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特征

合集下载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的本质及特征本质审美是儿童文学的本质。

儿童文学也是儿童文学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运用适应儿童的艺术手段而创作的,以反映儿童生存于其中的现实生活的美丑属性,表现儿童文学作家对现实生活美丑属性的审美意识(情感、趣味、观点、理想),呈现为儿童乐于接受的、有优美形式的艺术形象体系,以激起儿童读者的美感,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小读者多样的审美要求,引导小读者提高审美的能力、趣味和情操。

一句话,儿童文学从本质上说是“供儿童审美的文学”(刘绪源语)。

儿童文学的特征儿童文学的特征包括儿童文学的年龄特征、民族特征和艺术特征。

(一)儿童文学的年龄特征儿童文学的年龄特征,是指作为儿童文学创作的反映对象和接受对象的儿童心理特征。

1.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特征心理学上把人在3岁至15岁这一阶段划为儿童期。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进行思维的生理结构和反应机能正处在不断发展和趋向健全的变化过程中,使儿童心理出现了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定型的趋向,并具有了不同年龄阶段各自明显的特征。

一般把儿童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3岁到6岁的学龄前期,也称幼儿期;7岁到11岁的学龄初期,也称童年期;12岁到15岁的学龄中期,也称少年期。

在幼儿期,儿童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注意力不易集中和持久;有意想象开始发展,但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已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以及同一些概括性的道德标准相联系的道德感;语言和理解力正处于发展阶段。

童年期是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提高;抽象思维与各种心理过程的有意性和自觉性在发展;个性倾向、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在增长,自觉运用道德意识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逻辑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但集体意识有待发展,而且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常常从表面现象出发,对客观事物愿意表态;求知欲在增强,甚至“醉心于那种对他们距离很远的东西”。

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书面语言、电子传媒介入的结果。

《幼儿文学》课程标准

《幼儿文学》课程标准

《幼儿文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10课程总学时:36周学时数:2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开课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一、课程概述《儿童文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与接收对象、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儿歌和儿童诗、童话和寓言、儿童故事、图画文学等具体文学文种。

通过例文分析、习作讲评使学生对各类型的儿童文学形式有较深刻的领悟理解并学以致用,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幼儿教师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的《儿童文学》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作为幼儿教师必备的儿童文学理论知识,熟悉并掌握童话、寓言等儿童文学常用形式,提高学生对儿童文学的鉴赏水平,为将来更好地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一)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2.了解婴幼儿的年龄特征3.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4.了解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婴幼儿心理特征和语言特征对儿童文学的特殊要求2.学前儿童文学的审美特点(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文学概说1.学前儿童文学的含义: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2.学前儿童文学三个关键词:(1)文学:具体生动的形象,真挚丰富的情感,审美理想,语言艺术。

(2)儿童:婴幼儿生理、心理、语言特点构成接受能力,作品应与之保持一致。

(3)学前:0-6岁,包括7-8岁的低年级小学生。

第二节婴幼儿的年龄特征1.婴幼儿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1)自我抑制能力较差,易激动,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

(2)独立行走和摆弄物体。

自主性开始建立,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目标前进,锲而不舍。

(3)有一定的概括性,能进行想象和思维,有了自我意识。

(4)5-6岁是一个飞跃期,追根问底,强烈的求知欲。

2.婴幼儿的语言特点(1)词汇量不断增长,能按照成人语言指示调节行为。

(2)喜欢说话,听儿歌、童话、幼儿诗歌、故事等,能复述部分关键情节。

第1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第1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第四节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概述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即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 术品性。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既然同是文学,它们的 美学特质就具有某种相关性。也就是说,构成儿童文 学美学特征的那些要素,在成人文学中也常常是指那些相对于成人文学
THANK YOU
儿童文学起源于人类对儿童的爱与期待,凝聚着人类文明的结晶。 它以爱传播滋养着人类的繁衍与发展,它以对真善美的颂扬担负 起培育良知、教化人类的重任。
儿童文学的概念、意义及作用
儿童文学是现在社会为满足儿童的独特精神需求 和成长需要而专为儿童创作和提供的特殊文学品 种,“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应该包括一下 几点:
儿童文学的概念、意义及作用
1. 儿童文学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
言艺术; 3. 儿童为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认为他们所喜闻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主 要变在纯真、稚拙、欢愉、 变幻、质朴这几个方面。
变幻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儿童是更 好动,更富于幻想和探究性的。而这一些 就构成了儿童文学作品迷人的变幻之美。
质朴
儿童文学与原始文学、民间文学一样,都 具有一种质朴的美。质朴美就是本色的自 然,淳朴之美。
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的特征
根据儿童时期划分的三个阶段,儿童文学的年龄阶段可分为: 幼儿期文学、童年期文学、少年期文学。
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游戏是他们生活中最主要的活动形式。他们 在游戏中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并从中获得无限的乐趣。
童年期文学是一切适合童年期儿童发展的文学。童年期儿童具有强烈扩大 视野的倾向,要求了解自己生活环境以外的东西,能使他们认识对象的范 围扩大和层次的提高,同时也能帮助拓展认识的方法工具也产生了兴趣。

儿童文学与儿童的年龄特征

儿童文学与儿童的年龄特征
一蹦一跳,好孩子,快去找她吧!”
“谢谢你,乌龟妈妈。”小蝌蚪再向前面游过去。
小蝌蚪游呀游呀,游到池塘边,看见一只青蛙,坐中圆圆的荷叶上“呱呱呱” 地唱歌。
小蝌蚪游过去,小声地问:“请问您,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有两只大眼 睛,嘴巴又阔又大,走起路来一跳一蹦的,白白的肚皮,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 呱……”
青蛙没等小蝌蚪说完,就“呱呱呱”大笑起来。她说:“傻孩子,我就是你 们的妈妈呀,我已经找了你们很久啦!”
小蝌蚪听了,一齐摇摇尾巴说:“奇怪!奇怪!为什么我们长得跟你不一样 呢?”
青蛙笑着说:“你们还小呢。过几天,你们会长出两条后腿来;再过几天, 又会长出两条前腿。四条腿长齐了,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就跟妈妈一样了。 那时候,你们就可以跳到岸上去捉虫吃啦。”
小蝌蚪听了,高兴得在小里翻起跟头来:“呵,我们找到妈妈了!我们找到 妈妈了!”

大金鱼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金鱼的妈妈。你们的妈妈肚皮 是白的,好孩子,你们去找吧!”
• “谢谢你!金鱼妈妈!”小蝌蚪又向前面游去。 • 一只大螃蟹从对面游过来了。不蝌蚪看见螃蟹的肚皮是白的,就迎上去口叫:
“妈妈!妈妈!”
螃蟹摆着两只大钳子,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只有四条 腿,你们看我有几条腿呀!”
童年文学的特点:
◆题材广阔、内容丰富,蕴涵多方面的知识 ◆情节生动曲折,具有浓重的故事性 ◆形式新颖、手法多样,带有极强的娱乐性 ◆故事、人物、环境的设计充满奇异性
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与儿童文学
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与儿童文学
少年文学:适应12到15岁儿童的接受能力和审美趣 味的文学。
少年文学的特点: ◆开放性 ◆探索性 ◆现实性
单的道理 。 ◆ 形象描绘和艺术构思的充满幻想 ◆ 情节结构和叙述方式的游戏精神 ◆ 语言亲切自然、口语化

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概述

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概述

(三)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现状
1.建国十七年的儿童文学(主要特征:形式多样) 儿童小说创作:杨朔《雪花飘飘》
叶圣陶《友谊》 童话: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
严文井《下次开船》代表当时长篇童话的最高水平。 儿童诗代表人物:艾青 、贺敬之、金近、袁鹰、 柯岩等 儿童散文:代表作:冰心的《再寄小读者》 儿童戏剧:张天翼《大灰狼》、《蓉生在家里》
第一章 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第二节 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第三节 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 第四节 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学前儿童文学 的特点; 2.认识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及语言特点; 3.了解世界及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 4.了解儿童文学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掌握 主要作家作品。
一、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
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应具有教育性 2.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就具有知识性 3.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应浅显易懂 4.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情节应生动有趣 5.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结构应条理清楚
二、学前儿童文学的婴幼儿特点
1.游戏性 2.趣味性 3.直感性 4.幻想性
三、学前儿童文学的审美特点
老舍《宝船》、《青蛙骑手》
2.“文化大革命”十年(惨痛、摧残、荒芜、黯 淡) 3.新时期的儿童文学 小说:老:臧克家、陈伯吹、柯岩等
代表人物称为“热闹派”童话作家:郑渊洁:作品 有《哭鼻子的比赛》、《开直升飞机的老鼠》、 《皮皮鲁全传》 刊物:《婴儿画报》、《小朋友》、《娃娃画报》
一、婴幼儿的生理特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婴儿期生理特点(0——3岁) 2.幼儿期生理特点(3——6岁)
二、婴幼儿的心理特征
1.婴儿心理特点 1——3岁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 学会走路,开始说话。1岁以前是语言发生的准备阶段;

儿童文学知识点

儿童文学知识点

儿童文学知识点儿童文学是指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其内容和形式都需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下面将介绍几个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领域的作品。

一、适合不同年龄段的阅读材料儿童文学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段和认知水平,可以分为幼儿文学、少儿文学和青少年文学。

幼儿文学主要适合3-6岁的孩子,内容简单易懂,图文并茂,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

少儿文学适合6-12岁的儿童,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涵盖了各种题材和形式的作品。

青少年文学适合12岁以上的青少年,内容更加深刻,涉及到更多的社会问题和情感体验。

二、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简单明了,符合儿童的阅读水平和心理特点;2.题材丰富多样,涵盖了童话、寓言、诗歌、小说等形式;3.内容积极向上,弘扬美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4.注重情节的连贯性和节奏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阅读兴趣。

三、儿童文学作品的经典代表儿童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经典代表作,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格林童话的《灰姑娘》、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等。

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价值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儿童文学的发展和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儿童文学作为孩子的启蒙读物,对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儿童文学作品,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他们的视野和想象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综上所述,了解儿童文学的知识点对于家长和教育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通过这些介绍,大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儿童文学作品,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美好的儿童文学世界中茁壮成长。

儿童文学与儿童的年龄特征知识讲解

儿童文学与儿童的年龄特征知识讲解
童年文学的特点:
◆题材广阔、内容丰富,蕴涵多方面的知识 ◆情节生动曲折,具有浓重的故事性 ◆形式新颖、手法多样,带有极强的娱乐性 ◆故事、人物、环境的设计充满奇异性
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与儿童文学
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与儿童文学
少年文学:适应12到15岁儿童的接受能力和审美趣 味的文学。
少年文学的特点: ◆开放性 ◆探索性 ◆现实性
大金鱼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金鱼的妈妈。你们的妈妈肚皮 是白的,好孩子,你们去找吧!”
• “谢谢你!金鱼妈妈!”小蝌蚪又向前面游去。 • 一只大螃蟹从对面游过来了。不蝌蚪看见螃蟹的肚皮是白的,就迎上去口叫:
“妈妈!妈妈!”
螃蟹摆着两只大钳子,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只有四条 腿,你们看我有几条腿呀!”
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与儿童文学
文学的审美形态、艺术手法除了具有天真纯朴的 稚 拙美之外,还逐渐融人了更多的幽默滑稽的喜剧美、
……
有一天,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到池塘里游水,小鸭子跟在妈妈后面,嘎嘎嘎
叫着,小蝌蚪看见了,就想起了自己的妈妈。
它们你问我,和问你:“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呢?”可是谁也不知道。
小蝌蚪听了,高兴得在小里翻起跟头来:“呵,我们找到妈妈了!我们找到 妈妈了!”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他们一起游到鸭妈妈身边问:
“鸭妈妈,鸭妈妈,您看见过我们的妈妈?请您告诉我们,她在哪里?”
鸭妈妈亲热地回答:“看见过,你个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
大,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找吧!” “谢谢您,鸭妈妈!”小蝌蚪高高兴兴地向前面游去。
一条大金鱼游过来 了,小蝌蚪看见大金鱼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他 们想:一定是妈妈来了,就追上去喊:“妈妈!妈妈!”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一)课程性质:《儿童文学》是“开放教育”试点教育学科教育学类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此课程主要阐述有关儿童文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着眼于提高学员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训练学员学习编写一般的儿童读物。

(二)课程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理解儿童文学特别是童年期儿童文学的特点,扩大学员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面和阅读面,提高他们的儿童文学素养;重点培养分析和鉴赏现当代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独立分析中短篇作品(儿歌、儿童诗、故事、小说、童话、寓言、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本方法,能针对作品内容形式特点,撰写简析(概要评论);初步学会创编儿歌、短小的故事和童话。

第二部分教学时数本课程学分为4学分。

教学时间具体分配见下表: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一)教学要求1.理解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的主要内容构成。

2.理解儿童文学的最大特点和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四个特点。

3.了解儿童文学母题对把握儿童文学题材的意义。

4.了解儿童文学创作上的特点和语言上的特殊要求。

5.了解成人儿童文学作家进行儿童文学创作取材的特点。

(二)内容要点:1.儿童文学内容的构成。

2.儿童文学的最大特征在于富有儿童情趣。

3.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其它四个特征: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叙事性。

4.儿童文学题材的广泛性与处理题材的特殊性,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及其对把握儿童文学的意义。

5.儿童文学在艺术手法上的“四多四少”。

6.儿童文学对语言的特殊要求。

7.成人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取材方向。

(三)重点难点:1.重点:儿童文学的主要内容构成;儿童文学的五个基本特征。

2.难点:文艺理论的几个基本概念—--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题材与体裁、母题。

(四)教学建议:1.绪论是整个教材的纲,有关儿童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在这一章中均已出现,掌握这些概念时要与以后的章节阐述相结合,与教材对作品的分析相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文学
少年文学的丰要体裁有少年小说、报告 文学、少年诗歌、科幻小说、传记体作品、 动物小说、散文、童话、寓言、影视剧等, 富有故事性、哲理性、抒情性浓郁的作品备 受少年读者青睐。总之,少年文学无论在反 映生活的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远远超出童年文 学,作品往往能集中描写、赞颂生活中美好 的事物,反映少年生活和情感的作品能够突 出时代气息,如秦文君、杨红樱的校园小说 系列,在人物的刻画上更加细致,人物性格 塑造也比较丰满,对生活的反映有一定的深 度和力度。
少年文学
少年文学是指为11—16岁儿童服务的文学 这一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处于 半幼稚、半成熟期,生理上处于从比较幼稚 向青年期过渡。性发育快与情绪不稳定、逆 反心理强是其突出特点,他们自以为是大人, 强烈要求独立,要求受到成人的尊重,求知 欲特别强。他们对文学的要求是希望从文学 中获得知识、使感情得到慰籍,受到美 的教育与熏陶。这就要求作品的人物形象要 鲜明,人物件格要有丰富的内涵,作品要有 一定的哲理性,对他们的人生有启发和引导 作用,并且要具有时代气息和当代意识。
幼儿文学
幼儿文学的体裁有儿歌、幼儿诗、幼儿 童话、生活故事、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等。 这一时期幼儿文学的特点是内容简洁明了、 浅显明快,不论哪种体裁的作品都着重体现 出一种良好的道德取向或者是幼儿发展所必 需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知识,通过幼儿的文学 接受活动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开发幼 儿各种潜能,愉悦幼儿身心。在表现手法 上多采用拟人、反复、对比、夸张等手段, 在语言的运用上,大都浅显易懂、亲切自然、 生动有趣、富有动感,有的体裁的作品还具 有音乐性,如儿歌、儿童诗等,幼儿文学的 语言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具有示范性和指导性。
主人公鲁滨逊十分乐观,充满 了斗志,体现了自我奋斗的精神 ,他的创造性劳动及成果也体现 了人类智慧的无穷魅力。如果一 个人遭遇困境,而无人解救就必 须学会乐观地去改变现状,而这 需要像鲁滨逊那样有惊人的毅力 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我们阅 读完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所能 体会到的。
幼儿文学的特点
第一点: 幼儿认识事 物注重事物的外部联系 ,多从现象上把握事物 的特征,所以幼儿文学 常常是通过对现象世界 的描绘来帮助他们认识 事物的特点和一些简单
小蝌蚪找妈妈

第二点:幼儿活泼 好动,喜欢游戏,幼 儿文学常常具有突出 的游戏化倾向。
风吹杨柳飘飘, 小鸟学我操操。 我伸腿,它踢脚, 我拍手,它跳跳。 我把腰儿弯弯, 它把尾巴翘翘。 操好了,再见了。 小鸟扑哧扑哧飞走了。

第三点:幼儿的文学接 受是通过成人的帮助、借 助视听器官而得以实现的 。因此,幼儿文学作品只 是与音乐性、美术性因素 紧密结合在一起,讲究语 言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传统儿歌《菊花开》: 板凳,板凳.歪歪 菊花,菊花,开开 开/几朵?× x× 开/三朵。× x× 爹/一朵,× ×x 娘/一朵,× ×x 剩下/那朵/给/白鸽。 ×× ×× × ×× 。

《大林和小林》是二十世纪中国 最优秀的民族童话精品,奇特的 构思,夸张的手法,大胆的想象 ,曲折的情节,让人爱不释手, 很容易被它深深吸引。

大林和小林是一对双胞胎。大林 好吃懒做,变成了一个寄生虫, 最后饿死在金子堆里。小林勇敢 正直,成长为一个有出息的好孩 子。

虽然这是一个写在解放前的童话 ,但是现在的孩子读来,却一点 都不感到有距离,书中的各种人 物,大林、小林、鳄鱼小姐、狐 狸平平、绅士狗皮皮,蔷薇公主 和四四格等形象呼之欲出,是一 本值得每个孩子放进书架的书。
第三节
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特征

儿童时期三个阶段:
幼儿期:(3——6岁) 童年期:(7——12岁) 少年期:(13——15岁)



幼儿阶段

是身心发展极为迅速的阶段,他 们的口头语言能力发展较快, 思维主要是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和 直观性的形象思维。

小白兔,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爱吃菜 蹦蹦跳跳好掌握书面语言,形象 思维占重要位置的同时,抽象思 维开始初步形成。

儿童故事
少年时期

儿童向成年的过渡时期,身体 发育逐渐成熟,心理也逐渐显示 出某些成人的特征。

儿童小说
儿童文学的年龄阶段划分

幼儿文学

童年文学

少年文学
幼儿文学
幼儿文学是指为3—6岁的学前儿童 服务的文学 这一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 身心刚开始发育,缺乏知识经验,思 想非常单纯、幼稚,以游戏为基本活 动形式,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 直观表象的形式进行的,具有鲜明的 形象性,思维方式以直觉的形式进行, 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想象力发展 迅速,但以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感 情外露,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力差, 具有初步的语言交际能力。

而意志的自觉性和自制力虽有提 高,但仍然不够稳定。学校教育 使他们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 掌握了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他们不再满足于已知的知识,希 望通过阅读获得更多的知识,以 满足自己旺盛的求知欲,丰富和 发展自己。他们对文学的要求是 知识性强、故事情节更曲折复杂 、人物形象更鲜明、有丰富的趣 味性,尤其喜欢幻想丰富的童话 。

这首儿歌节奏鲜明,中间虽有换 韵,但音韵流畅,音乐性极强; 语言简洁单纯,句式错落有致又 不失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具 有很强的音乐感染力
童年文学
童年文学是指为6—12岁儿童服务 的文学 这一阶段是儿童告别以游戏为主 的幼儿生活向传统的正规学习生活的 过度,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论 在心理上还是在学习习惯上,都存在 着一个适应过程,在儿童的心理发展 上是一个重大转折期。这一时期儿童 的生理,心理特点大都爱幻想、好探 索、喜新奇,虽然他们的思维仍然具 有具体形象件,但他们的有意注意得 以很好的发展,个性倾向性和自我评 价的能力也在不断增长。
童年文学
童年文学的主要体裁有童话、儿童 故事、儿童影视剧、儿童小说、儿童 诗、科学文艺等。童年文学的特点是 大多作品主题单一且富有教益。作品 的爱憎情感明朗、艺术形象鲜明、情 节生动曲折,具有浓郁的故事件。语 言或简洁明快,或朴素自然,或风趣 幽默,能够给儿童提供多品味、多角 度的审美愉悦与审美享受,并最终使 儿童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