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当然也需要供暖
南方供暖方案

南方供暖方案南方供暖方案引言在南方地区,由于气候相对温暖,不同于北方的寒冷季节,供暖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室内舒适度的要求增加,南方供暖方案亟待解决。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南方地区的供暖方案,旨在为南方地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高效的供暖解决方案。
背景南方气候相对较暖,冬季温度一般在0°C以上,因此传统的供暖方式如燃煤供暖、集中供暖等并不适用于南方地区。
同时,南方地区的建筑结构和维修方式也与北方地区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方案概述本方案主要采用电力供暖与地暖相结合的方式,以提供舒适的供暖环境。
1. 电力供暖电力供暖是南方供暖方案的主要方式之一。
利用电加热器、电暖气片等设备,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为室内提供暖气。
电力供暖具有安全、无污染、调节灵活等优点,适用于南方地区的温和冬季。
2. 地暖系统地暖是一种通过电热膜、水循环、空气对流等方式将热能传递至室内的供暖系统。
地暖具有较好的舒适性和能效,可以更均匀地分布热量,减少室内温度差异。
在南方地区,地暖系统可以更好地适应温和冬季的供暖需求。
方案优势本方案在南方供暖方案中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节能采用电力供暖和地暖系统的组合,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相比传统的燃煤供暖,电力供暖和地暖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将热能传递至室内,提供舒适的供暖环境。
2. 舒适性地暖系统的采用能够使室内温度更加均匀,减少室内外温差,提供更舒适的供暖效果。
与传统的暖气片相比,地暖系统没有明显的热流动感,能够减少空气的干燥和灰尘的堆积,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3. 环保无污染电力供暖和地暖系统都不产生烟尘和废气排放,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其他有害物质的产生,对环境没有污染。
与传统的燃煤供暖相比,不仅能够降低空气污染,还能够保护居民的健康。
实施步骤要实施南方供暖方案,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操作:1. 评估建筑结构:初步评估建筑结构是否适合安装电力供暖和地暖系统,包括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等。
南方冬季防冻小知识

南方冬季防冻小知识南方地区的冬季虽然相对较温暖,但仍然需要采取一些防冻措施来保护生活和作物。
以下是一些南方冬季防冻的小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注意室内供暖:南方冬季的气温虽然不是很低,但室内供暖仍然是必要的。
保持室内温度稳定,不仅可以提高生活舒适度,还能预防冷病的发生。
可以使用电暖器、空调等设备进行供暖,但要注意安全用电,避免火灾和电器故障。
2. 维护水管:冬季水管易受冻的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在南方地区,由于气温较高,水管冻裂的情况相对较少,但仍然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
首先,保持室内温度稳定,不要让水管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其次,可以使用保温材料包裹水管,防止受冻;另外,可以适当放开水龙头,保持水流通畅,减少水管结冰的风险。
3. 防冻喷灌:南方地区的冬季还是有一定程度的霜冻和低温的,这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会带来一定影响。
因此,农民可以在霜冻天气来临前,采取防冻喷灌的措施来保护作物。
防冻喷灌可以增加作物表面的温度,减少受冻的风险,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
4. 注意室外植物:南方地区的冬季相对较短,但仍然可能出现低温和霜冻的情况。
在选择室外植物时,要注意选择耐寒性强的品种,避免受冻。
对于已经种植的植物,可以使用覆盖物或保温材料来保护根部和嫩枝,减少受冻的风险。
5. 注意交通安全:南方冬季的雨水较多,路面容易湿滑,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在雨天行车时,要特别小心驾驶,遵守交通规则,保持安全距离,减速慢行,防止打滑和碰撞。
6. 防止冷热交替:南方冬季的气温变化较大,早晚温差较大,容易导致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因此,要注意保持适当的着装,避免冷热交替。
早晚温差较大时,可以适当加减衣物,保持体温稳定。
7. 防火安全:冬季是取暖的高峰期,因此火灾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要注意用火安全,避免使用不合格的电暖器和取暖设备,不要在床上放置暖水袋等易燃物品,不要离开时忘记关火。
8. 注意室内通风:南方冬季气温较低,室内通风不易。
南方统一供暖可行性分析

南方统一供暖可行性分析引言南方地区由于气候较为温暖,在冬季往往不需要进行供暖。
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南方地区寒冷天气频发,居民的供暖需求也逐渐增加。
因此,对于南方地区是否实施统一供暖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统一供暖的优势1. 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南方地区的冬季虽然相对较短,但由于没有供暖设施,居民在这段时间里往往难以享受到舒适的居住环境。
统一供暖方案的实施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使其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享受到温暖的居住环境。
2. 节能减排:南方地区冬季温度相对较低,有一定的供暖需求。
目前,南方地区的供暖方式主要依靠居民个体使用的电暖器、空调等电热设备。
这些设备耗电量大,能源消耗效率低,不仅增加了居民的能源开支,还导致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而统一供暖方案可以通过集中供暖,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3. 资源利用率高:南方地区虽然没有大规模的供暖设施,但城市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潜在的供热资源,如燃气、余热等。
通过统一供暖方案,可以将这些资源进行集中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南方地区的城市化程度逐渐提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统一供暖方案所需要的供暖管网、锅炉等设施可以得到有效的建设和维护,技术可行性较高。
2. 经济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是决定统一供暖方案是否可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统一供暖方案需要大规模的供暖设施建设和管网铺设,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但是,通过集中供暖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从长远来看,可以降低居民的能源开支。
因此,尽管初始投入较大,但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统一供暖方案是可行的。
3. 环境可行性:南方地区的环境宜居,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
南方地区的个体供暖方式对环境影响较大,如电力消耗过大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等。
而通过统一供暖方案,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较好的环境可行性。
4. 政策可行性:政府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一直加大力度并制定了相关政策。
南方采暖方案

南方采暖方案随着冬季的临近,南方地区的气温逐渐降低,人们开始考虑在采暖方面做出改变。
南方地区的气候通常较为温暖,因此采暖需求并没有北方那么迫切。
然而,随着人们对舒适生活需求的提高,南方地区对采暖方案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一、太阳能采暖方案太阳能采暖方案是一种环保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尤其适用于南方地区的温暖冬季。
南方地区的太阳能资源丰富,可以通过光热转化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提供供暖所需的温暖空气或热水。
这种方案的优势在于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并且可大幅度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同时,太阳能采暖系统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节省了传统采暖方式下的能源开支。
二、地源热泵采暖方案地源热泵采暖方案是另一种可行的选择。
通过埋设在地下的地源热交换器,地源热泵可以利用地下稳定的温度来提供采暖。
这种方法的原理类似于空调,但具有更高的效率和节能性。
地下稳定的温度保证了不管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地源热泵系统都能够提供恒定的温度。
这种方案的成本较高,但是长期运行下来,可以获得更好的节能效果。
三、空气源热泵采暖方案空气源热泵采暖方案是另一种适用于南方地区的选择。
与地源热泵不同,空气源热泵采用的是空气作为热源。
通过吸收空气中的热能,再经过压缩,将热能传递到室内,提供温暖的空气。
这种方案不需要地下热交换器,因此成本相对较低。
同时,在制冷季节,空气源热泵也可以切换至制冷模式,提供清凉的空气。
四、集中供暖方案除了以上的个体供暖方案,南方地区也可以考虑集中供暖方案。
集中供暖是通过集中的采暖系统,将热能分配到各个房间或建筑物。
这种方案不仅能够实现资源优化利用,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统一管理和维护。
对于大型住宅区或办公楼等集体建筑,集中供暖方案也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通过合理规划和运营,可以降低整体的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
五、采暖方案的选择在选择合适的采暖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建筑物的结构、预算、运行效率等。
同时,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也需要被纳入考虑。
南方农村供暖解决方案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南方农村供暖解决方案# 南方农村供暖解决方案## 引言在南方农村地区,由于气候相对温暖,供暖问题并不像北方地区那样紧迫。
然而,随着冬季气温的逐渐下降,南方农村地区的供暖问题也逐渐引起居民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南方农村供暖问题的现状,并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 现状分析### 气候特点南方农村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度较低,但仍然相对较暖。
这与北方地区相比,需要用到的暖气设备和供暖方式有所不同。
### 政府政策由于南方农村地区供暖问题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政府的相关政策也较少。
这给南方农村地区居民解决供暖问题带来了困难。
### 经济条件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
许多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无力承担高昂的供暖费用。
因此,降低供暖成本成为解决方案的一个关键问题。
## 解决方案### 太阳能供暖太阳能供暖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解决方案,特别适合南方农村地区。
通过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集热板,可以利用免费的太阳能将热水供应到村民家中。
热水可以用于洗漱和取暖,减少对传统能源的需求。
### 生物质能源供暖南方农村地区的农作物和农废产生了大量的生物质能源,如秸秆、木柴等。
利用这些生物质能源进行供暖,不仅能够减少农废的排放和污染,还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需求。
农村居民可以将秸秆等稻草材料进行处理后用作燃料,或者建立生物质能源发电厂,将生物质能源转化为电力供应给农村居民。
### 政府支持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南方农村的供暖解决方案。
例如,提供补贴和贷款,降低安装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设备的成本。
此外,政府还可以提供指导和培训,帮助农村居民了解和掌握供暖解决方案的技术。
### 社区合作南方农村地区的居民可以通过组织社区合作,共同解决供暖问题。
例如,可以建立一个农村供暖协会,集中购买供暖设备和燃料,以降低成本。
常见供暖知识问答

供暖基础知识销售篇1、南方地区为什么需要供暖南方地区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5℃的日数为115天,平均湿度为74%,对采暖有强烈需求。
为什么在长江流域冬天感觉特别寒冷?长江流域尽管冬天的平均温度比北方城市要高一些,由于长江流域几乎所有城市的气候条件都是湿度比较高,尽管冬季的环境温度比北方城市高一些,但人体的感觉却是非常寒冷。
2、壁挂炉与空调相比,有什么优越性?(1)舒适性强,室内温度均匀,没有噪音,不干燥,没有空气对流感和只制风不制热的缺点。
(2)几乎所有的家用空调(户式中央空调、壁挂机、柜机)在冬季(环境温度低于7℃)基本都无法正常采暖;(3)可以提供生活热水。
(4)使用成本低,约是电取暖设备的一半。
(5)操作简单,各房间可单独温控。
3、锅炉装在室内会有危险吗?会造成煤气中毒吗?肯定没有。
首先,用户通常使用的壁挂锅炉为平衡式的,它的主要特点是双层烟管,密闭式燃烧,废气直接排放室外,氧气从室外吸进,不消耗室内氧气。
其次,锅炉通过严格的CE认证,在电磁兼容性上符合"欧洲89/336/CEE管理标准",在气密性、气体应用上符合"欧洲90/396/CEE管理标准"。
每台锅炉出厂都经过严格的电子、气密性、水压等检测。
4、锅炉每月的运行费用是不是很高?锅炉有两种运行模式,夏季仅提供生活热水;冬季可提供供暖和生活热水两种功能。
用户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以南京而言(天然气),若供暖面积约为100㎡,按满负荷及燃气热值8600 kcal/m3计算,则每小时耗气量约为2.38m3/h,如果每天运行10小时,煤气费为2.4元/m3,则每天的运行费用约为28.56元,每月约为856.80元。
5、散热器有哪些种类?按照散热器材质划分:市场上主要的散热器有钢制散热器,铸铝散热器,铜铝复合散热器和铸铁散热器。
按照形式是划分:有钢制板型散热器、钢制柱式散热器、卫浴散热器、铜铝复合散热器和铸铁散热器。
中国供暖分界线

中国供暖分界线供暖分界地区是按照供暖分界线划分的,中国供暖分界线位于北纬33度附近的秦岭和淮河一带,秦岭和淮河一带以北就是属于供暖地区。
中国划分南方和北方的这条分界线是1908年由中国地学会(即现在的中国地理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出发提出的,“北岭淮水” 这条线,从海滨到江苏淮安,再到河南信阳,一直到陕西安康,长约上千公里宽约数十公里,南北供暖的分界线是秦岭——陇海线,此线以南地区一律不集中供暖。
这些地区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摄氏度的天数不够90天,因此不值得集中供暖。
中国之所以实行集中供暖主要原因是在建国初期,形成了“一边倒”的外交格局,曾经历过各行各业向苏联学习的历史阶段。
苏联则是当时世界集中供热规模最大的国家,参照当时苏联的模式,初步建立了住宅锅炉供暖体系。
由于建国初期经济水平落后,能源紧缺,节约经济成本的前提下,优先考虑气候寒冷的北方地区。
根据前苏联的气候计算方法规定,室外温度5摄氏度以下定义为冬天。
因此,只有累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摄氏度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被界定为集中供暖的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的由来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地理中的一个重要地理概念,目前已知的最早论述由著名地理学家张相文提出。
在由张相文发表于1908年的《新撰地文学)中的185页记载:“北带: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
动物多驯驴良马、山羊;西部多麝鹿犀牛。
植物多枳、榆、檀、梨、栗、柿、葡萄。
”这就是张先生对我国北方的描绘。
所谓“南界”,就是南北分界线。
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论述。
在张相文的文集《南园丛稿》之中,收录了张相文在1924年发表的《佛学地理志》一文,已明确提到了秦岭——淮河分中国为南北。
文章对中国进行了如下描述:他首先把中国分成六大部。
对这六部他是这样写的:”曰本部、曰蒙古、曰满洲、曰新疆、曰西藏、曰青海。
本部之地,或称禹域,亦曰汉土。
……就自然形势,分南北中三带述之。
中国暖气划分线

中国暖气划分线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北方地区的冬季寒冷严冽,而南方地区的冬季相对较暖。
由于气候的差异,中国对于暖气的需求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根据中国境内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可以将中国划分为南北两个暖气划分线。
一、中国北方暖气划分线中国北方暖气划分线一般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部分地区。
这些地区的冬季气温低,且有较长的供暖季节。
北方地区的暖气需求量较大,供暖设备和方式也较为多样。
1.供暖方式北方地区一般采用中央供暖的方式,通过集中供热系统将热水或蒸汽输送到建筑物内,通过散热器或地暖系统将热能释放出来,实现室内温度的升高。
中央供暖系统可以使用燃煤锅炉、天然气锅炉、热电联产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地区的供暖需求。
2.供暖季节北方地区的供暖季节一般从11月中旬开始,持续到次年的3月底或4月初。
这段时间内,供暖设备会持续运行,确保室内温度的稳定。
3.供暖效果北方地区的供暖效果相对较好,室内温度可以保持在较为舒适的范围内。
由于气温较低,供暖设备需要提供较高的热能,以保证室内的热力平衡。
二、中国南方暖气划分线中国南方暖气划分线一般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包括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部分地区。
南方地区的冬季相对较暖,气温较高,供暖需求相对较小。
1.供暖方式南方地区一般采用分户供暖的方式,即每户单独安装供暖设备。
常见的供暖设备包括空调、电暖器、燃气壁挂炉等,这些设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启停,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2.供暖季节南方地区的供暖季节一般较短,从12月初或12月中旬开始,持续到次年的2月底或3月初。
由于气温相对较高,供暖设备的使用时间较短。
3.供暖效果南方地区的供暖效果相对较差,室内温度难以达到北方地区的舒适水平。
由于气温较高,供暖设备需要提供较少的热能,室内温度往往较低。
总结:中国的暖气划分线根据地理和气候条件,将中国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
北方地区的暖气需求量大,供暖季节长,一般采用中央供暖的方式;南方地区的暖气需求相对较小,供暖季节短,一般采用分户供暖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地区当然也需要供暖
南方地区当然也需要供暖
一刀切地划分南北供暖区域并不合理
讨论南方、北方集中供暖的差别对待问题之前,先要辨析清楚什么是“南方”?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南方”,是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全部区域。
上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能源奇缺”,周恩来亲自主导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定北方为集中供暖区,南方不集中供暖,此即为南北供暖线。
划定理由是年日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被界定为集中供暖的地区,主要包括华北、东北、西北等。
中国南北供暖线示意图,图片来自《南方周末》
这样的划分显然是不合理的,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厄尔尼诺等现象导致极端气候频现,中原地区的冷空气不断南下,早已把雨雪分界线推到了秦岭淮河以南。
以贵阳为例,据气象部门资料显示,自2007年以来,贵阳冬季(12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日平均最低气温低于6℃的天数都在90天左右,上一个冬季甚至达到了104天。
国家住建部规定,南方处于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天最低温度不超过零下5度,且冬季时间持续较短,没有必要为铺设安装供暖管道大量投入人力物力。
实际上,现在很多南方地区冬季的最低气温已经打破了这个最低值。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发布的冬季气候公报称,武汉市2011年冬天气温比常年偏低1.8摄氏度,成为1983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季。
而南京、合肥、长沙、南昌等城市均处于“冷冬”状态,2009年1月上海曾出现零下8摄氏度的气温。
总的来说,建国后形成的南北供暖线,是资源匮乏的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这种用南北分界线一刀切来决定是否集中供暖的做法已经十分不合理。
…[详细]
“北方冬天冷,南方冬天暖和”并不绝对
我们为什么会感觉到冷?先别急着对这个问题嗤之以鼻,因为它并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
冷的感觉来源于神经对体表热量流失的反应,而冷的程度取决于体表热量流失的速度。
当你的双手浸泡过冷水以后,立即摸高于水温的物体,会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哪怕那个物体的温度远远低于你的体温。
这就是说,冷热的感觉反应的是热量的流向问题,而不是绝对温度。
大家在讨论南北冬天的体感时,提得最多的是南北湿度的差异,这说明大家已经隐约感觉到湿度对体温流失的影响。
南方因为靠近大海,所以潮湿,那么在空气里的水分子就多,这些水分子可以穿透衣服,接触皮肤,吸走身体表面的热量,加快热量流失的速度,所以在冬天就让你的身体感觉更冷;而北方(西北由于离大海远,东北、华北接近大海,但由于那边的大海接近北部,温度比较低,南方大海在热带,有更多水气蒸发,漂流到南方地区)湿度低,所以水气少,渗透到衣服,接触皮肤也比较少。
专家介绍,判断冷暖的标准有四个,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光照。
尤其是湿度,对于人体所感受到的冷暖影响比较大,气象学普遍认为湿度每
增加10%,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就降低1摄氏度。
对比我国南北方情况,长江中下游城市冬天湿度在70%左右,北方湿度仅有20%到30%,一般而言同样的温度下,南方人比北方人实际感受到的温度要低5摄氏度到6摄氏度。
旧观念中我们一直认为冬天北方冷、南方暖和,其实这个观念并不准确。
哪怕“南方”地区“年日均气温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小于90天”的划分真的成立,这里的温度也没有考虑进湿度、风速等其他相关因素的综合作用。
南方地区的房屋结构更容易散失热量
冷暖都作用在房子里,南方和北方房屋的构造有很大不同。
北方房屋的第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墙厚,这个厚是有讲究的,墙实际上有两层,中间有个空气层,这个空气层最大的作用就是隔热(实体墙面的隔热作用很弱);第二个特点是严实,四面墙体不留下任何多余的缝隙,玻璃是双层或三层,中间同样留了一个气层隔热;第三个特点是避风。
北方的风向相对于南方单一,冬天,风基本是从西北偏北方向吹来,所以他们的房子基本都背对着北风吹来的方向。
这三个优点,南方的房子没法“照葫芦画瓢”。
首
先,墙厚的代价是墙体重,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的土层都很厚实,支撑力强,但南方的表层地质比北方复杂,表层土壤中往往存在多种不同的土质,这使得该处土地的支撑力很难琢磨,如果不下足功夫打地基,就冒然建北方那种厚重的房屋,甚至会有整个房屋下沉或坍塌的危险。
其次,南方的房屋不可能建得像北方那么严实。
南方最大的特点就是潮湿,这点在每个季节都很显著。
房子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结构,水蒸气进到屋内就很难排出去,大量的水蒸气就会在室内凝结成水,这样就会让室内过于潮湿。
最后,冬天的南方处于冷暖空气交汇处,两锋常常势均力敌,再加上地形多变,不似北方平坦,风向难定。
所以南方房屋的朝向一般根据屋主的经验和地基处的地形决定,很难看出明显的规律。
但给南方地区集体供暖确实存在现实困难
给集体供暖算一笔资源账
2012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张晓梅提出了关于“将北方集中公共供暖延伸到南方”的一项提案。
这样的提案,
南方人当然喜闻乐见,但具体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我国长江以南有采暖需求的城市,居民采暖以电暖器、热泵空调等为主,目前采暖能耗为每平方米每年6到8度电,按照发电能耗折合为两到三公斤标准煤,而北方集中供热地区的采暖能耗达到每平方米每年20公斤标准煤。
按南方地区近年来有采暖呼声的武汉、长沙、重庆、南京、上海等长江沿岸城市住宅面积约为40亿平方米计算,如果每平方米多五公斤标准煤,总额就将增加2000万吨,而我国目前城市建筑运行能耗为5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增加了城市建筑总能耗的4%。
长久以来,南方地区居民采取的是采暖设备屋里有人则开,无人则关,而且即使采暖设备运行,屋子里的温度一般也不会像北方集中供暖住宅那样动辄达到20℃(甚至之上)。
正因此,南方实现了只是北方地区六分之一或七分之一的采暖能耗,节约了大量的能源。
目前北方地区冬季采暖大多使用燃煤方式提供热源,而南方地区煤炭资源相对更加紧缺。
在2012年3月召开的“第八届绿色建筑大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公开表态,不能把
集中供热盲目地照搬到秦岭淮河以南,这对能源消耗是巨大威胁。
…[详细]
给集体供暖算一笔经济账
由于历史原因,南方地区的城市集中供暖基础设施基本为零,若实行大面积集中供暖,则必须对城市管网进行改造。
而且南方建筑设计标准和北方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适应潮湿炎热的气候,在设计理念上南方建筑更注重通风设计,保暖性能不高,若实行城市集中供暖,则必须另外投入大笔资金对南方楼宇、既有的建筑结构进行大面积改造,两项投资及改造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现在的暖气设施分为水暖系统和气暖系统,不管哪种,暖气都是要经过长途管道输送,而南方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地形复杂,长途管道输送建设成本极大,专家指出“此项计划开销之庞大,应不亚于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工程。
无论是从财政、人力还是从资源的角度考虑,这样的提案都显得过于天真。
”
由此看来,南方14省(不包括海南省)若要像北方一样,全面建立起取暖管道、供暖泵房等基础设施,是一笔非常庞大的开销。
这笔费用,要么
由政府补贴,要么算在消费者头上,而集体供暖终究是一种集体消费行为,必须要考虑大多数人的承受力。
而空调采暖费用高、能耗高、舒适感差等弊病是比较明显的,南方普通家庭往往只在最寒冷的几天开。
据业内人士分析,以南方最常见的电取暖为例,一个采暖季一平方米仅需耗电5千瓦时—10千瓦时,需要支付约2元—5元。
若采用集中供热的话,根据南方某城市的试点,仅一个月一平方米需要支付7元多,老百姓的负担会增加。
…[详细]
那供暖的需求、供给矛盾如何解决?
独立供暖、分户计量是南方供暖方向
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我们南方同纬度的地区,供暖大都是独立的而非集中。
独立供暖是相对于集中供暖而言的,简单地说就是一家一户的单户采暖,即每一家是一个单独的供暖系统。
相对于集中供暖的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调节不灵活,独立供暖具有投资小,建设周期短,不受相邻其他住户的影响,调节灵活等等优点。
2000年,当时的建设部以76号文件颁发了《民用住宅节能管理规定》,就明确提出分户计量的改革方向,发出了供暖改革的信号。
2003年,当时
的建设部等8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北地区的15个省份的12个城市作为实行供暖体制改革的首批试点城市。
所谓供热分户计量就是用多少热,交多少钱,每个用户可根据自身家庭的需要来决定使用多少暖气,控制室内温度,依据安装在供暖设备上的计量表收费,北方供暖区先行的改革对南方新建供暖体系有借鉴意义。
改变能源结构、明确政府责任是解决之道
发展、完善供暖体系,终究不能靠大量燃烧煤炭,而应以发展核电、风电等新兴清洁能源为主,中国的核电站基本位于南方,可以抓住这个优势,这样既可以解决能源缺口之忧,也起到了保护环境的效果。
合肥市热电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昌跃说,合肥热电集团作为合肥市的四家公用事业企业之一,却是唯一没有享受政府补贴的:“暖气价格8年未动,燃煤价格已经翻了近一番,而燃煤占到供热成本的70%,再加上折旧等其他成本,现在供一块钱的汽至少要亏8角钱。
”
江西、安徽、湖北等地的一些热电行业的人士坦
言,正是由于存在着上述亏损情况,所以有的地方担心背上财政包袱,对南方供暖不愿谈不愿想,总拿国家规定作“挡箭牌”。
政府不能既想把供暖项目做成民生工程、公益事业,又不补贴热电企业,还不允许企业走市场化道路。
…[详细]结语
让南方冬天的室内和北方一样温暖或许无法一蹴而就,但心理学研究显示,人在温暖的环境下,心情容易变好,我们应该尽力促成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