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热能源习题
高中化学专题1.2燃烧热、能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1。
2 中和热、燃烧热、能源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能是二次能源B.水力是二次能源C.天然气是二次能源D.水煤气是一次能源【答案】A【解析】电能是二次能源,A项正确;水力是一次能源,B项错误;天然气是一次能源,C项错误;水煤气是二次能源,D项错误.16.“海上风电,如东是真正的全国领先”。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风能其实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②风能和水能、太阳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③风力发电由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④在未来多能源时期,氢能、生物质能等的核心仍是化学反应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答案】A【解析】①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正确;②风能和水能、太阳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正确;③风力发电由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正确;④在未来多能源时期,氢能、生物质能等的核心仍是化学反应,正确;故选项A符合题意。
2.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放出28。
7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28.7 kJ·mol-1B.NaOH(aq)+HCl(aq)===NaCl(aq)+H2O(l)ΔH=-28.7 kJ·mol-1C.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4 kJ·mol-1D.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
4 kJ·mol-1【答案】D【解析】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
反应放热,焓变的符号应为“—"、数值与化学计量数不对应,A项错误;B. 焓变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不对应,B项错误;C。
反应放热焓变的符号应为“-”,C项错误;D. 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
4 kJ/mol,D项正确.3.已知中和热的数值是57。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练习题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洪庆贤一、燃烧热1、定义:注意:(1)条件:(2)燃烧的物质一定为 mol(3)生成的物质一定要稳定:a、状态要稳定;b、要完全燃烧(生成物不能再燃烧)。
一般指:C - CO2 (g) N– N2 (g) S – SO2 (g) H– H2O(l)2.表示的意义:如: CH4的燃烧热为890.3KJ/mol.含义:3.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以的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出现分数)4.一定量可燃物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Q放=n(可燃物)×△H【思考与交流】1、选择燃料的标准是什么?2、根据表中数据及选择燃料的标准,你认为那些事理想燃料?3.煤作为燃料的利弊?提高煤燃烧效率的措施有哪些?【随堂练习】1.实验测得25℃、101kPa时1molC完全燃烧放出393.5 kJ的热量,写出C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1.01×105Pa时,16g S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放出148.5KJ的热量,则S的燃烧热为,S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A.碳和一氧化碳B.1moL碳和2moL碳C.1moL乙炔和2moL碳D.淀粉和纤维素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g) △H=-241.8 kJ/mol2H2(g)+O2(g)=2H2O(g) △H=-483.6 kJ/mol;H2(g)+1/2O2(g)=H2O(l) △H = -285.8 kJ/mol2H2(g)+O2(g)=2H2O(l) △H=-571.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二、能源1.能源就是能提供的自然资源,包括等。
2.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是不能。
3.解决能源的办法是,即开发和节约,提高能源的。
4.现在探索开发的新能源有等,新能源的主要优势是。
5、能源、一级能源、二级能源下列属于一级能源的是属于二级能源的是A 风能 B电能 C 氢能 D 阳光 E 天然气6、氢能具有的优点和缺点是?[随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硫酸与1mol 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B、在25℃、101kPa下,1 mol 硫和2 mol 硫燃烧热相等C、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所以CO的燃烧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01 kPa时,1 mol 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2、下列性质中,不能说明乙醇宜作燃料的是( )A、燃烧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C、乙酸是一种再生能源D、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2.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水煤气3、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s)+21O2(g)=CO(g);△H=-393.5 kJ/molB.2H2(g)+O2(g)=2H2O(g);△H=+571.6 kJ/molC.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D.1/2 C6H12O6(s)+3O2(g)=3CO2(g)+3H2O(l);△H=-1400 kJ/mol4、已知1mol白磷变成1mol红磷放出18.39KJ热量。
燃烧热_能源练习题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1.下列分别是利用不同能源发电的实例,其中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是()解析:风能、潮汐能、太阳能都是新能源;而火力发电用的是煤炭等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C 。
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222()()H g O g +===22()H O g ∆H=-483.61kJ mol -⋅1222()()H g O g +===2()H O g ∆H=-241.81kJ mol -⋅23.A.B.∆-kJ C.H=-571.61kJ mol -⋅D.kJ mol ⋅4.解析:1molCO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283mol ⨯1283kJ mol -⋅=kJ 。
3mol 4CH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890⨯12kJ mol -⋅=670kJ 。
则混合气体燃烧释放的总热量为283kJ+2670kJ=2953kJ 。
答案:B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 的绝对值均正确)()A.252()3()C H OH l O g +===222()3()CO g H O g +∆H=-1367.01(kJ mol -⋅燃烧热) B.NaOH(aq)+HCl(aq)===2()()NaCl aq H O l +∆1(kJ mol -⋅中和热)C.2()()S s O g +===2()SO g ∆H=-296.81(kJ mol -⋅反应热)D.22NO ===22O NO +∆H=+116.21(kJ mol -⋅反应热)解析:此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A 项考查燃烧热,生成物水应为液态;B 项,因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故∆H<0;D 项,未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答案:C 6.已知反应:①25℃、101kPa 时22()()C s O g ,+===2CO(g)∆-1mol -⋅②稀溶液中()()H aq OH aq +-,+===2()H O l ∆-57.3kJ ⋅1mol -又已知弱电解质电离吸热。
高二化学燃烧热、能源练习题

燃烧热、能源1. 【易】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 )A .碳和二氧化碳B .1 mol 碳和3 mol 碳C .3 mol C 2H 2和1 mol C 6H 6D .淀粉和纤维素【答案】B【解析】燃烧热是物质的性质,与量的多少无关。
2. 【易】(2011·高考福建卷)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CO 2、CH 4、N 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 .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C .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D .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答案】A【解析】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包含CO 2和CH 4,但不包含N 2。
3. 【易】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 代表燃烧热的是( )A .CH 4(g)+3/2O 2(g)===2H 2O(l)+CO(g) ΔH 1B .S(s)+3/2O 2(g)===SO 3(s) ΔH 2C .C 6H 12O 6(s)+6O 2(g)===6CO 2(g)+6H 2O(l) ΔH 3D .2CO(g)+O 2(g)===2CO 2(g) ΔH 4【答案】C【解析】燃烧热是指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A 中CO 应为CO 2,B 中S 的稳定氧化物应为SO 2,D 中CO 应为1 mol 。
4. 【易】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D【解析】C 2H 6O 可以通过酿造方法制得,可知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乙醇完全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C 2H 6O +3O 2――→点燃2CO 2+3H 2O ,可知产物不引起污染,有机物燃烧时都发生氧化反应,这并不是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
5. 【易】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B .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C .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 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D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 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答案】C【解析】C 项葡萄糖被氧化成CO 2是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练习题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练习题基础练习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A.H2(g)+Cl2(g)=2HCl(g);△H=-184.6kJ/molB.CH4(g)+2O2(g)=CO2(g)+2H2O(g);△H=-802.3kJ/molC.2H2(g)+O2(g)=2H2O(l);△H=-571.6kJ/molD.CO(g)+1/2O2(g)=CO2(g);△H=-283kJ/mol2、充分燃烧一定量丁烷气体放出的热量为xQ ,完全吸收它生成的CO2生成正盐,需5moL/L的KOH溶液100ml,则丁烷的燃烧热为()A、16xQB、8xQC、4xQD、2xQ3、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A、碳和一氧化碳B、1moL碳和2moL碳C、3moLC2H2和1moLC6H6D、淀粉和纤维素4、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A.由“C(石)→C(金);△H= +119 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 +285.8kJ/molC.在101KPa时,1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D.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多5、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1 〉Q2的是()A.2H2(g)+O2(g)=2H2O(l) ;△H= Q12H2(g)+O2(g)=2H2O(g);△H= Q2B.S(g)+O2(g)=SO2(g) ;△H= Q1S(s)+O2(g)=SO2(g)△H= Q2C.C(s)+0.5O2(g)=CO(g);△H= Q1C(s)+O2(g)=CO2(g);△H= Q2D.H2(g)+Cl2(g)=2HCl(g);△H= Q10.5H2(g)+0.5 Cl2(g)=HCl(g);△H= Q26、甲烷燃烧和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H4(g)+2O2(g)=CO2(g)+2H2O(l)△H12H2(g)+O2(g)==2H2O(g)△H22H2(g)+O2(g)=2H2O(l)△H3常温下取体积为4:1的甲烷和氢气混合气体11.2L(标况),完全燃烧后恢复常温,放出热量为()A、0.4△H1+0.05△H3B、0.4△H1+0.05△H2C、0.4△H1+0.1△H3D、0.4△H1+0.2△H37、,叫该物质的燃烧热能燃烧的物质必为moL,在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前系数必为如4克H2燃烧放出571.6KJ的热量,则H2的燃烧热为8、家用液化气中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
高二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

高二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1.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广东电力紧张问题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答案】A【解析】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从角度是可以缓解广东电力紧张问题,但是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节能减排,错误;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既解决了能源利用问题,也保护了环境,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正确;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既解决了环境污染与治理问题,同时也变废为宝,符合节能减排要求,正确;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解决了能源利用问题,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同时沼气渣滓可以作为肥料给农作物施肥,使物质充分循环利用,符合节能减排要求,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的知识。
2.已知反应:①101kPa时,C(s)+O2(g)═CO(g)△H1=-110.5kJ/mol②稀溶液中:H+(aq)+ OH-(aq )═H2O(l)△H2=-57.3kJ/mol下列说中正确的是A.若碳的燃烧热用△H3表示,则△H3<△H1B.若碳的燃烧热用△H3来表示,则△H3>△H1C.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值为57.3kJ·mol-1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的热量【答案】A【解析】A、碳的燃烧热:完全燃烧1molC生成最稳定氧化物二氧化碳所释放的热量,碳完全燃烧放热比不完全燃烧放热多,即△H3<△H1,故A正确;B、碳的燃烧热:完全燃烧1molC生成最稳定氧化物二氧化碳所释放的热量,碳完全燃烧放热比不完全燃烧放热多,即△H3<△H1,故B错误;C、浓硫酸的稀释过程是放热的,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大于57.3kJ/mol,故C错误;D、醋酸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醋酸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D错误,故选A。
燃烧热能源习题

燃烧热能源习题1.下列关于燃烧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物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B.常温下,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C.在1.01×105 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D.燃烧热随化学⽅程式前的化学计量数的改变⽽改变2.美国总统奥巴马就环境问题公开表⽰,到2020年,美国将会把温室⽓体排放量削减到1990年⽔平的80%,此外美国将把新能源⽐重提⾼到30%。
奥巴马还计划每年拿出150亿美元⼤举投资太阳能、风能和⽣物能源等,并且举全国之⼒构建美国的低碳经济领袖地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2、甲烷都属于温室⽓体B.⽤⽢蔗⽣产的⼄醇燃料属于可再⽣能源,利⽤⼄醇燃料不会产⽣温室⽓体C.太阳能、风能和⽣物能源属于新能源D.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3.强酸与强碱稀溶液发⽣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向1 L 0.5 mol·L-1的NaOH溶液中加⼊下列物质:①浓硫酸②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依次为ΔH1、ΔH2,则⼆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ΔH1=ΔH2B.ΔH1>ΔH2C.ΔH2>ΔH1D.⽆法⽐较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B.化⽯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体C.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深加⼯后再燃烧的效果好D.固体煤变为⽓体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更⾼5.下列热化学⽅程式中,ΔH能正确表⽰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A.CO(g)+1/2O2(g)===CO2(g) ΔH=-283.0 kJ/molB.C(s)+1/2O2(g)===CO(g) ΔH=-110.5 kJ/molC.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 D.2C8H18(l)+25O2(g)===16CO2(g)+18H2O(l)ΔH=-11 036 kJ/mol7.已知在⼀定条件下,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CH4的燃烧热为890 kJ/mol,由1 mol CO和3 mol CH4组成混合⽓体在上述条件下充分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A.2 912 kJ B.2 953 kJC.3 236 kJ D.3 867 kJ4.为了测定酸碱反应的中和反应反应热,计算时⾄少需要的数据是( )①酸的浓度和体积②碱的浓度和体积③⽐热容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⑤⽣成⽔的物质的量⑥反应前后溶液温度变化⑦操作所需的时间A.①②③⑥B.①③④⑥C.③④⑤⑥D.全部⼆、⾮选择题8.(7分)下表是⼏种常⽤燃料(1 mol)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C)⼀氧化碳(CO)氢⽓(H2)甲烷(CH4)⼄醇(C2H5OH)状态固体⽓体⽓体⽓体液体热量(kJ)392.8 282.6 285.8 890.3 1 367(1)从热量⾓度分析,⽬前最适合家庭使⽤的优质⽓体燃料是________。
燃烧热 能源 练习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年北京)下列分别是利用不同能源发电的实例图形,其中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是( )答案 C2、氢气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质。
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的最理想的途径是( )A.利用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产生氢气B.用焦炭和水制取水煤气后分离出氢气C.用Fe跟HCl反应制取氢气D.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氢气答案 A3、(2020年原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 mol碳在常温常压下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B、燃烧热和中和热都是发生化学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故它们对应的ΔH<0C、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1 mol气态水所放出的热量称为氢气的燃烧热D、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石油、煤和天然气,它们蕴藏无限,可以再生答案:B4、下列关于燃烧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物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B.常温下,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C.在25 ℃、1.01×105 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D.燃烧热随化学方程式前的化学计量数的改变而改变答案 C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B.1 mol C燃烧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就是C的燃烧热C.1 mol H2燃烧生成水时放出的热量是H2的燃烧热D.相同条件下,1 mol H2O(l)完全分解吸收的热量与H2、O2化合生成1 mol H2O(l)放出的热量值相等答案 D6、下列关于2C 4H 10(g)+13O 2(g)===8CO 2(g)+10H 2O(l)ΔH =-5 800 kJ ·mol -1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反应热为ΔH =-5 800 kJ ·mol -1,是放热反应B .该反应的ΔH 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C .该式的含义为25 ℃、101 kPa 下,2 mol C 4H 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 800 kJD .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 800 kJ ·mol -1答案 D7、下列热化学方程式,ΔH 能正确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 )A.CO(g)+12O 2(g)===CO 2(g) ΔH =-283.0 kJ ·mol -1B.C(s)+12O 2(g)===CO(g) ΔH =-110.5 kJ ·mol -1C.H 2(g)+12O 2(g)===H 2O(g) ΔH =-241.8 kJ ·mol -1D.2C 8H 18(l)+25O 2(g)===16CO 2(g)+18H 2O(l) ΔH =-11 036 kJ ·mol -1答案 A8、已知:①H 2(g)+12O 2(g)===H 2O(g) ΔH 1=a kJ ·mol -1②2H 2(g)+O 2(g)===2H 2O(g) ΔH 2=b kJ ·mol -1③H 2(g)+12O 2(g)===H 2O(l) ΔH 3=c kJ ·mol -1④2H 2(g)+O 2(g)===2H 2O(l) ΔH 4=d kJ ·mol -1则a 、b 、c 、d 的关系正确的是( )A.a <c <0B.b >d >0C.2a =b <0D.2c =d >0答案 C9、.已知25 ℃、101 kPa 时,乙烯和乙炔(C 2H 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 2H 4(g)+3O 2(g)===2CO 2(g)+2H 2O(l)ΔH =-1 411 kJ ·mol -1C 2H 2(g)+52O 2(g)===2CO 2(g)+H 2O(l)ΔH =-1 300 kJ ·mol -1,又知燃烧时火焰的温度乙炔高于乙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热-能源习题————————————————————————————————作者:————————————————————————————————日期:(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下列分别是利用不同能源发电的实例图形,其中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是( )答案: C2.下列性质中,能说明乙醇宜作燃料的是(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③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A.①②③ﻩ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 在选择燃料时,应从物质的燃烧热(燃烧热值高),燃料的储量(储量大,可再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无影响或尽可能小)等各方面综合考虑,乙醇燃烧热值高,充分燃烧生成物为CO2和H2O,对环境无污染,且可以由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发酵制取,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而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是所有可燃物燃烧时的共性,故①错误。
答案: 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故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在101kPa时,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C.物质燃烧都需要氧气D.物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外界条件有关解析:A中CO是强还原剂(高温时),点燃时易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二氧化碳,故CO燃烧是放热反应;B中碳燃烧有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时所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热;任何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叫燃烧,如H2在Cl2中燃烧。
答案: D4.下列关于2C4H10(g)+13O2(g)===8CO2(g)+10H2O(l)ΔH=-5 800 kJ·mol -1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热为ΔH=-5 800 kJ·mol-1,是放热反应B.该反应的ΔH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C.该式的含义为25℃、101 kPa下,2 mol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 800kJD.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800 kJ·mol-1解析:根据燃烧热的定义,丁烷的物质的量应为1mol,故题中方程式不是丁烷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由题中方程式可知丁烷燃烧热为2 900 kJ·mol-1,再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及意义可知,A、B、C正确,D错误。
答案:D5.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f(1,2)CH4(g)+O2(g)===错误!CO2(g)+H2O(l)ΔH=-445.15kJ/molCH4(g)+错误!O2(g)===CO(g)+2H2O(l)ΔH=-607.3kJ/molCH4(g)+2O2(g)===CO2(g)+2H2O(l)ΔH=-890.3 kJ/molCH 4(g)+2O2(g )===CO 2(g)+2H 2O (g)ΔH =-802.3 kJ/mol则CH 4的燃烧热为( )A.445.15 kJ /m olB .607.3 kJ/mol C.890.3 k J/mol D .802.3 k J/mo l解析: 1 mo 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 2(g)和H2O(l)时的ΔH =-890.3 kJ /mol ,故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 l。
答案: C6.甲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的燃料,下列能正确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CH 3OH(l )+错误!O 2(g)===CO 2(g )+2H 2O(l) ΔH =+763.3 kJ/molB.CH 3OH(l)+32O2(g)===CO 2(g)+2H 2O (l) ΔH =-763.3 kJ /molC.CH 3OH(l)+错误!O 2(g)===CO 2(g)+2H 2O (g) ΔH=-675.3 kJ/mo lD .2CH 3OH (l )+3O 2(g)===2CO 2(g)+4H2O (l)ΔH =-1 526.6 kJ/m ol解析: 根据燃烧热的定义,书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要以1 mol 可燃物为标准,其他物质的计量数可用分数,且生成物为稳定氧化物。
答案: B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 2H 2(g)+错误!O 2(g)===2CO 2(g )+H 2O(g ) ΔH =-1 256 kJ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炔(C 2H2)的燃烧热为1 256 kJ/molB.若转移10 mol 电子,则消耗2.5 mol O 2C .若生成2 m ol 液态水,则ΔH =-2 512 kJ/molD.若形成4 mo l碳氧共用电子对,则放出的热量为2 512 kJ解析: 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最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该可燃物的燃烧热。
由于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水是气态,不是最稳定的状态,故A不正确。
消耗1 mol O2转移电子4 mol,若转移10mol电子,则n(O2)=\f(10,4) mol=2.5mol,故B正确。
生成2 mol气态水时,ΔH=-2 512 kJ/mol,C不正确。
形成4 mol碳氧共用电子对,也就是生成1 mol CO2,放出的热量应为628kJ。
答案: B8.煤的气化是实施节能环保的一项重要措施。
通常在高温下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再将水煤气作为气体燃料。
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s)+H2O(g)===CO(g)+H2(g)ΔH1=+131.3 kJ/mol②2CO(g)+O2(g)===2CO2(g)ΔH2=-566.0 kJ/mol③2H2(g)+O2(g)===2H2O(g) ΔH3=-483.6kJ/mo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水煤气只能用作燃料B.水煤气是一种二级能源,比煤直接燃烧污染小C.等质量的CO和H2完全燃烧时,前者放热多D.由③反应可以确定H2的燃烧热为241.8kJ/mol解析: 水煤气在工业上还可用作还原性气体,故A项错;水煤气属于二级能源,其燃烧产物为CO2和H2O,比煤直接燃烧污染小,故B正确;通过②、③反应可以计算得出,等质量的H2比CO完全燃烧放热多,故C错误;H2燃烧生成的稳定的氧化物应为液态水,故D错误。
答案: B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4(g)+2O2(g)===CO2(g)+2H2O(g)ΔH=-801.3 kJ/mol结论:CH4的燃烧热为801.3 kJ/molB.Sn(s,灰)Sn(s,白)ΔH=+2.1kJ/mol(灰锡为粉末状)结论:锡制品在寒冷的冬天因易转化为灰锡而损坏C.稀溶液中有:H+(aq)+OH-(aq)===H2O(l)ΔH=-57.3kJ/mol结论:将盐酸与氨水的稀溶液混合后,若生成1mol H2O,则会放出57.3kJ的能量D.C(s,石墨)+O2(g)===CO2(g)ΔH=-393.5 kJ·mol-1C(s,金刚石)+O2(g)===CO2(g)ΔH=-395kJ·mol-1结论:相同条件下金刚石性质比石墨稳定解析:A错,H2O为液态时才是CH4的燃烧热;C错,氨水因电离需要吸收热量,放出的热量将小于57.3 kJ。
D项,将两方程式相减,得C(s,石墨)===C(s,金刚石)ΔH=+1.5 kJ/mol意味着石墨变成金刚石要吸收能量,即金刚石比石墨能量高,根据能量高则不稳定的规律,可知D不正确。
答案: B10.已知:CH4(g)+2O2(g)===CO2(g)+2H2O(l)ΔH=-Q1 kJ·mol-1①2H2(g)+O2(g)===2H2O(g)ΔH=-Q2 kJ·mol-1②2H2(g)+O2(g)===2H2O(l)ΔH=-Q3 kJ·mol-1③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放出的热量(单位:kJ)为()A.0.4Q1+0.05Q3ﻩB.0.4Q1+0.05Q2C.0.4Q1+0.1Q3D.0.4Q1+0.2Q3解析:常温下水呈液态,可利用①③反应进行计算,11.2L混合气体中n(CH4)=0.4mol,n(H2)=0.1mol,即0.4molCH4燃烧放出的热量为0.4Q1kJ,0.1molH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0.05Q3kJ,故总共放出的热量为(0.4Q1+0.05Q3) kJ。
答案: A二、非选择题11.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
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
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2H2O(l)===2H2(g)+O2(g) ΔH=+571.6kJ/mol。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电能是二级能源ﻩB.水力是二级能源C.天然气是一级能源ﻩD.焦炉气是一级能源(2)已知: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kJ/mol,等质量的氢气和甲烷分别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之比约为()A.1∶3.4ﻩB.1∶1.7C.2.6∶1 D.4.6∶1(3)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双选)( )A.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级能源B.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D.寻找特殊催化剂,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解析:(1)电能通常是由其他能源(如煤、石油等)间接制取的,应属于二级能源。
直接利用水的动能和势能,水力应属于一级能源,若用水力发电,则发出的电能应属于二级能源。
天然气为一级能源。
焦炉气是炼焦的产物,是从煤间接制取的,应属于二级能源。
(3)构成水的氢、氧两元素与其单质H2和O2性质不同,水不能燃烧,O2也不是可燃物,O2只是能助燃。
A错。
水的分解是吸热反应,利用太阳能产生高温使水分解,此法可取,B正确。
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却不能把水分解,水分解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错。
D 是一个可以肯定的研究方向,以解决分解水制H2的问题。
答案:(1)AC(2)C(3)AC12.①CaCO3(s)===CaO(s)+CO2(g)ΔH=+177.7 kJ②C(s)+H2O(g)===CO(g)+H2(g)ΔH=-131.3 kJ/mol③错误!H2SO4(l)+NaOH(l)===错误!Na2SO4(l)+H2O(l) ΔH=-57.3 kJ /mol④C(s)+O2(g)===CO2(g) ΔH=-393.5kJ/mol⑤CO(g)+错误!O2(g)===CO2(g)ΔH=-283kJ/mol⑥HNO3(aq)+NaOH(aq)===NaNO3(aq)+H2O(l) ΔH=-57.3 kJ/mol⑦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有________;不正确的理由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