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合集下载

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检验科必须建立检验项目危急值报告制度。

二、各医院检验科结合本医院的临床实际,提出检验指标的危急值,由医院医务科广泛征求临床科室意见后确定。

危急值设置后可根据医疗工作实际情况作必要的调整。

三、一般应设置危急值的检验项目有:电解质指标,血液离子指标,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糖代谢指标,心肌酶与标志物,胰腺炎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等,而且多数指标应设置低限与高限两个危急值水平;血培养检出致病微生物也应作为危急值处理。

四、当检验标本出现符合危急值界限的结果时,立即按照如下的程序与临床医生联系并紧急报告。

(一)检验人员立即报告审核者。

(二)审核者首先根据审核程序,分析质控、定标、试剂的情况是否正常,当天其他已检测标本项目的总体情况有无异常,确认实验有关的基础是否在正常状态中。

(三)确认出现紧急值的标本有无异常,该标本其他相关项目有无异常。

(四)对该标本进行一次重复测定,确认紧急值是否重现。

(五)有关的负责人或审核者立即与临床联系,了解临床相关情况。

(六)确认此紧急值是可报告的,由审核者立即电话向主管临床医生报告,并作好电话报告记录,包括电话报告时间和对方接听人员的标识。

(七)及时签发正式检验报告。

(八)在《危急值紧急报告登记》中完整记录各项内容。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模版(3篇)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模版(3篇)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模版一、概述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检验科危急值的报告流程,确保准确、及时、有效地传递重要危急检验结果,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医疗质量。

二、危急值定义危急值是指在临床医学意义上具有重要诊断或治疗意义,需要立即采取行动的检验结果。

根据不同检验项目的特点,医院将制定相应的危急值范围。

三、危急值报告程序1. 检验科人员发现危急值后,立即向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报告。

2. 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接到报告后,判断危急值的准确性,并与相关科室进行确认。

3. 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将危急值报告给相关科室负责人。

4. 相关科室负责人接到危急值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医护人员采取紧急措施,并追踪患者的进展情况。

5. 患者的主治医师需及时与患者沟通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6. 检验科人员需及时记录危急值的报告、确认和处理过程,并填写相应的报告表格。

四、危急值报告的内容和要求1. 危急值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a. 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b. 危急值结果:检验项目名称、结果数值及单位,超出正常参考范围的程度。

c. 报告时间:记录危急值的检验时间和报告时间。

d. 报告人:填写报告人的姓名、职称和联系方式。

e. 接收科室:填写接收危急值报告的科室名称。

f. 处理情况:记录患者接受的治疗和护理情况。

2. 危急值报告应具备以下要求:a. 清晰明确:报告内容简明扼要,语言准确清晰,避免模棱两可的表达。

b. 及时有效:报告应在最快时间内传达给相关科室,并得到确认和处理。

c. 准确可靠:危急值结果应经过仔细核对和验证,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d. 机密安全:危急值报告应严格保密,只限内部医护人员知晓。

e. 录音备案:电话报告危急值时,需进行录音备案,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五、危急值报告的监控与评估1. 医院检验科需设立危急值报告的监控系统,定期对危急值报告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分析。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资源利用效率方案一、背景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一套资源利用效率方案,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个高效的资源利用方案,以此为基础来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资源利用方案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是人类社会运转的重要基础,而能源的浪费也是当前资源浪费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推广能源节约技术:通过引入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比如,使用高效节能的电器设备,采用节能灯具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能源管理系统监控和调整能源使用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浪费。

(2) 提倡低碳生活方式:鼓励人们采取低碳的生活方式,如骑自行车、步行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汽车的使用。

此外,还可以提倡绿色饮食,减少肉类的摄入,选择更加环保的食物。

2. 优化农业资源利用农业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利用领域,对于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方案:(1) 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引导农民合理使用肥料、农药和水资源,减少浪费。

同时,鼓励农民采取有机农业和无耕耘农业等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对土地的破坏。

(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立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机制,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

比如,将农业废弃物制作成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的改良。

3. 加强工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工业是资源利用较为集中的领域,通过加强工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浪费。

(1) 推进工业节水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循环冷却水、中水回用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 推动工业中的资源回收利用:建立废弃物回收体系,对可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再利用。

此外,倡导工业产品的再制造和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4. 建立资源监测与评估机制为了更好地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还需要建立资源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评估资源的状况和利用效率,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医院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医院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医院检验危急卫生部医院管理年活动和《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要求,为提高科室工作质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使临床能及时掌握病人情况,并提出处理意见,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危急值报告制度。 2、目前提供的危急值项目和范围 3、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流程 (1)凡检验科检查出的结果出现上述“危急值”,应重复检测标本,同时电话报告临床科室,如复查结果相同,且 确认仪器设备正常,标本采集、运送无误,方可将报告发送到临床科室。 (2)检验科对每例次“危急值”及处理结果均要在专用登记本中记录,记录内容按下表要求详细填写: (3)必要时检验科应保留标本备查。 4、临床科室对于危急值按以下流程操作: (1)护士接到“危急值”电话后,应将病人床号、姓 名、检查结果、接电话的时间、检验科报告人员姓名等及时记录。 (2)接电话的护士应立即将检查结果报告主管医师(或当班医师),同时记录汇报时间,汇报医生姓名。 (3)被通知医生应当在登记本上确认签字。 (4)医生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及时采取相应诊治措施。
5、危急值的定义进行不定期的维护,
(1)临床科室如对危急值标准有修改要求,或申请新增危急值项目,请将要求书面成文。科主任签字后交检验科 经院专家委员会审议后修订。
(2)检验科按临床要求进行修改,并将申请保留。
(3)医务科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工作,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提出“危急值报告”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

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广饶县人民医院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一、“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建立危急试验项目表与制定危急界限值,并要对危急界限值项目表进行定期总结分析,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试验,以适合于本院病人群体的需要,关注来自急诊室、重病监护室、手术室等危重病人集中科室的标本。

三、建立实验室人员处理、复核确认和报告“危急值”及了解临床对患者处理情况的程序,实验室检验人员发现超过危急界限值的检验结果后,要及时通知临床科室值班护士重新进行抽血复核,经复核后结果仍超过危急界限值,要及时通知临床值班医师或护士,并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四、临床科室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临床值班护士在接到检验人员抽血通知后,应立即进行抽血检查,接到危急界限值的电话报告后,应及时通知值班医师,同时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检验报告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备注等项目。

)五、临床值班医师在接到危急界限值的电话报告后,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及时进行识别,若与临床症状不符,要关注样本的留取是否存在缺陷,如有需要,即应重留取标本进行复查,并作好相关记录。

六、在实验室操作手册中应包括危急界限值试验的操作规程,并对所有和危急界限值试验有关的工作人员,包括医护人员进行培训。

七、医院医疗管理职能部门应该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作,每年至少要有一次总结,重点是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八、临床检验的“危急值报告”作为医院管理评价的重要条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检验医师制。

医院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医院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医院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简介临床危急值是指患者生命状态可能会立即受到威胁或造成重大影响的检验结果。

医院为确保患者安全,制定了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确保及时沟通和处理。

制度内容危急值的定义医院规定临床危急值的范围和标准,包括每种项目的正常范围和阳性临床危急值。

临床危急值包括但不限于血压、葡萄糖、各种生化指标、血细胞、血气分析等。

危急值的报告当检验结果超过危急值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立即打电话通知临床医生或责任医生,并发出临床危急值报告单。

医生必须确认并按规定的程序采取相应的措施。

危急值报告单的内容危急值报告单必须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检验项目和结果、检验时间以及报告人和接受人的签字等信息。

危急值的处理医生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单后,必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转移患者至重症监护室等。

同时,将危急值报告及处理情况记录在病历中。

危急值报告质控医院建立了严格的临床危急值报告质控制度,包括相关人员的培训、职责明确、工作流程规范、报告单的准确性检查和质量评估等。

如果发现不合理或错误的危急值报告,将追责处理。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的作用提高患者安全水平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患者的危急值,有效避免了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风险,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水平。

提高医疗质量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能够促进实验室工作人员和临床医生及时沟通,协作处理患者危急值,有效地提高了医疗质量。

促进医院管理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规范医疗服务流程,确保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

总结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是现代医院重要的管理措施之一,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程序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程序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程序一、临床危急值的定义二、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1.组织机构:医院或临床实验室等医疗机构应设立相应的质控科室,负责制定和管理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2.制度标准:医疗机构应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标准(如《医疗质量管理规范》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3. 危急值范围:根据患者的生命和健康状况,医疗机构应明确危急值的范围及其对应的指标或结果。

例如,血红蛋白浓度低于50g/L、血糖浓度低于2.0 mmol/L等。

4.危急值登记: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危急值登记系统,记录所有报告的危急值情况,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危急值发现时间和报告时间、报告人等。

5.危急值报告流程:医疗机构应明确危急值报告的流程,包括危急值的发现、报告、确认、通知以及处理和追踪等。

6.报告人员:医疗机构应选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医务人员担任危急值的报告人员,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资质认证。

8.报告响应:医务人员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及时响应,确认和处理危急值,并将处理结果及时报告给相关人员。

9.跟踪追踪:医疗机构应建立危急值的跟踪追踪机制,对患者的危急值情况进行追踪,确保危急值的处理和处置的效果。

10.报告分析: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危急值报告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评估制度的有效性,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临床危急值报告程序1.危急值发现:由医学检验和临床诊疗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检验或诊疗过程中发现患者的指标或结果超出正常范围时,应立即判断是否为危急值。

2.报告责任人:医生或医学检验师等相关人员应立即将危急值情况报告给负责危急值报告的人员,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

3.报告确认:负责危急值报告的人员应确认危急值的准确性,并记录在危急值登记系统中。

4.通知处理:负责危急值报告的人员应立即通知相关医务人员,并告知危急值的具体情况和处理方法。

5.处理结果报告:相关医务人员在处理危急值后,应向负责危急值报告的人员报告处理结果,包括采取的措施和效果等,并记录在危急值登记系统中。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一、临床检验危急值直接关系患者生命,在第一时间向临床报告相关信息或发出检验报告是检验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检验人员可以电话或报告单形式向临床报告,同时记录报告时间;以电话形式报告时应问讯接听电话工作人员的姓名,并记录备查。

三、正常上班期间上报院医务科备案,非正常上班期间上报院医疗总值班备案。

四、医院医务科和医疗总值班要督促和协调各临床科室及时妥善处理危及病人。

五、临床检验危急值范畴:1、生化危急值:①、血钾<3.0mmol/L 或>6.2mmol/L;新生儿<2.5mmol/L 或>8.0mmol/ L②、血钠<115mmol/L 或>165mmol/L;③、血氯<85mmol/L 或>115mmol/L;④、血钙<1.5mmol/L 或>3.5mmol/L;离子钙<0.37 mmol/L 或>3.3mmol/L⑤、二氧化碳结合力<10mmol/L 或>40mmol/L;⑥、血尿素氮<2.0mmol/L 或>18 mmol/L;⑦、血糖<2.5mmol/L 或>20mmol/L;新生儿<2.0mmol/L 或>27mmol/L;⑧、血气pH<7. 或7.602、细菌检验危急值:①、无菌区体液(如血液、脑脊液)培养阳性②、无菌区体液涂片发现细菌3、血常规检验危急值:①、血小板计数<50*109/L或>10*109/L②、白细胞计数<2.0*109/L或>25*109/L③、血红蛋白<50g/L或>2g/L④、发现幼稚细胞4、血凝检验危急值:①、PT>30 秒②、APTT>1 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1、“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沿状态,临床医师需要及时得到该检验信息。

2、建立危机检验项目表和明确其危急值界限,多数指标应设置低限与高限两个危急值水平,危急值设置后可根据医疗工作实际情况作必要的调整,以适应本院患者群体的需要。

3、一般应设置危急值的检验项目有: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糖代谢、心肌酶、淀粉酶、血气分析等。

4、当检验标本出现符合危急值界限的结果时,立即按照如下的程序与临床医生联系并紧急报告。

(1)检验人员立即报告审核者。

(2)审核者首先根据审核程序,分析质控、定标、试剂的情况是否正常,当天其他已检测标本项目的总体情况有无异常,确认实验有关的基础是否在正常状态中。

(3)确认出现紧急值的标本有无异常,该标本其他相关项目有无异常。

(4)必要时对该标本进行一次重复测定,确认紧急值是否重现。

(5)有关的负责人或审核者立即与临床联系,了解临床相关情况。

(6)报告危急值时,由审核者立即电话向主管临床医生报告,并作好报告记录,包括报告时间和对方接收人员。

(7)如是电话报告的,应及时签发正式检验报告。

(8)在《危急值紧急报告登记》中完整记录各项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