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衰和缺血性心脏病
缺血性心肌病

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 ICM) 是指由于心肌缺血而引起的以纤维化为主的心肌病,属特异性心肌病范畴。
【病因】基本病因是冠心病。
冠心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下列易患因素和危险因素有关:年龄、性别、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饮酒、绝经、其他。
【发病机理】心脏增大,有心力衰竭者尤为明显。
心肌弥漫性纤维化,病变主要累及左心室心肌和乳头肌,可波及起搏传导系统。
患者的冠状动脉可出现闭塞性病变和无闭塞性。
【临床表现】(一)心脏增大患者有心绞痛或MI的病史,心脏逐渐增大,以左心室扩大为主,后期则两侧心脏均扩大。
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的心绞痛或MI史。
(二)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多逐渐发生,大多先呈左心衰竭,继以右心衰竭,出现相应的症状。
第七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三)心律失常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这些心律失常一旦出现将持续存在,其中以期前收缩(室性或房性)、心房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为多见,阵发性心动过速亦时有发现,有些患者在心脏还未明显增大前已发生心律失常,也有发生猝死者。
【治疗】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主要方法:①血运重建:介入治疗、冠脉搭桥、血管再生;②心肌再生: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移植、干细胞移植;③改善心功能:药物治疗、左室减容术聚质网心室包绕术,心脏再同步化;④心肌能量代谢;⑤终末期的心脏移植等方面的质量进展。
【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主要依靠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和排除可引起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心电图检查是最为重要的检查。
其他有关检查有:放射性核素检查超声心动图、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或)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
【预后】有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预后差,故在心脏增大而未发生心力衰竭的阶段中宜避免劳累,尽量保护心脏功能。
【防治】预防在于积极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治疗在于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和心肌的营养,控制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谷维素片联合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治疗伴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的疗效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年1月第21卷第2期•15•谷维素片联合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治疗伴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的疗效马云飞(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郑州450006)摘要:目的:探讨谷维素片联合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在伴室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7月收治的112例伴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治疗。
在此基础上,将接受胺碘酮治疗的37例患者纳入A组,接受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的37例患者纳入B组,接受谷维素片联合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的38例患者纳入C组。
比较三组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三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V0.05),其中C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P V0.05);治疗后C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均高于A组、B组(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B组(P V0.05)。
结论:谷维素片联合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治疗伴室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谷维素片;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B 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21.02.006缺血性心肌病(ICM)是由于冠心病引起心肌长期缺血,供氧与需氧不平衡,致使心肌弥漫性纤维化,形成心肌瘢痕,产生与扩张型心肌病类似病症,患者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障碍,随着病程进展,常诱发心力衰竭,加重病情。
室性心律失常(VA)是ICM 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临床ICM心衰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叫目前胺碘酮是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单一用药的效果并不突出。
识别老年人心衰的特殊性

识别老年人心衰的特殊性作者:罗伟来源:《老友》2014年第02期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严重阶段,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患;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的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多发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心衰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主要是中老年期。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50~60岁人群中,心衰发病率为1%,65岁以上人群可达6%~10%,而住院心衰患者的年龄80%在65岁以上。
心衰又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常见原因,其猝死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5倍。
因此,如何正确识别和处理老年人心衰,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老年人心衰的特殊性由于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会随人的年龄增长而发生改变(衰老),所以老年人心衰的特点与年轻人不同,有其特殊性:1.老年人心衰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
患者除有心脏疾病外,常同时并存多种疾病或由衰老引起的改变。
心衰的症状和体征常易被这些疾病或衰老改变所掩盖,使病情复杂化,易造成漏诊或误诊。
临床上大约有50%的心衰患者被误诊。
因此,评价老年人心衰的程度比较困难,需要结合病史、体征、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定期监测有利于医生早期诊断老年人心衰,及时治疗,以防心衰恶化,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医学研究显示,高血压、冠心病是老年人心衰的高危因子。
老年心衰患者中约有70%以上是由高血压和(或)冠心病引起的。
我国调查资料显示,由高血压和冠心病导致心衰的比例已由33.1%升至69.6%。
这表明积极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能有效降低心衰的发生率。
3.老年人心脏储备能力显著下降,心输出量明显减低。
因此,日常应尽量避免出现如下情况:①输液、输血过多或过速;②长期服用雌激素、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引起的水钠潴留;③使用抑制心肌收缩力药物;④呼吸道感染。
这些因素均易诱发心衰。
老年人心衰的不典型症状临床观察发现,老年心衰患者具有“症状不典型”的特点。
缺血性心肌病

缺血性心肌病所属分类:内科学医学名词医学术语添加摘要缺血性心肌病( ischemic cardiomyopathy, ICM)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或晚期阶段是指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弥漫性纤维化,产生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类似的临床综合征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ICM对人类健康所造成的危害也日渐严重。
目录[隐藏]•1 概述•2 流行病学•3 病因•4 发病机制•5 临床表现•6 鉴别诊断•7辅助检查•8 治疗•9 预后•10 预防•11 参考资料缺血性心肌病-概述缺血性心肌病 (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是指由于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化,从而产生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心脏扩大或僵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其临床表现与原发性充血型心肌病相似但在本质上ICM是一种由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引起的严重心肌功能失常。
Burch等在1970年描述了在某些冠心病病人中,由于心肌缺血引起心肌弥漫性纤维化,产生了一些类似于扩张型心肌病样的表现,并将这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命名为缺血性心肌病1984年Pantely等将ICM定义为在排除了如室壁瘤室间隔穿孔、二尖瓣反流等结构性异常以后,由于收缩功能降低和(或)舒张功能改变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心室功能损害于1986年提出ICM主要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综合征,也称为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
1995年WHO/ISCF对ICM的定义为:表现为扩张型心肌病伴收缩功能损害其临床表现不能完全用冠状动脉病变和缺血的严重程度来解释者。
从ICM的定义可以看出,该病是由于心肌长期缺血引起的故其发病与冠心病有着密切联系。
缺血性心肌病-流行病学1.流行趋势随着中国人民寿命的延长,老年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病的病死率随年龄而增加。
有人认为40岁以后明显上升60岁以上每增加10岁,心血管病的病死率则增加1倍左右。
老年人心力衰竭诱因及护理对策

注射 , 以免病人 因排尿频繁而影 响睡眠和受 凉。 准确记录病人出入液量 , 并注意有无乏力、 精神萎 靡、 嗜睡 、 情淡漠 、 表 抽搐 、 腹胀等低钾血 症的表
量一般 2 不超 过 60~80 m , 在 进餐 时服 用 4h 0 生呼吸道感染 , 应积极治疗 , 并鼓励做有效咳嗽排痰 , 对痰液黏稠
不 易 咳出者 , 可给 予雾 化吸 入 。 3 2 密切 注意病情 变化 . 老 年人心 衰症 状 多不 典
2 诱 因分析
3 i , 0mn 活动量 以不引起心脏不适 或气短为度 。
活动之前 、 活动中、 活动之后均应密切监测生命体 征变化 , 若血压改变范围超过2 m g 脉率大于 0m H ,
休息 时 2/ n表 示该 活 动对病 人太 剧烈 。 0 mi,
3 4呼吸困难的护理 给予病人半 卧位或坐位 , . 以减 轻肺 淤血 , 缓解 呼 吸 困难 。病 人 的衣物 、 盖被 应宽松 , 以减少憋闷感 。对严重呼 吸困难者应 给 予 吸氧 , 不 同原 因的 呼 吸 困难 应 给予 适 当的浓 对
口服药 , 以避免 额外 摄液 。
3 6 药物 治疗的 注意 事项 .
型, 有时甚至无任何症状而突然发病 , 夜间应加强 巡视 , 因左 心衰 竭 多 在夜 间 发生 呼吸 困难 。对 意 识障碍 、 疲乏无力和白天阵发性呼吸困难者 , 要高 度 警惕并 给 予必要 的处 理 , 以防病 情恶 化 。 3 3一般护理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 . 取半 卧位 , 下 肢下垂以减少静脉 回流 , 减轻肺瘀血 , 协助做好生 活护理。随着病情 的改善 , 可指导病人做一些适 度合理的活动 , 四肢关节被动运动一关节主动 如 运动一慢步行走等, 以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骨骼 肌萎缩等。开始每次活动 1 1 i, 日2~ 0~ 5r n 每 a 3
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王璞【摘要】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2010年4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P<0.05);两组的LVEF、LVEDD均较治疗前有改善,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更改善(P<0.05或P<0.01)。
结论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心肌缺血等不适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imetazidine on ischemic heart disease ( IHD) complicated with heart failure.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on 120 patients with IHD complicated with heart failure to receive treatment in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Internal Medicine of our hospital from Apr .2010 toAug.2013 was made, among them, 60 ones constituted a control group who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 and another 60 ones constituted an observation group who took orally trimetazidin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n , the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overall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67%,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6.67%) (P<0.05);LVEF and LVEDD in both groups were improved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 and the improvement in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or P<0.01).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imetazi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IHD with heart failure is significant ;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clinical myocardial ischemia symptoms , and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3页(P276-278)【关键词】曲美他嗪;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治疗效果【作者】王璞【作者单位】433124 湖北潜江,江汉油田总医院ICU【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临床论著·[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imetazidine on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HD) complicated with heart failure.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on 120 patients with IHD complicated with heart failure to receive treatment in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Internal Medicine of our hospital from Apr. 2010 to Aug. 2013 was made, among them, 60 ones constituted a control group who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another 60 ones constituted anobservation group who took orally trimetazidin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n, the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overall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67%,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6.67%) (P<0.05); LVEF and LVEDD in both groups were improved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orP<0.01).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imetazi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IHD with heart failure is significant; 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clinical myocardial ischemia symptoms, and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Key words] trimetazidine; ischemic heart disease; heart failure; curative effect缺血性心脏病是心内科十分常见的一种综合征,以老年患者较为多见。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
方法将68例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观察两组的疗效。
结果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79.41%,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91.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vef、lvedd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有效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曲美他嗪;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53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945-01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ture,chf)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严重综合征,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
以往单用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及钙离子拮抗剂等改变血流动力学的药物治疗疗效往往不甚理想,近年来研究显示,其发病还与心肌能量代谢的障碍有关[1]。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曲美他嗪治疗chf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9年5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chf患者68例,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who1979年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并排除近期急性心肌梗死、重度阻塞性肺气肿、恶性心律失常等疾病,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心功能为ⅱ-ⅳ级,按治疗药物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41-76岁。
两组年龄、性别及心功能分级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1.2.1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洋地黄类、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等常规抗心衰治疗。
缺血性心脏病

冠脉流量绝对不足
冠状动脉痉挛
多发生在有粥样硬化病变的血管 诱因(剧烈运动、吸烟、强烈精神刺激、过量饮
酒等);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异常兴奋; 粥样硬化病变的血管内皮产生血管松弛性物质
可 增加4-5倍。 2、心肌毛细血管密度大 心肌横断面上2500根毛细血管/mm2,与心肌纤
维比 例达1:1
3、心肌细胞含有丰富的肌红蛋白( myoglobin Mb)
每克心肌组织含有Mb1.4mg。
Mb是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辅基 组成的结合蛋白,是骨骼肌、心肌 内储存氧的蛋白质,肌红蛋白的氧 解离曲线不同于血红蛋白,为双曲 线型,和氧可逆结合,与氧的亲和 力比血红蛋白大,可起到暂时储氧 作用。有利于心肌从血液中摄取大 量的氧(70%)。
均可使冠脉血氧含量下降,心肌供氧减少。
第三节 缺血对心肌的影响
1、缺血对心肌代谢的影响
(1)有氧氧化减少,ATP和磷酸肌酸含量 下降
心肌内氧张力下降,脂肪酸、葡萄糖
心肌
等氧化代谢受阻;
缺血
线粒体呼吸链受抑,ATP降解成ADP、
AMP和磷酸
(2)糖酵解增强,乳酸增加
酸中毒抑制糖酵解关键酶: 己糖激酶、 磷酸果糖激酶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缺血心肌的能源80%来自糖酵解
PGI2 和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减少,致血小 板在病损处聚集,释放强烈缩血管物质TXA2 注射大剂量垂体后叶素
冠脉流量相对不足
当心肌耗氧量增加或冠状动脉血氧含量 减少时,心肌也可发生缺氧,此时冠脉流 量并不减少,有时甚至还有所增多,但仍 不能满足心肌对氧的需求,因而心肌供血 处于不足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心力衰竭
鉴别诊断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需与慢支、痰堵鉴别
肺水肿: 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鉴别
肺淤血: 与肺部感染鉴别
精品文档
老年人心力衰竭
心功能不全程度评估
(1)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
心功能Ⅰ级
心功能Ⅱ级
心功能Ⅲ级
心功能Ⅳ级
2005年ACC/AHA心衰新指南,根据心衰发展过程,从危险因素 、易感人群,到难治性心衰,分成A、B、C、D 4个分级标准 :
精品文档
老年人心力衰竭
病因(2)
老年患者心衰常多病因共存。 多因素的组合对心脏的影响更大,使病情发展更迅速
、症状不明显,病程更短,更复杂。 如 高心病合并肺心病
高心病合并冠心病 高心病合并贫血(恶性肿瘤)
精品文档
老年人心力衰竭
诱因
1、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 2、心肌缺血:由于冠脉储备功能下降,易发生心肌 收缩力下降 3、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心律失常 4、药物影响:如负性肌力药物、引起水钠潴留的药 物
诊断心力衰竭=2个主要指标或1个主要指标+2个次要指标
精品文档
老年人心力衰竭
诊断(2)
近年来检测血脑钠肽对临床诊断心力衰竭有一定 的帮助。
脑钠肽是主要由心脏分泌的一种心脏神经激素, 在心室充盈压升高和心肌纤维受牵拉刺激时,心 室表达分泌增加。
一般认为脑钠肽<100pg/ml,可不考虑心衰 >400pg/ml,则高度提示心衰。 介于两者之间,可根据情况判断。
– 所有心衰患者有液体潴留者,均应应用利尿剂 – 利尿剂必须最早应用 – 利尿剂应与ACEI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 – 利尿剂通常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一旦病情控制,水肿消
退,即以最小有效剂量长期维持,仍应根据液体潴留情况调整 剂量。 – 长期应用利尿剂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精品文档
老年人心力衰竭
2)不能应用于“抢救”急性 心力衰竭患者。
3)必须小剂量开始,每2-4 周剂量加倍。
4)应在ACEI、利尿剂、洋地黄 的基础上加用
改善,也能防止疾病的进展。 禁忌症:
血管神经性水肿、无尿性肾衰竭、妊娠、双侧肾动脉狭窄、严 重低血压、难以忍受的干咳和高血钾。
精品文档
老年人心力衰竭
β受体阻断药
长期治疗能改善临床情况和左室功能,降低死 亡率及住院率
精品文档
老年人心力衰竭
β受体阻断药应用原则
1)所有慢性心力衰竭,心功 能Ⅱ、Ⅲ级,患者(LVEF<45 %),均应应用,除非有禁 忌症或不能耐受。心功能Ⅳ 级患者,待病情稳定后,在 严密监护下应用。
老年心衰和缺血性心脏病 讲义
精品文档
老年人心力衰竭
老年人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定义: 心力衰竭是一种由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
功能不全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
年龄每增加10岁,心衰的发生率就升高两倍。 心力衰竭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精品文档
老年人心力衰竭
心脏老化的生理改变
1、心脏顺应性降低 2、心肌收缩功能降低 3、心输出量的变化 4、心瓣膜功能改变 5、窦房结功能减退
A 有危险因素,但无结构改变
B 有心脏结构改变,但无功能障碍
C 有结构改变,有过或仍存在功能障碍
D 顽固性心功能障碍
精品文档
老年人心力衰竭
治疗原则
防治病因,去除诱因,逆转心室重塑,最终达到降低 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1)去除或减缓基础病因: 冠脉缺血: 抗缺血:药物、冠脉重建、室壁瘤手术矫正 瓣膜病:瓣膜修补、换瓣 其他:控制高血压、纠正贫血、抗甲抗治疗
精品文档
老年人心力衰竭
老年人心脏病理生理特点
心输出量明显减低 较易发生低氧血症 对负荷的心率反应低下
精品文档
老年人心力衰竭
病因(1)
老年人心衰以冠心病、高血压病、心瓣膜病 、糖尿病性心肌病、贫血性心肌病、肺心病为常 见病因。
冠状动脉疾病 心室负荷过重 心肌疾病 机械性舒张受限性疾病 高心输出量性心衰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醛固酮有独立于AngⅡ和相加于AngⅡ对心肌重构 的不良作用。
循证医学证据在使用ACEI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螺内 酯,可减少死亡率及心衰住院率。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适用于Ⅲ-Ⅳ心衰。 一旦开始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应立即加用襻利
尿剂。 注意避免出现高钾血症。
精品文档
老年人心力衰竭
精品文档
老年人心力衰竭
临床表现(1)
症状不典型:
1、无症状
老年人即使处于中度心衰也可完全无症状,一旦存在某些诱因
,可发生重度心衰,危及生命。 2、常有的非特异性症状
疲乏无力 大汗淋漓 慢性咳嗽 胃肠道症状明显 味觉异常 夜尿增多 精神神经症状突出
精品文档
临床表现(2)
体征:
基本同成年人,但其特征常被并存疾病所掩盖。易混淆。
精品文档
老年人心力衰竭诊断(1)主要Fra bibliotek标次要指标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踝部水肿
颈静脉怒张
夜间咳嗽
肺部湿啰音
劳力性呼吸困难
急性肺水肿
胸膜腔积液
S3奔马率
肺活量较最大值降低1/3
颈静脉压力>16cmH2O 心动过速(心率> 120/min)
循环时间>25S
主要或次要指标
肝颈静脉反流征
治疗后体重减轻>4.5Kg(5天内)
心浊音界:扣诊常比实际小(肺气肿) 心尖搏动:常受其他因素影响(胸廓、脊柱等) 心率:常表现为心律不快甚至心动过缓 肺部啰音:不一定是心衰的表现,应动态观察 水肿:心衰时可首发于骶部而非下肢。但周围性水肿不
是老年人心衰的可靠体征
精品文档
老年人心力衰竭
并发症
心律失常:窦缓、房颤、传导阻滞等。 肾功能不全:肾灌注不足引起尿少、氮质血症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
ACEI是证实能降低心衰死亡率的第一类药 被公认是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石
适应症和用药原则: (1)全部心力衰竭患者均需终生服用ACEI ,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
受 (2)老年人应以最小剂量开始,逐步加大到最大耐受量或目标剂量
。 (3)应告知患者,症状改善常在给药后2-3月才出现,即使症状无
2)去除诱发因素: 控制感染、抗心律失常,纠正贫血及电解质紊乱
3)改善生活方式: 饮食及液体摄入、休息与锻炼
精品文档
老年人心力衰竭
药物治疗
利尿剂 ACEI ARB β受体阻滞剂 洋地黄制剂 其他:血管扩张剂等
精品文档
老年人心力衰竭
利尿剂
利尿剂是唯一能控制心衰患者液体潴留的药物, 是标准治疗中不可少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