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16年度级一诊语文试题及标准答案(整理汇编)
成都市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

成都市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全卷分为第A卷和第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恻隐(ca)执拗(niù)忧心忡忡(chōng)....B.剽悍(piāo)黄晕(yūn)鲜为人知(xiān)...C.挑衅(xìn)屏息(bǐng)如坐针毡(zhān)...D.溅落(jiàn)憔悴(cuì)跋山涉水(bá)...【答案】B【解析】黄晕(yùn).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我想起马儿带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谶语,原野上怪涎的风。
B.这时候,几乎所有的旅鼠都变得焦燥不安起来,它们东跑西颠,似乎大难凌头。
C.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也划不动了,鬼子们紧紧追了上来。
D.历史,现实,在雨中溶合了——变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答案】C【解析】A.带着-戴着怪涎-怪诞B.焦燥-焦躁大难凌头-大难临头D.溶合-融合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2016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只是想在人群中多看你几眼掐指算来,我与这个老大爷的眼神亲切相遇,已经足足好几个月的时间了。
岁上下的老人就不间断地来邮局,风雨无阻,什么业务也不办理,三、吃完香辣的食物以后往往..还会感觉头皮发麻。
..会是眼泪、鼻水直流,口唇肿胀,有些这时,我们可能第一反应就是找一杯冰水解辣,其实,冰水并非解辣的好方法。
水只能缓解辣味对舌尖神经的刺激,并不能中和辣椒素,辣椒素不溶于水,不但不能冲走且还会使辣椒素更广泛的扩散到受体中去,加剧灼热感。
那喝什么能快速有效解辣呢?牛奶是个不错的选择,纯牛奶里面含有大量的酪蛋白,一种很好的乳化剂,可对因辣而灼伤的消化道上皮黏膜细胞起修复作用,并缓和感觉神经的受刺激程度。
辣椒营养丰富,有许多保健作用。
B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控制心脏病及冠状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含有较多抗氧化物质,可预防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可以使呼吸道畅通,用以治疗咳嗽、感冒;具有强烈的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以改善怕冷、冻伤、血管性头痛等症状。
但凡事过犹不及,过多的辣椒素会强烈刺激胃肠粘膜,使其高度充血、蠕动加快,引起胃疼、腹痛、腹泻并使肛门烧灼刺疼,诱发胃肠疾病,促使痔疮出血。
同时,食辣也因人而异,有些体质的人或某些情况下不能吃辣,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只有懂了“辣”,才能更好享受辣所带来的完美体验!——选自中国科普博览,有改动11.根据内容,补全三个小标题。
(3分)12.从文中画线的A、B两处中任选一处,分析其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3分)13.请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3分)吃完香辣的食物以后往往..还会感觉头皮发麻。
..会是眼泪、鼻水直流,口唇肿胀,有些14.周末聚餐时,刘明一不留神被辣椒辣的两眼流泪、咳嗽不止,餐桌上有鲜果汁、白开水、优酸乳等饮品,请你帮他选择一种饮品快速解辣,并告诉他原因。
(3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6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2016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试题(含解析)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宋以来,接地气的词、小说、戏曲的兴盛,促成了中国文化的下移,由此导致官方意识形态传播的因时而变。
在承袭固有的诗文传播之外,如何使词、小说、戏曲担负起像诗文一样宣传正能量的职责,不仅要突破“诗文为贵,词曲为卑”的陈旧文体观念,更要面对的是文化下移带来的意识形态有效传播途径的探索。
戏曲与意识形态的传播虽有深刻的关联,但官府因其“不登大稚之堂”而疏于管理。
随着戏曲从业人员的壮大,题材内容思想的拓边扩界,“优孟衣冠”式的宫廷娱乐逐渐转为匀栏瓦肆的演出,这导致“违规越礼”之事时时有之。
如《墙头马上》,剧中李千金与裴少俊在后花园违规越礼,颇为大胆。
此类传播有违儒家教化,这一现象逐渐引起官府的警觉,于是针对戏曲的法律条文也多了起来。
“诸妄撰词曲,诬人以犯上恶言者处死”等条文在《元史·刑法志》中有明确的记载。
明承元风,逐渐强化。
《御制大明律》云:“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与之同罪。
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明初,朱元璋盛推《琵琶记》。
《琵琶记》出现之前,蔡伯谐、赵五娘的故事已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但内容多为蔡伯谐应试及第,抛亲弃妻,被暴雷轰死。
高明感于蔡伯,皆行为有违教化,故在“休论插科打浑,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创作动机的驱使下,把原本负心题材的故事,演绎成“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谐”的教化剧。
朱元璋之子朱权,潜心戏曲,援引“治世之音安以乐”,为《太和正音谱》的戏曲文献整理鸣锣开道,并云“杂剧者,太平之胜事,非太平则无以出”。
理学家丘岑继承高明戏曲遗风,言“借他时世曲,寓我圣贤言”。
清初流传甚广的《桃花扇》与《长生殿》,更是接续“资治通鉴”之史家意识,使情摆脱了晚明一己自由之立场,而放到一己之情与国运相关的宏大叙事之中。
成都市2016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019届)

成都市2016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019届)2019届成都市2016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考试时间:2018年12月24日9:00—11:30成都市2016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 D(A项人性是人的生活高度、生活水平的关键性因素张冠李戴,将人性改为人格。
B项原文为可以现实化为人格,这里用必须绝对化。
C项原文为人格是一个人人性票赋、环境影响和个人作为等因素交互作用所达到的人生境界,人格是这些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非这些因素构成)2. B(两者间相互换的关系理解错误,文中并未表达相互换的意思)3. D(从原文人性得以实现的人生才有可能变得丰富而深沉、优美而崇高可看出让人生变得美好幸福的条件是人性得以实现)(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4. C3分)CC狡诈语义过重。
这个情节体现了爷爷为捕猎物心思填密、善用计谋的特点)5. (6分)从成功放置捕兽夹的欣喜,到即将捕到猎物的期待,到发现猎物的喜忧参半,到看到老兔子停步的失望,到看到老兔子起舞的震惊,最后到心忧幼兔的自责。
(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6.(6分)参考示例:我读出了温暖。
小说一方面写了爷爷在生活艰难、食物僵乏的时期,想尽办法养育我爸的感人父爱;另一方面写了老兔子在危难之际舍身保护幼兔的伟大母爱。
这里的人和动物皆有的亲情之爱,让人感受到了温暖。
(观点2分,结合文本分析4分)我读出了残酷。
小说既写了爷爷和我爸生活艰难、食物J乏,体现了生存环境的残酷;更写出了人为了生存捕杀动物,让幼兔失去妈妈而面临生存困境的残酷。
人和动物都面临着生存的残酷。
(观点2分,结合文本分析4分)(如果从我既读出了温暖也读出了残酷两方面思考并结合文本谈看法,言之成理,即可给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7. B(从图表可看出收到最少骚扰与最少垃圾短信的地区不一致)8. D(A.说法绝对。
2016高考成都一诊语文试题解析汇报

成都七中2016届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总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能反映中国传统法律精神的,自然属于历朝的法典,如《唐律疏议》《大明律》《大清律例》等。
这些法典前后具有很强的继承性,法典中的规则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块由旨在推行道德教化的条款组成,一块由旨在保障国家的秩序、安全与正常的行政管理条款组成。
前者大体关乎孝道、婚姻、立嗣与两性关系等,而后者则关乎军事、狱讼以及有效的行政管理等。
而有关谋反大逆、杀人、盗窃、侵害的条款兼涉两块内容。
但即便主要作为“刑法典”的历代法典,其“刑”也不完全“一刑独大”,《唐律》十二篇中,真正关系到现代意义上的“刑”的实体法,乃《贼盗》《斗讼》《诈伪》《杂律》四篇,而《捕亡》《断狱》两篇类似于现代的程序法。
从结构就可以看出立法者制律的中心意图并不在纯粹意义上的“刑”。
《大明律》和《大清律例》都分七篇,分别为:《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
这是按照《周礼》所设置的治理模式来排序,与儒家所设想的道德理想一致,万物统一于“道”中,人间的秩序得以与道的规律相对应,法典篇目秩序的排列,也是按照这样的理念来定。
广义的法律是用来推行教化的,其要达到的价值目标乃在于“正人心”“厚风俗”,诚如《史记·管晏列传》中司马迁借管子之言所称的那样:“治教化则人心正,人心正则天下无贼”。
而《唐律疏议》的序言中则把教刑的关系说得更为明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故而唐代立法者将法律视为政教之用,其意在促使人们恪遵德礼,以臻“至善”之化境。
虽然儒家大体上强调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四端,故有“仁”“义”“礼”“智”的道德自觉,然而现实生活中总有悖理违礼之事,此时纯靠自觉难以匡正人心、厚风俗,故而必须借助法律的威慑之力。
所以古代从来不将法律视为政教之末,而以“用”名之,“刑为盛世所不能废”(《四库全书提要》)即指此意。
2016年锦江区一诊语文试题

2016-1 初 2016 届语文“一诊” 第 4 页 共 6 页
种艺术的乐趣。”
这段文字节选自《名人传》。它告诉读者托尔斯泰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是:
,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 分)
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
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
回到润州,果然药发身死。
答: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 分)
(一)名著阅读(4 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 分)
“他对于民众的爱情,好久以来已使他体味通俗言语之美。童时他受过行乞
2016-1 初 2016 届语文“一诊” 第 5 页 共 6 页
说书者所讲的故事的熏陶。成人而变了名作家之后,他在和乡人的谈话中感到一
)
A.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B.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C.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D.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若为.佣耕:是(《陈涉世家》)
B.或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岳阳楼记》)
C.以君为.长者:当作(《唐雎不辱使命》)
兴趣。
B.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锦江中学决定加快创建文明校园的规模与速度。
C.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 44 个汉字的字形进行
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1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丝织品,代表了丝织物的最高技术水平。
在我国众多的锦中,最为著名的有蜀锦、云锦、宋锦和壮锦,而蜀锦,_ ,它不仅成为当时上层贵族享用的奢侈品,而且通过“丝绸之路”成为中国沟通世界的桥梁与纽带。
①有“母天下锦”的美誉 ②由于工艺精湛、美妙绝伦③蜀锦,起源于战国时期,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④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⑤蜀锦用经线起花,用彩条起彩或彩条添花,用几何图案和纹饰相结合的方法织成 ⑥山谦之《丹阳记》说,“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吴亦资西蜀,至是乃有之” A .②①③⑥⑤④ B .④①⑥③⑤② C .④①③⑥⑤②D .②①⑥③⑤④试卷第2页,共13页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近日,亚马逊在美国西雅图大学村开设了第一间实体书店,这是该公司首次推出网购书籍服务20年来开设实体店卖书。
B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哟哟对青篙素及其提取方法的发现表明,中医药是个巨大的宝库,需要我们去关注、发掘和研究。
C .自1971年联合国把每年12月5日定为“国际志愿者日”以来,为青年志愿者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提供了一个契机,推动了社会发展。
D .进人高三之后,部分学生借口以学业负担过重、复习压力过大为名,成天沉溺于题海之中,几乎完全放弃了必要的课外阅读。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为人做事一向 ,领导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从来不敢自作主张。
成都市树德中学高2016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题

成都市立德中学高2016 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边文言文,达成4—7 题。
应詹,字思远,汝南南顿人,魏侍中璩之孙也。
詹幼孤,为祖母所养。
年十余岁,祖母又终,居丧毁顿,杖尔后起,遂以孝闻。
家富于财,年又稚弱,乃请族人共居,委以财产,情若至亲,世以此异焉。
弱冠著名,性质素弘雅,物虽犯而弗之校,以学艺文章称。
司徒何劭见之曰:“君子哉若人!”初辟公府,为太子舍人。
赵王伦认为征东长史。
伦诛,坐免。
成都王颖辟为掾。
时骠骑从事中郎诸葛玫委长沙王乂奔邺,盛称乂之非。
玫烦躁有才辩,临漳人士无不诣之。
詹与玫有旧,叹曰:“诸葛仁林,何与乐毅之相诡乎!”卒不见之。
王澄为荆州,假詹督南平、天门、武陵三郡军事。
及洛阳颠覆,詹攘袂流涕,劝澄赴援。
澄使詹为檄,詹下笔便成,辞义壮烈,见者大方,然竟不可以从也。
天门、武陵溪蛮并反,詹讨降之。
时政令不一,诸蛮怨望,并谋背叛。
詹召蛮酋,破铜券与盟,由是怀詹,数郡无虞。
后来四海鼎沸,詹境独全。
镇南将军山简复假詹督五郡军事。
会蜀贼杜畴作胡来攻詹郡力战摧之寻与陶侃破杜弢于长沙贼中金宝溢目詹一无是处唯收图书莫不叹之。
元帝假詹建武将军,王敦又上詹监巴东五郡军事,赐爵颍阳乡侯。
陈人王冲拥众荆州,素服詹名,迎为刺史。
詹以冲等恶棍,弃还南平,冲亦不怨。
其得人情这样。
迁益州刺史,领巴东监军。
詹之出郡也,士庶攀车号泣,若恋所生。
及敦作逆,詹与建威将军赵胤等击败之。
贼平,封观阳县侯,食邑一千六百户,赐绢五千匹。
上疏让曰:“臣虽忝当一队,策无微略,劳不汗马。
乞回谬恩。
”不准。
以咸和六年卒,时年五十三。
(节选自《晋书·刘超传记》)4.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有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詹幼孤”中的“孤”是指父亲母亲双亡。
“失怙”一般指丧父,“失恃”一般指丧母。
B.古时四川为益州部,下设蜀郡、巴郡、巴东等郡。
由于治所在成都,“益州”又成为成都又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2016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
“美好生活”是一种生活,要正确理解“美好生活”,首先需要正确理解“生活”。
一般来说,生活是人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是人生存发展的整个过程,既指人当下的生活,也包括人整个一生的全部生活。
因此,生活即人生,美好生活既指当下生活美好,也指一辈子生活美好,即美好人生。
这就是中国古典“五福”幸福观所表达的意思。
人的生活受家庭、社会等外在条件影响和制约,但其状况更直接取决于生活者自己的主观条件。
影响生活状况的主观条件包括许多方面,而其集中体现就是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人性察赋、环境影响和个人作为等因素交互作用所达到的人生境界。
它是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的标志,也是一个人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人生会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或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人格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个人生活得好坏来说至关重要。
有好的人格才会有好的作为,有好的作为才有高品格的生活,而这种高品格的生活才是真正意义的美好生活。
人格由观念、知识、能力、品质等主要个性心理特征构成,表现为一个人具有一致性、稳定性的总体个性特征和完整精神面貌。
人格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社会环境、教育、个人修为等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人性现实化的结果。
人格是判断一个人及其生活的内在根据,而判断的标准则是人格对人性实现的程度。
人性包括人谋求存在、生存、生存得好、生存得更好的各种潜在规定性,是由这些潜在规定性构成的复杂而统一的整体,而谋求存在得更好则是人性的根本规定性,即人的本性。
人的本性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不同个人身上体现为各种不尽相同的潜质。
由这些潜质构成的整体就是具体的人性。
人性隐含着人生的各种可能性,是人生复杂结构的深层结构。
人性虽然是潜在的,但可以现实化为人格,并通过人格见之于人生。
人格的形成意味着人的成熟,人格的发挥则是人的生活,而人格本身是人性的现实化。
因此,人的生命过程实际上有三个层次:作为人整个现实生命过程的人生,作为个人综合规定性的人格,以及现实化为人格的人性。
人生一人格一人性,这是人从表层到深层的结构,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在这个结构中,人格是关键性因素。
动物生存的模式是需要一行为一满足,而在人这里,在需要与行为之间增加了人格这个十分复杂的环节,并在满足之后还增加了一个享受的环节。
因而人生存的模式就成为需要一人格一行为一满足一享受。
人格的形成不仅表明人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人,也表明人具有了人的根本规定性(自为性)和本质规定性(社会性)。
人格这个层次的逐渐形成体现了人类的进化过程,它是文明进化的积极结果,有利于人更好地生存发展。
人格是人性与人生之间的枢纽,经过这一枢纽,人性得以实现的人生才有可能变得丰富而深沉、优美而崇高,并具有一贯性。
(摘编自江畅《人民美好生活的个人创造之维》)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们的生活状况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其中人性是人的生活高度、生活水平的关键性因素。
B.人性具有隐蔽胜,隐含着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它必须现实化为人格,并通过人格见之于人生。
C.人性察赋、环境影响、个人修为等因素构成人生境界,形成人格,表明人已是完全意义上的人。
D.人性是人生复杂结构的深层结构,人性与人生间的枢纽是人格,人格的形成表明人具有社会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首段从‘‘美好生活,切人,由生活谈及人生,明确表达了美好生活就是美好人生的观点。
B.文章对人格、人胜进行重点论述,既有含义、特征的阐释,又表达了两者间相互转换的关系。
C.文章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
人与动物生存模式的对比,突出了人的独特生存模式。
D.文章阐释了人生、人格、人性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三者由表及里,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能走多远,人生的境界能达到多高,人性察赋、环境影响、个人作为是可以诊释这些问题的。
B.好人格,好作为,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能让人生变得丰富深沉、优美崇高。
C.人的本胜是人性的根本规定性,如果时代、地域、个体不同,那么人的本性会有不同的潜质。
D.人格虽然是后天形成的,但它的逐渐形成体现着人类的文明进化过程,可使人生变得美好幸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雪地开花刘国星坡上坡下、岭岭洼洼的小兽们全知道,我爷爷不好惹!我爷爷精神矍栋,银须飘飘。
在草原放牧生活了大半辈子。
他眼睛毒、耳朵灵、鼻子尖。
大灰狼借夜色叼走了小羊,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我爷爷硬是码着蹄印,找到狼窝,打断了它的腿。
狼有狼道,蛇有蛇踪。
爷爷心明眼亮。
所以呢!爷爷从蒙古包里一出来,咳嗽一声,狼呀、兔呀、灌呀、百灵子呀,齐齐竖起耳朵,提伶着心,否则是会丢掉小命的。
这当然要提到我爸。
我爸刚生下来,奶奶就没了。
爷爷既当爹又当妈。
爷爷到处给我爸找吃的,养活我爸。
爷爷让我爸向母羊认了“干妈”,羊奶性温,营养丰富。
爷爷像个细心婆娘,挤奶,烧沸,再晾成温凉,灌进奶瓶,平抱起孩子,喂奶。
我爸吃得可欢了,嘴角都嘟噜出雪白的奶浆子……多年以后,我爸给我讲述时,满脸喜色,我想当时他要是长条小羊尾巴,也肯定会晃个不停。
可我爸没高兴多久,软区成“社”,有数的牛马羊驼都归进社里……后来,给我爸找吃的成了头等大事,他的食谱庞杂而又出人意料。
“鸟蛋拿回来,太阳会告诉你咋吃!孵化的,要烧熟。
没孵化的,生喝煮熟都行。
”那次夹住个灌,肉香啊!一吃满嘴流油。
可我爸终因好久没吃过肉,吃坏了肚子。
那年眼看过年了,爷爷神秘地附在我爸耳边,说:“年夜饭吃兔子肉。
”我爸不解。
爷爷拿被蒙住头,压低嗓音说:“南山坡有兔子窝,我盯好久了。
那只老兔子,精哩!只要我一出门,它就坐在山头,盯住我看。
我该做啥做啥,假装没看见它。
一年都没惹它,现在是时候啦!”我爸按照吩咐,出包拖回捕兽夹。
他偷偷向南山坡一替,果真有只兔子,一竖一竖地向这边燎望,见是我爸,才放下身子,啃草去了。
爷爷把捕兽夹放进开水煮,又用雪反复搓,说是去锈味。
后来,爷爷让我爸出去耍闹,吸引住那只老兔子。
我爸穿上奶奶的蒙古袍,还扎上头巾,一瘸一拐地出了门,喊叫、蹦高、敲铁盆子,惊得那兔子不知所措……转跑出好远,又跑回来。
我爸一刻不停,直到爷爷转回包里喊他,他才瘫软在地。
爷爷却挥挥拳头,欣喜得很,好似一位凯旋的将军。
那晚,下了一层雪,爷爷装扮好,猫在下风头的土坑里,头顶还盖块冻牛粪。
当然,他的鼻孔里弥漫着的是肉香!夜是小兽们的。
月亮升起,草原像蘸在牛乳里。
兔子窝里一股脑地涌出五只兔子,一大四小。
你撞我挤,嬉闹着向坡顶的草丛蹿动。
兔子有道,小兔子们早已走熟。
即使有雪,也会按照老路走的。
老兔子耸立起耳朵,走、看、听、嗅,像个侦察兵,它渐渐走近积雪下面的捕兽夹了,爷爷又喜又忧。
他以前尚未发现这窝患!谁知,走在前面的老兔子,突然停住脚,嗅嗅,又退回来。
爷爷心凉了,知道捕兽夹已然暴露。
可幸运的是小兔子们却没在乎,还在你拥我挤地往前冲。
老兔子档这个,那个就从它的身边溜过去,堵来堵去,眼见得堵不住了……老兔子急得嘶叫一声,立起身子,小兔子们终于停步。
老兔子一下子成了整个草原的中心,月光照着它,雪光衬着它,我爷爷和小兔子们不错眼珠地盯着它。
天地大静。
远远地,有长调百转千回地从风里折过来……爷爷就在那刻惊呆了—在长调声中,只见那兔子上肢直立,菇起后肢,像白天鹅般优稚地翩翩起舞……月光下,雪光中,舞蹈的兔子通体发光,像个精灵,晶莹剔透,忧伤而又深情。
它像是陷在寒冷刺骨的冰河,倒卧无助,每一次蹬跳是那样地痛苦不堪,令人心碎。
它又像是在用力地发光发热,想变成一颗太阳,融冰化雪,幻想让小兔们能在春日的绿草地上哆嗦地进食,身边是热气腾腾的土地和潺潺喧闹的河水。
它似热恋缠绵又似毅然决绝,它开始了和四只小兔子的碰撞与亲吻……突然,在长调的高音里,它高高跃起,撞向雪花掩盖的捕兽夹……“啪”地桃响,雪地盛开一朵黑色的花。
小兔们四散逃窜。
年三十晚上,爷爷给我爸炖好兔肉,却一筷未动。
爷爷叹了一口气:“唉!小兔子没了妈妈,在冰雪地里找不到吃的,可怎么活啊!”我爸每次讲到这,眼里就会泛层雾。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第32期,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着眼于人和动物的关系,生动地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冲突,塑造了老兔子感人的形象,给读者以震撼。
B.文章第2段回忆爷爷艰难养育“我爸”,看似与下文捕兔的内容无关,实则起到交代爷爷打兔子过年的缘由的作用。
C.爷爷长期耐心观察兔子的习性,为捕猎兔子做精心准备,这些情节刻画了爷爷办事老辣、精明狡诈的形象特点。
D.老兔子在草原上翩翩起舞的神奇情节,采用细节描写,融人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富有诗意,充满悲情。
5.请梳理从“我爸按照盼咐,出包拖回捕兽夹”到文末“我爸每次讲到这,眼里就会泛层雾”爷爷的心理变化过程。
(6分)6.从这篇小说里,有人读出了温暖,有人读出了残酷,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在对全国100多万份调查问卷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后,《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近日发布。
本次调研显示出,当前奋民个人信息遭受侵害的程度,触目惊心。
《报告》披露:超过七成的人认为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多达81%的人收到过对方知道自己姓名或单位等个人信息的陌生来电;53%的人因网页搜索、浏览后泄露个人信息,被某类广告持续骚扰;在租房、购房、购车、考试和升学等个人信息泄露后,受到营销骚扰或作骗的高达36%。
两成人曾受电信作骗恐吓。
《报告》显示,有26%的人每天收到2个以上的垃圾短信,20%的人近一个月来每天收到两个以上骚扰电话。
即便最少的数据比例,即“个人隐私信息被网站公布”“购买机票后收到航班异常的电话或短信作骗信息’,也达9%。
60%受访者不知如何维权。
《报告》显示:有高达55%的人将证件复印给相关机构时,从不注明用途;47%的人经常将写有个人信息的快递单直接扔掉而不加处理;超过27%的人在停用、注销手机号的时候,甚至不去银行、支付宝、网站等变更绑定的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