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道自动分析心电图机基本技术参数

十二道自动分析心电图机基本技术参数
十二道自动分析心电图机基本技术参数

十二道自动分析心电图机基本技术参数

产品名:心电图仪(十二道自动分析心电图机)

频率响应:0.05Hz-150Hz(+0.4/-3 dB)

标准灵敏度:10mm/mV, 误差≤±5%

时间常数:≥3.2秒

滤波器:低通滤波、肌电滤波、交流滤波、基线抑制滤波

显示和记录

显示方式:≥7"可翻转彩色液晶显示屏,有解析结果屏幕显示功

能,有长达3分钟的同屏12道心电波形冻结功能显示分辨率:800*480

显示导联数:同屏12导联,≥5s

显示内容:系统菜单、心电波形、心率、导联名称、走纸速度、

增益、滤波器、日期、患者信息、测量信息、工作模

式、标记等

多道生理记录仪基本技术参数

1、计算机系统:CPU:双核3.0、内存大于等于2G、硬盘大于等于2000G。

2、前置放大器:总通道数≥32个通道

3、心内增益控制:1、2、5、10、20、40、100、200、400mm/mv多档可选

4、前置放大器到计算机的信号传输:光纤传输;

5、低通滤波器(Hz)IECG:200、400、600、800、1200 Hz;SECG:

20、30、100Hz

高通滤波器(Hz)IECG:0.4、20、30、40、60、80、100Hz;SECG:

0.05

6、具有2道有创压力监测,满足冠脉造影压力监测。

7、单个心内插板的电极插孔数达到≥32个。

心电监护仪基本技术参数

1、触摸显示屏:≥12英寸高精密彩色触摸屏,分辨率≥1200*800;

2、监测参数:12导联心电/呼吸、血氧饱和度/脉搏、无创血压。可选配升级双有创压、单体温、PICCO连续心排、麻醉气体和经皮气体等的高级监测。

3、监护仪标配≥23种心律失常分析,含房颤分析功能,QT及QTc连续测量分析,实时显示数值,并能够设置报警极限;

4、血氧饱和度监测具有防运动、低灌注的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 提供灌注指示。

5、无创血压监测:需提供听诊法和动脉内法的双参考点校正。具有≥4种监测

模式:除手动、自动、快速测量外,还具有序列测量模式

6、ST-环状图分析系统,可动态观察ST段变化趋势,心肌缺血定位;

7、具有双有创压力监测功能, 具备测量所有有创压力功能,并能以相应的标识分别注明。通过一路动脉血压即提供脉搏压力变异(PPV)参数。

最新分析心电图的分析步骤和方法(特选参考)

分析心电图的分析步骤和方法 1. 将各导联按Ⅰ. Ⅱ. Ⅲ.aVR. aVL.aVF.及V1—V6的顺序排列,首先检查各导联心电图标记有无错误,导联有无接错,定准电压是否正确,有无个别导联电压减半或加倍,纸速如何,有无基线不稳,为差,和交流电干扰。 2. 根据P波有无,方向与形态,顺序,与QRS波群的关系,确定基本心律是窦性心律抑或异位心律。 分析心律,首先要认出P波,QRS-T波群,应将P波清晰的导联如Ⅱ(或V1)导联描记得相应长一些,然后根据P波的特点,决定基本心律。 例如,P 波符合窦性条件,诊断为窦性心律; P波是逆行型的,P′-R﹤0.12s ,为交界性心律; P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不规则的“f”波,是心房颤动在某些导联中出现早搏或逸搏等,都是附加异位节律,必须加以说明。 例如,基本心律是窦性的,有很清楚的P波,但同时又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律项目栏上应记录为:窦性心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自搏心律。 基本心律是房颤,而又可以合并有室性早搏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异搏等。 3.测定P-P或R-R间距,P-R间期,Q-T间期,P波及QRS波群时间,必要时测定V1、V5的室壁激动时间。

选择适当的导联,测量P-P或R-R间距 以计算心房率和心室率。在每一个P波后面均有QRS波群者,心房率等于心室率,只要计算心室率即可。而有明显心律不齐,心房率和心室率不相等者,则应分别计算心房率和心室率。 测量P-R间期应注意,在心率过快或P-R间期延长的病例中,P 波常和前面一个心动周期的T波相互重叠,或者完全被掩盖而不能看出,或者在T波的下降支部位形成一个切凹而被误认为是U波,故应仔细核对,以免误诊。没有P-R间期的如心房颤动,或者P与QRS 无固定关系者如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一栏可以空者不填写。P-R间期有规律性改变的,如文氏现象,可以将最短和最长的注出,例如0.18-0.36s。 测量Q-T间期应注意勿将异常明显的U波误计算在内。有时各个导联T波平坦或者很低小,不易看出其终点,应加以说明。 4.测定平均心电轴,可以用目测法观察其是否转移,如有左移或右移时应用查表法写出电轴的偏移度数。 5.观测各导联P、QRS、T、U波的电压、形态、方向等以及S-T段有无移位。 应在每个导联内仔细检查P、QRS、S-T、T波等,先是从胸导联开始,判断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则将不正常的特征一一分析描述。例如V1、V5的QRS波群分别为何种形态?QRS是否属室上性(窦性、房性、房室交界区或房室束分叉以上的激动)下传心室抑或心室内异

十二道心电图机技术参数要求

十二道心电图机技术参数要求 一、基本技术参 1. 导联:标准12导联 2. 采集方式:12导联同步采集 ★3. 显示:彩色液晶显示,同屏可显示12导联心电波形(显示屏显示波形必须3种或以上颜色,提供图片证明) ★4. 液晶屏≥9英寸,带触摸操作彩色图文菜单 5. 输入方式:浮地输入具有除颤效应防护和起博脉冲抑制电路 6. 输入阻抗:≥50 MΩ 7. 输入回路电流:≤50 nA 8. 定标电压:1 mV±2% ★9. 抗极化电压:≥±600 mV,提供证明文件 10 灵敏度选择:1.25,2.5,5,10,20,40 ±2%,六档可调 11.滤波器交流:50Hz-20dB;肌电35-45Hz-3dB;漂移滤波0.5Hz-3dB 12.记录速度:6.25、12.5、25、50mm/s ,四档可调 13.记录道数:3HC+3(节律)、6HC 、6HC+1节律、12HC 、12HC+1 14.记录方式:手动和自动均能同步打印十二道不压缩的心电波形 ★15.A/D转换:≥20位,提供国家认可的资质单位证明文件 ★16.采样率:≥8000样/秒,(注册登记表上显示) 17.连续工作时间:交流≥8h;直流≥2h 18.时间常数>3.2s 19. 噪声电平≤15μVp-p 20. 共模抑制比≥100dB(不加滤波器) 21.记录系统:高灵敏度热点阵打印,记录纸宽:216mm或210mm 22. 分析功能:自动测量、自动分析,R-R间期分析,含R-R直方图和趋势图, 1分钟及5分钟心率失常分析。 23 数据存储:500个心电数据存储,支持SD卡存储 24. 安全类别I类CF型 25. 电源要求:交流:220V±10%,50Hz/60Hz;直流:内置可充电电池与电路 ★26. 带隐藏提手 二.标准配置:

临床护士心电图机使用操作流程

心电图机使用技术操作流程 操作正常心电图值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目的】 ◆用于观察和诊断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病及冠状动脉供血情况 ◆了解某些药物作用、电解质紊乱对心肌的影响 ◆某些内分泌疾病对心肌的影响 【操作步骤】 1.检查供电电源电压与机器规定电压是否相符。 2.检查机器及导线、附件是否齐全、完整。操作步骤:给受检查者讲解检查心电图的意义,告知检查无疼痛,无损害,打消顾虑,消除紧张情绪,使其肌肉放松,嘱其仰卧在检查床上。 3.接好地线,并再检查一遍接地是否可靠,接好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进行机器预热。 4.按规定接好导联线,先将受检者的双侧腕部及两侧内踝上部暴露,并用酒精纱布擦洗脱脂,使皮肤发红。然后涂上导电液体,保持皮肤与电极良好接触,将电极板按照右上肢→红线、左上肢→黄线、左下肢→绿线、右下肢→黑线(此线与地线相通)、胸前→白线的要求固定好。国际上统一规定了心电图导联的连接方法和电极安放的位置,形成了一个通用的规范的导联体系——常规导联。包括:肢体导联(6个)、标准肢体导联(双极导联3 个)、单极加压肢体导联(3个)和胸前导联(单极导联6个)。胸导联监测电极位置: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V2与V4两点连线中点。 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V5,左腋前线V4水平。 V6,左腋中线V4水平。 V7,左腋后线V4水平。V8,左肩胛线V4水平。 V9,左脊旁线V4水平。 V3R~V6R,右胸部与V3~V6对称处。 5.校正心电图机的走纸速度、画笔的位置和温度,并打击标准电压,校正后使其10mm= 1mV。 6.按导联旋钮开关顺序,逐个拨动开关,按次序记录Ⅰ、Ⅱ、Ⅲ、aVR、aVL、aVF、V1、 V2、V3、V4、V5、V6十二个导联的心电图。 7.检查完后再核对一遍有无遗漏、伪差等,并在心电图纸上标好导联名称,受检查姓名及检查时间。

多道自动分析心电图机产品技术要求福田

多道自动分析心电图机 适用范围:心电图机主要用于医疗机构提取人体的心电波群,作临床诊断和研究。 1.1 产品型号 FX-7202、FX-8200 1.2 划分说明 1.3 产品组成 由心电图机主机、导联线、心电电极(TE-01C胸部电极、TE-43C肢体电极)组成。 1.4 型号区分 2.1 正常工作条件 a)环境温度 5℃~40℃; b)相对湿度 25%~80%(无冷凝); c)大气压力 860hPa~1060hPa; d)使用电源 a.c.100V~240V 50Hz/60Hz; 镍氢充电电池 d.c.9.6V。 2.2 外观

2.2.1 涂覆、电镀、注塑件应无划痕及屏幕亮度不匀等缺陷。 2.2.2 螺钉及端子等应无松动。 2.2.3 铭牌的印刷文字无擦伤、粘贴位置正确。 2.2.4 心电电极 电极(TE-01C、TE-43C)应光滑无裂痕,且能牢固固定在患者皮肤和肢体上。 电极应为已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产品电极。 2.3 记录灵敏度 2.3.1 标准灵敏度 标准灵敏度10mm/mV,允差±2%。 2.3.2 显示/记录增益: 手动 4档×1/ 4,×1/ 2 ,×1,×2;自动 由×1档切换到其它各档时,灵敏度误差不超过±5%。 2.3.3 耐极化电压 FX-7202:放大器输入端接入±550mV直流电压时,记录灵敏度的变化不超过±5%,且基线无偏移。 FX-8200:放大器输入端接入±600mV直流电压时,记录灵敏度的变化不超过±5%,且基线无偏移。 2.4 内部噪声 折合为输入端等效噪声电压不超过15μV p-p 。 2.5 共模抑制比 ≥103dB。

心电图机操作规程与使用方法

心电图机操作规程与使用方法 一、目的要求 1. 熟悉心电图机的原理及分类 2. 掌握心电图机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1?标准导联 I:为接连左、右臂的电位差,将左臂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右臂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即1=左臂(+ )T右臂(一)。 n:为连接左腿和右臂的电位差,将左腿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右臂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即n=左腿(+)T右腿(一)。 川:为连接左退和左臂的电位差,将左腿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左臂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即卩川=左腿(+ )T左臂(―)。 电极安放位置:右手腕---红色,左手腕----黄色,左脚腕--绿色,右脚腕---黑色 2.加压单极肢导联 aVR :即加压单极右臂导联,探查电极置于右臂,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无效电极置于左臂与左腿相连的中心电站上,再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 aVL :即加压单极左臂导联,探查电极置于左臂,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无效电极置于右臂与左腿相连的中心电站上,再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 aVF :即加压单极左腿导联,探查电极置于左腿,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无效电极置于右臂与左臂相连的中心电站上,再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 3?单极导联 VI:探查电极放在胸骨右缘第4肋间。--红色 V2:探查电极放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黄色 V3:探查电极放在V 2与V 4连线的中点。-----绿色 V4:探查电极放在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上。-----棕色 V5:探查电极放在左腋前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上。 --------- 黑色 V6:探查电极放在左腋中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上。--- 紫色 三、实验步骤 1 ?电源开关置于“ON。 2 .电源开关置于“ AC(交流),'此时“ LINE” “T ST” “ PAPERSPEED (25mm/s)“ SENSITIVITY (l)” “ STOF” 晶体灯发出亮光。 3 ?调节基线控制旅钮应能改变描笔的位置,使之停在纪录纸中央附近。 4. 按动“CHECK键,此时“ STO”灯灭,“CHECK灯亮。 5. 按动定标键“ ImV,”使描笔随着定标键的按动而作相应的摆动。 6. 按“ START,此时“CHECK灯灭,“ START灯亮,记录纸按25mm/s速度走动。

分析心电图的分析步骤和方法

1. 将各导联按Ⅰ. Ⅱ. Ⅲ.aVR. .及V1—V6的顺序排列,首先检查各导联心电图标记有无错误,导联有无接错,定准电压是否正确,有无个别导联电压减半或加倍,纸速如何,有无基线不稳,为差,和交流电干扰。 2. 根据P波有无,方向与形态,顺序,与QRS波群的关系,确定基本心律是窦性心律抑或异位心律。 分析心律,首先要认出P波,QRS-T波群,应将P波清晰的导联如Ⅱ(或V1)导联描记得相应长一些,然后根据P波的特点,决定基本心律。 例如,P 波符合窦性条件,诊断为窦性心律; P波是逆行型的,P′-R﹤,为交界性心律; P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不规则的“f”波,是心房颤动 在某些导联中出现早搏或逸搏等,都是附加异位节律,必须加以说明。 例如,基本心律是窦性的,有很清楚的P波,但同时又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律项目栏上应记录为:窦性心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自搏心律。 基本心律是房颤,而又可以合并有室性早搏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异搏等。

3.测定P-P或R-R间距,P-R间期,Q-T间期,P波及QRS波群时间,必要时测定V1、V5的室壁激动时间。 选择适当的导联,测量P-P或R-R间距 以计算心房率和心室率。在每一个P波后面均有QRS波群者,心房率等于心室率,只要计算心室率即可。而有明显心律不齐,心房率和心室率不相等者,则应分别计算心房率和心室率。 测量P-R间期应注意,在心率过快或P-R间期延长的病例中,P 波常和前面一个心动周期的T波相互重叠,或者完全被掩盖而不能看出,或者在T波的下降支部位形成一个切凹而被误认为是U波,故应仔细核对,以免误诊。没有P-R间期的如心房颤动,或者P与QRS 无固定关系者如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一栏可以空者不填写。P-R间期有规律性改变的,如文氏现象,可以将最短和最长的注出,例如。 测量Q-T间期应注意勿将异常明显的U波误计算在内。有时各个导联T波平坦或者很低小,不易看出其终点,应加以说明。 4.测定平均心电轴,可以用目测法观察其是否转移,如有左移或右移时应用查表法写出电轴的偏移度数。 5.观测各导联P、QRS、T、U波的电压、形态、方向等以及S-T段有无移位。 应在每个导联内仔细检查P、QRS、S-T、T波等,先是从胸导

数字心电图机产品技术要求深圳市贝斯达医疗

2性能指标 2.1外观与结构 2.1.1外观:外机壳表面应无明显划痕毛刺,色泽均匀,无伤斑、裂纹、变形及锋棱。文字、符号、标识应清晰、准确、牢固。 2.1.2结构:控制件操作应灵活可靠,紧固件应无松动,接插件应连接可靠。 2.2输入动态范围 以 320 mV/s 最大变化率、在-300 mV~+300 mV 范围内的直流偏置电压以及在±5 mV 差分电压范围内变化,在任意导联上施加这样信号时心电图机应能够做出响应和显示。在规定的直流偏置范围内,输出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幅度应不超过±5%。 2.3增益控制、准确度和稳定性 2.3.1增益设置和准确度:应有 40mm/mV、20mm/mV、10mm/mV、5mm/mV、2.5mm/mV、1.25 mm/mV 六个档,增益准确度为±2%,标准灵敏度为 10mm/mV。 2.3.2增益切换:手动设置优先。 2.3.3增益稳定性:开机 1min 后,每分钟增益变化率不应超过 0.33%。每档固定增益的 1h 的总变化率不应超过±3%。 2.4时间基准选择和准确度 2.4.1时间基准选择:5mm/s、6.25mm/s、10mm/s、12.5mm/s、25mm/s 和50mm/s。 2.4.2时间基准准确度:在 0.2 s~2.0 s 范围内允许的时间测量误差应不超过±2%。 2.5输出显示 2.5.1输入信号:输出显示应能适应 2.2 规定的信号范围。 2.5.2通道宽度:每通道的显示宽度应不少于 40mm。 2.5.3轨迹宽度和可视性:在响应 320 mV/s 输入信号变化率和不低于 5 mm/mV 增益时记录的轨迹应是可见的,轨迹宽度应不超过 1mm。 2.5.4直角坐标/记录点对齐:应在直角坐标上进行记录,记录点按时间轴对齐偏差应小于0.5mm 或对应的 10ms 两者取大者。 2.5.5时间和幅度刻度:打印的刻度应是直角坐标,刻度的最大误差为有效记录宽度的 0.5%,

数字式心电图机产品技术要求mq

2.性能指标 2.1输入动态范围:应符合 YY 1139-2013 中4.2.3 的规定。 2.2增益控制、准确度和稳定性 1)设备应有固定增益选择 20mm/mV、10mm/mV、5mm/mV、2.5mm/mV、1.25mm/mV 和自动六档,增益准确度为±5%。 2)增益切换:心电图机提供了自动灵敏度切换,当灵敏度改变时所记录的输出应有相应指示。自动灵敏度切换应有一个手动设置优先的功能。 3)增益稳定性:仪器上电开机一分钟后的增益变化不应超过每分钟 0.33%;1h 内的总变化不应超过任何可用的固定增益设置的±3%。 2.3时间基准选择和准确度 设备应有时间基准选择 5 mm/s、6.25 mm/s、10 mm/s、12.5 mm/s、25 mm/s 和 50 mm/s 六档,误差应不大于±5%。 2.4 输出显示:应符合 YY 1139-2013 中4.2.6 的规定。 2.5 系统误差:应符合 YY 1139-2013 中4.2.7.1 的规定。 2.6 频率和脉冲响应:以 10Hz 为基准,应符合 YY 1139-2013 中4.2.7.2 的规定。 2.7 导联权重因子:应符合YY 1139-2013 中4.2.7.3 的规定。 2.8 滞后:应符合YY 1139-2013 中4.2.7.4 的规定。 2.9 定标电压:应符合 YY 1139-2013 中4.2.8 的规定。 1

2.10 输入阻抗:应符合 YY 1139-2013 中4.2.9 的规定。 2.11患者电极连接的直流电流:应符合 YY 1139-2013 中4.2.10 的规定。 2.12共模抑制比:共模抑制能力应不小于 112dB(打开滤波)。 2.13 系统噪声:应符合 YY 1139-2013 中4.2.12 的规定。 2.14 通道串扰:应符合 YY 1139-2013 中4.2.12.2 的规定。 2

心电图操作流程。(干货)

心电图操作流程。 心电图操作流程 【目的】 用于观察和诊断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病及冠状动脉供血情况 了解某些药物作用、电解质紊乱对心肌的影响 某些内分泌疾病对心肌的影响 【操作步骤】 1、操作者着装规范 2、核对病人:请问您是_床×××吗?我是×护士,根据您的病情需要给您录个心电图以检查你的心脏状况.请您不要紧张,请您配合我,操作过程中请不要活动,也不要说话,做深呼吸放松。 3准备病人:1、用语:“请您平卧,放松,我要给您安置电极.我来帮您解开衣扣并清洁皮肤,可能会感觉有点凉,请谅解。 2、病人取水平仰卧位. 3、解开衣扣,暴露胸部,露出手腕以及脚腕部. 4、酒精棉球清洁皮肤。 4、接通电源,安放导联电极.

肢导联—右上肢(RA/R):红;左上肢(LA/L):黄 右下肢(RL/RF):黑;左下肢(LL/F):绿 胸导联—(红)C1/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黄) C2/V2:胸骨左缘第4 肋间. (绿)C3/V3:V2,V4连线中线。 (棕)C4/4:左锁骨中线与第 5肋间交点。 (黑)C5/V5:左腋前线V4同一水平处。 (紫)C6/V6:左腋中线V4同一水平处。 5录图: 1)开机, (2)按定标,走纸速度,滤波等键。 (3)检查描笔的位置,调针至心电图纸正中. (4)按开始键开始描记心电图. (5)按 导联的顺序描记心电图.(6)完成录图。 (7)关机(8)取下心电图纸。 整理床单元: 1)摆体位,盖被, 2)放好呼叫器。 3)交代注意事项:你配合的很好,谢谢合作。

4)标记:在心电图纸上标记床号,姓名,年龄,录图时间,导联。 5)整理用物,放回原处备用。 6)心电图交医生查看,再交护士。 ...文档交流...

心电图机产品技术要求maibang

心电图机 适用范围:该产品适用于医疗机构提取人体的心电波群作临床诊断及研究1.1 型号 1.2 产品划分说明 表1 产品划分说明 1.3 配件 a)心电导联线 b)肢体夹 c) 胸电极 产品配件均使用有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产品 2.1工作条件 2.1.1 环境温度 5℃~40℃; 2.1.2 相对湿度≤80%; 2.1.3 供电电源 AC220V 50Hz; DC12V; 2.1.4 大气压力:700hPa~1060hPa; 2.2外观 2.2.1 涂覆、电镀、注塑件应无划痕及屏幕亮度不匀等缺陷。

2.2.2 螺钉及端子等应无松动。 2.2.3 铭牌的印刷文字无擦伤、粘贴位置正确、标有产品名称(型号)、额定电源、设备分类、出厂编号等内容。 2.3记录灵敏度 2.3.1 标准灵敏度10mm/mV,允差±2%。 2.3.2 定标电压:1mV±5%,满足YY1139-2013的4.2.8节、YY0782-2010的51.103.2节条款要求。 2.3.3 灵敏度切换 放大器在打印时设有1/4(2.5mm/mV)、1/2(5mm/mV)、1(10mm/mV)、2(20mm/mV)、4(40mm/mV)灵敏度档。由1档(标准灵敏度)向各档切换时幅度允差±5%。符合YY1139-2013的4.2.4节条款及YY0782-2010的51.104节条款要求。 2.3.4 耐极化电压 施加±600mV直流电压后,记录灵敏度的变化不超过±5%。 2.3.5 最小检测信号 对10Hz、20μVp-p偏转的正弦信号能检验。符合YY0782-2010的51.107.3节条款。 2.4内部噪声 折合为输入端等效噪声电压不超过15μVp-p。(在频率响应范围内,工频滤波器都设置为主动电源的工作频率且开启,其他所有滤波器都关闭,按规定方法进行试验时,幅值不超过0.3mm)。符合YY1139-2013的4.2.12.1节、YY0782-2010的51.106.4节条款要求。 2.5抗干扰能力 2.5.1 共模抑制比≥115dB,满足YY1139-2013的4.2.11节、YY0782-2010的51.101.1节条款。 2.5.2 心电图对呈现在患者身上的10V共模信号的抑制,各导联分别接入模拟电极皮肤不平衡阻抗情况下,记录幅度必须不超过10mm。 2.6频率特性 2.6.1 频率响应特性

心电图机的使用流程

心电图机的使用流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心电图机的使用流程 一、开机前准备 1. 电源连接:使用交流电(220V)或可以使用本机内安装的充电电池。 2. 检查记录纸是否充足。 3. 检查周围环境舒适,温湿度适宜,周围环境中无X光机、超声波装置或其他 电器设备等产生干扰。 4. 导联的连接将随机附件的导联线接到机器导联插座。 5. 电极安装 电极的安装是能否记录准确的心电图的重要一环,请注意确保电极接触良好。将电极连接病人时,务必使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1)四肢电极连接 电极应装于两手脚的柔软皮肤上。先用酒精清洗电极安装部位的皮肤。 然后在清洗后的皮肤上涂少量的导电膏。 (右手臂—R—红色;左手臂—L—黄;右脚—RF—黑;左脚—F—绿)(2)胸部电极安装 胸电极安装部位如下: 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隙。(红)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隙。(黄) V3:V2与V4之间。(绿) V4:左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处。(棕) 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平面。(黑)

V6:左腋中线与V4同一平面。(紫) 用酒精清洗安装电极部位的胸部皮肤上,将导电膏涂在该部位大约25mm直径的范围和胸电极吸碗的边缘上,按压胸电极的吸球,将胸 电极吸着于V1~V6位置。 (3)被检查者的手脚等露出部分不可碰到床的金属部分,以免出现交流干扰。 二、操作顺序 1. 自动记录方式 (1)开机:打开左侧电源开关,然后按面板“ON/OFF”键,液晶显示屏显示整机工作状态及预设的导联波形。 (2)逐一按“MODE”键,选择自动记录模式,显示屏有相应的“自动1、自动2、自动3、自动4”字样显示。 (3)按“START/STOP”键开始描记,描记后自动停止。 (4)自动做图中,若需延长某导联记录时间,可按住“○”键直到不需记录为止。 (5)关机按“ON/OFF”键,液晶显示屏中信号消失后,关闭左侧主电源。 2.手动记录方式 (1)开机后按“MODE”键,使液晶显示为“手动”字样,即选择了手动记录模式; (2)按“LEAD”键,进行导联切换。选择希望开始记录的导联; (3)按“START/STOP”键开始描记; (4)描记过程中,按“LEAD”键切换导联; (5)中断描记时按“START/STOP”键,停止走纸;

心电检测仪产品技术要求科瑞康

2. 性能指标 2.1 外观与结构 外壳应平整,不得有明显裂纹、毛刺和锋棱。过渡处的轮廓应清晰,颜色应均匀。调节机构应灵活可靠,各控制按键应响应灵敏,功能完备。各文字和标志清晰、准确、牢固。 2.2 性能要求 2.2.1 心电波形显示灵敏度 标准灵敏度为 5mm/mV ,即在心电放大器输入端施加 1mV 标准电压,显示屏幕上得到 5mm 振幅时的灵敏度,误差不超过±10% 。 2.2.2 心电波形扫描速度:具有 20mm/s 的扫描速度,其误差范围不超过±10%。 2.2.3 内部噪声:不大于 30μVp -p 。 2.2.4 输入阻抗:+ 电极和 N 电极、- 电极和 N 电极之间的阻抗不小于 5 MΩ。 2.2.5 输入回路电流:应不大于 0.1 μA 。 2.2.6 共模信号抑制能力:共模抑制比应不小于 60dB 。 2.2.7 频率特性 ? + 0.4dB ? - 3.0dB ? 以 5Hz ,5mmp-p 振幅正弦波为基准,频率特性应满足 1Hz ~40Hz ? ? 的要求。 2.2.8 心率显示范围及误差:不小于(30~240)bpm ,误差为±2bpm 或 ±2%中最大者。 2.2.9 低电压提示 开机状态下,电池电压低于表 1 规定的低电压值(误差:±10%)时,应会出现低电压 提示“Low Battery”或“电池电压低”,并有“滴”“滴”声。 2.2.10 扩展导联线测量 除直接用手握电极测量心电外,还可用导联线对心电测量。导联色标、规格见表 2、 表 3 规定。 表 2 导联色标 2.2.11 数据传输到 PC 机功能 通过专用数据线将检测仪与 PC 机进行连接,PC 机即可进行档案管理、数据采集、

心电图操作流程(课件)

心电图操作流程 心电图机 使用说明: 1、正确连接导联: 右上肢(红色)、左上肢(黄色)、左下肢(绿色)、右下肢(黑色) V1:探查电极放在胸骨右缘第4肋间。--红色 V2:探查电极放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黄色 V3:探查电极放在V2与V4连线的中点。-----绿色 V4:探查电极放在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上。--—-—棕色 V5:探查电极放在左腋前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上。-—---—-黑色 V6:探查电极放在左腋中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上。—------紫色 2、按ON键以接通电源。 3、按START键自动走纸。 4、走纸结束后按STOP键。

5、按OFF键切断电源。 6、在心电图上表明患者姓名、年龄、性别、日期、时间。 7、整理导联线。 心电图机的几个常用标示及意义 1。MODE键:调节相关程序,需要一加长导联时一直按下此键。 2.SENSITIVITY:电压增值键一般用一个标准电压,(已定好无特殊情况不要再调) 3.LEAD:使之由“TEST"向“I"导“Ⅱ”联转换.4.RESET:若基线漂移时按此键。 5.按动定标键“lmV",使电压随着定标键的按动而作相应的摆动。 6。CHARGE:充电键,当打开屏幕电池标示闪烁时,应该充电.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电除颤操作流程 (一)评估 了解患者病情状况、评估患者意识、心电图状态以及是否有室颤波。 (二)操作前准备 1。除颤机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准备抢救物

品、导电糊、电极片、治疗碗内放纱布5块、摆放有序。 2.暴露胸部,清洁监护导联部位皮肤,按电极片,连接导联线。 3.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观察显 “设备完好,电量充足,连线正常;电极板完好" 。 4.报告心律“病人出现室颤,需紧急除颤”;(准备时间不超过30秒钟)。 (三)操作 1.将病人摆放为复苏体位,迅速擦干患者皮肤。 2。选择除颤能量,单相波除颤用360J,直线双相波用120J,双相指数截断(BTE)波用150

心电图主要正常值及分析步骤

心电图主要正常值及分析步骤 1. 心律: (1)确定主导节律:窦性或异位;(2)窦性心律最基本的条件: P V5 V6直立, P avR倒置; (3)正常窦性心率为60~100次/分。 2. 心率: (1) 心房率或心室率=60/P-P间期(次/分)或60/R-R间期(次/分)。 (2) 目测粗略数大格数:1大格300pbm;2大格150bpm;3大格100bpm;4大格75bpm;5大格60bpm;6大格50bpm;7大格43bpm。 (3) 窦性心律不齐或房颤时计算平均心率。一般数6秒钟的P波或QRS波的个数乘以10。 3.心电轴:正常-30度~+110度 4. P波 (1)形态;正常圆钝;(2)电压;正常肢导<0.25mV,胸导<0.20mV ;(3)时间;正常<0.11s; (4)PV1:正常>--0.03ms。 5. P-R间期:正常为0.12—0.20s 6. QRS波群: (1)QRS时间:正常0.6—0.10s;(2)QRS电压:主要分析V1、V2 ,正常为:R V1<1.0 mV,R V5<2.5mV; (3)胸导联自V1-V6,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少,R/S逐渐增大;(4) V1、2R/S<1,V3、4R/S=1,V5、6R/S>1。 (5)R V5+S V1<4.0mV(成年男子),<3.5mV(成年女子), R V1+S V5<1.2mvV,R V5、R V6<2.5 mV 7. ST段: (1)时间:0.05—0.15s (2)移位:以J点后0.04-0.08s为测量点,以P-R段或QRS起点连线为基线,需结合形态分析。 上移:正常V1-V3<0.3mV,其余导联<0.1mV;下移:正常各导联主要均应<0.05mV。8. T波:主要分析R波占优势的导联,肢导联主要看I、II;胸导联主要看V4、 V5、V6。正 常时R波占优势导联T波直立,振幅>R/10。异常T波表现为低平、平坦、双向或是倒置。 9. Q-T间期:与心率快慢有关,正常值应该根据相应的心率校正.。 10. U波: V2. V3清楚,U与T方向相同。U0.12s;(3). 代偿间歇多不完全。 2. 典型室性早搏诊断要点: (1).宽大畸形QRS—T提前出现;(2).其前无相关的P波;(3).代偿间歇多完全. 3. 典型交界性早搏诊断要点: (1).提前发生的室上性QRS波或逆P(Pˉ)波,(Pˉ-R<0.12s),其后(R-Pˉ<0.20s)。PˉavR直立,PˉV5.V6倒置(与窦性极向相反)。 (2).代偿间歇常完全。 束支阻滞 一右束支传导组滞: 1. 各导联QRS终末粗钝或切迹。 2. V1呈R’()“R”及“M”()型。 3. 右胸导联(V1,V2,V3R等)继发ST-T改变。(T波方向与终末向量相反)。 4. QRS时限>0.12秒为完全性,<0.12秒为不完全性。 二左束支传导阻滞: 1.I,aVL,V5,V6无Q波,多呈“R”型,R波顶端圆钝或切迹。 2.左胸导联(I,aVL,V5,V6)继发ST-T改变。

数字式六道心电图机产品技术要求libang

2性能指标 2.1安全 a)仪器的安全应符合GB 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1 部分:安全通 用要求》、GB 10793-2000《医用电气设备第2 部分:心电图机安全专用要求》、YY 0782-2010 的要求《医用电气设备第2-51 部分:记录和分析型单道和多到心 电图机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b)仪器的电磁兼容要求应符合 YY 0505-2012《医用电器设备第 1-2 部分: 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的要求。 2.2基本性能指标 产品应符合 YY 1139-2013《心电诊断设备》的规定,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2.2.1输入阻抗。 输入阻抗应≥50M?; 2.2.2输入回路电流。 输入回路电流应≤10nA; 2.2.3灵敏度 2.2. 3.1心电图机应提供 1.25mm/mV、2.5mm/mV、5mm/mV、10mm/mV、20mm/mV、 自动(AGC)、10/5 mm/mV 七档,转换误差应为±5%; 2.2. 3.2耐极化电压 加±600mV 的直流极化电压,灵敏度变化范围应为±5%; 2.2.4噪声电平 输入端与中性电极之间接入 51k? 电阻与0.047μF 电容并联阻抗,在 2.2.7 规定的频率范围内,折合到输入端的噪声电平应≤12.5μV 。 P-P 2.2.5共模抑制比 共模抑制能力应≥115dB; 2.2.6滤波器 2.2.6.150Hz/60Hz 工频干扰抑制滤波器应≥20dB。 2.2.6.2肌电滤波器应为 25Hz、35Hz、45Hz、off。 2.2.6.3低通滤波器应为 75Hz、100Hz、150Hz; 2.2.6.4基线漂移滤波器应为 0.05Hz、0.15Hz、0.25Hz、0.32Hz、0.5Hz、0.67Hz。2.2.7频率特性 2.2.7.1幅度频率特性 应以 10Hz 为基准,0.05Hz~150Hz(+0.4dB)。 -3.0dB

数字式心电图机产品技术要求邦健

2.性能指标 2.1性能指标 2.1.1性能指标应符合 YY 1139-2013《心电诊断设备》的要求。 2.1.2输入动态范围 以 320 mV/s 最大变化率、在-550 mV~+550 mV(ECG-8080 为-500 mV~+500 mV)范围内的直流偏置电压以及在±30mV(ECG-8080 为±5mV)差分电压范围内变化,在任意导联上施加这样信号时心电诊断设备应能够做出响应和显示。在规定的直流偏置范围内,输出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幅度应不超过±5%。 2.1.3增益设置和准确度 设备(除ECG-8080 外)应有固定增益选择1.25 mm/mV、2.5 mm/mV、5mm/mV、10/5 mm/mV、10mm/mV、20/10 mm/mV、20mm/mV、40mm/mV 和自动增益,增益准确度为±3%(标准增益10mm/mV±0.2mm/mV)。 ECG-8080 应有固定增益选择2.5 mm/mV、5mm/mV、10mm/mV、和20mm/mV,增益准确度为± 3%(标准增益10mm/mV±0.2mm/mV)。 2.1.4时间基准选择和准确度 2.1.4.1时间基准选择 设备(除ECG-8080 外)应有时间基准:5 mm/s、6.25 mm/s、10 mm/s、12.5 mm/s、25 mm/s 和50 mm/s。 ECG-8080 应有时间基准:12.5 mm/s、25 mm/s 和50 mm/s。 2.1.4.2时间基准准确度 时间基准准确度在 0.2 s~2.0 s 范围内允许的时间测量误差应不超过±3%。 1

2.1.5输入信号 输出显示应能适应 2.1.2 规定的信号范围。 2

(完整版)心电图机产品技术审查

附件6: 心电图机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和规范心电图机类产品的技术审评工作,帮助审评人员理解和掌握该类产品原理/机理、结构、性能、预期用途等内容,把握技术审评工作基本要求和尺度,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系统评价。 本指导原则所确定的核心内容是在目前的科技认识水平和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审评人员应注意其适宜性,密切关注适用标准及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考虑产品的更新和变化。 本指导原则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不包括行政审批要求。但是,审评人员需密切关注相关法规的变化,以确认申报产品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第二类心电图机,类代号现为6821。 二、技术审查要点 (一)产品名称的要求 心电图机的产品的命名应采用《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上的通用名称,或以产品结构和应用范围为依据命名,例如:单道心电图机,单道自动心电图机,三道心电图机;三道自动心电图机;多道心电图机;多道自动心电图机等。 (二)产品的结构和组成

产品一般为台式或手提式,由主机、患者电缆和电极组成,电极也可分为可重复使用和一次性使用两种形式。记录方式可采用热笔式或热线阵记录方式等。有些产品具有信号输入或信号输出端口。有些产品还带有特殊的专用软件可用于对心电图进行辅助分析。 心电图机类产品按产品应用部分可划分为:B型、BF型、CF型; 按功能可划分为:具有分析功能或具有不同的分析功能、不具有分析功能; 按记录形式可划分为:单道、多道; 按产品电源部分可划分为:交流、交直流两用; 按记录方式可划分为:热笔式打印、热阵式打印。 产品图示举例如下:

心电图机技术参数

心电图机技术参数 1.导联:标准12导联、十二道同步采集,六通道记录 2.输入回路电流≤0.1μA 3.输入阻抗≥50MΩ ▲4.定标电压:1mV±1% 5.标准灵敏度:10mm/mV ±2% 6.增益:1/4、1/2、1、2cm/mV,手动或自动 7.耐极化电压≥±550mV 8.共模抑制比≥103dB 9.频响: 0.05~150Hz 10.噪声电平: ≤15uVp-p除颤保护 11.时间常数≥3.2s ▲12.采样速率:8000/s 13.道间干扰≤0.5mm 14.基线稳定性:灵敏度变化时(无信号输入)其位移不超过2mm 15.温度漂移:在5~40℃温度范围内,基线漂移平均不超过0.5mm/℃ 16.内置显示器:彩色触摸液晶显示器≥6.5英寸,分辨率640*480带背光源,可显 示3、6、12道ECG波形、心率数、ID号码、性别、年龄、工作状 态、操作程序菜单及显示某个电极脱落等参数。 17.滤波器:具有交流、肌电、漂移和高频截止滤波器。 交流滤波器:50/60Hz ≥20dB 漂移滤波器:0.25/0.5Hz ≥3dB 肌电滤波器:25/35Hz ≥3dB 高频截止滤波器:75/100/150Hz 18.具有抗除颤保护功能 19.自诊断功能:具有设备自诊断及故障提示功能 20.检查方式:标准12导联检查、心律不齐检查、R-R测量检查、负荷后检查 21.记录方式:具有自动记录、手动记录、回顾记录、延长记录、间隔记录、定时

记录、压缩记录等方式;可在记录时标记异常波形;记录相位具 有时间连续和同步模式。 ▲22.分析结果:手动及自动记录时均可打印分析结果报告,并可设定是否输出分析 结果。 ▲23.回顾记录:可回放记录1分钟秒测量的心电图波形或回顾1分钟心电图波形。 24.心律不齐自动延长记录:分析记录时,当心律不齐被检出时,自动打印心律不齐心电图报告。 ▲25.分析结果指南:具有分析结果指南功能 26.记录日志:可打印当天、指定日期或全部心电图日志 27.记录速度:5、10、12.5、25、50mm/s ±3% 28.记录道数:3 CH、3 CH +1(节律导联)、6 CH 29.记录纸:内置145mm宽卷纸和折纸 ▲30.内置存储器:主机可存储500组以上的心电图数据 31.外接存储器:SD卡或 U盘存储,选用512M SD卡可至少存储15000件心电图文件 32.输入设备:触摸屏输入,另可外接USB接口键盘输入。 33.信号输出:1通道 ECG信号同步输出 ▲34.接口类型:RS-232串口×2、USB接口×2、SD卡接口×1、LAN端口×1、ECG 信号输出接口×1,等电位端子接口×1,患者导联线接口×1 35.网络功能:内置LAN接口(可选配无线网络) 36.电源要求:交流:100~240V 50Hz 直流:内置可充电锂电池及充电器 37.直流工作时间:可连续使用90分钟(按照IEC 60601-2-51试验方法的6ch 记录);充电时间:从空置状态起,约3小时结束。 38.重量:约3.0kg。 39.附加功能:可连接条码扫描枪或ID读卡器 40.质量证书:取得CCC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 一、操作程序: 1、物品准备:心电监护仪、心电、血压、血氧插件连接导线、电极片、配套血压袖 带、血氧探头。 2、监测前向患者说明监测的意义,以便消除患者的顾虑,取得患者合作。让患者取平 卧位或半卧位。 3、程序:接电源→开机→安装连接模块→安放电极→连接患者→选择患者类别(成人/ 小儿)→选择导联→调整波幅→选择监护频带(自动/手动/起搏)→调节报警范围→调节报警音量→绑血压袖带→整理用物。 二、电极的安放: 五导线:1、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2、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3、中间(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4、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5、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三导线:黄色—正极红色—负极黑色—接地电极 综合Ⅰ导联:正极置于左锁骨中点下缘,负极在右锁骨中点下缘,地线置于右侧胸大肌下方。其波形类似标准Ⅰ导联,QRS波的振幅较小。 综合Ⅱ导联:正极置于左腋前线第4-6肋间,负极在右锁骨中点下缘,地线置于右侧胸大肌下方。心电图波形与V5导联相似,波幅较大。 综合Ⅲ导联:正极置于左锁骨中线肋弓下缘,负极置于左锁骨中线中点下部,地线置于右侧胸大肌下方。心电图波形似于标准Ⅲ导联。

三、监护电极常见故障: 1、肌电干扰:患者因紧张、寒冷引起的肌肉颤抖可造成肌电干扰,尤其当电极安放在 胸壁肌肉较多的部位时易出现。 2、基线漂移:可能原因为电极固定不良,患者活动或受呼吸的干扰。 3、严重的交流电干扰:常见原因为电极脱落、导线断裂、导电糊干涸及电热毯等机器 的干扰等。心电图特点为基线上出现有规律、每秒50-60次的纤细波形。 4、心电波形振幅低:可能为正负电极间距太近或两个电极之一正好放在心肌梗死部位 的体表投影区。 四、注意事项: 1、放置电极前,应清洁局部皮肤,必要时刮去体毛。避开电除颤及做常规心前区导联 心电图的位置。 2、注意患者的保暖,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监护时间超过72小时要更换 电极位置,防止皮肤损伤。 3、应选择最佳的监护导联放置部位,QRS波的振幅>,以能触发心率计数。如有心房的 电活动,要选择P波清晰的导联,通常是Ⅱ导联。 4、监护仪上设有报警电路,监测时应正确设置上限及下限,当心率超过预设的警界线 时,及时启动报警系统。 5、若需分析ST段异常或更详细地观察心电图变化,应做常规导联的心电图。 6、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注意避免各种干扰所致的伪差。对躁动患者,应当固定好电 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落以及导线打折缠绕。 7、按不同年龄选择袖带的型号,按标准位置固定袖带,监测血压前,先选择好成人档 或小儿档,再将袖带内残余气体放干净,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数字心电图机产品技术要求麦迪克斯科技

数字心电图机 适用范围:适用于提取诊断用的心电图。 1.1型号/规格 MECG-1000 1.2型号/规格划分说明 1.3结构及组成 数字心电图机由主机、18导心电导联线(选配)组成。 1.4软件 1.4.1 软件名称 数字心电图机嵌入式软件组件 1.4.2 型号/规格 MECG-1000 1.4.3 软件发布版本 V1.0 1.4.4 完整软件版本命名规则 公司软件版本命名规则为VX.Y.Z。 a) X:为发布版本号,表示重大增强类软件更新,当软件进行了重大增强类更新时,该号码加1,Y和Z归0。 b) Y:为子版本号,表示轻微增强类软件更新,当软件进行轻微增强类更新时,该号码加1,Z归0。 c) Z:为修正版本号,表示纠正类软件更新,当软件进行纠正类更新时,该号码加1。 2.1正常工作条件 a) 环境温度:5℃~40℃; b) 相对湿度:25%~95%(无冷凝); c) 大气压力:700hPa~1060hPa。

d) 供电电源:电源电压:AC220V、电源频率:50Hz; 直流(锂电池):DC 22.2V,2.6AH。 2.2 外观 2.2.1外表面涂覆应清洁、色泽均匀、无锈蚀、剥落、破损。 2.2.2文字、符号等标识应清晰。 2.2.3外观应整齐、无变形等缺陷。 2.3性能要求 符合YY 1139-2013《心电诊断设备》的相关要求,见附录C。 符合YY 0782-2010《医用电气设备第2-51部分:记录和分析型单道和多道心电图机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的相关要求。 2.4软件功能 2.4.1导联脱落 具有导联脱落提示功能。 2.4.2自动记录菜单 自动记录菜单中包括:10秒、15秒、20秒、30秒、1分钟、3分钟、5分钟。 2.4.3数据传输 数据可通过无线和有线两种方式完成数据上传。 2.4.4数据接口 数据通过有线网络(100M/1000M)或者无线网络基于TCP/IP传输协议以XML、HL7、DICOM、EDF格式进行传输。 2.4.5用户访问控制 系统分为管理员、操作员两种角色:管理员主要负责功能设置、用户管理功能;操作员主要使用业务功能完成检查。 系统登录有密码访问验证,没有授权的操作用户无法使用系统。 2.5附件要求 心电导联线要求具有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 2.6安全要求 符合GB 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的相关要求,安全特征见附录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