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厂见闻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五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智慧广场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加、减、乘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对于数学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引入除法运算的概念,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运算的方法。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456 ÷ 4
- 789 ÷ 3
- 321 ÷ 7
答案:
- 456 ÷ 4 = 114
- 789 ÷ 3 = 263
- 321 ÷ 7 = 46
2.题型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应用
题目:如果一个风筝厂每小时能生产45个风筝,那么生产320个风筝需要多少小时?
答案:
- 320 ÷ 45 = 7小时(余5个风筝)
4.题型四: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实际问题解决
题目:一个班级有35名学生,如果每个学生分得同样数量的风筝,那么需要准备多少个风筝?
答案:
- 35 ÷ 5 = 7(个风筝)
答案解释:首先计算35除以5的商,得到7,所以需要准备7个风筝。
5.题型五: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和估算
题目:计算以下除法运算的结果,并估算答案: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如计算器、纸张、铅笔等,以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以便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风筝厂的生产场景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实际应用案例:提供一些与除法运算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如计算商品的折扣价格、计算平均分等,让学生了解除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风筝长见闻数学

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哪里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吗?(生交流……)国际风筝节每年4月20日~26日在山东省潍坊市举办,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支风筝队参加国际风筝大赛。
大家想不想走进“风筝之都”看一看这热闹的场面呢?(出示课件)同学们看得这么入迷,你最喜欢哪只风筝(生交流……)这么漂亮的风筝是怎么制作出来的,我们一起到风筝厂去看一看吧!(出示课件)风筝厂到了,瞧工人阿姨们正在仔细地制作风筝呢,咦,这两位叔叔在说什么呢?哦,原来这批风筝必须在风筝节之前完成。
这不墙上还贴着“生产进度表”呢!(出示课件)哪位同学愿意交流一下,在“生产进度表”中,都写了些什么?(生交流……)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么从“生产进度表”中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想一想,跟自己的同桌说一说。
(二)主动探索,掌握新知:师:(你提出了什么问题?你呢?……)所有问题提完后再解决✧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老鹰?60÷2= 30(只)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算出来吗?生1: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做的,60就是6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捆,也就是3个十,所以就等于30 。
师:恩,这位同学说的很清楚,和他想法的一样的举手,不错!没举手的同学有不同的办法吗?生2:我是这样想的因为30×2=60,所以60÷2=30。
师:由乘法计算想到除法计算,聪明!师:不管是哪一种办法,只要你认为简单易懂,能把题算对就可以用。
✧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燕子?240÷6= 40 (只)(请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平均每天大约要做多少只蜻蜓?92÷3≈30 (只)师:谁知道大约是什么意思?生:……师:对,就是估算一下,92≈()生:92≈(90 )90÷3=30,师:也就是说92÷3≈30 平均每天大约要做30只蜻蜓。
师:同学们,你想,如果每天做30只,能完成任务吗?为什么?生:不能,因为每天做30只蜻蜓,3天做90只,还有2只没做完,所以不能完成任务。
第一单元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检测题解析

第一单元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例1】向阳花店购进一批鲜花,其中勿忘我300枝,满天星360枝,郁金香640枝。
如果用3枝勿忘我,4枝满天星,8枝郁金香扎成一束花,那么这些花最多能扎成多少束?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点是整百数、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根据扎一束花需要3种花的数量,可以先计算出每种花分别能扎成多少束,再比较三种花的束数,就可以知道这些花最多能扎成多少束。
解答:300÷3=100(束) 360÷4=90(束) 640÷8=80(束)80<90<100 最多能扎成80束。
答:这些花最多能扎成80束。
【例2】李村整修路面,在一条长96米的小路的一侧栽树,起点和终点各栽一棵,一共栽了9棵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求相邻两棵树间的距离是多少米?思路分析:解决该题的关键是弄明白两棵树间的间隔数与棵树间的关系。
一个间隔的长度就是相邻两棵树间的距离,间隔数就是一共有几个这样的距离,间隔数并不等于棵树,棵树减去1即是间隔数。
明白这个关系可以画出如下示意图。
要点提示:间隔数=棵树-1,间隔距离=总长度÷间隔数。
结合图可知,9棵树间的间隔数是9-1=8(个)。
解答:9-1=8(个) 96÷8=12(米)答:相邻两棵树间的距离是12米。
【例3】新华小学免费为本校的420名学生每人订做了一套校服,分别装在5个木箱和6个纸箱里。
3个纸箱与1个木箱装的衣服数量一样多,你能算一下1个纸箱和1个木箱各装多少套衣服吗?思路分析:一套衣服就是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
为420名学生每人订做一套衣服,就有420套衣服。
要求1个纸箱和1个木箱各装多少套衣服,可以从已知条件入手进行分析。
3个纸箱与1个木箱个纸箱装的衣服数量=2个木箱装的衣服数量420套衣服分别装在5个木箱和6个纸箱里套衣服装在5+2=73个纸箱与1个木箱装得一样多解答:6÷3=2(个) 5+2=7(个)木箱:420÷7=60(套)纸箱:60÷3=20(套)答:1个纸箱装60套衣服,1个木箱装20套衣服。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风筝厂见闻》PPT课件(第3课时)

•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1
10
米,也就是0.1米。
合作探索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 ,也就是0.01米。
1
100
米
1 1100
=0.1
3 1100
=0.3
4 1100
= (0.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1100
= (0.5 )
6 1100
= (0.6)
小明的身高是1米34厘米
有246只燕子风筝, 每盒2只。
任务一
燕子风筝一共能装多少盒?
246÷2= 123(盒)
123 2 246
2 4 4 6 6 0
有246只燕子风筝, 每盒2只。
任务二
鹰风筝一共能装多少盒?
339÷3= 11(3盒)
1 13 3 339
3 3 3 9 9 0
有339只鹰风筝, 每盒3只。
家具中的学问 ——小数的初步认识
(0.24)
小游戏:
用1、4、5和小数点组成不同的小数, 看谁写的小数最多?
小数的读法:
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 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 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 小数部分通常依次读出每一个数
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快来说一说吧!
……
……
课本第79页“自主练习”,第4题。
合作探索
读一读
1、雷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0.3千米。 • 2、人体正常体温是36.5摄氏度-37.5摄氏度。
3、我国国土总面积为959.69万平方千米。 4、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是2.26米。
三年级数学风筝厂见闻教案

三年级数学风筝厂见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基本构造和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通过参观风筝厂,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风筝的基本构造:风筝的头部、翅膀、尾巴等。
2. 风筝的制作过程:选材、设计、剪裁、组装、调试等。
3. 数学在风筝制作中的应用:长度、面积、角度等测量和计算。
三、教学方法1. 参观教学:组织学生参观风筝厂,实地了解风筝的制作过程。
2. 案例教学:分析风筝制作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风筝的制作过程,分享各自的观察和体会。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风筝,激发学生对风筝制作的好奇心。
2. 参观风筝厂:组织学生参观风筝厂,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制作过程。
3. 分析风筝制作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观察风筝的构造,分析制作过程中涉及的数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风筝的制作过程,分享各自的观察和体会。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风筝制作过程中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风筝制作过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能否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活跃程度。
六、教学准备1. 准备风筝厂的参观地点,确保参观环境安全、适宜。
2. 准备风筝的实物或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3. 准备相关的数学工具和材料,如尺子、计算器等。
4. 准备小组讨论的指导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风筝的基本构造和制作过程,掌握风筝制作中的数学知识。
2.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筝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风筝,激发学生对风筝制作的好奇心。
2. 参观风筝厂:组织学生参观风筝厂,让学生实地了解风筝的制作过程,观察并记录关键步骤。
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 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青岛版3年级数学第1卷第1单元集体备课课题教材分析一、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本单元是在学习了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们好基础。
本单元教学内容: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笔算,除法的验算。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了。
单元教学目标2、能结合现实情境,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3、经历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笔算、验算的过程,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4、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教学重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重难点教学难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及算理。
教学策略课时划分本单元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在教学中,要注重直观操作,充分利用学习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应该重视口算,加强评估,在探索和学习的全过程中实施评估。
计算应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
练习设计注重多样性和趣味性。
1.准时交货1班2,风筝制作3班3,风筝包装1班1备课人上课时间课题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课型新授总课时数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目标的密切联系。
重点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口算方法。
难点教学课件媒体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复习:8÷427÷336÷435÷518÷232÷418÷924÷4你能说说怎样口算吗?2、同学们喜欢风筝吗?都知道风筝是怎样做出来的吗?这节课我们就去风筝厂看一看。
三年级数学风筝厂见闻教案

三年级数学风筝厂见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风筝厂的场景,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制作过程。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测量、计算面积等。
3. 增强学生对数学与生活联系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风筝的基本结构,如风筝头、风筝身、风筝尾等。
2. 了解风筝厂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料、剪裁、绑线、绘制等。
3. 学习测量和计算风筝的面积,长度、宽度和高度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风筝的基本结构,了解风筝厂的制作过程。
2.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测量和计算风筝的面积、长度、宽度和高度。
四、教学准备:1. 准备风筝厂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
3. 准备练习题或任务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风筝厂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风筝的制作过程。
2. 新课导入:介绍风筝的基本结构和制作过程,讲解风筝各部分的作用。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风筝模型进行测量和计算。
4. 教师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测量风筝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计算面积。
5. 总结提升: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和计算结果,总结风筝厂见闻。
6. 布置作业:设计一道有关风筝的数学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课堂收获,反思教学过程。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识别风筝的基本结构,并了解其功能。
2. 学生能够描述风筝的制作过程,并解释各步骤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测量风筝的不同部分,并计算其面积。
4.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并分享学习成果。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发现数学问题。
2.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
3. 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测量和计算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4. 结合多媒体资源,如图片和视频,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风筝厂的景象。
三年级数学风筝厂见闻教案

三年级数学风筝厂见闻教案第一章:认识风筝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风筝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风筝的定义:风筝是一种古老的飞行器,由纸或布等材料制成,通过线牵引在空中飞行。
讲解风筝的特点:轻巧、灵活、色彩鲜艳等。
1.3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种类的风筝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风筝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1.4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风筝,并描述其特点。
第二章:风筝的制作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风筝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2 教学内容:讲解风筝的制作材料:纸、竹子、线等。
演示风筝的制作步骤:设计图案、剪裁、绑线等。
2.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风筝制作,教师提供指导。
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风筝,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2.4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制作自己的风筝,并拍摄制作过程的照片。
第三章:风筝的放飞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风筝飞行的原理和条件。
培养学生对放飞风筝的兴趣和技能。
3.2 教学内容:讲解风筝飞行的原理:风的力量、重力和稳定性等。
介绍放飞风筝的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地点、风向和时间等。
3.3 教学活动:学生在户外放飞自己制作的风筝,教师提供指导。
学生观察和讨论风筝飞行的现象,探索飞行的原理。
3.4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风筝飞行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风筝的绘画与设计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风筝绘画的基本技巧和创意方法。
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和审美能力。
4.2 教学内容:讲解风筝绘画的工具和材料:颜料、画笔、彩纸等。
演示风筝绘画的步骤:构图、上色、装饰等。
4.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风筝绘画,教师提供指导。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灵感和想法。
4.4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自己设计并绘制一个风筝,下节课带来展示。
第五章:风筝与文化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风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新泰市楼德镇中心小学 马 刚
生产进度表 品种 已完成 只数 180 未完成 只数 60 离交货 天数 2
老鹰 燕子 孔雀 蝴蝶
210
108
240
142
6
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80
··· ···
320
··· ···
4
··· ···
厂长,请您放心, 保证按时交货!
120÷4 120÷3 360÷4 140÷7 350÷5 160÷2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 口算,可以把几十、几百看作 几个十、几个百;把几百几十看 作几个十后,除以一位数,得 到几个十就是几十,得到几个 百就是几百。
我
会 算
今天是中秋节,利民月饼厂有60箱 月饼要批发给6个商店,平均每个商店 如果有480箱月饼,平均每 得多少箱? 个商店得多少箱呢?
60÷6=10(箱)
480÷6=80(箱)
答:平均每个商店得10箱。 答:平均每个商店得80箱。
轻松一下
我会比
黄金周期间风筝销售统计表
厂名 光明厂 红星厂 销售只数 400 400 销售时间 (天) 1 2 平均每天 销售只数
400
200
友民厂
益民厂
400
400
4
5
100
80
我
的
发 现
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9÷3= 3 90÷3=30 25÷5= 5 250÷5= 50
80÷2= 40 160÷2= 80
150÷3= 50 300÷3=100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