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的分类、编号方法、安全等级
制冷剂编号命名规则

制冷剂编号命名规则
制冷剂编号命名规则是指对于各种制冷剂的命名方式和规则。
在制冷剂的命名中,通常会采用一些简单的缩写和数字来表示其化学组成和性质。
例如,R22代表一种氟利昂制冷剂,其中R代表制冷剂,22表示其化学组成和性质。
此外,还有一些制冷剂的编号采用了更为复杂的表示方法,比如R1234yf,其中yf代表其低温性能优异,1234则表示其化学组成和性质。
对于不同的制冷剂类型,其命名方式也存在一些差别。
例如,氨制冷剂的编号通常采用NH3表示,而碳氢制冷剂则采用HCFC或HFC 等缩写表示。
此外,还有一些制冷剂的编号中会添加一些特殊的标识,如酸度指数、温度指数等,以便于制冷剂的辨识和使用。
总之,制冷剂编号命名规则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方便人们对于制冷剂的识别和使用,还能够保证制冷剂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因此,在制冷剂的生产和使用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制冷剂编号命名规则,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 1 -。
《中国制冷空调标准大全》

《中国制冷空调标准大全》一、基础与综合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GB/T 7778—2001冷冻机油絮凝点测定GB/T 12577—1990冷冻机油GB/T 16630—1996冷暖通风设备术语JB/T 4303—1995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JB/T 4330—1999制冷设备术语JB/T 7249—1994制冷和空调设备名义工况一般规定JB/T 7666—1995制冷用图形符号JB/T 7965—1995制冷用板式换热器JB 8701—1998制冷设备清洁度测定方法JB/T 9058—1999二、安全要求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 4706.1—199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电冰箱、食品冷冻箱和制冰机的特殊要求GB 4706.13—199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电动机—压缩机的特殊要求GB 4706.17—199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GB 4706.32—1996家用电器安装、使用、检修安全要求GB 8877—1988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GB 9237—2001空调用通风机安全要求GB 10080—2001空气处理机组安全要求GB 10891—1989房间空气调节器安装规范GB 17790—1999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安全要求GB 18361—2001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安全要求JB 8654—1997单元式空气调节机安全要求JB 8655—1997房间风机盘管空调器安全要求JB 9063—1999三、压缩机与压缩冷凝机组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GB/T 5773—1986活塞式单级制冷压缩机GB/T 10079—2001封闭式制冷压缩机用三相异步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13500—1992封闭式制冷压缩机用电动机绝缘耐氟试验方法GB/T 13501—1992房间空气调节器用全封闭型电动机—压缩机GB/T 15765—1995全封闭涡旋式制冷压缩机GB/T 18429—2001喷油螺杆式单级制冷压缩冷凝机组形式与基本参数JB/T 5145.1—1991喷油螺杆式单级制冷压缩冷凝机组技术条件JB/T 5145.2—1991喷油螺杆式单级制冷压缩冷凝机组试验方法JB/T 5145.3—1991活塞式单机双级制冷压缩机JB/T 5446—1999喷油螺杆式单级制冷压缩机JB/T 6906—1993汽车空调用制冷压缩机试验方法JB/T 6915—1993容积式制冷压缩冷凝机组JB/T 9056—1999四、冷水(热泵)机组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性能试验方法GB/T 10870—2001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GB/T 18362—2001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工商业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GB/T 18430.1—2001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户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GB/T 18430.2—2001蒸汽和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GB/T 18431—2001复合热源热泵型螺杆式冷水机组JB/T 7227—1994五、冷暖通风设备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噪声限值GB/T 13326—1991小型贯流式通风机GB/T 13933—1992盘管技术条件JB/T 4292—1991冷暖通风设备型号编制方法JB/T 4302—1991热水型暖风机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5147—1991变风量末端装置试验方法JB/T 5148—1991空调通风用空气—空气热回收装置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5151—1991暖通、空调用轴流通风机JB/T 6411—1992排风柜JB/T 6412—1992进风加热机组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6413—1992热盘管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6414—1992单元式空气调节机组用双进风离心通风机JB/T 7221—1994进风加热机组技术条件JB/T 7224—1994暖风机JB/T 7225—1994冷暖通风设备外观质量JB/T 7246—1994风机箱JB/T 8932—199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涂装技术条件JB/T 9062—1999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JB/T 9064—1999冷暖通风设备包装通用技术条件JB/T 9065—1999空气幕JB/T 9067—1999前向多翼离心通风机JB/T 9068—1999屋顶通风机JB/T 9069—2000空调用风机平衡精度JB/T 9070—1999六、空气调节房间空气调节器GB/T 7725—1996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节能评定值GB/T 12021.3—2000 组合式空调机组GB/T 14294—1993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B/T 17758—1999风机盘管机组JB/T 4283—1991空调设备用加湿器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5146.1—1991空调设备用加湿器性能试验方法JB/T 5146.3—1991立柱式风机盘管机组JB/T 6415—1992空调用空气过滤器JB/T 6417—1992单元式列车空调机组JB/T 6420—1992汽车空调器性能试验方法JB/T 6914—1993除湿机JB/T 7769—1995屋顶式风冷空调(热泵)机组JB/T 8702—1998整体式机电一体化空调机组JB/T 8544—1997柜式风机盘管机组JB/T 9066—1999七、冷冻与冷藏设备家用制冷器具冷藏箱GB/T 8059.1—1995家用制冷器具冷藏冷冻箱GB/T 8059.2—1995家用制冷器具冷冻箱GB/T 8059.3—1995家用制冷器具无霜冷藏箱、无霜冷藏冷冻箱、无霜冷冻食品储藏箱和无霜食品冷冻箱GB/T 8059.4—1993组合冷库用隔热夹芯板技术条件JB/T 6527—1992卧式平板冻结机JB/T 7216—1994大型氨制冰设备JB/T 7222—1994食品冷柜JB/T 7244—1994谷物冷却机JB/T 8889—1999组合冷库JB/T 9061—1999食品真空冷冻干燥设备JB/T 10285—2001八、辅助设备与控制元器件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GB/T 17791—1999制冷用R12、R22、R502热力膨胀阀JB/T 3548—1991 制冷用电磁阀JB/T 4119—1991制冷用金属与玻璃烧结液位计和视镜JB/T 6918—1993 风量调节阀JB/T 7228—1994热泵用四通电磁换向阀JB/T 7230—1994制冷装置用截止阀JB/T 7245—1994氨制冷装置用淋水式冷凝器JB/T 7658.1—1995氨制冷装置用油分离器JB/T 7658.2—1995氨制冷装置用立式蒸发器JB/T 7658.3—1995氨制冷装置用卧式蒸发器JB/T 7658.4—1995氨制冷装置用蒸发式冷凝器JB/T 7658.5—1995氨制冷装置用空气冷却器JB/T 7658.6—1995氨制冷装置用搅拌机JB/T 7658.7—1995氨制冷装置用贮液器JB/T 7658.8—1995氨制冷装置用低压循环贮液器JB/T 7658.9—1995氨制冷装置用集油器JB/T 7658.10—1995氨制冷装置用中间冷却器JB/T 7658.11—1995氨制冷装置用紧急泄氨器JB/T 7658.12—1995氨制冷装置用空气分离器JB/T 7658.13—1995氨制冷装置用氨液分离器JB/T 7658.14—1995氨制冷装置用氨气过滤器JB/T 7658.15—1995氨制冷装置用氨液过滤器JB/T 7658.16—1995氨制冷装置用立式冷凝器JB/T 7658.17—1995氨制冷装置用卧式冷凝器JB/T 7658.18—1995氟利昂制冷装置用贮液器JB/T 7659.1—1995氟利昂制冷装置用水冷冷凝器JB/T 7659.2—1995氟利昂制冷装置用吊顶式空气冷却器JB/T 7659.3—1995 氟利昂制冷装置用干式蒸发器JB/T 7659.4—1995氟利昂制冷装置用翅片式换热器JB/T 7659.5—1995制冷用压力、压差控制器JB/T 7961—1995制冷空调用直动式电子膨胀阀JB/T 10212—2000汽车空调用暖风水阀JB/T 10284—2001九、常用相关标准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91—2000防潮包装GB/T 5048—1999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 6388—1986防水包装GB/T 7350—1999标牌GB/T 13306—1991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3384—1992通风空调风口JG/T 14—1999暖通空调一般标准规范1GBJ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3GB50176-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4GB50189-93旅游宾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5GB50264-97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6JGJ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7CJJ34-90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8GB4272-92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9GB8175-87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10GB11790-89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则国家发改委等出台三项空调能效国家标准(最新空调标准)1,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国家标准2,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国家标准3,冷水机组能效国家标准在电力供应趋紧的今天,国家出台了3项空调能效标准,占城镇夏季用电高峰负荷40%的空调成为国家实施能效标识制度的首批产品之一。
制冷剂的命名

制冷剂的命名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是美国供暖制冷工程协会于1967年制定的标准(ashrae standard 34-67)中的规定。
这一标准的编号方法是将制冷剂的英文单词“refrigerant”的第一个字母“R”和化学分子式的结构联系起来,只要知道它的化学分子式,就可以写出它的代号。
代号是由“R”和其后边的数字组成的。
20世纪30年代,一系列卤代烃制冷剂相继出现,杜邦公司将其命名为氟利昂(Freon以前用“F”代表氟里昂“Freon”。
1,无机化合物$t ]2x a \(P属于无机化合物的制冷剂有水、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无机化合物用序号700表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取整数部分)加上700就得出其制冷剂的编号。
B#`,C I F @ F2,卤代烃卤代烃是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氟、氯、澳的衍生物的总称。
目前用作制冷剂的主要是甲烷、乙烷、丙烷和环丁烷系的衍生物。
3,碳氢化合物这类制冷剂主要有饱和碳氢化合物和非饱和碳氢化合物。
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中甲烷、乙烷、丙烷的编号方法与卤代烃相同4,混合制冷剂 f.f ` g p3Z c [ _这类制冷剂包括共沸制冷剂和非共沸制冷剂。
已经商品化的共沸制冷剂,依应用先后在R500序号中顺次地规定其编号。
已经商品化的非共沸制冷剂,依应用先后,在R400序号中顺次地规定其编号。
混合制冷剂的组分相同,比例不同,编号数字后接大写A、B、C等字母加以区别。
5,其他各种有机化合物)T ^8r Y7Z U p;|7|规定按600序号编号,其编号是任选的。
w f v K M r近来,常常根据制冷剂的化学组成来表示制冷剂的种类6,R-12制冷剂别名R12、氟利昂12、F-12、CFC-12、二氟二氯甲烷,商品名称有Freon12等,中文名称二氟二氯甲烷,英文名称Dichlorodifluoromethane,分子式CCl2F2。
由于R-12属于CFC类物质(第一批受限的ODS物质ClassIOzone-depletingSubstances)——对臭氧层有破坏、并且存在温室效应,因此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已经停止了在新空调、制冷设备上的初装或旧设备上的再添加;中国2007年已停止了R12制冷剂的生产、以及在新制冷空调设备上的初装。
制冷剂种类名称分子式

制冷剂种类名称分子式
摘要:
一、制冷剂的定义与分类
二、制冷剂的命名规则
三、制冷剂种类与分子式介绍
四、制冷剂的应用领域
五、未来制冷剂的发展趋势
正文:
一、制冷剂的定义与分类
制冷剂,又称制冷介质,是在制冷系统中进行吸热和放热过程的介质。
根据制冷剂的性质和制冷方式的不同,制冷剂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氟利昂、氨、水等。
二、制冷剂的命名规则
制冷剂的命名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表示制冷剂类型的字母或符号,另一部分是表示制冷剂成分的分子式。
例如:R22 表示氟利昂22,NH3 表示氨。
三、制冷剂种类与分子式介绍
1.氟利昂类制冷剂
氟利昂类制冷剂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制冷剂,其分子式通常为R(F-)x (Cl-)y(Br-)z,其中x、y、z 为整数。
例如:R22(氟利昂22)、R134a (氟利昂134a)等。
2.氨制冷剂
氨(NH3)是一种自然工质制冷剂,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制冷和空调系统。
3.水制冷剂
水(H2O)作为一种环保、可再生的制冷剂,在自然冷源和人工制冷系统中都有广泛应用,如水冷空调、地源热泵等。
4.碳氢制冷剂
碳氢制冷剂主要包括丙烷(C3H8)、丁烷(C4H10)等,具有可燃、无毒、环保等特点,适用于小型制冷系统和移动制冷设备。
四、制冷剂的应用领域
制冷剂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冷冻冷藏、工业冷却等领域,为现代社会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和高效的生产条件。
五、未来制冷剂的发展趋势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节能减排的需求,未来制冷剂将朝着环保、节能、低毒的方向发展。
28种制冷剂汇总(附如何选用制冷剂)

1、R134a(四氟乙烷)冷媒R134a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替代R12的主要制冷工质之一,常用于车用空调,商业和工业用制冷系统,以及作为发泡剂用于硬塑料保温材料生产,也可以用来配置其他混合制冷剂,如R404A和R407C等。
主要用途:主要替代R12用作制冷剂,大量用于汽车空调、冰箱制冷。
2、R410A物化特性:常温常压下,R410A是一种不含氯的氟代烷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
其ODP为0,因此R410A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
主要用途:R410A主要用于替代R22和R502,具有清洁、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点,大量用于家用空调、小型商用空调、户式中央空调等。
钢瓶包装,净重11.3kg、500kg>IOOOkg o3、R407C常温常压下,R407C是一种不含氯的氟代烷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
其ODP为0,因此R407C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
主要用途:R407C主要用于替代R22,具有清洁、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点,大量用于家用空调、中小型中央空调。
钢瓶包装,净重11.3kg、500kg>IOOOkg o4、R417A常温常压下,R417A是一种不含氯的氟代烷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
其ODP为0,因此R417A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
主要用途:R417A主要用于替代R22,具有清洁、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点,用于热泵(OEM初装替换R22)和空调(售后替换R22)等。
钢瓶包装,净重11.3kg、400kg›IOOOkg o5、R404AR404A不得是一种不含氯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
其ODP为0,因此R404A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
主要用途:R404A主要用于替代R22和R502,具有清洁、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点,大量用于中低温冷冻系统。
常用制冷剂分类以及性能介绍

常用制冷剂分类以及性能介绍制冷剂是用于制冷设备中的介质物质。
常见的制冷剂主要分为四类:氨类制冷剂、氟利昂类制冷剂、烷类制冷剂和CO2(二氧化碳)制冷剂。
下面将介绍每类制冷剂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1.氨类制冷剂:氨(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可用于制冷以及工业生产中。
氨是一种高效的制冷剂,具有以下特点:-良好的传热性能:氨的导热系数高,传热效率高。
-高制冷效果:氨的蒸发潜热大,能够提供更大的制冷量。
-环保性:氨在环境中的寿命短,不会对臭氧层产生破坏,对大气污染较小。
氨常用于工业中的制冷系统、冷库和超市冷藏柜等。
2. 氟利昂类制冷剂:氟利昂(Fluorocarbon)是由氟、氯和碳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热力学性能和制冷特性。
常见的氟利昂类制冷剂包括R22、R134a、R410A等,它们的性能主要有:-稳定性:氟利昂类制冷剂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能够保证系统的长期运行。
-卓越的传热性能:氟利昂类制冷剂的传热系数高,传热效率优异。
-中等制冷效果:相对于氨类制冷剂,氟利昂类制冷剂的蒸发潜热较小,但仍能提供较好的制冷效果。
氟利昂类制冷剂广泛应用于家用空调、商用冷柜等领域。
3.烷类制冷剂:烷类制冷剂是通过将烷烃类化合物应用于制冷系统中来实现制冷效果的。
常见的烷类制冷剂有R290(丙烷)和R600a(异丁烷)。
烷类制冷剂的性能表现如下:-较小的环境影响:烷类制冷剂不含氟,对臭氧层和全球变暖潜在性的影响小。
-较低的饱和蒸气压:烷类制冷剂的饱和蒸气压较低,有助于提高制冷系统的效率。
-中等制冷效果:烷类制冷剂的制冷效果与氟利昂类制冷剂相似。
烷类制冷剂主要应用于家用和商用制冷设备中。
4.CO2制冷剂:CO2制冷剂,即二氧化碳,是一种环保的制冷剂,可以在低温和超低温应用中替代其他制冷剂。
CO2制冷剂的性能特点如下:-高制冷效果:CO2的蒸发潜热大,能够提供较高的制冷效果。
-高压特性:CO2在正常温度下为气体,需要较高的压力才能维持在液态中。
我国制冷空调标准大全

我国制冷空调标准大全一、基础与综合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GB/T 7778—2001冷冻机油絮凝点测定GB/T 12577—1990冷冻机油GB/T 16630—1996冷暖通风设备术语JB/T 4303—1995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JB/T 4330—1999制冷设备术语JB/T 7249—1994制冷和空调设备名义工况一样规定JB/T 7666—1995制冷用图形符号JB/T 7965—1995制冷用板式换热器JB 8701—1998制冷设备清洁度测定方法JB/T 9058—1999二、安全要求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 4706.1—199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电冰箱、食品冷冻箱和制冰机的专门要求GB 4706.13—199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电动机—压缩机的专门要求GB 4706.17—199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专门要求GB 4706.32—1996家用电器安装、使用、检修安全要求GB 8877—1988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GB 9237—2001空调用通风机安全要求GB 10080—2001空气处理机组安全要求GB 10891—1989房间空气调剂器安装规范GB 17790—1999溴化锂吸取式冷〔温〕水机组安全要求GB 18361—2001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安全要求JB 8654—1997单元式空气调剂机安全要求JB 8655—1997房间风机盘管空调器安全要求JB 9063—1999三、压缩机与压缩冷凝机组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GB/T 5773—1986活塞式单级制冷压缩机GB/T 10079—2001封闭式制冷压缩机用三相异步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13500—1992封闭式制冷压缩机用电动机绝缘耐氟试验方法GB/T 13501—1992房间空气调剂器用全封闭型电动机—压缩机GB/T 15765—1995全封闭涡旋式制冷压缩机GB/T 18429—2001喷油螺杆式单级制冷压缩冷凝机组形式与差不多参数JB/T 5145.1—1991喷油螺杆式单级制冷压缩冷凝机组技术条件JB/T 5145.2—1991喷油螺杆式单级制冷压缩冷凝机组试验方法JB/T 5145.3—1991活塞式单机双级制冷压缩机JB/T 5446—1999喷油螺杆式单级制冷压缩机JB/T 6906—1993汽车空调用制冷压缩机试验方法JB/T 6915—1993容积式制冷压缩冷凝机组JB/T 9056—1999四、冷水〔热泵〕机组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性能试验方法GB/T 10870—2001 直燃型溴化锂吸取式冷〔温〕水机组GB/T 18362—2001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工商业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GB/T 18430.1—2001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户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GB/T 18430.2—2001蒸汽和热水型溴化锂吸取式冷水机组GB/T 18431—2001复合热源热泵型螺杆式冷水机组JB/T 7227—1994五、冷暖通风设备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噪声限值GB/T 13326—1991小型贯流式通风机GB/T 13933—1992盘管技术条件JB/T 4292—1991冷暖通风设备型号编制方法JB/T 4302—1991热水型暖风机型式与差不多参数JB/T 5147—1991变风量末端装置试验方法JB/T 5148—1991空调通风用空气—空气热回收装置型式与差不多参数JB/T 5151—1991暖通、空调用轴流通风机JB/T 6411—1992排风柜JB/T 6412—1992进风加热机组型式与差不多参数JB/T 6413—1992热盘管型式与差不多参数JB/T 6414—1992单元式空气调剂机组用双进风离心通风机JB/T 7221—1994进风加热机组技术条件JB/T 7224—1994暖风机JB/T 7225—1994冷暖通风设备外观质量JB/T 7246—1994风机箱JB/T 8932—199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剂设备涂装技术条件JB/T 9062—1999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JB/T 9064—1999冷暖通风设备包装通用技术条件JB/T 9065—1999空气幕JB/T 9067—1999前向多翼离心通风机JB/T 9068—1999屋顶通风机JB/T 9069—2000空调用风机平稳精度JB/T 9070—1999六、空气调剂房间空气调剂器GB/T 7725—1996房间空气调剂器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节能评定值GB/T 12021.3—2000 组合式空调机组GB/T 14294—1993单元式空气调剂机GB/T 17758—1999风机盘管机组JB/T 4283—1991空调设备用加湿器型式与差不多参数JB/T 5146.1—1991空调设备用加湿器性能试验方法JB/T 5146.3—1991立柱式风机盘管机组JB/T 6415—1992空调用空气过滤器JB/T 6417—1992单元式列车空调机组JB/T 6420—1992汽车空调器性能试验方法JB/T 6914—1993除湿机JB/T 7769—1995屋顶式风冷空调〔热泵〕机组JB/T 8702—1998整体式机电一体化空调机组JB/T 8544—1997柜式风机盘管机组JB/T 9066—1999七、冷冻与冷藏设备家用制冷器具冷藏箱GB/T 8059.1—1995家用制冷器具冷藏冷冻箱GB/T 8059.2—1995家用制冷器具冷冻箱GB/T 8059.3—1995家用制冷器具无霜冷藏箱、无霜冷藏冷冻箱、无霜冷冻食品储藏箱和无霜食品冷冻箱GB/T 8059.4—1993组合冷库用隔热夹芯板技术条件JB/T 6527—1992卧式平板冻结机JB/T 7216—1994大型氨制冰设备JB/T 7222—1994食品冷柜JB/T 7244—1994谷物冷却机JB/T 8889—1999组合冷库JB/T 9061—1999食品真空冷冻干燥设备JB/T 10285—2001八、辅助设备与操纵元器件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GB/T 17791—1999制冷用R12、R22、R502热力膨胀阀JB/T 3548—1991 制冷用电磁阀JB/T 4119—1991制冷用金属与玻璃烧结液位计和视镜JB/T 6918—1993 风量调剂阀JB/T 7228—1994热泵用四通电磁换向阀JB/T 7230—1994制冷装置用截止阀JB/T 7245—1994氨制冷装置用淋水式冷凝器JB/T 7658.1—1995氨制冷装置用油分离器JB/T 7658.2—1995氨制冷装置用立式蒸发器JB/T 7658.3—1995氨制冷装置用卧式蒸发器JB/T 7658.4—1995氨制冷装置用蒸发式冷凝器JB/T 7658.5—1995氨制冷装置用空气冷却器JB/T 7658.6—1995氨制冷装置用搅拌机JB/T 7658.7—1995氨制冷装置用贮液器JB/T 7658.8—1995氨制冷装置用低压循环贮液器JB/T 7658.9—1995氨制冷装置用集油器JB/T 7658.10—1995氨制冷装置用中间冷却器JB/T 7658.11—1995氨制冷装置用紧急泄氨器JB/T 7658.12—1995氨制冷装置用空气分离器JB/T 7658.13—1995氨制冷装置用氨液分离器JB/T 7658.14—1995氨制冷装置用氨气过滤器JB/T 7658.15—1995氨制冷装置用氨液过滤器JB/T 7658.16—1995氨制冷装置用立式冷凝器JB/T 7658.17—1995氨制冷装置用卧式冷凝器JB/T 7658.18—1995氟利昂制冷装置用贮液器JB/T 7659.1—1995氟利昂制冷装置用水冷冷凝器JB/T 7659.2—1995氟利昂制冷装置用吊顶式空气冷却器JB/T 7659.3—1995 氟利昂制冷装置用干式蒸发器JB/T 7659.4—1995氟利昂制冷装置用翅片式换热器JB/T 7659.5—1995制冷用压力、压差操纵器JB/T 7961—1995制冷空调用直动式电子膨胀阀JB/T 10212—2000汽车空调用暖风水阀JB/T 10284—2001九、常用相关标准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91—2000防潮包装GB/T 5048—1999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 6388—1986防水包装GB/T 7350—1999标牌GB/T 13306—1991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3384—1992通风空调风口JG/T 14—1999暖通空调一样标准规范1GBJ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剂设计规范2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3GB50176-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4GB50189-93旅行宾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剂节能设计标准5GB50264-97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6JGJ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7CJJ34-90都市热力网设计规范8GB4272-92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那么9GB8175-87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那么10GB11790-89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那么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国家发改委等出台三项空调能效国家标准〔最新空调标准〕1,房间空气调剂器能效国家标准2,单元式空气调剂机能效国家标准3,冷水机组能效国家标准在电力供应趋紧的今天,国家出台了3项空调能效标准,占城镇夏季用电高峰负荷40%的空调成为国家实施能效标识制度的首批产品之一。
制冷剂命名规则

制冷剂的种类及命名规则是制冷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制冷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制冷剂的选取,关系到系统的,等等关键元器件的选型和装配,现有流行的制冷剂多种多样,他们各自的命名是按照什么规则,从命名里面可以看出他们什么特性呢。
下面就为大家仔细的归纳一下。
一、制冷剂的种类根据制冷剂的分子结构,可将制冷剂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根据制冷剂的组成可分为单一制冷剂和混合制冷剂;根据制冷剂的物理性质,可将制冷剂分为高温(低压)、中温(中压)、低温(高压)制冷剂。
二、制冷剂的编号我国国家标准GB7778—1987规定了各种制冷剂的简单编号方法,以代替其化学名称、分子式或商品名称。
这个国家标准主要等效采用美国ANSI/ASHRAE34标准。
标准中规定用字母R和它后面的一组数字及字母作为制冷剂的简写编号。
字母作为制冷剂的代号,后面的数字或字母则根据制冷剂的种类及分子组成按一定的规则编写。
2.1、无机化合物属于无机化合物的制冷剂有水、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无机化合物用序号700表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取整数部分)加上700就得出其制冷剂的编号。
例: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其编号为R717。
二氧化碳和水的编号分别为R744和R718。
2.2、卤代烃卤代烃是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氟、氯、澳的衍生物的总称。
目前用作制冷剂的主要是甲烷、乙烷、丙烷和环丁烷系的衍生物。
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分子通式为CmH2m+2。
卤代烃的分子通式为CmHnFpCLqBrr,其原子数m、n、p、q、r之间的关系式为2m+2=n+p+q+r卤代烃制冷剂的代号R后面的第一位数字表示卤代烃分子式中碳原子数目减去1(即m-1),若碳原子数目为1,则m-1=0,可以不写。
R后面的第二位数字表示卤代烃分子式中氢原子数目n加上1(即n+l)。
R后面的第三位数字表示卤代烃分子式中氟原子数目p。
例如二氟二氯甲烷分子式为CF2CL2,编号为R12。
四氟乙烷的分子式为C2H2F4,编号为R1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货 | 一文搞定制冷剂的分类、编号方法、安全等级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是制冷系统中的工作物质。
当前,能当作制冷剂的物质有80多种,最常见的制冷剂有氟利昂(包括:R22、R134a 、R407c 、R410a 、R32等)、氨(NH )、水(H O )、二氧化碳(CO )、少数碳氢化合物(如:R290、R600a )。
1、制冷剂的分类
根据制冷剂在标准大气压力(100kPa )条件下蒸发温度t 的高低,可将其分为:高温制冷剂、中温制冷剂、低温制冷剂。
[1]
图:制冷剂的分类
注:P 为环境温度为30℃的冷凝压力
高温制冷剂(或低压制冷剂),如:R11、R113、R114、R21,常用于离心式制冷机的空调系统。
中温制冷剂(或中压制冷剂),如:R12、R22、R717、R142、R502,常用于普通单级压缩和双级压缩的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高温制冷剂(或高压制冷剂),如:R13、R14、R503、烷烃、烯烃,常用于复叠式制冷装置的低温级
此外,根据化学组成不同,制冷剂还可分为以下几类:1)无机化合物,2)饱和烃的卤化物(氟利昂),3)碳氢化合物,4)共沸制冷剂,5)非共沸制冷剂。
2、制冷剂编号表示方法
1)无机化合物
322s c
无机化合物制冷剂的代号中R后的第一个数字为7,其后跟的数字是分子量的整数部分。
2)饱和烃的卤化物(氟利昂)
氟利昂的代号是用字母R,和其后跟随的数字(m-1)(n+1)(x)B(z)组成。
m=1时,(m-1)可省略;如果z=0,B(z)可省略。
3)碳氢化合物
饱和碳氢化合物也按照氟利昂的编号规则书写,除了丁烷例外写成R600。
此外,同素异构物在代号后面加一个字母“a”,如异丁烧为R600a。
非饱和碳氢化合物和它们的卤族元素衍生物。
在R后面先写一个“1”,然后写上按氟利昂编号规则的数字。
4)共沸制冷剂
共沸制冷剂在编号标准中规定R后的第一个数字为5,其后的两位数字按实用的先后次序编号,如R500,R501等。
5)非共沸制冷剂
非共沸制冷剂规定R后第一个数字为4,其后二位数字按实用的先后次序编号,如R400,R401,
R407A,R407B,R407C等。
注:为区分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程度,常将R分别用CFC、HCFC、HFC、HC代替
CFC——氯氟化碳,含氯、不含氢,公害物,严重破坏臭氧层禁用
HCFC——氢氯氟化碳,含氯、含氢,低公害物质属于过渡性物质
HFC——氢氟化碳,不含氯,无公害可作为替代物
HC——碳氢化合物,不含氯、不含氟、无公害可作为替代物
3、制冷剂的安全等级
制冷剂应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安全性主要包括毒性和可燃性,国家标准《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GB/T 7778-2017将制冷剂的毒性分为A类(低慢性毒性)、B类(高慢性毒性),将可燃性分为第1类(无火焰传播)、第2L类(弱可然)、第2类(可然)、第3类(可燃易爆)。
根据GB/T 7778-2017,制冷剂安全性细分为8类,分别为:A1、A2L、A2、A3、B1、B2L、B2、B3,其中,A1最安全,B3最危险。
[3]
常见制冷剂的安全等级如下:
A1类:
R11、R12、R13、R113、R114、R115、R116、R22、R124、R23、R125、R134a、
R227ea、R236fa、R1233zd(E)、R1336mzz(Z)、R218、RC318、R401a、R401b、R402a、R402b、R403a、R403b、R404a、R407a、R407b、R407c、R407d、R408a、R409a、
R410a、R417a、R422d、R500、R501、R502、R507a、R508a、R508b、R509a、R513a、R744
A2类:
R142b、R152a、R406a、R411a、R411b、R412a、R413a、R415b、R418a、R419a、R512a
A2L类:
R143a、R32、R1234yf、R1234ze(E)
A3类:
R290、R600、R600a、R601a、R1270、RE170、R510a、R511a
B1类:R123、R245fa B2L类:R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