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技术之反拉弧圈球的基本要领

合集下载

怎样拉弧圈球

怎样拉弧圈球

怎样拉弧圈球怎样拉弧圈球现代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要求远动员“技术全面,特长突出”,拉弧圈球就是特技之一。

1、正确握拍。

拉球时大拇指压拍,食指稍微放松以便击球时根据球的旋转调整拍形,球拍后中指一定要顶拍(江加良将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并拢于中指,并称此握法手指较为敏感),无名指也可辅助用力(李富荣是将无名指轻抵底板、郗恩庭则将无名指落在底板)。

注意:握拍不能握得太死(虎口卡得太深),握得太死就影响手腕的灵活性;也不能太松(虎口上移到拍柄的末尾),太松将影响拍型的稳定。

2、正确站位。

正手拉球前的基本战位姿势是左脚稍前,右脚稍后(以右手为例),一般情况下球拍置于腹前,重心在两脚之间,稍向前倾以利于起动。

收腹、含胸,膝关节略有弯曲,但不要蹲下去,以保持较高的重心。

3、重心转换。

当来球接近球网时,伴随着手臂的移动,开始进行重心移动。

在重心移动时,腰部略有转动,但不要转动过大,身体有一定的倾斜,只要感到身体的重心在右脚上就可以了。

在重心移到右脚后,右肩略有下沉。

支撑腿略弯曲,但不能弯曲过大,以免造成重心过低发不上力。

在重心移动过程中,腰部和腹部要收住,保持一定的紧张状态。

重心在脚上的位置是全脚掌略靠前外侧,这样可充分发挥向左前上方蹬地的效果。

4、正确引拍。

在重心移动的同时,球拍经腹前向右斜后下方移动。

在这一动作中,任何多余动作都是没有用的。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经最经济的路线把球拍放在合适的位置。

并且要自然。

正手拉球一般的引拍位置,是在身体右侧腰部下方,大腿中段的后方一点。

肩部要保持适当的紧张。

不能把肩部完全打开,这样会影响拉球时的动量转递。

手臂放松,前臂和上臂不要在一条绝对线上,也就是说手臂不能完全伸直,这样容易造成僵硬。

但肘关节的夹角一般应在170°间,即引拍的幅度要大,才能尽可能地增大挥拍的动作和半径。

在引拍过程中,对于学习拉弧圈球的人来说,另一个致命的问题是向后拉肘,或向上抬肘,这样极大的影响拉球发力。

如何拉反手弧圈球

如何拉反手弧圈球

乒乓球横拍选手如何拉反手弧圈球挥拍击球:向上前方挥拍,以肘关节为力点带动前臂发力,充分发挥手腕的转动动作。

在来球的下降前期,身体向上抬起,摩擦球的中下部。

身体稍后仰,帮助手腕调节弧线。

还原:控制动作幅度,快速还原。

注意问题:引拍时手腕要下垂,以便于拍形打开。

发力时注意适当顶肘,甩臂,快速抖手腕。

身体可略后仰。

击球点尽量在自己的腹前。

如何拉反手前冲弧圈球:大体动作与拉加转相似,但是注意调节几个因素:一是球拍的引拍位置要高于加转。

二是触球时身体向前上方顶劲,并且要拉球的中上部,拉球的高点期。

乒乓球运动中正反手击球的发力支点问题我的大学乒乓球教练,在发球时,脚总是会蹬一下。

当时并不太明白其中的道理,以后那只是一种惯性动作而已。

后来在一些乒乓球技术点上找到了这方面的答案。

原来是与我们在进行乒乓球运动中正反手击球发力支点上有关。

而且这样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乒乓球在正反手击球发力支点上,本人了解得并不太多。

或者我们可以通过教练的讲解会更为明白些。

我们在打球时的击球的作用力肯定来源于我们的脚蹬地,这样才有相互作用力把球往前打出。

其实很多人把地蹬的很响,球却没有出去,或者球速很慢,好像没有什么力量一样。

是我们的绝对力量不大吗,肯定不是,因为乒乓球只有4克多一点儿,很轻的。

那又是什么原因呢?这里一个就是发力的效率问题,另外就是发力机制问题。

只有发力机制,也就是发力方法对了,才能提高效率。

当用脚蹬地,力量随着腿部传递到腰部,随着转体,可以传到肩部,手臂,手腕和手指,再作用于球拍击球,这是一般的顺序。

这些力的传递过程环节很多,往往会出问题,初学者要多体会,否则其中有一环错误,那结果就是错误的,至少效率会降低。

发力支点:为了有效的发力,我们必须使自己的力量起到最大作用,那么找到发力支点是个捷径。

如果没有一定的支点,人的蹬地力量就被自己耗散了,并没有打到球上。

原中国乒乓球队蔡振华总教练说过,击球时,要让球拍像鞭子一样抽球,这就是所谓的鞭击效应。

怎样教少年儿童拉好反手弧圈球

怎样教少年儿童拉好反手弧圈球

怎样教少年儿童拉好反手弧圈球反手弧圈球是两面拉运动员的主要技术之一,是比赛中的重要得分手段。

本文就儿童如何学好反手拉弧圈球,谈谈体会。

一、动作要点和要求(以右手执拍为例)反手拉弧圈球的动作要点,击球前先引拍至腹部下方,腰部随之略向左转,肘部略前出,手腕稍屈,拍下垂拍面前倾,触球瞬间,腰部自左向右转动,以肘关节为轴,前臂迅速向前上方挥动,结合手腕向前上转动的力量在下降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同时两腿向上蹬伸辅助发力。

反手弧圈球主要有加转和前冲两种,其动作的区别在于:拉加转弧圈球时,击球时间较晚,一般在下降期击球,触球中部发力以向上为主;拉前冲弧圈球时,击球时间稍早;触球中部,前臂手腕以向前发力为主。

要求:反手拉时要在身前找好合适的击球点,掌握好适宜的发力击球时机,过早或过晚都发不出力,且影响命中率。

击球时,手腕要由屈到外展迅速摩擦来球,同时臂、腰、腿要协调配合发力,使整个力量集中运用在击球一刹那。

二、训练步骤及基本方法儿童进行反手拉训练可分为初学与提高两个训练阶段,各阶段的目的、要求及训练方法如下:初学阶段(8、9岁一10岁)。

(一)目的:使儿童建立起反手拉动作的正确表象和概念,不断纠正错误动作,排除不必要的多余动作,使儿童在重复训练中,粗略的掌握反手拉动作。

(二)教学训练步骤在教学训练中要遵循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考虑到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由于运动表象的形成首先是通过视觉表象来进行的,加之儿童的第二信号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因而在学习动作时应多利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安排训练内容的顺序是:讲解学习反手拉的目的意义讲解和正确的技术动作示范在球台上持拍做反手拉球的徒手动作(台高63厘米)反手拉出一般旋转的上旋球反手拉加转弧圈球今反手拉前冲孤圈球……开始上台练习时最好用多球来练,好处是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击球次数,提高练习密度,有利于体会动作要领,较快地学会和掌握正确动作。

(三)训练方法:1.模仿反手拉的动作进行徒手练习,可以让运动员对着镜子练习,以区别动作的正误.2.多球练习:①教练员定点供一般上旋球至反手,运动员反手拉。

反拉弧圈球的动作要领

反拉弧圈球的动作要领

反拉弧圈球的动作要领一、引言反拉弧圈球是乒乓球比赛中常见的技术之一,也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敏捷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反拉弧圈球的动作要领,帮助乒乓球爱好者更好地掌握这项技术。

二、反拉弧圈球的基本概念1. 反手拉球:指用反手进行正面推击。

2. 弧圈球:指将球打得有一个弧度,落点在对方后场。

3. 反拉弧圈球:指用反手进行正面推击,并将球打成一个弧度,落点在对方后场。

三、反拉弧圈球的动作要领1. 准备姿势站立于台线后方,身体微屈,双脚分开与肩同宽,重心稍微向前倾斜。

右手握拍,拍面垂直于地面。

左手放在身体前方以保持平衡。

2. 摆臂动作将拍子向后摆至与身体平行位置,并保持肘部放松。

同时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右脚上。

3. 手腕转动将右手腕向内旋转,使拍面朝下。

4. 推击球向前迈出左脚,同时用右手向前推击球,并将拍面向上翻转。

在推击球时,要注意发力要从大臂、小臂到手腕逐渐加强,同时保持肘部的弯曲。

5. 出拍动作推击球后,将右手尽可能向上抬起,并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左脚上。

同时,左手放在身体前方以保持平衡。

6. 恢复姿势将右手缓慢地向后摆回原位,并将身体重心恢复到正常位置。

四、反拉弧圈球的技巧要点1. 手腕转动:反拉弧圈球的关键在于手腕的转动,需要掌握好力度和角度。

2. 身体协调:反拉弧圈球需要身体协调配合,通过摆臂和重心转移来增加打出去的力量。

3. 练习频率:反拉弧圈球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在练习中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并逐渐提高练习难度。

五、总结反拉弧圈球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在掌握动作要领和技巧要点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地进行练习才能够熟练掌握。

希望本文能够对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一些帮助,让大家在比赛中更加出色。

乒乓球比赛中的正手反手弧圈球与推挡的技术要点

乒乓球比赛中的正手反手弧圈球与推挡的技术要点

乒乓球比赛中的正手反手弧圈球与推挡的技术要点乒乓球是一项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不仅有利于锻炼身体,还能培养人的反应能力、协调性和战术思维。

在乒乓球比赛中,正手反手弧圈球和推挡是两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正手反手弧圈球和推挡的技术要点。

一、正手反手弧圈球的技术要点正手反手弧圈球是乒乓球比赛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它不仅可以改变球的旋转和方向,还能制造出强大的进攻威力。

下面是正手反手弧圈球的技术要点:1. 准备姿势:站立时身体保持平衡,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曲,身体放松,重心位于脚掌的中央。

2. 正手握拍:将拍面与手背垂直,大拇指放在拍柄的边缘,其他手指握住拍柄,握拍力度适中。

3. 球与身体的配合:正手弧圈球时需要将身体与球配合,球在身体的一侧时,身体稍微侧身,同时转动腰部,使腿部和上半身形成一个动作整体。

4. 击球动作:挥拍的主要力量来源于腿部和腰部的旋转,拍面从下往上刷球,并配合上身的前倾,使球产生弧线。

5. 注意击球点和击球角度:正手弧圈球时,击球点要在球的下部,以便给球施加上旋或横向旋转,击球角度要适中,避免将球打得太高或太低。

6. 用力要适度:拍球时力度要适中,不可太用力或不用力,过度用力会导致球的弧线过高或失去控制。

二、推挡的技术要点推挡是乒乓球比赛中用来应对对方强力进攻的技术,通过快速准确地推送球给对方,可以中和对方的进攻威力。

下面是推挡的技术要点:1. 准备姿势:与正手反手弧圈球相似,站立时身体保持平衡,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曲,身体放松,重心位于脚掌的中央。

2. 推挡握拍:与正手反手弧圈球握拍方式相同,握拍力度适中。

3. 视线要集中:保持对球的观察,专注于对方球的来球方向和旋转。

4. 准确击球:推挡时要准确把握球的击球点,力道要稳定而有节奏感。

通过变换球的方向和速度,制造出对方难以处理的球。

5. 快速回位:推挡之后要快速回到合适的位置,为下一次击球做好准备。

6. 控制球的高度:推挡时要保持球的低飞弧线,减少对方的进攻机会。

反手怎样拉弧圈球

反手怎样拉弧圈球

反手怎样拉弧圈球?反手弧圈球是横拍选手的主要进攻手段之一,其特点同正手弧圈球技术基本相同。

反手弧圈球技术运用得好,常有利于在开局和相持中争取主动。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有身体的阻碍,反手弧圈球无论在旋转上,还是在力量上,都无法与正手弧圈球媲美,因此现代的优秀运动员都倾向于尽可能地多使用正手弧圈球。

反手拉弧圈球的技术要领是:1.站位时两脚基本平行,前脚掌用力着地,身体重心相对较高。

2.引拍时两膝稍稍弯曲,腰。

髓略向左转,稍收腹,以腰带动手臂向左后方引拍。

前臂下沉,手腕放松,稍内屈,前臂和肘关节自然靠近身体,将球拍引至腹前偏左处,拍面前倾。

3.击球时两脚用力蹬地,伸膝,腰髓略向右转,前臂以肘关节为轴带动手腕向右前上方发力。

触球中上部,发力刹那手腕要迅速向前上方转动。

4.根据来球的实际情况和技。

战术需要选择恰当的击球时间,并调节自己的发力方向。

快拉时,在上升前期击球;近台发力拉冲时的击球时间则为上升后期或高点期;拉强烈的下旋球时,击球时间大都在下降前期;在中远台对拉弧圈球时,击球时间一般在下降期。

5.反手拉加转弧圈球和前冲弧圈球的动作也有区别。

加转弧圈球的发力趋势是向上为主略带向前,而前冲弧圈球则是向前为主略带向上。

6.拉球后,手臂继续向前方随势挥动,之后迅速还原放松,准备还击下一板来球。

初学反手拉弧圈球时常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不会运用蹬地。

伸膝。

转腰的力量。

因此,尽管手臂使了很大力气,拉出去的球仍然缺乏旋转和力量;二是引拍对不善于让位,总感到来球顶到了球拍上,无法发力。

解决办法是仔细观看优秀运动员的动作录像或图片,徒手练习后,再用专门练习或多球练习加以解决。

教你快速学会反手拉弧圈球

教你快速学会反手拉弧圈球

在众多乒乓球技术当中,有几项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技术是众多球友梦寐以求的“神技”,反拉就是其中一项,被列为高级技术的反拉弧圈球,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掌握。

全世界一流的的拳击教练在圳练拳击手之时,除了要求锻炼身体、学习技巧,最重要的就是要帮拳击手建互一套“挨打哲学”。

所谓挨打哲学,就是要学会挨揍,一个耐得住对方拳头的拳击手,才有机会击倒对方。

第一步:学会挨打挨打哲学不仅适用在拳击运动里,也适用在乒乓球运动上。

在弧圈球刚刚流行的年代里,运动员见到弧圈球的第一反应就是防守,只有先防守住对方的弧圈球,才能够在相持中寻找机会进攻对方。

对于正手防守弧圈球的方法,最简单的就是挡,提前判断出来球的落点旋转,在球的上升期,能将球拍放在来球的运行轨迹上,借助对方弧圈球的力量,让球自行弹到对方的球台上。

在进行平挡防守时,首先要保证板型正确,在保证球拍的拍面与求球的线路基本呈垂直关系的情况下,根据对方的旋转进行板型的微调;其次是要保持上肢的放松与稳定,如果上肢太过僵硬,就很难保证扳型的稳定,最终就会导致回球落点与弧线的不稳定,甚至是击球失误。

—旦前三板不能置对方于死地,使我们的路子越走越窄。

经过摸索和磨练,中国队较好地掌握了反拉弧圈球的技术,使攻防转换的力度增加,提高了防守和相持的主动性。

所以说,要想打到比较高的水平,较好地掌握这项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第二步:加力快带90年代之前,乒乓球技术中,在防守正手位的弧圈球时,基本都是选择平挡,借对方来球的旋转把球挡过去,因而在比赛关键的时刻就很容易因紧张而造成失误,即使不失误,防过去的球也没有威胁,很容易被对方连续进攻。

接下来的十目持就显得非常被动。

乒乓与武术看似无关,但又有些神似,中国运动员在防守弧圈球时,就借鉴了太极拳以柔克刚、借力打力的指导思想,把欧洲人在中台反拉弧圈球的技术运用到了近台的防守上,在近台防守弧圈球时潜力打力,加快了攻防转换的节奏,利用速度压迫对手,配台落点的变化,从被动防守变为了主动防宅摆脱了被动按打的局面。

乒乓球两面弧圈打法的训练方法

乒乓球两面弧圈打法的训练方法

乒乓球两面弧圈打法的训练方法
乒乓球两面弧圈打法的训练方法如下:
1. 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是打好弧圈球的基础,因此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

包括两脚开立,左脚在前,右脚稍后,收腹、含胸、屈膝,身体稍前倾,重心落在两脚之间,右肩略下沉等。

2. 练习弧圈球的基本功:在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动作的基础上,需要加强弧圈球的练习,包括正手和反手的弧圈球。

重点是掌握好拍形和击球点,以及控制好球的弧线和角度。

3. 学习旋转的调节:弧圈球的核心是旋转,因此需要掌握好旋转的调节。

通过调节球拍的角度和击球的力度,可以制造出不同的旋转效果,从而更好地控制球的弧线和角度。

4. 练习步伐和走位:打好弧圈球需要具备良好的步伐和走位能力。

通过练习快速移动和调整步伐,可以提高接球和回球的质量。

5. 注重节奏和力量的控制:弧圈球需要掌握好节奏和力量的控制。

通过练习控制好球的节奏和力量的变化,可以提高球的威胁性和迷惑性。

6. 多打实战和比赛:通过多打实战和比赛,可以提高弧圈球的运用能力和应变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观摩高水平选手的比赛,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技术和经验。

总之,两面弧圈打法的训练方法需要注重姿势、动作、基本功、旋转调节、步伐和走位、节奏和力量的控制等多方面的练习和提高。

同时还需要注重实战和比赛的运用,全面提升自己的技术和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乒乓球技术之反拉弧圈球的基本要领反拉弧圈球的基本要领
在实际比赛中,反拉弧圈球最常见的是用来对付加转或高吊弧圈球,因为这种弧圈球在空中运行的时间较长,使得反拉有时间上的可能。

如果来球是速度非常快的前冲弧圈球,用反拉的可行性就值
得推敲。

业余运动员则难度更大。

在进行反拉时,要注意身体重心不能过低,尽可能站起来一些,引拍时,手要适当抬高,不要下沉,因为来球带有强烈的上旋,如果手放得过低,就很难在合适的时间接触到球,当来球在本方球台弹起后的下降前期接触球的后中右上部(以右手为例),因为适当接触球的侧面一点,可以避开来球
的强旋区,减少反拉的难度,此时的板面当然要适当前倾,否则,就不可能击球的正确部位,同时,手臂以向前发力为主,略带向上,重心配合由后向前发力,击球的瞬间手腕要有一个快速的内收动作,但内收幅度不要过大,以抵消来球给球板造成的强烈由下向上的反作用力,避免反拉出界。

在整个动作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收紧腰部,并且与手臂
协调用力,这样,有助于控制击球弧线,提高准确性。

反拉弧圈球的运用时机
发球后反拉
1,发对方反手位长球后,对方用反手回接,或侧身没有足够时间和发力条件,或勉强用力拉回
接时,准备正手的全台反拉,因为此时对方很难拉出角度很大的球,单面全台是来得及的;
2,发对方正手位长球后,对方上步不能在第一时间用拉回接时,准备正手位的反拉。

因为这时对方拉斜线的概率较大,并且拉球一般带有侧上旋,球往外拐,容易拉出角度较大的斜线球。

这时如果准备全台反拉就有得不偿失的感觉。

3,发对方中路略偏右的长球,对方在准备不是很充分,让位又不会很好的情况下,准备正手位反拉,能力较强的人可以准备全台反拉;
4,发对方左半台半出台球,在对方犹豫是把手伸上台面,还是等在下面,最后采用拉球回接时,准备正手全台反拉,因为这种来球一般弧线较高,运行距离较短,有足够的时间调整位置,进行反拉;
5,发对方右半台半出台球,对方不是在第一时间用拉回接,准备正手位的反拉;
6,发对方中路半出台球,准备两边上手,反拉的注意力可多集中在正手位,因为对方接发球拉这板球时,去正反手的可能性都是有的,如果准备全台反拉,怕是来不及;
接发球后反拉
1,快搓对方反手位底线长球后,对方用侧身或反手拉后,只要不是在第一时间,就可以准备全台反拉;
2,快搓对方正手位底线长球后,准备正手位反拉;
3,挑对方反手位后,准备全台反拉。

这时注意要适当退后半步,腾出发力距离,因为接发球过去的是上旋球,对方容易拉出比较长的球;
4,挑对方正手位后,准备正手位反拉。

此时,步法也可适当向斜后方移动,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和应变余地;
5,接发球用“晃”、“撇”后,准备全台反拉。

用这两项技术后,下一板的反拉,身体稍向前移动。

因为,“晃”和“撇”的球都带有左侧旋,球落对方台面向外拐,角度比较大,如果对方没有很充足的时间,是很难拉出比较长的球的。

相持中反拉
1,反手对攻中,突然变对方正手,并具有一定质量时,本方准备正手位的反拉;
2,反手对攻中,压对方中路偏正手,对手让位不是很及时用正手拉后,本方准备正手全台反拉;
3,如果对方是两面拉选手,给对方反手大角
度,准备正手全台反拉。

由于回球的线路已经很短,对方再要拉两条线大角度的可能性不会很大,给本方准备反拉提供了机会;
4,快带,反拉对拉的组合运用
这是优秀运动员由防转攻,进行主动相持常用的技术组合。

先用正反手的快带,使对方难以拔出
手来发力拉,接着用一板质量较高的正手反拉,最后形成主动拉或主动对拉,去得相持的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