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大坝混凝土碾压施工及问题

合集下载

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安全管理研究摘要:碾压混凝土水库大坝是所有类型的水库大坝中最常见且是当前性能最好的水库大坝,具有较为良好的综合性能。

碾压混凝土水库大坝工程施工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施工作业,并且存在着一定的施工安全隐患和问题,在碾压混凝土水库大坝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任何细微失误都有可能导致碾压混凝土水库大坝出现安全问题。

文章分析了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安全管理前言:碾压混凝土水库大坝工程施工与其他一般的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既具有共同之处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面临的施工环节以及安全事故隐患类型都有所不同。

因此,在对碾压混凝土水库大坝进行安全施工作业以及施工安全管理时需要针对性地分析碾压混凝土水库大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明确造成相关安全事故隐患和风险的内在原因,从造成风险的内部原因出发探讨行之有效的碾压混凝土水库大坝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借此,碾压混凝土水库大坝施工能够更加高效率、高质量、安全地开展混凝土施工,为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1碾压混凝土水库大坝施工安全管理问题1.1施工安全监控力度弱碾压混凝土水库大坝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一般都比较长,施工作业规模庞大,在开展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时并不容易,有很多施工安全管理死角并没有被有效地监控到。

所以,如今碾压混凝土水库大坝的施工安全的监督控制力度较弱,为全方位监控碾压混凝土水库大坝工程的施工。

碾压混凝土水库大坝的施工安全管理部门在施工现场在监督和管理相关建设项目和质量控制时,通常无法监督和管理所有项目内容,有一些建设项目和质量控制内容尚未监控。

在短时间,碾压混凝土水库大坝施工安全管理人员不能继续使用传统的监督管理模式和流程对碾压混凝土水库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迫切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完善水库大坝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1.2施工现场秩序混乱碾压混凝土水库大坝施工需到水库大坝的建设现场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即便小型水库大坝施工量也十分庞大,施工周期较长,也会应用各类数量庞大的建筑材料,导致碾压混凝土水库大坝施工现场混乱。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摘要:随着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碾压混凝土大坝建造施工技术已成为水利工程大坝首选坝型技术之一,它具有施工速度快和工程造价低的特点,受到业主和设计单位的青睐。

本文介绍了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的优点,指出了当前碾压混凝土坝工程建造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对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技术要点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干硬性混凝土建造水利大坝的重要施工工艺之一,振动碾压施工方法是一种非常好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它的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大大的缩短了水利大坝的建设工期,科学合理的简化了施工的工序,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大坝的投入资金,这种技术打破了原来传统的混凝土水利大坝的浇筑方式,已经成为了现代水利工程大坝普遍采用的坝型之一。

因此加强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分析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应当得到所有水利工程人员的重视。

1、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的优点1.1性能方面具有优越性。

碾压混凝土(RCC)作为一种干硬性混合料,无塌落度,施工方法接近于土石坝的填筑方法,采用通仓薄层铺料,振动碾压压实。

与常规混凝土相比,无论在材料消耗、施工效率,还是其本身性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越性。

1.2施工速度快,建设周期短。

RCC可全断面上升,其上升速度可达到15~25m/月。

因此,比常态混凝土坝的工期可缩短l/3~l/2。

1.3坝体结构简单而经济。

由于RCC取消了纵缝和灌浆系统,不需要一期冷却和二期冷却,同时,横缝可达到30~80m一条。

这种横缝不需要立摸,只需在RCC每层碾压完毕后用截缝机在现场截缝即可。

所以能够节约大笔材料费和人工费。

1.4可用当地骨料,一般不要特殊处理。

常态混凝土能用的砂砾料或人工碎石料,RCC都能用。

特别是人工碎石的石粉,常态混凝土不能用,而RCC可以用。

一般砂中可达8%~17%。

如用石灰岩石粉还可节约水泥,同时可改善RCC的可压性能,如普定RCC,掺l7%的灰岩粉后,RCC的水泥用量可降到50kg/m 3。

水利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水利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水利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摘要:水利工程中施工中大坝较为常见,也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水利大坝施工中应用碾压混凝土技术,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方案,提高大坝施工质量。

有鉴于此,文中以水利大坝为着眼点,分析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如何做好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关键词:水利大坝;碾压混凝土;技术质量水坝碾压混凝土施工中,由于作业现场空间受限,因此需要合理安排各环节施工任务,在有效地管控下规范化施工。

结合区域实际情况,通常采用自卸汽车和皮带输送机输送干硬性混凝土到仓面,在推土机支持下平仓处理。

在材料运输到现场后,基于分层填筑作业方式,实现混凝土充分压密处理,高质量完成大坝建设任务。

1 水坝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势碾压混凝土即干硬性混凝土,其中包括火山灰质掺合料、硅酸盐水泥、外加剂、水、砂和粗骨料等,依据配合比混合配置形成的混合料。

选择同土石坝施工同样的摊铺和运输设备,振动碾分层压实。

在坝体建设中合理化运用碾压混凝土,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增强工程稳定性,最大程度降低后期坍塌和渗水问题出现概率。

水坝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和工艺简单,便于充分发挥大型机械设备优势,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

相较于传统施工方法和工艺而言,水坝碾压混凝土技术可以缩短20%以上的施工时间,带来更大的效益。

可以减少粉煤灰、水泥和矿渣等胶凝材料耗量,在120-150kg/m3范围内,在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同时,显著降低工程总价。

改善内部混凝土水化热问题,缩短混凝土内外温差,创设有利的施工条件,为施工质量和效率提供坚实保障。

水坝碾压混凝土施工前,需要相关人员充分实地考察,了解现场地质条件、气候环境和降水量等因素,在此基础上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通过多种施工方案比较分析,筛选出最佳的碾压混凝土施工方案,为后续施工活动高质量进行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2 水利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2.1 拌和拌合站根据配合比和搅拌设备情况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连续搅拌时间,最短时间不宜少于2min。

探讨水利工程水库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办法在曼点水库的应用实践

探讨水利工程水库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办法在曼点水库的应用实践

探讨水利工程水库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办法在曼点水库的应用实践摘要:在现代化经济发展背景下,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逐渐提升,在水利工程水库大坝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碾压混凝土主坝的成本较低,坝体体积较小,而且混凝土强度较高,坝体防渗功能好,整体施工效率较高。

因此,需要对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深度分析,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攻克施工难度,推动水利工程施工效果的提升。

本文主要以曼点水库为例,对水利工程水库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办法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库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办法在水利工程水库大坝施工中,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与整体工程质量息息相关,也与水库工程的运行安全存在紧密联系。

因此,需要对水利工程水库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促进施工质量的全面性提升。

一、工程概况曼点水库位于景洪市与勐海县交界处曼兴良河与曼点河交汇口上游河段,该河段位于景洪市嘎洒镇曼点村回老新寨附近,属于纳板河右岸一级支流。

水库控制径流面积798km2,坝址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6150万m3。

水库校核洪水位1088.77m,总库容1234 万m3,正常蓄水位1086.40m,正常库容1098万m3。

曼点水库拦河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主要建筑物有非溢流坝段、溢流表孔、输水底孔、放空底孔和导流洞。

大坝采用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为1090.0m,河床建基面高程为1012m,最大坝高78.0m,坝轴线长225.0m,坝顶宽8m,坝顶上、下游设1m高石材栏杆,下游高程1082.0m 以下坝坡为1:0.76,上游坝坡高程1048.0m 以上铅直,以下为1:0.2,坝体从上游至下游依次采用0.8m厚R90200变态混凝土、2.2m厚R90200碾压混凝土、R90150碾压混凝土和0.8m厚R90200变态混凝土[1]。

二、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仓面准备:要基岩上的杂物、泥土等全面清除,并冲洗干净,确保基岩洁净性和湿润性,做好引排措施;要对老砼面的乳皮进行彻底清洗干净,可以利用刷毛机、高压水方式进行清洁,确保表面成为干净的麻面;确保钢筋、模板符合设计要求;对混凝土运输系统进行检测和,确保其工况处于良好状态;对机具设备、各专业劳动力进行合理安排;制定应急预案,积极应对各种气候条件的影响,确保连续施工。

水利水电工程中碾压混凝土大坝的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中碾压混凝土大坝的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中碾压混凝土大坝的施工技术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大坝施工中,随着碾压混凝土铺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碾压混凝土大坝建造技术已逐渐成为了重力型大坝的首选坝型。

碾压混凝土铺筑大坝施工不仅施工进度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因碾压混凝土大坝多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水泥掺比较常态混凝土大坝有明显降低,不仅工程建造成本大幅减少,同样混凝土水化热反应明显降低,对混凝土大坝在质量保障方面有着显著性提高,因此受到业主和设计单位的青睐。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碾压;大坝建设当前,在水利大坝施工过程中,碾压混凝土大坝主要采用“金包银”形式进行设计运用,该项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施工成本,同样在施工质量方面,碾压混凝土大坝主体方面多采用低标号干硬性混凝土,不仅能起到大坝传统的稳定性作用,同时也减少水泥单位掺量,降低水化热反应,更有效的提高了工程质量,从而获得更高的效益。

1我国在水利工程大坝施工中的混凝土碾压施工技术概述目前水资源工程对大坝建设标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相关指标越来越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对水资源制定了更科学合理的计划,逐步完善相关方面的措施。

随着当前生产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中,我国的大坝建设高度越来越高,而大坝的进一步增加,伴随着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内部压力的巨大增加,对建筑混凝土的强度和应变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2.1工期短在水利大坝工程中,碾压混凝土建设技术施工速度快,建设周期短。

在水利大坝工程中,碾压混凝土大坝工程主要采取通仓铺筑,施工作业环境较以往常态混凝土坝大优越,大型施工机械占比高,从而更有效的提高施工速率,比常态混凝土工期可缩短三分之一。

2.2遇水泄流在水利工程使用中,如果洪水流超正常标准,碾压混凝土筑坝工程可直接通水过流,无需通过纵深贯通水平压力措施加固,不至于因水过流而产生冷机应力裂缝,从而保证水利大坝工程的正常运行。

2.3简化温控措施,减少坝体纵缝水泥用量较少,碾压混凝土坝体采用薄层交替浇筑,表面散热条件良好,使坝体内部混凝土温度升幅大大降低。

水利工程大坝施工中的混凝土碾压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大坝施工中的混凝土碾压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大坝施工中的混凝土碾压施工技术摘要:水利工程属于重大民生工程,其建设质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生产活动。

现阶段的水利工程应用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其不仅具有防洪抗涝功能,还可服务于农业生产,因此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坝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具备较强的防渗性能,又要有一定的泄流能力,不过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在结构稳定性和泄流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为此,本文围绕混凝土碾压施工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以期借助新技术增强大坝结构施工的可靠性。

关键词:水利工程;大坝施工;混凝土碾压施工混凝土碾压施工实际上指的是,采取振动措施针对硬性混凝土进行碾压,使之密实度增强,是提高施工结构稳定性的一种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的坝体施工中较为常用,其不仅对于坝体结构稳定性有益,还能保障坝体的泄流能力。

尤其在进入雨季后水位明显上涨,此时采用混凝土碾压施工方式的大坝就会表现出较好的泄流能力。

现阶段,此类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范围正在逐步扩大,梳理其施工要点对于促进水利工程施工进程极为有益。

1.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大坝施工中的技术优势1.1施工周期短碾压施工技术在大坝施工中的优势体现在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周期方面,是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基础上改良获得的新型混凝土施工技术。

实际施工中,需要对混凝土铺料的厚度进行科学控制,且在摊铺完成后要进行碾压处理,相对来说,混凝土结构的密实度更高,且施工效率较高,可在短时间内达成强度要求。

1.2施工成本低碾压施工与浇筑施工的主要差别在于无需保障混凝土材料的流动性,也无需进行灌浆处理,碾压施工后可直接裁缝,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施工时间。

在碾压施工中,可利用石灰岩粉料替代水泥,通过减少水泥材料的用量来降低施工成本。

另外,石灰岩粉料的应用还可提升混凝土的碾压性能,使其施工结构更为稳定。

1.3泄流能力强水利工程的使用条件较为特殊,在投入使用后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尤其发生洪水灾害时,工程结构质量会受到严重威胁,采用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方式时,其坝体结构稳定性相对较低,受到巨大的水流冲击影响时,很可能由于超出其强度极限出现结构开裂的问题。

关于碾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关于碾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关于碾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摘要:现阶段,碾压混凝土施工广泛应用于各类大、中型电站大坝主体工程中,在国内外众多水电工程中已取得了较为成熟的经验。

想要有效保障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就一定要对这项施工技艺进行有效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发展。

该文就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常见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讨论,并提出了一些有效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促使我国水利工程项目不断健康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引言众所周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碾压环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的施工人员要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控制,首先就是要对其施工地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进而制定出科学完善的施工计划与措施,然后就是对混凝土材料配置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为了能够去确保工程的强度,工作人员要严格的按照施工要求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碾压。

做好后期保养与维护,提高大坝的使用寿命,进而更好的为国家和人们服务。

1、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概述1.1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概念混凝土施工技术说的是利用大型机械碾压设备,对水利工程项目中坝体进行一些修筑,这种技术主要是用干性混凝土材料进行压实与修筑,所以,其稳定性与强度表现良好,这对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来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2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点就混凝土技术来说,这种施工技艺无论使用在何种工程项目之中,碾压混凝土技术都具有许多共同的特性。

首先,在材料施工方面,要选用超干硬性材料,保障稳定性与强度;其次,在进行配置材料的时候,应该对低胶材料进行一些严格的规定,并且掺和料的选用一定要符合工程实际要求标准;最后,这项施工技艺与其它水利工程项目是不一样的,混凝土施工项目没有纵横缝隙,所以,不需要接缝这一项工序。

在运输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倒运的次数,以免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

2、我国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环节分析现阶段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仍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该项工程项目初期建设中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导致最终体积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中碾压混凝土大坝的施工技术分析周定波

水利水电工程中碾压混凝土大坝的施工技术分析周定波

水利水电工程中碾压混凝土大坝的施工技术分析周定波发布时间:2023-07-15T05:41:25.419Z 来源:《建筑实践》2023年9期作者:周定波[导读] 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大坝施工中,由于碾压混凝土铺筑技术的日趋成熟与发展,碾压混凝土大坝建造技术已经逐步被认为是重力坝的首选。

碾压混凝土铺筑大坝施工,不但可以高效地加快施工进度,而且因为碾压混凝土大坝多使用的是干硬性混凝土,与正常混凝土大坝相比,水泥掺量有显著地下降,这样不但可以显著地降低工程建设成本,还可以显著地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反应,这对混凝土大坝的质量保障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所以,它受到了业主和设计单位的高度重视。

身份证号:43282619811008xxxx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大坝施工中,由于碾压混凝土铺筑技术的日趋成熟与发展,碾压混凝土大坝建造技术已经逐步被认为是重力坝的首选。

碾压混凝土铺筑大坝施工,不但可以高效地加快施工进度,而且因为碾压混凝土大坝多使用的是干硬性混凝土,与正常混凝土大坝相比,水泥掺量有显著地下降,这样不但可以显著地降低工程建设成本,还可以显著地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反应,这对混凝土大坝的质量保障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所以,它受到了业主和设计单位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碾压;大坝建设;施工技术引言目前,在水利大坝建设中,碾压混凝土大坝大多是“金包银”的方式,这种技术不但可以大大降低建设费用,而且在建设品质上,在筑坝时,一般都是使用较低等级的干硬性混凝土,既可以发挥出坝体的稳定功能,又可以减少水泥的用量,减小水化热,更好地提升了建设的品质,带来了较高的收益。

1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中混凝土碾压施工技术的应用概况目前,我国在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水利水电工程计划时,相关的各项措施也在逐步完善,这是由于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逐步完善所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实际工程中,随着大坝的高度逐渐升高,大坝的体积越来越大,其内部压力也越来越大,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应变要求也越来越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大坝混凝土碾压施工及问题分析李海金 江西中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摘 要:本文阐述了水利工程大坝混凝土碾压施工的工艺要点,针对其工艺特点分析其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并提出其质量控制措施。

本文对大坝混凝土碾压施工分析较为详尽,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利工程;大坝;混凝土碾压;工艺;质量控制1 水利工程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要点分析(1)大坝碾压混凝土的混合料拌制工艺,一是在大坝碾压混凝土工程中,必须拌制相关的混合料。

在拌制这些混合料的时候,应确保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数量进行混合,因此应先做好材料的称量工作。

称量时,应当注意称量的精确性,尽可能低缩小称量的误差,将其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二是严格控制混合原材料的质量,并严格按照配合比的有关要求进行配制,确保配制符合施工要求。

三是选用混凝土的搅拌机。

大坝碾压混凝土最常用的是强制搅拌机。

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必须应将混合物搅拌均匀,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符合质量要求。

四是在搅拌中,必须控制好搅拌机与运料车的落差在 2 米之内,以免因为落差太高,使从出料口出来的出来的料发生离析问题,致使混凝土质量受到不良的影响。

同时,应尽可能选用性能好,效率高的搅拌机,以提高混凝土搅拌的工作效率。

(2)大坝碾压混凝土的混合料的运输,在大坝工程中,混凝土搅拌均匀以后,一般是用皮带或汽车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的。

一是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当考虑尽可能地确保运输的平稳性,便捷性。

二是当气温太高或运输路途比较远时,应当对运输的混合料进行覆盖处理,以使水分的散失降到最低。

三是如果采用的是连续式搅拌器,必须确保运料车的速度,能够及时运走物料,尽最大可能地使停顿时间控制在最小得范围内,以确保物料质量。

因此,在运料车安排方面,应根据搅拌时间、运输距离、汽车行驶速度等进行综合分析考虑,确保混合料的运输时车辆间隔距离的均匀性和运输的连贯性。

(3)大坝碾压混凝土混合料摊铺、碾压施工工艺分析,为了确保混凝土摊铺的密实度、平整度符合施工质量要求,一般使用沥青摊铺机。

这种摊铺机具有熨烫板的强力非常大,影响摊铺质量的有其自身的找平系统和摊铺进行的速度和熨烫板设置的参数等。

在进行混凝土摊铺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重点查看找平系统的性能是否良好,如有问题,应请有关人员立即进行检查,及时排除施工质量与安全隐患。

二是在碾压作业时,摊铺机应在相对匀速的状态下行驶。

如果摊铺机的速度过慢,就会影响正常的施工进度,使设备的利用率降低。

反之,若速度过快,就会影响混凝土的摊铺效果,使施工质量大大降低。

因此,控制好摊铺速度是混凝土摊铺工艺的难点和要点。

三是在完成摊铺施工后,就应做好混合料的碾压施工。

碾压过程与混凝土的摊铺的工艺要求差不多,必须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平整度等均能满足施工质量要求。

其中,影响碾压质量的关键是:碾压的速度控制。

因此,混凝土碾压应保持适合的速度,以确保碾压混凝土的质量。

2 影响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1)相应理论及技术的欠缺,1970年, 美国率先提出了进行碾压混凝土筑坝。

,1978年,我国意识到开展才碾压混凝土筑坝的重要性,进行尝试性研究。

1986年,在我国相关学者和专家的研究下,完成了第一座碾压混凝土试验坝-坑口电站。

然而,对于国外碾压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我国还存在局部的差异,尚存在大量关键技术问题。

碾压混凝土坝是当今科技含量最高的技术,我国却由于技术欠缺进步缓慢,影响着我国碾压混凝土坝进一步的设计和建设。

(2)施工过程,由于碾压混凝土大坝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施工地质环境、施工气候、施工水平和工艺技术等因素。

根据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的具体特征可知,整个施工过程需要进行的浇筑强度大,工作量大,对实施的技术要求严格。

此外,我国专业的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人才缺乏,尚未形成系统化的作业团队,并且技术相对落后,存在局部地区施工技术远达不到要求。

并且,存在局部地区的施工单位施工材料恶意缩水,为了进一步获得经济利益而不惜牺牲质量,对于工程存在极大的威胁。

施工监督和评测技术落后,不能有效解决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达不到施工技术现象较为常见。

(3)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保证整个碾压混凝土大坝工程质量的最根本保障。

碾压混凝土大坝涉及材料种类和数量较多,进行系统的管理较为困难。

此外,又如特殊材料的使用导致材料监管更加复杂。

并且,众多材料与制造厂商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这就存在相同材料使用中存在不同性能,进行采购过程中需要进行专业甄别,针对具体工程进行分析材料的使用特能。

新材料的应用一方面增加了工程的质量,但对于进行采购和监督材料质量带来了挑战,现有的技术无法对新材料和新产品进行监控。

因此,把握工程材料的质量在很大意义上决定了整个工程的成败。

3 加强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1)混凝土材料控制,通过研究混凝土材料的基本特性,总结出进行控制材料的基本措施:第一,进行选择所使用的外加剂。

碾压混凝土大坝工程中,外加剂能够决定所使用材料的强度、抗渗性和耐久度等。

在众多外加剂中,较为出名的为减水剂和引气剂;第二,进行选择使用的骨料。

(下转第269页)迫使建筑物里面的高温高热的烟雾排出。

而在建立机械通风的时候,需注意的是,根据不同位置的建筑和不同区间的建筑,应该合理理性的设计并有所偏重。

例如在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封闭的避难层以及上述提及不可使用自然排烟的先关区域等范围里面应该添加独立的机械方式予以排烟。

因为该范围区间里面有的门窗并不能用于排烟。

自然排烟在这些地方不仅不能保证排烟,还会有附加的伤害产生,故此时其拥有相对的局限性。

通过上述论述,在实际生活中,门窗作为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建筑物部分,他起着非常的作用,不只是在于美化建筑的形体结构方面,在排烟方面,它也是不可小觑的。

同样的它也拥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在做装饰工程的时候,对于门窗的设计和其工作的区间把握须有个度。

在设计排烟的时候,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不可完全依赖门窗的排烟效果。

通过门窗和机械排烟等多种有效的方式联立,以解决灾难来临时的突变状况,为其里面的工作人员带来更多的安全。

在设计美化的同时也着眼于安全,为装饰工程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1]李世震.排烟性能设计[J];2005年;[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3] 吴耀伟.《暖通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砂石骨料在很大意义上决定了碾压混凝土的工程质量。

关于使用砂石骨料规法中,要求所使用的骨料颗粒必须保证在0.08mm 以下,从而促进性材料中活性胶凝材料特性,提高材料的胶结能力和浆体比,从而通过调节材料粘性保证其质量。

此外,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控制沙石含量,保证碾压混凝土的干缩性能。

因此,在进行骨料质量控制中,检测石粉含量非常重要;第三,进行选择使用的粉煤灰。

大坝碾压混凝土必须选优质量上层的粉煤灰,较为常用的为I级粉煤灰。

粉煤灰是碾压混凝土大坝关键的材料之一,其需求是材料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因此,可以与多厂家进行建立联盟关系。

此外,在粉煤灰的质量控制中,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监督和控制,主要方式包括:从粉煤灰的源头进行监督,派遣专门人员进行在电厂控制制造粉煤灰的质量;其次,进行使用前的质量检测,即将准备进行拌和粉煤灰前,进行质量检查。

最后,进行粉煤灰烧失量检测,该指标是反应粉煤灰的重要指标。

第四,进行选择和控制水泥质量。

热硅酸盐水泥是最佳的建筑水泥材料。

在实际施工中又被称作中热水泥,其特点主要包括:耐磨性能好、水化热低、强度高、抗硫酸盐性能强和干缩低等。

(2)施工工序控制,施工工序是保证所建设工程的重要因素。

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正确的工序才能保证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在相关调查中,很多建筑事故都是由于未进行合理工序导致的,诸如撤销检测工序,不按照工序进行操作等。

碾压混凝土大坝工程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保证工序才能保障其工程的可靠度。

并且,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涉及因素较多,必须建立完成的施工管理体系才能保证施工质量,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监督和控制。

对于施工的科学性,必须结合工序规划,调控整个施工进度。

此外,施工工序还涉及到与工程相关的设备规划,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调控进度。

然而,进行规划工序必须围绕工程质量,只有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工程管理的意义。

作为工程施工管理人员,把握工程工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虽然该过程历时时间长,需要管理任务重,但工序管理是施工的最基本工作,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必须以工序控制为核心,结合要控制关键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来维护工程施工规范化。

4 总结大体积碾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十分关键,在我国已建完的多座碾压混凝土大坝工程中,由于采取了严格的控制质量措施,工程质量都达到了优良,运行效果非常理想。

参考文献:[1]朱大勇.白莲崖水库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江淮水利科技,2011,(02).[2]周科志.张朝康.浅谈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特点[J].四川水力发电,2010,(03).[3]何湘安.水电站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来约定,以免由工程签证导致一些列问题的出现。

合理的管理工程签证首先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好与合同相关的交底工作,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严格的进行工程签证的签发。

最重要的是建筑工程施工人员都应该提高自身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当接受一项工程时,首先认真学习和了解施工图、合同和其他相关建筑法律法规、规范,其次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施工中的突变情况,施工工艺变动、材料改换等等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3 工程造价现场控制模式及措施研究总结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表明,工程项目的建设并不是单纯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与我国的建筑市场环境、用户满意度、建筑项目所产生的效益密不可分,因此必须要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经济成本进行合理的造价控制和管理。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方法,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有效的现场控制,从而达到工程建设投资方和承包商以及社会效益的多赢局面,这不仅仅为工程建设投资方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也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落成,对于我国工程建设的市场也能够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1]葛飞《浅议施工单位对工程变更的管理》[ J]技术与市场,2007[2]柯洪《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中国计划出版社》[ J]2009年[3]范国兴《建设单位如何加强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 J]建筑时报,2012年(上接第264页)(上接第26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