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度粤教版科学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期末复习

2023-2024学年度粤教版科学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期末复习

2023-2024学年度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期末复习第1课《身边的土壤》1、土壤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资源。

分布广泛,存在于田野里、马路底下、房子底下、小河边等地方。

2、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土壤上生长着树木、庄稼等各种植物。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是众多动物的栖息地,是人类的衣食住行的来源。

所以说土壤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资源。

3、土壤上不仅生长着树木、庄稼等各种植物,还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如蚂蚱、蟋蟀、蚯蚓等。

还有腐烂的树叶、虫子的卵、冬眠的虫子、昆虫的尸体等。

4、接触土壤后注意洗手。

5、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壤。

第2课《土壤的组成》1、土壤由多种物质组成,其主要成分包括:水、空气、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大小不同的颗粒(黏土、沙)等。

2、往土壤中加入水后,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3、把土块放入水中搅拌并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水面上漂浮着许多动植物残体,土壤沉淀物出现分层,越到底下颗粒越粗。

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和大小不同的颗粒。

4、将土壤放入烧杯中,盖上培养皿,把装置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发现烧杯内壁和培养皿上出现很多小水珠,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5、根据大小颗粒含量的不同,可以把土壤分成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三类。

第3课《土壤与植物》1、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

花落后长出的果针要伸入土壤中才能形成果实。

2、沙质土更适合种花生,因为它更疏松。

3、不同土壤的疏松程度不同,它们在保水、透气、保肥等方面的特性也不同。

4、比较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的特性。

构5、植物的生长一般都离不开土壤,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

6、沙质土宜种生长期短,要求土壤疏松,排水好的作物,如薯类、花生、芝麻、西瓜等作物。

7、粘质土宜种生长期长,需肥量大的作物,如水稻、小麦、高粱、玉米、豆类等。

8、壤土保水保肥较好,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

第4课《百变的土壤》1、土是常见的天然材料,用途广泛,人们常以土为原料制作器物,例如陶器、瓷器等。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1.番茄的种子:水滴型,黄色,表面粗糙;黄瓜的种子:橄榄型,乳白色,表面平整。

2.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60到100天可以成熟,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

种好番茄,需要把它放在温暖的阳光下,保持土壤湿润。

3.蚕豆种子的特点: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眉状黑色种脐。

苹果籽形状:扁水滴型,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

红松种子特点: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

冬瓜种子特点: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

枣种子特点: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大。

4.种子的发芽的条件是:适宜温度、空气和适当水分。

5.植物根的生理作用是:吸收水分及溶解在水中的养料。

6.植物由(根、茎、叶)组成。

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

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茎:输送水分和营养物质。

叶:制造营养物质(淀粉)。

植物的叶包括(叶柄、叶脉、叶片)。

7.玉米的支持根数量很多,是从茎基础的几个节上长出并深入土里的,其机械组织发达,不仅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起到(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8.花的结构:(花托、花瓣、雌蕊、雄蕊)。

雄蕊(制造花粉)。

雌蕊(接受花粉)。

番茄花既有雄蕊,也有雌蕊,而黄瓜花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

黄瓜的雌蕊后面有一根未来的小黄瓜。

9.植物的传份方式多种多样如:昆虫传粉(虫媒花)、风力传粉(风媒花)、自花传粉、人工传粉。

10.果实包括(种子和果皮)。

花、果实、种子都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各课复习题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各课复习题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第1 课运动和位置1.物体有()和()两种状态。

2.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来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

3.借助()等工具,可以测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4.小女孩在池塘边喂鱼,和地面比较,石块是()的,鱼是()的,被鱼搅动的水是()的。

【选填“静止或者运动”】5.和道路旁的树木比较,公交站牌是()的,公共汽车是()的。

【选填“静止或者运动”】6.我们站在大草原上,蒙古包是()的,天空的老鹰是()的。

【选填“静止或者运动”】二、择优录取1.刻舟求剑的故事中,和掉入江水中的宝剑比较,船是()的。

A.静止 B.运动 C.有时静止有时运动2.坐在往前行驶的汽车里,觉得道旁的树木往后退,这是和()比较的结果。

A.车厢 B.地面 C.飞翔的小鸟3.我们无法借助()来测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A.方向盘 B.软尺 C.风向标4.我在鱼池边看到一个小女孩在喂鱼,和地面比较,()是静止的。

A.成群的鱼 B.水中的鱼饵 C.鱼池边的石块5.一群大雁排成“一”字往前飞,相对于()而言,领头雁是运动的。

A.地面的房屋B.同向同速行驶的汽车C.紧随其后飞行的伙伴6.如右图,距离雷达站东北方向6 千米的是()。

A.巡洋舰B.鱼雷艇C.护卫舰三、判断正误1.骑自行车时,和路边的树木比较,人和自行车都是运动的。

()2.飞机在高空中飞行,和座椅比较,坐在位置上的旅客是运动的。

()3.刻舟求剑的故事中,和船比较,画在船舷上的记号是静止的。

()4.篮球比赛时,和篮框比较,跳起投篮的队员是运动的。

()5.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该物体的位置。

()四、要点问答1.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如图,女生对男生说,你在我的东南方向,距离大约是10 米。

请问女生在男生的什么位置?3.如图,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向东行驶,因发生故障停在离车站1500 米的地方,请在图中用圆点标出汽车的位置。

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1.物体有()等多种运动形式。

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冷与热1.人们用温度来准确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3.1400多年前,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记载了在制作豆豉的过程中如何判断豆子发酵的温度。

4.1742年,瑞典科学家摄尔西斯创立了“摄氏温标”。

规定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融化时的温度为0摄氏度(C) ,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C)。

5.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记作C。

如20C读作二十摄氏度。

6.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1)手持温度计的上端。

(2)温度计的液泡浸入水中,不能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3)液柱停止上升后开始读数。

读数时,视线与温度中的液柱面齐平。

7.人们按照不同的需要,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如:体温计、数字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指针式温度计等。

8.1593年,伽利略发明了第一支空气温度计。

1632 年,法国化学家雷伊对伽利略温度计进行了改造,发明了液体温度计。

9.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收缩。

这就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10.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1.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1)点燃酒精灯时,火柴放在酒精灯的斜下方,不能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益酒精灯。

(2)酒精灯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物体应放在外焰加热。

(3)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12.生活中利用热胀冷缩的现象有:铁轨间要留缝隙,高压线不能拉太紧,瓶装饮料不能装太满,踩扁的乒乓球用热水烫等。

13.热总是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14.热能通过气体、液体、固体,甚至真空从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传递。

15.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

简答题1.常见的温度计有哪些?答:常见的温度计有:数字温度计、体温计、红外线温度计、指针式温度计。

2.架设高压电线时为什么电线不能拉得太紧?答:因为电线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如果拉得太紧,冬天受冷容易断裂。

3.在铺设铁轨时为什么要在铁轨间留缝隙?答; 因为铁轨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如果不留缝隙,夏天受热容易变形。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一、植物的生长变化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种子里面有胚根和胚芽,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

2. 种植凤仙花-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

-用手指在土中按2-3 个小坑,深度约1 厘米,每个小坑放一粒凤仙花种子,再用土盖上。

-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3. 种子萌发的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4. 植物的根-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 植物的茎-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6. 植物的叶-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

-叶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叶片、叶柄和叶脉。

7. 植物的花-花一般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组成。

-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雄蕊上有花粉,雌蕊上有黏液,花粉传播到雌蕊上,就完成了传粉过程。

8. 植物的果实和种子-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果实的作用是保护种子和传播种子。

二、种植我们的植物1. 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可以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式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

-要注意观察凤仙花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变化。

2. 怎样照顾好凤仙花-要定期给凤仙花浇水、施肥、除草和松土。

-要让凤仙花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

3. 凤仙花的生命周期-凤仙花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和死亡等阶段。

4. 其他植物的生长变化-不同的植物生长变化过程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和死亡等阶段。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第一单元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复习资料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第一单元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复习资料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目录一、运动和位置 (2)二、各种各样的运动 (3)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四、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5)五、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5)六、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6)七、我们的“过山车” (7)八、测试“过山车” (7)一、运动和位置1.河水奔流,鸟儿飞翔,运动员跑步,车辆行驶,卫星. . . . .这些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3.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运动。

4.如果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

5.如果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静止的。

6.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7.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8.在地图中的方向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9.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10.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行驶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是运动的。

1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魏巍青山在后退。

12.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13. "生地日行八万里.温天通看下何”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干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二、各种各样的运动1.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

2.集裴箱的运动方式叫做平移。

3.一个物体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的过程(物体的各个点没有变化)叫做平移。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复习下册重难点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复习下册重难点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复习要点一、《植物新生命的开始》1.植物在它们的新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二、《种植我们的植物》4.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5.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除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每天记录一次根的长度之外,从芽出土开始,每周还应测量一次凤仙花植株的高度,观察叶的形状和数量,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6.怎么才能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呢?答: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7.种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可以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三、《我们先看到了根》8.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根的生长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9.我们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周围的土壤上浇水。

10.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1.为什么不容易将萌发的植物幼苗移到花盆中?答:植物的根因其根毛插入土壤中,所以往外移植时不是很容易。

12.实验:研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材料:有水的试管、带根的植物、植物油实验步骤: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2.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3.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4.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试管中的水位下降了,水变少了。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一、物理性质1.1 固体、液体、气体的基本特征及区别固体的特征是形状不变,体积一定,分子之间距离小,分子的振动、旋转及运动较小;液体的特征是形状随容器而变,体积一定,分子之间距离较小,分子的运动与旋转更加复杂;气体的特征是形状和体积都随容器而变,分子之间距离大,分子运动自由度较高,能从一个容器自由地扩散到另一个容器。

1.2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受条件声音是振动所引起的一种能量传播,产生声音的物体有弹性,能在其中产生振动。

声音的传播需要有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它们中的分子都能随着声源的振动而发生相应的压缩和膨胀,使声能沿介质传播;声音的传播速度因介质而异,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人能感觉到声音的前提是有听觉器官,如耳朵、鼓膜及内耳等。

1.3 光线的基本性质和传播规律光线是由许多无质量粒子(光子)组成,并在真空和某些介质中传播。

电磁波的一种,同时具有波动性和微粒性。

光线的传播速度为299792458m/s,是真空中的最高速度。

光线的传播规律是光线传播时会受到介质的作用影响,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当光线经过等同于其波长的孔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即一束光线发生向四周辐射的现象)。

当光线对着一个平面镜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即光线入射的角度等于反射的角度)。

二、生命科学2.1 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呼吸是指人体吸进氧气,将氧气吸入肺部,再将其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细胞,并从这些组织细胞中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等代谢产物的生理过程。

呼吸有助于供应人体细胞的氧气,从而使细胞能够合成能源,并排放代谢产物。

2.2 血液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人体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它负责将血液从心脏泵出到身体各个组织,再将含有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的血液运回心脏,从而完成循环过程。

血液循环对于人体来说非常重要,它能够将氧气、营养物质、激素和白细胞等输送到身体各个器官,同时还能将废物、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等排出体外,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三下)整理复习
第一单元单元物体的运动
1、判断物体运动的方法(运动和静止)。

参照物不同,物体的状态也不相同。

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

2、运动的形式
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旋转、圆周运动都属于曲
斜面上的运动两种方式:滑动:接触面为平面的物体。

滚动:接触面为球或近似球面的物体。

运动快慢:坡度高,运动快;坡度低,运动慢。

3、运动的速度
相同距离内,用时最短,速度最快。

相同时间内,距离最长,速度最快。

4、过山车运动
运动速度:有快有慢。

知识点:
1、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物体在运动。

物体的位置和方向没有发生改变,说明物体是静止的。

2、物体运动时,它的位置会发生改变。

3、准确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时,应该说明方向和距离。

4、常见的运动形式:
平动
转动
振动: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然后拨动另一端,上下震动
滚动
摆动
滑动
5、不同的物体可能会有不同的运动形式。

同一物体也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运动形式。

6、根据物体运动的线路,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7、电梯升降、苹果从树上落下、滴水的运动线路是直线;雨刮器、、汽车转弯老鹰飞翔、抛球、荡秋千、钟摆运动的路线是曲线。

8、过山车、桌球、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路线是曲线或直线。

9、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分为滑动和滚动。

滑动是指一个物
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变的移动,例如滑冰。

滚动是指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断地改变,例如车轮在地面的运动。

10、把立方体木块放在较低的斜面的上端,它会静止不动。

把小六棱柱放在较低的斜面的上端,它会向下滚动。

11、增加斜面的坡度,能加快斜面上物体运动的速度。

斜面越高,立方体木块向下滑动的越快。

斜面越高,小球向下滚动的越快。

12、(实验)在同一条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可以用秒表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花的时间,并记录下来,至少测量三次。

13、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需要将两个不同的小球从轨道高的一端同时释放。

14、在同一条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记录员的分
工是记录时间。

15、在相同距离内,可以测量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来比较他们的快慢。

(例如跑步比赛,用的时间越短,说明速度越快)16、在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短,物体运动的快;在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长,物体运动的慢。

17、在相同时间内,可以测量不同物体的运动距离来比较他们的快慢。

18、相同时间内,行驶的距离长,运动的快;行驶的距离短,运动的慢。

19、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

20、过山车的轨道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21、过山车设计要求:
(1)轨道的总长应在2米以上。

(2)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3)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

(4)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5)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22、设计过山车的方法:
明确设计要求测
评价“过山车”
23、小球从过山车的高处滚落,它的运动形式有直线运动和
曲线运动。

24、在测试过山车时,以起点为中心,描述小球的位置,可以用方向盘判断方向,用软尺测量距离。

25、方向盘上的八个方向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