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_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区分效度_毕重增
完整word版)一般拖延量表

完整word版)一般拖延量表简要介绍拖延的概念和对个人生活和工作的负面影响。
引出《一般拖延量表》的重要性和目的。
描述研究方法和参与者选择的过程。
说明量表的开发过程,包括项目的选取和量表项的编制。
列出《一般拖延量表》的各个项和子项。
说明每个___的评分标准和对应的解释。
提供使用《一般拖延量表》的步骤和操作建议。
强调量表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总结《一般拖延量表》的研发过程和主要内容。
强调该量表对个人和组织进行拖延管理的重要性。
列出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参考文献。
注意:这只是大纲的概述部分,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扩充和完善。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一般拖延量表》的背景和目的,以及解释为什么这个量表对于研究拖延行为非常重要。
在现代社会,拖延已经成为许多人面临的常见问题之一。
拖延指的是推迟或延迟完成任务或决定的行为。
它不仅会对个人的工作、研究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导致心理压力和焦虑。
了解拖延行为的成因和影响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拖延量表》的目的是评估个体在面对不同任务时的拖延倾向程度。
通过量表的设计和应用,我们可以了解个体在处理任务时的拖延行为的频率和程度,并且可以分析其与其他因素(如个性特征、压力、自我调控能力等)之间的相关性。
这可以为研究拖延行为的成因和设计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对于研究拖延行为来说,《一般拖延量表》是一种适用于量化测量的工具。
该量表由专家团队精心设计,结合了前期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经验。
通过使用这个量表,研究者可以获得客观的数据,对个体的拖延倾向进行量化评估。
这对于揭示拖延行为的特征和规律,进一步了解拖延行为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介绍《一般拖延量表》的背景、目的和重要性,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量表在研究拖延行为方面的价值。
它为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且量化的测量工具,有助于揭示拖延行为的本质和影响因素,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这一部分将描述《一般拖延量表》的基本信息,包括其被设计用于评估拖延行为的各个方面,以及量表的使用方法。
(完整版)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及评分方法

(完整版)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及评分方法《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评分标准一、时间价值感(10个项目)1、个人取向:1、5、6、9、16、38;(9反向计分)2、社会取向:3、11、31、39;二、时间监控观(24个项目)1、设置目标:4、10、15、17、40;(17反向计分)2、计划:2、8、12、25、41;(41反向计分)3、优先级:7、19、22、27、33;(27反向计分)4、反馈性:21、26、38、43、44;5、时间分配:14、34、37、42;三、时间效能感(10个项目)1、时间管理效能:18、20、23、32、29;2、时间管理行为效能:13、24、30、35、36;(30反向计分)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同学:这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的一项研究。
这个问卷中的每一个句子叙述的是对时间的看法以及对时间的利用情况。
请你仔细阅读问卷中的每一个句子,然后在答案纸上按照你自己的情况来回答。
答案无对错之分,请不要有顾虑。
回答时请注意:](1)回答每一道题都要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该题所描述的内容完全不符合你的情况,就在该题号右边第一个空格中划√;如果大部分不符合,就在该题号右边第二个空格中划√;如果部分符合部分不符合,就在该题号右边第三个空格中划√;如果大部分符号,就在该题号右边第四个空格中划√;如果完全符合,就在该题号右边第五个空格中划√。
(2)对每个问题都要回答,不要有遗漏,也不必费时去想,看懂后就回答。
(3)不要在问卷上做任何标记,所有的回答均写在答卷纸上。
1.我认为“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话是正确的。
2.我通常把每天的活动安排成一个日程表。
3.“时间就是效益”这句话是正确的。
4.我每天都给自己指定一个学习目标。
5.无论做什么事情,我首先要考虑的是时间因素。
6.我以为将来比现在和过去更重要。
7.我总是把最重要的工作安排在活动效率最高的时间里去做。
8.无论做什么事情我总是既有短期安排又有长期计划。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2019年精选作文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Relationship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Perceived Academic Self-efficacy and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LI Qiang(Shangluo University, Shangluo, Shaanxi 72600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perceived academic self-efficacy and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284 university students by using the Adolescent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scale, Perceived Academic Self-efficacy Scale and Procrastination scale. Results: The degree of Students'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is lower than average.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has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and perceived academic self-efficacy. Conclusion: The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was affected by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and perceived academic self-efficacy in some way.学业拖延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表现出来的一种拖延行为,是指故意而且没有必要的推迟开始或完成那些和学习有关的任务活动,常常表现为直至任务的最后期限才开始着手进行,时常伴有紧张感和焦虑感。
时间管理倾向研究常用版

__时间管理倾向研究常用版时间管理倾向研究时间管理倾向探讨时间管理倾向是由黄希庭和张志杰()最先提出并作出界定的。
它是个体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是一种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心理结构的人格特征,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构成。
1 时间管理倾向的定义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是一种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心理结构的人格特征,是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构成。
2 时间管理倾向的结构黄希庭和张志杰等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他们的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和相应的三维理论模型,并编制了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
(AdolescenceTime Management Dispostion Scale,简称A____),该模型把时间管理倾向划分为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3个维度。
时间价值感是指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的稳定的看法和观念,它包括时间对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的稳定看法和观念,它通常是充溢情感,从而驱使人们朝着肯定的目标而行动,对个体驾驭时间具有动力或者导向作用,时间价值感是个体时间管理的基础。
它通常包括社会取向的和个人取向的时间价值感。
时间监控观是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实力和观念。
它体现在一系列外显的活动中,例如在安排支配,目标设置,时间安排,结果检查等一系列监控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实力以及主观评估。
它通常包括设置目标、安排、优先级、时间安排、反馈性等。
时间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驾驭时间的信念和预期,反映了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念以及对时间管理行为实力的估计,它是制约时间监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它通常包括时间管理效能和时间管理行为效能。
因此,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分别是价值感,自我监控和自我效能在个体运用时间上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就是时间纬度上的人格特征。
3 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探讨3.1 与学业成果亲密相关余民宁和陈景花的探讨指出,时间管理对学业成就具有因果关系,它透过时间压力、学习满足及学业拖延等中介变项,干脆和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
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对硕士研究生学业拖延的影响研究

三、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身学习能力的信念和自我评价。它与学生的学 业成绩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学业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更有可能按时 完成学习任务,而学业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则更容易出现学业拖延。
三、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在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业拖延的关系中,学业自我效能感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时间管理倾向通过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来影响学业拖延。如果学生能够正确地管 理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他们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也会相应提高。反过来,高学业 自我效能感会使学生更加自信地面对学习任务,减少拖延行为。
四、结论与建议
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研究生应该根据课程要求和自身情况,制定详细的 学习计划。计划应该包括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应对突发事 件。通过合理分配时间,研究生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进程,减少因时间安 排不当而导致的学业拖延。
四、结论与建议
2、提高自我效能感:研究生应该积极寻求学习上的成就感,通过完成难度适 中的任务来增强自信心。此外,他们还可以通过寻求导师或同学的帮助和支持来 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能力,从而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
二、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拖延
二、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拖延
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在时间使用上的态度和行为特征,包括时间价值感、时 间效能感和时间监控感。时间价值感指个体对时间的重视程度,时间效能感指个 体对自身时间管理的信心,时间监控感指个体对时间使用的计划和评估。这些因 素联合作用,影响着中学生的学业拖延行为。
谢谢观看
四、结论与建议
5、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研究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选 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例如,有些人更喜欢通过听课来学习新知识,而另一些 人则更喜欢通过阅读书籍或做实验来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 习效率和质量,从而减少因学习方法不当而导致的学业拖延。
学业拖延文献综述

我国高校学生学业拖延现象研究文献综述一、前言1、学术背景拖延(Pr(K~ra.Min&re)行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始于20世纪7O年代术,由Ellis和Knaus 等人提出。
在我国,关于拖延的实证研究是近2、3年玎始的。
拖延在学术领域十分普遍,Ellis 和Knaus(1977)曾估计大学里面有接近95%的美国学生存在拖延行为,而Solomon 和Rothblum[2]的研究则表明,有50%的学生报告他们长期有拖延行为,38%的学生报告偶尔拖延。
甘良梅等的调查显示,63.5%的大学生报告他们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时达到中等程度的拖延。
2、相关概念拖延是尽管可能会带来更糟的结果,但仍自愿延迟预定计划的行为。
学业拖延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推迟学业任务,直到临近最后期限开始着手进行的行为倾向。
3、研究目的基于国内外关于拖延的研究现状,本研究的目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日前人学生拖延的现状,分析在大学生中拖延的普遍性以及可能存在的性别、年龄和学科差异;2、从大学生白我报告的13个拖延理由入手,通过因子分析探讨大学生拖延的土要原因以及人口学变量(性别、年龄和学科等)对其原因的影响3、研究大学生拖延行为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以探讨大学生的拖延行为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程度二、主题1、学业拖延的特征1.1 学生有执行学习任务的想法,但是没有与意向相符合的行为表现1.2 学习拖延容易产生不符合标准的学习结果(如潦草的家庭作业、不合格的论文、考试成绩低下)1.3学习拖延还往往伴随着焦虑不安、抑郁、失落等消极情绪体验。
2、学业拖延的成因2.1 内部因素2.1.1 学业拖延与人格特质用大三人格模型,MeCown发现拖延和外向性是线性关系,与神经质是曲线关系,低的和高的神经质都在拖延上得分较高。
国外有关研究发现大五人格中的严谨性、责任感与拖延行为之问呈现较高的负相关。
2.1.2 学业拖延与完美心理倾向完美心理倾向在大学生群体中比较常见,它代表一种核心为高标准的行为。
一般拖延量表评分标准

一般拖延量表评分标准
拖延是指人们故意或无意地推迟或延误开始或完成任务的行为。
为了评估个体在面对任务时的拖延倾向,一般拖延量表被广泛使用。
以下是一般拖延量表的评分标准:
1. 绝对不适用(0分):表示在这个问题上,被评估者没有任何拖延行为。
2. 很少适用(1分):表示被评估者很少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拖延行为,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出现。
3. 有时适用(2分):表示被评估者在这个问题上有时会出现拖延行为,但不是很频繁。
4. 通常适用(3分):表示被评估者对这个问题有一定程度上的拖延行为,经常出现。
5. 绝对适用(4分):表示被评估者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了极为典型的拖延行为,几乎每次都会出现。
在评分过程中,被评估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自己行为的选项。
每个问题都有不同的得分范围,最终得分可以通过总和得出。
一般拖延量表评分标准可以帮助研究者和心理学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被评估者的拖延倾向,并且可以在个体的发展中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干预措施。
通过评分标准的使用,可以更客观地衡量拖延行为的严重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改善个体的时间管理和任务处理能力,增强个体的效率和成就感。
请注意,这只是一般拖延量表的评分标准,并非针对具体的量表或测评工具。
在进行具体测评时,建议根据具体测评工具的说明和要求进行评分,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大学生完美主义_自尊与学业拖延的关系_陈陈

Johnson ,& McCown,1995 ; Lay,1986 ) 。 学业拖延 是拖延在学校情境中的表现, 与学习任务的完成有 关。有学者认为, 学业拖延是对要在预期时间内完 成的学习任务的一种自愿延迟, 即使知道这种延迟 会带来 不 良 后 果 ( Senécal,Koestner,& Vallerand, 1995 ; Solomon & Rothblum, 1984 ; Steel, 2007 ) 。也 有学者将学业拖延理解为因个体迟迟不着手一项最 终必须 完 成 的 任 务 而 经 历 到 的 情 绪 不 适 ( Lay & Schouwenburg , 1993 ) 。 学业拖延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国外有学者指 出, 大约 30% 至 60% 的本科生报告了有规律的对学 习任务, 如准备考试、 写学期论文或完成每周阅读任 Upham,2011 ) 。 务的拖延 ( Rabin,Fogel,& Nutter国内也有学者指出, 我国不同区域、 类别高校中的大 学生 普 遍 存 在 学 业 拖 延 现 象 ( 庞 维 国, 韩 贵 宁, 2009 ) 。鉴于学业拖延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表现 , 阻碍其学习进步, 增加其压力并降低生活质量, 国内 外学者做了大量工作来研究是什么因素导致大学生 学业拖延产生并使之维持 ( Rabin et al. ,2011 ; 田 2011 ) 。 芊, 邓士昌, 自上 世 纪 80 年 代 起 , 国外学者们陆续从人 格、 认知 、 情 绪、 成就动机和执行功能等角度来概
*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10YJCXLX002 ) ;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11060A5103 ) . Email: chenchen@ njnu. edu. cn 通讯作者: 陈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 第6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月Vol.31 No.6Jou rn al of Sou th west C hina No rm al University (Hu manities and S ocial S cien ces Edition )Nov.,2005*拖延: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区分效度毕重增1,彭香萍2(1.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市400715;2.萍乡高等专科学校,江西萍乡337055)摘 要:拖延可能是时间管理不良的一种后果,也可能是与时间管理相伴随的行为。
本研究的目的是回答拖延与时间管理倾向之间的关系,检验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区分效度。
研究工具包括时间管理倾向量表、拖延量表;研究对象是233名在校大学生;采用相关分析发现,拖延和时间管理倾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表明了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区分效度。
关键词:时间管理倾向量表;拖延;区分效度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2005)06-0010-04 一、前 言时间管理倾向是现代人一种重要的心理特质,生命的丰富取决于一个人是否有效地管理和运用时间。
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合理安排时间不但有助于个人成功,而且可从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维护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时间管理对于自我行动的掌控与规划有重要的影响,个人的时间管理能力对学业自我[1]、学业成绩[2]、工作满意度[3]等皆有显著相关。
作为时间管理衡量的工具,黄希庭等基于自己对时间管理长期的研究,编制了综合性的时间管理倾向量表[4]。
研究发现,时间管理量表对于学业成绩[5][6][7]、对于个人的自我价值感[7]、a 型人格[8]等具有预测效力,证明了该量表的有效性。
拖延(pro crastination )是一种个人倾向性或者特质,本质上是将该做的事情延后做的一种行为,或是一种将该做的事情延后的非理性倾向[9]。
并非所有的延迟都可以称为拖延,被拖延的事件是拖延者认为应该做的、合理的,若不是合理的要求,则不会产生要完成该事件的意图,或“拖延”只是理性地选择了延迟的结果。
此外,时间计划的执行也是拖延现象的核心因素,个体有意图去完成事件,而就客观时间标准而言,拖延是过了最佳时刻后才开始的行动,错失完成任务事件的最佳时机。
否则,有些人认为自己的拖延是从容不迫,而有些人的严守时间却被认为是强迫性格。
从时间的角度看,拖延是将所要进行的事情无理性地延迟。
个体若具有较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在执行计划时就更有效率,进而提升工作或学业表现。
拖延是错过了最佳准备时间,由此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如工作和学习的失败[10]、遭受更多的压力[11]和健康问题[12]等。
因此,拖延是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具有区分效度(Discriminate Validity )的最有力证据。
二、方 法(一)对象来自于教育、历史、外语、计算机、心理等13个专业的233名大学生。
其中男性57名,女性137名;平均年龄为20.3岁,标准差为0.89。
(二)工具时间管理倾向量表。
由黄希庭和张志杰编制[4]。
本量表由时间价值感量表、时间监控观量表和时间效能感三个分量表构成,回答的方式是在“很符合”到“很不符合”的5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自己的。
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10*收稿日期:2005-07-21作者简介:毕重增(1974-),男,山东潍坊人,西南大学心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人格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彭香萍(1964-),男,江西萍乡人,江西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心理技术应用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教育心理学。
基金项目:西南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健全人格的理论和实证研究”(04022),项目负责人:毕重增。
DOI 牶牨牥牣牨牫牱牨牳牤j 牣cn ki 牣xdsk 牣牪牥牥牭牣牥牰牣牥牥牫克龙巴赫α值在0.62-0.81之间,重测信度系数在0.71-0.85之间。
自编拖延量表。
根据文献回顾,选取国外常用的拖延类量表4个,分别是Lay编制的一般拖延量表(General Procrastina tion Scale)及其学生版[9];Tuckman编制的“是我不是我问卷”(That’s me-Tha t’s not me)[13];拖延问卷(Pro crastination Questionnaire)[14];Florey编制的拖延商数(Pro-crastina tion Quotient)问卷[15],将这些量表的项目翻译后,组成了初始的拖延问卷。
回答的方式是在“很符合”到“很不符合”5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自己的。
施测后,采用因素分析确定了由15个项目、3个因子组成的拖延问卷(分析过程见后文)。
用内部一致性表示问卷的信度,整个问卷的克龙巴赫α值为0.83,延迟开始因子为0.74,坐失时机因子为0.80,按部就班因子为0.68。
(三)程序由研究者本人集体施测,问卷当场收回。
用S PSS软件进行数据的管理和统计。
研究还对愿意得到其本人测评结果的参与者反馈了时间管理倾向的结果。
三、结 果(一)拖延问卷首先进行项目分析。
筛选不良题目的指标有多种,在本研究中,如果项目标准差小于1,或删除题目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升高,以及进行因素分析时共同度过低,那么就表明该题的区分度不良,列入优先删除的范围;如果项目同时符合两条以上,则将其予以删除。
表1 拖延问卷的因子分析摘要表项目含义延迟开始坐失时机按部就班拖延不愿做的工作.78推迟不喜欢的事.76为不开始找借口.71搁置工作或改时间.66.29做出努力才开始工作.59拖延而不能完工.58.23错过交通班次.79出发前匆忙准备.74.22为准时而匆忙.70匆忙赴会或迟到.26.69按时处理好要做的事.67尽快开始作业.33.64早开始工作.20.63尽早作出决定.62完成每天的计划.25.60解释率(%)29.5711.859.82 注:因子负荷小于0.20的没有显示。
其次进行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的目的是确定问卷的内部结构。
对于初步项目分析后保留的题目采用主成分法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方差极大化正交旋转。
根据陡阶检验、因子特征值大于1,以及因子的意义合理性确定因子的数目,根据是否存在交叉负荷过高以及各个因子的题目数合理。
最后保留15个题目,获得3个因子,共解释总方差的51.25%,各个因子的组成情况见表1,陡阶检验的结果见图1。
图1 拖延问卷因子分析的陡阶检验图因子命名按照负荷优先和多数题项意义优先的原则进行。
第一个因子包括6个题目,主要内容为以各种借口推迟开始所计划的任务,命名为“延迟开始”。
第二个因子包括4个题目,主要内容为由于拖延而错过了最佳执行时间,造成计划临近结束时的行色匆匆或不能达到目的,命名为“坐失时机”。
延迟开始和坐失时机因子中所涉及到的行为都拖延的直接表现,在这两个因子上的得分越高,表示拖延的特征越突出。
第三个因子包括5个题目,主要内容是尽早开始执行计划、能按时完成计划的行为,命名为“按部就班”,其得分越低表明拖延的特征越突出,意指拖延是不能做到按照程序开始、不能按照预期完成计划的一种结果。
(二)时间管理倾向和拖延的相关分析将时间管理倾向和拖延问卷的因子分析得分计算积差相关,所得结果见表2。
时间管理倾向与拖延量表的按部就班因子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延迟开始、坐失时机因子以及总量表具有显著的负相关;而时间价值感和延迟和坐失时机因子的相关不显著。
四、讨 论(一)拖延及其测量关于拖延的本质,目前还没有定论。
但研究也11已经发现拖延与其他人格因素的稳定关系,特别是与一些负性的人格特征存在正相关[16]。
本研究采用Lay的界定,认为拖延本质上是将该做的事情延后做的一种行为,或是一种将该做的事情延后的非理性倾向。
但在操作定义上,采用了经验准则倾向,将几个不同的问卷所涉及的内容均纳入,这样就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关注拖延的行为,而避开其本质的纠葛。
以因素分析的方法可以获得的拖延测查工具,使复杂的行为归纳出意义相对明确的因子。
从内容上看,问卷所有题目都直接测查拖延行为,且延迟开始因子和坐失时机因子可以看成是拖延不同时间阶段的特征,“按部就班”则是以综合延迟开始和坐失时机行为的反面出现,因此,可以将这个分析的结果简称为拖延的“两阶段综合模式”。
两阶段综合模式的行为取样符合拖延的基本内涵,因此测量是有效的。
表2 时间管理倾向和拖延的相关矩阵价值感监控观效能感延迟开始坐失时机按部就班拖延监控观0.48**效能感0.34**0.71**延迟开始0.010.27**0.24*坐失时机0.100.19*0.20*0.00按部就班0.30**0.54**0.53**0.000.00拖延0.24*0.57**0.56**0.58**0.58**0.58**时间管理0.75**0.88**0.83**0.21*0.21*0.56**0.55** 注:*p<.01,**p<.000。
因子分析获得拖延的“两阶段综合模式”,意味着拖延行为不是单维度的,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同。
以往的各种研究侧重于拖延的领域性、特定性和情景性,不同研究者采用各自的操作定义,出现了10余种常用的评定工具,但这些测查工具大多数将拖延看成是单维度的。
本研究发现拖延存在3个因子,使最初想回避的关于拖延本质的问题再次出现。
拖延是单维度的还是多维度的,单凭因子分析无法提供确定性的解释,还需要交叉效度的检验。
(二)拖延与时间管理的关系对时间价值的认同是否能够直接推动个体的行动 本研究发现拖延与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但延迟开始和坐失时机两个因子与时间管理量表的价值感维度相关不显著。
从界定来看,时间价值感是非常抽象的结构,是指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的稳定的态度和观念,包括时间对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的稳定态度和观念。
价值观本质上是高度内化了的态度,以态度与行为关系来看[17],具体的态度预测具体的行为,而一般化的价值认同很难预测具体的行为。
因此,拖延行为与高度内化的价值观之间出现低相关是合理的。
时间监控观是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能力和观念,它体现在一系列外显的活动中,例如在计划安排、目标设置、时间分配、结果检查等一系列监控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及主观评估。
时间监控是时间管理倾向中更具体更具有操作性的层面,监控的过程对于顺利完成工作不可缺少,与行为的关系更密切。
因此,拖延与监控观的关系应该比与时间价值观的关系更密切,本研究的发现证实了这一点。
时间效能感是制约时间监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个体对自己驾驭时间的信念和预期,反映了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心以及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计。
效能感和监控观是相得益彰的两个成分,效能感是来自于监控行为的结果的体验,只有良好的时间管理行为,才有效能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