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罗嗦-民族管弦乐欣赏

合集下载

一年级音乐下册第10课《快乐的罗嗦》 精选教学PPT课件1花城版

一年级音乐下册第10课《快乐的罗嗦》 精选教学PPT课件1花城版


民族乐器:即中国的独特乐器。现一
般流行有笛、二胡、琵琶、丝竹、胡琴、
筝、箫、鼓等,是代表着中华音乐文化的
传统乐器。
古琴,古称琴、瑶琴、玉琴、七弦琴,中国古老的
乐器。古琴可分类为八音中的丝,或拨弦乐器。其音色深 沉,余音悠远,深具东方文化特色。 古琴历来为文人阶 层重视,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
我静静的站在角落里,看着这个世界,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每个人都步履匆匆的从我的身边走过,渐行渐远。
似乎所有的人都处于已经离开我,或者将要离开,以及正在离开…… 看着悄无声息离去的人群,我恐惧不安,异常失落。 突然看清自己是一个极其懦弱的人。 原来,我是害怕寂寞的。 原来,我是在乎这些人的。 无论是在好朋友的包围之中,还是在一个人的时候,
安静的走近,安静的离开。 离开·遗忘
我不怕遗忘,只是心里会遗憾, 然而,面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我们本就无力。 我想,我们都可以,空空的前行.一对从农村来城里打工的姐妹,几经周折才被一家礼品公司招聘为业务员。 她们没有固定的客户,也没有任何关系,每天只能提着沉重的钟表、影集、茶杯、台灯以及各种工艺品的样品,沿着城市的大街小巷去寻找买主。五个多月过去了,她们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仍然到处碰壁,连一个钥匙链也没有推销出去。 无数次的失望磨掉了妹妹最后的耐心,她向姐姐提出两个人一起辞职,重找出路。姐姐说,万事开头难,再坚持一阵,兴许下一次就有收获。妹妹不顾姐姐的挽留,毅然告别那家公司。 第二天,姐妹俩一同出门。妹妹按照招聘广告的指引到处找工作,姐姐依然提着样品四处寻找客户。那天晚上,两个人回到出租屋时却是两种心境:妹妹求职无功而返,姐姐却拿回来推销生涯的第一张订单。一家姐姐四次登门过的公司要招开一个大型会议,向她订购二百五十套精美的工艺品作为与会代表的纪念品,总价值二十多万元。姐姐因此拿到两万元的提成,淘到了打工的第一桶金。从此,姐姐的业绩不断攀升,订单一个接一个而来。 六年过去了,姐姐不仅拥有了汽车,还拥有一百多平方米的住房和自己的礼品公司。而妹妹的工作却走马灯似地换着,连穿衣吃饭都要靠姐姐资助。 妹妹向姐姐请教成功真谛。姐姐说:“其实,我成功的全部秘诀就在于我比你多了一次努力。” 只相差一次努力啊,原本天赋相当机遇相同的姐妹俩,自此走上了迥然不同的人生之路。 不只是这位姐姐,多少业绩辉煌的知名人士,最初的成功也就源于“多了一次努力”。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欣赏 民乐合奏《快乐的罗嗦》教案教案2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欣赏 民乐合奏《快乐的罗嗦》教案教案2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欣赏民乐合奏《快乐的罗嗦》教案教案2一. 教材分析《快乐的罗嗦》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民乐合奏,选自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

乐曲以我国民间音乐元素为基础,运用了丰富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展现了生动活泼、快乐祥和的氛围。

通过学习这首乐曲,学生可以了解民乐合奏的基本知识,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民乐合奏相对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和了解。

此外,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在教学中采取有效手段吸引他们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民乐合奏的基本知识,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民乐合奏的基本知识。

2.乐曲《快乐的罗嗦》的旋律、节奏、音色等特点。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让学生聆听乐曲,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讲解法:介绍民乐合奏的基本知识,分析乐曲的特点。

3.实践法:让学生参与演奏,体验乐曲的情感。

4.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乐曲《快乐的罗嗦》音频、图片、文字等。

2.民族乐器:二胡、笛子、琵琶等。

3.音响设备:电脑、音响、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乐曲《快乐的罗嗦》,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乐曲的氛围。

提问:你们听到了哪些乐器?它们共同演奏了怎样的音乐?2.呈现(10分钟)展示民族乐器图片,介绍民乐合奏的基本知识。

讲解乐曲《快乐的罗嗦》的旋律、节奏、音色等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民族乐器的演奏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乐曲的情感。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演奏中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完整地演奏乐曲,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点评,总结演奏中的优点和不足。

一年级音乐下册第10课《快乐的罗嗦》 优秀课件1花城版

一年级音乐下册第10课《快乐的罗嗦》 优秀课件1花城版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27、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 生命才真正开始。 28、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克服自己的惰性,并像太阳一样照亮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欣赏 民乐合奏 快乐的罗嗦》教案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欣赏 民乐合奏 快乐的罗嗦》教案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欣赏民乐合奏快乐的罗嗦》教案一. 教材分析《快乐的罗嗦》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民乐合奏,选自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

乐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节奏展现了罗嗦的快乐生活。

全曲由三个乐章组成,分别为:快乐篇、想象篇和收获篇。

通过学习这首乐曲,学生可以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辨识简单的音符和节奏。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乐器还不够熟悉,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认识民族乐器,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学会演唱《快乐的罗嗦》,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对乐曲的欣赏和演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民族乐器的识别及演奏特点。

2.乐曲的节奏和旋律。

3.乐曲三个乐章的主题及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民族乐器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示范法:教师演奏乐曲,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加强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和表现。

4.欣赏法:聆听、分析、讨论乐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5.创编法: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发挥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民族乐器实物或图片,便于学生识别。

2.准备《快乐的罗嗦》乐谱,人手一份。

3.准备教学录音机、音响等设备。

4.准备相关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民族乐器的基本知识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奏《快乐的罗嗦》,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风格和情感。

3.操练(15分钟)学生跟随教师学唱乐曲,注意节奏和音准。

教师个别指导,纠正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加强了对乐曲的理解和表现。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三个乐章,讨论主题和情感表达。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欣赏 民乐合奏《快乐的罗嗦》快乐的啰嗦教学流程图教案1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欣赏 民乐合奏《快乐的罗嗦》快乐的啰嗦教学流程图教案1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欣赏民乐合奏《快乐的罗嗦》快乐的啰嗦教学流程图教案1一. 教材分析《快乐的罗嗦》是一首民乐合奏曲,选自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

乐曲曲调欢快,节奏活泼,富有民族特色,能够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通过学习这首乐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感受不同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的认识相对较少,对民乐合奏的欣赏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乐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民乐合奏的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音乐审美情趣。

4.通过对乐曲的欣赏,锻炼学生的音乐思维,提升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民乐合奏的特点,感受乐曲的欢快、活泼。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教学法:通过聆听、欣赏,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4.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音响、投影仪等。

2.准备相关的民族音乐资料,如乐曲介绍、演奏视频等。

3.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图片、文字、音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民族乐器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民族乐器,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播放民乐合奏《快乐的罗嗦》,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欢快、活泼。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乐曲,感受乐曲的节奏特点。

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乐曲,深入了解乐曲的结构、旋律等特点。

一年级音乐下册第10课《快乐的罗嗦》 优秀课件1花城版

一年级音乐下册第10课《快乐的罗嗦》 优秀课件1花城版

柳琴
/doc/46136144825927.html,弹弦乐器。又称 柳叶琴、金刚腿、土琵琶。汉 族传统乐器。原流行于苏、鲁、 皖等省。现流行于全国各地, 以山东临沂及苏北一带为主。 属唐代以来在民间流传的梨形 音箱弹弦乐器之一种,其外形、 构造、奏法均与阮相似。最早 的柳琴,构造非常简单,由于 柳琴的外形土里土气,非常民
独弦琴
独弦琴,京族弹弦乐器。 京语称旦匏。流行于广西 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 县。独弦琴是京族古老的 民间竹制乐器。我国南方 盛产竹材古代就有了用粗 大的竹子制作的管形乐器, 挑起竹皮为弦(俗称篾弦), 用以敲击或弹拨,并由此 使弦鸣乐器得到不断发展
竹琴
竹琴,又名道琴,正安民间俗 称"尺嗙嗙",是傣族、佤族、克 木人和控格人的打击弦鸣乐器。 傣语称玎麦波,"玎"为琴,"麦 波"为龙竹,意为竹琴。克木语 称布领,控格语称泡玎,均为竹 琴之意。又因其发音"叮当"作响, 西双版纳一带又称其为叮当。
民族乐器介绍
• 民族乐器:即中国的独特乐器。现一 般流行有笛、二胡、琵琶、丝竹、胡琴、 筝、箫、鼓等,是代表着中华音乐文化的 传统乐器。
古琴,古称琴、瑶琴、玉琴、七弦琴,中国古老的 乐器。古琴可分类为八音中的丝,或拨弦乐器。其音色深 沉,余音悠远,深具东方文化特色。 古琴历来为文人阶 层重视,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
快乐的罗嗦
弹拨乐合奏
乐曲简介
这是一首富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乐曲, 曲调简朴、短小精悍,旋律优美、流 畅,带有舞曲性的音乐给人一种轻松 活泼的感觉,再现了彝族人民轻歌曼 舞,歌唱美好生活的欢快热烈的场面。
• “啰嗦”系彝语的译音,通译为“罗倮”, 意即“彝族”。 • 请欣赏民族管弦乐《快乐的罗嗦》

《快乐的罗嗦》小学三年级音乐PPT课件

《快乐的罗嗦》小学三年级音乐PPT课件
重难点:
1、重点:通过欣赏、律动、歌唱《快乐的罗嗦》体验到《快乐 的罗嗦》 所带来的活泼、热情,积累彝族舞曲的活动经验和情 感体验经验。 2、难 点: a.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边拍节拍边演唱歌曲主题; b.学生能够较准确 地歌唱歌曲的二声部。
➢ 老师拍了几种节奏? ➢ 老师拍的两种节奏有何不同?
四分音符 x x | x x ta ta ta ta
转 个 圈 来 踮 踮 脚, 换 个 舞 伴 再 来 跳。 再 来 跳。
再见
x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x | x x | x x |x x | x x || x x
弹拨乐合奏《快乐的罗嗦》
《快乐的罗嗦》
2 1 = C 4 快速 欢快地
彝族舞曲 林老师 词
跳 舞 呀, 真 快 乐,
一 起 跳 呀 一 起 唱,
彝族 弹拨乐合奏
《快乐的罗嗦》 彝族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感受彝族舞曲欢快热烈的风格,对彝族音乐、民 族舞曲风 格产生兴趣和喜爱;体验随乐律动获得的欢快。2、过程方法:运用视谱 念唱、声势等方法学习弹拨乐合奏《快 乐的罗嗦》,感受彝族舞曲风格。
3、知识技能: a.训练学生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合的感知、实践能力 (能 正确的视谱拍、念); b.让学生感知、辨别弹拨乐器音色; c.让学 生体验歌曲旋律,并训练学生歌唱的实践能力。
八分音符 x x x x ti ti ti ti

351
351 126

351
126

616
2 4 快速 欢快地
《快乐的罗嗦》
念/拍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x x | x x x | x x | x x ||:x x | x x | x x |

快乐的罗嗦-民族管弦乐欣赏

快乐的罗嗦-民族管弦乐欣赏

柳琴
柳琴,弹弦乐器。又称柳叶 琴、金刚腿、土琵琶。汉族传 统乐器。原流行于苏、鲁、皖 等省。现流行于全国各地,以 山东临沂及苏北一带为主。 属 唐代以来在民间流传的梨形音 箱弹弦乐器之一种,其外形、 构造、奏法均与阮相似。最早 的柳琴,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非常简单,由于 柳琴的外形土里土气,非常民 间化,中国老百姓亲切地称它" 土琵琶"。
• 民族乐器:即中国的独特乐器。现 一般流行有笛、二胡、琵琶、丝竹、胡 琴、筝、箫、鼓等,是代表着中华音乐 文化的传统乐器。
古琴,古称琴、瑶琴、玉琴、七弦琴,中国古老的乐 器。古琴可分类为八音中的丝,或拨弦乐器。其音色深沉, 余音悠远,深具东方文化特色。 古琴历来为文人阶层重 视,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
这是一首富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乐曲, 曲调简朴、短小精悍,旋律优美、流 畅,带有舞曲性的音乐给人一种轻松 活泼的感觉,再现了彝族人民轻歌曼 舞,歌唱美好生活的欢快热烈的场面。
• “啰嗦”系彝语的译音,通译为“罗倮”,意 即“彝族”。 • 请欣赏民族管弦乐《快乐的罗嗦》
欣赏舞蹈《快乐的罗嗦》
民族乐器介绍
独弦琴
独弦琴,京族弹弦乐器。 京语称旦匏。流行于广西 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 县。独弦琴是京族古老的 民间竹制乐器。我国南方 盛产竹材古代就有了用粗 大的竹子制作的管形乐器, 挑起竹皮为弦(俗称篾弦), 用以敲击或弹拨,并由此 使弦鸣乐器得到不断发展
竹琴
竹琴,又名道琴,正安民 间俗称"尺嗙嗙",是傣族、 佤族、克木人和控格人的打 击弦鸣乐器。傣语称玎麦波, "玎"为琴,"麦波"为龙竹, 意为竹琴。克木语称布领, 控格语称泡玎,均为竹琴之 意。又因其发音"叮当"作响, 西双版纳一带又称其为叮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一首富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乐曲, 曲调简朴、短小精悍,旋律优美、流 畅,带有舞曲性的音乐给人一种轻松 活泼的感觉,再现了彝族人民轻歌曼 舞,歌译为“罗倮”,意 即“彝族”。 • 请欣赏民族管弦乐《快乐的罗嗦》
欣赏舞蹈《快乐的罗嗦》
民族乐器介绍
• 民族乐器:即中国的独特乐器。现 一般流行有笛、二胡、琵琶、丝竹、胡 琴、筝、箫、鼓等,是代表着中华音乐 文化的传统乐器。
古琴,古称琴、瑶琴、玉琴、七弦琴,中国古老的乐 器。古琴可分类为八音中的丝,或拨弦乐器。其音色深沉, 余音悠远,深具东方文化特色。 古琴历来为文人阶层重 视,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
独弦琴
独弦琴,京族弹弦乐器。 京语称旦匏。流行于广西 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 县。独弦琴是京族古老的 民间竹制乐器。我国南方 盛产竹材古代就有了用粗 大的竹子制作的管形乐器, 挑起竹皮为弦(俗称篾弦), 用以敲击或弹拨,并由此 使弦鸣乐器得到不断发展
竹琴
竹琴,又名道琴,正安民 间俗称"尺嗙嗙",是傣族、 佤族、克木人和控格人的打 击弦鸣乐器。傣语称玎麦波, "玎"为琴,"麦波"为龙竹, 意为竹琴。克木语称布领, 控格语称泡玎,均为竹琴之 意。又因其发音"叮当"作响, 西双版纳一带又称其为叮当。
柳琴
柳琴,弹弦乐器。又称柳叶 琴、金刚腿、土琵琶。汉族传 统乐器。原流行于苏、鲁、皖 等省。现流行于全国各地,以 山东临沂及苏北一带为主。 属 唐代以来在民间流传的梨形音 箱弹弦乐器之一种,其外形、 构造、奏法均与阮相似。最早 的柳琴,构造非常简单,由于 柳琴的外形土里土气,非常民 间化,中国老百姓亲切地称它" 土琵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