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

合集下载

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和治疗

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和治疗

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和治疗
第24页
2.禁忌证: 严重肾功效衰竭 妊娠妇女。
以下情况慎用: 双侧肾动脉狭窄 血肌酐>265.2μmol/L(3mg/dl) 血钾>5.5 mmol/L 伴症状性低血压(收缩压<90mmHg,) 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如主动脉瓣狭窄,肥
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等
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和治疗
心室形状,提醒心肌重构延缓或逆转。
3个经典、针对慢性收缩性心衰大型临床试验 (CIBIS-II , MERIT-HF和COPERNICUS)分别应用 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琥珀酸美托洛尔和 非选择性β1/β2、α1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病死率相 对危险分别降低34% ,34%和35 %,同时降低心衰 再住院率28%-36% 。
2、6min步行试验: 6min步行距离<150m为重度心衰 150-450m为中度心衰 >450m为轻度心衰
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和治疗
第8页
一、临床情况评定
判断液体潴留及其严重程度 对应用和调整利尿剂治疗十分主要。 短时间内提质量增加是液体潴留可靠指标, 液体潴留体征
颈静脉充盈
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和治疗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独特之处就是能显著降低猝死
率41%-44%。
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和治疗
第28页
二、药品治疗-β受体阻滞剂
1.适应证: 结构性心脏病,伴LVEF下降无症状心衰患者,不
论有没有MI,均可应用。
有症状或曾经有症状NYHA II-III级、LVEF下降、 病情稳定慢性心衰患者必须终生应用,除非有禁 忌证或不能耐受。
静息心率是评定心脏β受体有效阻滞指标之一,通 常心率降至55-60次/min剂量为β受体阻滞剂应用 目标剂量或最大可耐受剂量。

瓣膜性心脏病的治疗

瓣膜性心脏病的治疗
1 7 0

临床 研 究 ・
瓣膜性心脏病 的治疗
艾 丽 艳
(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总医院 内一科 ,黑龙江 大兴 安岭 1 6 5 0 0 0 )
摘要 :目的 探讨瓣膜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对瓣膜性 心脏 病的临床表现和 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论 瓣膜性心脏病应 主要采取 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 关键字 :心血 管科 ;治疗 ;瓣膜性心脏病 中图分类号 :R5 4 1 文献标识码 :B DO 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0 4 . 1 1 9 尖瓣和 主动脉瓣 , 常并有瓣 膜反 流 、 瓣 膜赘生 物或 二者兼 有 。 0 引言 瓣膜 钙 化在 无 导致 动 脉 粥样 硬 化危 险 因素 的年 轻 患者 中 不 瓣 膜性心 脏病是 临床上 系统性 红斑狼疮 合并 心血管 疾病 %) 。然 而 伴有 传 统 导致 动 脉 粥样 硬 化危 险 因 素 最 重 要 的 和常 见 表现 形 式 。伴发 瓣 膜性 心 脏病 使 系 统性 红 常 见 (< 5 的 中年 病人 ,二尖瓣 环和 主动脉瓣 膜钙化 是常 见 的 ( 2 0 %) 。 斑 狼 疮 病 人 的发病 率 和 病死 率 增加 。瓣 膜 性 心脏 病 的 表现
被认 为是 特 征性 的系 统性 红 斑 狼疮 合 并瓣 膜疾 病 和非 感染 性瓣 膜赘 生 物 ,几 乎仅 仅在 二尖 瓣和 主动 脉瓣 上发 现 。 绝 大 多数 赘 生物 位 于瓣 叶的 接合 部 分 ,二尖 瓣 膜 的心 房 侧 和 主 动 脉瓣 主 动 脉 或 主 动 脉 瓣 的心 室 侧 。 瓣 膜 赘 生 物 通 常 <1 C m ,边 缘 不 规 则 , 回声 密 度 不 均 及 无 独 立 运 动 。 绝 大 多 数 发 生 赘 生 物 的 瓣 膜 伴 有 瓣 膜 增 厚 或 反 流 。 虽 然瓣膜 赘生物更常见 于年轻人f <4 0 岁) ,但 是 他 们 暂 时 伴 有 的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的 活 动 性 、 严 重 程 度 、 持 续 时 间 和 治 疗 是 可 变 的 。 病 理 检 查 表 明 ,活 动 性 L i b ma n — S a c k S 赘 生 物 有 中 央 纤 维 素样 坏 死 并 有 成 纤 维 细 胞 的 增 殖 和 纤 维 化 ,周 围 有 单 核 和 多核 细 胞 浸 润 、少 量 出 血 和 血 小 板 栓 子 围 绕 。愈 合 的赘 生 物 有 中央 纤 维 化 、极 少 量 或 无 炎 症 细 胞 沉 积 ,无 或 有 透 明 样 变 和 内皮 细 胞 化 血 栓 。在 同 一瓣 膜 上 可 见活 动 性 、愈 合 和 混 合 性 赘 生 物 。

β-受体阻滞剂结合常规药物治疗瓣膜性心脏病心衰的探讨

β-受体阻滞剂结合常规药物治疗瓣膜性心脏病心衰的探讨
h a t av ie s o l ae t e ee h a tfi r , M e h d 3 ain s w t h u t e r ds a e c mp iae ih e r v l e ds a e c mpi td wi s v r e r al e c h u t o s p t t i r e mai h a t ie s o l td w t 1 e h c c
前及治疗后 1周、2周患者心率、血压 、临床症状的改善 情况。结果 1 3一受体 阻滞 剂治疗后 1周、2周 ,患者心 室率 明显下降 (P < , 1 ,分别有 4 . %和 7 . % 患者的心功能改善 1级以上而 不伴 有收 缩期 及舒 张期血压的 变化 。结 00 ) 19 10 论 采用1 3一受体 阻滞 剂治 疗心脏瓣膜病合并心衰,正确 掌握适应证及 1 3一受体 阻滞剂用 药剂量 可取得 良好 治疗效果 , 但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 察。
【 关键词】 1 3一受体阻滞剂;心脏瓣膜疾病 ;心力衰竭 【 中图分类号】R 92 【 7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 号】10 97 (0 6 9—12 0 07— 5 2 20 )1 6 7— 2
S u y o e t n f a tVa v s a e wih 一Re e t r B o k d r l s Co v n i n l h r He r l e Die s t c p o l c a e s p u n e t a a m c t e a y o P E a

ziS N P , IO H n —xa G nrl optlfL oa gB aigG opC . t ,uy n 7 0 9 C ia h,U XA og i. eea si y n er ru oLd L oa g4 3 , hn H ao u n 1

心衰怎么治疗

心衰怎么治疗

心衰怎么治疗心衰是心脏部位一种常见的疾病,心衰也叫心力衰竭,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所以出现心衰症状是很严重的问题,那么心衰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一般治疗1、生活方式管理心衰患者及家属应得到准确的有关疾病知识和管理的指导,内容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平稳的情绪、适当的诱因规避、规范的药物服用、合理的随访计划等。

日常体重监测能简便直观地反应患者体液潴留情况及利尿剂疗效,帮助指导调整治疗方案,体重改变往往出现在临床体液潴留症状和体征之前。

部分严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临床或亚临床营养不良,若患者出现大量体脂丢失或体重减轻,称为心源性恶液质,往往预示预后不良。

心衰患者血容量增加,体内水钠潴留。

减少钠盐摄入有利于减轻上述情况,但在应用强效排钠利尿剂时过分严格限盐可导致低钠血症。

2、作息方式管理急性期或病情不稳定者应限制体力活动,卧床休息,以降低心脏负荷,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

但长期卧床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甚至肺栓塞,同时也可能出现消化功能减低、肌肉萎缩、坠积性肺炎、褥疮等,适宜的活动能提高骨骼肌功能,改善活动耐量。

因此,应鼓励病情稳定的心衰患者主动运动,根据病情轻重不同,在不诱发症状的前提下从床边小坐开始逐步增加有氧运动。

二、病因治疗1、病因治疗积极的寻找病因,这也是最关键的,导致心衰的常见病,主要就是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这些病。

首先针对缺血性心肌病主要是改善心肌供血,高血压性心脏病,严格规范的控制血压,如果是因为心脏瓣膜病导致的心衰,应该积极的处理心脏瓣膜的问题,如果是重度瓣膜疾病建议进行瓣膜置换。

原发性心肌病要注意营养心肌,改善心肌代谢,逆转心肌重构,针对心衰的程度一般就是需要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但是要注意结合患者的血压心率情况,将血压心率控制平稳,如果有严重的感染要积极的抗感染治疗。

2、消除诱因常见的诱因为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应积极选用适当的抗感染治疗,对于发热持续1周以上者应警惕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

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李道麟(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洛阳471003)〔摘要〕目的观察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一般治疗,包括吸氧、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心律失常等,并同时给予洋地黄和利尿剂,水肿控制后停用洋地黄和利尿剂。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两组同时给予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观察组同时给予比索洛尔。

给药后注意血压,监测血钾及肾功能。

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心功能分级以及LVEED 、LVESD 、LADD 、LVEF 等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2例出现上腹不适、恶心,1例出现咳嗽,经对症治疗后缓解。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出现2例低钾,经补钾后恢复正常,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效果好,副作用少,安全可靠。

〔关键词〕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图分类号〕R5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13-2739-03;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3.030第一作者:李道麟(1971-),男,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疾病的临床诊治。

心力衰竭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晚期并发症,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主要致死原因。

药物治疗可缓解心衰的迅速发展,延长患者存活时间,并为手术治疗提供条件〔1〕。

近年来,我院应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良好。

心衰的诊断和治疗

心衰的诊断和治疗
心衰的诊断和治疗
【病因】 一、基本病因 (一) 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 1. 心肌病变:节段性心肌损伤:冠心、心肌梗塞; 弥漫性心肌损害:心肌炎和心肌病(扩张型、肥厚型、限制型)和结缔组织病。 2.原发性和继发性心肌代谢障碍:DM ,VieB1缺乏,心肌淀粉样变,肺心,休克,严重贫血,心肌缺血,
【心力衰竭类型】 1.按心衰发生速度:急性、慢性、以慢性居多。 2.部位可分: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 3.收缩和舒张功能: 收缩功能障碍占绝大多数,以心腔扩大为主要表现。 舒张功能障碍:以心室松驰度和顺应性下降为主,多见心室肥厚。
4.低排血量型和高排血量型心衰:低排血量型:心排血量不足,收缩末期容量增大、射血分数降低 和心脏扩大,绝大多数心衰有收缩性心;舒张性心衰:心肌硬度增加,顺应性下降、左室舒张末压 增加但收缩功能正常 5. 无症状性心衰和慢性心衰:无症状性心衰是指左室已有功能下降EF<50%但无症状。
肌抑制所致急性心衰,短期使用3~5天。 (七) 醛固酮拮抗剂:
心衰时应用ACEI、可降低血醛固酮水平(ALD),长期应用同时,血ALD水平不能保持稳定,持续的降低 即所胃ALD“逃逸现象”,心功IV级患者可考虑应用小剂量螺内酯20mg/d。
舒张功能衰竭治疗 1. 治疗肺淤血症状:静脉扩张剂 V或口服; 2. 松弛心肌:钙拮抗剂,改善心肌主动舒张功能用 于肥厚型心肌病 3. ACEI:改善心肌及小血管重构 4.β阻滞:改善心肌顺应性,使容量—曲线下降,改 善舒张功能。 5. 禁用正性肌力药物 6. 去除引起舒张功能性心衰的因素如控制血压改善心 肌缺血等。
6.贫血和出血:慢性贫血引起贫血性心脏病,大量出血使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肌缺血缺氧; 7.其它:输血,输液过多或过快,酸碱平衡失调, 电解质紊乱。常见低钾、低镁、低钙诱发心衰

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

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

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
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和其他治疗方式。

1.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以帮助减轻心脏负荷,促进心脏功能。

2.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心脏病变引起的心力衰竭,可能需要进行心脏搭桥手术、瓣膜修复或更换手术,甚至心脏移植等手术治疗。

3.其他治疗方式:包括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等医疗器械的植入,以及心脏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等辅助治疗。

除此之外,患者还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调整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规律运动等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及时就诊、定期复查等措施,以维持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状态。

心脏瓣膜病治疗指南2006

心脏瓣膜病治疗指南2006

心脏瓣膜病治疗指南2006心瓣膜疾病是一组重要的心血管疾病。

近年来,心瓣膜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取得了重大进步。

ACC和AHA于2006年8月发表《心瓣膜疾病治疗指南(2006年修订版)》,该指南涵盖了心瓣膜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各个方面,反映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是指导瓣膜疾病临床实践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一、一般原则(一)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强适应证1. 舒张期心脏杂音、连续性心脏杂音、全收缩期心脏杂音、收缩晚期心脏杂音、与喷射性喀喇音有关的心脏杂音或心脏杂音放射到颈或背部的无症状患者。

2. 有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和(或)梗死、晕厥、血栓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症状或体征或器质性心脏病临床表现的心脏杂音患者。

3. ≥3级收缩中期心脏杂音的无症状患者。

(二)心内膜炎预防治疗的强适应证1. 人工心脏瓣膜患者和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史的患者。

2. 复杂性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即,单心室、大动脉转位和Fallot四联症)。

3. 外科手术建立体循环-肺特环分流的患者。

4. 先天性心脏瓣膜畸形尤其是那些主动脉瓣二瓣畸形患者,后天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即,风湿性心脏病)。

5. 做过瓣膜修复术的患者。

6. 肥厚型心肌病有隐匿性或静息性梗阻的患者。

7. 二尖瓣脱垂患者并且听诊有瓣膜反流和(或)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瓣叶增厚。

(三)风湿热二级预防的强适应证风湿热伴或不伴风湿性心肌炎的患者(包括二尖瓣狭窄患者),应当接受预防治疗,防止风湿热复发。

二、特殊心瓣膜损害(一)主动脉瓣狭窄1. 超声心动图检查(成像、频谱和彩色多普勒)的强适应证(1)诊断和评估主动脉瓣狭窄的严重程度。

(2)评估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心室室壁厚度、大小和功能。

(3)再次评估主动脉瓣狭窄诊断明确并且症状或体征发生变化的患者。

(4)评估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妊娠期间血流动力学异常的严重程度和左心室功能。

(5)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再次评估无症状患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每年一次。

中度主动脉瓣狭窄每1~2年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2 可为典型的舒张功能异常。
4.
3 ß-阻滞剂,ACE-I,Ca++拮抗剂(异
搏定,
5. 合心爽)可有效。
6.
4 室壁应力不 ,EF正常,不用正性肌
力药
7. 物。
1. 四 心室肥厚+心室腔不扩大+EF
2.
1 见于淀粉样变心肌病等代谢性心肌病,

3. 见的类似HCM的病毒性心肌炎。
4.
2 对地高辛易中毒,为禁忌或慎用,
二 手术治疗
1 无症状或强体力活动受限者,病情稳定多年,不宜 外科手术治疗。
2 左室功能受损者,保守治疗无有效方法,可考虑手 术治疗(即使在病情晚期)。但应注意此时手术治疗风险 大,远期存活率下降。
3 严重MS患者的手术指征:出现症状及左室功能不全。
4 手术最佳时机:
慢性代偿期到失代偿期转变阶段。 LVEF > 60%, LVEDs < 4.5cm 时手术效果最佳。 同时还应考虑肺动脉高压及心房纤颤。
4 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但仍有持续性左室收 缩功能异常者。
二 手术治疗 主动脉瓣置换术指征: 严重AR出现症状,LVEF<55%, LVEDs>5.5cm. 与严重MR相同,左室大小与术后射血分数改
善密切相关,特别是LVEDs。但有2点不同: 1 主动脉瓣置换术前左室较大者术后也可维
持正常射血分数。 2 EF 1年者,术后也可能恢复正常。
脉瓣置换术的时间。 ACE-I类药物可以减轻后负
荷,增加前向心输出量而减少返流,可用于:
1 有症状的重症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因其它原 因不能行手术治疗者。
2 重度心衰患者,换瓣手术前短期治疗以改善 血流动力学异常。注意此时不能应用负性肌 力药物。
3 无症状AR患者,已有左室扩大,而收缩功能 正常,可长期应用,以延长其代偿期。
3 快速房颤者,应用地高辛(单纯二尖瓣狭窄 而为窦性心律者不应使用),受体阻滞剂,非双 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如地尔硫卓,维拉帕米)
4 二尖瓣狭窄伴房颤者,中风危险性高,应使 用抗凝剂。
5 体循环或肺循环栓塞,至少抗凝一年。
6 二尖瓣狭窄并窦性心律者,不使用抗凝剂。
主动脉瓣返流(AR)
一 药物治疗 降低后负荷的药物可以改善AR患者的预后 硝苯地平可以延缓严重无症状AR患者做主动
脏后负荷过度下降,从而致心脏每搏量下降, 诱发低血压或晕厥。 2 二尖瓣狭窄者,左室无容量或压力负荷过重, 因此无任何特殊的内科治疗。 3 洋地黄对单纯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者无益 处。若房颤伴有快速心室率者,洋地黄或加 用小剂量受体阻滞剂有效。
4 主动脉瓣狭窄者应避免应用 受体阻滞剂, 因其具有负性肌力作用。
左室结构异常与心衰的治疗 (不包括瓣膜病)
一 心腔扩大+EF
1 典型的收缩性心衰或慢性心衰。 2 多见于DCM(原发性 缺血性)。 3 室壁应力 可用正性肌力药物以及改善血 流动力学作用的药物。 4 生物学治疗改善神经内分泌激素紊乱和心 室重构。
1.
2. 二 左室不扩大+EF

3.
1 多见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大面
5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是唯一可通过药物降低后 负荷从而改变自然病程的瓣膜病。 硝苯地平、ACE-I类药物等可使后负荷下降, 从而使主动脉瓣返流减少,心室腔变小,从 而改善症状和血流动力学。
二尖瓣返流(MR)
一 药物治疗 发生MS后,左房左室扩大,增加二尖瓣后叶张力,紧 拉瓣叶使瓣膜功能失常加重,从而使MS呈进展性加重 1 合理应用利尿剂从而增加钠排泄。 2 降低后负荷,减少返流,稳定急性或重症患者病情: 静脉应用硝普钠,硝酸甘油等。 3 增加左心衰竭后的前向心输出量:洋地黄,血管扩 张剂。 4 ACE-I类药物治疗慢性MS可能有益,特别是有症状 或左室增大者,可使扩大的左心腔缩小。
非洋地
5. 黄及非儿茶酚胺类药物效果差。
6.
3 利尿剂,ACE-I等可能有效,根据体
循环
7. 及肺循环淤血情况用药。
1. 五 心室肥厚+心室腔扩大+EF
2.
1 高BP病人离心性肥厚的失代偿阶段。
极少
3. 见的HCM的晚期阶段。
4.
2 正性肌力药物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和症
状。
二尖瓣狭窄(MS)
方法有限,无药物可提高生存率
1 无症状青少年患者,抗生素预防治疗十 分重要, 预防溶血性链球菌和感染性心内膜炎。
2 出现症状,应口服利尿剂,限制钠盐的摄 入,小剂量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左房压。
二 手术治疗
指征: 1 中度以上狭窄(瓣口面积1.5cm2 )伴心脏症状 2 中度以上狭窄伴肺动脉高压,无症状。 3 有症状的MS,无明显MR的年轻患者,瓣膜无明
积心肌
4. 梗塞或缺血性心肌病发展的早期阶段。
5.
2 主要病变在于心肌本身(炎症和水肿,
6. 坏死,缺血等)。
7.
3 室壁应力不 ,正性肌力药物疗效差,
而且
8. 坏死炎症的心肌对地高辛易敏感中毒。
9.
4 生物学治疗对缺血坏死的心肌有效。
1. 三 心室肥厚+心室不扩大+EF正常
2.
1 多见于HCM,高心病。
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心内科
王珂
临床中的主要问题
主要现状: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
生物学治疗可以改变瓣膜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的 自然病史或提高生存率。 主要问题:
瓣膜本身的机械性损伤,任何药物均不能 使其消除或缓解,且不能代替介入或手术治疗。
主要依据:
单纯的心肌细胞牵拉刺激就可促发心肌重 塑,因而,治疗瓣膜病的关键是修复瓣膜损害。
主要观点:
目前国内较一致的意见,以下情况应经介 入或外科治疗:
1 所有症状性的瓣膜性心脏病性心力衰竭 (NYHA 2级以上)
2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伴晕厥或心绞痛者。
3 某些返流性心脏病如出现射血分数下
降或心脏腔室扩大,在出现症状前可以手术。
临床治疗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 瓣膜狭窄者,ACE-I 类扩血管药物可导致心
显僵硬,增厚,钙化或瓣下纤维化,可PBMC治 疗。
主动脉瓣狭窄(AS)
1 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外科疾病,无药物可 以代替手术治疗,也无药物可以改善存活率, 且手术治疗的预后很差。
2 AS患者的瓣膜成形术往往不成功,其出血 及栓塞发生率较高,6个月的成功率较低。
3 手术指征:超声心动图或心导管检查证实 严重的AS伴晕厥、心绞痛或心衰症状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