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合集下载

深入剖析医学专业中常见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深入剖析医学专业中常见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深入剖析医学专业中常见的实验技术和方法一、医学实验技术的分类与应用医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其实验技术和方法在研究和治疗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

这些实验技术涉及到不同的领域和方向,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等。

本文将深入剖析医学专业中常见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1.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以及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其核心是DNA的提取、PCR扩增以及基因克隆等。

DNA提取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如酚-氯仿法、酵素法或者商业化试剂盒。

而PCR扩增则以稳定可靠的方式复制特定的DNA片段,并常用于基因突变筛查、基因表达检测等。

此外,在进行遗传工程方面,如构建重组蛋白表达载体或者基因敲除实验等,都需要运用到基因克隆技术。

2. 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细胞是构成我们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的基本单位,因此细胞实验技术对于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在分离和培养细胞方面,可以采用组织块法、酶解法或者悬浮培养法。

一旦成功获得了体外培养的细胞,研究人员就可以进行多种实验,如细胞增殖和凋亡检测、蛋白质表达定量以及各种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等。

3. 遗传学实验技术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物质如何在个体和种群间传播和改变的科学。

在遗传学中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是杂交杂交分析。

通过利用两株具有不同性状特征的个体进行配对杂交,并观察后代的性状并进行统计分析,可推断出某些基因是否与该性状相关联。

此外,在现代遗传学中,还经常运用到多态分子标记技术(如RAPD、SSR等)以及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识别关键基因位点、探索潜在突变信息或者进行基因组改造。

4. 免疫学实验技术免疫学涉及到人体免疫系统如何与外界抗原相互作用以及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

在免疫学实验技术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方法,能够定量测量特定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此外,流式细胞术也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可对复杂混合细胞群体进行单细胞检测、荧光标记等高级分析。

安医大基础医学实验技能

安医大基础医学实验技能

安医大基础医学实验技能
1. 实验设计与操作: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设计和执行科学实验,包括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收集和分析数据等。

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学生将学习生物大分子的提取、分离、纯化和鉴定技术,以及基因克隆、PCR 技术、蛋白质表达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

3. 生理学与药理学实验:学生将进行生理学实验,如血压测定、心电记录、平滑肌收缩等,以及药理学实验,如药物剂量效应关系的测定。

4. 解剖学与组织学实验:学生通过解剖实验,学习人体解剖结构和器官的位置关系,同时进行组织学切片的观察和分析。

5.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学生将学习微生物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及免疫学实验技术,如血清学检测、免疫细胞功能测定等。

通过这些实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安医大的学生将掌握基础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为进一步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医学实验室中的基础技术

医学实验室中的基础技术

医学实验室中的基础技术医学实验室是医疗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小药店到大型医院,都离不开医学实验室。

医学实验室是医生诊断疾病并给出治疗方案的关键所在。

医学实验室涉及的基础技术也很多,下面将分别介绍常见的实验室技术。

一、培养细菌培养细菌是医学实验室中最基本的实验室技术之一。

这项技术可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了细菌,从而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细菌培养需要用到培养基,不同种类的细菌需要不同种类的培养基。

培养基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缺乏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和选择性培养基。

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是最常用的培养基之一。

我们可以使用这种培养基来培养一般细菌,如大肠杆菌和链球菌。

缺乏营养物质的培养基通常用于分离和培养特定类型的细菌,如肠杆菌科的沙门氏菌。

选择性培养基是为了分离或识别某些特定类型的细菌而制备的,如选择性培养基可用于筛查霍乱、鼠疫等疾病。

二、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试剂盒化学技术。

ELISA 可以用于测定抗原和抗体浓度。

ELISA 包括以下步骤:1、将特定抗体覆盖在微孔板上2、加入样品3、加入二抗(标记有酶的抗体)4、加入底物反应5、测定底物的吸收值通过这一技术,我们可以检测一些传染性疾病,如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三、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PCR 是一种针对 DNA 片段的放大技术。

PCR 可以用于检测某些基因的变异,从而帮助医生确定诊断。

PCR 的基本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DNA 片段的变性、引物结合、扩增和回收。

PCR 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检测乙型肝炎、艾滋病、肺结核等。

四、血细胞计数 (CBC)血细胞计数是医生可以使用的最常见的实验室测试之一。

CBC 可以检测血样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以及其他诸如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

CBC 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贫血和其他血液病,如白血病和淋巴瘤。

五、组织切片及染色组织切片及染色技术可用于确定是否存在癌变,例如肺癌、前列腺癌和子宫颈癌等疾病。

基础医学-动物实验技术(研)

基础医学-动物实验技术(研)
果蝇具有生活史短(12天),饲养简便,染色体少(4对),唾液腺染色体制作容易等优点,是遗传学研究的绝好材料。
不应一味追求进化程度高的动物,进化程度高或结构功能复杂的动物有时会给实验条件的控制和实验结果的获得带来难以预料的困难。除了经费开支之外,还会影响试验的周期。在不影响实验结果正确性的前提下,尽量选用结构功能相似又能反映研究指标、易获得、最经济、最易饲养管理的动物。
01
实验动物的抓取与固定
02
实验动物的编号和分组
03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04
实验动物的除毛、给药方法
05
实验动物的采血法
06
实验动物的处死
07
动物尸体及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08
动物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动物实验基本技术
小鼠
大鼠
豚鼠



蟾蜍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抓取与固定
小鼠抓取固定方法 抓取时先用右手抓取鼠尾提起,置于鼠笼或实验台向后拉,在其向前爬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颈部皮肤。以无名指按住鼠尾,小指按住后腿即可。
很多实验动物具有某些解剖生理特点,为实验所要观察的器官或组织等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条件,如能适当使用,将减少实验准备方面的麻烦,降低操作难度,使实验容易成功。
家犬的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的表面,位置比较固定,大多数在两个甲状腺相对应的两端上. 家兔的甲状旁腺分布比较散,位置不固定,除甲状腺周围外,有的甚至分布到主动脉弓附近,因此做甲状旁腺摘除实验,应选用家犬而不能选用兔。
1、年 龄
四、适宜规格的原则
实验动物年龄与体重一般呈正相关,可按体重推算年龄。例如KM小鼠6周龄时雄性约为32g,雌性28g;Wistar大鼠雄性约为180g,雌性160g。

研究生《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课程实施初讨

研究生《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课程实施初讨

研究生《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课程实施初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这一实验教学在医学院校的研究生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并联系实际,提出了通过合理设置实验内容、改变实验课教学方式、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等形式对实验课进行优化,探讨医学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标签: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能;研究生;课程实施《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是一门包括分子、细胞、蛋白领域的基础实验技术课程,其中包含的实验技术是目前在科研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的技术,是医学院校研究生完成课题不可或缺的实验技术,因此《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已成为研究生课程的必修内容之一。

为了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应注意如下几个教学环节。

1合理设置实验内容《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实验教学内容应根据医学科研的具体特点和培养目标而设置。

首先要强调基础性,把分子生物学的质粒提取、转化、酶切和细胞生物学的细胞培养无菌技术及蛋白质电泳融合在整个实验课里,使整个实验具有连贯性。

其次,要注重实用性。

要完成一项医学课题,掌握分子生物学的real-time PT-PCR,细胞生物学的细胞培养以及显微镜技术,蛋白质学的Western blot等几项常用且比较前沿的实验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完成研究生课题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因此这些实验技术设置在了我们的课程里。

2改变实验课教学方式2.1调整理论课和实验课顺序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一般将理论课安排在实验课的前面,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

教师在课堂上花大量的时间讲解实验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但是由于学生对该实验缺乏感官认识,只能理解吸收一小部分内容,使学生置于消极的被动状态下,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思维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针对这个问题,应适当调整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授课顺序,尝试将某些理论知识的学习放到实验课的后面,即学生先做实验,然后带着问题进入理论课的学习,教师可以将实验的结果和讨论结合到课堂的理论教学当中,从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000031基础医学实验(甲)_免疫实验技术_1002

1000031基础医学实验(甲)_免疫实验技术_1002

荧光免疫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 细胞免疫功能测定 流式细胞测定技术及HLA分型技术 请同学们参看免疫实验视听教材和 CAI课件
三种试剂:
①固相抗原或抗体 即把抗原或抗体用合适的方法连接到固相载体表 面,同时保留它们的免疫活性; ②酶标抗原或抗体 即把某些酶用合适的方法连接到抗原或抗体表面, 同时保留它们的免疫活性以及酶的催化活性。常 用的酶是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碱性磷酸酶 (AP); ③酶作用的底物 常用的底物是邻苯二胺
(1)单向扩散试验 (Single redial diffusion test)
预先混有抗 体
(2)双向扩散试验 (Double diffusion test)
(3)对流免疫电泳
_
Ag Ab
+
作用及特点:
抗体球蛋白移向阴极,抗原分子移向阳极,当两 者在适当比例处相遇,即形成灰白色沉淀线。 检查乙型肝炎抗原及甲胎蛋白,敏感度比双向扩 散法高约10倍,只需1~2小时即可获得检验结果。 不能定量测定。
三、 免疫标记技术
原理: 利用酶、荧光素、胶体金、发光物 质以及放射性核素等标记物来标记抗原或 抗体,再与标本中的抗体或抗原反应,最 后测定复合物中的标记物。 优点:特异、敏感、快速,可作定性、定 量或定位测定。
依据检测物分两类: 1.免疫组化技术(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用于组织/细胞中抗原或抗体的定位; 2.免疫测定(immunoassay),用于液体标本中抗原 或抗体的检测。 依据标记物的不同,可分为: 酶免疫技术、荧光免疫技术、金免疫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和放射免疫技术。
免疫学实验技术
浙江大学医学院 陈玮琳
利用免疫学原理来检测抗原、多种免疫 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和粘附分 子等)及免疫细胞的实验过程。 有助于疾病的辅助诊断、治疗及预后判 断 。

基础医学常用实验技术

基础医学常用实验技术

基础医学常用实验技术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基础医学常用实验技术那些事儿。

咱就先说说细胞培养吧,这就好比是给细胞们建了个温馨的小家。

你得给它们准备好合适的“房子”——培养基,温度、湿度啥的都得调好,就像咱住的房子得舒服一样。

然后看着那些小小的细胞一点点长大、分裂,多有意思呀!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弄好的,得细心呵护着,不然它们可不乐意好好长哦!再来讲讲Western blot 技术,这就像是一场细胞里蛋白质的“选秀大赛”。

先把细胞里的蛋白质提取出来,这就是选手们准备登场啦。

然后通过电泳让它们排好队,根据各自的特点分分开。

最后用抗体这个“裁判”去识别特定的蛋白质,看看谁是我们想要的那个“明星蛋白”。

你说神奇不神奇?还有免疫组化呢,这就像是给细胞们做了个特别的“标记”。

通过特定的抗体,让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细胞里某些特定成分在哪里,就好像在一大群人里一下子就找到了你想找的那个人一样。

这可是能帮助我们了解细胞内部情况的重要手段呢!PCR 技术也不得不提呀,这就像是在细胞的世界里进行“复制粘贴”。

可以把我们想要研究的那段基因大量扩增,就好像一变二、二变四一样,让我们能更清楚地研究它。

这可真是个厉害的技术,没有它好多研究都没法开展呢!动物实验也很重要哦!就像我们要了解一个新药物的效果,那不得在小动物身上先试试呀。

看着那些可爱的小老鼠、小兔子为我们的医学研究做出贡献,心里还真有点不是滋味呢,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呀,为了能攻克疾病,只能委屈它们啦。

你想想,如果没有这些实验技术,我们怎么能知道细胞是怎么工作的,疾病是怎么发生的,药物又是怎么起作用的呢?这些技术就像是我们探索医学奥秘的钥匙,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未知的大门。

咱可别小看了这些基础医学常用实验技术,它们可是医学进步的基石呀!没有它们,那些伟大的医学发现和治疗方法从哪里来呢?所以呀,我们得好好对待这些技术,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让它们为我们人类的健康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做的吗?。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是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各种医学检验技术,包括实验设备、实验原理和方法、实验操作、结果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在临床诊断、病情评估、治疗监测、生命体征监护、疾病预防和研究中,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主要介绍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的内容和应用。

一、血液检验技术1、血液常规检验技术血液常规检验技术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等指标的测定。

这些指标是血液的基础指标,可以反映出人体健康状况。

2、凝血功能检测技术凝血功能检测技术是用于评估血液凝固功能的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等指标。

3、血型鉴定技术血型鉴定是临床检验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可以揭示出体内血红蛋白的组成和特点,及人体免疫系统中的抗体与荷尔蒙反应等。

二、尿液检验技术1、尿常规检验技术尿常规检验技术是用于评估肾脏健康状况和尿路感染状况的指标,包括尿量、pH值、比重、蛋白质、糖、酮体、亚硝酸盐、白细胞和红细胞等指标。

2、尿液镜检技术尿液镜检技术是用于发现和诊断尿液中各类细菌、寄生虫或病毒等微生物的指标,同时也可以发现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等指标。

三、生化检验技术1、血脂测定技术血脂检测技术是用于评估血液中脂肪代谢状况的指标,包括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的测定。

2、肝功能检测技术肝功能检测技术是用于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指标,包括转氨酶、胆红素、蛋白质等的测定。

3、肾功能检测技术肾功能检测技术是用于评估肾脏健康状况的指标,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的测定。

四、免疫检验技术1、CRP检测技术CRP检测技术是用于评估体内炎症反应情况的指标,可以通过检测CRP的浓度来判断体内是否存在炎症状态。

2、免疫球蛋白测定技术免疫球蛋白测定技术是用于评估体内免疫功能状况的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等指标的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1月5日星期六12时37分17秒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三 缓冲溶液
2.配制缓冲溶液
用刻度吸管取浓度为0.2M Na2HPO4 5.0毫升,浓度为0.2M
NaH2PO4 10.0毫升,混匀后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 用刻度吸管取浓度为0.2M Na2HPO4 10.0毫升,浓度为0.2M
2019年1月5日星期六12时37分17秒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三 缓冲溶液
1.缓冲原理:
NaH2PO4—Na2HPO4 H2PO42- 是抗碱成分 HPO42- 是抗酸成分 在溶液加少量的碱时, OH-与H2PO42- 电离产生的H+生成H2O,使 溶液的PH值不发生明显变化。 在溶液加少量的酸时, H+与HPO42- 结合生成H2PO42- ,溶液的PH 值也不发生明显变化。 所以,缓冲溶液具有抗酸、抗碱的作用。
吕学儒
实验一 基本操作技术
五、托盘天平的使用
1.调零点 2. 称量 称量时,左放物,右放码。
2019年1月5日星期六12时37分17秒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一 基本操作技术 3.称量完毕
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游码移至刻度“0”处,天平的两个托盘重叠
后,放在天平的一侧,使天平休止,以保护天平的刀口。
2019年1月5日星期六12时37分17秒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一 基本操作技术 四、酒精表的使用
选择酒精表的测试范围在70%
~80% v/v。 在没有其他量器的条件下,将
酒精以适量蒸馏水稀释,用酒
精表检测浓度,当刻度指向75 时即为消毒酒精。
2019年1月5日星期六12时37分17秒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细菌,酒精浓度低于75%时,由于渗透性降低,也会影响杀菌能力。
2019年1月5日星期六12时37分17秒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报告
1.名称 2.目的 3.材料 4.方法 5.结果
蒸馏水洗
清水冲
盐酸洗液浸泡
清水冲
蒸馏水洗
2019年1月5日星期六12时37分17秒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一
基本操作技术
二、刻度吸量管的使用
量取10ml以下的任意体积时用。 刻度标记有两种: 上为零刻度,下为总量刻度; 上为总量刻度,下为零刻度的。 放液后,将吸量管尖在容器 内壁上垂直停留15秒即可。
2019年1月5日星期六12时37分17秒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二 溶液的配制
溶液的配制与稀释
1.75%酒精的配制: ① 用95%(ml/ml)酒精配制75%的酒精50mL。
② 用酒精表测75%的酒精度
2.配制0.1%新洁尔灭溶液50ml 3.配制生理盐水50ml。
4.制备1%TD消毒液10ml。
2019年1月5日星期六12时37分17秒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知识拓展
酒精又叫乙醇,是最常用的皮肤消毒剂,75%的酒精用于灭菌消毒; 50%的酒精用于防褥疮;20%~50%的酒精擦浴用于高热病人的物理 降温。不同浓度的酒精都是由高浓度(95%)酒精用蒸馏水稀释而成的。
酒精之所以能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其脱水变
NaH2PO4 5.0毫升,混匀后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
问题:两种比例不同的缓冲溶液pH值为何不同?
2019年1月5日星期六12时37分17秒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三 缓冲溶液
3.缓冲溶液的抗酸、抗碱作用
将制好的两种缓冲溶液各分成两份,分别加入少量盐酸及少量氢氧化
钠溶液,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 多加一些盐酸及氢氧化钠溶液后又有何变化,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基 本 操 作 技 术
P8
溶液的配制
P39
缓冲溶液
P40
2019年1月5日星期六12时37分16秒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一 基本操作技术
实验目的
掌握玻璃仪器的清洗; 学会正确使用吸量管、微量移液器、酒精计、 粗天平的使用。
玻璃仪器
烧杯、试管、量杯、量筒、刻度吸量管、滴管等。
2019年1月5日星期六12时37分17秒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一 基本操作技术
一、玻璃仪器的洗涤与清洁
(一)新购玻璃仪器的清洗
清水冲 沾洗衣粉刷 清水冲 蒸馏水洗
(二)使用过的玻璃仪器清洗 1.一般玻璃仪器 清水冲 2.容量仪器 沾洗衣粉刷 清水冲 蒸馏水洗
清水冲
3.比色杯
铬酸洗液浸泡
清水冲
2019年1月5日星期六12时37分17秒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二 溶液的配制
实验目的 熟悉三种浓度溶液配制;学习配制常用医用溶液 一、仪器与试剂 (一)仪器 托盘天平、量筒(100ml、)、100ml烧杯、刻度吸管(10ml、 5ml)、容量瓶(50ml)酒精计、玻璃棒、药匙、毛刷。 (二)试剂 95%乙醇、NaCl固体、新洁尔灭、TD。
519年1月5日星期六12时37分17秒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一 基本操作技术 吸量管的使用
选择 执管 取液 调准刻度 放液 洗涤
2019年1月5日星期六12时37分17秒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一 基本操作技术 三、微量移液器的使用
1.调体积选取钮至所需数值。 2.套上吸嘴,旋紧。 3.垂直持握微量移液器外壳, 按下大拇指至取液按钮。 4.将微量移液器吸嘴插入溶液, 徐徐松开大拇指,使其复原。 5.排放时,重新将大拇指按下, 比取液时高一档以排空。 注:移液过程中应控制速度, 力度。如需移取另一样品,按吸 嘴排放钮,更换吸嘴。
2019年1月5日星期六12时37分17秒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一 基本操作技术
近年来为了便于准确快速地选取吸量管,国际标准化组 织统一规定:在刻度吸量管的上方印上各种彩色环,以利 辨别,其容积标志如下表:
标准容量 (ml)
0.1 红 单
0.2 黑 单
0.25 白 双
0.5 红 双
1 黄 单
2 黑 单
性凝固,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如果使用高浓度酒精,对细菌蛋 白脱水过于迅速,使细菌表面蛋白质首先变性凝固,形成了一层坚固
的包膜,酒精反而不能很好地渗入细菌内部,以致影响其杀菌能力。
75%的酒精与细菌的渗透压相近,可以在细菌表面蛋白未变性前逐渐 不断地向菌体内部渗入,使细菌所有蛋白脱水、变性凝固,最终杀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