与曲线 C 相交于 M , N 两点,求 PM PN 的值.已知从该班随机抽取1人为喜欢的概率是.(参考公式:K2=,其中n=a+b+c+d)20.已知数列{x}满足x=,xn+1=18.我校为了解学生喜欢通用技术课程“机器人制作”是否与学生性别有关,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办法在我校高一年级抽出一个有60人的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得到如下的2⨯2列联表:喜欢不喜欢合计男生18女生6合计6013(Ⅰ)请完成上面的2⨯2列联表;(Ⅱ)根据列联表的数据,若按90%的可靠性要求,能否认为“喜欢与否和学生性别有关”?请说明理由.参考临界值表:P(K2≥k)0.150.100.050.0250.0100.0050.001k2.072 2.7063.841 5.024 6.6357.87910.828n(ad-bc)2(a+b)(c+d)(a+c)(b+d)19.在进行一项掷骰子放球游戏中,规定:若掷出1点,甲盒中放一球;若掷出2点或3点,乙盒中放一球;若掷出4点或5点或6点,丙盒中放一球,前后共掷3次,设a,a,a分别表123示甲,乙,丙3个盒中的球数.(Ⅰ)求a=2,a=1,a=0的概率;123(Ⅱ)记ξ=a+a,求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列和数学期望.1211n121+xn,其中n∈N*.(Ⅰ)写出数列{x}的前6项;n(Ⅱ)猜想数列{x}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2na21 .如图,四棱锥 P - ABCD 中,底面 ABCD 是梯形, AD / / B C , AD > BC , ∠BAD = 900 ,P A ⊥ 底面ABCD, P A = AB, 点 E 是PB 的中点 .(Ⅰ)证明: PC ⊥ AE ;(Ⅱ)若 AB = 1, AD = 3, 且P A 与平面 PCD 所成角的大小为 450 ,求二面角 A - PD - C 的正弦值.22.已知函数 g ( x ) =x, f ( x ) = g ( x ) - ax .ln x(Ⅰ)求函数 g ( x ) 的单调区间;(Ⅱ)若函数 f ( x ) 在 (1, +∞)上是减函数,求实数 的最小值;(Ⅲ)若 ∃x , x ∈ [e , e 2 ], 使f ( x ) ≤ f '( x ) + a(a > 0) 成立,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12 1 2( x - )2 + ( y + )2 = 1 ;⎪⎪ (Ⅱ) 直线 l 的参数方程化为标准形式为 ⎨ (m 是参数) ,①19.解:由题意知,每次抛掷骰子,球依次放入甲,乙,丙盒中的概率分别为 , , .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答案1D 2D 3C 4A 5C 6C 7C 8B9C10B 11C 12B二、填空题13.514.315.7016. f (2n) >n + 22(n ≥ 2, n ∈ N * )三、解答题17 . 解 : ( Ⅰ ) 曲 线 C 的 极 坐 标 方 程 化 为 直 角 坐 标 方 程 为 : x 2 + y 2 = x - 3 y,即1 32 2直线 l 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为: 3x + y + 3 - 2 = 0 .⎧1 x = -1 - m ,2 ⎪ y = 2 +3 m ⎪⎩ 2将①式代入 x 2 + y 2 = x - 3 y ,得: m 2 + (2 3 + 3)m + 6 + 2 3 = 0 ,②由题意得方程②有两个不同的根,设 m , m 是方程②的两个根,由直线参数方程的几何意义知:1 2PM PN = m m = 6 + 2 3 .1218.解:(Ⅰ)列联表如下;喜欢 男生 14 女生 6 合计20 不喜欢18 22 40 合计 32 28 60(Ⅱ)根据列联表数据,得到 K 2 = 60(14⨯ 22 - 6 ⨯18)2 32 ⨯ 28 ⨯ 20 ⨯ 40≈ 3.348 > 2.706,所以有 90%的可靠性认为“喜欢与否和学生性别有关”.1 1 16 3 2p=p(a=2,a=1,a=0)=C1()2()=.3633683323628 3626323328p(a=3,a=0,a=0)=.8期望E(ξ)=0⨯+1⨯+2⨯+3⨯=.20.解:(Ⅰ)由x=,得x==;21+x3由x=,得x==;31+x5由x=,得x==;51+x8由x=,得x==;81+x13由x=8,得x==;131+x21(Ⅰ)由题意知,满足条件的情况为两次掷出1点,一次掷出2点或3点,111123(Ⅱ)由题意知,ξ可能的取值是0,1,2,3.1p(ξ=0)=p(a=0,a=0,a=3)=,12311113 p(ξ=1)=p(a=0,a=1,a=2)+p(a=1,a=0,a=2)=C1()()2+C1()()2= 123123p(ξ=2)=p(a=2,a=0,a=1)+p(a=1,a=1,a=1)+p(a=0,a=2,a=1)123123123 11111113=C1()2()+A3()()()+C1()2()=3p(ξ=3)=p(a=0,a=3,a=0)+p(a=1,a=2,a=0)+p(a=2,a=1,a=0)+ 1231231231123故ξ的分布列为:ξ0123P13883818 1331388882112121213232315343518454113565(Ⅱ)由(Ⅰ)知x>x>x,猜想:数列{x}是递减数列.2462n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①当n=1时,已证命题成立;(Ⅰ)证明: AE = ⎛ 0, b , b ⎫⎪ , PC = (c, b , - b ) , 所以 AE ⋅ PC = 0 ⨯ c + b ⋅ b + b ⋅ (-b ) = 0 , r 由 ⎪⎨ur uuur即 ⎪⎨ 令 z = 1 ,得 m = ⎛ 1 , 1 - c , 1⎫⎪ . ⎩ ⎩ 1 ⎛ c ⎫2 3 ⎝ 3 ⎭ ur AP r |②假设当 n = k 时命题成立,即 x > x2k 2k +2易知 x > 0 ,当 n = k + 1时,2k.x2k +2- x 2k +4=11 + x2k +1-11 + x2k +3==x- x2k +32k +1(1+ x)(1+ x)2k +12k +3x - x2k 2k +2(1+ x )(1+ x )(1+ x2k 2k +1 2k +2)(1+ x2k +3)> 0即 x2( k +1)> x2( k +1)+ 2.也就是说,当 n = k + 1时命题也成立.根据①②可知,猜想对任何正整数 n 都成立.21. 解:解法一(向量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A - xyz ,如图所示.根据题设,可设 D(a, 0, 0), B(0, b , 0), P(0, 0, b ), C (c, b , 0) ,uuuruuu⎝2 2 ⎭ uuur uuur22uuur uuur所以 AE ⊥ PC ,所以 PC ⊥ AE .uuur(Ⅱ)解:由已知,平面 P AD 的一个法向量为 AB = (0, 1, 0) .ur设平面 PCD 的法向量为 m = ( x , y , z) ,ur uuur⎧m ⋅ PC = 0,⎪m ⋅ PD = 0,⎧cx + y - z = 0,⎪ 3x + 0 ⋅ y - z = 0,ur⎝ 3 3 ⎭uuur而 AP = (0, 0, 1) ,依题意 P A 与平面 PCD 所成角的大小为 45︒ ,ur uuur所以 sin 45︒ = 2 = | m ⋅ uuuu ,即 2 | m || AP | 1 1 = 2+ 1 - ⎪ + 17,, 1⎪⎪ . 3 cos θ = ur uuur = PG ⋅ DF 3解得 BC = c = 3 - 2 ( BC = c = 3 + 2 舍去),所以ur ⎛ 1m = 3 ,⎝2 ⎫⎭设二面角 A - PD - C 的大小为 θ ,则ur uuur m ⋅ AB | m || AB | 2 31 2+ + 1 3 3= 3 , 3所以 sin θ = 6 ,所以二面角 A - PD - C 的正 3弦值为6 3 . 解法二(几何法): Ⅰ)证明:因为 P A ⊥ 平面 ABCD ,BC ⊂ 平面 ABCD ,所以 BC ⊥ P A .又由 ABCD 是梯形, AD ∥ BC , ∠BAD = 90︒ ,知 BC ⊥ AB ,而 AB I AP = A , AB ⊂ 平面 P AB , AP ⊂ 平面 P AB ,所以 BC ⊥ 平面 P AB .因为 AE ⊂ 平面 P AB ,所以 AE ⊥ BC .又 P A = AB ,点 E 是 PB 的中点,所以 AE ⊥ PB .因为 PB I BC = B , PB ⊂ 平面 PBC , BC ⊂ 平面 PBC ,所以 AE ⊥ 平面 PBC .因为 PC ⊂ 平面 PBC ,所以 AE ⊥ PC .(Ⅱ)解:如图 4 所示,过 A 作 AF ⊥ CD 于 F ,连接 PF ,因为 P A ⊥ 平面 ABCD , CD ⊂ 平面 ABCD ,所以 CD ⊥ P A ,则 CD ⊥ 平面 PAF ,于是平面 PAF ⊥ 平面 PCD ,它们的交线是 PF .过 A 作 AG ⊥ PF 于 G ,则 AG ⊥ 平面 PCD ,即 P A 在平面 PCD 上的射影是 PG ,所以 P A 与平面 PCD 所成的角是 ∠APF .由题意, ∠APF = 45︒ .在直角三角形 APF 中, P A = AF = 1 ,于是 AG = PG = FG = 2 .2在直角三角形 ADF 中, AD = 3 ,所以 DF = 2 .方法一:设二面角 A - PD - C 的大小为 θ ,则 cos θ = △S PDG △SAPD 2 = = 2=P A ⋅ AD 1⨯ 3 3⨯ 2,8x = ln x - 1,+ 2 = , 即 x = e 2时, f '( x ) max = - a .所以 - a ≤ 0, 于是a ≥, 故a 的最小值为 .=1+ a = . 4 4所以 sin θ = 6 ,所以二面角 A - PD - C 的正弦值为 6 .33方法二:过 G 作 GH ⊥ PD 于 H ,连接 AH ,由三垂线定理,得 AH ⊥ PD ,所以 ∠AHG 为二面角 A - PD - C 的平面角,在直角三角形 APD 中, PD = P A 2 + AD 2 = 2 , AH = P A ⋅ AD = 1⨯ 3 = 3 .PD2 22在直角三角形 AGH 中, sin ∠AHG = AG = 2 = 6 ,AH 33 2所以二面角 A - PD - C 的正弦值为 6 .322.解:由已知,函数 g ( x ) , f ( x ) 的定义域为 (0,1) U (1,+∞),且 f ( x ) =x- ax .ln x(Ⅰ)函数 g '( x ) = 1ln x - x ⋅(ln x)2 (ln x)2当 0 < x < e 且x ≠ 1时,g '( x ) < 0 ;当 x > e 时,g '( x ) > 0 .所以函数 g ( x ) 的单调减区间是 (0,1),(1,e), 增区间是(e , ∞) .(Ⅱ)因 f ( x ) 在 (1, +∞) 上为减函数,故 f '( x ) =所以当 x ∈ (1,+∞) 时, f '( x )max ≤ 0 .ln x - 1 (ln x)2- a ≤ 0 在 (1, +∞) 上恒成立.又 f '( x ) = ln x - 1 1 1 1 1 1- a = -( )2 + - a = -( - )2 + - a,(ln x) ln x ln x ln x 2 4故当1 1 1ln x 2 4 1 1 1 4 4 4(Ⅲ)命题“若 ∃x , x ∈ [e , e 2 ], 使f ( x ) ≤ f '( x ) + a 成立 ”等价于1212“当 x ∈ [e , e 2 ]时, 有f ( x ) min≤ f '( x )max + a ” .由(Ⅱ)知,当 x ∈ [e , e 2 ]时, 有f '( x )- a,∴ f '( x )max1min≤”.①当a≥时,由(Ⅱ)知,f(x)在[e,e2]上为减函数,=f(e)=-ae2≤,故a≥-②当0<a<时,由于f'(x)=-(-)2+-a在[e,e2]上为增函数,故f'(x)的值域为[f'(e),f'(e2)],即[-a,-a].,ln x -ax≤,x∈(e,e2).4->->-=,与0<a<综上,得a≥1问题等价于:“当x∈[e,e2]时,有f(x)1 41 4则f(x)min2e21112424e2. 1111 4ln x2414由f'(x)的单调性和值域知,∃唯一x∈(e,e2)使f'(x)=0,且满足:00当x∈(e,x)时,f'(x)<0,f(x)为减函数;当x∈(x,e2)时,f'(x)>0,f(x)为增函数;所以,f(x)min =f(x)=x001所以,a≥1ln x11111114x ln e24e2444矛盾,不合题意.1-24e2.1.已知集合 M = x x 2 < 2x + 3 , N = x x < 2 ,则 M ⋂ N = (){}3⎩- log 2 ( x + 1) f ( x ) = ⎨ “ 12 ,则可以利用方程 x = 求得 x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 }A .(-1,2)B .(-3,2)C .(-3,1)D .(1,2)2.欧拉公式 e i x = cos x + i sin x ( i 为虚数单位)是由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发现的,它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关系,它在复变函数论里非常重要,被誉为“数学中的天骄”。
高二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设集合$A=\{x \mid x\text{是正整数},1\leqslant x\leqslant 10\}$,若集合$B$表示$A$中能除以5但不能除以4,且单位数为偶数的数所构成的集合,则集合$B$的元素个数是()。
A. 1B. 2C. 3D. 42. 已知实数$x$满足$x+\frac{1}{x}=3$,则$x^n+\frac{1}{x^n}$的值为()。
A. $n$B. $3n$C. $3^n$D. $2^n$3. 已知函数$f(x)=\log_2(x-a)+\log_2(x-b)$,其中$a>b$,则函数的定义域为()。
A. $[a,+\infty)$B. $[b,a]$C. $[a,+\infty)\backslash [b,+\infty)$D. $(-\infty,a)\backslash [b,a]$4. 摩天轮在运行过程中,以正比例的方式将载客量从40人逐渐增加到80人,然后又逐渐减少到40人。
从摩天轮开始运行到载客量减半,共用去了旋转的$\frac{1}{4}$的时间。
假设摩天轮的一次旋转用时不变,那么完成一个旋转用时是()。
A. 8分钟B. 10分钟C. 12分钟D. 16分钟5. 已知数列$\{a_n\}$满足$a_1=1$,$a_n=\frac{a_{n-1}}{n}+\frac{1}{n(n+1)}$,则数列$\{a_n\}$的极限值为()。
A. 0B. 1C. $\frac{1}{2}$D. $\frac{2}{3}$二、填空题6. 若直线$2x+y-3=0$与圆$x^2+y^2-4x-2y+4=0$相切,则切点坐标为()。
7. 已知函数$f(x)=(x^2-2x)e^{-mx}+c$,若曲线$y=f(x)$过点$(0,1)$且切线斜率为1,则$m$的值为()。
8. 设$A$,$B$是两个$n$阶矩阵,且$AB=BA$,则$|AB-BA|$的值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数学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复数122,1z i z i =+=-,则21·z z z =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2、“1x >”是“2x x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在二项式6(1)x -的展开式中,含3x 的项的系数是( )A . 15-B . 15C .20-D .204、某市组织一次高三调研考试,考试后统计的数学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其密度函数200)80(221)(--=x ex f σπ,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A.该市这次考试的数学平均成绩为80分B.分数在120分以上的人数与分数在60分以下的人数相同C.分数在110分以上的人数与分数在50分以下的人数相同D.该市这次考试的数学标准差为105、某人的密码箱上的密码是一种五位数字号码,每位上的数字可在0到9这10个数字中选取,该人记得箱子的密码1,3,5位均为0,而忘记了2,4位上的数字,只要随意按下2,4位上的数字,则他按对2,4位上的数的概率是( ) A.52 B.51 C.101 D.10016、已知A (-1,0),B (1,0),若点),(y xC 满足=+-=+-|||||,4|)1(222BC AC x y x 则( ) A .6 B .4 C .2 D .与x ,y 取值有关7、某通讯公司推出一组手机卡号码,卡号的前七位数字固定,从“0000⨯⨯⨯⨯⨯⨯⨯”到“9999⨯⨯⨯⨯⨯⨯⨯”共10000个号码.公司规定:凡卡号的后四位带有数字“4”或“7”的一律作为“优惠卡”,则这组号码中“优惠卡”的个数为( ) A.2000 B.4096 C.5904 D.83208、如图,在杨辉三角形中,斜线l 的上方从1按箭头所示方向可以构成一个“锯齿形”的数列:1,3,3,4,6,5,10,…,记此数列的前n 项之和为n S ,则21S 的值为( )A .66B .153C .295D .36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把答案填在答题卷上)9、()_cos 451cos 3425=⎪⎭⎫ ⎝⎛++θθ的系数相等,则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与展开式中已知x x x x 10、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曲线C 的参数方程是sin 1cos y x θθ=+⎧⎨=⎩(θ是参数),若以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则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可写为________________.11、已知,x y R +∈,且41x y +=,则x y ⋅的最大值为_____12、在约束条件⎪⎪⎩⎪⎪⎨⎧≤+≤+≥≥42,3,0,0y x y x y x 下,目标函数y x z 23+=的最大值是 .13、动点P (x, y)满足|3410|x y =+-,且P 点的轨迹是椭圆,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4、等差数列有如下性质,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则当}{,21n nn b na a ab 数列时+++=也是等差数列;类比上述性质,相应地}{n c 是正项等比数列,当数列=n d 时,数列}{n d 也是等比数列。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12分)在某年一项关于16艘轮船的研究中,船的吨位区间从192吨到3246吨,船员的数目从5人到32人.船员人数y 关于船的吨位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ˆ9.50.0062yx =+ (1)假设两艘轮船吨位相差1000吨,则船员平均人数相差多少?(2)对于最小的船估计的船员数是多少?对于最大的船估计的船员数是多少?(保留整数)16、(12分)已知ABC △顶点的直角坐标分别为(34)A ,,(00)B ,,(0)C c ,. (1)若5c =,求sin A ∠的值; (2)若A ∠是钝角,求c 的取值范围.17、(14分)求由24y x =与直线24y x =-所围成图形的面积.18、(14分)如图,面积为S 的正方形ABCD 中有一个不规则的图形M ,可按下面方法估计M 的面积:在正方形ABCD 中随机投掷n 个点,若n 个点中有m 个点落入M 中,则M 的面积的估计值为mS n,假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M 的面积为1,并向正方形ABCD 中随机投掷10000个点,以X 表示落入M 中的点的数目. (I )求X 的均值EX ;(II )求用以上方法估计M 的面积时,M 的面积的估计值与实际值之差在区间(0.03)-0.03,内的概率.附表:10000100000()0.250.75kt t t t P k C -==⨯⨯∑19、(14分)已知定义在正实数集上的函数21()22f x x ax =+,2()3ln g x a x b =+,其中0a >.设两曲线()y f x =,()y g x =有公共点,且在该点处的切线相同.(I )用a 表示b ,并求b 的最大值; (II )求证:()()f x g x ≥(0x >).20、(14分)若对于正整数k 、()g k 表示k 的最大奇数因数,例如(3)3g =,(20)5g =,并且(2)()()g m g m m N *=∈,设(1)(2)(3)(2)n n S g g g g =+++(Ⅰ)求S 1、S 2、S 3 ;D CBA(Ⅱ)求n S ; (III )设11n n b S =-,求证数列{}n b 的前n 顶和32n T <.高二数学(理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1-4 D A C B 5-8 D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9、22±10、2sin ρθ= 11、11612、7 13、(5,+∞) 14、nn C C C 21三、解答题:15、解:(1)依题意设船员平均人数相差为△y则有△y =yˆ1-y ˆ2=0.0062×1000=6.2≈6 (2)根据线性回归方程ˆ9.50.0062yx =+可得 ………………………5分最小的船的估计船员yˆ3=9.5+0.0062×192≈11 最大的船的估计船员yˆ4=9.5+0.0062×3264≈30 ………………………11分答:当两艘轮船的吨位相差1000吨时,船员平均人数相差6人,最小船的估计船员数是11人,最大船的估计船员人数是30人。
………………………12分16、解:(1)(3,4)AB =--,(3,4)AC c =--,若c=5, 则(2,4)AC =-,∴cos cos ,A AC AB ∠=<=,∴sin ∠A =;………………………6分 (2)若∠A 为钝角,则391600c c -++<⎧⎨≠⎩解得253c >,∴c的取值范围是25(,)3+∞; ………………………12分 17、解:如图,作出曲线24y x =,24y x =-的草图,所求面积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3分方法一:阴影部分的面积1412(24)]S x dx =+-⎰⎰ …………8分331242201442()|(4)|33x x x x =+-+ …………………12分9=…………………………14分方法二:阴影部分的面积 2424()24y y S dy -+=-⎰ ……………………………8分234211(2)|412y y y -=+- …………………12分 = 9 ………………………………14分18、解: 每个点落入M 中的概率均为14p =. …………………………2分依题意知1~100004X B ⎛⎫ ⎪⎝⎭,.…………………………4分(Ⅰ)11000025004EX =⨯=.…………………………8分 (Ⅱ)依题意所求概率为0.03410.0310000X P ⎛⎫-<⨯-< ⎪⎝⎭,0.03410.03(24252575)10000X P P X ⎛⎫-<⨯-<=<< ⎪⎝⎭2574100001000024260.250.75tt t t C -==⨯⨯∑2574242510000100001100001000024260.250.750.250.75tt ttt t t CC --===⨯⨯-⨯⨯∑∑ 0.95700.04230.9147=-=.…………………………14分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不等式和导数的应用等知识,考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解:(Ⅰ)设()y f x =与()(0)y g x x =>在公共点00()x y ,处的切线相同.()2f x x a '=+∵,23()a g x x'=, …………………………2分由题意00()()f x g x =,00()()f x g x ''=.即22000200123ln 232x ax a x b a x a x ⎧+=+⎪⎪⎨⎪+=⎪⎩,,由20032a x a x += 得:0x a =,或03x a =-(舍去). 即有222221523ln 3ln 22b a a a a a a a =+-=-.…………………………4分 令225()3ln (0)2h t t t t t =->,则()2(13ln )h t t t '=-.于是当(13ln )0t t ->,即130t e <<时,()0h t '>; 当(13ln )0t t -<,即13t e >时,()0h t '<.故()h t 在130e ⎛⎫ ⎪⎝⎭,为增函数,在13e ⎛⎫+ ⎪⎝⎭∞为减函数,于是()h t 在(0)+,∞的最大值为123332h e e ⎛⎫= ⎪⎝⎭.…………………………7分 (Ⅱ)设221()()()23ln (0)2F x f x g x x ax a x b x =-=+-->,…………………………8分 则()F x '23()(3)2(0)a x a x a x a x x x -+=+-=>.…………………………10分 故()F x 在(0)a ,为减函数,在()a +,∞为增函数, 于是函数()F x 在(0)+,∞上的最小值是000()()()()0F a F x f x g x ==-=. 故当0x >时,有()()0f x g x -≥,即当0x >时,()()f x g x ≥.……………………14分20、解:(Ⅰ)1(1)(2)112S g g =+=+= (1)分2(1)(2)(3)(4)11316S g g g g =+++=+++=……2分3(1)(2)(3)(4)(5)(6)(7)(8)1131537122S g g g g g g g g =+++++++=+++++++=……3分 (Ⅱ)(2)()g m g m =,n N +∈……4分(1)(2)(3)(4)(21)(2)n n n S g g g g g g ∴=+++++-+[(1)(3)(5)(21)][(2)(4)(2)]n n g g g g g g g =++++-++++1[135(21)][(21)(22)(22)]n n g g g -=++++-+⨯+⨯++……5分 11(121)2[(1)(2)(2)]2n n n g g g --+-=+++ (6)分114n n S --=+ ……7分则114n n n S S ---=112211()()()n n n n n S S S S S S S S ---∴=-+-++-+……8分12244442n n --=+++++14(41)12244133n n --=+=+-……9分(Ⅲ))121121(23)12)(12(31)2(3143112+--=+-=-=-=-=nn n n n n n n S b ……10分12233311311311311()()()()22121221212212122121n n Tn =-+-+-++--+-+-+-+22311311111111[1]22121212121212121n n n n --=-+-+++-+-+-+--+-+ 23131111111[1()()()]2332121212121n n n -=--------+-+-+ ……11分∴当1n =时,11312T b ==<成立 ……12分当2n ≥时,111111121212202121(21)(21)(21)(21)n n n n n n n n n----------==≥+-+-+-……13分223131111111[1()()()221212*********n n n Tn -∴=-------+-+-+-+33122<= ……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