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代谢异常引发的疾病及其临床诊断意义

糖代谢异常引发的疾病及其临床诊断意义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9级21班2组吴胜春何蒙文黄小龙祝小春

【摘要】糖类是血清代谢物质的一种,糖代谢对机体新陈代谢有重要意义。代谢异常时,可引发机体各种疾病,如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蚕豆病、肝病等。通过对糖代谢过程的学习,了解常见的有关糖代谢异常引发的疾病,学习其发病机理、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手段,进而找出治疗这些疾病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蚕豆病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肝病

糖代谢异常可引起人体多种疾病,其中以糖尿病最为常见。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即糖尿病足病、眼病、心脏病、脑病、肾病。蚕豆病是一种先天性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的遗传性疾病,当患者进食蚕豆、蚕豆制品或服用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等导致急性血管内溶血,出现溶血危象。通过一系列的文献检索,学习糖代谢异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而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蚕豆病、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胎儿及母亲的影响。目的在于了解其发病机理,从而研究出有效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为主。

1 糖尿病

1.1 糖尿病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糖尿病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等而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高渗综合症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初始阶段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倦怠乏力、反应迟钝等,随着机体失水量的增加病情急剧发展,出现嗜睡、定向障碍、癫痫样抽搐,偏瘫等类似脑卒中的症状。

1.2 糖尿病的日常治疗方法

糖尿病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糖尿病人应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进食要少食多餐。运动的选择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尽可能做全身运动,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础上应用适当的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而不是过度使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才能达到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应针对其病因,注重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对胰腺β细胞功能的保护,必须选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主要是胰岛素增敏剂,使糖尿病患者得

到及时有效及根本上的治疗,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胰岛素增敏剂可增加机体对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自身的胰岛素得以“复活”而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就可使血糖能够重新被机体组织细胞所摄取和利用,使血糖下降,达到长期稳定和全面地控制血糖的目的,使人体可长久享用自身分泌的胰岛素。

2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即糖尿病足病、眼病、心脏病、脑病、肾病。已经成为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痛苦以及花费最大的主要因素。糖尿病这些并发症的病理原因,实际都是对应器官的血管粥样硬化病变,只是肾、眼、足病是以微小血管为主,脑、心脏病是以中血管为主,但其病理基础都是动脉粥样硬化。

2.1 糖尿病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指糖尿病病人所并发的或伴发的心脏病,是在糖、脂肪等代谢紊乱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心脏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心脏病所包括的范围较广,包括在糖尿病基础上并发或伴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微血管疾病及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心血管并发症是引起糖尿病病人死亡的首要病因,流行病学显示糖尿病伴发冠心病较同年龄、同性别的非糖尿病人群高4倍左右,死亡率增高5~6倍。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导致机体内部的激素如胰岛素、性激素、儿茶酚胺、高血糖素等协调性失衡,过高的血糖、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小板功能异常等都直接或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如低胰岛素血症可通过减低脂质清除及降低血管壁溶酶体脂肪酶活性而加速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而高血糖的变化、脂肪代谢的紊乱等也引起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造成血液粘稠度增高及血液高凝状态,微循环血流不畅,细胞获能减少、缺氧等,都可引起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从而引起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心肌广泛性灶性坏死等损害,也引起了心脏自主神经纤维数量减少等病理改变,导致了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肌病以及糖尿病伴发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等疾病的发生。

2.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并发症。是血糖急剧升高引起的胰岛素的严重不足激发的酸中毒。由于胰岛素严重缺乏和脱水,没有足够的胰岛素,为了获得能量,身体就会开始分解脂肪,分解脂肪会产生酮体。正常情况下,酮体通过肾脏随尿排出。但是在DKA时,酮体产生得太快,肝脏和肾脏来不及将酮体消耗,酮体储留在血液中,使血液变酸。与此同时,因缺乏胰岛素,血糖持续升高,可是身体不能利用。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在发生意识障碍前数天有多尿,烦渴多饮和乏力,随后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常伴有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严重失水,尿量减少,嗜睡甚至昏迷。

日常预防:DKA是可以预防的一种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预防的关键在于糖尿病患者对DKA具有高度警觉性,并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糖尿病的三大疗法--饮食、运动、药物,避免各种诱因的发生如:感染、应激等,坚持自我保健,定时检测血糖、尿糖和尿酮体,当血糖〉14mmol/L(250mg/dL),伴有尿酮体弱阳性时,需立即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给予足量的胰岛素治疗,不使其发展至DKA阶段。

3 蚕豆病

蚕豆病是一种先天性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的遗传性疾病,当患者进食蚕豆、蚕豆制品或服用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等导致急性血管内溶血,出现溶血危象。蚕豆病并不是每次吃蚕豆均发病,且与进食量无关,所以蚕豆病的发病可能还有尚束确定的因素参与,避免食用蚕豆和使用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可减少溶血的发生。

3.1 发病机理

缺乏G-6-PD的人并不是全部都发病,而仅有一部分人发病,也不是每次吃蚕豆都发病,而进食蚕豆量与病情转重无明显关系。因此,有人认为,此病可能还有其它因素参予。经研究发现,蚕豆病患者的红细胞酸性磷酸酶(ACP)的恬性较低,也有人观察到蚕豆病人血清中缺乏一种抑制血细胞凝集因子。蚕豆提取液中发现很多物质与溶血有关,如多巴、蚕豆嘧啶这些物质可以干扰细胞膜代谢,致使电解质紊乱而导致溶血。缺乏G-6-PD的红细胞,Hb易氧化为高锆血红蛋白,它和一些物质在红细胞内堆积形成变性珠蛋白小体,此小体形成后,易引起膜变化而产生溶血。

3.2 治疗方法

由于起病突然,可在无任何前驱症状下大量溶血、贫血,年长儿及其家长易引起恐慌。护士应热情接待患儿及家长,耐心讲解该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让患儿及其家长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消除家长的紧张情绪,使家长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向患儿及其家长说明蚕豆病为G-6-PD缺陷症,平时与正常人一样,一旦发生急性溶血则发病急,病势较重。对于小儿的身体、心理均造成较大损害,故须预防为主。今后应避免进食蚕豆及其制品,忌服有氧化作用的药物,不要在存放的衣物中放置樟脑丸,加强对各种感染的预防。

蚕豆病溶血危象多发生在蚕豆成熟季节,临床表现较典型,急性期尽快去除诱因,吸氧、镇静、输液、快速成分输血、防治心、肾功能衰竭,纠正酸碱平衡失调与水电解质紊乱、碱化尿液、抗感染等,而恢复期的护理重点是预防疾病复发的健康教育工作,可采用常规指导、个别指导、随时指导,让家长掌握疾病相关知识,自觉避免疾病再复发。另外本病不完全显性遗传,对其家庭成员也应宣传预防蚕豆病的相关知识。

4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4.1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简介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是妊娠期最常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包括妊娠期糖尿病(GDM)和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巨大胎儿、早产、新生儿低血糖、剖宫产率增加等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

4.2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病的相关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GDM、GIGT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成为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年龄因素与糖代谢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而生活条件改善造成的孕前肥胖、孕期营养过剩均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增加糖代谢异常发

生的危险性。既往存在不良孕产史的孕妇可能在前次妊娠期已存在糖代谢异常而未被发现。

4.3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的影响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HD),且随着糖代谢异常程度加重,PHD发病率呈增加趋势,机制可能与糖代谢障碍及胰岛素抵抗有关。孕妇高血糖通过胎盘到

达胎儿体内,刺激胎儿B胰岛细胞增生、肥大,胰岛素分泌增多,继而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促进脂肪、糖原在胎儿各组织系统沉积,导致巨大胎儿。PHD及巨大胎儿等使得剖宫产手术增加。胎儿高血糖高渗性利尿致胎尿排出增多,羊水中葡萄糖浓度增加而引起高渗作用可引起羊水过多。早产发生率升。高血糖、高胰岛素可引起胎儿代谢紊乱,导致出生后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

4.4 防治措施

加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的监测与治疗,降低母儿并发症妊娠期血糖控制良好与孕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密切相关,对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最主要和最好的治疗方法是饮食控制,有研究表明,80%左右的GDM患者单纯应用医学营养疗法即可控制病情。理想的饮食控制既能提供维持妊娠的热能和营养,不会引起饥饿性酮体产生,又不至于影响胎儿发育和造成孕妇餐后血糖升高。同时让病人适当地运动,控制饮食的同时也可控制病人的体重。

5 肝病与糖代谢异常

肝脏是人体葡萄糖储存、转化、代谢的重要器官,同时又是胰岛素灭活的主要场所。当肝功能损伤时,必然会影响到糖的代谢,同时,糖的代谢异常也会引起肝脏的损害,因此,肝脏与血糖关系密切。

肝病既可导致高血糖,也可引起低血糖,特别是肝病病人出现意识障碍时,应及时检测静脉血糖,注意鉴别肝性脑病,肝衰竭并低血糖昏迷和肝谭性褚屎病并高渗性昏迷。同时,糖尿病病人也可以引起肝脏组织学改变和肝功能变化,糖尿病可增加HBV和Hcv的感染率,且糖尿病为慢性病毒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口⋯。因此,正确认识肝病与血糖的关系对各种肝病的治疗和判断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糖代谢异常对人体健康有各种影响,通过一系列的文献检索,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其产生的危害。糖代谢异常引发的疾病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探索的脚步在迈进。我们应该进一步进行研究,找出有效的办法防治疾病,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许绿叶,刘小桃.肝源性糖尿病f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05 t18(11):1528—1529.【2】叶英.慢性肝病并发糖尿病54例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6,9(3):170-171.【3】张霞。沈明.肝源性糖屎病研究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10(6);476-478.【4】来文秀,周振业编著贫血基础与l临床.天津:天津科学出版社.1994.143.

【5】 Na rhea,E,ec A S,er,nn dcsect infa fma Am J Clin Paths[.1974.61t47:262.【6】杜传书,等盂豆病.北京:人卫生出版社.I987.52~};8

【7】张义红t张义卫.慢性肝病并发肝性糖尿病临床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5.8(5):29卜292.

【8】王麟士,翅企星,曹治·等.慢性活动性肝病并发低血糖[J],河北医学院学报,993,14(4):246一z47.

【9】陈尔瑾.等蚕豆病患儿发病因章厦免疫功能探讨.1括床儿科杂志.I993,1I(3):177.【10】杨琼芬蚕豆病34例临床分析临床压学,1998,18(4J:18).

【1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产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6):426-428.【12】周莉,张为远.高龄妊娠与糖尿病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0):734-736.

【13】徐艳,张运平,刘晓红.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J/CD].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08,4(2):18—20.

【14】杨慧霞.妊娠合并糖尿病一临床实践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6-45.【15】翁剑蓉,陆萌,徐先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l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9,18(5):366—369.

【16】吴连芳.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管理和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257—278.

【17】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59.

【18】吕群,王勇.广西南宁地区2033名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筛查结果分析.新生儿杂志,2003。18(1):27.

【19】郝良纯.小儿溶血危象的急救处理.小儿急救医学,2003,10(5):277.

【20】安昆利,方立珍.实用儿科急症护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3.

【21】凤维萍.蚕豆病溶血危象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中国使用医药,2008年9月第3卷第26期China PracMed.Sep 2008.Vol_3.N0.26.

【22】林秀峰.肝病与血糖.实用肝病杂志,2007年12月第10卷第6期 J Clin

Hepatol,December 2007.Vol.10,No.6.

【23】bbb://baike.baiduaaa/view/1206038.htm#6

【24】伍先托.G-6-PD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0,13(1):73.

【25】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四川简阳地区G一6一PD缺乏与}Ih异常的普查.中华血液学杂志,1980,1(2):92.

【26】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蚕豆黄的临床分型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输血及血液学,1978,1:33.

【27】陈尔瑛,徐西华,熊丰,等.蚕豆病患儿发病因素及免疫功能探讨.临床儿科杂志,1993.16(3):176.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糖代谢异常引发的疾病和临床诊断意义

糖代异常引发的疾病及其临床诊断意义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9级21班2组吴胜春何蒙文黄小龙祝小春 【摘要】糖类是血清代物质的一种,糖代对机体新代有重要意义。代异常时,可引发机体各种疾病,如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蚕豆病、肝病等。通过对糖代过程的学习,了解常见的有关糖代异常引发的疾病,学习其发病机理、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手段,进而找出治疗这些疾病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蚕豆病妊娠期糖代异常肝病 糖代异常可引起人体多种疾病,其中以糖尿病最为常见。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紊乱综合征。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即糖尿病足病、眼病、心脏病、脑病、肾病。蚕豆病是一种先天性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的遗传性疾病,当患者进食蚕豆、蚕豆制品或服用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等导致急性血管溶血,出现溶血危象。通过一系列的文献检索,学习糖代异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而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蚕豆病、妊娠期糖代异常对胎儿及母亲的影响。目的在于了解其发病机理,从而研究出有效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为主。 1 糖尿病 1.1 糖尿病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糖尿病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等而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高渗综合症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初始阶段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倦怠乏力、反应迟钝等,随着机体失水量的增加病情急剧发展,出现嗜睡、定向障碍、癫痫样抽搐,偏瘫等类似脑卒中的症状。 1.2 糖尿病的日常治疗方法 糖尿病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糖尿病人应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进食要少食多餐。运动的选择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尽可能做全身运动,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础上应用适当的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而不是过度使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才能达到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应针对其病因,注重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对胰腺β细胞功能的保护,必须选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主要是胰岛素增敏剂,使糖尿病患者得

糖代谢紊乱:高糖血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糖代谢紊乱:高糖血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我们已经知道,糖尿病是血糖升高,那么血糖有什么作用?血糖是如何产生和代谢呢? 首先我们来看血糖及其调节。血糖(blood sugar)指血中的葡萄糖,维持在3.89~6.11 mmol/ L。人体中的糖具有极重要的生理功能,它不仅是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也是结构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血糖的来源主要包括食物中糖的吸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通过糖异生转化。而血糖的主要代谢途径包括,氧化分解提供能量、在肝和肌肉合成糖原、通过磷酸戊糖途径转化为其他糖、以及转化为脂肪和氨基酸。 机体通过内分泌激素调节血糖的正常范围,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等,均能使血糖水平升高。人体进食以后血糖升高,使胰岛素分泌增多,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血糖水平趋于回落。但胰岛素分泌增加到一定程度,又会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使后者快速发挥相反的升血糖作用,以保证血糖不会无限制地降低。反之亦然。 如果调节功能发生障碍,就会导致糖代谢障碍。我们知道,T1DM是胰岛β细胞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T2DM是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是相对的缺乏。那么胰岛素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胰岛素的生物作用:胰岛素是促进物质合成代谢,维持血糖水平稳态的关键激素,对于机体能源物质的储存及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1)促进肌肉、脂肪细胞等通过葡萄糖转运蛋白摄取葡萄糖。(2)通过激活磷酸二酯酶而降低cAMP水平,使糖原合酶被活化、磷酸化酶被抑制,从而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3)通过激活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而使丙酮酸脱氢酶活化,加快糖的有氧氧化。(4)抑制肝内糖异生。(5)减少脂肪动员而以葡萄糖分解来获取能量。 总的来说,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是通过增加血糖的去路及减少血糖的来源而实现的。在几乎所有细胞的表面都存在胰岛素受体,

糖调节异常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因子1水平变化与大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

糖调节异常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因子1水平变化与 大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糖调节受损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及其特异性抑制剂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TIMPs)与大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 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40例对照组和80例IGR者(其中IGR者40例,合并大血管 病变者40例)血清中的MMP-9和TIMP-1的水平,分析其与大血管病变危险因子 之间的关系。结果大血管病变组血清中MMP-9、TIMP-1的水平显著高于单纯IGR 组和正常对照组。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MP-9与总胆固醇(TC)、 餐后2小时血糖(P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中层内膜的厚 度(IMT)呈正相关;TIMP-1与总胆固醇(TC)、颈动脉中层内膜的厚度(IMT)呈正相关。血清MMP-9、TIMP-1、总胆固醇、餐后2小时血糖是IGR大血管病变 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中MMP-9、TIMP-1水平的检测对监测IGR及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糖调节受损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动脉 粥样硬化 糖调节受损(IGR)所代表的是一个以糖代谢紊乱为首要表现的阶段,这个阶 段被认为已经具备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全部或部分特征。中国20岁以上的成 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而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IGR)的患 病率已经达15.5%[1]。IGR是糖调节正常人群(NGT)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过渡阶段,其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比非IGR人群高约100倍。国际糖尿病联盟的研究报告 显示几乎所有的2型糖尿病发病前都要经过IGR阶段。正如糖尿病血管病变一样,IGR人群的血管病变同样涉及多个环节。其中内皮细胞与白细胞在血管基底膜局 部的激活以及释放大量的炎性介质是组织损伤的关键[2]。这些损伤进一步引起血 管基底膜的降解与重构机制发生异常。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s)的一员,主要参与血管基底膜重要结构成分—Ⅳ型胶原的降解,在 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性作用。糖代谢紊乱引起的大血管病变 基本的病理变化是AS,但MMP-9及其TIMP-1是否与糖调节受损(IGR)者大血 管病变有关目前尚少有报道且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在本研究中,我们检测了IGR 者血清中MMP-9和TIMP-1的水平,旨在探讨MMP-9及TIMP-1与IGR大血管病 变的关系,以阐明其发病机制。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分组 1.1.1 IGR组选择我院门诊病人80例 IGR者(其中IFG21例,IGT22例, IFG+IGT37例)。IGR诊断符合 1999 年 WHO 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均肝肾功能正常,无明确糖尿病史、无服用影响糖代谢的药物,且无感染、创伤等应激情况,自 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谷丙转氨酶>40U/L及近6个月内有手术或外伤史者 均不在本研究入选之内。根据这些IGR者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①单纯IGR组 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4-65岁,平均年龄(54.31±10.28)岁; ②IGR合并大血管病变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6-67岁,平均年龄(56.46±10.67)岁。其中冠心病患者29例;脑梗塞患者8例;冠心病合并脑梗 塞患者1例;双下肢动脉粥样斑块形成2例。 1.1.2正常对照组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男、女各20例,平均年龄 54.52±8.71岁。

糖代谢异常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探究

糖代谢异常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探究在当今社会,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 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其中,糖代谢异常是一个普遍存 在的问题,其不仅影响着身体健康,还可能引发多种疾病的发生。本文将对糖代谢异常与疾病发生的关系进行探究。 一、糖代谢异常 糖代谢异常是指机体内糖的利用和代谢发生异常的状态。正常 情况下,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关键因素。糖尿病就是由于胰 岛素分泌不足或抵抗导致血糖控制失常而发生的疾病。除了糖尿病,糖代谢异常还包括高血糖、低血糖、血糖不稳定等。这些异 常状况会导致血糖过高或过低,进而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二、糖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糖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高 血糖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壁中的脂质含量增加,血液 黏稠度增大,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并导致高血压、冠 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糖尿病患者的心脏

病发病率也比正常人高出很多,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预防心血 管疾病的发生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糖代谢异常与肥胖症 肥胖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研究表明,糖代谢异常与肥 胖症之间也有很大的关联。肥胖者的胰岛素分泌往往比正常人要高,但却无法完全降低血糖水平。这种反复的高血糖状态会破坏 胰岛β细胞,并加速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循环反馈加剧了肥胖和 糖尿病的恶性循环。因此,在预防和治疗肥胖症的过程中,控制 血糖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糖代谢异常与脑血管疾病 除了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症,糖代谢异常还会增加脑血管疾病的 风险。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罹患中风的几率比正常人高出2到3倍,且糖尿病患者中的脑血管疾病也更重。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内 皮细胞受损,血管壁中的脂质含量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大,这些 因素都会破坏脑部血管,加速脑血管硬化的进程,并促进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发生。

糖代谢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糖代谢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一直被视为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其发生与多种因素 有关。研究表明,糖代谢紊乱也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将探 讨糖代谢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以及相关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措施。 一、糖代谢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1. 高血糖与冠心病 高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最突出的症状之一,但并非仅限于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冠脉动脉痉挛、内皮细胞损伤以及血小板聚集等, 进而引发冠心病的发生。 2. 糖化终产物与动脉硬化 糖化终产物是血液中糖与蛋白质、脂质等分子结合而形成的产物。 高血糖状态下,糖化终产物的水平升高,对血管内膜细胞的功能有不 良影响,加速了动脉硬化的进程。 3. 血脂代谢紊乱与脑卒中 糖代谢异常会导致身体内脂代谢紊乱,使得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 白等血脂水平升高。这些异常的血脂易沉积在颈动脉、脑血管内壁等 部位,加大了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二、糖代谢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1. 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

糖代谢异常会导致氧化应激的加剧,并引发炎症反应。这些反应会破坏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促进血管壁的损伤,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高血糖状态下,内皮细胞受损,并释放出一系列的细胞因子,诱发血小板活化和凝血功能异常。这些异常使得血管内膜更易受伤,进一步加速心脑血管疾病的进展。 3. 炎症因子和凝血系统的异常 糖代谢紊乱引发炎症反应,产生大量的炎症因子和凝血系统异常。这些因子和异常状态会干扰正常的血液流动和血管功能,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三、预防措施 1. 控制血糖水平 对于已患糖尿病的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水平,采取合理的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适度的运动等手段,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 均衡饮食 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糖代谢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至关重要。应适当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量,保持饮食的均衡。 3. 合理运动

临床分析中的代谢性疾病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临床分析中的代谢性疾病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代谢性疾病是一类以代谢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代谢性疾病的确诊和治疗需要依赖各种生化指标来进行,这些指 标可以反映机体代谢的异常情况。本文将探讨在临床分析中常用的代 谢性疾病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一、血糖 血糖是评估机体糖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常用于诊断和监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代谢性疾病。正常成年人的空腹血糖浓度在 3.9~6.1mmol/L之间,高于此范围可表明机体血糖代谢异常,低于此范 围则可能出现低血糖症状。 二、胆固醇 胆固醇是一种脂类物质,它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但当其 水平超过正常范围时就会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总胆固醇、高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评估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 常用指标。高胆固醇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相关。 三、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是血液中的主要脂质之一,它在机体能量代谢中起着关键 作用。高水平的甘油三酯与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正常成人的甘油三酯浓度应该在0.41~1.81mmol/L之间。

四、尿酸 尿酸是嘌呤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与尿液一同排出体外。但当尿酸 水平升高时,可能会导致痛风等尿酸盐沉积症的发生。尿酸浓度的增 加也与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 五、肾功能指标 肾功能指标是评估肾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其中尿素氮、肌酐和 尿酸酸是最常用的指标之一。异常的肾功能指标可能是肾脏疾病的信号,如慢性肾脏病。 六、肝功能指标 肝功能指标是评估肝脏功能状况的重要指标,常用指标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异常的肝功能指标可能与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有关。 七、血尿酸 血尿酸水平是评估尿酸盐代谢异常的指标,高水平的血尿酸与痛风 和尿酸盐肾结石的发生有关。 总结: 在临床分析中,代谢性疾病指标可以提供关键信息,帮助医生进行 疾病的确诊和治疗。了解这些指标的正常范围以及与疾病的关联性可 以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疾病风险,指导个体化的治疗措施的制定。当然,

临床分析在代谢性疾病中的意义

临床分析在代谢性疾病中的意义代谢性疾病是一类累及人体新陈代谢功能的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等。这些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威胁。临床分析作为一种重 要的医疗手段,对于研究代谢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效果具 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临床分析在代谢性疾病中的意义。 一、临床分析在代谢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临床分析技术能够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组织等样本中的生化指标 来判断人体内新陈代谢的状况。在代谢性疾病的诊断中,临床分析技 术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分级和严重程度,从而为患者提供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例如,通过检测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等 指标,可以明确糖尿病的类型,判断胰岛功能是否受损;通过检测血脂、胆固醇等指标,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高血脂等问题。 二、临床分析在代谢性疾病病因研究中的意义 代谢性疾病的病因机制复杂多样,涉及到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 多个因素。临床分析技术可以通过检测相关指标来揭示代谢性疾病的 病因机制。例如,在研究肥胖症的病因时,可以通过测定体重指数、 脂肪含量、血脂、糖代谢等指标,了解患者的整体代谢状态和可能存 在的异常。临床分析技术还可以结合基因检测和表观遗传学等方法, 深入研究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三、临床分析在代谢性疾病治疗中的意义

临床分析技术可以为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和监测手段。通过 检测患者的生化指标,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例如,在 糖尿病治疗中,临床分析技术可以帮助医生监测血糖、胰岛素等指标 的变化,及时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用药剂量。临床 分析技术还可以评估患者的代谢状态,检测并预测患者的并发症风险,为治疗提供个体化的指导。 综上所述,临床分析在代谢性疾病的诊断、病因研究和治疗中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了解患者的生化指标,可以准确判断代谢性疾病 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为治疗提供依据;通过研究生化指标的变化,可 以揭示代谢性疾病的病因机制,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通过监测 生化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个 体化水平。因此,临床分析在代谢性疾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临床 医生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指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心血管内科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

心血管内科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的糖代谢异常情况。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心血管内科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患者中有12例糖尿病患者,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FPG(空腹血糖)两种不同的方法测定,比较其两种方法的测定效果。结果90例非糖尿病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中,糖代谢异常患者者有36例,占到实验总人数的40%;加上12例糖尿病患者后,102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中,出现糖代谢异常患者46例,占实验总数的38%;检测过程中葡萄糖耐量试验与空腹血糖相比检出准确率更高,有效的避免了检查过程中的的漏诊及误诊現象。结论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中,多数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现象,检测过程中采用葡萄糖耐量试验能够提高临床确诊率,值得在今后临床检验时推广使用。 标签:心血管内科;糖代谢;异常;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国内外相关资料显示,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80%以上者同时出现糖代谢异常现象。如何做好心血管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症状的检测,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已经是当今医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1]。为了探究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的糖代谢异常情况。对在我院自2013年l2月~2014年1月接受治疗的102例心血管内科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心血管内科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实验中,男性56例,女性46例,患儿年龄在31~76岁,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3.41岁。其中有12例患者被确诊为有糖尿病。这些患者年龄、入院时间等资料经分析指标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常规检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测定其糖代谢状况,并进行观察和研究。首先,对患者进行空腹(检查前12h内禁止进食,可饮水)血糖检查。待检查结束后,让患者一次性服下70g无水葡萄糖粉水溶液(350ml);或让患者食下300g馒头,待2h后测定患者餐后血糖[2]。 1.3统计学处理方法实验中,对患者检查过程中搜集和记录的数据,医护人员利用SPSS16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再对这些数据采用进行检验,P<0.05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90例非糖尿病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中,糖代谢异常患者者有36例,占到实验总人数的40%;加上12例糖尿病患者后,102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中,出现糖代谢异常患者46例,占实验总数的38%;检测过程中葡萄糖耐量试验与空腹血糖相比检出准确率更高,有效的避免了检查过程中的的漏诊及误诊现象(见表1)。

糖尿病的化验检查和临床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619321769.html, 糖尿病的化验检查和临床意义 作者:计朝阳 来源:《现代养生》2003年第08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常伴有多组织多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及时做些有 关的实验室化验检查,对指导治疗和预防并发症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么糖尿病人究竟需做哪些化验检查呢? 1.尿糖(U—GLU)。一般糖尿病人都要掌握尿糖自测方法(将尿加热用班氏试纸测试),这对判断治疗效果和饮食控制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2.血糖(GLU)。正常人空腹血糖(FPG)为 3.9—6.1mmol/L,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P2hPG)大于等于11.1mmol/L为糖尿病;而把那些空腹血糖介于6.1—70mmol/L 之间,称空腹血糖异常(IFG);或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 mol/L之间,称糖耐量异常(IGT);他们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又称糖尿病的后备役,应予高度重视并及早干预。 3.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人一次食入大量葡萄糖后,通过人体调节机制的作用,血糖浓度仅为暂时升高,2小时后恢复到正常水平。通过测出餐后1小时、2小时和3小时的血糖值,并把它们描成曲线,称正常糖耐量曲线(正常值:空腹3.9—6.1mmol /L,1小时6.7— 9.4mmol/L,2小时小于等于7.8mmol/L,3小时后恢复正常,且每次尿糖均为阴性)。但糖尿 病病人这种调节功能减弱,糖耐量曲线常有异常表现。当空腹血糖高于正常,或餐后2小时 血糖(P2hPG)大于等于11.1mmol/L为糖耐量试验阳性。有些病人,特别是2型糖尿病病人的早期,空腹血糖可能不高,但餐后2小时血糖(P2hPG)往往升高,因此,此试验可作糖尿病人的筛查。 4.糖化血红蛋白(GHb)果糖胺(GSP)。此试验检查可为临床用药和饮食控制提供参考意见。因为GHb是血红蛋白与葡萄糖非酶促结合的产物,合成的速度与红细胞所处环境糖的浓度成正比,由于红细胞的寿命是120天,半衰期为60天,故GHb能反映采血前2 —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值为4%—6%。GSP是血清蛋白与葡萄糖非酶促结合产物,血清蛋白的半衰 期短,故GSP仅能反映抽血前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正常值为1.5—2.4mmol/L 。 5.胰岛β细胞功能测定试验。主要用于了解胰岛β细胞的功能状况,协助判断糖尿病类型。通常包括:(1)胰岛素释放试验。口服75克葡萄糖或二两馒头,测定餐前和餐后胰岛素分泌水平。正常空腹胰岛素值为5—15μIU,服糖1小时上升为空腹的5—10 倍,3小时后恢复正常。1型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严重缺乏,餐后胰岛素也无明显增加;2型糖尿病病人空腹胰岛素可正常或略高,餐后也升高。但2型糖尿病晚期病人空腹胰岛素水平往往也降低,餐后胰 岛素分泌高峰也往往推迟在2—3小时后出现。(2)C肽释放试验。本试验的意义同胰岛素释放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在糖尿病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监测并分析2013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者,对其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治疗、监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标签: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诊断治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发病率日趋增加,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与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给社会、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可预防糖尿病的发病,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正式批准了将糖化血红蛋白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以糖化血红蛋白(HbAIc)≥6.5%。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切点,进一步确定了HbAIc在糖尿病诊断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这里对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102例正常对照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实验组是2013年1月~12月来自我院102例已经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男52例,女50例,患者年龄在25~71岁,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而对照组则选择了来自我院体检科无肝、肾功能及血糖异常的102例健康体检者,男52例,女50例,患者的年龄在24~72岁。 1.2仪器与方法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于清晨抽取乙二胺四乙酸(EDTA-K2)抗凝的静脉血2ml进行检测,使用日立TOSOH公司HLC-723G8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高效液相离子交换层析法检测HbALc,试剂由东曹(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同时抽取3ml静脉血于生化促凝管中,2h内离心取血清,用于测定空腹血糖,使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试剂由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仪器在试验前均作室内质控,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范围4.0~6.0%,空腹血糖正常参考值范围3.9~6.1mmol/L。 1.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检测结果见表1。

糖代谢紊乱与疾病

糖代谢紊乱与疾病 糖代谢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产能代谢,在人体内,糖的吸收是在单糖水平上,吸收部位是肠道粘膜细胞。血糖有三个来源渠道,即食物消化吸收、糖原分解、非糖物质异生,这些途径得到的血糖通过氧化分解消耗了大部分,另外还可合成糖原储存起来,并可转化成脂肪与非必须氨基酸。当血糖的供给与消耗途径均正常时,人体的血糖含量基本维持在一个恒定水平,但是,当某些途径出现问题时,就会影响正常的血糖水平,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症状,这些情况的发生,原因不尽相同,影响时间长短不一,并发症也有相当的差异。 首先应明确肝脏的重要性:肝脏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从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内的物质,以及体内储存的物质,往往需要经过肝脏的加工,才能变成与生理活动有关的物质,以供应各组织器官的需要。肝脏中酶的种类和量十分丰富,是蛋白质、糖、脂类的重要代谢场所。另一方面,肝脏具有生物转化功能,能使吸收进入体内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毒物和废物,转变为无毒或毒性较小易溶于水的物质,然后由胆管或其它途径排出,以保护机体。此外,肝脏还具有排泄和分泌机能。肝脏疾病时,无疑对机体的代谢功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对营养物质在体内的处理和分布也有很大的影响。相应地,肝病时的胃肠外营养治疗亦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性。肝病时机体代谢功能的变化是十分重要的就是糖代谢变化。肝脏疾病时,糖代谢发生障碍。如肝功能减退时,肝糖原的合成和异生能力减弱;肝糖原的储量减少,因而有时可见到糖耐能力降低,甚至低血糖现象。此外,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分解胰岛素能力降低,通常出现血中胰岛素浓度增高现象,可引起低血糖,但是有时亦可引起高血糖。这与患者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肝细胞的胰岛素受体后途径存在缺陷,以及循环中的游离脂肪酸、酮体、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增加有关。肝硬化时糖耐量曲线表现为空腹时血糖降低,进食时血糖升高。 一、糖原累积病 原因:糖原是由葡萄糖单位构成的高分子多糖,主要贮存在肝和肌肉中作为备用能量,正常肝和肌肉分别含有约4%和2%糖原。摄人体内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激酶,葡糖磷酸变位酶和尿苷二磷酸葡糖焦磷酸化酶的催化下形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然后由糖原合成酶将UDPG提供的葡萄糖分子以α-1,4-糖苷键连接成一个长链;每隔3~5个葡萄糖残基由分支酶将1,4位连接的葡萄糖转移成1,6位连接,形成分支,如是扩展,最终构成树状结构的大分子。糖原的分子量高达数百万以上,其最外层的葡萄糖直链较长,大多为10~15个葡萄糖单位。糖原的分解主要由磷酸化酶催化,从糖原分子中释放1-磷酸葡萄糖,但磷酸化酶的作用仅限于1,4糖苷键,并且当分枝点前仅存4个葡萄糖残基时就必须由脱枝酶(淀粉1,6-葡糖苷酶,amyol-1,6-glucosidase)将其中的三个残基转移至其他直链以保证磷酸化酶的作用继续进行,与此同时,脱枝酶可以解除α-l,6-糖苷键连接的一个葡萄糖分子。这样反复进行便保证了机体对葡萄糖的需求,存在于溶酶体中的α-1,4葡糖苷酶(酸性麦芽糖酶)也能水解不同长度的葡萄糖直链,使之成为麦芽糖等低聚糖分子。GSD(糖原代谢病)是由于患者缺乏上述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中任一酶的缺陷使糖原合成或分解发生障碍,导致糖原沉积于组织中而致病,由于酶缺陷的种类不同,造成多种类型的糖原代谢病。其中Ⅰ,Ⅲ,Ⅵ,Ⅸ型以肝脏病变为主,Ⅱ,Ⅴ,Ⅶ型以肌肉组织受损为主。 表现及如何诊断:本病系遗传性疾病,患儿出生时就有肝脏肿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明显低血糖症状,如软弱无力,出汗,呕吐,惊厥和昏迷,并可以出现酮症酸中毒。患儿生长发育迟缓,智力无障碍,体型矮小,肥胖;皮肤颜色淡黄;腹部膨隆;肝脏显著增大,

糖代谢异常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糖代谢异常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糖代谢异常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糖代谢异常对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影响,重点介绍与糖代谢异常相关的两种常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 1. 糖代谢异常与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记忆障碍、认知功能下降和神经细胞死亡为特征的退行性疾病。研究显示,糖代谢异常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1 高血糖和阿尔茨海默病 高血糖是糖代谢异常的主要表现之一。研究发现,长期高血糖状态可以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高血糖会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管功能紊乱,进而导致脑血管病变和缺血缺氧,加速神经细胞的退化与死亡。 1.2 胰岛素抵抗和阿尔茨海默病 胰岛素抵抗是糖代谢异常的另一个主要表现,它是由胰岛素受体活性下降引起的。近年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内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胰岛素抵抗使得葡萄糖无法正常进入脑细胞,导致神经元缺乏能量供应,最终导致细胞退行性变。 2. 糖代谢异常与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以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障碍为特征的退行性疾病。近年研究发现,糖代谢异常与帕金森病之间也存在紧密联系。 2.1 血糖水平和帕金森病 研究表明,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发生帕金森病的风险较高。高血糖会 引起神经细胞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诱导神经元退行性变。此外, 高血糖会干扰神经元的线粒体功能,进一步破坏神经元的正常代谢过程,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 2.2 胰岛素抵抗和帕金森病 胰岛素抵抗也与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胰岛素的主要作用 是调节葡萄糖的代谢过程,而胰岛素受体的损伤会导致胰岛素抵抗。 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不仅会引发帕金森病的发生,还会加重该疾病 的病情。 结论 糖代谢异常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高血糖 和胰岛素抵抗是糖代谢异常的两个主要表现,它们会影响神经系统细 胞的正常代谢过程,导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因此,保持良 好的血糖水平和预防糖代谢异常对于预防和延缓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篇文章讨论了糖代谢异常与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帕金森病之间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其中一部分研究所得的结论,具体的发 病机制仍然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来深入探究。希望今后的研究能够揭

冠心病糖代谢异常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及临床意义

冠心病糖代谢异常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及临床意义目的研究冠心病糖代谢异常(CHD+AGM)患者血浆胃饥饿素(Ghrelin) 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患者145例,冠心病糖代谢正常组(CHD+NGM组)32例、CHD+AGM组50例、单纯糖代谢异常组(AGM组)33例、正常组(NC组)30例。抽取入院次日清晨空腹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浆Ghrelin含量。结果NC组、CHD+NGM组、CHD+AGM 组、AGM组的血浆Ghrelin水平依次为(3.95±1.18)μg/L、(2.91±0.81)μg/L、(1.64±0.47)μg/L、(2.48±0.77)μg/L。与其他三组比较,CHD+AGM组的血浆Ghrelin水平最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AGM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NC组和CHD+NGM组显著增加(P<0.05);与NC组比较,CHD+NGM组与CHD+AGM组的UA值显著升高(P<0.05);CHD+AGM组的CRP值较其他三组显著升高(P<0.05),而其他指标比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AGM患者血浆Ghrelin含量显著降低,无论CHD还是AGM都对Ghrelin具有明显影响。 标签:冠心病;糖代谢异常;胃饥饿素;单纯糖代谢异常 冠心病是我国目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之一,约75%的冠心病患者并发糖代谢异常(包括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及葡萄糖耐量降低),其死亡率呈上升趋势[1]。因此,积极关注冠心病患者的糖代谢状态极其重要。文献报道[2],1999年日本科学家在寻找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or,GHSR)内源性配体时发现了胃饥饿素(Ghrelin),Ghrelin可能参与了能量代谢、糖代谢以及体质量平衡的调节。该研究拟观察冠心病糖代谢异常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以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在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患者145例,其中男101例,女44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0±9)岁。将所选患者分为四组:冠心病糖代谢正常组(CHD+NGM组)32例;冠心病糖代谢异常组(CHD+AGM组)50例;单纯糖代谢异常组(AGM组)33例;正常对照组(NC组)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糖代谢诊断标准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2009糖尿病诊疗指南》。 1.2 方法 所选患者均隔夜空腹8 h以上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常规、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指标以及血浆Ghrelin浓度。将抽取的 2 mL血样移入含EDTA-2K(1 mg/mL)管中,轻轻摇晃以防血样凝固,再将其转移至含抑肽酶(0.6 TIU/mL)的塑料离心管中混匀,离心(2 000 rpm/min,15 min),移取上清

血糖波动对糖尿病的影响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血糖波动对糖尿病的影响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一直以来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监控指标主要为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血糖波动与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及其慢性并发症也密切相关,且其作用独立于糖化血红蛋白存在。因此,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研究及管理已逐渐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标签:糖尿病;血糖波动;动态血糖监测;血糖控制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常见的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目前有超过1.5亿的DM患者,DM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一直以来DM患者血糖控制的监控指标主要为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糖尿病并发症与控制试验(DCCT)尤其将HbA1c作为评价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DM血糖控制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diabetic chronic complications,DCC)的发生发展不仅与血糖整体水平有关,与血糖波动幅度及频率也显著相关,且血糖波动能更全面、真实地反映人体体内血糖的情况,成为独立于HbA1c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1]。本文就血糖波动对DM的影响及临床意义做一综述。 1 动态血糖的监测方法 血糖波动监测的常见方法有24 h血糖谱监测动态血糖以及近几年逐渐得到推广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监测动态血糖[2,3]。CGMS比24 h血糖谱能更好地提供进餐相关的血糖波动和血糖水平的变化趋势。 1.1 24 h血糖谱 24 h血糖谱又称全日血糖谱,是指血糖监测时间安排中较为理想的检测时间点,可以使用大型生化仪测定静脉血清或血浆血糖,也可使用便携式血糖仪测定末梢血,但要注意两者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常用的有四点法、五点法,也有建议采用七点法[4]。全日血糖谱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患者全天血糖控制情况,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准确地评估DM患者血糖的波动变化。操作便利,易于普及,但存在监测的“盲区”,监测的血糖信息不够全面。 1.1.1 四点法监测时间点包括三餐前血糖、睡前血糖。 1.1.2 五点法监测时间点包括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睡前血糖。 1.1.3 七点法监测时间点包括三餐前血糖、三餐后2h血糖、睡前血糖。睡前血糖的监测对预防睡前低血糖很有价值。若睡前血糖<6mmol/L,建议少量加餐,尤其是注射胰岛素的患者。

第三章 糖代谢紊乱

第三章糖代谢紊乱 糖类的营养价值主要是供给能量,此外糖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正常人体内糖代谢的中心问题之一是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临床上重要的糖代谢紊乱也主要是血糖浓度过高(高血糖症)和过低(低血糖症)。本章重点讨论高血糖症,对低血糖症及部分先天性糖代谢异常仅作简要阐述。 第一节概述 一、糖的重要生理作用 糖类(主要是淀粉)是食物的主要成分。食物中的淀粉、糖原、蔗糖和乳糖等,在肠道经消化成为单糖后再被吸收,然后由血液运送到全身各组器官,供细胞利用或合成糖原贮存。糖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氧化供能糖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氧化供能,每g糖完全氧化可释放16750J(4kcal)能量。我国一般膳食中,糖类所供给的能量约为总能量的75%左右,糖也是最易被消化吸收的能源物质。要避免酮症的发生必须保证每100g的膳食中至少要含5g糖类物质,要阻止因肌饿或高脂膳食引起的酮症,每日膳食中须有50~100g糖类。 2.人体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糖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是某些激素、酶、血液中凝血因子和抗体的成分,细胞膜上某些激素受体、离子通道和血型物质等也是糖蛋白。结缔组织基质的主要成分-蛋白多糖,是由氨基多糖和蛋白质所结合组成的。糖和脂类结合则形成糖脂,糖脂是神经组织和生物膜的重要组份。糖在体内可以转化成为脂肪、非必需氨基酸,并以核糖形式参与核酸的组成。 在整个人体重中,糖占人体干重的2%。 所以,糖既是人体重要的人供能物质,又是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糖代谢障碍,首先导致机体能量供给障碍,由此可以产生一系列代谢变化,最终造成多方位的代谢紊乱,重者将危及生命。 二、血糖及其来源与去路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地检查

本章考点 1.糖代简述 〔1〕糖代途径〔2〕血糖的来源与去路〔3〕血糖浓度的调节〔4〕胰岛素的代 2.高血糖症与糖尿病: 〔1〕糖尿病与其分型〔2〕糖尿病诊断标准〔3〕糖尿病的代紊乱〔4〕糖尿病急性代合并症〔5〕高血糖症 3.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容、方法学评价、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1〕血糖测定〔2〕尿糖测定〔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4〕糖化蛋白测定〔5〕葡萄静胰岛素释放试验和葡萄糖-C肽释放试验〔6〕糖尿病急性代合并症的实验室检查 4.低血糖症的分型与诊断 5.糖代先天性异常 第一节糖代简述 一、糖代途径 〔一〕糖酵解途径:〔糖的无氧氧化〕 1.概念:在无氧情况下,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 2.反响过程 糖酵解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引发阶段。由葡萄糖生成1,6-果糖二磷酸 ①葡萄糖的磷酸化、异构化、再磷酸化生成1,6-果糖二磷酸: 葡萄糖磷酸化成为葡萄糖-6-磷酸,由己糖激酶催化。为不可逆的磷酸化反响,酵解过程关键步骤之一,是葡萄糖进入任何代途径的起始反响,消耗1分子ATP。 ②葡萄糖-6-磷酸转化为果糖-6-磷酸,磷酸己糖异构酶催化; ③果糖-6-磷酸磷酸化,转变为由6磷酸果糖激酶催化,消耗1分子ATP,是第二个不可逆的磷酸化反响,酵解过程关键步骤之二,是葡萄糖氧化过程中最重要的调节点。 〔2〕第二阶段:裂解阶段。1,6-果糖二磷酸折半分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醛缩酶催化,二者可互变,最终1分子葡萄糖转变为2分子3-磷酸甘油醛。 〔3〕第三阶段:通过氧化复原生成乳酸。〔能量的释放和保存〕 ①3-磷酸甘油醛的氧化和NAD+的复原,由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产生一个高能磷酸键,同时生成NADH用于第七步丙酮酸的复原。 ②1,3-二磷酸甘油酸的氧化和ADP的磷酸化,生成3-磷酸甘油酸和ATP。磷酸甘油酸激酶催化。 ③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 ④2-磷酸甘油酸经烯醇化酶催化脱水,通过分子重排,生成具有一个高能磷酸键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⑤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经丙酮酸激酶催化将高能磷酸键转移给ADP,生成烯醇式丙酮酸和ATP,为不可逆反响,酵解过程关键步骤之三。 ⑥烯醇式丙酮酸与酮式丙酮酸的互变。 ⑦丙酮酸复原生成乳酸。

2021年糖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

2021年糖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 (全文)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我国糖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患者人数均明显增加。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但主要损害表现为血管病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CVD)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无论是已经发生CVD的患者还是其高危人群,糖代谢异常均可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另一方面,同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有明显临床症状的CVD后,其预后更差。ASCVD风险早在糖尿病前期已增加,此时进行干预可减少糖尿病和心血管事件,并减少医疗费用。因此,应在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尽早进行ASCVD风险的评估、筛查并干预;反之,ASCVD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危险极高,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也十分重要。 本指南专家组先后在2006、2009和2012年制定了《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糖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血糖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及《心血管疾病患者血糖代谢异常的筛查中国专家共识》[1,2]。这些共识的颁布与推广提高了广大临床医生对在冠心病患者中早期筛查与干预糖代谢异常的重视程度。但临床实践面临的问题仍然严峻,如ASCVD 患者糖代谢异常的评估仍然不足,以及如何评估糖代谢异常患者,尤其是无症状时其ASCVD状况。

本指南参考2013年欧洲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和心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3],结合中国ASCVD和糖尿病的特点,由多学科专家联合制定,旨在加强心内科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筛查和治疗,以及糖尿病患者ASCVD 的筛查和治疗,为临床医生提供糖代谢异常与ASCVD协同防治的建议。 本指南对诊断和治疗的推荐以国际通用方式表示:Ⅰ类推荐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某治疗措施或操作有益、有效,应该采用;Ⅱ类推荐指某治疗措施或操作的有效性尚有争论,其中Ⅱa类推荐指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倾向于有效,应用该治疗措施或操作是适当的,Ⅱb类推荐指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尚不能充分证明有效,需进一步研究;Ⅲ类推荐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某治疗措施或操作无用和(或)无效,并对某些病例可能有害,不推荐使用。证据水平A级指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B 级指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大规模非随机对照研究;C级指资料来源于专家共识和(或)小型临床试验、回顾性研究或注册登记。 现状与问题 2007至2008年,全国14个省市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5.5%,其中2/3为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4]。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检测点调查显示,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估测患病率为11.6%,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达50.1%[5]。尽管两次调查方法和诊断标准不同,前者为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后者应用快速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内的多项血糖指标,但这些数据一致提示,中国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在持续增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