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患儿的护理常规
儿科危重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危重患儿护理常规一、危重患儿基础护理常规二、休克患者护理常规三、昏迷患者护理常规四、高热护理常规五、惊厥护理常规六、早产儿七、新生儿颅内出血八、硬肿症一、危重病症护理常规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置婴幼儿重症监护室(PICU),保持病室安静。
3保持静脉通畅,遵医嘱调节输液速度。
4根据医嘱按时按量喂养,不能进食者给鼻饲。
5每日晨晚各进行皮肤清洁护理1次。
每日进行1次口腔及眼睛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插鼻导管者应注意鼻腔清洁,保持导管和呼吸道通畅。
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保持被褥床单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等并发症发生。
6观察大小便性状、次数。
尿潴留者可轻按压膀胱,协助排尿。
便秘者遵医嘱给缓泻剂或灌肠法。
腹胀给予肛门排气。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2小时监测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1次,必要时测量血压。
根据病情及血气分析决定氧疗方式,定期监测氧饱和度或行血气分析观察氧疗效果。
注意神志、面色、瞳孔的变化。
观察心跳、呼吸的节律及周围循环、尿量等情况。
发出异常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8用呼吸机者按呼吸机护理常规,每2小时翻身拍背、吸痰1次。
9做好床头交接班,交接内容包括:病情、输液、各种引流管、给氧、各项护理记录及皮肤受压情况。
10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及急救药品。
二、休克护理常规1.按儿科重症护理常规。
2患儿取平卧位或中凹位,注意保暖,暂禁食。
高热行物理降温。
3每30分钟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或遵医嘱。
4静脉输液要遵医嘱严格执行,原则上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输液中注意各种药物配伍禁忌。
5应用升压药时,严格掌握输液速度,每30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
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升压时,防止漏出血管外引起组织坏死。
6严密观察病情,测尿量,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三、昏迷护理常规1.按儿科重症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坠床。
患儿烦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3.遵医嘱给予鼻饲。
4.绝对静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痰及分泌物及时吸出,遇有窒息立即行人工呼吸,并通知医生。
高危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高危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1、根据病种安排病室,保持室内温度22℃~25℃,湿度55%~65%,通风良好,防止交叉感染。
2、为患儿系好手标(床号、姓名、性别),测量体温、心率、呼吸、血压、体重。
检查患儿全身情况并在护病单上记录。
对急危重症患儿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抢救。
3、护理人员在护理患儿前须戴好帽子、口罩,洗净双手,并用含氯消毒液250mg/L泡手。
4、人院后前3日,每4小时测体温1次,体温稳定后,每日测体温4次,病危患儿及放人暖箱的患儿每4小时测体温1次。
高热者先逐层松包,禁用药物降温,慎用物理降温,降温后半小时测体温1次。
5、足月儿每周测体重1次,早产儿每周测体重3次,每周剪指甲1次。
6、母乳喂养不能吸奶者,用鼻饲或口饲,喂奶前换尿布,喂奶时防止呛咳,喂毕轻拍背部,置侧卧位。
7、注意耳后、颈部、腋下、腹股沟及会阴部皮肤皱褶处的清洁、干燥,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涂以鞣酸软膏,并记录大小便情况。
8、晨间护理时注意全身有无异常,如黄疽、脐炎、脐出血、皮下出血等,脐带未脱落禁沐浴,每日换药1次,保持敷料干燥,防止污染。
脐部潮湿或有分泌物时用3%双氧水洗净后涂以2%碘酊,再用75%酒精脱碘,注意保持脐部干燥,同时观察脐周皮肤有无红肿等炎症表现。
9、定时更换体位,每4小时翻身1次。
严密观察病情,经常巡视,发现有气急、发绀、高热、呕吐、面色苍白等即通知医生。
儿童发烧护理工作总结

儿童发烧护理工作总结
儿童发烧是家长们最为担心的问题之一,因为孩子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感染。
在面对儿童发烧时,家长们需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以确保孩子能够尽快康复。
以下是对儿童发烧护理工作的总结和建议。
首先,当发现孩子发烧时,家长们不要慌张,要冷静地测量孩子的体温。
通常,儿童的正常体温在36.5°C至37.5°C之间,如果超过37.5°C,就属于发烧。
在
测量体温时,可以使用电子体温计或者耳温枪,但要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其次,当孩子发烧时,家长们要及时给孩子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让孩
子休息。
同时,可以给孩子擦拭温水或者温酒精湿毛巾,以降低体温。
如果孩子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此外,家长们在给孩子服用退烧药时,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来
使用,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者频率。
同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出现过敏或者其他不良反应,要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
最后,儿童发烧护理工作需要家长们保持耐心和细心,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况,并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护理措施。
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交叉感染。
总的来说,儿童发烧护理工作需要家长们保持冷静、细心和耐心,及时采取正
确的护理措施,以确保孩子能够尽快康复。
同时,也要注意预防措施,避免孩子受到感染。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儿高热护理常规试题及答案

小儿高热护理常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小儿发热的定义是什么?A. 体温超过36.5℃B. 体温超过37.0℃C. 体温超过37.5℃D. 体温超过38.0℃答案:D2. 小儿高热时,以下哪项措施是不正确的?A. 保持室内通风B. 给予足够的水分C. 用冰袋冷敷D. 过度包裹答案:D3. 小儿发热时,以下哪种药物是不建议使用的?A. 对乙酰氨基酚B. 布洛芬C. 阿司匹林D. 消炎痛答案:C4. 小儿高热时,以下哪种物理降温方法是错误的?A. 温水擦浴B. 酒精擦浴C. 冷敷额头D. 减少衣物答案:B5. 小儿发热时,以下哪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A. 发热持续超过3天B. 发热伴有皮疹C. 发热伴有呕吐D. 所有以上情况答案:D二、判断题1. 小儿发热时,可以给予成人剂量的退热药物。
(错误)2. 小儿发热时,应避免使用冰水或酒精擦浴,以免引起体温骤降。
(正确)3. 小儿发热时,应多穿衣物以保暖。
(错误)4. 小儿发热时,应定时测量体温,并记录。
(正确)5. 小儿发热时,可以给予足够的水分,以防止脱水。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小儿发热时的护理措施。
答案:小儿发热时,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室内通风,定时测量体温,给予足够的水分,适当减少衣物,用温水擦浴进行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医生推荐的退热药物,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 描述小儿发热时,家长应如何观察病情。
答案:家长应观察小儿的体温变化,注意发热的持续时间,观察有无其他症状如皮疹、呕吐、腹泻等,同时注意小儿的活动力、食欲和精神状态,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四、案例分析题某3岁小儿,体温39.5℃,家长发现后立即给予冰袋冷敷,结果小儿体温骤降,出现寒战。
请分析家长的护理措施是否正确,并给出正确的护理建议。
答案:家长的护理措施不正确。
冰袋冷敷可能会导致体温骤降,引起小儿寒战,不利于病情恢复。
正确的护理建议是:保持室内通风,给予足够的水分,适当减少衣物,用温水擦浴进行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医生推荐的退热药物,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医院中医儿科护理常规

医院中医儿科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1)按中医儿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发热、咳喘期,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喘憋明显者,取半卧位,经常给予翻身,变换体位。
(3)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时,轻拍背部,促使痰液排除。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观察体温,呼吸、咳喘、痰喘、腹部胀气、神色、汗出、二便和重症患儿的生命体征。
(2)出现面色灰暗、烦躁不安、肢冷汗出、呼吸急促、脉细微时。
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出现体温骤降或超高热,心率超过140次/分或间歇脉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三、给药护理(1)中药宜温服或频服,药后可给予热粥、热汤、以助药性,微汗而出。
四、情志护理稳定患儿情绪,避免烦躁,积极配合治疗。
五、辩证施护(一)风寒闭肺(1)中药煎剂要趁热服用,服用后以微汗出为佳。
或用葱、姜汤以助汗。
(2)针刺定喘、丰隆、平喘、肺俞,可控制呼吸急促。
(二)风热闭肺(1)高热时积极采取退热措施,如针刺大椎、风池等穴或点刺放血。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
(2)煎剂宜稍凉服。
多饮水或清凉饮料,如梨汁、藕汁、萝卜汁以生津止渴。
(三)痰热闭肺(1)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煎炸食品。
(2)针刺尺泽、合谷、肺俞、足三里。
(四)毒热闭肺(1)本证病情重,辩证护理注意病情变化,应特护观察,发现病情加重,采取抢救措施。
(2)中成药可给清开灵注射液。
(五)阴虚肺热(1)干咳者,可用川贝母粉蒸梨,或百部、杏仁、麦冬煎水频服。
(2)盗汗可用五倍子研末醋调贴神阙。
(3)多食牛奶、鸡蛋、瘦肉、鲜鱼及蔬菜。
常食百合粥、梨汁以养阴生津止渴。
(六)肺脾气虚(1)症状护理:自汗者,用黄芪、浮小麦、麻黄根煎水代茶。
(2)饮食宜易消化,定时定量。
可用黄芪、浮小麦煮粥食以增强体质。
六、健康教育指导家长加强患儿营养,增强体质,多进行户外活动,教育患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及时治疗营养不良、佝偻病等疾病,教会家长呼吸道感染的处理方法。
儿科护理常规

儿科一般护理常规1.病室环境,保持病室空气新鲜,阳关充足,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以利于分泌物排泄。
2.休息高热者要休息至体温恢复正常,危重者绝对卧床休息,轻者或恢复期病儿适当下床活动。
定时翻身,防止褥疮发生。
如出现呼吸困难时,给氧气吸入,对症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3. 饮食高热期间因消化功能低下,食欲减退,年长儿童应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婴幼儿根据病情酌情减少奶量,喂奶间增加喂水次数,以降低体温并保进毒素排泄。
4. 保持口腔清洁根据具体情况,可用碳酸氢钠溶液、生理盐水、朵贝尔氏液、洗必泰溶液等漱口,每日3-4次,以防止口腔炎。
5. 注意隔离按呼吸道疾病隔离,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如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
6.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液粘稠不易咳出时,除给止咳祛痰药外,必要时给雾化吸入。
7. 呼吸衰竭的患儿慎用镇静剂,如巴比妥和吗啡类药物,以防抑制呼吸加重病情。
8. 收集标本时按正规操作采样,如留取痰液、血液标本时,取样要新鲜,送检要及时,容器应清洁干燥。
9. 随时备好抢救物品,如氧气、吸痰器、简易人工呼吸器、气管插管及心电监护仪以及各种抢救药品等,做到随时配合抢救。
10. 做好出院指导。
心肺脑复苏及护理常规(一)心肺复苏1. 使患儿仰卧于硬板床上保证按压效果,术者以一手张根按压年长儿胸骨上1/3处,另一手压在手背上,肘关节伸直,依赖身体和肩臂肌肉的力量适度用力,使胸骨下陷3—4cm,按压率60-80次/分;新生儿用双指按压胸骨下1/3处,按压率120次/分;婴儿用双手围绕胸部,用双拇指按压,按压率100次/分;幼儿用单掌按压。
2.迅速接好心电监护仪各导联,在监护下进行复苏,认真填写特护单,记录复苏情况。
(二)建立有效通气1.口对口人工呼吸:将患儿下颌向前上方托起,使气道拉直,迅速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气道通畅,左手捏紧病人鼻腔,术者深吸气,对准病人口部吸气,然后松开鼻孔,右手紧压腹部使膈肌上升建立被动呼吸,并观察胸廓运动情况,儿童、幼儿、婴儿根据年龄吹气:14-16-20次/分。
高热病人的护理常规

高热病人的护理常规好嘞,以下是为您创作的关于“高热病人的护理常规”的文案:哎呀,说起高热病人的护理,这可真是一门大学问!就拿我之前遇到的一个事儿来说吧。
那是一个忙碌的夜晚,我在医院值班。
突然,病房里推进来一个小朋友,小脸烧得通红,迷迷糊糊的,他妈妈在旁边急得直掉眼泪。
这孩子就是因为在学校里疯玩出了一身汗,然后吹了冷风,一下子就发起高烧来了。
咱先来说说环境方面的护理。
房间的温度和湿度得合适,一般温度保持在 20 22 摄氏度,湿度 50% 60% 就挺好。
为啥呢?温度太高,病人会更烦躁;温度太低,又不利于身体恢复。
湿度不合适的话,病人会觉得口干舌燥,更加不舒服。
就像那个小朋友,我们赶紧给他调整了房间的温湿度,让他能稍微舒服点。
饮食护理也特别重要。
高热病人消化功能弱,不能吃太油腻、太难消化的东西。
要多喝水,多吃点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和水分。
就像那个小朋友,一开始啥都不想吃,我们就给他准备了一些清淡的粥,还有切好的水果块,慢慢地哄着他吃一点。
再说说病情观察吧。
得密切留意病人的体温变化,每隔几个小时就量一次体温。
还要看看病人有没有其他症状,比如咳嗽、喉咙痛、拉肚子啥的。
那个小朋友,我们一直盯着他的体温,就怕突然烧得更厉害了。
物理降温也是常用的方法。
可以用湿毛巾擦擦额头、腋下、大腿根这些地方,帮助散热。
或者用冰袋,但得用毛巾包着,别直接接触皮肤,不然会冻伤的。
给那个小朋友擦身子的时候,他还哼哼唧唧不愿意呢,不过为了能快点好起来,还是乖乖配合了。
药物护理也不能马虎。
得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给病人吃药。
吃药的时候要注意剂量和时间,可不能吃错了。
心理护理也不能少。
病人发着高烧,心情肯定不好,容易烦躁、焦虑。
这时候就得耐心安慰他们,让他们别害怕,告诉他们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那个小朋友一直哭着说难受,我们就一直陪在他身边,给他讲故事,分散他的注意力。
最后,等病人的体温慢慢降下来,恢复正常了,也不能掉以轻心。
还是要让病人多休息,注意保暖,避免再次着凉。
儿科..护理常规

??常见急症患儿护理常规(一)发热患儿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急诊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病室内清洁,空气流通及适宜的温湿度。
3.??卧床休息。
给予舒适的卧位。
4.??给予适量脂肪、高蛋白、丰富的维生素、适量的碳水化合物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和退热效果。
监测体温,每4小时测体温1次,根据体温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降温方式,降温后30min测6.??7.??1.??2.??3.??4.??5.??6.??7.??8.??9.??(三)过敏性休克患儿护理常规1.??立即终止与可疑致敏物质接触,更换液体及输液插管或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利抢救。
2.??取休克卧位,注意保暖。
3.??立即皮下或肌注1/1000肾上腺素0.01~0.02mg/(kg.?次),地塞米松0.5mg/(kg.?次)加入5%~10%葡萄糖静滴。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给氧。
喉头水肿者做好气管插管或切开的准备。
5.??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协助抢救。
6.??口头医嘱复述一遍无误后执行,保留安瓿瓶以便核对。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意识、面色、末梢循环、生命体征、尿量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记录。
8.??对患儿及家长给予安慰和关心,减轻其恐惧感。
9.??病情好转后护送住院治疗。
(四)输液反应患儿护理常规1.输液后不适者立即减慢滴数并通知医生。
2.疑为输液反应者马上停药,更换液体及输液插管。
3.立即转入重症监护室以便抢救和观察病情。
4.5.6.7.1.2.3.4.5.1.2.34.遵医嘱用药,应用洋地黄制剂时要按时按量,并观察疗效及副作用;使用利尿剂后应记录24h尿量。
5.控制输液滴数,根据医嘱及病情限制液体量。
6..对患儿及家长给予安慰和关心,减轻其恐惧感。
7.病情稳定后护送住院治疗。
(七)心跳骤停患儿护理常规1.分秒必争,就地实施心肺复苏术。
2.立即通畅气道迅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去枕,头后仰,松衣扣,抬高下颌角,避免舌根后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热患儿的护理常规
概念:高热是指病理性的休温升高,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反应。
高热是指体温在39℃以上,超过41℃称为过高热,高热超过1—2周,尚未查明原因者称不明热。
引起发热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前者最为多见,如细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尿路及皮肤感染等,后者主要由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药物热、血清病以及自主神经功能
护理项目护理内容
评估要点
生命体征、伴随症状、心理状况
环境要求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
卧位护理绝对卧床休息。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体温高于38.5℃时,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脉博、呼吸,处于体温变化过程中的患者应2小时测量一次并做记录,或按病情需要随时监测。
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细软、易消化。
宜食高热量、高蛋白质、管维生素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忌食煎炸、油腻之品,根据情况可进热汤、温开水以促汗出。
基础护理1.加强口腔护理,每日2-3次,饮食前后漱口。
2.保持皮肤清洁卫生,穿棉质内衣,保持衣服干燥、舒适,防止受惊。
专科护理腋表温度>38.5℃时可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遵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保证按时、足量,现配现用。
安全问题有谵妄、意识障碍时应加床栏或适当约束,预防跌倒、坠床;高热惊厥时注意防止舌咬伤,立即配合医生予以镇静等处理。
出院指导1 加强机体抵抗力,保证营养的摄入。
2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通风,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以防感染。
3 注意体温变化,如有体温增高及时予物理降温,体温38度时予口服退热药。
4 一旦发生高热惊厥,应予压迫人中,合谷穴等,并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使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送医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