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选修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二数学选修1-2全册第2章综合素质检测

高二数学选修1-2全册第2章综合素质检测

第二章综合素质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如下一段演绎推理:“有些有理数是真分数,整数是有理数,则整数是真分数”,这个推理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是因为( )A .大前提错误B .小前提错误C .推理形式错误D .非以上错误 [答案] C[解析] 推理形式不完全符合三段论推理的要求,故推出的结论是错误的.2.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n 2·a n (n ≥2),而a 1=1,通过计算a 2、a 3、a 4,猜想a n =( )A.2(n +1)2 B.2n (n +1) C.22n -1 D.22n -1 [答案] B[解析] 考查归纳推理.a 2=S 2-S 1=22a 2-1∴a 2=13a 3=S 3-S 2=32·a 3-22·a 2=9a 3-4×13∴a 3=16a 4=S 4-S 3=42·a 4-32a 3=16a 4-9×16∴a 4=110由此猜想a n =2n (n +1)3.观察数列1,2,2,3,3,3,4,4,4,4,…的特点,问第100项为( )A .10B .14C .13D .100[答案] B[解析] 设n ∈N *,则数字n 共有n 个所以n (n +1)2≤100即n (n +1)≤200, 又因为n ∈N *,所以n =13,到第13个13时共有13×14291项,从第92项开始为14,故第100项为14.4.如果x 2+y 2+Dx +Ey +F =0与x 轴相切于原点,那么( )A .F =0,D ≠0,E ≠0B .E =0,F =0,D ≠0C .D =0,F =0,E ≠0D .D =0,E =0,F ≠0 [答案] C[解析] ∵圆x 2+y 2+Dx +Ey +F =0与x 轴相切于原点,∴圆过原点,F =0,又圆心在y 轴上,∴D =0,E ≠0.5.已知a <b <0,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A .a 2<b 2B.a b <1 C .a <4-bD.1a <1b [答案] C[解析] ∵a <b <0,∴-b >0,4-b >4,∴a <4-b .6.已知f 1(x )=cos x ,f 2(x )=f 1′(x ),f 3(x )=f 2′(x ),f 4(x )=f 3′(x ),…,f n (x )=f n -1′(x ),则f 2011(x )等于( )A .sin xB .-sin xC .cos xD .-cos x [答案] D[解析] 由已知,有f 1(x )=cos x ,f 2(x )=-sin x ,f 3(x )=-cos x ,f 4(x )=sin x ,f 5(x )=cos x ,…,可以归纳出:f 4n (x )=sin x ,f 4n +1(x )=cos x ,f 4n +2(x )=-sin x ,f 4n +3(x )=-cos x (n ∈N *).所以f 2011(x )=f 3(x )=-cos x .7.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0,a n +1=a n -33a n +1(n ∈N *),则a 20等于( ) A .0B .- 3 C. 3D.32[答案] B[解析] a 2=0-30+1=-3,a 3=-3-3-3·3+1=3,a 4=0,所以此数列具有周期性,0,-3,3依次重复出现.因为20=3×6+2,所以a 20=- 3.8.已知1+2×3+3×32+4×32+…+n ×3n -1=3n (na -b )+c 对一切n ∈N *都成立,那么a ,b ,c 的值为( )A .a =12,b =c =14B .a =b =c =14C .a =0,b =c =14D .不存在这样的a ,b ,c[答案] A[解析] 令n =1,2,3,得⎩⎪⎨⎪⎧3(a -b )+c =1,9(2a -b )+c =7,27(3a -b )+c =34.所以a =12,b =c =14. 9.已知f (x )=x 3+x ,a ,b ,c ∈R ,且a +b >0,a +c >0,b +c >0,则f (a )+f (b )+f (c )的值( )A .一定大于零B .一定等于零C .一定小于零D .正负都有可能 [答案] A[解析] f (x )=x 3+x 是奇函数,且在R 上是增函数,由a +b >0得a >-b ,所以f (a )>f (-b ),即f (a )+f (b )>0,同理f (a )+f (c )>0,f (b )+f (c )>0,所以f (a )+f (b )+f (c )>0.10.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整数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有有理根,那么a 、b 、c 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下列各假设中正确的是( )A .假设a ,b ,c 都是偶数B .假设a ,b ,c 都不是偶数C .假设a ,b ,c 中至多有一个是偶数D .假设a ,b ,c 中至多有两个偶数[答案] B[解析] 对命题的结论“a ,b ,c 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进行否定假设应是“假设a ,b ,c 都不是偶数”.因为“至少有一个”即有一个、两个或三个,因此它的否定应是“都不是”.11.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1(n +1)2(n ∈N *),记f (n )=(1-a 1)(1-a 2)(1-a 3)…(1-a n ),通过计算f (1)、f (2)、f (3)、f (4)的值,由此猜想f (n )=( )A.n +22(n +1) B.n +24n C.2n -1(n +1)2 D.n +1n (n +1) [答案] A12.若sin A a =cos B b =cos C c,则△ABC 是( ) A .等边三角形B .有一个内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有一个内角是30°的等腰三角形[答案] C[解析] ∵sin A a =cos B b =cos C c,由正弦定理得, sin A a =sin B b =sin C c ,∴sin B b =cos B b =cos C c =sin C c, ∴sin B =cos B ,sin C =cos C ,∴∠B =∠C =45°,∴△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对于“求证函数f (x )=-x 3在R 上是减函数”,用“三段论”可表示为:大前提是“对于定义域为D 的函数f (x ),若对任意x 1,x 2∈D 且x 2-x 1>0,有f (x 2)-f (x 1)<0,则函数f (x )在D 上是减函数”,小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f (x )=-x 3在 R 上是减函数”.[答案] 对于任意x 1,x 2∈R 且x 2-x 1>0,有f (x 2)-f (x 1)=-x 32+x 31=-(x 2-x 1)(x 22+x 1x 2+x 21)=-(x 2-x 1)·⎣⎡⎦⎤⎝⎛⎭⎫x 2+x 122+34x 21<0 14.在△ABC 中,D 为边BC 的中点,则AD →=12(AB →+AC →).将上述命题类比到四面体中去,得到一个类比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在四面体A -BCD 中,G 为△BCD 的重心,则AG →=13(AB →+AC →+AD →)15.已知数列{a n },a 1=12,a n +1=3a n a n +3,则a 2、a 3、a 4、a 5分别为________,猜想a n =________.[答案] 37,38,39,310,3n +5. 16.已知函数f (x )=x 2-cos x ,对于⎣⎡⎦⎤-π2,π2上的任意x 1,x 2,有如下条件: ①x 1>x 2;②x 21>x 22;③|x 1|>x 2.其中能使f (x 1)>f (x 2)恒成立的条件序号是______.[答案] ②[解析] 易知函数f (x )是偶函数,且在⎝⎛⎭⎫0,π2上是增函数,故能使f (x 1)>f (x 2)恒成立的条件只有②x 21>x 2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题满分12分)已知:a 、b 、c ∈R ,且a +b +c =1.求证:a 2+b 2+c 2≥13[解析] 证明:由a 2+b 2≥2ab ,b 2+c 2≥2bc ,c 2+a 2≥2ca .三式相加得a 2+b 2+c 2≥ab +bc +ca .∴3(a 2+b 2+c 2)≥(a 2+b 2+c 2)+2(ab +bc +ca )=(a +b +c )2.由a +b +c =1,得3(a 2+b 2+c 2)≥1,即a 2+b 2+c 2≥13. 18.(本题满分12分)设{a n },{b n }是公比不相等的两个等比数列,若c n =a n +b n ,请证明数列{c n }不是等比数列.[证明] 假设数列{c n }是等比数列,则(a n +b n )2=(a n -1+b n -1)(a n +1+b n +1).①因为{a n },{b n }是等比数列,设公比分别为p ,q ,则有a 2n =a n -1·a n +1,b 2n =b n -1·b n +1.②整理①式,并将②代入得2a n b n =a n +1b n -1+a n -1b n +1.所以2a n b n =a n p ·b n q +a n p ·b n q ,即2=p q +q p. 因为p ≠q ,所以p q +q p≠2,得出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 故数列{c n }不是等比数列.19.(本题满分12分)若x >0,y >0,用分析法证明:(x 2+y 2)12>(x 3+y 3)13.[证明] 要证(x 2+y 2)12>(x 3+y 3)13, 只需证(x 2+y 2)3>(x 3+y 3)2,即证x 6+3x 4y 2+3x 2y 4+y 6>x 6+2x 3y 3+y 6,即证3x 4y 2+3y 4x 2>2x 3y 3.又因为x >0,y >0,所以x 2y 2>0,故只需证3x 2+3y 2>2xy .而3x 2+3y 2>x 2+y 2≥2xy 成立,所以(x 2+y 2)12>(x 3+y 3)13成立. 20.(本题满分12分)证明下列等式,并从中归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2cos π4=2, 2cos π8=2+2, 2cos π16=2+2+2, ……[证明] 2cos π4=2·22= 2 2cos π8=21+cos π42 =2·1+222=2+ 22cos π16=21+cos π82 =21+122+22 =2+2+ 2 …2cos π2n +1=2+2+2+…n 个根号21.(本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3,a n ·a n -1=2·a n -1-1.(1)求a 2,a 3,a 4;(2)求证:数列⎩⎨⎧⎭⎫1a n -1是等差数列,并求出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解析] (1)由a n ·a n -1=2·a n -1-1得a n =2-1a n -1, 代入a 1=3,n 依次取值2,3,4,得a 2=2-13=53,a 3=2-35=75,a 4=2-57=97(2)证明:由a n ·a n -1=2·a n -1-1变形,得(a n -1)·(a n -1-1)=-(a n -1)+(a n -1-1),即1a n -1-1a n -1-1=1, 所以{1a n -1}是等差数列. 由1a 1-1=12,所以1a n -1=12+n -1,变形得a n -1=22n -1, 所以a n =2n +12n -1为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2.(本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f (x )对任意实数a 、b 都有f (a +b )=f (a )+f (b )-1,并且当x >0时,f (x )>1.(1)求证:f (x )是R 上的增函数.(2)若f (4)=5,解不等式f (3m 2-m -2)<3.[解析] (1)证明:设任意x 1,x 2∈R ,且x 2>x 1,则有x 2-x 1>0,利用已知条件“当x >0时,f (x )>1”得f (x 2-x 1)>1,而f (x 2)-f (x 1)=f [(x 2-x 1)+x 1]-f (x 1)=f (x 2-x 1)+f (x 1)-1-f (x 1)=f (x 2-x 1)-1>0,即f (x 2)>f (x 1),所以f (x )是R 上的增函数.(2)由于f (4)=f (2)+f (2)-1=5,所以f (2)=3.由f (3m 2-m -2)<3得f (3m 2-m -2)<f (2).由f (x )是R 上的增函数,得3m 2-m -2<2,解得-1<m <43.。

北师大版高二文科数学选修1-1测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高二文科数学选修1-1测试题及答案

选修1-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2页。

第Ⅱ卷3至6页。

考试结束后. 只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1()x x ααα-'=(α为实数); (s i n)c o s x x '=;(cos )sin x x '=-; ()x x e e '=;1(ln )x x'=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命题“若A B =,则cos cos A B =”的否命题是A. 若A B =,则cos cos A B ≠B. 若cos cos A B =,则A B =C. 若cos cos A B ≠,则A B ≠D. 若A B ≠,则cos cos A B ≠ 2. “直线l 与平面α平行”是“直线l 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都平行”的( )条件A .充要B .充分非必要C .必要非充分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 3.已知命题p :23<,q :23>,对由p 、q 构成的“p 或q ”、“p 且q ”、“ ⌝p ”形式的命题,给出以下判断:①“p 或q ”为真命题; ②“p 或q ”为假命题; ③“p 且q ”为真命题; ④“p 且q ”为假命题; ⑤“⌝p ”为真命题; ⑥“⌝p ”为假命题. 其中正确的判断是A .①④⑥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 .②③⑤ 4.“512απ=”是“221cos sin 2αα-=-”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5.若方程22113x y k k +=--表示双曲线,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A.1k < B. 13k << C. 3k > D. 1k <或3k >6. 抛物线22y x =的焦点坐标是A. 108(,)B. 104(,) C. 1,08() D. 1,04()7.设()sin cos f x x x =,那么()f x '=A .cos sin x x -B . cos 2xC .sin cos x x +D .cos sin x x - 8. 以下有四种说法,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为:(1)“2b ac =”是“b 为a 、c 的等比中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 “a b >”是“22a b >”的充要条件;(3) “A B =”是“tan tan A 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4)“a b +是偶数”是“a 、b 都是偶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9.抛物线21,(0)y x a a=->的准线方程是 A. 4ay =B. 4y a =-C. 4a y =-D. 4y a =10.抛物线x y 122=上与焦点的距离等于7的点的横坐标是( )A. 6B.5C.4D.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高中数学选修2-3《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测试卷解析版

高中数学选修2-3《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测试卷解析版

高中数学选修2-3《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测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共6小题)1.三个元件T1,T2,T3正常工作的概率分别为且是互相独立的,按图种方式接入电路,电路正常工作的概率是()A.B.C.D.【分析】电路正常工作的条件是T1必须正常工作,T2,T3至少有一个正常工作,由此利用相互独立事件乘法公式和对立事件概率公式能求出电路正常工作的概率.【解答】解:∵三个元件T1,T2,T3正常工作的概率分别为且是互相独立的,图种方式接入电路,∴电路正常工作的条件是T1必须正常工作,T2,T3至少有一个正常工作,∴电路正常工作的概率:P=(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相互独立事件乘法公式和对立事件概率计算公式的合理运用.2.抛掷3枚质地均匀的硬币,A={既有正面向上又有反面向上},B={至多有一个反面向上},则A与B关系是()A.互斥事件B.对立事件C.相互独立事件D.不相互独立事件【分析】由于A中的事件发生与否对于B中的事件是否发生不产生影响,故A与B是相互独立的,从而得出结论.【解答】解:由于A中的事件发生与否对于B中的事件是否发生不产生影响,故A与B 是相互独立的,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相互独立事件的定义,属于基础题.3.某地区空气质量监测资料表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0.75,连续两天为优良的概率是0.6,已知某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则随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A.0.8B.0.75C.0.6D.0.45【分析】设随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为p,则由题意可得0.75×p=0.6,由此解得p的值.【解答】解:设随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为p,则由题意可得0.75×p=0.6,解得p=0.8,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4.投篮测试中,每人投3次,至少投中2次才能通过测试.已知某同学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0.6,且各次投篮是否投中相互独立,则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A.0.648B.0.432C.0.36D.0.312【分析】判断该同学投篮投中是独立重复试验,然后求解概率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同学3次测试满足X∽B(3,0.6),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0.648.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独立重复试验概率的求法,基本知识的考查.5.设某批产品合格率为,不合格率为,现对该产品进行测试,设第ε次首次取到正品,则P(ε=3)等于()A.C32()2×()B.C32()2×()C.()2×()D.()2×()【分析】根据题意,P(ε=3)即第3次首次取到正品的概率,若第3次首次取到正品,即前两次取到的都是次品,第3次取到正品,由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P(ε=3)即第3次首次取到正品的概率;若第3次首次取到正品,即前两次取到的都是次品,第3次取到正品,则P(ε=3)=()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P(ε=3)的意义.6.已知P(B|A)=,P(A)=,则P(AB)=()A.B.C.D.【分析】根据条件概率的公式,整理出求事件AB同时发生的概率的表示式,代入所给的条件概率和事件A的概率求出结果.【解答】解:∵P(B/A)=,P(A)=,∴P(AB)=P(B/A)•P(A)==,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记住并且会利用条件概率的公式,要正确运算数据,本题是一个基础题.二.填空题(共1小题)7.为了考察某校各班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从全校随机抽取5个班级,把每个班级参加该小组的人数作为样本数据,已知样本平均数为7,样本方差为4,且样本数据互不相同,则样本数据中的最大值为10.【分析】本题可运用平均数公式求出平均数,再运用方差的公式列出方差表达式,再讨论样本数据中的最大值的情况,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设样本数据为:x1,x2,x3,x4,x5,平均数=(x1+x2+x3+x4+x5)÷5=7;方差s2=[(x1﹣7)2+(x2﹣7)2+(x3﹣7)2+(x4﹣7)2+(x5﹣7)2]÷5=4.从而有x1+x2+x3+x4+x5=35,①(x1﹣7)2+(x2﹣7)2+(x3﹣7)2+(x4﹣7)2+(x5﹣7)2=20.②若样本数据中的最大值为11,不妨设x5=11,则②式变为:(x1﹣7)2+(x2﹣7)2+(x3﹣7)2+(x4﹣7)2=4,由于样本数据互不相同,这是不可能成立的;若样本数据为4,6,7,8,10,代入验证知①②式均成立,此时样本数据中的最大值为10.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和方差的求法.计算方差的步骤是:①计算数据的平均数;②计算偏差,即每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③计算偏差的平方和;④偏差的平方和除以数据个数.三.解答题(共9小题)8.某商场一号电梯从1层出发后可以在2、3、4层停靠.已知该电梯在1层载有4位乘客,假设每位乘客在2、3、4层下电梯是等可能的.(Ⅰ)求这4位乘客中至少有一名乘客在第2层下电梯的概率;(Ⅱ)用X表示4名乘客在第4层下电梯的人数,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分析】(I)根据题意知每位乘客在第2层下电梯的概率都是,至少有一名乘客在第2层下电梯的对立事件是没有人在第二层下电梯,根据对立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得到结果.(II)由题意知X的可能取值为0,1,2,3,4,由题意可得每个人在第4层下电梯的概率均为,且每个人下电梯互不影响,得到变量符合二项分布,根据二项分布的公式写出分布列和期望.【解答】解:(Ⅰ)设4位乘客中至少有一名乘客在第2层下电梯的事件为A,…(1分)由题意可得每位乘客在第2层下电梯的概率都是,…(3分)则.…(6分)(Ⅱ)X的可能取值为0,1,2,3,4,…(7分)由题意可得每个人在第4层下电梯的概率均为,且每个人下电梯互不影响,所以,.…(9分)X01234P…(11分).…(13分)【点评】本题看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期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看出变量符合二项分布的特点,后面用公式就使得运算更加简单9.为了了解某年段1000名学生的百米成绩情况,随机抽取了若干学生的百米成绩,成绩全部介于13秒与18秒之间,将成绩按如下方式分成五组:第一组[13,14);第二组[14,15);…;第五组[17,18].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前3个组的频率之比为3:8:19,且第二组的频数为8.(Ⅰ)将频率当作概率,请估计该年段学生中百米成绩在[16,17)内的人数;(Ⅱ)求调查中随机抽取了多少个学生的百米成绩;(Ⅲ)若从第一、五组中随机取出两个成绩,求这两个成绩的差的绝对值大于1秒的概率.【分析】(1)根据频率分步直方图中小正方形的面积是这组数据的频率,用长乘以宽得到面积,即为频率.(II)根据所有的频率之和是1,列出关于x的方程,解出x的值做出样本容量的值,即调查中随机抽取了50个学生的百米成绩.(III)本题是一个古典概型,试验发生所包含的事件是从第一、五组中随机取出两个成绩,满足条件的事件是成绩的差的绝对值大于1秒,列举出事件数,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得到结果.【解答】解:(Ⅰ)百米成绩在[16,17)内的频率为0.32×1=0.32,则共有1000×0.32=320人;(Ⅱ)设图中从左到右前3个组的频率分别为3x,8x,19x依题意,得3x+8x+19x+0.32+0.08=1,∴x=0.02设调查中随机抽取了n个学生的百米成绩,∴n=50∴调查中随机抽取了50个学生的百米成绩.(Ⅲ)百米成绩在第一组的学生数有3×0.02×1×50=3,记他们的成绩为a,b,c 百米成绩在第五组的学生数有0.08×1×50=4,记他们的成绩为m,n,p,q.则从第一、五组中随机取出两个成绩包含的基本事件有{a,b},{a,c},{a,m},{a,n},{a,p},{a,q},{b,c},{b,m},{b,n},{b,p},{b,q},{c,m},{c,n},{c,p},{c,q},{m,n},{m,p},{m,q},{n,p},{n,q},{p,q},共21个其中满足成绩的差的绝对值大于1秒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有{a,m},{a,n},{a,p},{a,q},{b,m},{b,n},{b,p},{b,q},{c,m},{c,n},{c,p},{c,q},共12个,∴P=【点评】本题考查样本估计总体,考查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等知识,考查数据处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某校高二年级某班的数学课外活动小组有6名男生,4名女生,从中选出4人参加数学竞赛考试,用X表示其中男生的人数,(1)请列出X的分布列;(2)根据你所列的分布列求选出的4人中至少有3名男生的概率.【分析】(1)本题是一个超几何分步,用X表示其中男生的人数,X可能取的值为0,1,2,3,4.结合变量对应的事件和超几何分布的概率公式,写出变量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2)选出的4人中至少有3名男生,表示男生有3个人,或者男生有4人,根据第一问做出的概率值,根据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得到结果.【解答】解:(1)依题意得,随机变量X服从超几何分布,随机变量X表示其中男生的人数,X可能取的值为0,1,2,3,4..∴所以X的分布列为:X01234P(2)由分布列可知至少选3名男生,即P(X≥3)=P(X=3)+P(X=4)=+=.【点评】本小题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和数学期望,考查超几何分步,考查互斥事件的概率,考查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1.某批产品共10件,已知从该批产品中任取1件,则取到的是次品的概率为P=0.2.若从该批产品中任意抽取3件,(1)求取出的3件产品中恰好有一件次品的概率;(2)求取出的3件产品中次品的件数X的概率分布列与期望.【分析】设该批产品中次品有x件,由已知,可求次品的件数(1)设取出的3件产品中次品的件数为X,3件产品中恰好有一件次品的概率为;(2)取出的3件产品中次品的件数X可能为0,1,2,求出相应的概率,从而可得概率分布列与期望.【解答】解:设该批产品中次品有x件,由已知,∴x=2…(2分)(1)设取出的3件产品中次品的件数为X,3件产品中恰好有一件次品的概率为…(4分)(2)∵X可能为0,1,2∴…(10分)∴X的分布为:X012P则…(13分)【点评】本题以实际问题为载体,考查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考查随机变量的期望与分布列,难度不大.12.某班组织知识竞赛,已知题目共有10道,随机抽取3道让某人回答,规定至少要答对其中2道才能通过初试,他只能答对其中6道,试求:(1)抽到他能答对题目数的分布列;(2)他能通过初试的概率.【分析】(1)设随机抽出的三道题目某人能答对的道数为X,且X=0、1、2、3,X服从超几何分布,根据超几何分步的概率公式写出概率和分布列.(2)要答对其中2道才能通过初试,则可以通过初试包括两种情况,即答对两道和答对三道,这两种情况是互斥的,根据上一问的计算可以得到.【解答】解:(1)设随机抽出的三道题目某人能答对的道数为X,且X=0、1、2、3,X 服从超几何分布,分布列如下:X0123P即X0123P(2)要答对其中2道才能通过初试,则可以通过初试包括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是互斥的,根据上一问的计算可以得到【点评】本题考查超几何分布,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看出变量符合超几何分布,这样可以利用公式直接写出结果.13.甲有一个箱子,里面放有x个红球,y个白球(x,y≥0,且x+y=4);乙有一个箱子,里面放有2个红球,1个白球,1个黄球.现在甲从箱子任取2个球,乙从箱子里再取1个球,若取出的3个球颜色全不相同,则甲获胜.(1)试问甲如何安排箱子里两种颜色的个数,才能使自己获胜的概率最大?(2)在(1)的条件下,求取出的3个球中红球个数的数学期望.【分析】(1)根据甲从箱子任取2个球,乙从箱子里在取1个球,若取出的3个球颜色全不相同,则甲获胜,可得甲获胜的概率,再利用基本不等式,可得x,y的值;(2)由题意知取出的3个球中红球个数ξ的取值为1,2,3,4,分别求出其发生的概率,进而求出次数ξ的数学期望【解答】解:(1)由题意,;∴,当且仅当x=y=2时“=”成立所以当红球与白球各2个时甲获胜的概率最大(2)取出的3个球中红球个数ξ=0,1,2,3,所以【点评】本题以摸球为素材,考查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考查基本不等式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搞清变量的所有取值.14.甲乙两班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每班出3人组成甲乙两支代表队,首轮比赛每人一道必答题,答对则为本队得1分,答错不答都得0分,已知甲队3人每人答对的概率分别为,,,乙队每人答对的概率都是.设每人回答正确与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用ξ表示甲队总得分.(Ⅰ)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及其数学期望E(ξ);(Ⅱ)求在甲队和乙队得分之和为4的条件下,甲队比乙队得分高的概率.【分析】(Ⅰ)由题设知ξ的可能取值为0,1,2,3,分别求出P(ξ=0),P(ξ=1),P (ξ=2),P(ξ=3),由此能求出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E(ξ).(Ⅱ)设“甲队和乙队得分之和为4”为事件A,“甲队比乙队得分高”为事件B,分别求出P(A),P(AB),再由P(B/A)=,能求出结果.【解答】解:(Ⅰ)由题设知ξ的可能取值为0,1,2,3,P(ξ=0)=(1﹣)(1﹣)(1﹣)=,P(ξ=1)=(1﹣)(1﹣)+(1﹣)××(1﹣)+(1﹣)(1﹣)×=,P(ξ=2)=++=,P(ξ=3)==,∴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ξ01 2 3P数学期望E(ξ)=0×+1×+2×+3×=.(Ⅱ)设“甲队和乙队得分之和为4”为事件A,“甲队比乙队得分高”为事件B,则P(A)=++=,P(AB)==,P(B|A)===.【点评】本题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分布列和数学期望,考查条件概率的求法,是历年高考的必考题型之一,解题时要注意排列组合知识的合理运用.15.如图,李先生家住H小区,他工作在C科技园区,从家开车到公司上班路上有L1、L2两条路线,L1路线上有A1、A2、A3三个路口,各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均为;L2路线上有B1、B2两个路口,各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依次为,.(1)若走L1路线,求最多遇到1次红灯的概率;(2)若走L2路线,求遇到红灯次数X的数学期望;(3)按照“平均遇到红灯次数最少”的要求,请你帮助李先生从上述两条路线中选择一条最好的上班路线,并说明理由.【分析】(1)利用二项分布即可得出;(2)利用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及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计算公式即可得出;(3)由于走路线L1时服从二项分布即可得出期望,比较走两条路的数学期望的大小即可得出要选择的路线.【解答】解:(1)设“走L1路线最多遇到1次红灯”为事件A,包括没有遇到红灯和只遇到红灯一次两种情况.则,所以走L1路线,最多遇到1次红灯的概率为.(2)依题意,X的可能取值为0,1,2.,,.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X012P所以.(3)设选择L1路线遇到红灯次数为Y,随机变量Y服从二项分布Y~,所以.因为EX<EY,所以选择L2路线上班最好.【点评】熟练掌握二项分布列、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及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计算公式及其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6.某篮球队与其他6支篮球队依次进行6场比赛,每场均决出胜负,设这支篮球队与其他篮球队比赛中获胜的事件是独立的,并且获胜的概率均为.(1)求这支篮球队首次获胜前已经负了两场的概率;(2)求这支篮球队在6场比赛中恰好获胜3场的概率;(3)求这支篮球队在6场比赛中获胜场数的期望.【分析】(1)首次获胜前已经负了两场说明已经比赛三场,前两场输,第三场嬴,用乘法公式即可求得概率;(2)6场比赛中恰好获胜3场的情况有C63,比赛六场胜三场,故用乘法公式即可.(3)由于X服从二项分布,即X~B(6,),由公式即可得出篮球队在6场比赛中获胜场数的期望.【解答】解:(1)这支篮球队首次获胜前已经负了两场的概率为P==(2)6场比赛中恰好获胜3场的情况有C63,故概率为C63×=20××=(3)由于X服从二项分布,即X~B(6,),∴EX=6×=2【点评】本题考查二项分布与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考查根据所给的事件类型选择概率模型的方法,以及用概率模型求概率与期望的能力。

高二理科数学选修2-2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理科数学选修2-2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理科数学选修2-2测试题及答案高二选修2-2理科数学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复数中,与5-2i共轭的是()。

A。

5+2i B。

5-2i C。

-5+2i D。

-5-2i2.已知f(x)=3x·sinx,则f'(1)=()。

A。

1/3+cos1 B。

11/3sin1+cos1 C。

3sin1-cos1 D。

sin1+cos13.设a∈R,函数f(x)=ex-ae-x的导函数为f'(x),且f'(x)是奇函数,则a为()。

A。

0 B。

1 C。

2 D。

-14.定积分∫1x(2x-e)dx的值为()。

A。

2-e B。

-e C。

e D。

2+e5.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1+1/2+1/3+…+1/(2n-1)<f(n)(n≥2,n∈N*)的过程中,由n=k变到n=k+1时,左边增加了()项。

A。

1项 B。

k项 C。

2k-1项 D。

2k项6.由直线y=x-4,曲线y=2x以及x轴所围成的图形面积为()。

A。

40/3 B。

13 C。

25/2 D。

157.函数f(x)=x^3-ax^2-bx+a^2在x=1处有极值10,则点(a,b)为()。

A。

(3,-3) B。

(-4,11) C。

(3,-3)或(-4,11) D。

不存在8.函数f(x)=x^2-2lnx的单调减区间是()。

A。

(0,1] B。

[1,+∞) C。

(-∞,-1]∪(0,1] D。

[-1,0)∪(0,1]9.已知f(x+1)=2f(x)/(f(x)+2),f(1)=1(x∈N*),猜想f(x)的表达式是()。

A。

f(x)=4/(2x+2) B。

f(x)=2^(12/(x+1)) C。

f(x)=(x+1)/2 D。

f(x)=(2x+1)/210.若f(x)=-1/(2x^2+bln(x+2))在(-1,+∞)上是减函数,则b的取值范围是()。

A。

[-1,+∞) B。

(-1,+∞) C。

高二数学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数学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数学(选修1-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 得分:________一:选择题1、判断下列语句是真命题的为( ). (供题)A .若整数a是素数,则a是奇数B .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C .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D .x>151.已知P :A ∩¢=¢,Q: A ∪¢=A,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铁一中 张爱丽 供题)A.“P 或Q ”为真,“非Q ”为假;B.“P 且Q ”为假,“非P ”为真 ;C.“P 且Q ”为假,“非P ”为假 ;D.“P 且Q ”为假,“P 或Q ”为真1.已知P :2+2=5,Q:3>2,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十二厂 闫春亮 供题)A.“P 或Q ”为真,“非Q ”为假;B.“P 且Q ”为假,“非P ”为真 ;C.“P 且Q ”为假,“非P ”为假 ;D.“P 且Q ”为假,“P 或Q ”为真3、对于两个命题:①,1sin 1x R x ∀∈-≤≤,②22,sin cos 1x R x x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金台中学 唐宁 供题 两个数学符号教材未涉及,可以换为文字语言)A. ① 假 ② 真B. ① 真 ② 假C. ① ② 都假D. ① ② 都真2.在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十二厂 闫春亮 供题)A. “x=2时,x 2-3x+2=0”的否命题;B.“若b=3,则b 2=9”的逆命题;C.若ac>bc,则a>b;D.“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否命题2.在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铁一中 张爱丽 供题)A. “x=2时,x 2-3x+2=0”的否命题;B.“若b=3,则b 2=9”的逆命题;C.若ac>bc,则a>b;D.“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否命题2. “2x >”是“24x >”的( ). (斗鸡中学 张永春 供题)A .必要不充分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已知P:(2x -3)2<1, Q:x(x -3)<0, 则P 是Q 的( )(铁一中 张爱丽 供题)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设,,l m n 均为直线,其中,m n 在平面a 内,则“”l α⊥是“l m ⊥且”l n ⊥的( )( 金台中学 唐宁 供题)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条件210p x ->:,条件2q x <-:,则p ⌝是q ⌝的( ). (斗鸡中学 张永春 供题)A.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C. 充分且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已知P:|2x -3|<1, Q:x(x -3)<0, 则P 是Q 的( )(十二厂 闫春亮 供题)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二:填空题11.在下列四个命题中,①若A 是B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非B 也是非A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②“⎩⎨⎧≤-=∆>04,02ac b a ”是“一元二次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为R 的充要条件③“1x ≠”是“21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④“0x ≠”是“0x x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斗鸡中学 张永春 供题)11、已知命题p :x ∀∈R ,sin x x >,则p ⌝形式的命题是__ ( 金台中学 唐宁 供题)三:解答题15.已知集合{}{}22320,20A x x x B x x x m =-+==-+=且AB A =,求m 的取值范围.(斗鸡中学 张永春 供题)17.(命题甲:“方程x 2+mx+1=0有两个相异负根”,命题乙:“方程4x 2+4(m -2)x+1=0无实根”,这两个命题有且只有一个成立,试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试卷】高二数学选修2-3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试卷】高二数学选修2-3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数学选修2-3综合测试题以下公式或数据供参考: ⒈1221;ni ii nii x y nx ya y bxb xnx==-⋅=-=-∑∑.⒉对于正态总体2(,)N μσ取值的概率:在区间(,)μσμσ-+、(2,2)μσμσ-+、(3,3)μσμσ-+内取值的概率分别是68.3%,95.4%,99.7%.3、参考公式4、))()()(()(22d b c a d c b a n K bc ad ++++=- n=a+b+c+d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n ∈N *,则(20-n )(21-n)……(100-n)等于 ( )A .80100n A -B .nn A --20100C .81100n A -D .8120n A -2、 某学习小组男女生共8人,现从男生中选2人,女生中选1人,分别去做3种不同的工作,共有90种不同的选法,则男女生人数为( )A : 2,6B :3,5C :5,3D :6,2 3、为研究变量x 和y 的线性相关性,甲、乙二人分别作了研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得到回归直线方程1l 和2l ,两人计算知x 相同,y 也相同,下列正确的是( )(A) 1l 与2l 重合 (B) 1l 与2l 一定平行(C) 1l 与2l 相交于点(,)x y (D) 无法判断1l 和2l 是否相交 4、设()52501252x a a x a x a x -=++,那么024135a a a a a a ++++的值为( )A : -122121B :-6160C :-244241D :-1 5、若()......x a a x a x a x -=++++929012915,那么......a a a a ++++0129的值是 ( )A.1B.94C. 95D. 966、随机变量ξ服从二项分布ξ~()p n B ,,且,200,300==ξξD E 则p 等于( )A. 32B. 31 C. 1 D. 07、有一台X型号的自动机床在一个小时内不需要工人照看的概率为0.8,有四台这种型号的机床独立的工作,则在一小时内至多两台机床需要工人照看的概率为( )A :0.1536B :0.1806C :0.5632D :0.97288、工人制造机器零件尺寸在正常情况下,服从正态分布2(,)N μσ.在一次正常实验中,取1000个零件时,不属于(3,3)μσμσ-+这个尺寸范围的零件个数可能为( )A .3个B .6个C .7个D .10个9、如图,在杨辉三角形中,斜线l 的上方从1按箭头所示方向可以构成一个“锯齿形”的数列:1,3,3,4,6,5,10,…,记此数列的前n 项之和为n S ,则21S 的值为( )A .66B .153C .295D .36110、从5位男教师和4位女教师中选出3位教师,派到3个班担任班主任(每班1位班主任),要求这3位班主任中男、女教师都要有,则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A.210种B.420种C.630种D.840种11、某厂生产的零件外直径ξ~N(10,0.04),今从该厂上、下午生产的零件中各随机取出一个,测得其外直径分别为9.9cm和9.3cm,则可认为()A.上午生产情况正常,下午生产情况异常 B.上午生产情况异常,下午生产情况正常C.上、下午生产情况均正常 D.上、下午生产情况均异常12、甲乙两队进行排球比赛,已知在一局比赛中甲队获胜的概率是32,没有平局.若采用三局两胜制比赛,即先胜两局者获胜且比赛结束,则甲队获胜的概率等于()A.2027B.49C.827D.1627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100件产品中有10件次品,从中任取3件,则任意取出的3件产品中次品数的数学期望为,方差为.14、在求两个变量x和y的线性回归方程过程中,计算得51iix =∑=25, 51iiy =∑=250, 521iix =∑=145, 51i iix y =∑=1380,则该回归方程是 .15、某城市的交通道路如图,从城市的东南角AB,不经过十字道路维修处C,最近的走法种数有_________________。

高二数学选修2-1综合测试题(带答案)

高二数学选修2-1综合测试题(带答案)

高二数学选修2-1测试题(120分钟150分)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命题“如果-1≤a≤1,那么关于x的不等式(a2-4)x2+(a+2)x-1≥0的解集为 ”,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及原命题中是假命题的共有( )A.0个B.1个C.2个D.4个【变式训练】命题“若C=90°,则△ABC是直角三角形”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4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0B.1C.2D.32.设m,n是平面α内的两条不同直线,l1,l2是平面β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α∥β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 )A.m∥β且l1∥αB.m∥l1且n∥l2C.m ∥β且n ∥βD.m∥β且n∥l2【变式训练】有下述说法:①a>b>0是a2>b2的充要条件;②a>b>0是<的充要条件;③a>b>0是a3>b3的充要条件.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A.0个B.1个C.2个D.3个3. “1<m<3”是“方程+=1表示椭圆”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已知抛物线y2=2px(p>0)与双曲线-=1(a>0,b>0)有相同的焦点F,点A是两曲线的交点,且AF⊥x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1 C.+1 D.【变式训练】若双曲线C:x 2-=1(b>0)的顶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 )A.2B.C.3D.5.已知命题p:∀x∈R,x ≥2,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命题p:∀x∈R,x≤2B.命题p:∃x0∈R,x0<2C.命题p:∀x∈R,x≤-2D.命题p:∃x0∈R,x0<-26.已知矩形ABCD中,AB=1,BC=,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AC折起,使平面ABC与平面ACD垂直,则B与D之间的距离为( )A.1B.C.D.7.过抛物线y2=4x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若=10,则AB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等于( )A.1B.2C.3D.48.在四边形ABCD中,“∃λ∈R ,使得=λ,=λ”是“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9.已知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1,AA1=2,E是侧棱BB1的中点,则直线AE与平面A1ED1所成角的大小为( )A.60°B.90°C.45°D.以上都不正确10.设F1,F2是双曲线x2-4y2=4a(a>0)的两个焦点,点P在双曲线上,且满足:·=0,||·||=2,则a的值为( )A.2B.C.1D.11.点P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1B1C1D1上一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C.[-1,0]D.12.已知正六边形ABCDEF的边长是2,一条抛物线恰好经过该六边形的四个顶点,则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 )A. B. C. D.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抛物线焦点在y轴上,且被y=x+1截得的弦长为5,则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14.在△ABC中,若∠ACB=90°,∠BAC=60°,AB=8,PC⊥平面ABC,PC=4,M是AB上一点,则PM的最小值为.15.在四棱锥P-ABCD中,ABCD为平行四边形,AC与BD交于O,G为BD上一点,BG=2GD,=a,=b,=c,试用基底{a,b,c}表示向量= .16.曲线C是平面内到直线l1:x=-1和直线l2:y=1的距离之积等于常数k2的点的轨迹.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曲线C过点(-1,1);②曲线C关于点(-1,1)对称;③若点P在曲线C上,点A,B分别在直线l1,l2上,则+不小于2k.④设P0为曲线C上任意一点,则点P0关于直线x=-1、点(-1,1)及直线y=1对称的点分别为P1,P2,P3,则四边形P0P1P2P3的面积为定值4k2.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设p:关于x的不等式a x>1(a>0且a ≠1)的解集为{x|x<0},q:函数y=l g(ax2-x+a)的定义域为R.如果p和q有且仅有一个正确,求a的取值范围. 18.(12分)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为AB,B1C的中点.(1)用向量法证明平面A1BD∥平面B1CD1.(2)用向量法证明MN⊥平面A1BD.19.(12分)已知抛物线C:y2=2px(p>0)过点A(1,-2).(1)求抛物线C的方程,并求其准线方程.(2)是否存在平行于OA(O为坐标原点)的直线l,使得直线l与抛物线C有公共点,且直线OA与l的距离等于?若存在,求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12分)设F1,F2为椭圆+=1的两个焦点,P是椭圆上一点,已知P,F1,F2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且|PF1|>|PF2|.(1)求|PF1|的长度.(2)求的值. 21.(12分)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棱DD1的中点.(1)求直线BE和平面ABB1A1所成角的正弦值.(2)在棱C1D1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B1F∥平面A1BE?证明你的结论.22.(12分)如图,四棱柱ABCD -A1B1C1D1中,侧棱A1A⊥底面ABCD,AB∥DC,AB⊥AD,AD=CD=1,AA1=AB=2,E为棱AA1的中点.(1)证明B1C1⊥CE.(2)求二面角B1-CE-C1的正弦值.(3)设点M在线段C1E上,且直线AM与平面ADD1A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求线段AM的长.高二数学选修2-1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选C.当-1≤a≤1时,Δ=(a+2)2+4(a2-4)=5--12≤5--12<0,所以原命题为真,逆否命题亦为真.反之,如a=-2时,所给不等式的解集即为空集,但a∉[-1,1],所以逆命题为假,故否命题亦为假.【变式训练】【解析】选C.原命题是真命题.其逆命题为“若△ABC是直角三角形,则C=90°”,这是一个假命题,因为当△ABC为直角三角形时,也可能A或B为直角.这样,否命题是假命题,逆否命题是真命题.因此真命题的个数是2.2.【解析】选B.对于选项A,α,β也可能相交,此时,l1,m都平行于交线,是必要不充分条件;对于选项B,由于l1与l2是相交直线,而且由l1∥m可得l1∥α,同理可得l2∥α,故可得α∥β,充分性成立,而由α∥β不一定能得到l1∥m,它们也可以异面,故必要性不成立,故选项B符合题意;对于选项C,由于m,n不一定相交,故是必要不充分条件;对于选项D,由n∥l2可转化为n∥β,同选项C,故不符合题意,【变式训练】【解析】选 A.a>b>0⇒a2>b2,a2>b2⇒|a|>|b|⇒a>b>0,故①错.a>b>0⇒<,但<⇒a>b>0,故②错.a>b>0⇒a3>b3,但a3>b 3⇒a>b>0故③错故选A.3. 【解析】选 B.当方程+=1表示椭圆时,必有所以1<m<3;但当1<m<3时,该方程不一定表示椭圆,如当m=2时,方程变为x 2+y2=1,它表示一个圆.4【解析】选B.如图,由双曲线-=1,且AF⊥x轴得-=1得|y|=,由抛物线y2=2px的定义得AF=p,即=2c.得b2=2ac,所以=,e2-1=2e,所以e=+1.【拓展延伸】求离心率的方法(1)定义法:由椭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知,不论椭圆(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还是在y轴上都有关系式a2-b2=c2(a2+b2=c2)以及e=.已知其中的任意两个参数,可以求其他的参数.这是基本且常用的方法.(2)方程法:建立参数a与c之间的齐次关系式,从而求出其离心率.这是求离心率的十分重要的思路及方法.(3)几何法:求与过焦点的三角形有关的离心率问题,根据平面几何性质以及椭圆(双曲线)的定义、几何性质,建立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画出图形,观察线段之间的关系,使问题更形象、直观.【变式训练】【解析】选B.由双曲线方程知a=1,所以c=,所以一条渐近线的方程为y=bx,即bx-y=0.所以=,解得b=1,所以c=,所以e==.5.【解析】选B.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所以命题p:∃x0∈R,x0<2.6. 【解析】选B.过B,D分别向AC作垂线,垂足分别为M,N.则可求得AM=,BM=,CN=,DN=,MN=1.由于=++,所以||2=(++)2=||2+||2+||2+ 2(·+ ·+·)=+12++2(0+0+0)=,所以||=.7.【解析】选D.抛物线y2=4x的焦点(1,0),准线为l:x=-1,设AB的中点为E,过A,E,B分别作准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F,D,EF交纵轴于点H,如图所示,则由EF为直角梯形的中位线知,|EF|===5,所以EH=EF-1=5-1=4,即AB的中点到y 轴的距离等于4.8. 【解析】选C.若=λ,=λ,则∥,∥,即AB∥DC,AD∥BC,所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反之,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则有AB∥DC,AD∥BC且AB=DC,AD=BC ,即=,=,此时λ=1,所以∃λ∈R ,使得=λ,=λ成立.所以“∃λ∈R ,使得=λ,=λ”是“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充分必要条件.9. 【解析】选B.以点D为原点,直线DA,DC,DD 1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由题意知,A1(1,0,2),E(1,1,1),D1(0,0,2),A(1,0,0),所以=(0,1,-1),=(1,1,-1),=(0,-1,-1).设平面A1ED1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则⇒令z=1,得y=1,x=0.所以n=(0,1,1),cos<n ,>===-1.所以<n ,>=180°.所以直线AE与平面A1ED1所成的角的大小为90°.10. 【解析】选C.双曲线方程化为-=1(a>0),因为·=0,所以PF1⊥PF2.所以||2+||2=4c2=20a. ①由双曲线定义||-||=±4,②又已知||·||=2,③由①②③得20a-2×2=16a,所以a=1.11. 【解析】选D.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1,0,1),C1(0,1,0).设P(x,y,0)其中0≤x≤1,0≤y≤1.则=(1-x,-y,1) =(-x,1-y,0)所以·=(1-x,-y,1)·(-x,1-y,0)=+-,因为+的几何意义是平面区域到点的距离的平方,所以当x=y=时,+有最小值0,当x=y=0或x=y=1或x=1,y=0或x=0,y=1时,+有最大值,所以-≤+-≤0,即·的取值范围是.12. 【解析】选B.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根据对称性可知,正六边形ABCDEF的顶点A,B,C,F在抛物线y2=2px上,设A(x1,1),F(x2,2),则即x2=4x1,又AF==2,即(x1-x2)2=(x1-4x1)2=3,所以=,x1=,即p===.二、填空题13.【解析】设抛物线方程为x2=my,联立抛物线方程与直线方程y=x+1并消元,得:2x2-mx-2m=0,所以x1+x2=,x1x2=-m,所以5=,把x1+x2=,x1x2=-m代入解得m=4或m=-20.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4y或x2=-20y. 答案:x2=4y或x2=-20y 14.【解析】由条件知PC,AC,BC 两两垂直,设=a ,=b ,=c,则a·b=b·c=c·a=0,因为∠BAC=60°,AB=8,所以|a |=||=8cos60°=4,|b |=||=8sin60°=4,|c |=||=4.设=x=x(b -a),其中x∈[0,1],则=++=-c+a+x(b-a)=(1-x)a+x b-c,||2=(1-x)2|a|2+x2|b|2+|c|2+2(1-x)x a·b-2x b·c-2(1-x)a·c=16(1-x) 2+48x2+16=32(2x2-x+1)=64+28,所以当x=时,||2取最小值28,所以||min =2. 答案:215. 【解析】因为BG=2GD ,所以=.又=+=-+-=a+c-2b,所以=+=b +(a+c-2b)=a -b +c.答案:a -b +c16.【解析】设动点为(x,y),则由条件可知·=k2,①,将(-1,1)代入得0=k2,因为k>0,所以不成立,故方程不过点(-1,1),①错误.②,把方程中的x用-2-x代换,y用2-y代换,方程不变,故此曲线关于点(-1,1)对称,②正确.③,由题意知点P在曲线C上,点A,B分别在直线l1,l2上,则≥,≥,所以+≥2=2k,故③正确.④,由题意知点P0在曲线C上,根据对称性,则四边形P0P1P2P3的面积为2·2=4·=4k2,所以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②③④.答案:②③④三、解答题17.【解析】当p真时,0<a<1,当q 真时,即a>,所以p假时,a>1,q假时,a ≤.又p和q有且仅有一个正确,当p真q假时,0<a ≤;当p假q真时,a>1. 综上a 的取值范围为∪(1,+∞). 18.【证明】(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又因为=,=,所以=,所以BD∥B1D1.又B1D1⊂平面B1CD1,BD⊄平面B1CD1,所以BD∥平面B1CD1,同理可证A1B∥平面B1CD1.又BD∩A1B=B,所以平面A1BD∥平面B1CD1.(2)=++=++(+)=++(-+)=++.设=a ,=b ,=c,则=(a+b+c).又=-=b-a,所以·=(a+b+c)·(b-a)=(b2-a2+c·b-c·a).又因为⊥,⊥,所以c·b=0,c·a=0.又|b|=|a|,所以b2=a2.所以b2-a2=0.所以·=0.所以MN⊥BD.同理可证,MN⊥A1B.又A1B∩BD=B,所以MN⊥平面A1BD.19.【解析】(1)将A(1,-2)代入y2=2px,得(-2)2=2p·1,所以p=2.故所求抛物线C的方程为y2=4x,其准线方程为x=-1.(2)假设存在符合题意的直线l,其方程为y=-2x+t.由得y2+2y-2t=0.因为直线l与抛物线C有公共点,所以Δ=4+8t≥0,解得t≥-.由直线OA与l的距离d=,可得=,解得t=±1.因为-1∉,1∈,所以符合题意的直线l存在,其方程为2x+y-1=0.20.【解析】(1)若∠PF2F1是直角,则|PF1|2=|PF2|2+|F1F2|2,即|PF1|2=(12-|PF1|)2+80,得|PF1|=,若∠F1PF2是直角,则|PF1|2+(12-|PF1|)2=80,即2|PF1|2-24|PF1|+64=0,得|PF1|=8.(2)若∠PF2F1是直角,则|PF1|2=|PF2|2+|F1F2|2,即|PF1|2=(12-|PF1|)2+80,得|PF1|=,|PF2|=,所以=.若∠F1PF2是直角,则|PF1|2+(12-|PF1|)2=80,即2|PF1|2-24|PF1|+64=0,得|PF1|=8,|PF2|=4,所以=2,综上,=2或.21.【解析】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如图所示,以,,为单位正交基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1)依题意,得B(1,0,0),E,A(0,0,0),D(0,1,0),所以=,=(0,1,0).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因为AD⊥平面ABB1A1,所以是平面ABB1A1的一个法向量.设直线BE和平面ABB1A1所成的角为θ,则sinθ===.故直线BE和平面ABB1A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2)在棱C1D1上存在点F,使B1F∥平面A1BE.证明如下:依题意,得A1(0,0,1),=(-1,0,1),=.设n=(x,y,z)是平面A1BE的一个法向量,则由n ·=0,n ·=0,得所以x=z,y=z.取z=2,得n=(2,1,2).因为F是棱C1D1上的点,则F(t,1,1)(0≤t≤1). 又B1(1,0,1),所以=(t-1,1,0).而B1F⊄平面A1BE,于是B1F∥平面A1BE ⇒·n=0⇔(t-1,1,0)·(2,1,2)=0⇔2(t-1)+1=0⇔t=⇔F为棱C1D1的中点.这说明在棱C1D1上存在点F(C1D1的中点),使B1F∥平面A1BE.22.【解题指南】方法一:(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的坐标,利用数量积证明.(2)求出平面B1CE与平面CEC1的法向量,由法向量的夹角余弦值求二面角的正弦值.(3)用直线AM的方向向量与平面ADD1A1的法向量表示直线AM与平面ADD1A1所成角的正弦,确定向量的坐标,由向量的模求线段AM的长.方法二:(1)要证明线线垂直,先证明线面垂直,关键是找出与线B1C1垂直的平面CC1E,然后进行证明.(2)要求二面角B1-CE-C1的正弦值,关键是构造出二面角B1-CE-C1的平面角,然后在三角形中求解.(3)首先构造三角形,设AM=x,在直角三角形AHM,C1D1E中用x表示出AH,EH的长度,最后在三角形AEH中利用余弦定理求解.【解析】如图,以点A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依题意得A(0,0,0),B(0,0,2),C(1,0,1),B1(0,2,2),C1(1,2,1),E(0,1,0).(1)易得=(1,0,-1),=(-1,1,-1),于是·=0,所以B1C1⊥CE.(2)=(1,-2,-1),设平面B1CE的法向量m=(x,y,z),则即消去x,得y+2z=0,不妨设z=1,可得一个法向量为m=(-3,-2,1).由(1)知B1C1⊥CE,又CC1⊥B1C1,可得B1C1⊥平面CEC1,故=(1,0,-1)为平面CEC1的一个法向量.于是cos<m ,>===-,从而sin<m ,>=.所以二面角B1-CE-C1的正弦值为.(3)=(0,1,0),=(1,1,1),设=λ=(λ,λ,λ),0≤λ≤1,有=+=(λ,λ+1,λ).可取=(0,0,2)为平面ADD1A1的一个法向量.设θ为直线AM与平面ADD1A1所成的角,则sinθ====.于是=,解得λ=,所以AM=.【一题多解】(1)因为侧棱CC1⊥底面A1B1C1D1,B1C1⊂平面A1B1C1D1,所以CC1⊥B1C1,经计算可得B1E=,B1C1=,EC1=,从而B1E2=B 1+E,所以在△B1EC1中,B1C1⊥C1E,又CC1,C1E⊂平面CC1E,CC1∩C1E=C1,所以B1C1⊥平面CC1E,又CE⊂平面CC1E,故B1C1⊥CE.(2)过B1作B1G⊥CE于点G,连接C1G,由(1)知,B1C1⊥CE,B1C1,B1G⊂平面B1C1G,B1C1∩B1G=B1,故CE⊥平面B1C1G,又C1G⊂平面B1C1G ,得CE⊥C1G,所以∠B1GC1为二面角B1-CE-C1的平面角.在△CC1E中,由CE=C1E=,CC1=2,可得C1G=.在Rt△B1C1G中,B1G=,所以sin∠B1GC1=,即二面角B1-CE-C1的正弦值为.(3)连接D1E,过点M作MH⊥ED1于点H,可得MH⊥平面ADD1A1,连接AH,AM,则∠MAH为直线AM与平面ADD1A1所成的角.设AM=x,从而在Rt△AHM中,有MH=x,AH=x,在Rt△C1D1E中,C1D1=1,ED1=,得EH=MH=x,在△AEH中,∠AEH=135°,AE=1,由AH2=AE2+EH2-2AE·EHcos135°,得x2=1+x2+x,整理得5x2-2x-6=0,解得x=.所以线段AM的长为.。

人教A版高二数学选修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A版高二数学选修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数学选修2-3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1.已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1()122kP X k k n ===,,,,,则(24)P X <≤为( ) A .316B .14C .116D .5162.从0,1,2,…,9这10个数字中,任取两个不同数字作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能够确定不在x 轴上的点的个数是( ) A .100 B .90C .81D .723.A ,B ,C ,D ,E 五人并排站成一排,如果B 必须站在A 的右边,(A ,B 可以不相邻)那么不同的排法有( ) A .24种B .60种C .90种D .120种 4.男女学生共有8人,从男生中选取2人,从女生中选取1人,共有30种不同的选法,其中女生有( ) A .2人或3人B .3人或4人C .3人D .4人5.工人工资(元)依劳动生产率(千元)变化的回归方程为y =50+80x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劳动生产率为1000元时,工资为130元B .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1000元时,工资平均提高80元C .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1000元时,工资平均提高130元D .当工资为250元时,劳动生产率为2000元6.设313nx x ⎛⎫+ ⎪⎝⎭的展开式的各项系数的和为P ,所有二项式系数的和为S ,若P +S =272,则n 为( )A .4B .5C .6D .87.两位同学一起去一家单位应聘,面试前单位负责人对他们说:“我们要从面试的人中招聘3人,你们俩同时被招聘进来的概率是170”.根据这位负责人的话可以推断出参加面试的人数为( ) A .21B .35C .42D .708.有外形相同的球分装三个盒子,每盒10个.其中,第一个盒子中7个球标有字母A 、3个球标有字母B ;第二个盒子中有红球和白球各5个;第三个盒子中则有红球8个,白球2个.试验按如下规则进行:先在第一号盒子中任取一球,若取得标有字母A 的球,则在第二号盒子中任取一个球;若第一次取得标有字母B 的球,则在第三号盒子中任取一个球.如果第二次取出的是红球,则称试验成功,那么试验成功的概率为( ) A .0.59B .0.54C .0.8D .0.159.设一随机试验的结果只有A 和A ,()P A p =,令随机变量10A X A =⎧⎨⎩,出现,,不出现,,则X 的方差为( )A.pB.2(1)p p -C.(1)p p --D.(1)p p -10.310(1)(1)x x -+的展开式中,5x 的系数是( ) A.297-B.252-C.297D.20711.某厂生产的零件外直径ξ~N (10,0.04),今从该厂上、下午生产的零件中各随机取出一个,测得其外直径分别为9.9cm 和9.3cm ,则可认为( ) A .上午生产情况正常,下午生产情况异常 B .上午生产情况异常,下午生产情况正常 C .上、下午生产情况均正常D .上、下午生产情况均异常12.甲乙两队进行排球比赛,已知在一局比赛中甲队获胜的概率是23,没有平局.若采用三局两胜制比赛,即先胜两局者获胜且比赛结束,则甲队获胜的概率等于( ) A.2027B.49C.827D.1627二、填空题13.有6名学生,其中有3名会唱歌,2名会跳舞,1名既会唱歌也会跳舞.现从中选出2名会唱歌的,1名会跳舞的去参加文艺演出,则共有选法 种. 14.设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列为()1cP k k ξ==+,0123k =,,,,则(2)P ξ== . 15.已知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2(0)N σ,且(20)P X -≤≤0.4=则(2)P X >= .16.已知100件产品中有10件次品,从中任取3件,则任意取出的3件产品中次品数的数学期望为 ,方差为 . 三、解答题17.在调查学生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之间的关系时,得到如下数据(人数): 试判断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之间是否线性相关,判断出错的概率有多大?18.假设关于某设备使用年限x (年)和所支出的维修费用y (万元)有如下统计资料:若由资料知,y 对x 呈线性相关关系,试求: (1)回归直线方程;(2)估计使用年限为10年时,维修费用约是多少? 19.用0,1,2,3,4,5这六个数字: (1)能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2)能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且为5的倍数的五位数? (3)能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且比1325大的四位数?20.已知()(1)(1)()m n f x x x m n *=+++∈N ,的展开式中x 的系数为19,求()f x 的展开式中2x 的系数的最小值.21.某厂工人在2006年里有1个季度完成生产任务,则得奖金300元;如果有2个季度完成生产任务,则可得奖金750元;如果有3个季度完成生产任务,则可得奖金1260元;如果有4个季度完成生产任务,可得奖金1800元;如果工人四个季度都未完成任务,则没有奖金,假设某工人每季度完成任务与否是等可能的,求他在2006年一年里所得奖金的分布列.22.奖器有10个小球,其中8个小球上标有数字2,2个小球上标有数字5,现摇出3个小球,规定所得奖金(元)为这3个小球上记号之和,求此次摇奖获得奖金数额的数学期望 1-6答案:CBABAA 7-12答案:AADDAA 13.15 14.42515答案:0.1 16答案:0.3,0.2645 17解:2135(62222823) 4.06690458550k ⨯⨯-⨯=≈⨯⨯⨯.物理 成绩好 物理 成绩不好合计 数学 成绩好 62 23 85 数学 成绩不好 28 22 50 合计 90 456 135234562.23.8 5.5 6.5 7.0因为4.066 3.844>,所以有95%的把握,认为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有关,判断出错的概率只有5%. 18解:(1)依题列表如下:521522215112.354512.31.239054105i i ii xx y b xx==--⨯⨯====-⨯-∑∑.5 1.2340.08a y bx =-=-⨯=.∴回归直线方程为 1.230.08y x =+.(2)当10x =时, 1.23100.0812.38y =⨯+=万元. 即估计用10年时,维修费约为12.38万元. 19.解:(1)符合要求的四位偶数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0在个位时有35A 个;第二类:2在个位时,首位从1,3,4,5中选定1个(有14A 种),十位和百位从余下的数字中选(有24A 种),于是有1244A A ·个;第三类:4在个位时,与第二类同理,也有1244A A ·个.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知,共有四位偶数:3121254444156A A A A A ++=··个. (2)符合要求的五位数中5的倍数的数可分为两类:个位数上的数字是0的五位数有45A 个;个位数上的数字是5的五位数有1344A A ·个.故满足条件的五位数的个数共有413544216A A A +=·个. (3)符合要求的比1325大的四位数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形如2□□□,3□□□,4□□□,5□□□,共1345A A ·个;第二类:形如14□□,15□□,共有1224A A ·个;第三类:形如134□,135□,共有1123A A ·个;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知,无重复数字且比1325大的四位数共有:131211452423270A A A A A A ++=···个.20解:122122()11m m n nm m m n n n f x C x C x C x C x C x C x =+++++++++112222()()m n m n C C x C C x =+++++.由题意19m n +=,m n *∈N ,.1 2 3 4 5 2 3 4 5 6 2.23.85.56.57.04.4 11.4 22.0 32.5 42.02x ∴项的系数为222(1)(1)1919172224mnm m n n C C m --⨯⎛⎫+=+=-+ ⎪⎝⎭. ∵m n *∈N ,,根据二次函数知识,当9m =或10时,上式有最小值,也就是当9m =,10n =或10m =,9n =时,2x 项的系数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81.21解:设该工人在2006年一年里所得奖金为X ,则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由于该工人每季度完成任务与否是等可能的,所以他每季度完成任务的概率等于12,所以, 044111(0)2216P X C ⎛⎫⎛⎫=== ⎪ ⎪⎝⎭⎝⎭,1314111(300)224P X C ⎛⎫⎛⎫=== ⎪ ⎪⎝⎭⎝⎭, 2224113(750)228P X C ⎛⎫⎛⎫=== ⎪ ⎪⎝⎭⎝⎭,3134111(1260)224P X C ⎛⎫⎛⎫=== ⎪ ⎪⎝⎭⎝⎭,4044111(1800)2216P X C ⎛⎫⎛⎫=== ⎪ ⎪⎝⎭⎝⎭.∴其分布列为0 300 750 1260 180022解:设此次摇奖的奖金数额为ξ元, 当摇出的3个小球均标有数字2时,6ξ=;当摇出的3个小球中有2个标有数字2,1个标有数字5时,9ξ=; 当摇出的3个小球有1个标有数字2,2个标有数字5时,12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数学选修测试题及答案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2008学年高二数学(选修1-2)测试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陈秋梅增城市中新中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将答案直接填在下表中)1.下列各数中,纯虚数的个数有()个.227i,0i,58i+,(1i-,0.618个个个个2.用反证法证明:“a b>”,应假设为().A.a b> B.a b< C.a b= D.a b≤3.设有一个回归方程ˆ2 2.5y x=-,变量x增加一个单位时,变量ˆy平均()A.增加2.5 个单位B.增加2个单位C.减少2.5个单位D.减少2个单位4.下面几种推理是类比推理的是()A.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果∠A和∠B是两条平行直线的同旁内角,则∠A+∠B=1800B.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边形的性质C.某校高二级有20个班,1班有51位团员,2班有53位团员,3班有52位团员,由此可以推测各班都超过50位团员.D.一切偶数都能被2整除,1002是偶数,所以1002能被2整除.5.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形地面砖块按如图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则第五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块..22 C6.复数534+i的共轭复数是:()A.3545+i B.3545-i C.34+i D.34-i7.复数()1cos sin23z iθθπθπ=-+<<的模为()A.2cos2θB.2cos2θ- C.2sin2θD.-8.在如右图的程序图中,输出结果是()A. 5B. 10C. 20 D .159.设115114113112log1log1log1log1+++=P,则A.10<<PB.21<<PC.32<<PD.43<<P2()3110:344,()(cos sin )(),24x x y x y y x y αα≥⎧•=•=-•+-⎨<⎩、定义运算例如则的最大值为( )A .4B .3C .2D .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已知一列数1,-5,9,-13,17,……,根据其规律,下一个数应为 .12.若(2i)i i a b -=-,其中a 、b ∈R ,i 是虚数单位,则22a b += .13.若连续且不恒等于的零的函数()f x 满足'2()3()f x x x x R =-∈,试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函数()______.f x = 14.已知x 与y 之间的一组数据:必过点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15(本大题12分)已知复数()()21312i i z i-++=-,若21z az b i ++=-,⑴求z ; ⑵求实数,a b 的值16(本大题12分)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1()(1)n a n N n +=∈+,记12()(1)(1)(1)n f n a a a =--⋅⋅⋅-,试通过计算(1),(2),(3)f f f 的值,推测出()f n 的值.17(本大题14分)、已知a ,b ,c 是全不相等的正实数,求证:3b c a a c b a b c ab c+-+-+-++>18(本大题14分)新课标要求学生数学模块学分认定由模块成绩决定,模块成绩由模块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各占50%,若模块成绩大于或等于60分,获得2学分,否则不能获得学分(为0分),设计一算法,通过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计算学分,并画出程序框图。

19(本大题14分)已知1b >-,0c >,函数()f x =x b +的图象与函数2()g x x bx c =++的图象相切。

(1)求b 与c 的关系式(用c 表示b );(2)设函数()()()F x f x g x =在(),-∞+∞内有极值点,求c 的取值范围。

20(本大题14分)对于直线L :y=kx+1是否存在这样的实数,使得L 与双曲线C:2231y x -=的交点A ,B 关于直线y=ax(a 为常数)对称若存在,求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08学年高二数学(选修1-2)测试题答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将答案直接填在下表中)二、11. . 12.. 14.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15(本大题12分)16(本大题12分)17(本大题14分)18(本大题14分)19(本大题14分)20(本大题14分)2008学年高二数学(选修1-2)测试题参考答案二、11.-2113.321()2x x c x R -+∈当中实数c 为常数.逆用'1()n n x nx -=就可以得到答案的.当然,该问题可以给出多个答案的,如:321()()2f x x x x R =-∈,321()1()2f x x x x R =--∈等.14.(,4)简解:1(0123) 1.54x =+++=,1(1357)44y =+++=回归直线必过样本点中心,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15(本大题12分) 解:(1)2333122i i iz i i i-+++===+--,…………………………….4分(2)把Z=1+i 代入21z az b i ++=-,即()()2111i a i b i ++++=-, 得()21a b a i i +++=-……….. 8分所以121a b a +=⎧⎨+=-⎩ 10分解得3;4a b =-=……………………所以实数a ,b 的值分别为-3,4 12分 16(本大题12分)解:113(1)1144f a =-=-=, 2分1213824(2)(1)(1)(1)(1)94936f a a f =--=⋅-=⋅==, 4分12312155(3)(1)(1)(1)(2)(1)163168f a a a f =---=⋅-=⋅=. 6分由此猜想,2()2(1)n f n n +=+. 12分17(本大题14分)(方法一) ∵a,b,c 全不相等,∴,,ba c a c aa b bb c c 与与与全不相等 2分∴ba ab +>2,c a a c +>2,c b b c+>2 6分三式相加得,bc c a a baa b b c c +++++>6 8分∴(1)(1)(1)b c c a a ba ab bc c +-++-++->3 12分即b c a a c b a b c a b c +-+-+-++>3 14分(方法二) 要证b c aa cb a b cab c +-+-+-++>3只需证明111bc c a a b aa b b c c +-++-++->3 4分即证bc c a a b aa b b c c +++++>66分而事实上,由a,b,c 是全不相等的正实数,∴b a ab +>2,c a a c +>2,c b b c+>212分∴bc c a a b aa b b c c +++++>6∴b c a a c b a b c a b c +-+-+-++>3得证。

14分18(本大题14分)解:(1)算法:第一步:输入考试成绩C 1和平时成绩C 2, 2分第二步:计算模块成绩221C C C +=4分 第三步:判断C 与60的大小,输出学分F 若60≥C ,则输出F=2;若60<C ,则输出F=0。

8分(2)程序框图:(如图)14分19(本大题14分)解:(1)依题意,)()(//x g x f =,得12=+b x ,即21bx -=2分 ∴ )(x f 与)(x g 的切点横坐21bx -=标为∴⎪⎭⎫ ⎝⎛-=⎪⎭⎫ ⎝⎛-2121b g b f 即()c b 412=+ 4分 ∵ 1->b ,0>c∴ c b 21+-= 6分(2)因为()bc x c b bx x x g x f x F ++++==2232)()()( 7分 ∴ 043)(22/=+++=c b bx x x F 8分∵ 函数)()()(x g x f x F =在()+∞∞-,内有极值点∴ ()0342>-=∆c b 11分∴ c b 3-<或c b 3>即c c 321-<+-或c c 321>+- 12分解之得3470-<<c 或347+>c故所求c 的范围是()()+∞+⋃-,347347,0 14分20(本大题14分)(反证法)假设存在实数k,使得A 、B 关于直线y=ax 对称 1分设A(1,1y x ),B(22,y x ),2分则12121212221.............................................(1)() 2.................(2)..................................(3)ka k y y x x a y y x x ++⎧=-⎪⎪+=++⎨⎪⎪=⎩ 6分由22y=kx+1=31y x ⎧⎪⎨-⎪⎩ 得(3—k 2)x 2—2kx —2=0 (4) 8分由(2)(3)有a(x 1+x 2)=k(x 1+x 2)+2 (5) 9分由(4)知x 1+x 2=223kk -10分代入(5)整理得aK= 3,与(1)矛盾12分故不存在实数k,使得A、B关于直线y=ax对称1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