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车载网络技术绪论
模块1-车载网络技术认识

MOST合作组织 1394工业协会
5
一、车载网络技术概述
表1-2 几种车载网络的开发年份、发表年份与采用情况
年份
-1986
1988 1991 1992 1994 1995~至今 2000~至今
车载网络 DDB开发 CAN开发 VNP开发CAD开发 MOST开发VAN开发 CAN开发 DDBDDB/Optical开发 J1850VAN
一般包括4个方面内容,物理、电气、逻辑和过程。
7.网关:网关是汽车内部通信的核心,通过它可以实现在不同的总线、模块和网络相互间通信、信息的共享以
及实现汽车内部的网络管理和故障诊断功能。
8.链路(传输媒体):链路指网络信息传输的媒体,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类型,目前车上使用的大多数都是有
线网络。通常用于局域网的传输媒体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典型参数
表1-3 典型参数允许响应时间
允许响应时间
典型参数
允许响应时间
发动机喷油量 发动机转速
10ms 300ms
进气温度 冷却液温度
20s 1min
车轮转速
1-100s
燃油温度
10min
16
二、车载网络技术的应用
2.车载网络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 车载网络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非常多,按照应用系统加以划分的话,车用网络大致可以分为4个系统:动力传 动系统、车身系统、安全系统和信息系统。
车联网技术与应用课件1第一章

车联网技术绪论
1.1车联网基本概念
车联网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 是 全 球 创新 热 点 和 未 来 发 展 制 高 点 。 车 联 网 能 够 为 车 与 车 之 间 的 间 距 提 供 保 障 , 降 低 车 辆 发 生 碰 撞 事故 的 概 率 。 车 联 网 可 以 帮 助 车 主 实 时 导 航 与 信 息 接 收 发 送 , 通 过 与 其 他 车 辆 和 网 络 系 统 的 通信 以 实 现 道 路 环 境 预 警 , 提 高 交 通 运 行 的 效率。
2) 中国的车联网技术发展:
1.3.2 车联网技术发展
1.3.2.2 中国车联网技术的发展目标
到2022年的起步阶段
到2025年的发展阶段
到2030年的成熟阶段
1.3.2 车联网技术发展
1.3.2.3 车联网技术发展现状
采用车联网技术的车辆应具备以下要求: 1)车 联 网 车 辆 应 具 有 人 机 语 音 交 互 能 力 。 2)车 联 网 车 辆 应 具 有 视 频 融 合 能 力 。 3)车 联 网 车 辆 应 具 有 数 据 服 务 能 力 。 4)车 联 网 车 辆 应 具 有 位 置 服 务 能 力 。 5)车 联 网 车 辆 应 具 有 泛 在 通 信 能 力 。
1.2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
1.2.1汽 车 电 子 技 术 的 发 展 历 史
第一阶段:1971年以前
第二阶段:1974—1982年
四个阶段
第三阶段:1982-1990年
第四阶段:2005年至今
1.2.2 现 代 汽 车 电 子 技 术 发 展 现 状
目前,汽车电子技术已进入优化人、车、环境整体关系的阶段。它朝着超微型磁体、 超高 效 电 机 和 集 成 电 路 的 微 型 化 方 向 发 展 , 为 汽 车 的 集 中 控 制 提 供 了 基 础 。 特别 是 在 控 制 精度 、 控 制 范 围 、 智 能 化 、 网 络 化 等 方 面 取 得 了 重 大 突 破 。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第一章汽车电子控制与车载网络综述第一节网络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第二节信息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第三节网络与信息技术在汽车上应用的发展趋势第四节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概况汽车电子控制与车载网络综述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是以汽车微电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是以汽车微电子、汽车电器技术、汽车新材料与新工艺为基础,器技术、汽车新材料与新工艺为基础,应用电子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成使汽车电子控制的范围、精度、果,使汽车电子控制的范围、精度、智能化及人性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多项综合应用的统称。
汽车电子控制与车载网络综述汽车电子控制属于过程控制汽车电子控制强调控制的连续性、汽车电子控制强调控制的连续性、实时性和控制性能的整体性。
控制性能的整体性。
汽车电子控制集合控制、优化、汽车电子控制集合控制、优化、调整及管理于一体的新模式。
于一体的新模式。
汽车电子控制与车载网络综述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从20世纪年代中期开始,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在世纪年代中期开始,汽车上被广泛应用,汽车上被广泛应用,给汽车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生电子控制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集成度高、机。
电子控制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集成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应用更加灵活等特点用于汽车后,体积小、重量轻、应用更加灵活等特点用于汽车后,可使汽车有关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处在最佳的工作状况,车有关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处在最佳的工作状况,各项受控指标均能获得较大的改善,指标均能获得较大的改善,使任何机械控制系统都难以达到年代到70年代末的。
50年代到年代末,主要用电子装置改善部分机械部年代到年代末,件的性能;年代末到年代中期,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件的性能;70年代末到年代中期,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开始形成,大规模集成电路得到广泛应用,始形成,大规模集成电路得到广泛应用,减小了汽车电子产品的体积,特别是8位位单片机的广泛应用,品的体积,特别是位、16位单片机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电位单片机的广泛应用子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第一章绪论

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史
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微型计算机控制 阶段 采用微处理器及单片机来完成信息的检测和处理,使得控
制系统具有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特征。该阶段的特点是,有了 一定综合性的控制系统,引入了自动控制理论,微处理器的应 用使得电子装置体积显著缩小,可靠性显著提高。
分立式半导体元件开始用于汽车交流发电机整流器、起动 电机、转速表等。主要集中于个别部件的开发,改善了汽车单个 零件的性能。1953年苏联率先在汽车上采用了二极管整流的交 流发电机,揭开了汽车电子发展的序幕。该阶段的特点是用分立 电子元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电子控制器进行控制。主要电子产品 有电子电压调节器、电子式点火控制器、电子闪光器、电子式 间歇刮水控制器、晶体管收音机、数字时钟等。共同问题是价 格昂贵,可靠性差,复杂的电路使得维修费用很高,没有得到推广 应用。
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史
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集成网络化层次阶段 采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车载网络技术、集成智能功率
器件、智能传感器、大容量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EPROM)或快速擦写只读编程器(FLASHROM),专用集成电路 等,形成了车上的分布式、网络化的电子控制系统。整个车被 联成一个多ECU、多节点的有机整体,控制系统的功能进一步 加强,使得其性能也更加完善。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与系统的综合性能,直接影响整车的动 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舒适性、通过性、平顺性、转 向性、操纵稳定性以及排放性能。能源危机、排放尾气大气 污染、交通事故、交通拥挤等问题,促进了汽车电子控制技 术的发展。
第二节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 发形成和发展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萌芽及初级阶段
62356-汽车车载网络技术-第一章-概述

图1-1 常规方法布线与采用总线方式布线 a)常规布线 b)CAN总线布线
1
第二节 车载网络的发展
历程
2
3
4
5
6
7
第二节 车载网络的发展历程
自1980年起,汽车上开始装用车载网络。 1983年,博世公司开发了汽车总线系统,即CAN。 1986—1989年,汽车车身电气系统装用了以铜导线作为网线连接的 车载网络系统 1992年,奔驰汽车公司作为世界上第一个CAN总线技术的公司,将 CAN总线装配在客车上。 1993年,ISO公布了CAN协议的国际标准ISO 11898以及ISO 11519。 2000年,欧洲以与CAN协议不同的思路提出了控制பைடு நூலகம்统的新协议— —基于时间触发的协议(TTP),并在X-by-Wire系统上开始应用。
第四节 网络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4.信息(娱乐)系统 为了实现即插即用,将各种网络与总线相连,根据汽车平台选择并建立所需 要的网络,典型的车载网络如图1-4所示。
图1-4 典型的车载网络
12 34
第五节 车载网络5的 6 7
发展趋势
第五节 车载网络的发展趋势
1. DDB Optical光纤 DDB Optical是一种光纤通信系统,使用者可以将娱乐及信息产品与中央控 制系统整合,不会与中央控制系统相互抵触。DDB光纤网络采用光纤以光波传 输数据,数据按次序在光纤网络中传输,主要用于收音机、卫星导航、CD、音 控放大器、移动电话和道路交通导航系统等。 采用DDB光纤网络可减少传输信号失真,线路无损耗。车辆其他用电设备产 生高频干扰电流以及静电等对DDB光纤传输网络不构成干扰。 目前,DDB Optical应用在车身网络上,特别是数字影音和导航系统,其特点 在于激活时,即自我组态,且新、旧的DDB Optical装置都相融于车身网络。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详解最新版精品课件第1章 车载网络系统基础知识

6.比特和字节
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都以位(bit,亦称比特,是二进制数 字的最小信息单位)为单位进行存储和处理的。 1千字节(KB)= 210字节,即1 024字节 1兆字节(MB)= 220 字节,即1 024KB(1 048 576字节) l千兆字节(GB)= 230字节,即1 024MB(1 073 741 824字节) 注意:换算系数不是1 000,而是1 024。
DDB/Optical(Domestic 音频系统通信协议将DDB作为音频系统总线采 Digital Bus/Optical) 用光通信
5.6Mbit/s
C&C
MOST(Media Oriented 信息系统通信协议以欧洲为中心,由克莱斯
System Transport) 勒与BMW公司推动
IEEE1394
CAN)
同步的CAN
Byteflight
重视安全、按用途分类的控制用LAN协议通用 时分多路复用(FTDMA)
FlexRay
重视安全、按用途分类的控制用LAN协议
1Mbit/s 10Mbit/s 5Mbit/s
Robert Bosch公司 CIA
BMW公司
BMW公司Daimler Chrysler公司
(2)总线数据传输的要求 1)可靠性高 2)使用方便 3)数据密度大 4)数据传输快
(3)总线数据传输的优点 1)简化线束 2)可以进行设备之间的通信,丰富了功能。 3)通过信息共享减少传感器信号的重复数量。
数字总线信号传递方式
线束对比 a)传统线束 b)采用车载网络后的线束
3.车载网络系统的发展史
1987年12月日本车采用LAN
表1-3 几种车载网络的开发年份、采用厂家与发表年份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基础PPT课件

混合型拓扑结构
总结词:结合星型和网状拓扑结构优点 总结词:设计难度大 总结词:成本较高
详细描述:混合型拓扑结构结合了星型和网状拓扑结构 的优点,既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又提高了信息传输效率 。
V2X通信技术的发展
V2X通信技术使得车辆能够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互,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车载网络技 术也将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车载网络面临的挑战
1 2 3
数据安全问题
车载网络涉及到大量的个人信息和车辆数据,如 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网络连接稳定性问题
车载网络的连接稳定性是一个关键问题,特别是 在高速行驶和偏远地区,如何保证网络的稳定连 接是一个挑战。
03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在车载网络中的应用
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车载数据的存储和分 析,为驾驶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FlexRay总线协议
总结词
FlexRay总线协议是一种高速、高可靠性 的串行通信协议,适用于汽车中的高性 能网络和安全关键应用。
VS
详细描述
FlexRay总线协议是一种高速、高可靠性 的串行通信协议,适用于汽车中的高性能 网络和安全关键应用。它具有确定性、灵 活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能够满足汽车在 安全、舒适和性能方面的要求。FlexRay 总线协议采用时间触发和事件触发两种通 信方式,具有双通道冗余和故障容错能力 。
在车载网络中部署防火墙,过滤掉恶意流量和攻击行 为,防止外部攻击。
入侵检测与防御
实时监测车载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及时发现并防御恶 意攻击。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分析PPT课件

LIN总线广泛应用于汽车中的舒适系统、车门控制系统、座椅调节系统等。
发展趋势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LIN总线将逐渐向高速、高可靠性和低延迟方向发展,以满足汽车智 能化和网联化的需求。同时,LIN总线也将与其他车载网络技术如CAN总线、以太网等进行融合,共 同推动汽车网络技术的发展。
06
车载MOST总线技术分析
。
05
车载LIN总线技术分析
LIN总线的特点与优势
可靠性高
LIN总线采用主从式架构,主节点可以控 制数据传输,减少了数据冲突的可能性,
提了通讯的可靠性。
A 成本低
LIN总线是基于串行通讯协议的,硬 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B
C
D
低功耗
LIN总线采用低电压供电,降低了车载网 络的功耗,延长了汽车电池的使用寿命。
兼容性问题
车载网络技术需要与各种车载 设备兼容,如导航、娱乐系统 等,以确保良好的用户体验。
解决方案与未来发展方向
持续技术更新
统一技术标准
推动行业合作,制定统一的车载 网络技术标准,促进不同品牌和 型号汽车之间的互联互通。
建立完善的技术更新机制,确保 车载网络技术的及时升级和维护。
提高兼容性
加强与各类车载设备的兼容性测 试和优化,提高用户体验。
集成化与智能化
车载以太网将与车载其他网络技术进行更深入的集成,同时通过智能 化技术的应用,实现网络自组织和自管理。
安全与可靠性增强
针对车载以太网的安全和可靠性问题,未来将有更多研究和措施出台, 提高车载以太网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4
车载CAN总线技术分析
CAN总线的特点与优势
实时性高 可靠性高 灵活性高 成本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协议:定义的是同层对等实体间交互帧、数据包的格式和意义的一组规则。实体利用协议
实现他们的服务定义;对等实体可以自由的改变协议,但是不能改变服务。 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 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
无连接服务( Connectionless Service )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及应用
1.2 计算机网络
服务类型
服务:网络中各层向其相邻上层提供的一组操作,是相邻两层之间的界面。
分类:
面向连接的服务(Connection-oriented Service): 无连接服务( Connectionless Service )
汽车车载网络 技术与应用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及应用
课程简介
课程的提出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控单元的数量增多,功能复杂; 电控单元间需相互协作,完成复杂的控制功能数据交互
端到端通信带来的问题:
线束增加、车身可用空间减少、车身质量增加 增加了装配和维修的难度、提高了整车成本 妨碍整车可靠性的提高
1.2 计算机网络
计--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演变过程。
电路交换:线路独占,利用率低 报文交换:将整个信息包作为一个报文,并在到达某个站点 后先存储,当有合适的线路时再转发。优点:线路利用率高; 缺点:传输延迟大
分组交换:将报文进行分组(分割成一小块),再进行交换; 接收方将收到的分组组装成原来的信息。优点:线路利用率 高、差错少、交换率高、延迟小。
采用多路复用的总线系统,可以将各个独立的电子控制单元 连接成一个网络
总线:采用标准数据
协议,采用一根或两 根数据线来完成电子 部件之间的数字信息传 输。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及应用
课程说明—车载网路技术及应用
课程先修课
计算机网络、汽车电子、单片机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了解汽车总线的概念; 了解汽车总线的基本原理; 掌握汽车总线的协议的原理和特点; 掌握总线在汽车上的应用; 汽车网络技术在汽车上的具体应用以及不同车型、不通车系 的网络技术特点,深刻认识和体会汽车车载网络系统的故障 规律和故障特点。
在车内采用基于总线技术的网络结构。 采用串行总线实现多路传输,组成汽车电子网络。 多路传输: 指在计算机局域网中,将多种信息混合或交叉通过一个通信信道 传输的方式。 一个具有多路传输的网络容许多个计算机同时对其进行访问 应用于汽车的优势: (1) 布线简化,减低成本; (2)电控单元间的交流简单快捷; (3) 信息资源共享; (4)提高汽车总运行可靠性
底盘电子系统:
车身电子系统:
车用通信系统(Telematics)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及应用
1.1 汽车电子技术
1.1.3 汽车电子系统网络化
早期存在问题:
早期是点到点单一通讯,相互之间少有联系,随着ECU的增加,线速急 剧增加; 连接复杂、控制复杂、车身重量增加、油耗增大。 每增重50kg,油耗0.2L/100km
电缆插头的定义及连接法。 物理层关心用什么样的信号来表示数据“1”和“0”; 每一位持续时间;数据传输是否是双向的;连接的 建立和终止; 注意:传递信息的物理媒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 光缆等,是在物理层的下面,当做第0 层。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及应用
1.2 计算机网络
OSI参考模型
数据链路层:
其主要任务是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 (frame)为单位的数据。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 数据链路层通过物理网络链路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定义了网络和协议特征,其中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 验、帧序列以及流控。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及应用
1.2 计算机网络
网络分层结构的好处
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每层无需知道其下层的实现方法,仅仅需要知道层间接口提供的服务 即可; 各层实现简单独立的功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当上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层间的接口关系保持不变,其他各层不受影 响; 在调试庞大的系统的时候可以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子系统来调试 每层的功能和服务都有了明确的说明。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及应用
3、ISO/OSI参考模型
OSI: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及应用
1.2 计算机网络概述
ISO/OSI参考模型
物理层:在通信信道上传输位流(bit 流),确定连接
理论 34 + 实验 6课程考核 开卷考试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及应用
课程学时
课程说明--车载网路技术及应用
教材
罗峰、孙泽昌 编著. 汽车can总线系统原理、设计与应用(第1 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年 参考书目:
汽车单片机及车载总线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汽车CAN总线系统、原理、设计与应用. 电子工业出版社 CAN总线测控技术及其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 现场总线CAN原理与应用技术(第2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凌永成等 主编. 汽车网络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屈敏 主编.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原理与应用. 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及应用
解决方案
1.1 汽车电子技术
汽车电子系统网络化
几个概念 汽车总线技术:
在汽车上,采用标准数据协议,采用一根或两根数据线来完成电子 部件之间的数字信息传输技术。 在协议的管理下,有若干终端、传输设备和通信控制处理器等组成 的系统的集合。
网络:
汽车电子控制网络 按照特定的车载网络协议,以共享资源为主要目的,将所有位 置上分布且独立工作的车载控制模块相互连接在一起的集合。 对于任何遵循车辆网络协议的供应商所生产的控制单元都可轻 易添加入该网络系统中或者从网络系统中拆出,系统几乎不需 要做任何硬件和软件的修改,这完全符合现代汽车平 台式设 计的理念。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管理单一网络链路上的设备间的通信,IEEE 802.2 标准定义了LLC。 LLC支持无连接服务和面向连接的服务。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及应用
是邮件系统服务模式的抽象;
邮件系统服务模式 的特点?
需要有明确地址、到达次序 无法保证、可能丢失 每个报文带有完整的目的地址,每个报文在系统中独立传送; 不能保证报文到达的先后次序; 无连接服务不保证报文的可靠性。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及应用
二、计算机网络概述
服务与协议的区别
服务:某一层向上一层提供的一组操作。定义了该层打算代表其用户执行哪些操作,但是
1.1 汽车电子技术
1.1.2 汽车电子系统的基本构成
动力电子系统:
包括发动机管理和传动装置,是汽车的核心; 发动机控制系统需要快速高档微处理器。 提高司乘人员的安全性(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提高驾驶的舒适程度、为驾驶员提供车况信息 (仪表管理、座椅位置调节、空调系统、车门车 窗控制、顶棚控制等)。 为满足行车过程信息化所提供的服务,驾乘人员 随时随地与外界环境进行双向信息交互; 卫星定位、无线通信、数字影音信息处理等软硬 件;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及应用
1.1 汽车电子技术
1.1.1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阶段
电子管时代:
20世纪50年代,汽车商安装电子管收音机------汽车电子的雏形.
晶体管时代:
20世纪60年代,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和晶体管调节器(放大、开关); 20世纪70年代后期,集成电路的发展,微控制器在汽车上广泛应用,解 决节能、排放、安全.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及应用
车载网路技术及应用--绪论
第1章
绪论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及应用
本章内容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概述 车载网络通信 信号的编码方式 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现代汽车电子网络系统 汽车网络系统结构 汽车总线系统 发展和分类 特征 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 汽车总线网络协议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及应用
1.2 计算机网络
1.2.1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多种形式的计算机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并使其能够互相进行 信息交换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包括:计算机、各种硬件、各种软件、组成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传 输介质和网络通信技术。即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及应用
系统灵活性好
易于实现和维护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及应用
1.2 计算机网络
通信例子
Header
break up the incoming messages into packets
packet
frame
Tail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及应用
1.2 计算机网络
2、服务类型
服务:网络中各层向其相邻上层提供的一组操作,是相邻两层之间的界面。 分类:
集成电路时代:
20世纪90年代,集成电路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解决节能、排放、安全、 舒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