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uzinediol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代谢产物的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补骨脂酚的体外肝微粒体代谢及代谢减毒作用的种属比较

补骨脂酚的体外肝微粒体代谢及代谢减毒作用的种属比较

补骨脂酚的体外肝微粒体代谢及代谢减毒作用的种属比较焦士勇;艾常虹;李艾芳;李桦;王旗【摘要】目的研究补骨脂酚在人、比格犬和大鼠肝微粒体的体外代谢动力学及种属差异,评价不同种属肝微粒体对补骨脂酚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的减毒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HK-2细胞的存活率来评价补骨脂酚对HK-2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不同种属肝微粒体对其毒性的影响.应用HPLC法分析补骨脂酚在3个种属肝微粒体孵育液中的剩余浓度,研究其在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稳定性和代谢动力学.结果在3个种属肝微粒体分别作用下,补骨脂酚的HK-2细胞毒性明显降低.补骨脂酚在人肝微粒体中的代谢最慢,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最快,人、犬和大鼠的代谢动力学参数Km、Vmax、T12)和CLint分别为:(81.66±3.41),(89.35±4.32)和(31.89±2.60)μmol·L-1;(0.47±0.01),(0.57±0.01)和(1.88±0.09) μmol·L-1·min-1;(44.14±1.13),(53.31±0.29)和(6.79±0.39)min;(39.38±1.04),(65.16±0.35)和(365.92±20.01)ml·min-1·kg-1.结论肝微粒体降低补骨脂酚的HK-2细胞毒性,这一减毒作用与补骨脂酚经肝微粒体酶的代谢相关.补骨脂酚的体外肝代谢动力学性质存在着一定的种属差异;犬肝微粒体对高浓度补骨脂酚所致的HK-2细胞毒性的降低作用要弱于人和大鼠肝微粒体.%Aim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species differences of bakuchiol metabolism in human, beagle dog and rat liver microsomes by comparing enzyme kinetic parameters, and to evaluate metabolic detoxification of bakuchiol by liver microsomes from three species.Methods The cytotoxicity of bakuchiol was investigated using human kidney-2( HK-2 ),in presence or absence of liver mirosomes. The cell viabilities were examined by MTT assay. The residual concentrations of bakuchiol in microsomal incubates were determined by a HPLC method toinvestigate its metabolic stability and enzyme kinetics. Results The cytotoxicity of bakuchiol was significantly attenuated in the presence of the liver microspores of all three species. The metabolic elimination of bakuchiol by human liver microsomes was the slowest among the three species,while it was rapidest in rat liver. The Km, Vmax, T1/2 and CLint of bakuchiol obtained from human, dog and rat liver microsomes were( 81.66 ± 3.41 ),( 89.35 ± 4. 32 ) and ( 31.89 ±2.60 ) μmol · L-1 ,( 0.47 ±0. 014 ),( 0.57±0. 011 ) and ( 1.88 ±0. 087 ) μmol · L-1 · min-1,( 44. 14 ±1.13 ),( 53.31 ±0.29 ) and ( 6.79 ±0. 39 )min,( 39.38 ± 1.04 ), ( 65.16 ± 0.35 ) and ( 365.92 ± 20.01 ) ml · min- 1 . kg-1,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 cytotoxicity of bakuchiol on HK-2 cells was attenuated by the liver microsomes from each of the three species,respectively. The detoxific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biotransformation of bakuchiol by enzymes in liver microsomes. The inter-species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hepatic metabolic characteristics of bakuchiol. A relative weaker effect of beagle dog liver microsomes on HK-2 cytotoxicity of bakuchiol at the high concentration level was also noted in comparison to that of human and rat.【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年(卷),期】2011(027)002【总页数】5页(P216-220)【关键词】补骨脂酚;HK-2细胞;细胞毒性;肝微粒体;代谢;种属差异;HPLC【作者】焦士勇;艾常虹;李艾芳;李桦;王旗【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系,北京,100191;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100850;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系,北京,100191;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100850;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系,北京,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R282.71;R322.47;R969.1中药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温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的功效[1]。

肝微粒体代谢产物鉴定

肝微粒体代谢产物鉴定

肝微粒体代谢产物鉴定
肝微粒体代谢产物鉴定
肝微粒体是细胞内的一种重要细胞器,它参与了多种代谢过程,包括
脂肪酸代谢、胆固醇代谢、药物代谢等。

肝微粒体代谢产物鉴定是一
种通过检测肝微粒体代谢产物来评估肝脏功能的方法。

肝微粒体代谢产物鉴定的原理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检测肝微粒体代谢产物的含量。

这些代谢产物包括脂肪酸代谢产物、胆固醇代谢产物、药物代谢产物等。

通过检测这些
代谢产物的含量,可以评估肝脏功能的状态。

肝微粒体代谢产物鉴定可以用于评估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例如,在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中,肝微粒体代谢产物的含量会发生变化。

通过检测这些代谢产物的含量,可以评估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为治疗提供参考。

此外,肝微粒体代谢产物鉴定还可以用于评估药物代谢的差异性。


同个体的肝脏代谢能力存在差异,有些人可能会因为代谢能力差异而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通过检测肝微粒体代谢产物的含量,可以评估药
物代谢的差异性,为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总之,肝微粒体代谢产物鉴定是一种重要的评估肝脏功能的方法。

通过检测肝微粒体代谢产物的含量,可以评估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药物代谢的差异性,为治疗和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抗肿瘤肝微粒体代谢种属比较研究报告

抗肿瘤肝微粒体代谢种属比较研究报告

抗肿瘤肝微粒体代谢种属比较研究报告目录1研究目的 (3)2 材料与方法 (3)2.1药品 (3)2.2样品及预处理方法 (3)2.3仪器和条件 (3)2.4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抗肿瘤对照品溶液的UPLC-UV/Q-TOF MS分析 (4)3.2UPLC-UV/Q-TOF MS法鉴定肝微粒体孵育液中的抗肿瘤相关代谢产物 (4)3.2.1 M0([M+H]+,m/z 809.265) (5)3.2.2 M1([M+H]+,m/z 212.101) (5)3.2.3 M2([M+H]+,m/z 364.129) (5)3.2.4 M3([M+H]+,m/z 380.125) (5)3.2.5 M4([M+H]+,m/z 464.147) (6)3.2.6 M5([M+H]+,m/z 480.142) (6)3.2.7 M6([M+H]+,m/z 709.210) (6)3.2.8 M7([M+H]+,m/z 825.259) (6)4 结论 (7)附图 (8)附表 (23)1研究目的本研究比较抗肿瘤在人、猴、犬、大鼠和小鼠五个种属肝微粒体中代谢过程的差异,为临床前药动学和安全性评价研究动物种属的选择提供参考。

2 材料与方法2.1 药品抗肿瘤储备液由美迪西普亚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提供。

2.2 样品及预处理方法肝微粒体样品由美迪西普亚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提供。

取肝微粒体双样本样品各60 μL合并,获得人、猴、犬、大鼠和小鼠肝微粒体的0 min和60 min样品。

加入360 μL乙腈沉淀蛋白,离心10 min(4000 rpm)。

全取上清液于40 o C空气下吹干,残留物用120 μL乙腈/水(1:9, v/v)溶解,涡流混合。

取 2.0 μL进行UPLC-UV/Q-TOF MS分析。

2.3仪器和条件仪器美国Waters公司Synapt G2-Si型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Q-TOF MS),配有电喷雾电离源(ESI源)和Acquity UPLC H-CLASS液相色谱系统。

ligilactobacillus分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ligilactobacillus分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ligilactobacillus分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Ligilactobacillus是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一个子属,它是一类革兰氏阳性菌。

乳酸杆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益生菌,其对人体具有益处,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医学领域。

Ligilactobacillus主要生存在动物消化系统、口腔、肠道和阴道等环境中。

与其他乳酸杆菌不同的是,Ligilactobacillus具有特定的生理和生化特征。

通过对Ligilactobacillus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些菌株的益处。

本文旨在对Ligilactobacillus进行分类研究,以便更清楚地了解其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和功能。

通过分类研究,我们可以将不同的Ligilactobacillus菌株分为不同的类群,从而更好地挖掘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方面展开。

引言部分将对Ligilactobacillus的概述进行介绍,包括其定义、分类方法以及分类研究的目的。

正文将详细讨论Ligilactobacillus的定义和分类方法,包括基于形态学、生理学和基因序列等方面的分类依据。

结论部分将强调Ligilactobacillus分类的重要性,并对整篇文章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Ligilactobacillus的分类和应用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我们相信,通过对Ligilactobacillus的深入了解和分类研究,将能够更好地发掘其在食品工业、医学和生态学等领域的潜在应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安排进行详细说明。

这一部分可以介绍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框架,以便读者了解整篇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在"Ligilactobacillus分类"这篇长文中,文章结构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说明: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本文的背景和目的,需要详细解释Ligilactobacillus的概念以及分类的重要性。

UPLC在药物代谢动力学中的应用

UPLC在药物代谢动力学中的应用

UPLC在药物代谢动力学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3-05-17T10:17:53.6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1期供稿作者:吕志祥[导读] 2004年,WATERS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台商业化的Acquity UPLCTM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吕志祥 (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212300)【摘要】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是近年来发展十分快速的以更小颗粒(粒径一般小于2μm)为填料的液相色谱技术,是HPLC近年来技术革新的产物。

本文对超高效液相色谱近年来在药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其成果进行综述。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药物代谢动力学应用2004年,WATERS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台商业化的Acquity UPLCTM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UPLC普遍采用超高压系统,压力大于100 KPa,UPLC和HPLC相比有三大“超特点”,即超高灵敏度,超高分离度和超高速度[1]。

首先是颗粒度小,柱效显著增加,分离度增加,能够分离出更多的峰;其次是UPLC色谱柱的柱长是HPLC色谱柱的1/3,但两者柱效相似,而且UPLC可以在比HPLC至少高3倍的流速下进行,导致结果是分离分析至少快9倍,而且UPLC分离度更为优越。

因此在柱效不损失的情况下UPLC可以进行高线性流速运行,极大地提高了样品通量,适用于高通量研究;最后是高灵敏度,UPLC一次所需进样量更少,最多仅需HPLC进样量的30%,因而适用于微量复杂混合物的分离[2]。

总体而言,UPLC是HPLC的突破与创新,虽弥补传统HPLC系统的不足,但本质上UPLC和HPLC是一致的。

1、在药物代谢动力学中的应用1.1 在化学药物代谢中的应用A. Johnso[3]等下利用UPLC-TOF-MS和HPLC-TOF-MS研究人尿中“对乙酚氨基酚”代谢产物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UPLC和HPLC均能检测到对乙酞氨基酚的硫酸化代谢产物,但UPI尤能提供更多的色谱峰信息,且分离度、峰宽均明显优于HPLC;UPLC能检测到3个对乙酞氨基酚葡萄糖昔酸代谢物并根据MS提供的碎片离子信息对结构进行了鉴定,对可能的代谢机理进行了确证,实验结果显示UPLC 是分离复杂化合物的理想工具,其快速、灵敏、分离度好的特点特别适合与MS联用用于药物代谢方面的研究。

药物在肝微粒体酶的体外代谢研究

药物在肝微粒体酶的体外代谢研究

不同种属的代谢稳定性实验
• 采用跟前面代谢稳定性一致的代谢体系,一致的实验过程,分别加不
同种属的肝微粒体酶孵育,通过不同种属中药物剩余量的百分比的对
数与反应时间做曲线,求斜率,计算不同种属的代谢半衰期和清除率,
比较不同动物种属的肝微粒体的代谢性质和人肝微粒体代谢性质的接
近程度,最终为后期的体内药代动力学评价动物选择提供参考。
P450酶
• 肝微粒体酶中最主要的是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氧化酶, 简称P450酶,酶蛋白中所含血红素与一氧化碳(CO)的结合体P450CO在450 nm处有特征性强吸收峰而得名。它存在于肝细胞内质网中, 是一个酶系统。可催化数百种药物的氧化过程。
P450酶氧化药物的过程
和安全?(即体外抑制评价和诱导评价, In vitro inhibition or induction study) • 5. 新药前体在何种动物代谢特征与人相似,进而为临床前研究的动物选择提
供依据?(即体外人和动物代谢特征研究, In vitro metabolism profiling in animals and humans)
药物相互作用实验过程
• 采用与代谢稳定性一致孵育体系,冰浴上加入1 µL的一系列浓度的待 测化合物(1、10、100、1000、10000 µM)和1 µL的各特异性探针 底物(空白对照样品不加待测化合物,只加等量溶剂),在37 ℃水 浴中预热5 min,然后冰浴上加入5 µL的肝微粒体酶,轻轻混匀,根据 不同的探针底物在37 ℃水浴中孵育10~30 min,加入有机溶剂混匀终 止反应,每个浓度组设3个平行样品。其中待测化合物浓度为0.01、 0.1、1、10、100 µM。反应结束后,采用LC-MS/MS方法测定各特异 性底物对应的代谢产物的生成量,考察不同浓度的药物对各个特异性 探针底物代谢速率的影响。

白藜芦醇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白藜芦醇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白藜芦醇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动力学研究任平;王文斌【摘要】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特征和参与代谢的细胞色素P450(CYP)亚型.方法将白藜芦醇与地塞米松(DEX)、苯巴比妥(PB)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进行体外共孵育,并且用不同浓度的CYP3A1特异性抑制剂酮康唑(Ket)在空白肝微粒体中共孵育,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方法测定孵育后白藜芦醇的浓度.观察Ket对白藜芦醇代谢的影响及参与其代谢的CYP酶.结果白藜芦醇在DEX、PB诱导组的代谢明显加快(P<0.01 ),Ket能够显著抑制白藜芦醇代谢,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白藜芦醇具有酶促动力学代谢特性,CYP3A主要参与白藜芦醇的代谢,CYP2B可能参与其部分代谢.【期刊名称】《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3(027)001【总页数】4页(P5-8)【关键词】白藜芦醇;高效液相色谱法;细胞色素P450;代谢;肝微粒体【作者】任平;王文斌【作者单位】咸宁市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5.1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化学名 3,4,5-三羟基二苯乙烯,是一种含有芪类结构的多酚化合物,是植物在恶劣环境或受到霉菌感染时产生的一种植物抗毒素。

迄今为止的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抗心血管疾病、抗血小板聚集、调节免疫、保护肝脏及雌激素样作用[1]。

关于白藜芦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已有文献报道[2,3],但是大部分是体内代谢的研究,有关白藜芦醇在肝微粒体体外的代谢及肝药酶参与代谢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本文旨在研究白藜芦醇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以及参与其代谢的CYP450酶,为临床安全合理的联合用药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Shimadzu N300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北京创新通恒),3-30K高速台式冷冻型离心机 (德国sigma公司),美国Biotek synergy2多功能酶标仪,分析天平(A&pany.L imited.Tokyo.Japan)1.2 试剂与药品白藜芦醇(纯度≥98%,由西安天一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葡萄糖-6-磷酸单钠盐(glucose-6-phosphate monosodiun salt,G-6-P),辅酶Ⅱ(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均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BCA试剂盒(南京建成),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江苏涟水制药有限公司),苯巴比妥钠(上海新亚有限公司),其余均为国产分析纯化学试剂。

白藜芦醇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白藜芦醇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c o u l d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i n h i b i t e r e s v e r a t r o l me t bo a l i s m i n a d o s e — d e p e n d e n t ma n n e r . Co n c l u s i o n T h e me t bo a l i s m f o r e s v e r a t r o l h s a he t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o f e n y me z k i n e t i c s . C YP 3 A i S i n v o l v e d i n he t me t bo a l i s m f o r e s v e r a t r o 1 . I ( E Y W oRDS: Re s v e r a t r o l ; HP L C; C y t o c h r o me P 4 5 0; Me t a b o l i s m; L i v e r mi c r o s o me
REN Pi ng, W ANG We n— b i n
( S c h o o l o fP h a r m a c y , H u b e i U n i v e r s i t y fS o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X i a n n i n g Hu b e i 4 3 7 1 0 0, C h i n a )

白藜 芦醇 在 大 鼠肝 微 粒 体 中的代 谢 动 力学 研 究
任 平 , 王 文斌
( 1 . 湖北科技 学院药学院, 湖北 咸宁 4 3 7 1 0 0 ; 2 . 成宁市中心 医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发生 Ⅰ 相和 Ⅱ 相代谢 , 并且在大鼠 ㊁ 犬㊁ 猴㊁ 人肝微粒体温孵体系中 均 孵 育 有 氧 化 产 物 和 葡 萄 糖 醛 酸 结 合 产 物 ㊂ 结 论 l i u g
( ) 文章编号 : 1 6 7 2 0 4 8 2 2 0 1 6 0 1 0 0 7 2 0 4
C o m a r i n e t a b o l i t e so fL i u z i n e d i o l i nL i v e rM i c r o s o m e sa m o n i f f e r e n t S e c i e s p gM g gD p
测方法 , 采用肝微粒体温孵法研究l 犬㊁ 猴㊁ 人等多种属肝 微 粒 体 中 的 代 谢 产 物 ㊂ 结 果 l i u z i n e d i o l在大鼠 ㊁ i u z i n e d i o l在 肝 脏 g g 犬和猴等动物的肝微粒体中的 Ⅰ 相和 Ⅱ 相 代 谢 产 物 与 人 肝 微 粒 体 基 本 一 致 , 该 研 究 结 果 可 为l i z i n e d i o l在大鼠 ㊁ u z i n e d i o l临 g 床前安全性评价的实验动物选择提供依据 ㊂ 中图号 : R 9 6 9. 1 文献标志码 : A ; 关键词 : 代谢产物 ; 肝微粒体温孵 ; 不同种属 l i u z i n e d i o l g : / D O I 1 0. 1 4 1 4 8 i . s s n . 1 6 7 2 ������ 0 4 8 2. 2 0 1 6. 0 0 7 2 j
i n r o d u c t sw e r ea l l f o u n d i nf o u rk i n d so f l i v e rm i c r o s o m e s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m e t a b o l i t e so f l i u z i n e d i o l i nl i v e rm i c r o gp g f o r s a f e t v a l u a t i o no f l i u z i n e d i o l i np r e c l i n i c a l s t u d ye g y
s o m e f r o mr a t s d o sa n dm o n k e sw e r ec o n s i s t e n tw i t ht h a t f r o mh u m a n T h e r e s u l t sc a nb eu s e dt os e l e c t l a b o r a t o r n i m a l g y ya K E Y WO R D Sm e t a b o l i t e sl i u z i n e d i o ll i v e rm i c r o s o m e i n c u b a t i o n d i f f e r e n t s e c i e s g p
7 2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 0 1 6 年 1 月第 3 2 卷第 1 期
JN a n i n n i vT r a d i tC h i nM e dV o l. 3 2N o. 1J a n. 2 0 1 6 j gU
L i u z i n e d i o l在不 同 种 属 肝 微 粒 体 中 代 谢 产 物 的 比 较 g 研究
H A NC h e n D A IZ h e n ������ l i WE NH o n ������ m e i* S ������ x i a o Y O UX i a o ������ i n D O N GB a n U NX u e L IW e i g q g S S c h o o l o h a r m a c a n i n n i v e r s i t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 N a n i n 1 0 0 2 3C h i n a fP y N j gU yo fC j g 2
S U L T S P h a s eⅠ a n dp h a s eⅡ m e t a b o l i s mo f l i u z i n e d i o l c a nb eo c c u r r e d i n l i v e r T h eo x i d a t i o na n dg l u c u r o n i d a s ea c i db i n d g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c o m a r em e t a b o l i t e v e rm i c r o s o m e sa m o n i f f e r e n t s e c i e ss u c ha sr a t s p g gd p T h e l i v e rm i c r o s o m ei n c u b a t i o ns s t e m sa m o n i f f e r e n ts e c i e sw e r eb u i l tt or e s e a r c ht h em e t a b o l i t e so fl i u z i n e d i o l R E y gd p g
d o s m o n k e sa n dh u m a n ME T H O D S L C ������ M SM Sm e t h o dw a se s t a b l i s h e dt od e t e r m i n el i u z i n e d i o la n di t sm e t a b o l i t e s g y g
戴贞丽 , 文红梅 * , 单晨啸 , 尤晓亲 , 董棒 , 孙学 , 李伟
( )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 江苏 南京 2 1 0 0 2 3 摘要 : 目的 比较研究不同种属间l i u z i n e d i o l的体外代谢产物 ㊂ 方法 g / 建立l i u z i n e d i o l及其体外代谢产物 的 L C ������ M S M S检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