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性土与粘土的区别

合集下载

各种土的分类及鉴别方法

各种土的分类及鉴别方法
粗砂
约有一半以上的粒径超过0.5毫米(细小米大小) 颗粒完全分散,但有个别胶结一起。 表面无变化 无粘着感
中砂 约有一半以上的粒径超过0.25毫米(白菜籽大小) 颗粒完全分散,局部胶结但一碰既散 表面偶有水印 无粘着感
细砂 大部分颗粒粗豆米粉近似(>0.1毫米) 颗粒大部分分散,少量胶结,部分少加碰撞既散。 表面偶有水印(翻浆) 偶有轻微粘着感
粉砂 大部分颗粒与小米粒近似 颗粒少部分分散,大部分胶结,稍加压力可分散。 表面有显著翻浆现象 有轻微粘着感
注:在观察颗粒进行分类、定名时,应根据粒径分组由大到小以最先符 合者确定。
B、碎石类土密实度现场鉴别方法
密实度 骨架和填充物 天然坡和可挖性 可粘性
密实 骨架颗粒含量大于总重的70%,呈交错紧贴,连续接触孔隙填满,充填 物密实。 天然陡坡较稳定,坎下堆积物较少,镐挖掘困难,用撬棍方能松动,坑 壁稳定,从坑壁取出大颗粒处能
(3)粘性土:具有粘性和可塑性,塑性指数大于3的土。第四纪晚更新 及其以前沉积的粘性土为老粘期以来新沉积的粘性 土称为新近沉积粘性土。按土的
塑性指数Ip有可分为黏土、亚黏土和轻亚黏土三种。
3、按工程性质分: 可分为软土、人工回填土、黄土、膨胀土、红黏土及盐渍土等特殊土。
亚粘土 用锤击或手压土块容易碎开。 塑性的,弱粘连。 稍有光滑面,切面有规则 仔细捻摸感到有少量细颗粒,稍有滑腻感和粘滞感 能粘着物体,干燥后较易剥落。 能搓成0.5-2毫米的土条。
轻亚粘土 用锤击或手压土块容易碎开。 塑性的,弱粘连。 无光滑面,切面比较粗糙。 感觉有细颗粒存在或粗糙,有轻微粘滞感觉或无粘滞感。 一般不粘着物体,干燥后,一碰即碎。 能搓成2-3毫米的土条。
即行崩散,分成散的有颗粒集团,在水面出现很多白色液体。 搓条情况与正常的亚粘土类似。 一般黄土相当与亚粘土,干燥后强度很高,手指不易捻碎

一般粘性土的划分粘性土粉土的野外鉴定

一般粘性土的划分粘性土粉土的野外鉴定
、的野外鉴定
鉴 分 类 定 方 法 用手 搓捻时 的感觉 极细均匀 土块,很难 用手搓碎 没有均质 感觉,感到 有些砂粒 土块易被 压碎 土质不均 匀,有砂粒 存在,稍一 用力土块 即被压碎, 有干面似 的感觉 干时 土的 状态 坚硬用锤能 打碎,碎块不 会散落 潮湿时 搓捻土 的情况 很容易搓成 φ < 0.5mm 的长条易滚 成小球 能搓成比粘 土粗的短土 条,能滚成小 球 潮湿时 用小刀 切削情况 光滑表面,土 面上无砂粒 其它 特征 干时有光 泽,有细狭 条裂 干时光泽 暗沉,条纹 较粘土粗 而宽
粘土
粉质粘土
用捶击及手 压土块易碎 开
可感到有砂 粒存在
粉土
土块容易散 开,用手压或 用铲起丢掷, 土块散落成 土屑
不能或几乎 不能搓成土 条,滚成小球 易开裂和散 落
干时似粉 砂状
中粘性土潮湿程度野外鉴别
实验指标 名 称 粉质粘土
潮 湿程 度
IL≤0 坚硬状态 扰动后一般不能捏成 饼,易成碎块和粉末 扰动后捏成饼,边上 多裂口
0<IL≤1 硬塑~软塑状态 扰动后能捏成饼手摇 数次不见水,但有时 可稍见 扰动后两手相压成饼 状,粘于手掌,揭掉 后,掌中有湿痕
IL>1 流塑状态 扰动后手摇表层出 水,手上有明显湿印 扰动后手捏有明显湿 痕,并有土粘于手上
一般粘性土的划分
土的名称 粉质粘土 粘土 塑性指数 10<Ip≤17 Ip>17
粘性土塑性状态的划分
分级 坚硬 硬塑 软塑 流塑 液性指数(IL) IL≤0 0<IL≤0.5 0.5<IL≤1 IL>1
岩土工程中粘性土塑性状态的划分
分级 坚硬 硬塑 可塑 软塑 流塑 注:表中: IL= Wn-Wp Ip 式中:Wn 天然含水量;Wp----塑限;Ip----塑性指数 液性指数(IL) IL≤0 0<IL≤0.25 0.25<IL≤0.75 0.75<IL≤1 IL>1

土的分类

土的分类

土的分类与鉴定土属于第四系的松散堆积物,其结构松散,成因复杂。

根据地质成因,可划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

据土的颗粒级配、塑性指标、液限或孔隙比可将土分为碎土石、砂土、粉土、粘性土及其以前沉积的和淤泥质土。

根据形成时代晚更新世Q3土,定为老沉积土;第四纪全新世中近期沉积的土,为新近沉积土。

1.土的描述与定名在岩土工程中,土的分类主要依据其粒度成分,并结合其成因和时代进行命名。

因此在现场勘察时应注意划分成因和时代,并详细描述土的成分和结构特征。

碎石土应描述:砂土应描述:粉土应描述:粘性土应描述:2.碎土石的分类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碎石土,并按下表进一步分类。

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碎石土的密实度可根据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确定,对于平均粒径等于或小于50mm,且最大粒径小于100mm的碎按表1-12分类。

并石土,可用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63.5进行修正。

按表1-13的修正系数对锤击数N63.5分类表1-12 碎石土密实度按N63.5对于平均粒径大于50mm ,或最大粒径大于100mm 的碎石土,可用超重型动力触探N 120按表1-14分类,并按表1-15的修正系数对锤击数N 120进行修正。

或参照表1-16根据野外观察鉴别。

3.砂土的分类粒径大小2mm 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砂土,并按表1-17进一步分类,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砂土的密实度应根据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N 划分为密实、中密、稍密和松散,按表1-18确定。

当用静力触探探头阻力划分砂土密实度时,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4.粉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的土,应定名为粉土。

粉土的密实度应根据孔隙比e划分为密实、中密和稍密,按表1-19确定;其湿度应根据含水量w(%)划分为稍湿、湿、很湿,按表1-20确定。

土的野外鉴别及描述【范本模板】

土的野外鉴别及描述【范本模板】

野外编录土定名、分类、鉴别、描述等第一章粘性土粘性土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一、粉质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肉眼观察,细土中有砂粒,干时不坚硬,用锤可打成细土粒,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能搓成φ0。

5-2mm的土条,长度较小,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稍有粘滞感觉。

二、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定为粘土,肉眼观察较细腻,一般无砂粒,干时很坚硬,用锤可打成碎块,湿时塑性粘性大,土团压成饼时,边部不裂,能搓成φ=0.5mm的土条,长度不少于手掌,用手搓捻有滑润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

三、描述内容: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韧性、干强度、结构及层理特征1、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

2、状态:①坚硬: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

②硬塑: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易变形,手按无指印。

③可塑:手捏似橡皮有柔性,手按有指印。

④软塑: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

⑤流塑:土柱不能直立,自行变形。

3、包含物:贝壳、铁锰结核、高岭土姜结石等。

4、光泽反应:用取土力切开土块,视其光滑程度分为①切面粗造为无光泽.②切面略粗造(稍光滑)为稍有光泽。

③切面光滑为有光泽。

5、摇震反应:试验对应将软塑—流动的小土块或土球,放在手掌中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振击此手掌,土中自由水将渗出,球面呈现光泽。

用手指捏土球,放松后水又被吸入,光泽消失,根据土球渗水和吸水反应快慢可区分为:①立即渗水及吸水者为反应迅速。

②渗水及吸水中等者为反应中等。

③渗水和吸水慢及不渗,不吸者为反应慢或无反应。

4、韧性试验:将含水率略在于塑性的土块在手中揉捏均匀,然后在手掌中搓成直径3mm的土条,再揉成土团,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可分为:①能揉成土团,再搓成条,捏而不碎者为韧性高②可再揉成团,捏而不碎者为韧性中等③勉强或不能再揉成团,稍捏或不捏即碎者为韧性差5、干强度:试验时将一小块土捏成小土团,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根据用力大小区分为①很难或用力才能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高②稍用力即可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中等③易于捏碎和捻成粉未者为干强度低6、结构及层理特征: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

土的工程分类和基本性质

土的工程分类和基本性质

m1 m2
V
d
m1 V
土的天然密度和干密度在计算土方工程量、安排土方运输
和调配、选择土方工程开挖和运输机械和确定填土压实质
量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1.2 土的工程性质
2. 土的含水量W
是土中所含的水与土的固 体颗粒间的质量比,以百分数表 示,见下式:
W ma mb ×100% 快速含水量测定仪 mb
密度(kg/m3)
开挖方法
600~1500 用锹、锄头挖掘
二类土 (普通土)
粉质粘土;潮湿的黄土;夹有碎石、卵石的砂; 粉土混卵(碎)石;种植土;填土
1100~1600
用锹、锄头挖掘, 少许用镐翻松
三类土 (坚土)
软及中等密实粘土;重粉质粘土;砾石土;干 黄土;含碎(卵)石的黄土;粉质粘土;压实的 填土
4. 土的可松性
即自然状态下的土,经过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
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其原来的体积。土的可松性
用可松性系数 KS 表示。
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 KS= V2 / V1;
土的最后可松性系数 K,S= V3 / V1 。土的可松性对基坑工
程施工时的土方
式中:V1 ——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
八类土 安山岩;玄武岩;花岗片麻岩;坚实的细粒花 (特坚石) 岗岩、闪长岩、石英岩、辉长岩、辉绿岩
2700~3300 用爆破方法
1.2 土的工程性质
1. 土的天然密度ρ和干密度ρd
天然密度是指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用ρ表示, 即土颗粒和水的质量之和与土的总体积之比。
土的干密度:指单位体积土中固体颗粒的质量,用ρd表示, 即土中土颗粒的质量与土的总体积之比。
主要用镐,少许用 1750~1900 锹、锄头,部分用

土石方工程与地基处理2土的工程性质及分类

土石方工程与地基处理2土的工程性质及分类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全重的 50%
2、砂土 砂土是指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
重5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全重50% 的土。
砂土按颗粒级配分为砾砂、粗砂、中砂和粉
砂。其分类标准见表1-7。
土的名称 砾砂 粗砂 中砂 细砂 粉砂
砂土分类 表1-7
颗粒级配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全重25%~50% 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占全重50% 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占全重50% 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占全重85% 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占全重50%
Tˊ随N的增大而增大。
以不同的N和Tˊ进行3~4次试验,得出不同的 σ、τf值,在直角坐标纸上将各个σ、τf点 连接成一直线,该线 称土的抗剪强度曲线。 见图1-10、1-11。
2、库伦定律
上述直线方程式如下:
砂土类土
粘土类土
上述公式统称为抗剪强度的库伦定律。其中∮ 为直线与水平轴的夹角,c为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 。在一定试验条件下得出的∮、c值,一般能反映 土的抗剪强度的大小,故∮与c称为土的抗剪强度 指标。
(1)清理场地在施工区域内,将原有地上地 下房屋、构筑物、管线、河渠等进行拆除、疏 通或改建,对耕植土及淤泥等进行清理。
(2)排除地面积水 在排除地面积水的同时 ,尽量利用自然地形设置排水沟,防止水积存 ,使场地保持干燥,以利土方施工。
(3)修筑临时道路以供机械进场和土方运输 等。(三通)
五、场地土方量计算
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是为了制订
施工方案,对填挖方进行合理调配,同时也是
检查及验收实际土方数量的依据。土方量的计
算方法,通常有方格网法和断面法。
(一)方格网法
方格网法是根据地形图(一般用

沙跟土的分类

沙跟土的分类

土的分类(工程)1、碎石土碎石土是典型的粗粒土,如果土中粒径大于 2mm 的含量高于整个土体的重量的 50 %,该土就属于碎石土。

按粒粗和颗粒形状,碎石土又可以进一步细分,见下表。

碎石土的分类2、砂土砂土即细—中粒土,无塑性,由细小岩石及矿物碎片组成。

砂粒直径变化在 0 . 75 — 2mm 之间,大于0.075mm 的土粒含量超过 50 %。

按粒组含量,砂土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五类,如下表所示。

砂土的分类3、粉土粉土是细粒土,粒径变化在 0 . 002 ~ 0 . 075mm 之间,且土粒大于 0.075mm 的含量不得超过50 %,塑性指数I P ≤ 10 。

总之,粉土性质介于砂土和粘土之间。

无机质粉土亦称“岩粉”。

4、粘性土粘性土是典型的细粒土,粒径小于 0.002mm ,形状不规整。

粘性土可以细分成两类:粉质粘土和粘土。

其划分的依据是塑性指数 I P ,如下表所示。

粘性土的分类5、人工填土人工填土即人为作用形成的土。

常见的人工填土有素填土、压实填土、杂填土和冲填土。

素填土可含各种土。

杂填土是各种垃圾混杂形成的人工土,这些垃圾可能是工业废料,也可能是城市垃圾物。

冲填土是水力作用形成的,如河堤和江堤挖沙、挖淤形成的土。

此外,自然界中还分布有许多特殊性质的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膨胀土、湿陷黄土、红粘土等。

这些土分布在我国的不同地区。

它们的分类都有各自的规范,在实际工程中可选择相应的规范查用。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2-23 18:03下面是国家颁布的分类标准,有些长,因为不知道你需要哪方面的内容啊土的分类标准来源:发布时间: 2004-5-21 12:16:55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1年8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土的分类标准》的通知(90)建标字第691号根据原国家计委计综〔1987〕2390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会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土的分类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粘土与粉质粘土

粘土与粉质粘土
在建筑工程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亚粘土是介于粘土和砂土之间的一种地基土,亚粘土的名称是我国74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的叫法,89年版和现行的2002年版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均已改称为粉质粘土。它的特征接近粘土,但颗粒较粘土粗,可塑范围较粘土小。粉质粘土(亚粘土)属于粘性土,在现行规范中规定,粘性土的分类是按土的塑性指数来划分的,如下:
刀切面:
粉质粘土:能看出含砂迹象,暗哑无反光。
粘土 :切面平滑,光滑。
另外可以用手捻(纯粹手感)
塑性指数≥17的称粘土;17>液性指数≥10的称粉质粘土,10>塑性指数≥3的称为粉土,砂土的塑性指数一般都小于3。塑性指数越小,说明土的颗粒越粗,可塑的范围越小。
土层的软硬,不仅取决于名称,主要取决于土的含水量和空隙率。对粘性土来说,有一个指标叫液性指数,是判断土的软硬状态的。如下:
液性指数≤0 坚硬 ;0< 液性指数≤0.25 硬塑 ;0.25< 液性指数≤0.75 可塑 ;0.75<液性指数≤1 软塑 ;液性指数>1 流塑。
液性指数与土的类别及含水量有关,同一种土,含水量越大则液性指数越大,土质越软。
所以,亚粘土地层如果含水量不是很大,是不属于软弱地层的,完全可以作为建筑物基础的持力层的
可塑性指数值为液限与塑限之差。液限是使泥料具有可塑性时的最高含水量;塑限则是泥料具有可塑性时的最低含水量。代表液限和塑限含水率的数据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平行测定的五个试样的平均值,其误差:液限不大于±0.5%,塑限不大于±1%。一般低可塑性泥料的可塑性指数在1~7;中可塑性泥料的可塑性指数在7~15;高可塑性泥料的可塑性指数范围大于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粘性土与粘土的区别:粘性土是指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粘性土分为粉质黏土和黏土,粘土是指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粉质粘土和粘土的区别:粉质粘土,是粘土中具体细分,粉质多但也是粘土粘土不感觉有沙粒,大多很细的粉末,一般没有沙粒.亚粘土感觉有沙粒,小土粒易用手指捻碎砂土和粘土的区别是什么?砂土的“砂”表示什么含义?粘土的“粘”表示什么含义?砂土和粘土的称谓只是一种泛指的说法,准确的称呼为无粘性土和粘性土,划分标准粗略为看粒径大小(即砂粒、粉粒、粘粒等),理论上判断方法应用塑性指数(Ip)划分,当其小于等于3时,为砂土,当大于3时,一般认为是粘性土,塑性指数需要在实验室内通过界限含水量试验测定。

但在实际中,砂土无法进行该项试验,一般是通过颗粒分析方法(洗筛法+比重计法)分析其颗粒构成,然后进行判断所谓砂土和粘土是按照他们的粒径的大小分类来说的.不是一般所说的砂,或者粘了!具体的参照土质土力学教材,讲的很清楚。

什么是高岭土?什么是砂性土?什么是亚粘土1. 高岭土在化学组成上的主要特点是铝含量高,助熔剂含量低。

其产地遍布各地,南方多原生高岭土,北方多粘积高岭土2.砂性土:它既具有一定数量的粗粒组,使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水稳定性,又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细颗粒,使土具有一定的粘性,不至于过分松散。

砂性土的颗粒组成接近于最佳级配。

因此,砂性土修筑的路基适应于行车时的压实作用,能构成平整坚实的路基表面,雨天不泥泞,晴天不扬尘。

3.亚粘土:在建筑工程中,亚粘土是介于粘土和砂土之间的一种地基土它的特征接近粘土,但颗粒较粘土粗,可塑范围较粘土小。

粉质粘土(亚粘土)属于粘性土,在现行规范中规定,粘性土的分类是按土的塑性指数来划分的,如下:塑性指数≥17的称粘土;17>液性指数≥10的称粉质粘土,10>塑性指数≥3的称为粉土,砂土的塑性指数一般都小于3。

塑性指数越小,说明土的颗粒越粗,可塑的范围越小。

土层的软硬,不仅取决于名称,主要取决于土的含水量和空隙率。

对粘性土来说,有一个指标叫液性指数,是判断土的软硬状态的。

如下:液性指数≤0 坚硬;0< 液性指数≤0.25 硬塑;0.25< 液性指数≤0.75 可塑;0.75<液性指数≤1 软塑;液性指数>1 流塑。

液性指数与土的类别及含水量有关,同一种土,含水量越大则液性指数越大,土质越软。

所以,亚粘土地层如果含水量不是很大,是不属于软弱地层的,完全可以作为建筑物基础的持力层的。

谁能告诉我关于膨润土,粘土,高岭土,之间的具体区别膨润土(Bentonite)按译音、成因及用途又称斑脱岩、膨土岩等。

是以蒙脱石(也称微晶高岭石、胶岭石)为主要成分的粘土岩—蒙脱石粘土岩,常含少量伊利石、高岭石及沸石、长石、方解石等。

蒙脱石为少量碱及碱土金属的含水铝硅酸盐矿物。

其化学式为Nax(H2O)4{(Al2~xMg0.33)[Si4O10](OH)2}。

膨润土的主要成份是蒙脱石,是由两层硅氧四面体中间夹一层铝氧八面体组成的层状粘土矿物。

根据蒙脱石所含的可交换阳离子种类、含量及结晶化学性质的不同,分为钠基、钙基、镁基、铝(氢)基等膨润土。

膨润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自1920年美国开始应用膨润土代替一般粘土,用作铸造型砂粘结剂以来,其应用领域在机械、冶金、钻探、石油、化工、食品、环保等行业中不断扩展。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膨润土产品年产销量约270万吨,其中用于铸造型砂100~110万吨,用于钻井泥浆70万吨,用于冶金球团45万吨,用于油脂脱色(活性白土)20万吨,用于其他20~30万吨膨润土也叫斑脱岩或膨土岩。

它最早发现于美国的怀俄明州的古地层中,为黄绿色的粘土;因加水后膨胀成糊状,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性质的粘土,统称为膨润土。

膨润土的主要矿物成分是蒙脱石,含量在85%~90%,另含少量长石、石英、贝得石、方解石及火山玻璃。

可呈白色、含杂质时呈淡绿、灰白、粉红等色。

可以成致密块状,也可为松散的土状,用手指搓磨时有滑感,小块体加水后体积胀大数倍至数十倍,在水中呈悬浮状,水少时呈糊状。

膨润土有很强的阳离子交换性能,可用于除去食油的毒素、汽油和煤油的净化及废水处理;由于有很好的吸水膨胀性能以及分散、悬浮和造浆性,可用于钻井泥浆、阻燃(悬浮灭火),可在造纸工业中做填料,以及优化涂料的性能,如附着力、遮盖力、耐水性、耐洗刷性等;由于有很好的粘结力,还可代替淀粉用于纺织工业中的纱线上浆,既节粮,又不起毛,浆后还不发出异味。

膨润土(蒙脱石)因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可做粘结剂、悬浮剂、触变剂、稳定剂、净化脱色剂、充填料、饲料、催化剂等,广泛用于农业、轻工业及化妆品、药品等领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天然矿物材料。

粘土:是一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一种广泛分布的胶态无光泽有粘性的土,潮湿时是可塑的,焙烧后是坚硬的,其主要组成是分解了的火成岩与变质岩,其基本组成是高岭土与其他含氢的铝土矿物。

粘土矿物是一种微小的晶体,科学家们发现,粘土矿物晶体中存在一种有趣的缺陷结构,这种结构可能保存相当多的信息,从而决定晶体生长的取向和构型。

,粘土具有独特的可塑性与结合性,即成型性能与烧成性能高岭土高岭土主要由小于2个微米的微小片状、管状、叠片状等高岭石簇矿物(高岭石、地开石、珍珠石、埃洛石等)组成,理想的化学式为AL2O3-2SiO2-2H2O,其主要矿物成分是高岭石和多水高岭石,除高岭石簇矿物外,还有蒙脱石、伊利石、叶腊石、石英和长石等其它矿物伴生。

高岭土的化学成分中含有大量的AL2O3、SiO2和少量的Fe2O3、TiO2以及微量的K2O、Na2O、CaO和MgO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高岭土的国家。

远在3000年前的商代所出现的刻纹白陶,就是以高岭土制成。

江西景德镇生产的瓷器名扬中外,历来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美誉。

现在国际上通用的高岭土学名--Kaolin,就是来源于景德镇东郊的高岭村边的高岭山。

据史料记载,法国传教士昂特柯莱,在1712年一份著名的书简中向欧洲专门介绍过高岭山上瓷土的特点,该文对全世界的瓷器制造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于是高岭土在欧洲逐渐得名,并成为该类瓷土在国际上的通用名词。

高岭土的可塑性、粘结性、一定的干燥强度、烧结性及烧后白度等特殊性能,使其成为陶瓷生产的主要原料;洁白、柔软、高度分散性、吸附性及化学随性等优良工艺性能,使其在造纸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此外,高岭土在橡胶、塑料、耐火材料、石油精炼等工业部门以及农业和国防尖端技术领域亦有广泛用途。

提纯?根据用途和需要,可以进行加工,处理和提纯。

它们都可以用来制造活性白土:膨润土膨润土的主要矿物成份为蒙脱石,是天然的层状铝硅酸盐物质,矿物内部可形成大量的空洞和很大的内表面积,对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有很强的物理吸附能力,在自然状态下,膨润土的内部孔洞处于堵塞状态,经过处理加工得以活化,这种经加工处理后的膨润土称为“活性白土”。

其生产工艺:将膨润土矿粗选(除砂石及有机杂质)→粉碎至200目→酸活化→离心分离→一次洗涤→二次洗涤→三次洗涤→四次洗涤→中知→离心分离→烘干、粉碎→活性白土。

粘土天然粘土经酸处理后,称为酸性白土也称活性白土。

它的主要成分是硅藻土,其本身就已有活性。

活性白土的化学组成为 SiO 2 :(50~70)w%;Al 2 O 3 :(10~16)w%;Fe 2 O 3 :(2~4)w%;M g O:(1~6 )w%等。

活性白土的化学组成随所用原料粘土和活化条件不同而有很大差别,但一般认为吸附能力和化学组成关系不大。

主要用于润滑油及动植物油脂的脱色精制,石油馏分的脱色或脱水及溶剂的精制等。

高岭土高岭土制造活性白土的具体工艺我不是很清楚,不过分析其组成,我想类似粘土,可以通过酸化处理到达目的。

经验交流:岩土的性质描述以及各种分类H.1 一般规定H.1.1 岩石的描述应包括地质年代、地质名称、风化程度、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和岩石质量指标RQD。

对沉积岩应着重描述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形状、胶结物成分和胶结程度;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应着重描述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程度,根据岩石质量指标RQD,可分为好的(RQD>90)、较好的(RQD=75-90)、较差的(RQD=50-75)、差的(RQD=25-50)和极差的(RQD<25)。

H.1.2 岩体的描述应包括结构面、结构体、岩层厚度和结构类型,并宜符合下列规定:1 结构面的描述包括类型、性质、产状、组合形式、发育程度、延展情况、闭合程度、粗糙程度、充填情况和充填物性质以及充水性质等,2 结构体的描述包括类型、形状、大小和结构体在围岩中的受力情况等,3 岩层厚度分类应按表H.1.2执行。

H.1.3 除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外,土的综合定名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特殊成因和年代的土类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名;2 对特殊性土,应结合颗粒级配、塑性指数定名;3 对混合土,应冠以主要含有的土类定名;4 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5当土层厚度大于0.5m时,宜单独分层。

H.1.4 土的鉴定应在现场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的开土记录和试验结果综合确定.土的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1 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等;2 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3 粉土应描述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等;4 粘性土应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5 特殊性土除应描述上述相应土类规定的内容外,尚应描述其特殊成分和特殊性质;如对淤泥尚需描述嗅味,对填土尚需描述物质成分、堆积年代、密实度和厚度的均匀程度等;6 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的土,尚应描述各层的厚度和层理特征。

H.2 野外描述H.2.1岩、土野外描述的目的是:确定岩、土名称和划分层次、厚度,鉴别成分、状态、湿度、成因类型、地质时代及工程地质特征,为地基的建筑性能和土、石材以及围岩的评价取得基本的第一手资料。

H.2.2 野外编录描述应对地基土进行综合定名。

综合定名,除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特殊成因和年代的土类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名,如新近堆积砂质粉土、残坡积碎石土等;2 对特殊性土,应结合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综合定名,如淤泥质粘土、碎石素填土等;3 对同一土层中相间成韵律沉积、薄层厚度大于20厘米的地基土层,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名为“夹层”,厚的土层写在前面,如粘土夹粉砂层;当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名为“互层”,如粘土—粉砂互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有规律地多次出现时,宜定名为“夹薄层”,如粘土夹薄层粉砂;小于20厘米的一般可不单独分层,在描述中指明即可,但有特殊要求的除外;4 对由坡积、洪积、冰水沉积形成的、颗粒级配呈不连续状、细粒、巨粒混杂的土,应判定为混合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