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术后背阔肌皮瓣加假体一期置入乳房再造的临床分析

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术后背阔肌皮瓣加假体一期置入乳房再造的临床分析
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术后背阔肌皮瓣加假体一期置入乳房再造的临床分析

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术后背阔肌皮瓣加假体一期置入乳房再造的临

床分析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术后背阔肌皮瓣加假体一期置入乳房再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0月我院1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该组病例采取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术后背阔肌皮瓣加假体一期置入乳房再造的方案治疗,选择同期收治的16例乳腺癌患者作对照,该组病例采取传统改良根治术治疗,术后未行乳房再造,随访比较两组的存活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质量,并对观察组的美容效果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至今观察组存活率为100%,未见复发和远处转移病例,观察组的复发率、存活率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7.2±4.3)分,此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本次美容效果的优良率为93.75%。结论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术后背阔肌皮瓣加假体一期置入乳房再造的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和美容效果为患者所肯定,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标签: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术;背阔肌皮瓣;乳房再造;安全性

乳腺癌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无痛性乳腺肿块、乳头溢血、乳头乳晕异常和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对女性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临床上主要通过外科手术切除的方法来治疗乳腺癌,乳房作为女性的标志性器官,是女性魅力的重要体现,乳腺癌患者经手术切除乳房后,女性的体态美多会受到影响,给女性带来了困扰,因此根治乳腺癌的同时又能保留乳房形态对乳腺癌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2]。本研究对2011年12月~2013年10月我院的16例乳腺癌患者实施了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术后背阔肌皮瓣加假体一期置入乳房再造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行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术后背阔肌皮瓣加假体一期置入乳房再造术的1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30~48岁,平均(39.6±7.2)岁,TNM分期Ⅰ期9例,Ⅱ期7例,肿瘤范围1.0cm×0.8cm~2.4cm×3.2cm,肿瘤距离乳晕的边缘均超过3.0cm;随机选择同期收治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6例乳腺癌患者作对照组,年龄29~50岁,平均(39.8±7.4)岁,TNM分期Ⅰ期12例,Ⅱ期4例,肿瘤范围0.9cm×0.8cm~2.3cm×3.0cm,两组均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基本资料如年龄、病情、肿瘤大小等两组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排除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心脑血管疾病和其他肿瘤,均自愿接受本次手术治疗。

1.2 手术治疗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及护理

【摘要】目的:防止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观察皮瓣血运情况,防止出血皮瓣血液循环障碍。方法:术后保持引流通畅,维持有效的负压引流,防止皮下积液、积血,促进皮瓣与皮下组织贴合紧密,防止挤压皮瓣,保持良好的皮瓣血液循环。结果:使皮瓣保持良好的血液供应,大大降低了皮瓣坏死的发生率。结论:通过观察皮瓣的血运情况,对出现的血液循环障碍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发生皮瓣坏死。 【关键词】乳腺癌;皮瓣;护理。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尽管现在的手术方法很多,但乳腺癌传统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仍是最基本的方法。由于手术范围大,术后皮瓣坏死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院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50例,改进护理方法后,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女性,年龄29~68岁,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9例,浸润性小叶癌14例,黏液腺癌3例,髓样癌2例,腺癌2例。术后切口甲级愈合47例,3例出现血供不足,皮下积液。经治疗2例痊愈,1例皮瓣坏死。 2 皮瓣坏死原因 术中皮瓣剥离时解剖过薄;皮瓣剥离范围过大,距切端>14cm,造成缺血;电刀剥离皮瓣过于密集地采用电凝止血,使皮肤血管受损;切口缝合张力过大致血运障碍;术后管理不当及引流不畅导致积液,造成皮瓣坏死。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做好乳腺癌病人的心理护理,对手术切口的愈合及病体康复非常重要。因为病人本身对疾病的焦虑、害怕以及对手术的恐惧,造成病人情绪低落、食欲下降、夜不能寐,必然会影响手术后身体的康复。对年轻病人来说,失去一侧乳房,使胸部明显畸形,加之患侧上肢功能障碍,更是顾虑重重。笔者针对病人的种种心态,耐心细致地制订护理计划,做好病人思想工作,解除病人的顾虑,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同时,注意做好病人家属的工作,使他们一如既往地关心照顾病人。对术后切口愈合差的病人,笔者认真地为她们分析愈合不顺利的原因及治疗措施,并告诉她们以后还可以做假乳房,以减轻其思想负担,对病人的康复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2 引流管护理本组病人术后胸前及腋窝处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各一根。目的是为了避免皮下积液、积血,使皮瓣紧贴胸壁,有利于切口愈合。(1)保持引流管畅通,避免引流管受压、打折,定时挤压引流管,从切口方向向远端挤压,防止积血、积液堵塞引流管,经常巡视观察各部分有无漏气、脱落,保持有效吸引。引流管的负压强度,以负压球始终处于半瘪状态为宜。(2)按时记录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引流液应逐渐减少,术后24h不小于100ml[2]。如引流量持续不减,疑有活动性出血,应报告医生。24h引流量<10ml,局部无积血、积液,可考虑拔管。倾倒引流液应严格无菌操作,并用血管钳夹住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切口内。 3.3 皮瓣血运的观察及处理保护好手术部位及时更换敷料。术后24h,真皮下毛细血管网已与其下组织的毛细血管建立吻合。因此,在更换敷料时,切勿将皮瓣带起或者赶压皮瓣,以避免将皮瓣与其下组织分离。更换敷料时要注意观察皮瓣的血液循环情况及患侧肢体血液循环状况。与健侧肢体相比,患侧皮温略低,颜色与健侧相同红润,说明循环好;如果患侧皮温过低,表示局部血液循环差,常因引流管压迫腋下血管或引流管放置不当引起。静脉回流迟缓时,皮肤呈紫绀色,这种现象比较多见。皮肤呈苍白色时为动脉血液循环不良。轻度供血不足时,皮肤呈紫红色;重度血运不良皮肤为紫黑色。

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原因及处理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0 年8月第 4 卷第4 期Chin Arch Gen Surg (Electronic Edition),August 2010,Vol 4,No.4 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 不仅影响切口的愈合, 妨碍患侧上肢的早期功能锻炼, 给患者增加负担, 而且影响术后放化疗及内分泌等综合治疗效果。皮下积液最常发生部位依次为腋下、 锁骨 下、 胸骨旁,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高达 14.5%~42.0% [1] 。虽然大多数外科医生认为其发生不可避免, 而 不把它当成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但其仍是乳腺外科的重要研究的课题 [2] 。本文综合国内外有关乳腺癌术后皮 瓣坏死、 皮下积液的原因及处理概况综述如下。 一、 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原因 1. 手术因素: 由于乳房的解剖学特点, 纵行切口及切除皮瓣较多均能引起皮瓣张力过大, 增加皮下积液 和皮瓣坏死的概率。皮瓣游离方法同时也是形成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原因之一, Porter 等 [3] 研究认为使用 电刀增加乳房切除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手术刀组 13.00%, 电刀组 38.00%, P <0.01)。但另一研究 [4] 认为使 用电刀与手术刀游离皮瓣对积液的发生没有显著差异(手术刀组 6.82%, 电刀组 7.02%), 其结论尚需进一 步研究证实。皮瓣分离过薄或厚薄不均, 过度牵拉及挫伤皮瓣, 短期内又不能顺利与胸廓建立血运, 皮瓣血 运障碍, 增加皮下积液的发生, 甚至形成皮瓣坏死。 出血和组织液渗漏是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出血主要是术中止血不彻底所致; 其次患者具 有出血倾向, 如有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或处于经期的患者。另外术中施以高位硬膜外麻醉所致血管扩张引 起的不易止血和全身麻醉时应急性血压升高也可致术后出血。乳腺癌根治术后创伤大, 皮瓣广泛游离, 创面 缝合后形成一巨大的医源性潜在腔隙, 游离皮瓣失去正常血供; 术中清扫腋窝淋巴结时, 不能彻底结扎淋巴 管, 淋巴管、 淋巴网破坏, 淋巴液回流障碍, 术后早期必有较多组织液、 血液和淋巴液渗出。 McCaul 等 [5] 对乳腺 癌术后患者第 3、 4 天引流液与血浆中相应成分进行比较, 认为引流液与炎性渗出液相似。 但 Tadych 等 [6] 分析 了皮下积液患者的皮下穿刺液后认为: 皮下积液是淋巴液, 而不是渗出液。从解剖学角度讲, 术中腋窝淋巴 结清扫时, 乳腺向腋窝走行的淋巴途径已基本被清除, 不是造成皮瓣下积液的主要原因。而上肢所有淋巴管 均经过腋窝引流至上腔静脉; 乳腺内侧淋巴管穿过胸壁沿胸廓内动脉走行; 乳腺下半部与同侧腹壁上淋巴管 有广泛吻合, 这些部位的淋巴管手术中一般不做任何处理, 容易造成腋下及肋弓处积液。临床经验证实这两 处正是皮瓣下积液常发生部位, 并且大部分引流管迟迟不能拔除者, 其皮瓣已完全于胸壁粘着, 此两种情况 下组织渗出是较少的, 因此认为皮下积液的主要来源应该是淋巴液漏出。 有研究 [7] 显示保乳手术并不比改良根治术皮下积液发生率低, 但是改良根治术后即时乳房重建的患者 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就显著低于以上两种术式患者的发生率, 说明乳腺癌手术方式的选择比手术切除范围在 防范皮下积液发生上更有实际意义。 2.术后治疗措施的影响: 乳腺癌术后有效引流能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引流管拔除过早及引流管扭 曲、 折叠、 过细、 陈旧或管壁受压、 血块阻塞等造成引流管不通畅或引流管置入部位不当, 以致手术区内的创 面渗液引流不畅, 增加死腔体积, 干扰吞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活动, 阻碍毛细血管新生, 形成皮下积液甚至出 现皮瓣坏死, 延迟愈合时间, 术后未经引流及引流不畅积液发生率极高 [8] 。 加压包扎原本是为了止血和防止皮下积液, 但存在诸多缺点: 皮瓣在压力下血供减少; 弹性绷带缠绕力 度的不均一性, 将创面分隔成压力不等的区域, 加之引流管受压, 通畅度降低, 引流不充分, 妨碍了皮瓣与胸 壁之间肉芽血管供应网的形成; 患者胸廓活动受限, 造成胸闷憋气等不适, 加重原有的心肺疾患; 绷带缠绕不 利观察皮瓣情况。 除上述因素外, Shamley 等 [9] 研究显示术后过早或较大的肩部运动均可导致皮下积液发生率增加。患者 ·讲座与综述 ·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93.2010.04.023 作者单位: 255200 淄博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原因及处理 路忠志 李东生 李丽 385 · ·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处置及护理

【关键词】乳腺癌【摘要】乳腺癌根治植皮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的原因及护理,与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程度有关,主要原因有皮瓣的张力缝合、皮瓣的血液供应障碍、皮下大量积液。因此,术后保持正确的姿势,注意压力适当,密切观察皮肤及引流情况,是保证成功的关键。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皮瓣坏死护理乳腺癌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是常见的并发症,国内文献报道发生率为10%~60% [1],国内早年为51%~71% [1],近年降至10% [1],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增加患者痛苦,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我科2001年1月~2004年6月行乳腺癌根治术,发生皮瓣坏死的原因、处理及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40例患者,年龄25~70岁,体重41kg以下为5例,45~50kg20例,51~60kg15例。发生皮瓣坏死11例,其中坏死面积直径>6cm3例,4~6cm2例,<4cm6例;坏死部位在切口中段内侧6例;平均住院21天。 2 皮瓣坏死的原因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皮瓣张力缝合肿瘤较大,切口皮肤过宽,缝合时有张力,易造成边缘缺血,坏死渗出增加,又加上患者为癌症晚期,身体瘦弱,乳房较小,皮下脂肪较少,并且常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或粘连,须清扫时切除的皮肤较多,皮瓣不能完全覆盖创面,从而影响皮瓣的成活,或者术前未做游离植皮准备,仅向两侧潜行游离皮瓣,使剥离面积大,皮瓣血液供应障碍造成坏死。 2.2 皮瓣的血液供应障碍乳腺癌术后皮瓣的愈合除依赖基底周围的血供外,部分还有赖于皮瓣与胸壁紧贴后所形成的新的血运联系。乳腺癌手术游离皮瓣较宽,游离皮瓣较薄,缺乏直接皮下脂肪组织的血液供应,特别是远离基底部,而接近切口的皮瓣在缝合后由于张力关系易发生缺血、坏死。 2.3 术后引流不畅,皮瓣下积液由于皮瓣引流不畅,术后皮瓣下积液,积液的原因:创面止血不彻底或血管结扎线滑脱,腋下淋巴清扫未注意,结扎腋下淋巴管,术后淋巴液积聚。皮瓣缺血坏死,局部渗出增强,使皮瓣不能很好地附着于胸壁,本组6例患者拔管后出现皮下积液,其中3例为内侧积液,3例为腋下积液。为防止积液的形成,除应仔细清理创面外,重点加强术后引流,必要时用双管负压引流。过早的患肢活动,不利于皮瓣的存活,因为胸肌的收缩活动可影响皮瓣与胸壁的粘连、固定,术后锻炼一般在5~7天除创腔引流管后开始。 3 处理措施 3.1 切口的设计切口的设计视病灶的位置和大小而定,比如,位于中央部的病灶切口,应尽量取横切口,最大的优点是皮肤张力较小。 3.2 创面止血游离皮瓣前皮下注射1∶500000肾上腺素盐水[2],不仅可减少术中出血,而且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皮瓣暴露时间。止血要认真、仔细,并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皮下积血积液。 [!--empirenews.page--] 3.3 保护皮瓣血供游离皮肤与浅筋膜层之间,关键是保留皮下血管网以保证皮瓣的血液功能。 3.4 引流管的放置因手术创面大,术后渗血积液多,使皮瓣不能很好地贴合,影响血管再生,从而使皮瓣坏死。放置引流管增加了引流,减少了皮下积液,使残腔消失,增加了贴合力,使细小淋巴管及血管尽早壁合。现在有一种纤维蛋白胶的A为纤维蛋白原和X β因子,B为凝血酶原和Ca 2+ ,AB混合后相当于凝血过程的最后阶段,且有封闭组织缺损、止血、促进愈合和生物黏和的功能,并促进创面的自然愈合,纤维蛋白胶明显减少乳腺癌伤口或腋窝积液的发生,引流量也明显减少。 3.5 伤口的包扎包扎伤口敷料要平整,压力均匀,松紧适度,避免皮瓣过紧。 4 护理 4.1 注意保温,严密观察敷料及引流情况术后保持室内温度恒定,一般18℃~24℃,冬天避免冷空气刺激,以避免血管痉挛,影响皮瓣血液循环,注意观察纱布包扎的压力,如压力过大,及时适当减压,并遵循宁小勿大的原则,观察敷料情况,如渗血、渗液过多,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更换。如发现皮下大量积液,可抽吸渗液,并加压包扎,做好敷料及引流的护理。 4.2 体位患者清醒后平卧,勿过度后仰,患者上肢勿用力伸屈、外展,保持内收姿势,以免牵拉,避免患肢受压、屈曲或包扎过紧导致静脉或淋巴回流受阻,随时观察患肢末端的颜色、温度和有无肿胀。 4.3 皮瓣的观察术后3~4天打开包扎敷料,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正常情况下皮瓣的温度与健侧皮温相差不应>2℃~3℃,色泽正

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发表时间:2012-11-19T11:27:59.8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郭建军高振霞[导读] 胸带包扎的压力要适中,过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过紧则可能影响皮瓣血运。 郭建军高振霞(山东省沂水县马站人民医院山东沂水 276403)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8-0295-01 【关键词】乳腺癌皮瓣坏死预防措施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发病年龄也逐渐年轻化,在部分大中型城市,乳腺癌发病率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手术是治疗乳腺癌最为有效的手段,而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一旦发生将增加病人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了医疗费用,推迟术后综合治疗时间,影响综合治疗效果,因此减少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本文对1995-2011年我院10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中100例患者均为女性,按TNM分期分为:I期20例,II期62例,III期18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29岁,平均39.7岁。所有患者均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证实,行根治性手术20例,其余为改良根治术。100例中纵切口40例,横切口60例,共发生皮瓣坏死14例(14%),其中纵切口组9例(22.5%),横切口组5例(8.3%)。 2讨论 2.1皮瓣坏死的原因 2.1.1切口选择:纵切口在缝合皮肤时,由于横向的皮肤张力大,皮肤过紧,阻断了皮瓣区域血液循环,导致皮肤发生血运障碍,其张力大的皮肤难以与胸壁的肉芽形成血管网,导致全层皮瓣缺血坏死。 2.1.2电刀使用:电刀是利用与组织接触通电后产生电火花而切割止血,使术中出血达到最少,手术时间大大减少,但在乳癌根治术中过度地、不恰当地使用电刀会出现术后引流量增加,皮瓣坏死,尤其是切缘皮肤容易坏死的现象,原因如下: (1)高频电刀使其局部产生很高的温度会产生组织烫伤,组织液的渗出也增多。 (2)在皮瓣上过度烧灼容易导致皮肤灼伤,使得局部组织蛋白凝固,阻塞皮下血管网影响皮瓣血运,发生坏死。 (3)电刀直接在淋巴脂肪组织丰富处切割还可能会造成局部淋巴管网的开放及脂肪组织液化坏死,引起皮下积液。 (4)大面积地切割还可造成组织间血管因烧灼而暂时性闭合,术后可能导致出血,引发皮下积液,皮瓣坏死。 2.1.3适量保留皮瓣下脂肪,有助于预防皮瓣坏死。皮下脂肪中有丰富的血管网,对维持皮瓣的血运起重要作用。如果皮瓣游离时皮下脂肪保留过少,破坏过多血管网,则增加皮瓣坏死率。缝合时切口张力大,皮瓣中小静脉受牵拉变细,引起静脉回流受阻,接着小动脉供血也受到影响,致使皮瓣血循环不良,导致皮瓣坏死 [2]。 2.1.4皮下积液皮下积液造成皮瓣漂浮,增加切口张力使皮瓣与创面分离过长,皮瓣得不到血供而坏死,并且易诱发感染。导致皮下积液的原因主要是液体产生过多和引流不畅。液体产生的原因是淋巴管漏和创面渗出。产生的液体如不能顺利引出体外可形成皮下积液。 2.1.5其他:低蛋白血症、贫血、局部感染等都可能引起皮瓣坏死。 2.2预防措施 2.2.1切口选择:横切口由于乳房纵向下垂,采用横切口缝合皮肤时纵向张力可以得到最大的缓冲,皮瓣张力小,皮肤血运良好。根据乳腺血液供应的解剖特点,也很适合横切口施行乳癌根治手术,因为这不仅能保护皮瓣血管的吻合支,还能大大减少皮瓣的张力。横切口可以将下部皮瓣或上部皮瓣和脂肪全层游离,可以缓解一般的切口张力。 2.2.2正确使用电刀:使用电刀时,皮瓣和胸壁之间要有一定的张力,减少电刀与皮瓣的接触面,不要在一处反复切割,缩短其在单位面积内与组织的接触时间。 2.2.3 皮瓣的形成:皮瓣下保留适量的脂肪,采用距肿瘤边缘3~4cm处做梭形切口,在切口周围保留皮下脂肪厚度0.5cm分离皮瓣,超过3cm后,皮下脂肪可逐渐增厚。这可保存皮下毛细血管网,使局部血运良好,减少皮瓣坏死。在满足癌肿切除范围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切口张力。 2.2.4消除皮下积液 (1)消除淋巴管漏术中消除腋窝淋巴结果时必须切断淋巴管,结果结扎时不彻底易形成淋巴管漏。在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过程中,不用电刀切割,分离横断的组织即使无血管也要结扎,以免术后淋巴漏和淋巴积液。 (2)有效引流我院采用直径5mm双腔引流管2根,分别置于皮瓣根部绕创腔一周,2根引流管在腋窝会合,采用负压吸引,这样有效地增加了引流位点,防止引流管阻塞而引起皮下积液。 (3)包扎采用厚棉垫重点区域压迫加弹力绷带呈寻胸带式包扎方法。用这种方法对创面适度加压,可使创面毛细血管网渗出减少,增加了淋巴回流。并可强制地使皮瓣与胸廓保持相对固定状态,加速皮瓣愈合。胸带包扎的压力要适中,过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过紧则可能影响皮瓣血运。 综上所述,适量保留皮瓣下脂肪,避免皮瓣张力,防止淋巴管漏,有效引流,合适包扎,可有效预防乳癌根治术术后皮瓣坏死。参考文献 [1]陈国林,王凤军,蔚莫威.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4):228. [2]登航. 乳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59例早期处理体会[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86,6(11):596597.

2015.11.10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防治

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防治 摘要:目的对乳腺癌根治手术术后皮瓣坏死的防治进行探讨。方法对84例新的防治方法进行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皮瓣坏死防治的病例与过去实施的1120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例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结果乳腺癌患者在接手根治手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从44.7%下降到2.4%,经统计学处理证明,新的皮瓣坏死防治方法具有良好的疗效。结论运用外科手术进行乳腺癌治疗经常会并发皮瓣坏死,皮瓣坏死防治的关键措施有:防止腋下淋巴管瘘;腋下肋下置双管引流;合适的胸带包扎力;合理的皮瓣厚度及皮瓣缝合不能有张力。 关键字: 运用外科手术进行乳腺癌治疗经常会并发皮瓣坏死,对于患者来说,皮瓣坏死虽然不会致命,但是会对影响患者的情绪,造成患者在治疗期间情绪紧张、对康复失去信心等,同时皮瓣坏死还不得不让病人的术后辅助治疗推迟,延长患者在医院的治疗时间,对于患者的治疗非常不利。本文选择在本院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12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新的治疗方法在运用外科手术进行乳腺癌治疗中预防皮瓣坏死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12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为84例,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新的防治方法进行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防治;对照组患者为1120例,都是我院近10年内进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的病例。对照组术后操作过程:腋窝淋巴结清扫后置引流胶管一根,术后接负压持续吸引。胸带加压包扎。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手术操作进行了一些改进,具体如下:(1)在清扫淋巴结的过程中对上肢向腋窝走向的所有淋巴管进行常规结扎处理;(2)采用“一上一下双管法”进行持续负压引流。即在腋窝处进行负压引流的基础上对肋弓处也进行负压引流。肋弓处负压引流管的走行必须要遵循沿皮瓣下缘弧形向上经胸内缘,端点达第三肋间的原则。在负压引流管的沿途要剪多个侧孔;(3)在胸带包扎过程中要在下面垫上很多块小纱布,一般为20块左右,这样可以使得胸带对皮瓣的压力更加均匀;(4)不具备缝合处理的皮瓣不能进行缝合,可进行植皮处理;(5)要切除癌缘2-3cm的皮肤,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76例女性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不同年龄、手术方式、皮瓣厚度、皮瓣张力、皮瓣应用肾上腺素、术中应用电刀、术后应用加压包扎等因素对术后皮瓣坏死的影响。结果:176例女性乳腺癌手术患者中,术后皮瓣坏死38例,占21.59%。厚皮瓣者、低张力皮瓣者的皮瓣坏死发生率分别低于薄皮瓣者和高张力皮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瓣薄、皮瓣张力高是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预防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皮瓣坏死的关键原则是保证皮瓣血供。 乳腺癌根治術或改良根治术仍是当前基层医院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术式,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一旦发生,将推迟术后放化疗时间,增加患者的精神压力及住院费用,影响综合治疗的效果。本文对2006年-2011年笔者所在科室17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6年10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为176例乳腺癌患者施行手术。全部为女性,年龄21~75岁,平均48岁。其中Ⅰ期32例,Ⅱ期127例,Ⅲ期17例,Ⅳ期0例。左侧103例,右侧73例。肿瘤直径流1.5~8 cm。同侧腋淋巴结转移者32例,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1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纤维肉瘤1例,髓样癌6例,腺癌5例,乳头湿疹样乳癌2例,浸润性导管癌162例。 1.2 手术方法采用纵切口102例,横切口74例。其中行标准根治术13例,改良根治术163例。均匀游离皮瓣,厚度0.5~1.0 cm,其中薄皮瓣(距切缘5 cm 以内皮瓣不保留皮下脂肪)72例,厚皮瓣(距切缘5 cm以内皮瓣保留少量皮下脂肪)104例。低张力皮瓣(术后皮缘相距≤3 cm)101例,高张力皮瓣(术后皮缘相距>3 cm)75例。术中无Ⅰ期植皮者。游离皮瓣前,皮下注射1/50万肾上腺素盐水131例,未注射45例。高频电刀游离皮瓣108例,手术刀游离皮瓣68例。术中常规结扎血管、淋巴管,术后仅于腋窝、胸骨旁放置多侧孔硅胶管作负压引流123例,53例单纯性腋窝持续中心负压吸引并胸带加压包扎。 1.3 创口愈合观察指标术后7 d观察全层皮瓣颜色明显变黑,甚至切割时无新鲜血液流出为完全坏死[1]。一般坏死面积≤5 cm2经过简单换药痂下愈合,>5 cm2坏死面积常需清创甚至Ⅱ期植皮治愈。故本组按单处最大皮瓣坏死面积评估坏死程度:坏死面积≤5 cm2为轻度坏死,>5 cm2为重度坏死。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取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乳腺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乳腺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文章简介:乳腺癌手术治疗由于手术范围较广泛,创伤较大,所以手术后会可以出现多种并发症。 乳腺癌手术的常见并发症: 一、出血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行肿块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术后均可有此种并发症的出现。 乳腺癌病人手术后出血的原因常为: 1、术中止血不彻底遗留有活动性出血点。 2、术后由于应用持续负压引流体位改变或剧烈咳嗽等原因使电凝的凝血块脱落或结扎的丝线滑脱导致引流出血。 3、术前应用化疗或激素类药物使伤口容易渗血。 二、积液指皮瓣与胸壁或腋窝间有液体积聚,造成皮瓣不能紧贴于创面,它也是乳腺肿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常见的原因有: 1、引流不畅使创面的渗出液不能及时引出而积聚; 2、创面内血液凝固形成凝血块不能引流出以后液化形成积液; 3、解剖腋静脉周围的淋巴脂肪时一些小的淋巴管损伤而未结扎伴引流不畅形成积液一般发生在腋窝外侧; 4、用电刀解剖腋静脉时发生积液的机会较使用手术刀为多可能电刀对创面的愈合有一定的影响且经电刀解剖后一些小的淋巴管暂时封闭而在负压吸引后又有开放造成积液;

5、此外,皮瓣张力过大使伤口不易覆盖以及引流管拔除过早等也有一定的关系 三、皮瓣坏死也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皮片坏死愈合延迟可能影响后续的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常需切除较多的皮肤,加之皮瓣分离的范围较大,皮瓣剥离得过薄或厚薄不均,会使真皮内毛细血管破坏而影响术后皮瓣的血供;或者皮瓣缝合时张力过大,术后伤口积液时也会引起皮瓣的缺血坏死。有时因使用电刀操作不当造成局部皮肤烧伤或血管凝固性栓塞也容易导致皮瓣坏死,皮瓣坏死一般术后24小时即见缺血的皮肤变苍白,逐步呈青紫色水肿,表面有小水泡3~7日后坏死区域的界限逐步清楚,皮肤逐渐呈黑色硬痂状。 四、上肢水肿。乳腺癌根治术后,由于上肢的淋巴及血液回流受障碍易引起上肢的水肿,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各家报道自5%~40%不等,近年来严重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不超过5%,造成上肢严重回流障碍的原因: 1、腋窝清扫范围不当,破坏了局部的侧枝循环.以往对腋静脉周围的淋巴脂肪解剖,常同时将腋鞘一并删除,亦影响术后的淋巴回流。因而手术时如未见有明显肿大淋巴结时,可不必将腋血管鞘拨除,实际上腋窝如有肿大淋巴结侵犯腋鞘时,常已非手术所能完全达到根治目的。 2、腋区有积液或感染,造成局部充血,纤维化,疤痕形成防碍了侧枝循环的建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